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策划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关系策划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关系策划书

公共关系策划书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 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 测度

中图分类号: G2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3-0081-04

Index System of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Public Library

Li Qian (Zhuanghe Library of Liaoning Province, Zhuanghe,Liaoning,116400)

Abstract:Index of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for testing the current work but also for guiding the future work. 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different indicator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proposed a new index system which sh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comprehensively. This paper argued that there are four aspects such as the subject, content, methods and effects of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need be concerned in the system of index.

Key words: information; public library; informationization of public library; measure

CLC number: G258.2 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3-0081-04

当今,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正演化成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产业革命。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经济结构调整最强大的驱动力,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在世界变化的大格局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将从根本上实现封闭的功能单一的传统图书馆向开放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转变。但是,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陈旧,技术手段落后,运行机制僵化,不符合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各地公共图书馆都已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来融入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中。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并测度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

1 图书馆信息化测度的研究现状

1.1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的内涵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就是依托信息化人才资源,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建设为内容,通过优质高效的知识服务参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综合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存贮、传递和检索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封闭式的管理模式。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都在发生着变化公共图书馆必须具备更强的信息功能。(1)信息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公共图书馆除了提供信息检索、信息传递等传统的信息服务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信息咨询、信息分析以及各类面向网络的信息服务。(2)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逐步实现了数字化,大量的信息资源被存于磁盘库、光盘库以及其他各种存储库中。并且还出现了大量的电子出版物。(3)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将成为高度发达的信息集散地,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Web2.0、地理信息系统、云计算、微博客、3G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都将成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和手段。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服务手段不断地得到更新和转变。为了检验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究竟达到何种程度,考察其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等问题,必然要对其各方面因素进行测度和评价。目前,国内有关图书馆信息化的测度的文献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度方法的设计。

1.2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测度指标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对图书馆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各有侧重点。陈军、党燕妮概括了图书馆信息化测度指标,主要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四个部分。[1 ]文中只是就四个概括性指标进行了介绍性说明,并没有具体说明各指标所包含的子级指标。另外,沈思所建的指标体系仅包含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其中软件资源包括了信息技术、人才资源以及信息资源三部分内容。[2 ]然而,无论是硬件资源、软件资源还是人才资源与信息资源都是从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进行设置,而没有涉及到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测度以及效果测度等内容。

在陈能华、孙娟所设置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测度指标较为全面的,[3 ]包括:(1)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对象――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2)支撑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与内容――信息技术、信息网络政策法规与标准;(3)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信息用户;(4)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信息化管理。该指标体系不仅包含了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与客体,而且还纳入了支撑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但是,该指标体系中并没有将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作为测评的内容。

除了上述的指标体系外,还有部分学者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测评指标进行了研究。例如,陈靖[4 ]将指标体系分为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教育事业发展六大类。同时,也有学者以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服务作为指标进行测评。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信息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信息化建设保持一致。以上各种指标体系均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然而没能包含社会信息化建设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1.3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测度方法研究现状

在有关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测度的文章中,有关测度方法大部分都选择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它的数学模型可分为单级模糊综合评价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两种。[5 ]至于采用哪种级别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根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层级决定。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指标权重的确定。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由多种因素决定,必须清晰掌握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才能够客观、公正的对其进行测度。因此,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其次是模糊评价矩阵的确定。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评价指标体系都必须能够完整系统地反映评价目标,且科学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应该是显著相关的。因此,在指标体系建立后应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除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外,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评价方法。例如,在有关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测度的两篇文章中,均采用了神经网络的方法。神经网络系统是由大量简单的处理单元(即神经元)广泛链接而成的复杂网络系统。[4 ]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测评时,各指标的权重是由神经网络通过学习自动生成的,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中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使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水平测度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

2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则对其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应该与社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从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置时以钟义信的“中国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CIIC)”作为参考。CIIC社会信息化包含的测度因素有:信息产业的能力(I(P))、信息基础设施的装备能力(I(E))、信息基础设施的使用水平(I(U))、信息主体水平(I(S))和信息消费水平(I(C))。同时,针对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测度指标必须以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前提进行设置,结合其他学者对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测度指标的研究,本文主要四个方面,即信息化建设主体、信息化建设客体、信息化建设的手段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来设置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测评指标体系(见表1)。

2.1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体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专业化和标准化要求较高的系统工程。信息化人才是图书馆信息化的决定因素,其在馆员队伍中的构成比例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和态势。因此,为了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公共图书馆必须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使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拓宽和完善,提高她们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馆员队伍作为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对其进行测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信息技术人员构成。信息化建设要求公共图书馆的馆员队伍中具有相当数量的信息技术人员,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和利用网络存取信息的能力,能在网络中与各种媒体进行交流,并能对用户进行网络应用的知识、技术培训。第二,信息化人才培养水平。信息时代,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信息化人才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提供各种有助于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培训。第三,应用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所谓应用能力是指信息化人才必须精通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等信息化技术的操作;而研究开发能力是指公共图书馆应根据特定的需求开发出迎合用户和社会的信息服务的能力。

