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业绩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业绩报告范文1
“当我们战略性减少42%的低端拍卖品之后,为业绩做贡献的主要是高端拍卖品,今年拍卖品中排前4位的分别是抽象表现主义画派大师马克・罗斯科的《白色中心》7280万美元成交(该藏品之前一直由洛克菲勒私人珍藏);一件极小具有5000年历史的“葛诺母狮”白色石灰岩雕像,以5720万美元成交(打破了雕刻品和古董的拍卖价格纪录);英国著名画家培根(Francis Bacon)的《临摹教宗英诺森十世》肖像画以5268万美元成交以及同样来自培根的《斗牛研究一号第二版》。苏富比在2007年卖出了41件高于1000万美元的拍卖品,而2006年仅有20件,这证明我们对品质的承诺已转化为2007年销售巨大的成功。”苏富比董事会主席兼CEO Bill Ruprecht如是说道。
据苏富比公布的数据,2007年第四季度收入3.45亿美元,比2006年同季度增加0.82亿美元,增长率31%,净利润1.02亿美元,每股收益1.55美元,而以前同期只有0.7亿美元和1.09美元,增加了0.32亿美元,增幅达46%,两项盈利数据增长的主因均来自高额的拍卖佣金收入。该季的强劲业绩还支付了高达0.32亿美元的工资和拍卖相关费用,这些费用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高额的奖励补助金。
就全年业绩而言,2007年苏富比创下了成立264年以来史上最好业绩。总收入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52亿美元,其中2.1亿美元贡献来自拍卖佣金。营运收入2.75亿美元,同比上升40%,净利润2.13亿美元,几乎是2006年1.07亿美元净利润金额的两倍。同时,苏富比的工资与其他相关费用在2007年相应增长了30%,专业服务费和旅游娱乐花费也造成管理费用有22%的涨幅,加上股权补偿费等,令费用支出方面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尽管上述各项费用均超出了市场预期,但仍然无损苏富比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91%的调整后净利润增长率和44%的税息、折旧、摊销前利润增长率正是我们盈利能力不断改善的表现。”Ruprecht续道。
“过去五年中,购买高端拍卖品的客户量增加了200%,客户所在的地域也向外拓展了60%。”他补充道,“2003年,购买50万美元以上的客户来自36个国家与地区,到了2007年,我们的高端客户已涵盖了58个国家。我们日益增长的高端客户为我们带来了全球更多的关注,也为我们带来了好的业绩。”
艺术品类别成交量互不相同当代艺术板块较2006年增长107%!
2007年的业绩中,值得寻味的是,不同类别的拍卖品成交量各有不同且略有变化。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以增长107%,成交额累计13.4亿美元的成绩,首次成为苏富比“成交大户”。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类别(Impressionist&Modern Art Sales)则增长了24%,成交额达到11.6亿美元。除了以上传统类别,新兴的市场类别表现同样抢眼。俄罗斯绘画与工艺品(RussianPaintings and Works of Art),带来了1.9亿美元成交额;亚洲市场共有4亿美元进账,而在全球销售的亚洲当代艺术作品(Contemporary Asian Art)较上年翻了一倍,达1.4亿。其余传统的类别表现也令人满意,古玩成交量为1.12亿;其他诸如大师绘画、珠宝、英国绘画、法国家私和欧洲工艺品等类别均有40%的涨幅。
2008全球战略部署锁定当代艺术俄罗斯艺术及中国艺术品开门红亮点频现
2008年苏富比的全球销售势头似乎不亚于2007。在纽约,“大师绘画”类别在1月成交额已经达到8200万美元,苏富比对它的期望,几乎与2007年曾带来2500万成交额的伦勃郎名作《圣詹姆士肖像》相当。2008年1月另一个关注焦点是中世纪德国雕刻家提尔曼・里门施奈德的作品――《圣・凯瑟琳雕像》,时间约在1505年左右,成交价格在630万美元,高于当初的最高估价600万美元。
伦敦的印象派与现代艺术(Impressionist&Modern Art Sales)让苏富比在早春2月一举拿下了2.85亿美元的成交额,创苏富比欧洲夜拍最高纪录。顶级卖品20世纪早期德国艺术家弗兰克・马克的《WeldendePferde Ⅲ》拍出2400万美元的天价,是2008年到目前为止的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类别拍卖的最高价格,这次夜间拍卖平均成交价在430万美元水平,70%的拍卖品成交价都在100万美元以上。
2月末,伦敦苏富比的“当代艺术”专场更被业内人士普遍关注。这场拍卖虽然最终取得了9503万英镑的成交额,创下了欧洲地区“当代艺术”单场拍卖成交总额的新高但该场拍卖标的物估价本就价值不菲。值得一提的是该场拍卖共上拍作品70件,成交了56件,成交率达80%,其中有5件拍品的成交价格在500万英镑之上,而成交价格在100万英镑之上的则有18件。
