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1

【关键词】动画创作;动画形象;本土文化;民族特色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然而文化发展却恰恰相反,各个国家的文化特色更多是朝着民族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对于动画制作来说,我们应当使国产动画的形象更加本土化,使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被创造出来,这将有助于国产动画业的快速发展和推进。

一、国产动画本土化的历史及现状

现在缺少中国文化特征的动画形象是我国动画产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像白雪公主、奥特曼、变形金刚、机器猫等等这些深受我国青少年喜爱的动画形象基本都是产自国外,我们每一个动画工作者应当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正是由于国产动画中十分缺少这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面这将使我们许多不愿看到的后果不断的显现。随着全球化的经济正在不断的推进,科学技术上的现代化也正变得越来越迅捷,面对这种难以预测的情况,身为国产动画行业的技术人员,我们更有责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挖掘和传扬,塑造出具有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动画形象。

近些年来,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正在不断的涌现出来,像《大闹天宫》等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文化风格的作品在被不断的创作出来,这些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语言审美。风格造型等等,大多是参照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识形态而来。在立足传统、注重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当时的动画制作者对这些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随着美国和日本等动画强国的崛起,我国的动画对于自己的定位越来越迷失了方向,最终导致连自己的传统都放弃了,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观众群体和市场。从表面上这好像市场的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但问题的本质还是在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缺失造成的,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对本土文化的教育缺失。

二、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对国产动画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越来越激烈,人们对于和平、人文情怀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希望更好地把科学与情感精神结合到一起。而且由于人们物质的不断丰富,使得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正变得越来越高。我们需要用科学技术提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把人们也精神生活也提高一个层次,不能把积攒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丢在了脑后,我们要维护好文化生态关系。

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去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某些极具代表性的东西。随着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好像取代了动画,实在不然,文化原创和艺术原创才是动画的生命和灵魂。为更好的保护动画的原创性,我们可以从我国本土的文化艺术符号中获得新的思想和创意,并以此作为市场的主导方向,引导观众,从而构建出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的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作为华夏后裔,我们有责任利用好丰富而宝贵的传统艺术资源使动画事业得到发展,从而使我们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针对于动画方面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然而真正优秀的动画作品依然很少,至于那些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动漫作品就更少了。尽管存在这动画技术和市场等局限因素存在,但本质上还是在于动画的造型问题上,这也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利用的问题。社会各界和动画创作者对我国的动画造型艺术的研究和探索仍然是比较匮乏的,对于剧本的解读、形象的塑造、造型语言等研究不够透彻,缺乏对动画艺术的认知,还远远达不到足够的艺术水准。

三、本土文化对于国产动画的发展起到的作用

在许多人看来,创作具有本土特色、民族特色、中国风格的动画艺术形象是一种落后和陈旧的表现,偏离了世界潮流发展的轨道,在当今动画艺术创作领域普遍存在着这种文化态度显然是极其错误而的。在20世纪中叶,我国有部门专门研究传统艺术,特别是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比如年画、刺绣、皮影、剪纸等,研究的切入角度主要在于艺术造型语言。

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艺术造型语言,我们应当对其深入研究,用传统文化塑造动画形象,把传统的文化符号转化成受当代人喜爱的动画形象。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了几千年,艺术语言比较恒定,且观众基础非常好。我们应当利用现代的科学手段重新解读传统的形式,并让其在市场之中融合,可以从中获得社会的认可和经济的回报。

如果在动画创作中我们只是照搬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题材和表现形式,那么不可能创作出与时代接轨的作品。如果我们把中国水墨画、剪纸、皮影等照搬到动画形象中,那会使得我们进入模仿抄袭的怪圈。作为创作者,我们应当对这些传统文化加以提炼进行再创作,创作出具有现代的意义的动画。

四、总结:

传统文化当中有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这为我们创作现代的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对于创作动画形象也是一样的,它在很多方面指导着我们。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应当深刻深刻思考我们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我们既要把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好,同时也需要利用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转化成动画的艺术形式,丰富今天的文化生活。我们要挖掘民族本土文化,将其转化成动画资源,同时将动画教育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完善,作为一项文化系统工程去发展动画艺术。

参考文献:

[1] 刘小林,钱博弘.动画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期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2

【关键词】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作为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日益受到重视,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备受关注。因此,探讨地方高校的发展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地方高校的发展与急需传承和创新的民族文化而言都有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涉及面广、任重道远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等各方面的协作,地方高校在其中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建立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集聚地,除了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服务地方之外,还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任务。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力。