2.2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应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充分有效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便为读者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服务。换言之,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一切信息技术与手段的使用都是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而展开的。因此,这方面的测度主要是从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网络资源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信息服务是包括信息搜集、整理、存储、加工、分析、传递、利用等各项活动,泛指以产品和劳务形式向用户提供和传播信息的各种信息劳动。

(1)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共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宝库, 也是为数不多的专以信息为工作对象的社会服务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反映了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对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测度是衡量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主要从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和网络资源开发利用三个方面进行考量。传统文献信息资源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信息资源,包括大量的书籍、报纸期刊、古籍善本、地方文献、专题文献、特藏文献、参考工具书、缩微复制品等等。随着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已拥有许多数据库,包括馆藏书目数据库、各种专题数据库和一些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并且许多重要文献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已经开始, 图书馆购置的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也日渐丰富。公共图书馆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包括光盘、电子图书、电子期刊、镜像服务器等)才能真正实现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2)信息服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则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功能强大、灵活、方便、实用的检索工具检索网上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企业电子报告等, 并将逐步实现信息数字化、手段自动化、服务网络化、信息服务方式多元化对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测度应从服务内容(广度)和服务方式(深度)两个方面进行。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包括:(1)联机检索;(2)数据库检索;(3)馆际互借;(4)文献传递;(5)网络查询;(6)文献采购协作;(7)联机合作编目;(8)代检代查;等等。对信息服务内容的测评主要是通过对其内容的丰富程度的考量。对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的测度是信息服务广度维度的测度,完整的测度指标必须还要从深度维度进行测度,也就是对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的考量。信息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不仅包括传统的借阅、检索、传递等服务,还包括针对不同用户的独特信息需求而进行的个性化、主动化的服务,如信息分析、预测等服务。

2.3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手段,这些技术的不断更新可以促使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种类更加丰富新颖。信息技术包括网络通信技术、系统技术、信息服务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界面设计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7 ]其中,网络通信技术的测度主要是对公共图书馆网络通信能力的考量;系统技术是通过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四个方面进行考量;信息服务技术与信息检索技术则是通过对其多样性、方便性等方面进行考量;界面设计技术是指界面优化程度、导航功能、家户型以及视觉效果的测度。另外,办公自动化技术是对公共图书馆日常办公信息化水平的测度。而对公共图书馆网络技术的测度指标包括网络设备、网络环境以及网络管理三个方面。

2.4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效果

对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测度不仅要从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进行评价,而且还应该对当前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效果进行衡量。而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效果主要是通过其服务对象――读者,对公共图书馆各项信息化建设内容的满意度得以体现。读者对信息化建设内容的满意度评价包括:对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实用性、方便性、可获得性,以及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效果等几个方面。

3 结语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因素影响下的动态过程。因此,对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测度应从信息化建设主体、信息化建设内容、信息化建设手段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四个方面进行。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保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而信息服务则是其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和核心内容。另外,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为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检验当前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而且还对今后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陈军,党燕妮.图书馆信息化及其测度指标略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88-92.

[2]沈思.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4):18-19,42.

[3][7]陈能华,孙娟.图书馆信息化测评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6(1):20-23.

[4][6]陈靖,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神经网络实现[J].现代情报,2006,(8):124-126.

公共关系策划书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

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来说,关键的便是应当做到“有的放矢”,也就是要针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优化效果。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不重视技术管理的现象,没有给建筑工程的建设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在技术管理中有所侧重,通过技术管理优化策略,对建筑工程技术应用采取更换的保障策略,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意义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所涉及到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多方面技术问题,并不仅仅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包括技术档案管理、技术交底、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等等。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管理模式和制度,而且还存在不重视技术管理的问题,没有认识到技术管理的重要性[1]。技术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质量保障,完善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质量,而且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技术管理水平也是其整体竞争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进行优化,在保障工程质量之外,还能对工期管理、成本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由此可见,优化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的新形势下,是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施工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管理意识薄弱

首先,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技术管理意识薄弱,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不重视技术管理,也并不了解技术管理的全面概念和核心内涵。二是一些技术管理人员自身职业素质不高,缺乏对技术管理的较好认识,在技术管理方法、技术知识储备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2]。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意识薄弱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限制了科学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并且也不利于技术管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这一角度来说,技术管理意识薄弱所产生的问题,主要的影响也在于两方面,分别是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本身的影响和对施工单位自身竞争力的影响。

2.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

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技术管理制度是保障建筑工程技术得以较好应用的重要保障,如果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也就无法较好的开展。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缺乏完整的技术管理规划、技术管理部门职能不明确、工程施工日常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等方面。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施工单位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对于技术管理工作缺乏较好的认识,使得其技术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较低,并且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技术管理的应有作用。