这场拍卖最高价创造者是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裸女与镜中人》,其委托拍卖人是香港的Sir Po Shing律师,最后该作品被一位电话竞拍的欧洲私人藏家以1995.6万英镑的成交价格收入囊中。另外,安迪・沃霍尔的“红、白、蓝三色自画像”,也超过了千万英镑关口,最终以1144.4万英镑的价格成交。1987年之后这件安迪・沃霍尔极为重要的自画像一直保留在藏家手中,直到时隔21年之后才出现在这次拍卖会上,所以这件作品对那些喜爱安迪・沃霍尔的人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另外,意大利当代画家和雕塑家路西科・方塔纳1963年创作的作品《上帝的毁灭》以1032.4万英镑成交,创造了艺术家新的个人作品成交纪录。该作品被5名藏家竞拍,最后被菲利普・塞格勒特买走。不过,据推测这件作品真正的买家是佳士得的老板弗朗西斯・皮诺特,并打算把这件作品收藏于他在威尼斯新建的博物馆里。这件作品同时也使方塔纳成为继培根之后第2个作品能够超越千万英镑门槛的战后艺术家。格哈特・里希特的作品《蜡烛》最终以797.2万英镑成交,这个价格超出最高估价250万英镑3倍之多。业内人士对这件作品取得的成交价并不惊奇,因为里希特这个系列的作品一直深受私人藏家及博物馆的追捧。此外,还有吉尔博托和乔治等4位艺术家的作品在这场拍卖中也创下了新的成交纪录。
该场拍卖除了整体成交相当不错之外,中国当代艺术在这场拍卖中的表现也颇为引人关注。上午的拍卖中,中国当代艺术10件作品中成交了7件,获得了597.8万英镑的成交额,平均每件作品的价格为85.5万英镑(约合170.1万美元)。法国藏家麦克・博耐特收藏的4件张晓刚和岳敏君的作品虽然没有再次创出新的成交纪录,但是成交价格依然比较坚挺,例如张晓刚的《大家庭NO.1》的成交价格就达到了170万英镑,《同志》以114万英镑成交,《记忆与失忆NO.1》以69.25万英镑成交;而岳敏君的《黑夜里的愚人》成交价为91.6万英镑。另外严培明的作品在今年显上升势头,他的《佛》以311.7万英镑成交,《银色的李小龙》以69.25万英镑成交。另外4件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在这场拍卖作为“压轴”出场,但其中只有刘野的作品《下午的蒙德里安》以52.4万英镑成交;方力钧的《无题》、刘野的《我相信我能飞》和岳敏君的《制服》均以流拍收场。此外,在“当代艺术”的下午场拍卖中,有22件中国当代艺术上拍,成交21件,刘野的作品《第一个故事》以49万英镑被一位亚洲私人藏家购得,其他作品的成交价格则均在估价区间之内。
3月主推俄国近现代艺术拍卖预计总成交超过千万美元
3月12日将推出第二期俄国近现代艺术拍卖,该场预计带来1千多万的成交额,收集了来自Eric Bulatov,Alexander Kosolopov,OlegVassiliev,Ivan Chuikov等四位顶尖艺术家的作品。
在纽约,3月7、18两日将连续举行两场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一场以亚洲著名近现代绘画为主题,名家来自亚洲各国;另一场则是中国陶瓷、工艺品专场,焦点集中在两只西周的青铜器,预计两场拍卖会将为苏富比带来4000至5000万不等的成交额。
业绩报告范文2
关键词:财务业绩报告;利润表;全面收益
一、绪论
本文在研究不同收益理论对财务业绩报告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外的一些变革意见,分析新会计准则下业绩报告在上市公司的应用状况,通过对新财务业绩报告体系的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财务业绩报告,使报表使用者能够通过上市公司的报告获取更全面有效的财务业绩信息,并能够通过报告评价企业的业绩以及企业管理者的受托责任,更好地体现“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二、财务报告改进方向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工具的普及,实证研究支持了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与传统的计量模式相比,公允价值(以现值为代表)的使用是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与当期价格更为接近的信息。在此次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全面收益概念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之后,这四类契约形式和契约中运用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公允价值信息,将形成复杂的交互关系:一方面是不同的契约形式如何影响公允价值的计量;另一方面是公允价值的使用又如何影响到契约形式的变化。
三、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业绩报告
(一)新财务业绩报告的指导思想
1.财务会计的目标
新会计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融合决定了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更加关注财务报告对企业未来业绩的预测能力,财务报告的设置将更加全面和灵活。
2.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从会计信息的质量目标中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8个方面的要求:真实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以及及时性。与以往的会计制度相比,新准则体系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2001年1月1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也被纳入了基本准则。由于本次准则的修订,将更加倾向于“原则导向”,因此,原来“规则导向”下制定的一些准则条款将会被更改,删除了原来的“配比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则被改作为会计假设。