一、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加强本地区内各民族的交流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说:“在往昔,不同的文化接触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效仿拜占庭帝国。”可见,纯粹属于某一民族的文化很少存在过。与各民族之间自然、感性的文化交流不同,地方高校为本地区内各民族提供的文化交流方式更为明确和具体。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观念的落后及其保守性造成了作为社会变迁主体的人的“价值困境”——对于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缺乏主动接受的意识,从而使民族文化结构缺乏现性因素的碰撞,造成民族社会变迁动力的不足。而地方高校的发展,恰恰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首先,地方高校的师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地区的各民族,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来自其他省份、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不断增加,这种大规模的聚居为外地民族文化与本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其次,地方高校通过思想观念的传递将外来的先进文化输入到师生的思想观念中,有助于改变民族地区保守、落后的文化观念,使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得到有机的融合。再次,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传授知识技能提升本地区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基础,如通过地方高校知识技能的教育,可以改变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与科学。最后,地方高校的科研进步和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可以推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优化民族传统技艺,为民族文化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教育,地方高校除了能够改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之外,还能够提升民族成员的文化水平,提高整体民族素质。

二、地方高校的发展为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

地方民族文化的创新虽然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但是更需要相应的社会体制的支持,因为制度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将个体成员的行为与奖惩机制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而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第一,地方高校可以在院校范围内建立民族文化相关的研究所、学生社团等组织,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对这些团体进行管理。第二,地方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教育、文化、民族事务等部门的领导下制定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方案,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并且完善聘用程序。第三,地方高校可以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活动提供场所和一定的经费保障。如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于2008年拨付建设启动资金20万元;贺州学院给予配套资金10万元,并为本基地配备了相关办公条件和专职人员;2010年基地获得国家财政部支持地方院校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可见,地方高校可以将相关经费直接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

三、地方高校的发展丰富了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式

第一,通过课程设置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地方高校开设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既能够展现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又能够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如百色学院开设的少数民族工艺欣赏、民族纹样设计、民族包装设计、旅游工艺品开发等课程,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又可以促使学生对民族图案、手工艺品进行再设计,并运用到现代包装、服装、海报、室内装饰设计中,从而使传统的图案、工艺等得到创新和发展,同时有效提升了百色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而贺州学院的“南岭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则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使大学生直接参与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针对传统的民间技艺,如蜡染、编织、陶艺、竹藤编织等项目,可以通过田野调查或将民间手工艺人请入课堂等形式,使学生与民族传统文化技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并且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一些民族手工技艺,又能够将学习到的民间手工艺的艺术风格和工艺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也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创新。而在旅游纪念品开发类课程中,师生通过不断地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将地方的一些手工艺品、服装服饰、生产工具、乐器等进行再设计,将其传化为旅游纪念品,通过游客传播到各地,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创新和传播。百色学院教师申报的课题“广西民间传统工艺产业化开发模式研究”获得了广西社科基金立项,是对民间手工艺创新开发的进一步研究。此外,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将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民族文化创新应用等内容作为选题,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将一些设计转化成了商品。可见,地方高校通过思想引导、课程设置等手段使地方民族文化艺术深入学生的意识中,有效激发了广大师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有助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后人、焕发生机。第二,通过学术研究、建立研究机构、举办学术论坛和研讨会等形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百色学院建立的广西高校优势特色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西南边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广西文科中心的签约基地;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河池学院的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红水河文化研究所”等都是地方高校建立的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机构。此外,地方高校可以与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心合作办学,聘请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业务骨干入校担任指导教师;同时,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也聘请了地方院校的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相关作品的创作等。地方高校的教师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如百色学院教师撰写的《广西西部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调查研究》、贺州学院教师撰写的《贺州民间特色传统节庆文化的保护性开发研究》、河池学院教师撰写的《壮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等,提升了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能力。举办学术论坛、研讨会可以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专家、学者邀请到地方高校,共同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习先进经验,深入进行学术交流,对于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与研究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由贺州学院和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秘书处联合主办、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以及在河池学院举办的“第四届仫佬族文学研讨会”等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创新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通过整理、出版、翻译民族文化艺术有关文献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由于地方高校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高校教师就是少数民族,对地方的民族文化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而这部分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以地方高校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每年发表大量关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论著,此外,还对民族文化艺术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出版,这些是地方高校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所做出的贡献。如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立项的项目“壮族典籍英译研究——以布洛陀史诗为例”,将壮族的传奇史诗《布洛陀史诗》进行翻译,并以原古籍抄本五言诗体进行编排,将原文古壮字标注拼音壮文、壮语国际音标、现代汉语译文和英文,对壮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歌谣嘹歌进行收集翻译而出版的《平果壮族嘹歌》,也是地方高校对地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并向世界传播的一项优秀成果。河池学院教师出版的《仫佬族古歌》《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诗译注》(壮族仫佬族毛南族卷)也对当地民族文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传承。第四,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本地区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地方高校特色教学的发展促使教师不断深入研究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百色学院获得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基于民族文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教学改革”、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的立项“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人才本土文化教育研究——以广西东部多族群区域为例”,以及河池学院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等。第五,通过校园建设、文化活动与学生社团等形式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传承创新。随着地方高校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校园建筑的风格样式、园林雕塑等设计规划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演出,通过民族歌曲、舞蹈、乐器表演,以及展示民族服装让学生体验民族文化;还可以通过开展社团活动、采风活动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切身体会民族文化之美;在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如“三月三”“泼水节”等举行节庆活动;在校运会、体育课中加入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可见,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建设及文化活动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传承创新。第六,通过博物馆、档案馆、史料馆的建设为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创新积累素材。有条件的高校能够建设地方民族博物馆、档案馆、史料馆等,对本地区的民族手工艺品以及相关的文物、史料进行保存和展示,在对史料进行保存的基础上,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民族文化研究和传承创新的素材,如百色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等机构就起到了类似的作用。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采集到各种仪式、碑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照片15000余张,对相关的民间歌手和民间仪式进行了录音录像,已制录光盘200多张,并建立了“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资料室”。研究人员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料,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立项课题5项,主持广西“十五”“十一五”社科规划课题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结语