3.技术管理模式陈旧

已经提到过,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技术管理的时间并不长,在技术管理模式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模式陈旧等等,例如在技术管理的组织安排方面。当前很多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是由技术管理部门统一安排的,但是针对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却没有相应的技术管理小组,缺乏阶段性的具体技术管理规划。由此可见,技术管理模式陈旧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管理机制、科学的技术管理方法造成的,因而这种技术管理模式问题从本质意义上来讲也是管理观念落后的具体表现[3]。技术管理模式落后问题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由这一问题也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方面,进行管理模式的探索也创新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优化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策略

1.树立科学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意识

在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进行优化时,首先应当树立起科学的管理意识,无论是对于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还是对于具体的技术管理人员来说都应当树立起科学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意识。施工单位管理层,应当积极重视技术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控制工程工期、成本方面的作用。通过完善的技术管理和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工程工期,也能降低施工成本。而对于技术管理人员而言,应当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应当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通过树立这种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意识,能够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必要保障,并且也能提高施工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2.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在完善技术管理制度中,应当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改正,例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可操作较差、执行力不高等问题。相关技术管理部门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引入最新的先进成功,并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加以改变。可以在技术管理制度中引入责任负责制,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划分为若干个技术管理区域,指定相关责任人,负责责任区域中的技术管理工作[4]。通过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可以结合适宜的激励机制来激发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能够使得技术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应当建立起关于技术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对于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这是提高技术管理制度执行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3.积极创新技术管理模式

针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言,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创新技术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只有打破传统、落后的技术管理模式,积极应用新的技术管理方法,才能真正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而言,在技术管理模式创新中引入目标导向法的管理方法就是较好的途径,在技术管理工作的组织安排中,以目标导向为核心,将技术管理人员划分为若干个技术管理小组,各个小组有着自己要完成的目标。在目标的制定上,应当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效益这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并且辅以相关的奖惩措施,这一管理模式的应用就能够较好的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用一些其他的技术管理模式,积极创新技术管理模式,在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结论

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工程建设工期和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技术管理也是施工单位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现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科学管理意识薄弱、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技术管理模式落后等等。因而在优化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应当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解决,提高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应用和创新技术管理方法与模式。这对于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管理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牟杰.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3:121-122.

[2]齐玉蕾.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J]. 门窗,2014,01:80.

公共关系策划书范文3

关键词:线下工程;沉降观测;信息化

1 概述

铁路建设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线路的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从而决定了线下工程沉降观测工作的重要性。根据以往经验,沉降观测管理的发展方向在于防止人为因素对稻菡媸敌缘母稍ぃ建立及时的数据信息反馈机制,方便和简化管理者掌握结构物沉降数值,确定沉降观测的重点,为控制线下工程质量提供依据。

沉降观测信息化系统(以下简称系统)采用.NET开发平台和基于互联网的B/S(浏览器/服务器)与C/S(客户机/服务器)相结合的技术构架,具有数据回归分析与预测功能。根据不同监测项目,内嵌不同的监测公式,包括单曲线回归和双曲线回归。采用规范统一的报表生成技术、可复用软件构建技术、java技术、XML集成技术、协同技术、silverlight技术、WPF技术、工作流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是集线下工程沉降观测数据采集、分析、超限提示和远程监控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平差、自动上传,自动计算分析、自动反馈和超限提示,终结内业资料人工处理模式。

在观测数据成果评估使用方面,评估单位可自系统选择下载成果数据或原始数据开展评估工作,通过对系统数据的拟合分析,预评估测点或断面的沉降曲线图,直观准确掌握结构物后续沉降变化。

2 目标

系统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建立由数据采集端、远程数据处理服器端和客户端三个软件模块共同组成的、B/S与C/S架构混合应用于工程管理的线下工程沉降观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沉降观测数据自动采集传输、自动处理、自动反馈和超限提示,观测数据及处理结果远程实时查询、溯源管理。

3 系统思路

系统集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远程监控于一体,由数据采集端软件、服务器端软件平台、客户端数据处理(PC机和手机)软件三部分组成,包括现场数据采集端、远程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4 系统特点

系统最大程度地解决了路基、桥梁、隧道等构建物沉降观测数据采集、处理、反馈、超限提示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问题,实现了数据传输、处理、反馈及超限提示自动化。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的运用,满足管理者对沉降观测实施过程及超限处理的适时管理需求。

4.1 避免人工干预,保证数据真实

传统管理模式中,沉降观测数据采集通过水准仪获取,临时存储于仪器,或手工记录以保存数据,再通过手工导入或录入平差软件等可用于数据处理的软件中进行人工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处理全程处于人工干预状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来源不明的自动编写虚假沉降观测数据软件,导致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

系统分级建立工程基础信息,内嵌不同监测项目的监测电子记录薄和计算公式,自动计算变化值、累计值,生成数据变化趋势图,通过内嵌的预警策略,及时自动超限提示,可做进一步回归分析及研究。数据的唯一入口来自手机采集端加密数据库,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来自水准仪测量,无法进行人工录入和修改操作。