3.会计计量属性的变化
新准则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概念主要倡导的是会计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的计量上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认,强调计量的真实与公允。但是公允价值它是一种复合的计量属性,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1)新会计准则中对“收入”和“费用”重新进行定义。收入被定义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被定义为“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下的“收入”概念更加强调从‘旧常活动”的结果一一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一一去衡量,体现了经济学收益上资本保全的思想,为我国财务业绩报告采用全面收益概念提供方便。
(2)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第三十八条规定:“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的好处是使“利润=收入一费用+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一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消除了长久以来“收入一费用井利润”的尴尬。
(3)此次,新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三个单独列示的项目。利润表单独列示项目顺序也有所变化:“投资收益”被列于“营业利润”前,作为营业利润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在“营业利润”前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这两个单列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则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4)新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而将其全部归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并且相应地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主要原因在于当今混业经营的发展使我们很难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
(5)“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原来我国利润表对营业外收支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两个项目列报,认为其发生频率较低,根据重要性原则,只是综合披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业外收支占利润的比重越来越大。
四、我国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作用
1.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2.财务报告的改进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许多公司业务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披露更加全面有效。
3.财务报告的改进有利于增加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政府、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监督,防止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管理水平。
4.财务报告的改进是会计国际协调的需要,提高境内外公司股票估值的可比性。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于同时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只编制一套财务报告将成为可能,这将大大减轻这些公司的信息披露成本。
参考文献:
业绩报告范文3
在各国家与地区市场中,美国仍然为直销销售额最高的地区,总计约344.7亿美元;中国位列第二,总计302.17亿美元,紧随其后。2014年直销营业额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阿根廷,增长率达37.7%,其次是中国、英国、哥伦比亚,增长率都在10%以上。综合而言,全球直销大部分区域市场都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活力,发展潜力巨大。