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需要。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民族成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教育密不可分。就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而言,地方高校从树立价值观到传授知识技能,再到引导师生对民族文化进行研究、传承、创新,可谓功不可没。地方高校的人才健全,可以从地方语言(特别是濒危方言)、族群关系、文化人类学、生态美学、民族学、社会学等角度全方位地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可以说,地方高校一直都在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创新的能力。(注:本文为2014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X2014408)

参考文献:

[1]杨发庭.罗素论中西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2]岳天明.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3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设计

1. 服务设计概念

服务设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与工业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设计研究协会给出的服务设计概念为:服务设计是从客户的角度来设置服务,其目的是确保服务界面。服务设计从用户需求出发,运用设计学理论和方法,依托适宜的方式和方法实施服务,使服务变得高效且更具针对性,由此得到用户良好的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在学生读者为主要群体的大学校园,在读者驱动力逐渐提高的今天,高校图书馆针对师生读者的文化需求和体验,主动探寻搜集服务信息才能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文化的需求不尽相同,人性化的、分门别类的服务设计是必需的。服务设计强调在过程分析中提高用户的参与度,这可以更好地实践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理念。

2.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实践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不断加强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服务创新工作组于2010年12月举办了以“文化支撑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活动。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为关键字检索篇名,共检索论文149篇,研究较为集中在2011年以后。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从文化环境、阅读、交大文库介绍等方面建立文化设施模式;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与校内多部门的错层联合,打造了集“节庆”“海大人文讲坛”“海大人文展览”“海大人文书展”等为一体的文化超市;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提出了基于“互联网+阅读引导”的文化服务研究;浙江大学图书馆在文化建设方面采用了“听讲座、看展览、读者互动、主题阅读”的文化服务设计等。

二、浙江大学图书馆文化服务设计

总结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服务方面的实践案例,基于以人文为本的读者服务导向,结合浙江大学图书馆在近年来文化服务经验,本文提出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设计模型――“文化+”模型。“+”有三层含义:其一,文化服务活动形式多样性,如“文化展览+文化讲座+主题阅读”;其二,文化服务活动与新媒介的交叉融合,如自助阅读机,图书馆移动端等;其三,与校内学科的交叉融合。

例如,浙江大学图书馆与本校生命科学学院策划举办了“浙江大学植物标本展”。举办的缘由是当今社会和校园对自然教育的重视。图书馆主动嗅探到即时热点,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谋划文化活动,直击读者需求点。活动以蜡叶标本挂框、图文介绍展板,陈设活体植物剪枝展柜等形式向读者展出标本。展览同时邀请专家为师生带来植物主题讲座,图书馆方面制作了专家推荐书单和馆藏植物主题书单。立体的服务设计让师生读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全方位感受植物的文化气息,在轻松的氛围中领略和学习植物学科知识。浙江大学图书馆大力发展学科服务,努力挖掘院系信息资源,根据资源特点量体裁衣、精细打磨,在图书馆以文化陈展的形式来宣传学科,利用主题讲座深入学科研究,同时结合馆藏图书资源定制专题书单,这种创新的文化服务设计模型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逐渐被认可。