系统的技术创新性集中表现在:实现了通过电子水准仪和蓝牙传输功能直接获取观测数据,自动平差处理后及时上传,并通过信息化系统自动处理数据、反馈处理结果,自动超限提示。数据采集模块及处理模块规避人为干预,保证数据真实。

4.2 实现沉降观测标准化、信息化

传统管理模式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过程中,由于受观测水平、观测方法、观测行为等诸多因素影响,数据成果反馈不及时,不利于工程质量管理。

系统支持莱卡、天宝等多种型号规格的电子水准仪,利用外接蓝牙与专用手机配对,即可下载获取服务器工程基础资料。现场完成数据采集后,经过自动平差,可立即验证观测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是否需要重测。观测完成后,将对应观测桩的观测成果数据直接通过手机网络自动传输至服务器,客户端通过访问服务器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工作。

系统实现了网页、手机版本(安卓平台)的软件开发,使管理者可适时查询观测数据和处理结果,开展专业管理。

系统监测成果(数据及数据趋势图)支持不同的格式输出,便于用户存储、打印及共享。按工程项目管理需求输出日报、周报、月报。设置用户访问权限,满足观测人员和管理者工作需求。建立线下工程沉降观测数据库,为同类工程提供数据支撑。具备超限提示手机短信推送功能,有助于管理者及时掌握线下工程变形异常情况,制定工程措施加以控制。

系统的运用使沉降观测方法、观测行为和数据处理反馈更为规范和标准,实现了沉降观测管理工作自动化、信息化。

4.3 提高沉降观测工作效率

传统管理模式在完成数据采集后,人工导入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反馈,工作效率低下。

系统可实现数据采集完成即可获得成果数据,具有逐个测点校验功能,自动平差,适时查询测量成果是否满足要求。自动分析处理数据,自动打印纸质报表,降低内业处理时间,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4 应用成本低廉

系统可与主流电子水准仪通讯,主要通讯设备采用普通安卓系统手机,利用现有设备即可完成,不需要重新投入设备,应用成本低廉。

4.5 实现评估工作透明化

评估单位从系统服务器直接下载成果数据(可下载成果数据、也可下载满足平差条件的原始数据)进行评估工作,实现了评估工作透明化。

5 系统组成与运行

5.1 基础技术条件

网络支持(含有线、无线公共网络);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包括服务器、客户端PC机、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平板、E人E本等);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为Win2003以上版本;客户端PC机操作系统为32位及64位Windows版本;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为Andriod4.0以上;服务器端数据处理应用程序、PC机和手机客户端数据处理应用程序和便携设备端(如手机)数据采集应用程序。

5.2 配套设备

(1)系统运行服务器及网络

单独配置主流服务器1台(独立运行),专人管理与维护; 软、硬件防火墙; 网络带宽10~20M(独享,远端支持internet或VPN连接);

(2)管理终端设备

智能手机、E人E本等(Android4.0以上操作系统,4.0 以上屏显); PC机及网络(满足网页登录查询功能,基本配置CPU(Intel 1.8GHz以上,内存2GB及以上,硬盘160GB以上,操作系统WindowsXP或Win7版本,浏览器IE8以上版本。网络2M以上独享带宽)。

(3)观测仪器及配套设备

用于观测的电子水准仪及配套数据线;一对一专用便携采集端设备(手机及SIM卡):Android4.0以上操作系统,4.0家陨掀料裕开通2G、3G或4G,具备WIFI功能。

(4)内业数据处理PC机及网络

CPU(Intel 1.8GHz以上),内存2GB及以上,浏览器IE8以上版本,网络2M以上独享带宽。

5.3 系统流程(如图2)

(1)设置工程基础信息

通过PC机客户端添加测段,设置测段示意图,添加观测桩,设置观测桩示意图等工程基础信息。(如图3、图4)

(2)上鞴こ袒础信息

通过PC机客户端将设置完成的工程基础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平台。(如图5)

(3)下载工程基础信息

现场数据采集前,利用手机等便携式通讯设备自服务器平台下载拟测段的工程基础信息,作好数据采集准备。(如图6)

(4)采集观测数据

观测人员使用预装采集软件的便携设备(手机)控制测试电子水准仪进行数据采集,读取观测数据,自动完成平差计算,成果数据暂存于便携设备,并经便携设备在网络条件下上传至服务器平台。

完成本测段数据采集,经便携设备端(手机)自动计算后,便携设备端(手机)将生成原始数据和平差结果。其中,原始数据同时支持其他软件进行单独平差,支持共享平差结果和原始数据。

(5) 上传观测数据

通过手机将成果数据和原始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如图11)

(6)数据管理与运用

管理者和评估单位可通过手机客户端登陆查询数据、超限提示等信息。也可通过PC机网页或客户端软件登陆查询观测数据、超限提示等信息,利用系统数据处理成果开展沉降评估工作。

