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研修观课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研修观课报告范文1
给了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
身正为范”从业准则,本人奉守“德高为师。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以思想者姿态施教”工作准则,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个性化处理,总是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长沙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
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长沙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11月。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长沙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优秀代表,被推举在昆明市—长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雅礼中学主会场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长沙教育学院评为“长沙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欢迎。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分”由“管”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长沙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课题研究方面。进行了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报告《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
高中语文研修观课报告范文2
大家好!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201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我和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务实工作、开拓创新,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此,我就本年度的工作向各位代表汇报,请予评议。
整个一年时间里,我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将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做了一些事情。
一、改革探索推进学校事业向更高目标前行
1.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
2.组织实施了学校中层干部公开竞聘上岗
3.组织开展了“学教案”改革
4.积极倡导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成立了“二甲中学张文质之友读书会”
5.组织开展了贫困生家庭的走访与资助
6.组织实施开学第一课的教育活动
7.“我为班旗添光彩”校本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推进
8.接待河南油田教育考察团来二甲中学考察学习
9.组织参加全国及省中学生作文大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0.组织开展了“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大讨论
11.创办出版了校刊《今天第二》,“今天第二”与“教育有时候就是一种提醒”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学界和专家的认同
12.组织开展了向社会汇报学校办学业绩的有关系列活动
13.组织开展了“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大型教育活动
14.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坚持原则,在恪守招生纪律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了初中招生办法,为维护通州招生市场秩序得罪了一些人,但无怨无悔
15.学校获得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金奖、南通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南通市青少年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学校德育工作专题片在南通市德育工作会议上得以展示。学校被推荐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树典型
二、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
1.组织开展暑期教师培训
2.组织骨干教师和学校中层干部走进洋思、杜郎口、白蒲等名校参观考察
3.邀请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四访二甲中学
4.邀请.等专家学者、优秀教师来校讲学
5.组织在全国和省一级获一等奖的12位中青年语文教师到二甲中学切磋教艺
6.组织承办通州区“名师之路”教育科研沙龙活动暨“生命化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研讨活动
7.高三物理、地理、生物复习研讨活动,高二政治教学研讨活动
8.邀请南通市教科中心高中各科教研员来校指导高三复习
9.先后组织近80名教师去华东师大、南京大学、省教科院及有关培训机构学习培训,同时,还有3位教师前往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接受培训
三、不忘个人专业成长牢记个人“本分”
1.所主持的省课题开展了四次活动
2.在江苏省教育学会组织举办的首届“2009’长三角教育与文化发展研讨会”做了题为《校长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的专题发言
3.应邀出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第32期),并作为特邀的一线基层校长代表在研讨会上作了《校长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的交流报告
4.在福建省漳州市中学领导干部“办学治校能力培训班”上做《在文化重建中前行》报告
5.在华中师大培训中心为“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作《生命化课堂构建的理念与策略》学术讲座
6.个人20余篇
四、发挥“范本”作用改变团队面貌
1.注重“范本意识”,尽管因为意外车祸腰椎骨折,但仅在暑假中休息了一个月不到就坚持上班了
2.进一步完善了财产采购、保管制度
3.按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廉洁从教学习讨论活动
4.在招生、人事、校舍改造维修等热点问题上坚持公开、公平按规矩和程序实施
5.采取措施压缩了招待费、校车交通费
6.公私分明,做到了私事不用公车,上下班用私车
五、主要存在问题
各位代表,一年来,尽管本人一直努力地工作着,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很多的。
首先是,尽管我的工作很努力,尤其注重在领导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但我们创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还是没有达成。