三、探索与总结

综上所述,与公共图书馆不同,身处高校校园、以学生读者为主的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服务设计上要注重多方面因素。

图书馆在文化服务设计时应加强与院系以及科研院所的联动,借助文化服务活动主动发掘隐藏在院系内的学术资源,在图书馆绽放、传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科熟识度,进而有效指导大类学生随后的主修专业确认。

服务设计过程中应增加读者互动的参与途径。例如策划一个有关地球科学系的矿物标本展文化活动,调动地球科学系的学科团队学生成员给予知识支持和智力支持,组织材料、撰写文案,文博系的学生主盯现场,设计展线、布展陈展,传媒学院的学生团队做好文化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图书馆作为统筹和胶合剂的角色,需要联络各方,做宏观上的把控,大胆把场地交给学生筹备和实践。相信源自学生角度的设计陈展思路将会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

文化服务设计的品牌化建立可以强化学生读者对活动的辨识度。校园内有纷繁多彩的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品牌建立一方面能增强活动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能增加学生读者黏度。

图书馆是高校学生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学习基地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内容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文化服务设计时应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发扬。

另外,参与文化服务设计馆员的自身文化素养水平也需要注意。在服务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图书馆的空间文化氛围营造,如充满学校文化气息的图书馆能给师生带来归属感。服务效果好坏需要严谨的服务设计评价机制来衡量,只有对服务反馈不断总结、改进,才能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李 冬,明新国,孔凡斌,等.服务设计研究初探[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6).

[2]B Mager,S Evenson.Art of Service:Drawing the Arts to Inform Service Design and Specification[A].Bill Hefley.Service Science,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C].America:Springer US,2008:75-76.

[3]张月群,俞海平,丁 青.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4(19).

[4]陈幼华,陈 进,郝 雁.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活动施模式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2).

[5]陈 灏,李晓赤,柳建华.“大学文化超市”: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新模式――以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3(12).

[6]康丽峰,祁 莉,韩 晶.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文化服务活动策划路径探究――一项基于“互联网+阅读引导”推广案例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8).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4

1 工具价值理念占主导,生涯教育目标异化

马克思说过:劳动不仅仅创造了物质产品,同时也塑成了劳动者自身的本质,也就是说,劳动创造了生存的资源,更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意义。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能使个体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和资源,体现为劳动就业的工具价值。实践中,依据劳动就业的本质意义,生涯教育理念也存在着工具价值。现有的生涯教育产生的原动力来自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化,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生涯教育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具体知识内容的和技能的获得,关注结果胜于过程,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是被严重忽视。

(1)工具价值理念下将人视为孤立的生产个体,强调其社会价值,导致教育目标与教育的本质脱节。无论是植根于心理学基础上的欧美生涯指导理论,还是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的日韩生涯指导体系,各种生涯选择理论过于注重择业者的职业自我属性,相对忽视职业所在的组织和地区社会环境的作用。更有甚者,将生涯教育简单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生涯教育纠缠于“职业”和“个人”的描述与分析,尚未对个体进行更深层面的精神世界的挖掘。

其实,人的命运和人生是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不是社会的对抗者或驾驭者,而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与社会构成了一个整体。职业与人生同样构成了一个人作为社会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互相影响。生涯教育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寻求一份工作,而是要使个体追寻天命所在,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之所,帮助学生实现和谐完满的人生。

(2)工具价值理念下的标准化模式,导致生涯教育目标简单化。无论是生涯决定历程的CUC模式,还是SWOT分析,现有的教学过程,仅仅是标准化状态。教学是将学生的问题情境,假设为一个静止、固定的状态,导致生涯教育目标僵化。

个人的生命历程如何,充满了变量。有一类变量是客观的,存在于个体之外,如身世、性别、家业、时局等;另一类变量是主观的,存在于个体之内的,如天赋、气质、性格、能力与兴趣倾向。这两类变量决定了个体的富贵贫贱,其间的互动之学,中国人称之为“命学”,是最为朴素的“生涯”观念。在这一朴素的概念中,充分表明了一个不确定性的事实:一个人的生涯历程中充满了不可测量的变量。我们不可能模拟出每一种状态和情境。生涯教育,不是要让学生学会应对一个个模式化的生活片段,而是要让学生建立起一种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未来生涯中的种种风险。

2 缺少传承与创新,生涯教育内容受局限

(1)过度关注可测量性内容,教育内容偏狭。在心理学的支撑下,生涯教育更为关注流程和工具的使用,个体的天赋、气质、性格、能力与兴趣倾向等都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评工具测量。但是,却缺少对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其他因素的分析和解读。譬如忍耐、坚毅、意义、爱、美和意识等,这些因素均无法以科学的方式去探讨。

