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

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72-0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走过了近五个年头,形成了一套适合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即“五位一体”的创业创新教育架构,真正构建起了一个基地――创业实训基地、两个课堂――第一课堂和创业实训第二课堂、三类活动――以创业竞赛、社会实践和党团活动为特色的“123”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担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校对责任认知不足 创业教育在多数高校流于形式,甚至是空白。此外,大学生创业的政府责任认知亦明显不足,忽视了政府在创业激励与引领、创业政策与服务、创业环境支持、创业教育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创业教育手段落后 各高校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运作,大学生创业运行机制(如创业激励机制、公共政策与法规机制、创业流程机制、行政管理机制)明显匮乏,创业宏观政策、创业服务引领体系明显不足,存在政策空白、政策冲突、政策模糊、政策误读等。

大学生创业教育孤立运行 重理论,轻实践,少教育,缺服务,高校、政府、企业三联动的大学生创业运行机制没有落实,对创业教育如何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接轨的问题缺乏实证研究,缺乏高校创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设计等,致使大学生创业脱离实际、缺乏政府和企业界的支持,可操作性差。

创业理论本土化研究与实践明显不足 创业教育研究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基因,在整体上尚处于起步和评述西方研究成果的阶段,以介绍借鉴研究为主,理论本土化及实证应用研究未有明显突破,以致理论研究对创业教育实践缺乏实际指导价值,立足于本土的创业教育新模式尚未形成。

创业创新教育实施过程

建构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由创业类公共选修课(如增设《创业管理》课程)及创业类限选课(含定期举办的就业与创业讲座)构成。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使其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创业类限选课是指以我国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学科划分为基础,为学生开设在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开展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的课程,目的是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与所学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挖掘本专业应有的创新性、创造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或渗透有关创业教育的理念。我院将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技能提升”、“实践强化”三大模块并贯穿教学全过程,同时,推行“三三三”制教学,即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实践教学各占1/3课时。理论教学由就业与创业教育导师承担,侧重就业与创业理论教学,培养就业与创业意识;现场教学以企业家为主、就业与创业教育导师为辅,进行就业与创业实务的示范性教学,体现真实性和感染性;实践教学以学生及技术专业导师为主,企业家、就业与创业教育导师为辅,强调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自主设计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建构“四互动”的创业课堂教育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种互动创业教育中:一是第一课堂内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少讲、精讲,节省出大量时间进行多种多样的实训和案例分析研讨,让学生大量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和思考,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的互动。二是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互动。考虑到第一课堂教学受时数和场地及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空间的限制,我院尝试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联系起来,第一课堂指导第二课堂,第二课堂补充和强化第一课堂,通过分层次、分类别的创业指导,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通过举办“名派创业大赛”、指导学生参加“佛山市青年创业大赛”等活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举办多场次、多方面的课外讲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点面结合,开展个别辅导,完善课堂教学的细节,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三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互动。学生创业指导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良性互动。为此,应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实现学生创业教育的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创业教育指导的效果。四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民间组织)的互动。由学校学生处(办)、团委、学生会、党支部等构成的学生工作机构是学生创业指导的正式机构,负有义不容辞的指导职责。此外,积极吸纳校内的各种学生社团作为非正式组织(又称为民间组织),利用它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与这些非正式组织积极互动,采取社团合作、工作指导、总结评比等方式,引导它们为学生的创业指导服务。

建构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 我院在深入研究创业教育的实践服务体系方面,提出了在地方高校建立创业实训平台,在企业建立创业体验基地、设立创业基金,引入风险投资,与企业界倾力打造校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领航基地”的构想。同时,由名派办公家具有限公司每年出资10万元设立“名派创业”大赛,将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与内容体系及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创业实训、行业实训、专业实践、资格证书实训等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实训机制,深化创业教育和服务体系,以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几年来,学生的创业实践证明,在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的支持下,我院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形成广东地方高校“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架构 创业教育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企业协会)为支撑、全社会关注、家庭支持的“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新格局。一方面,主动联合政府、企业,全面拓展校外就业与创业实习基地;另一方面,把政府和企业请进来指导校内就业与创业基地建设。同时,倾力打造校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领航基地”,在校园内开辟固定基地供大学生开展就业与创业实践,突出就业与创业培训、政策帮扶和技术指导,真正落实我们所倡导的“123”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123”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实施效果

本项目研究明确提出了建构广东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这一新的创业指导工作发展观,为新时期地方高校创业工作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是科学人才观在高校领域的具体实践。

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创业管理》等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初步形成,互动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我院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通识教育阶段、技能提升阶段和模拟创业阶段三个阶段并形成体系,建构了“三三三”创业教学模式,使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土化。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该模式具有特色,通过学习能拟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从事与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工作实践,获得职业岗位感性认识及实际工作经验,职业规划的能力可得到培养和提高。