其次是,我的表率作用发挥得还不好。上半年能坚持与学生同起身,同休息,但现在因身体原因,没那么早,但我能坚持学生在上晨读我也到学校了,晚上跑的比较早,由于身体的原因,下半年上课少了,只满足于偶尔上上公开课、示范课等。
第三个问题是,深入群众不多,与教师、学生接触不多,不明确教师究竟在想什么,学生究竟在想什么。
第四个问题是,在工作上,对教职工的要求比较苛刻,往往缺乏具体的解释说明,易造成一时的误解。
高中语文研修观课报告范文3
关键词: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教师专业化
一、缘起与问题
本文两位作者(以下分别简称叶、杨)是大学同学,如今分别在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岗位都从事着教育工作。叶在高校,从事远程教育实践和课程、教学研究,杨在一所重点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
因为是同学,也因为有着相同的专业基础,所以经常会在MSN上聊天,他们交流的绝大部分属于“关于教学的日常交谈”。一次,杨向叶提及,她所在学校公布了市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信息,她有点想申请,主题大约是网络环境下的写作教学,但对于是否可行没有十足的把握。叶立即给予杨以鼓励,因为叶目前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希望能与一线教师合作,于是一拍即合。
在有意识的合作开始后,两者的交流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课题申请细节,主要是课题方案的设计;二是实践平台、实践方案的推敲,譬如用于教学交流的BBS论坛的设置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三是实践环节的互相参与,譬如杨在用BBS论坛上课时,叶适时参与;叶用于师范生教学的论坛,杨也经常光顾。
一段时间以后,杨的尝试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认可,不仅课题申请成功,网络环境下的写作交流课实录还获得了常州市教学比赛一等奖和全国中语会一等奖。应该说杨在教学研究和创新中得到了收获,也坚定了继续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决心。对于叶来说,除了也颇受鼓舞之外,还对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交流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实际上,这一次合作包含着一个重要概念: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合作研究。那么,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建立联系?如何实现真正的“合作”?“远程”合作研究能够开展到什么程度?除了这些显性的问题之外,也许还有许多隐性的问题。
既为了让后续的合作更加有效,也为了让这一交流形式本身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叶带动杨开始了对这次合作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思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合作形式的特色和意义;二是期间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二、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的内涵和意义
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行为的关键是什么?特色在哪里?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解析其内涵人手。其实,这一概念可以剥离出三个要素:主体、行为和途径,同此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及特色的理解分析可从对这三个要素的界定着手。
(一)内涵:解析“主体”、“行为”和“途径”
1.关于主体: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
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鲜明地将“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两者对举,首先是希望凸显主体,唤醒两者自发、自觉建立联系的意识,由此推进两者间的接触和联系,让两者间的接触和联系更具有自觉性和针对性——更多地基于主体的、现实的需要。当然,这种联系规模可大可小,可以是一对一的,可以是一对多的,也可以是多对多的。
2.关于行为:合作研究
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关系通常以“指导者一被指导者”为主,“合作研究”无疑是对这样一种主流关系方式的挑战。
合作的内涵有如下特征;(1)合作是出于自愿的;(2)合作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3)合作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4)合作者共同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5)合作者共同为决策后果承担责任;(6)合作者共享资源;(7)有突出的特性。简单来看,合作既包括态度、精神层面,也包括事件、行为层面,可以说无论在哪个层面,要在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实现“合作”都有一定的难度。
“合作研究”其实已经界定了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基本的合作切入点——研究,但这也正是双方都要面对的挑战。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都在做“研究”,但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这是理所当然的工作、生存方式,而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则是正在努力学习或“不得不”学习的任务。两者的研究方式、方向、规范都会有较远的距离。倡导两者进行合作研究是否会强人所难?
需要强调的是,此处所提倡的“研究”有较大弹性,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关键是借助合作研究引发双方更多、更深层的反思,带动双方的专业发展。
3.关于途径:远程方式
所谓远程方式,即凭借现代信息技术所构筑的交流渠道来实现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搭建合作研究的平台。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学校教学领域中去;另一方面,对技术的恐惧、排斥和惰性心理依然存在。此处倡导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远程方式,不是为了迎合某种潮流,也无意引入过多复杂的工具给教师们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只是希望目前已经普及的电子邮件、论坛、MSN、QQ等交流工具和当前颇受用户好评的Web2.0(Blog、Wiki等)能在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之间搭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让两者间的距离近一些、再近一些。应该说,这些工具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却都蕴含着无限的能量,可以让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突破时空距离开展对话、分享思想、共享资源。譬如,本文两位笔者便经常在MsN上聊想法,通过MSN或邮件传递必要的文本材料,互相在对方的BBS教学上发言。