(2)生涯发展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不足。高校多沿用西方的生涯发展理论。然而,中国人的生涯发展理论与西方社会存在很大差别,譬如行业发展内部的等级差别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职业内涵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涯理论做指导,也就很难编写系统的教材,加之部分生涯导师对课程的承诺感和投入感比较低,很难给予学生有价值的指导;此外,行业内也鲜有从事职业分类和职业描述的专业机构和组织,对中国本土的职业进行深入研究,导致缺乏职业描述不到位,参考价值有限。更为重要的是,长期忽视对已有教育思想的总结和传承,是国外生涯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过程异常缓慢。

3 挖掘古代教育思想,生涯教育的必由之路

长远来讲,生涯教育要发挥真正的指导作用,让每位受教育者都能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成熟、自信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要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理念、充分挖掘古代教育思想的精髓。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对于生涯教育有着深刻的论述。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一副清晰的生涯路线图。从天与人的关系到人与教育的关系,《中庸》作了最概括的阐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所体现的和谐完美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目前生涯教育工具价值理念的缺憾,也符合中国人特有的人格品质。

“天人合一”哲学观将宇宙万物分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命现象三大类,以天、地、人三个概念作为最高抽象,天指自然界,地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及社会环境,人实际指生命而言。人生于自然而组成社会;社会可以作用于人,人亦可以作用于自然;自然条件制约着社会发展,社会力量又可以改造自然。从自然现象中发现和把握规律,将自然界、社会和人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三者尊伦理,和谐共生,此谓“天人合一”境界。“天人合一”的观点其实是合乎自然,合乎社会的规律。这个深奥的玄机在于“周而复始”的观念教给中国人“所谓生命,乃是一种不断地变迁,交互兴盛和腐败的现象,当一个人的生命力达到巅峰时,也象征着要开始走下坡路了,犹如潮水的消长。”个人的生涯发展就是要合乎自然,合乎规律,达到和谐的状态。这也是古代教育思想中“天人合一”哲学观在今日生涯教育领域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5-26.

[2] 卢荣远,李凌,唐宁玉.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66.

[3]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8.

[4] 曾维希.大学生的生涯不确定感类型与症结研究—生涯混沌论的视角[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03-104.

[5]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4-55.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⑤刘志洪.认识论哲学观及其超越[J].攀登(双月刊),2010.4(29) .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小河沿文化;动物形陶器;动物形图案;动物崇拜;功能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06-06

小河沿文化是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代表之一,得名于内蒙古敖汉旗小河沿村南台地遗址。经过考古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田野调查和发掘,目前已知被学术界共识的小河沿文化遗址主要有内蒙古翁牛特旗大南沟遗址(石棚山墓地和老鹞窝梁墓地)、内蒙古敖汉旗石羊石虎山遗址、三道湾子遗址、南台地遗址、四棱山遗址、克什克腾旗上店遗址、林西县白音长汗五期遗存、辽宁省锦西沙锅屯洞穴遗址等(参考图一)。随着学界对小河沿文化诸多遗址进一步深入研究及考古新发现,相信小河沿文化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的地位会更加重要。

分析小河沿文化诸遗址,可知该文化大体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内蒙古东南部(老哈河区域)和辽宁西部地区。从辽西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看,小河沿文化处在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中间阶段,其年代距今约5000-4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其基本共时的周邻考古学文化有内蒙古中南部的庙子沟文化、豫北冀南的大司空文化、辽东的小珠山中层文化等。

虽然目前小河沿文化遗址发掘不多,但是,就已发掘该文化的遗址来看,出土的陶器数量十分丰富,从制作方法、质料、器形、纹饰各方面看,具有鲜明的特点。仅大南沟墓葬群就出土陶器217件,复原198件。同时,四棱山遗址还发掘出6座小河沿文化时期的陶窑,颇具典型性。这些陶器的出土和陶窑的发现,为综合研究小河沿文化的陶器提供了较详实的资料。小河沿文化出土的陶器,除大南沟墓地遗址有少量的器物经慢轮修整的痕迹以外,均为手制的泥条盘筑而成。而且陶器种类丰富,主要器类有筒形罐、钵、盆、盂、尊、豆、壶、器座、案、勺等。其中,陶壶分为短颈鼓腹双耳壶、^形壶、双口鼓腹双耳壶、单把壶、异形壶五类,是小河沿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类之一。纹饰种类主要有拍印细绳纹、刻划平行线纹、网格纹、戳压窝点纹、窄泥条附加堆纹等。还有的陶器为彩陶,多为红地施黑彩,施红彩的较少。彩陶图案主要有平行线间以相对半重环纹或相对的平行斜线间以三角纹,组成宽带纹饰,或施以倒三角纹、平行短斜线纹、回字形几何纹、网格纹或间以动物形象、八角星、图象符号等。