实现便携设备端(手机)数据成果查询、超限查询、超限统计等功能,使管理者适时了解工程情况。

实现PC机通过网页或客户端软件登陆查询标段线路走向、测段布设图、横纵断面图及各种超限情况的处理,使数据、信息查询更直观,更形象。

(7)数据内业处理

通过PC端软件下载数据成果,开展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报告。系统支持根据评估工作需求定制输出其他格式成果资料。

6 系统运用实例

本文以新建宝兰客专线下工程为例,通过系统的运用,及时沉降超限提示,适时掌握线下工程变形情况,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实例一:宝兰客专IDK740+145~IDK742+881段路基沉降处理。

该段路基自2014年4月23日开始沉降观测,共计22个测点发生累计沉降值超限,其中路基5个测点发生累计沉降值超限,涵洞17个测点发生累计沉降值超限,如表1:

依据系统数据及超限提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原因,结论:该段路基属正常沉降,下沉趋于收敛,但仍继续发展。措施:延长堆载预压期和沉降观测期。如图22:

实例二:宝兰客专上庄隧道沉降处理。

该隧道自2014年11月30日起开始沉降观测,通过系统运用,发现仰供沉降变化异常,下沉(上浮)不稳定。其中,系统累计变化量>5mm超限提示点见表2:

依据系统数据及超限提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原因,结论:

(1)依据每期测量数据显示:在仰供混凝土施做后,前期呈现上浮现象。衬砌混凝土施做完成后,呈现下沉现象。

(2)上庄隧道为泥岩、沙层,富含水,泥岩极具膨胀性。因各阶段施工荷载变化,造成仰供下沉或上浮,稳定性差。如图23:

措施:

(1)由设计院委托地质勘察院,与施工单位测量组进行1次/1周的平行观测,每周(月)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2)设计院现场埋设应力监测设备,对围岩沉降变形进行监测,实时获取相关数据。

(3)设计院依据沉降观测数据及应力监测数据,设置专项处理方案指导后续施工。

7 结束语

通过沉降观测信息化系统的运用,更直观准确地反映结构物真实的沉降值,为后续的无砟轨道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在系统运用过程中,应考虑配套管理办法的合理使用,促使管理者充分利用系统成果数据和超限提示,分析沉降异常原因,制定工程处理措施及时消除工程质量隐患,发挥好系统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预控作用。

参考文献

[1]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Z].工管技[2009]77.

公共关系策划书范文4

关键词:单位图书室;管理现状;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18-01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单位图书室拥有的传统书籍发挥出来的作用逐渐弱化,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不断添加进来。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单位图书室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单位图书室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化管理提出相应的策略。

1.单位图书室的现状

单位图书资料室与公共图书馆相比主要特点是馆藏量较小,馆藏资源种类较单一,管理人员较少,经费比较缺乏,主要的服务对象为本系统、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高速宽带信息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趋成熟,光盘电子出版物和网络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单位的图书资料室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年代,既创造社会效益,同时又能创造经济效益,是目前单位图书资料室面临的问题,同时在为读者服务上也面临着由传统服务方式逐步向开放式信息化服务方式转变的挑战。

2.单位图书室在新时代的要求

2.1图书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单位图书室工作人员较少,同时来到图书室查询资料,阅览图书的人员相当固定,数量也不是很多。不少单位图书室的工作人员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没有正确理解单位图书室的工作职责。因此,在新形势背景下,对单位图书室管理人员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让管理人员明白: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图书室从事图书资料室各项工作的基础。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馆员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把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的重视。同时,为了让单位图书室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胜任当前的工作,就要对图书室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

2.2图书室具备扩展信息的基本要求。单位图书室工作人员要对单位的各类工作不断熟悉,拓展业务范围,将单位图书资料室与政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有利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管理,有利于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真正发挥单位图书室工作的辅助作用。

3.单位图书室应该强化信息化工作策略

由于单位图书室工作对象相对性,导致这项管理工作的有着很强的独特性,也就是图书室的服务对象是单位。因此,就要针对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信息一体化管理。在现代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档案、图书资料综合一体化是必须进行的,可以更好地发挥图书室的特点与作用。

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转变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技术将图书馆传统的、封闭的管理工作转变为开放的、网络化的管理工作,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知识、文献等信息的有效调取和存储,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也避免了传统图书馆长期存在的盲目购书和繁琐的找资料的缺点,对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中的书籍和报纸刊物等呈现多样化,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有较多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是文献资源中的活跃要素,但是,很多外文期刊资料的购买价格相当昂贵,成本很高,这逐年消减了图书馆的购买数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这类文献的需要,但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文献的选择、检索和查阅工作,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文献的效率,也提升了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但是,为了使得图书馆满足社会各层次的临床需要,我们在使用经费购买图书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并且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去购买图书,而是要经过调查并且有计划性的去购进图书,所有图书馆的信息的方面的管理和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社会中因为每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所学的专业和要了解的知识都不同,所以要求购进的图书要多样化,同时也要实用和丰富。因此,我们要对各个单位人员进行详细的调研,这样就能够了解到他们对图书要求的最新的动态和他们对要丰富的信息方面的需求,从而在尽可能的节约和合理使用购书经费的前提下,分批和分阶段的建设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位图书室的工作性质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作为单位图书室管理人员,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借助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扩宽具体的业务范围,从而更好地发挥单位图书室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公共关系策划书范文5