各国直销市场业绩一览表
(1)销售业绩基于零售层面得出,不包含增值税。
(2)销售数字基于2014年美元汇率,排除外汇的影响,并确保可比性。
(3)直销员包含专职和兼职。
(4)数字仅基于直销协会成员,不包括整个行业。
(5)据世界直销协会联盟研究估计。
(6)德国直销协会委托曼海大学进行其年度统计研究,最终研究报告将在8月份。初步数据显示,德国直销市场销售额为153亿欧元。
(7)根据2014年中国直销年度业绩报告。
区域/国家、地区 2014年销售额/以当地货币计算(单位:百万)(1) 2014年销售额/以美元计算(单位:百万)(1) 同比增长率(2) 三年年复合增长率(2011-2014) 直销员数量(3)
全球 ― 182,823 6.4% 6.5% 99,724,641
亚洲/太平洋地区 ― 81,542 9.1% 8.4% 51,069,666
澳大利亚(4) 1,570 1,414 5.4% 3.9% 557,355
中国(7) 185,533 30,217 18.6% 18.7% ―
香港(4) 3,556 459 10.6% 1.1% 549,489
印度 71,645 1,174 4.0% 12.3% 4,383,487
印度尼西亚 12,683,300 1,069 8.0% 11.3% 11,743,600
日本 1,777,000 16,774 1.7% 2.3% 3,314,000
哈萨克斯坦 (5) 63,240 353 2.0% 3.3% 336,000
韩国 17,225,831 16,359 8.7% 8.1% 5,978,302
马来西亚 17,330 5,300 5.0% 8.0% 4,300,000
新西兰 261 216 7.8% 3.9% 100,309
菲律宾(5) 52,871 1,191 7.9% 17.6% 4,020,000
新加坡 512 403 0.5% 7.5% 405,333
台湾 98,222 3,241 2.8% 4.0% 3,175,000
泰国 89,600 2,759 4.0% 1.5% 11,000,000
越南(5) 8,888,607 420 3.4% 18.1% 1,075,491
其他亚洲/太平洋地区 (5) ― 194 11.0% 9.3% 131,300
非洲/中东地区 ― 1,241 3.0% 5.5% 1,584,542
非洲 ― 1,082 2.8% 6.4% 1,471,056
摩洛哥(5) 118 14 14.0% 0.8% 99,310
南非 7,338 676 5.6% 5.4% 1,136,546
非洲其他地区 (5) ― 392 2.0% 8.7% 235,200
中东地区 ― 159 4.4% 0.1% 113,486
以色列(5) 196 55 3.2% 0.4% 25,486
中东其他地区(5) ― 104 5.0% 0.4% 88,000
美洲地区 ― 67,431 4.8% 5.9% 33,100,221
北美地区 ― 36,295 5.1% 4.4% 18,979,688
加拿大 2,026 1,825 2.6% 2.7% 779,688
美国 34,470 34,470 5.5% 4.9% 18,200,000
中南美洲 ― 31,136 4.6% 7.8% 14,120,533
阿根廷 14,310 1,771 37.7% 28.8% 715,000
玻利维亚(4)(5) 2,261 327 3.8% 11.8% 297,010
巴西 30,637 13,037 0.2% 6.7% 4,495,153
智利(5) 268,356 471 3.3% 5.4% 341,943
哥伦比亚 6,255,099 3,125 10.4% 7.5% 2,023,948
厄瓜多尔 922 922 6.0% 9.5% 1,004,000
墨西哥 105,975 7,974 2.1% 5.9% 2,200,000
秘鲁(4) 5,320 1,873 5.7% 7.5% 484,369
乌拉圭 (5) 2,175 94 17.0% 13.1% 92,700
委内瑞拉 (2)(5) 22,400 747 40.0% 19.8% 1,417,950
中南美洲其他地区 ― 26 4.0% 9.2% 25,820
欧洲 ― 32,609 3.4% 3.4% 13,970,212
西欧 ― 24,619 4.0% 3.7% 3,420,322
奥地利(5) 224 298 2.4% 0.3% 165,270
比利时(5) 193 258 1.6% 3.5% 20,910
法国 4,001 5,335 0.0% 2.6% 572,000
德国(6) 6,686 8,915 4.8% 5.7% 414,057
希腊 (5) 151 202 7.6% 5.7% 194,290
爱尔兰 27 36 46.0% 18.8% 24,000
意大利 2,419 3,225 3.7% 0.1% 508,943
卢森堡 42 55 0.0% 1.2% 2,700
荷兰 111 148 0.3% 3.9% 48,144
挪威 838 133 3.8% 5.3% 102,762
葡萄牙(5) 209 279 0.4% 1.3% 195,180
西班牙 634 845 7.8% 1.3% 205,265
瑞典 2,241 327 3.0% 4.8% 99,891
瑞士(5) 306 333 0.9% 1.1% 156,210
英国 2,367 3,880 10.9% 8.2% 544,000
欧洲其他地区(5) 20 20 4.0% 0.1% 20,000
中欧/东欧 ― 7,990 1.8% 2.8% 10,549,890
保加利亚(5) 158 107 3.3% 2.8% 118,340
克罗地亚 320 56 18.9% 14.4% 39,986