远程手段是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概念中最显眼的“特色”,但加入这一元素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其它两个元素,既推进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为两者创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为两者之间的合作形式、流程提供更大的弹性空间。
(二)意义:丰富和深化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1.丰富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回顾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历程,可以看到其研究视点研究重心正在发生着以下几方面的转移或深化:由论证教师专业性特征向探讨教师专业发展途径问题转向;从不断学习“更好”的专业知识、技能等这类“由外而内”的专业化发展途径,向校本研修、行动研究、反思型教师的养成等“由内而外”的专业化发展途径转向;在反复倡导、强化个体“反思”行为之余,“教师合作”理念又走到了世界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台,“有研究显示,不仅反思的意愿和能力不可能只是个体地形成的,而且教师的整体专业发展也需要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尤其是教师合作文化的支撑”。
目前研究界所提的“教师合作”基本约定俗成地指向教师同辈之间的合作。毫无疑问,这确实是当前需要提倡,也是有待发展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之一。但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合作在专业引领、反思能力的培养上无疑更具有潜力。
综观教师教育发展史,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合作是存在的。1967年罗伯特·谢弗尔(Robert Schaefer)描绘了“作为探究中心的学校”的愿景:应当有大学教授和学校教师(指的中小学教师,笔者加)来共同创建一所公立学校,在这所学校里,研究将成为学校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所学校里,实践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再相互割裂而是彼此联系,并被加以系统、综合考虑;在这所学校里,大学教授和学校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共同合作、不断研究和探索。至少在美国,随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罗伯特·谢弗尔的理想正逐步转为现实。在我国,也有类似的尝试,譬如,上海市第一所专业发展学校——上海市实验学校,于2002年正式挂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大学——中小学联合的教育研究和发展模式,《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丛书》的出版就记录了这样一些尝试。但无论在哪个国度,专业发展学校,或者大学——中小学校联合项目,首先是机构、体系之间的合作,其次才是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个体之间的合作,而在“机构”、“体系”合作之下的教师合作无疑会遇到一系列体系、制度层面的障碍。
此处所提倡的“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是在“教师同辈合作”和“大学——学校合作”之外的“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更加具体、主动的“合作”路线。它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对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一种丰富。
2.作为现有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延续和补充
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拒绝刻意的张扬,不受时空、体制限制,自由、灵活,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出现,有意识地弥补其它合作方式的缺憾;也可以作为其它各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延续或补充,使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对话得以延续和深化,使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为深入和持久。
其一,中小学教师可以获得来自研究者的持续支持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教师成为研究者”等理念的普及和新课程背景下各种教师培训项目的展开,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有了许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如学术报告、科研讲座、专家的“坐堂咨询”等。所有这些方式都能给中小学教师带来有益的影响,但潜在的遗憾也不容忽视。首先,高校教师通常是以高高在上的专家身份出现在中小学教师面前;其次,双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易受时空限制,往往给中小学教师留下“惊鸿一瞥”的印象。如果面对面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开展远程合作研究,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遗憾。
转贴于 通过远程互动,中小学教师可以获得高校教师的持续支持。同时,在点滴交流中,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距离会拉近,能在职业精神、研究素养方面给予中小学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一位注册登录“新教育在线”论坛的语文教师意外地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一些提醒。于是,两者进行深入的交流,期间这位语文教师经历了深刻的体验:
那些短消息,我怕丢失,也全部保存在自己的网络日志里了。……这些短消息,对我的影响之深,大约是李老师始料不及的。到现在,我非常注意跟刚入论坛的网友的帖子,尽最大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网友,包括开始有意识地去鼓励我的学生,就是深受李老师影响的结果,教育在线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突然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我承认,正是在网络中,我对民主的理解逐渐加深了,而民主意识的形成又促使我去反思日常教学中的专制因子,反思师生关系。
其二,高校教师可以更自然地洞察一线教师的现状和需要。
为了引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高校教师为主的研究者作了许多努力,但有时效果并不好。譬如,不少大规模的讲座、培训被指责过于理论化、学术化,离现实距离太遥远。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之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还处于一种隔离状态。更为根本的则是高校教师还缺少洞察一线教师状况的途径。