关键词 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滑膜细胞;雷公藤甲素

1 引 言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关节炎症、滑膜增生和骨侵蚀为基本特征在我国的患病率高, 是造成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1]。滑膜炎是发生在关节内滑膜组织的一种炎性病变,滑膜炎伴大量血管翳形成是导致RA骨侵蚀、关节破坏的主要原因[2]。

现代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等。已有文献报道,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对治疗免疫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具有一定疗效[3]。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化学结构式见图1)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出来的活性最高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是雷公藤治疗RA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具有抗炎免疫功效。目前,以雷公藤甲素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多种雷公藤提取物在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已得到广泛认可[4]。对TP在RA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作用机理上,而文献报道中,大多是在中药材[5]、动物血液和尿液等体液中对TP的检测,尚未见细胞液中TP含量测定的报道。细胞内、外液中TP的含量直观反映了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情况,为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更为有利的依据,因此对雷公藤甲素在生物细胞中的含量测定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1991年,Watarai首次应用微乳液作为毛细管电泳的分离介质,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Microemulsion ele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EKC)[6~8]。MEEKC是在电渗流的驱动下,对阴离子、阳离子和中性物质同时进行分离的一种CE模式[9],多用于药物分析[10,11]、生物样品或代谢产物分析[12]等方面。相比于HPLC,MEEKC具有分析速度快、试剂消耗少、分析成本低等优势。

目前,MEEKC在滑膜细胞液中药物含量测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大鼠滑膜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测定大鼠滑膜细胞内、外液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为雷公藤甲素在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提供一种快速可行的含量检测新方法,亦进一步拓宽MEEKC的应用范围,为细胞中药物代谢研究提供新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药

P/ACETM MDQ型毛细管电泳仪,配备DAD检测器和32 Karat 5.0工作站(美国Beckman公司);弹性石英毛细管(内径75 μm,总长60.5 cm,有效长度50 cm);Starter 3C型酸度计(上海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XS105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 KQ-5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QL-861型涡旋仪(江苏海门其林贝尔有限公司)。

RPM 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美国Gibco公司); 0.25% 胰蛋白酶-0.02% EDTA消化液(HyClone公司); 雷公藤甲素标准品(批号:111567-20050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PBS液均按标准配制(pH 7.4); 二甲基亚砜(DMSO,Sigma公司);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合肥新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乙酸乙酯、正丁醇为色谱纯试剂,硼砂、NaH2PO4(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用水为Milli-Q系统(Millipore公司)处理的超纯水。

2.2 对照品溶液配制

称取雷公藤甲素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并制成1 mg/mL的样品储备液。

称定雷公藤甲素对照品适量,用含有0.5% DMSO的培养基溶解并制成浓度为1 mg/mL 的溶液,细胞给药时可用培养基稀释。

2.3 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大鼠滑膜细胞,将冻存管立即投入37℃水浴锅中,迅速摇动,待冻存液完全溶解后(约1.5 min),用酒精擦拭冻存管外壁,放于超净工作台。吸取细胞悬液至装有5倍体积培养基的离心管中,低速(800 r/min) 离心5 min。弃掉上清液,加1 mL培养基,轻轻将细胞吹打混匀,传代至25 cm2的培养瓶中。标记后,放到37℃、5% CO2饱和浓度的培养箱中孵育,待细胞贴壁后换新鲜培养基。每3天换一次培养基,至细胞生长状态极佳融合时开始实验。

2.4 雷公藤甲素对滑膜细胞的处理

在滑膜细胞生长状态极佳融合时,弃去旧培养液,以PBS液冲洗细胞2次,用0.25%胰酶于室温条件下消化细胞,3 min后,加入2倍体积的培养基终止消化。轻轻吹打细胞,使细胞脱离培养瓶内壁,吸取出细胞悬液至离心管中,低速(800 r/min) 离心5 min。弃上清液,加入2 mL培养基吹打混匀,并进行细胞计数。以PBS液将细胞调整为终密度1×105 cell/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板中,置培养箱孵育24 h, 使细胞贴壁。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与给药处理组。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弃掉旧培养基,给药处理组分为4组,分别用含25 μg/mL雷公藤甲素的培养液处理0, 6, 10和24 h。空白对照组加入相同浓度配药所用的DMSO和培养基。然后各实验组均于37℃、5% CO2浓度培养孵育。