捷克共和国 (5) 6,432 310 0.3% 0.5% 276,390
爱沙尼亚(4) 31 41 2.5% 13.0% 36,150
匈牙利 53,305 229 5.6% 4.1% 470,544
拉脱维亚(4) 30 40 1.6% 8.8% 47,093
立陶宛 94 125 2.7% 7.8% 103,336
波兰 3,740 1,187 1.1% 5.2% 970,933
罗马尼亚(5) 1,250 373 1.4% 6.8% 302,500
俄罗斯 138,305 3,604 0.3% 1.6% 5,425,830
斯洛伐克(5) 130 173 1.0% 5.3% 180,380
斯洛文尼亚 15 20 16.4% 3.4% 21,000
土耳其 1,920 877 10.5% 5.4% 1,145,768
乌克兰 5,674 477 2.2% 1.9% 1,041,940
中东其他地区 (5) ― 371 15.0% 5.0% 369,700
全球直销区域份额
2014年亚太地区的直销营业额为815亿美元,占全球直销市场的45%,而且2014年亚太地区直销营业额的增长率为9.1%,远高于其它地区。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且最具潜力的直销市场。
全球十大直销市场
业绩报告范文4
此时终端的主要工作有三个:
1、做好新款上市推广。如可以进行广告和DM的推广,但对于大部分终端来讲,这种推广方式还是不太现实。那么就要采取最原始也是最实效的推广方式:陈列告知。就是通过生动化的陈列,告知顾客:这是新款!这种方式可以通过橱窗展示,亦可通过店内集中陈列来告知顾客这些都是新款。当然,除了陈列以外,人员宣导也是很重要的。在市场潮流瞬息万变的今天,没有谁能及时准确地辨别出潮流的气味,因此人员宣导就是传递灌输这种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
2、对货品适销与否做出判断。依据顾客试穿率和在与顾客的交流沟通中对当季新款做出适销与否的判断,并及时做好商品的调换与存备工作。如:有好几种颜色的某款式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颜色品种;部分款式很受欢迎则要增进存货量,部分试穿率较低的则开始折扣或买赠促销。以为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做好准备。
3、清理上年本季库存,这也是很重要的。现在很多商家在季节转换的时侯会先把上年的旧款拿出来陈列,以误导消费者这是新款。我们对这种方式不置可否,但这至少说明,季节转换时是处理上年库存的极好时机,也是今年此刻的重要销售工作。对于清理库存的方式,至汇建议采用以下几种:小件可伴随当季新品买赠促销;外套裤子可以实行买一条加多少再送一件(条);此两种方式可以将消费者对商品本身的注意力降低,而将目光转移到促销实惠上。终端还可以采用直接打折和一价制,如:部分5折或部分99元等。
换季开始了,如何做到旺季旺销?
顾客的购买心态
换季开始了,顾客开始涌向商场商店为自己添件新衣,以适应季节的转换。此时顾客对商品最敏感的三个要素是:流行的款式、价格、质量。此时顾客的购买欲望比较冲动,对价格敏感度不高。由于前些日子他们普遍对新品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此时成交也比较容易,客单价也会相对较高。
如何做到旺季旺销
此时终端的主要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大卖。具体有以下两点:
1、让畅销的更畅销。这个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因为有第一阶段对货品适销与否的判断并对适销品有预先存备,所以畅
销品的畅销就看起来很容易。但其实往往不然,很多终端最后会发现,畅销品其实也没有卖了多少,什么原因?至汇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畅销品的畅销地位没有烘托。那么,该如何烘托畅销品的地位呢?至汇推荐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步骤:重点陈列+全力人员宣导,主力推荐畅销品销售;附送赠品,增加顾客购买价值。前面让顾客接受商品,后面增加顾客购买欲望,没有不畅销的道理。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有足够货源的基础上,这就要求终端要在订货、存货上做足功夫。
2、让滞销的动销起来。曾经有个经销商告诉笔者:常常是畅销品买了,上年的库存也处理得不赖,唉,新品又成了积压了,这事弄得,好了旧伤来了新疤。究其原因,无非是没有让当季滞销品动销起来。当季滞销品一般由两个特点:款式不受欢迎,影响正常销售;价格不低,降低顾客猎奇心理。那么,如何改变这两个现状呢?至汇建议以下两点:针对款式不好,可以采用适当的搭配推荐,没有不好的款式,只有不好的搭配;针对价格,可以采用相对较低的折扣,在当季以特价款形式推出,或实行具有较强诱惑的买赠形式。这样即能满足部分品牌和质量猎奇者的心理,又能对一些对款式要求不高的消费者的需求。
快到季末了,如何促销更有效?
顾客的购买心态
此时顾客购买相对谨慎了,已经买过的顾客再次购买的可能性急剧下降,还未购买的对于潮流已经有些恐惧了。此时顾客购买考虑的三个因素依次是:价格、款式和质量、可穿着时长。价格上升为最主要因素,款式下降为第二,并与质量并列成为顾客关心的问题。这一时期有一个新的变量增加进来,那就是可穿着时长,这个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决定了顾客购买倾向大小和愿意支付价格的高低。
如何促销更有效?