众所周知,新石器时代陶器形状的演变发展对先民们的衣食住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先民们生存环境的稳定及审美意识的提高,他们开始烧制带有象征性寓意的陶器制品。小河沿文化诸多遗址、墓葬也不例外,出土了一些动物形陶器及带有动物纹饰的彩绘陶器。尤为重要的是,使用镂孔技术制造陶器,有些器物的耳和提用泥塑动物装饰,甚至有些器物本身就做成动物形。比如,双颈连通壶、鸭形壶、鸟形壶、^形壶等,造型奇特,古朴别致,形象生动逼真。这些动物形陶器的出现及使用,并不单纯是现实动物形象的写照,应是人们或自然崇拜思想的产物,是原始艺术的反映。正如《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描述:“M67的^形壶,形体巨大,腹部圆鼓而不对称,既保持了壶类的原形和实用性,又概括地表现出^的形象,制作时有一定的难度。其他如M34的双口联体壶,M76的异形小壶,造型都比较复杂,但形体都显匀称。”

一、小河沿文化动物形陶器及带有动物纹饰陶器出土情况

大南沟墓地M67^形壶(图二),泥质红褐陶,外表磨光。口部^首形,张口昂首,双圆目,腹扁圆不对称,后侧有尾,尾形扁平稍上翘,尾端有似插羽毛的排孔,下腹附双竖环耳。头部绘黑色条彩。高37.2、宽32.8、底径11.4、壁厚0.7厘米。该^壶为大南沟第一墓地出土陶器中最大的一件。

大南沟墓地M36侈口盆(图三),泥质红陶,大宽沿,敞口、腹扁,一侧单耳,作立犬状。黑彩,为鳞纹相对。口径11.2、高6.8、底径5.6、壁厚0.4厘米。据考证该彩陶盆的纹饰不是“鳞纹图案”,其实将彩陶罐“鳞纹图案”的正视线图与单耳犬状的正视图作一对比,相差无几,因此所谓的“鳞纹”是立兽符号化的图案。

大南沟墓地M55彩陶罐(图四),泥质红陶,敞口、折沿、斜肩,腹较矮粗,底中一圆孔。绘黑彩,以上下三角相对并在两侧延伸出平行折线为一组,形成原始雷纹图案,共5组,间以立兽纹。口径14、高17、底径9.2、壁厚0.7厘米。对M55彩陶罐纹饰,据专家考证研究,认为原始雷纹及立兽纹过于牵强,实际上“原始雷纹图案”是一只大鸟的符号化表达,即“鸟纹”,“立兽图案”是一只鹳类水鸟,所以该彩陶罐纹饰为一种动物形的鸟纹。

克什克腾旗上店B遗址KXBH1:3壶(残)(图五),夹砂红陶,圆腹,小平底,最大腹径位于中腹,上置一对鸟头形耳,鸟喙向上,肩以上残。

克什克腾旗上店B遗址KXBH1:1高领罐(图六),泥质红陶,圆唇侈口,圆腹,腹最大径在腹中部,最大腹部有对称两个桥形耳。肩部饰黑彩,图案为平行线间饰双鱼纹和竖线纹,耳上饰三道竖线黑彩,与肩部纹饰连为一体。

内蒙古敖汉旗南台地遗址F2:8猪头饰(图七),大耳、长嘴、小眼,耳下有一连通小孔,头内空心。雕塑的真实生动,当为陶器上的装饰品。

内蒙古敖汉旗南台地遗址F11:5狗头饰(图八),头顶画两道黑彩,张嘴直耳,憨态可掬,头下有一连通小孔,头内空心。是陶器皿上的装饰品(雕塑式纽),高4厘米。

通过分析上面的几种陶器,我们可得知四五千年前小河沿文化先民们在制作陶器时与大自然界中的动物存在一定的关联。那么,小河沿文化为何会出现动物形陶器或带有动物纹饰的彩陶器呢?究竟源于什么?