2.5 样品的处理方法

2.5.1 细胞外液中雷公藤甲素的处理 取各实验组对数生长期细胞的培养液,以1∶2的体积比加入甲醇涡旋混匀后,离心10 min (14000 r/min ) 以除去蛋白,待上清液氮气吹干后,用50%的甲醇涡旋1 min复溶, 离心10 min (14000 r/min ),取上清液进行分析。

2.5.2 细胞内液中雷公藤甲素的处理 吸掉培养液后,每孔加入300 μL裂解液,冰浴裂解1 h,取各实验组裂解后的细胞液,参照“2.5.1项”中细胞外液的处理方法进行操作,然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MEEKC分离及工作条件

未涂层毛细管: 60.5 cm×75 μm (有效长度为50 cm);电泳运行缓冲液组成: 1%(w/V)SDS, 3%(V/V)正丁醇,1%(V/V)乙酸乙酯,96%(V/V)5 mmol/L硼砂-10 mmol/L磷酸盐溶液, pH 9.0, 超声30 min得到的透明、稳定的微乳液(使用前需过0.22 μm微孔滤膜);运行电压:25 kV;电泳实验操作温度:25℃;检测波长:214 nm,压力进样0.5 psi× 6 s。新的毛细管使用前需要活化,即分别用水、0.1 mol/L HCl、水、0.1 mol/L NaOH、水各冲洗20 min;每次进样前,需用分离缓冲溶液冲洗2 min,每次更换样品时需同时更换新鲜分离缓冲溶液,以保证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重现性。

在上述条件下,雷公藤甲素标准品的电泳色谱图如图1所示。

3.2 MEEKC方法特性

3.2.1 线性关系实验 取适量雷公藤甲素对照品溶液用超纯水依次稀释成25, 20, 15, 10, 5和1 μg/mL 的雷公藤甲素标准溶液。按“3.1项”电泳工作条件进行MEEKC分析,以雷公藤甲素浓度为横坐标(x), 雷公藤甲素的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细胞内液在1.0~1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标准曲线为y=420.95x-156.14(r=0.9995);细胞外液在5.0~2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标准曲线为y=282.83x+261.5(r=0.9991)。

3.2.2 专属性试验 取给药处理组的细胞内液和外液,分别加入适量浓度的雷公藤甲素对照品溶液,按照“2.5项”的样品处理方法操作,并进行MEEKC分析,并与空白对照组样品和给药处理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实验表明,细胞内、外液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目标成分的测定,专属性良好。

3.2.3 精密度实验

取一定浓度的雷公藤甲素标准品溶液,连续进样测定5次,记录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峰面积的RSD为3.4%,迁移时间的RSD为1.0%,RSD均小于5%,说明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3.3 细胞内/外液中雷公藤甲素含量的测定

采用MEEKC法分别测定空白对照组和给药处理0, 6, 10和24 h细胞内液、外液样品,以标准加入法定性,其谱图(给药处理24 h)如图2和3所示,细胞内液、外液样品中的雷公藤甲素均可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外标法测定细胞内液、外液样品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不同给药时间的细胞外液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如表1所示,其浓度与给药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给药处理24 h细胞内外液样品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见表2。

3.4 回收率实验

准确吸取一定浓度的给药处理24 h细胞内、外液样品,分别加入适量的雷公藤甲素标准品溶液,利用已建立的MEEKC方法测定细胞内、外液中雷公藤甲素的峰面积,平行测定3次,根据当天所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平均回收率,结果如表2所示。

3.5 甲醇用量对雷公藤甲素分离的影响讨论

实验发现,复溶雷公藤甲素的甲醇含量直接影响毛细管电泳的检测效果。甲醇百分比含量过高,易造成电泳进样时堵管,基线不稳定,影响测定;甲醇含量太低,则易造成复溶时雷公藤甲素无法全部溶到甲醇溶液中,导致检测成分丧失,影响检测结果。综合上述因素及检测效果,本实验选择50%甲醇溶液复溶雷公藤甲素。

4 结 论

利用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对大鼠滑膜细胞内外液中的雷公藤甲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所建立的分离检测条件下,雷公藤甲素在6 min内出峰,并且出峰稳定。方法学考察表明,本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能快速有效地实现目标成分的分离,避免了其它内源性物质的干扰,样品含量测定和回收率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滑膜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的药物浓度测定。本方法为测定滑膜细胞中药物代谢过程的残留含量提供方法学基础,其可与其它药理研究方法相互补充,为雷公藤甲素在临床上治疗滑膜炎奠定相关理论基础。

References

1 ZHANG Qian-De, SHI Yan-Biao, TAN Wen-Feng, WANG Fang.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Nanjing (Natural Science), 2008, 28(7): 902-905

张前德, 时彦标, 谈文峰, 王 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8(7): 902-905