创业大赛等活动孕育校园创业文化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业创新大赛,营造了我院学生浓厚的创业意识和氛围,孕育了校园创业文化。在2008年“金钥匙”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团体赛)上,我院共有三个项目获奖;“消费地图导购引擎”项目获2009年第一届广东大学生“U势界”创业项目大赛创意奖;“Z客4+1”等两个团队获2010年“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入围奖;在2011年佛山市青年创业大赛中,我院一名学生的“准妈妈舒心家园”获得一等奖,同时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囊括了“最具创意奖”、“最具市场前景奖”、“最佳团队奖”三个单项殊荣。“名派创业”大赛吸引了336支团队参赛,近1000人参与。我院与顺德名派办公家具有限公司等160多家企业(组织)合作共建创业实习基地,组织了4000多人次进行创业实践。

毕业生创业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与政府和合作企业举办创业培训、行业精英与专业精英实训等工作,毕业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了质的提高。如在2010年获得名派创业大赛一等奖的我院某毕业生,在佛山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优评网”,并担任了总经理职位;获二等奖的某学生在广州一家科技公司任主管职位,实现了在岗位创业。据统计,近年来,我校学生自主创业企业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有3家,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有3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有近20家,毕业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效益明显。

“123”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通过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构建的创业教育模式和创业运行机制,该模式强调创业教育是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责任,提出创业教育要形成合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企业协会)为支撑、全社会关注、家庭支持的“五位一体”创业创新教育新格局。以“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架构为核心,建构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建构“四互动”创业课堂教育模式,建构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模式,可以使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地方高校实际,从而更具本土化色彩,该模式的创立既升华了创业理论,又丰富了社会实践,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佘敏.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优劣势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2]纪玉超,沈文青.以融合的理念建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3]毕馨爻.传媒视野下的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报业,2011(14).

[4]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5]胡建英.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2).

[6]胡明山,钟建华,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7).

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范文2

Abstract: The "popular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wo engines" for th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as one of the youth group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roup of entrepreneurship.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explores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elements, and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aspect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usses the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way with multi-dimension.

关键词: 高职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培养途径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ability;elements;training way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256-02

0 引言

党的十后,创业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更是投身创业的一个重要群体。2015年6月,国务院教育部部署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标志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已开始将创业教育当做重点工作来抓。由于办学理念、师资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各高职院校创业能力教育水平也不同,多数只片面侧重理论或实践的某个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可持续的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因此,如何培养高职生的创业能力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立足于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际,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论述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从高校创业教育实施层面探讨多维度的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1 创业能力构成研究

创业能力(Enterprise Competence)被概括为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活动顺利进行,并能够创立和发展一项或多项事业的主体心理条件①。

目前,我对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教育领域和创业管理学领域。创业教育领域主要将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总结为决策与决断能力,理财能力,营销能力,谈判能力,沟通能力,创意能力,组织能力,专业能力;创业管理学领域将创业能力概括为机会能力、运营管理能力。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也迅速开展:运用德尔菲法收集、对比、分析,归纳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所具备的5个基本构成要素:学习实践力、机会把握力、挫折抵抗力、资源整合力、组织管理力;陆晓莉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将人际交往力、机会识别力、创新创造力、资源整合力、创业原动力、创业意志力、创业学习力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因素;纪玉超和林海涛则通过系统化研究,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分解为为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社交能力、分析能力、做事能力的有机组成。

2 高职生创业能力内涵及构成要素

笔者在大量理论研究、专家访谈以及个案观察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际,将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内涵定义为高职院校在校生或毕业生产生自创企业的想法并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况,确保创业成功的能力,将其创业能力构成要素概括为创业基本能力,创业关键能力,创业保障能力共三个维度、十大要素,如表1。

创业基本能力是创业者产生创业想法的最初原动力,是确定创业目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创业关键能力是创业者能够带领创业团队,协调各方关系,高效整合配置多种资源,审时度势地制订创业计划,使企业运作良好、步入正轨的核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业的成败;创业保障能力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与发展的能力,是企业得以巩固和壮大的保障条件。

3 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形成了课堂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和综合式创业教育三种发展模式②。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与实践的关系,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的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教育应走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性教学为重点,创业大赛为平台的培养之路。

3.1 理论教学是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最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作为系统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和教育的最主要教育形式,其作用不可替代,是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最重要途径。

首先,高职院校应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创业能力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依然只把创业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章节来讲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只是一带而过。有的虽然开设了创业课程,但是仅停留在形式上,教学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创业教育,尤其是创业能力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来抓,建设一支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其次,进一步明确教学重点,改进和优化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创业能力的教学重点应该围绕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研究设置。在实际的课程体系设置中首先要从创业意识、创新意识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创业的真实内涵,教育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决策能力、领导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在内的创业关键能力教育,以及创业保障能力培养教育,全方位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开展SYB、KAB等专项培训课程,优化创业知识结构。

最后,创新教育模式,充分整合运用校内外各类资源。高效的创业理论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应该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类有效资源:邀请创业专家、社会创业人士、企业优秀人才进行创业教育讲座或报告,普及创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大学科技园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争取支持与合作提供便利,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业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组织,成立“创业社团”、“创业沙龙”、“创业实验室”等,引导学生向创业教育和相关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提供创业经验交流学习的平台。