此刻,季末促销上演了,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全场5折”、“全场19元起”、“买一双送一双”、“买199返219”等各种形式的促销便开始了。顾客看的眼花缭乱,商家也乐不起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皆大欢喜呢?
1、与消费者再接近一点。很多终端促销都看起来高高在上。什么,“满688送电热毯一条”、“购物抽奖,送香港游”。这些促销手段看起来诱人,可是消费者最后都会明白,这些实惠到了最后其实都是泡影,甚至这种购物多少沾上了一些赌博的色彩,自己掏钱却为他人作了福利。所以,促销一定要最大限度的让更广泛的消费者受益,不能成为少数人的游戏。为此,至汇建议促销商品一定是大众化差异小的商品,能让更多的人有购买欲望。
2、促销步骤再简单一些。看看这些促销方式:“购物满100返100(不同楼层不能累计,购物返券须到8楼办理)”“积累3张近3个月购物小票(单票金额不低于168)可抵用168元现金”。这些看似很实惠的促销方式,却常常把顾客绕得头晕眼花。所以,消费者参与促销的步骤一定要简单明了,要做到店员可以在10秒内和顾客说清楚,顾客享受促销实惠要能在5分钟内完成,否则反而会影响消费者的情绪。
3、促销内容再实惠一些。许多终端促销,只有一两种东西,许多消费者得到这些东西是根本没用,不免对促销不大感冒。所以,终端促销一定要让消费者从促销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如,可以购买夹克,送衬衣或围巾等服饰配件。
季节过去了,如何最后清理库存?
顾客的购买心态
一个季节又过去了,市场有进入一个淡季。客流量急剧下降,店内商品也不再齐全,常常顾客要的店里却没有了。此时顾客购买时考虑的三个要素:价格、质量、款式。款式已经下降到最后一位,因为此时顾客购买主要是图便宜,以备一下年穿。另外这种顾客对质量都是有一定需求的,对款式却不大感兴趣。因为对款式感兴趣的多是年轻人,他们不屑于购买这种过时的款式,而中老年人则更关注质量了。
如何最后清理库存
估计没有一个经销商不希望在季末的时候自己的库房是空的,可是现实却常常与之相反。虽然这些经销商也深谙库存越放越不值钱的道理,虽然他们也大力宣传清库甩货,可效果却微乎其微。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季末清库呢?
1、做好清库准备。究竟是清理哪些库存,是今年突然流行的款式,还是价格偏高的?是部分样品,还是某几个系列?
在明确了清库货品外,就要对货品进行分类。哪些是折价的,哪些是特价的,哪些是买赠的。并依据不同的促销产品分区进行陈列。
业绩报告范文5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财务业绩报告 探讨和展望
一、选题背景和文献综述
新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在新准则体系下,财务报告的组成内容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组成。利润表的改动以及采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说明了我国在财务业绩报告方面在与国际接轨,实现会计国际化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葛家澍(2000)认为,从目前一些国家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已经采取的行动看,报表的改革似乎主要针对以收益表(损益表)为代表的传统财务业绩报告。王松年、顾兆峰(2002)认为,虽然现值或者公允价值的使用受制于许多客观因素,但可以说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使用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公允价值的使用必然会产生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报告问题,这也就是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要求企业提供“全面收益报告”或者“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或者“权益变动表”的原因所在。谢诗芬(2004)认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论局部采用还是全面采用),就必然导致全面收益计量及报告:因改进财务业绩报告而诞生的全面收益计量及报告(不论采用什么形式),就必然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借鉴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结论,本文将主要针对新会计准则颁布后的利得与损失、利润表结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相关附注等几个方面作出相关探讨。
二、对利得与损失的探讨
《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关于利得和损失的定位。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分类,是按照经济内容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财务会计报表的框架。此次我国虽然引入了利得与损失的概念,但并没有将其列为会计要素。从国外对会计要素的规范来看,FASB将会计要素划分成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业主派得、营业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和综合收益,ASB将会计要素划分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款、派给所有者款项、利得、损失,其中利得包括了收入和狭义的利得,损失包括了费用和狭义的损失。我国将会计要素划分为六个: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并且在企业会计准则第五章所有者权益中提到了利得和损失。
利得与损失和收入与费用的性质是相同的,它们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或减少,属于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同之处在于收入与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利得与损失是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关于利得与损失的分类。我国新会计准则将利得与损失分为两大类:直接计净利润的利得与损失和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
关于利得与损失的列报。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一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所推荐的利润表的格式中,公允价值损益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引入利得与损失的概念,本可以使原来规范的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内容有一个恰当、合理的分类,便于这方面信息的归纳汇总。但现在仍有一些混乱。不够明晰。
三、对利润表结构的探讨
IASC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均要求,在利润表中将持续经营损益与非持续经营损益分开列示,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反映资产处置净收益的情况,而且为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持续经营活动发展前景提供可靠的依据。
美国的损益表将三大类产生损益的活动:经营、其他经济活动以及偶然的或非常的经济活动按顺序依次列示,给人感觉清晰明了。相比之下,我国新出台的利润表格式让人觉得对持续经营损益与非持续经营损益的区分不甚明了。
首先。在新利润表中,将“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两个项目列于“营业利润”之前,显然欠妥。原因有三点:
第一,造成利润表中的会计恒等式混乱。“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明显不属于收入与费用,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而“资产减值损失”无法简单归为利得或是费用要素。如果是将它们列于“营业利润”之前,那么“营业利润=收入-费用”这一式子就不成立。
第二,出于对两种会计目标的协调与统一的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
目中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的核算。类似于SFAS NO.130中提及的“采用公允价值对准备出售的证券进行计价导致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是属于非日常经营活动所造成的损益。而“资产减值损失”的各个组成部分,则涉及会计估计,长期以来被部分企业用来进行盈余管理。而营业利润这个项目主要用来衡量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的盈利能力以及评价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因此,将这两个项目的列示于营业利润之前,将对营业利润这个项目的作用和内容造成混乱。