二、动物形陶器出现原因分析

(一)文化传承与交流

以往在研究中,因为小河沿文化和红山文化具有相似的分布区域,便将小河沿文化称为后红山文化,突出强调小河沿文化与红山文化之间的传承和衔接关系。专家认为,小河沿文化是继红山文化之后在西辽河流域发现的又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尚未发现两种文化有地层叠压关系,只是从文化内涵上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早晚关系。研究考证说明小河沿文化早期发展阶段,就处在红山文化繁荣期之后,不会晚于红山文化晚期阶段。因此,可以说小河沿文化继承了红山文化的部分因素。例如,从出土遗物来对比两种文化,则具有一定的共性。小河沿文化陶器形制中的筒形罐、钵、双耳鼓腹陶壶、器座等,与红山文化同类陶器的造型相近,有明显的传承关系(见图九)。

由上图可以看出,小河沿文化和红山文化在陶器制作造型上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动物形陶器这一类型更不例外。红山文化动物形玉器和陶器,尤其是鸟形器物,著名的玉猪龙、玉凤、玉龟、玉^、玉鸟、陶塑动物等,皆是红山文化富有特殊寓意的动物形器物,并且红山文化还以鸟类动物作为图腾崇拜。既然红山文化有十分l达的动物形器物,小河沿文化又传承了部分红山文化因素,因此小河沿文化出现动物形陶器是正常、合理的,无可厚非。从年代分析,赵宝沟文化早于小河沿文化,从小河沿文化的陶器群的器形、纹饰和图案的整体特征分析,其承传关系应是赵宝沟文化,这样的观点目前也被学界认可。从陶器器形来看,赵宝沟文化和小河沿文化都以尊形器为典型器类,这无疑是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此外,小河沿文化陶器上的纹饰及彩陶图案也是由赵宝沟文化刻划几何纹演变而来(如图十),特别是陶尊,在形态上更具有一脉相承的演变关系。

赵宝沟文化最具典型的器物当属小山遗址出土的陶尊,重点在尊形器上装饰有猪、鹿、鸟三种动物图案。三种动物的头部具有写实性,但很夸张,身躯完全超脱了单纯写实现有动物的境界,昂首振翅,遨游太空。赵宝沟文化另一件极具震撼力的陶器就是公认的“陶凤杯”(图十一),素有“中华第一凤”的美称。陶凤杯上的凤造型头、冠、翅和尾的造型与传统的“凤”极为相近,栩栩如生,研究价值特别高。小河沿文化晚于赵宝沟文化,二者在主要器型、纹饰和彩陶图案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承袭关系,小河沿文化是从赵宝沟文化发展而来的。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地区,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大汶口文化和小河沿文化有过较密切的接触、交流。通过对比这两种文化出土陶器中的豆和折肩盆(如图十二),明显看出大汶口文化和小河沿文化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小河沿文化作为西辽河流域的“山地文化”与代表东方沿海“海洋文化”的大汶口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使西辽河流域的原始文化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其陶器器形及图案与大汶口文化更为接近。

大汶口文化动物形陶器同样十分发达,在山东胶县大汶口文化三里河遗址出土一件仿猪形象的陶h,为猪形h,造型惟妙惟肖,宛如实物。另有,大汶口文化尉迟寺遗址出土一件立鸟陶器(如图十三),鸟之形象,构图巧妙,比例协调、匀称,堪称杰作。

大汶口文化先民们在应用大自然界的动物形状于陶器造型上,展现了当时大汶口文化先民高超的陶器制作工艺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小河沿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存在文化、地域等一系列领域的交流、联系,小河沿文化陶器制作工艺也受到大汶口文化影响,出现了代表小河沿文化特征的动物形陶器及图案。小河沿文化因受到多重文化的影响,被史学家称为“南北荟萃的小河沿文化类型”。

(二)原始因素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而是人类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宗教是指处于初期状态的宗教,存在于不具有成文历史的原始社会中,其思想基础主要是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死,造型奇特的陶器亦是受原始宗教思想影响而出现的。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是先民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处于软弱无力和对客观世界愚昧无知情况下,把自然物人格化,同时,又由于人们对某些自然力的畏惧或感恩而产生的。先民们在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对动物的崇拜表现尤为突出,陶器的造型便是反映动物崇拜的一个重要方面。

赵宝沟文化出土陶尊上的图案,分别从现实生活中的猪、鹿、鸟首的形象提炼而成,但猪首下作蛇身,鹿首和鸟首右侧纹饰则似由羽翼抽象出来,它们已不是单纯现实动物形象的写照,而是人们创造的崇拜对象,是神化了的灵物。据学者考证,赵宝沟文化先民们崇拜的图腾便是自然界的动物,比如鸟图腾。