在中小学教师努力学习和开展各种课题研究的热潮中,“在教师的实践带有更多的专业研究成分,他们的话语中出现更多的专业术语时,我们发现在积极参与研究的部分教师中,描述实践的鲜活话语越来越少,灵动的实践叙述被工整的结构性‘理论阐述’所取代,或变得抽象、晦涩,或仅仅是一些没有个性特色的一般化道理的演绎。”相比之下,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书写、反思则要灵动得多、真实得多和积极得多。那位深受李镇西老师影响的中学教师说,“以前几乎不动笔,也从不发表文章的我,居然在短短3个月内,敲了大量的帖子或者文章。”可以相信,基于虚拟空间的表达和交流可以让高校教师更加自然、具体地了解中小学教师的真实想法和真实做法,看到中小学教师的思想轨迹。
三、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也许没有人会质疑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的意义,但或许会有人因为现实的顾虑而缺乏行动的勇气。譬如,对于技术的恐惧,对于角色关系、工作方式乃至工作量等的把握缺乏信心。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想象的困难而放弃有益的尝试,我们需要直面困难,或者发现“困难”的两面性。
(一)让技术成为日常教学和研究中的自然元素
当前,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教师教育课程纷纷出现。这些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往往指向教学使用层面,并且是一种“添加”式的培训和培养。即在教师既有的知识框架、学习内容之外的添加。但同时,另一条道路不可忽视,即“融人”,即让技术融入到教师教育的每个角落,融人大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生活。
一位中学老师说:“以前我一直在网上聊天,现在我学会了在网上‘聊’科研,我认为这就是自我提升,虽然这仅仅是个开始,但我有兴趣也有信心继续努力,争取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本文开始所述案例中的合作研究便是源于MSN中的即时聊天。
事实上,许多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较为广泛地使用了信息技术工具,尤其是一些交流工具。只是这种使用并未自然地渗透人日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去。对于许多教师而言,其实并不需要专门学习高深的技术,只需大胆地使用日常化的交流载体和工具,就可以使信息技术工具自然地成为记录自身思考点滴和相互交流的载体。
(二)主动与被动相互制衡
提倡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的意图之一是唤醒或强化双方自觉建立相互联系、开展合作研究的意识。但事关“双方”,谁来发起?合作研究过程中双方的角色关系如何处理?甚至,有意展开类似研究的一方如何找到愿意与之合作的另一方?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需要尊重实践、关心一线教师,敏锐地捕捉一线教学现场所闪现的研究的生长点,尽可能地伸出手去,邀请中小学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需要尊重理论,抓住机会大胆地与高校教师进行交流。譬如,许多高校教师开辟了个人网站或教学网站,或者在许多场合公开自己的邮件地址,一线教师可以由此而与高校教师取得一定的联系,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开展特定主题的合作研究,让双方之间的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
如果说上述心态是在合作研究之前可以有意识培养的话,那么在合作研究过程中则需洞察、尊重或“创设”个体的变化和双方之间关系的变化。“‘合作’并不是教育研究中的那种容易的、稳定的和统一的关系的总和。它是一种复杂和无法预测的力量关系的‘自我’的漩涡。”教师研究中的个人变化不仅包括个体知识、观念的变化,也包括个体作为研究者或一线教师的规定。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合作双方都有可能产生或者说需要一定的变化。“意识到自我变化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检验的生活方式。”开放的心态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意义的更为丰富的世界,在帮助别人有所收获的同时自己也有所收获。
有意识的调整、无意识中的“变化”、对这些变化的逐渐认识……在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整个合作研究不会有一个绝对的中心,没有绝对的主动者和绝对的被动者。正是在这种主动与被动互相制衡的关系中,合作的要义才可能得到彰显。
(三)即时需求与长远合作兼顾
本文中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虽然有长期的日常教学交流作为基础和铺垫,但更重要的动因是中学教师杨老师需要申报教学研究课题,需要参加教学比赛。确切地说,此次远程合作研究始于一种“即时需求”。当杨发来消息说“我的课获得了一等奖”、“我获得了常州市教学之星”的那一刻,之前的即时需求可以说是得到了良好的收获。但两者之间的远程合作研究还没有结束,这只是当中的一个节点。
对于杨而言,“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参加教学评比的“基于网络的作文交流课”只是“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的一种形式,并且还只是“尝试”。是否还有其它的形式?如何让这些偶尔为之的尝试能与日常的教和学行为更好地配合起来,等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申请了这个课题,就是要自己不断坚持下去”,这是杨老师的心声。对于叶而言,在这样一段远程合作研究经历中似乎没有像杨那样取得一些显性的“成果”。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其研究兴趣,能见证、参与一线老师的相关实践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和可贵的积累,同时也获得了一次思考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机会和反思自身的机会。
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的远程合作研究,需要以具体的任务为起始动力和纽带,但更关键的是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营造一线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氛围。因此,在完成即时需要的同时,需要有意识地兼顾长远合作的可能性。
(四)琐碎与意义共生、自由与规范并存
从始于即时需要的“短期”远程合作研究发展为“长期”远程合作研究,不仅需要合作主体之间保持交流的心向,还需要善于从即时合作研究中发现长远合作研究的切入点。而这些切入点的产生,可能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自觉发现的,也可能是一种相对滞后的发觉。后一种可能性发生的前提是在开展远程合作研究之初,能有意识地积累相关资料、即兴的思考和保留交流记录。这些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多半可以通过技术平台自动实现,有时也需要研究者本人有意识地作些分类、整理等,这些工作易给人琐碎的感觉。除此之外,远程交流比面对面交流便捷,因此交流的频率会比较高,这对于习惯了个人静思状态的高校研究者而言,也许也会成为一种负担,甚至产生烦琐的感觉。但琐碎和意义是共生的,随着工作方式和心态的改变,许琐碎感会越来越小,意义感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