第三,与国际惯例不符合。ASB与FASB都是单独设表或者在净利润下接着报告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信息,例如,FASB将“未实现的有价证券持有利得”列示于股东权益变动表中,作为企业其他全面收益的一部分。既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是属于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那么它就属于其他全面收益部分,列示于利润表之中是否合适呢?因此,应当更加严格区分利润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职能,这样利润表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管理者经营业绩的核心――净收益,而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与有助于投资者决策的未实现收益分开披露。
其次,关于“投资收益”项目。“投资收益”在“营业利润”之前列示也是值得商榷的。目前,虽然对外投资的成败已成为导致大多数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投资收益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被投资单位的经营,因而其风险较大,不能可靠地反映本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而且,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点,证券投资在保险或投资公司会是营业收入与费用的来源,但在制造或贸易公司,是利得与损失的来源。所以,论从利润表要素及会计等式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协调与统一两种会计目标的角度出发,“投资收益”都应该在“营业利润”之后列示。
四、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探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此次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但客观而言,其内容与结构都还有待完善。
首先,在国外的业绩报告体系中,权益变动表扮演着报告其他全面收益的角色,它是对传统利润表信息披露方面的一个有力的补充,使得信息的披露更加全面。我国此次虽然引入了所有
者权益变动表,但是并没有相应引入全面收益概念。这就造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地位比较尴尬。
其次,目前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子项目明显偏简单,除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与计人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之外,都以“其他”列示,不够明确。
五、对相关附注的探讨
第一,新利润表中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与其他业务收入/成本。然而,无论是从决策有用观还是从受托责任观出发。企业的主营业务无疑是企业最核心的业务,能最为可靠地评价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而且对于投资者来说,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也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信息,因为主营业务状况良好的企业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取得相对较好盈利水平。所以在附注中详细列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以及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还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对于营业外收支中的其他项目,如自然灾害重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等,如果发生金额较大,对企业有重大影响,而且罚款支出这样的项目也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六、对我国财务业绩报告的未来展望
在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受到人们瞩目的今天,企业也不再是纯粹的利润追逐者,它们还肩负着许多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财务报告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日益凸现。
第一,货币资本的支配力逐渐减弱。人力、知识资本的贡献比例却日趋增长,这就要求财务报告要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服务,
第二,政治经济民主化的趋势要求货币资本支配者公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额以及贡献额的分配,以利于社会对企业的监督。
第三,公布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及其分配状况,有利于协调劳资双方、各种资本供应者以及企业与社会、国家政府的关系,从而在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增强利益创造中的合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业绩报告范文6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 知识经济基础 发展
财务会计报告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财务会计报告变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会计信息了,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财务环境发生变化,致使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
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显示。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传统收益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和收入费用观基础之上的财务业绩报告形式,它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它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影响着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收益表缺乏相关性,历史成本财务报告缺乏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不仅不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还误导投资者,使其判断失误。
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即会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为了合理地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关系,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在期末,企业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的调整和转账处理,虽然对财务数据的处理是以发生交易事项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但是由于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主观性,加上企业的会计报表对外是提供给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者使用的,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良好的经营业绩,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就使得会计报表带有粉饰的色彩。
财务会计报告变革的可行性
知识经济的兴起,网络的出现同时也为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表现在:
会计数据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数据载体的改变,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可实现信息的多维重组,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再重组提供了无限的自由空间。
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由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计算机的使用数据处理、加工速度成千上万倍的提高,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加工的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局限。这种改变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注重信息的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由慢速、单向向高速、双向转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企业愈来愈多地通过网络与业务伙伴进行经济信息的交换与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更多地利用互联网或局域网进行内部协同工作与信息管理。