图腾崇拜同人类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根据小河沿文化出土的生产工具石器,其中以磨制精致的带孔石铲取代红山文化的石耜,说明小河沿文化掘土工具有了大改进,农业生产力也进一步提高。小河沿文化也出土了大量的细石器、骨柄石刃器,间接地反映了该文化的生业模式为采集农业兼营渔猎/狩猎。显然,动物在小河沿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猎获更多的动物,人们崇拜动物、信奉动物。随着动物崇拜的发展,原始人自觉不自觉地幻想集几种动物之灵性于一身,更高级的灵物出现了,这便是灵物信仰。因此,小河沿文化正是在狩猎经济的驱动下形成了动物崇拜,进而出现了动物形陶器或带有动物形图案的彩陶器。

(三)原始艺术思想因素

在大量原始文化遗存中,有一部分可归属为原始艺术,因为这些作品已具有诸多艺术美的元素。其中,陶器的造型是反映原始造型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当时人们审美意识的一种物态化形式。人类的审美意识产生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如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不仅发现家猪遗骨,还常发现家猪形象的艺术品,如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猪形h、河姆渡文化的陶塑猪、上宅文化的陶塑猪首等。这些艺术品手法细腻,栩栩如生,说明猪已称为新石器时代艺术的重要创作题材,这显然同新石器时代饲养家猪和猪已成为当时肉食的重要来源有密切关系。

仔细研究小河沿文化,其陶器类型超脱了实用主义而更注重造型艺术。不仅有憨态可掬、形象逼真的猪首、犬首、鸟形,还有形神兼备的^形壶。尤其是^形壶,短尾斜背,似昂首高歌,造形生动,且比例适宜,均匀对称,极富生活气息,表现出小河沿文化先民细致的观察力,堪称新石器时代实用与艺术造型紧密结合的杰作。原始艺术思想影响下的原始艺术品种类繁多,反映出人类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生活情况。总之,富于变化的陶器造型,多姿多彩的陶器纹饰,展现了小河沿先民高超的艺术成就,这是小河沿先民对美的追求与探索的结果。

三、动物形陶器功能分析

(一)生活实用功能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陶器的功能多有变化,唯一没有发生改变的便是其生活实用功能,包括造型奇特的陶器、各类动物形陶器等。小河沿文化出土的^形壶虽说是一件研究价值极高的艺术品,但它仍是实用器。还有炊器、饮器、食器等,都是日用器皿,以实用为主。

(二)宗教祭祀功能

古代北方民族的原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氏族社会的先民是相始终的。动物崇拜属于原始的一部分,源于原始社会对自然界动物的依附关系。红山诸文化先民的动物崇拜就种类来分有猪、鹿、鸟、^、鱼、龟等,就表现形式来分有动物形陶器、纹饰、陶塑等。有的学者认为,红山诸文化先民的尤其发达,许多造型奇特的器物都是为了进行宗教祭祀或崇拜动物而特别制作的。当然,小河沿文化亦不例外,部分动物形陶器也是以宗教祭祀功能为主,是4000多年前小河沿文化先民敬奉自然、崇拜动物等精神信仰的反映。

(三)其他功能

陶器除以上功能外,还有装饰功能及其他用途。装饰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小河沿文化南台地遗址出土的狗首、猪首都是具有装饰的动物形陶器。

通过上面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小河沿文化动物形陶器的出现不是无源可循的,它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产生力水平下产生并发展的。就动物形陶器的功能而言,以生活实用为主,同时也有崇拜动物、信奉的宗教祭祀功能。动物形陶器还是人与神、人与自然界相沟通的信物,动物形陶器在小河沿文化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研究表明,小河沿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自身的传承、创新和外来文化因素的吸纳构成了小河沿文化多元的文化特点,进而较早地成为早期中国多元一统文明体系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吴诗池.中国原始艺术[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

〔2〕辽宁省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77.

〔5〕董新林.赵宝沟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薛志强,王禹浪,任爱君.中国北方西辽河流域古文化研究文摘[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5.

〔7〕刘国祥.红山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8〕徐子峰.红山诸文化研究概览[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9〕孙永刚,崔岩勤,乌兰,李明华.西辽河上游地区考古地理学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

〔10〕项春松.赤峰历史与考古文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新闻出版局,2002.

〔11〕高延青.北方民族文化新论[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

〔12〕内蒙古红山文化学会,红山文化研究院.红山文化研究第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

〔13〕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第十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

〔14〕杨福瑞.小河沿文化陶器及相关问题的再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2008,(01).

〔15〕徐延.试析小河沿文化两种带耳筒形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16〕克什克腾旗博物馆.克什克腾旗上店小河沿文化墓地及遗址调查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1~2).

〔17〕赵建国.红山文化综述[J].赤峰W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9).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8,(01).

〔19〕王惠德.鸟图腾的滥觞――兼谈东夷文化[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