2 HE Guan, DENG Xiu-Qin, JIANG Qing. 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 2013, (9): 111-113

何 冠, 邓秀琴, 江 庆.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 (9): 111-113

3 ZHAO Tai-Ping, XU Yu-Dong, ZHU Yong-Jie.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2012, 10(10): 476-477

赵太平, 徐玉东, 朱勇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0): 476-477

4 LI Guang-Tao.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nation, 2010, 2(35): 69, 94

李广涛.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35): 69, 94

5 JIANG Yin-Yan, GUO Li-Juan, CUI Xiao-Ying, WANG Cui-Qiong, HU Xiao-Jian, LI Jian-Ming. 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2015, 34(2): 189-193

蒋银燕, 郭丽娟, 崔小莹, 王翠琼, 胡小建, 李建明. 分析测试学报, 2015, 34(2): 189-193

6 CHEN Jian-Hong, XIA Pei-Yuan, WANG Zhang-Yang, WU Nan, DAI Qing, SUN Feng-Jun, YANG Bo, XIANG Rong-Feng. Chin. Hosp. Pharm. J., 2010, 30(5): 353-356

陈剑鸿, 夏培元, 王章阳, 吴 南, 戴 青, 孙凤军, 杨 波, 向荣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30(5): 353-356

7 ZHANG Ting. Chemical Engineer, 2011, (11): 25-27

张 婷. 化学工程师, 2011, (11): 25-27

8 LIU Wei-Lin, ZHANG Lin-Jing.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2012, 21(3): 11-14

刘伟林, 张琳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3): 11-14

9 Yu L S, Chu K D, Ye H Z, Liu X X, Yu L S, Xu X Q, Chen G N. TRAC Trends Analy. Chem., 2012, 34: 140-151

10 Suonan Yuzhen. Tibet′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5): 45-49

索南玉珍. 科技, 2009, (5): 45-49

11 Yu L S, Xu X Q, Huang L, Lin J M, Chen G N. J. Chromatogr. A, 2008, 1198-1199: 220-225

公共关系策划书范文6

关键词:高职 公共关系 自主性学习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上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为宗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没有公关意识的企业不是一个好企业,不掌握一定公关知识和技巧的人也难以取得较大发展。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熟悉公共关系的主要技巧和方法,成为具有现代公关能力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

1.学科新、发展快。公共关系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初才传入我国。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应该说这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而且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公共关系理论用于指导公共关系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公共关系实践是在公共关系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各项公共关系活动,体现了公共关系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

3.综合性、多功能融为一体。公共关系学是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相关基础学科有: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企业文化学、大众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等等。同时它所应用的操作方法也广泛而多样。公共关系学作为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发挥着多种社会功能。

因此,这门课程就要求学生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认识公共关系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与其它相关科学之间的关系,树立公共关系为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以掌握通过公共关系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本领。

要达到上述目标,就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特点,加强其自主性学习能力。作为高职《公共关系》课程的任课教师,笔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实践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培养其自主性学习能力,使其成为知识探究者和学习建构的主体,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笔者在所任教的《公共关系》课程中开展的学生自主性学习项目主要有:

1.公关案例讲述。首先,笔者把课程教学内容分成六大专题内容,学生自由分成六组,每组成员负责其中一个专题内容案例的搜集、整理和归纳,然后以PPT演讲的方式到课堂上来展示他们精心准备的案例,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台下学生可以就其所讲案例进行任意提问,由负责案例讲解的小组组员回答。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相关案例更熟悉,对案例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掌握也更透彻。

2.实训项目操作。笔者将课程实训分为多个项目,并将与教学内容对应的这些项目贯穿于教学始终。每组学生都要完成公关调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撰写一份公关活动策划书、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一次公关活动、处理一次公关危机等项目。这些项目都由学生课外完成,在课程上展示成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教师主要起指导和激励作用。

3.参加大学生公关策划大赛。笔者鼓励学生组成团队,参加大学生策划大赛,在参赛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主性学习能力。以第五届大学生策划大赛为例,大赛的主题为“新媒体时代之创意公关”,参赛的大学生们若要提交出色公关创意策划作品,则必然要查找大量有关新媒体和公关活动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学会和掌握新媒体公关的要点和难点,并能够自如运用新媒体的运作规律和具体操作方法来完成策划书的撰写,进而通过比赛,使自己迅速成长为新媒体时代的公关弄潮儿。

4.拍摄和制作校园宣传片。笔者鼓励学生利用他们所学的专业摄影和后期制作技术,以组为单位,拍摄校园宣传片。在拍片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着应该如何运用公关知识去宣传自己的学校,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和谐度。最终,学生找寻到了校园诸多美好之处,并通过巧妙的构思,艺术的拍摄和精湛的后期制作,完成了一个个充满创意和灵感的校园宣传片。

5.开展自主进行网络学习。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推荐了大量公共关系网络学习资源和相关书籍,要求学生开展自学,并定期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期末考试总成绩中,以此督促学生课后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开展好这些项目,切实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并使其养成自主性学习习惯,还需做到以下两点:

1.“双主”和谐,充分参与。

“双主”和谐,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氛围和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教会他们思考的方法,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会学生如何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