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展望
企业财务环境的发展变化使得要求变革现有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这些呼声多半来自会计学术界,但也有不少来自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理论界对未来财务报告的种种预测,部分解决了传统财务报告的缺陷和不足,对财务报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因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财务会计报告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研究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可从对其目标、报告方式的分析入手,充分借鉴理论界对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的种种预测,确立一种适应未来财务环境,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财务报告弊端的财务报告模式。
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与报告方式
未来财务报告目标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为做到这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随时向外提供信息,同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要始终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尤其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历史(事后)信息满足可靠性,同时也是相关性的基础;未来预测(事前)信息满足相关性,同时应强调对预测信息的规范,尽可能提高预测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就减缓了。两者的相互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未来财务报告方式 未来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等方面都将与传统方式作不同程度的告别。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企业总有一天会取消纸质(书面、报纸)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而是在网上信息;信息使用者也不必等待寄或亲自去获取财务报告,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不再仅限于文字与表格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信息内涵,做到图文并茂,音像俱全,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因此,未来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转输的、表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
未来财务报告模式展望
笔者认为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交互式的实时报告。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借鉴与融合了现有的几种对未来财务报告的预测,它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全面收益报表为支柱。
首先,未来的财务报告由于信息量的不断扩大,会显得更加冗长,很可能出现信息混乱甚至污染,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不便。事实上外部信息使用者总是试图索取更多的信息,源于他们不了解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企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黑匣子,而他们作为投资者或债权人却不得不与企业发生经济关系。实际上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走进黑匣子,随时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要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可能借鉴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打开企业这个黑匣子,让外部信息使用者有限进入企业内部,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与企业进行信息交流,从而改变用户被动接受会计信息的现状。同时通过双向的信息传递,使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做到知已知彼,减轻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其次,这种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实时报告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它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
再次,这种财务报告模式通过增加全面收益报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关一个企业财务业绩的全部信息,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的要求。
最后,未来财务会计报告在计价模式上将向多元化计价模式发展,由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将有很大的扩展,将多多反映非货币性的信息,像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
未来的财务报告包含大量的非财务信息,这些信息都由会计部门披露,必然会影响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而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至今未有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把非财务信息纳入会计披露内容必然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为此,在未来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可以借鉴分部式报告的观点,可以考虑让相关部门参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比如,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由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确认、计量,同时可由人事部门协助披露人事政策及其变动方面的最新信息;有关销售协议方面的信息由销售部门披露;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由公关部门协助会计部门披露。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中,披露部门从会计部门拓展到人事、销售、公关等部门。借鉴彩色报告的观点,把这些部门的信息分为核心与非核心信息。非核心信息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及时使用性,不需保密,可以对外公开,核心信息只由财务部门企业高层管理当局和董事会主要成员垄断使用,不对外公开。
对现阶段我国财务报告现状的几点建议
不论将选择何种未来财务报告的模式,在推行之前,首先要完善它的外部环境:
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为确认和计量提供依据。尤其是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适当拓展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运用的范围。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为真实可靠的提供财务报告提供外在的保证。规范注册会计师“市场经济守门员”的作用。
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
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适应环境的变化,找寻一种恰当的财务报告模式,是时代赋予会计人员的使命,以上笔者就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谈了自己的看法,谨希望对会计报告的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