3.2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

创业实践能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是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

一方面,学校要开展创业实训环节,把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化理论。另一方面,学院应设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如创业服务中心,在为学生提供具体创业咨询和指导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鼓励有想法的学生大胆尝试。

此外,少数高校开展了师生共同参与的专业创业活动和实体创业活动,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学生锻炼和提高创业能力提供力宽广的舞台,应当提倡。

3.3 创业大赛是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大众媒体为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新创业,搭建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掀起创业的热潮,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创业大赛,效果显著。可见,通过竞赛模式可以挖掘更多的创业人才,催生优秀企业,应当作为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首先,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其次,学校层面也应该探索举办各类创业大赛,严密组织,严格评选,奖励优秀,通过竞赛点燃在校学生创业热情;最后,还可通过丰富的创新创业类科研和专业竞赛活动锻炼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总之,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创业大赛将创业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既能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又能为学生将创新创业作品转化为实际生产价值提供平台。

高职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高职创业教育的P键,也是创业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的创业能力教育活动要始终围绕学生创业能力的三个维度、十个要素,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性教育和创业大赛三条途径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较高创业能力的优质创业人才。

注释:

①纪玉超,林海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解析及多维培养方式[J].教育与职业,2011.

②吕荣.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发展创业教育相关性研究――基于对成都市温江区大学生创业园的调查[D].西南财经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纪玉超,林海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解析及多维培养方式[J].教育与职业,2011.

[2]吕荣.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发展创业教育相关性研究――基于对成都市温江区大学生创业园的调查[D].西南财经大学,2011.

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范文3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become mature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status. In contras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just started. Therefore, it is worth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business awareness and how to instruct entrepreneurship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This article has researched the situ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he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vocational colleg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oper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s investigated.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ntreprenurship education;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42-02

1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实践现状分析

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是指结合专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的教育。目前,英、美等国家都形成了成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支持体系。美国开设创业课程的高校从1974年的75所到现在已经超过1100所,这些高校包括大学、学院和社区学院。我国高等教育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正式回应始见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清华大学1997年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之后,各高校纷纷开展创业教育,开设创业课程,支持创业活动,并且产生了数家学生公司。现阶段,国内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逐步趋于完善,宁波大学提出了“课程渗透、实训导向、管理先行”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指出创业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技能的基础,创业实践训练是为了发展与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创业教育管理则是服务于课程与训练的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大学生具有创业精神或走上创业之路。

相对于本科院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创业教育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刚刚起步,甚至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空白。一方面,本科院校结合专业、学科优势,逐步建立起了创业教育模式,但是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的研究远远少于本科院校,另一方面,本科院校广泛开展创业设计大赛,开创创业园区,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但高职院校的创业支持却不多。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在学科和专业理论基础上的弱势,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远远低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显得更加必要,让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发挥实践能力强的优势,把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实施。

2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2.1 良好的创业氛围是创业教育的保障

2.1.1 政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不断出台优惠政策,涉及到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等诸多方面。政府在很多方面对于大学生创业降低了门槛,以此鼓励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能够大胆跨出创业的第一步。我们的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希望政府在创业基金、政策支持、提供专业管理服务机构等方面给予大学生创业扶持。近年来,绍兴市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绍兴市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从放宽高校毕业生创业准入条件、实施税费优惠政策、开展创业资助扶持、加强创业园建设、强化创业教育培训、组织创业竞赛等多个方面,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创业激情和吸引力,为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拓宽了渠道。

2.1.2 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高职院校自身的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它的政策也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98年清华大学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之后,清华就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并且还明文提出允许有能力的在校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这对那些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现在,全国多数高职院校都出台了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园,提供配套资金,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的指导。

2.2 建立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因为大学生创业的复杂性,创业教育也应该是多元的,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机会的洞察力、对风险的容忍力、对失败的适应力,还有创业中的重要技能,例如自信、团队协作、开放思维、宽容错误等等。孙黎等的研究认为创业课程应有以下重要内容:创业机会识别与商业模式设计、失败/危机分析课程、创业心理课程和社会资本与人际沟通课程。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访谈分析,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一个多元的、趋近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心理课程、创业知识结构的建构、创业能力的培养。

2.2.1 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首先就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只有学生自己树立了强烈的创业意识,才能自主地去创业、创新。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学生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职创业学生更是远远少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水平。因此,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尤其重要。创业意识的培养重点就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创业意识、风险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周湘浙等的研究《试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指出,创业思想教育和创业技能教育是最为关键的,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教育的基础,只有让大学生具有了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精神,才能变被动接受就业为主动自主创业。

2.2.2 创业心理课程的开设因为缺乏创业经验,往往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与时间压力,也会给创业学生各种心理焦虑与自我怀疑。良好的创业课程应能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帮助学生调节压力,提高面对各种压力与挫折的挑战能力,还包括教授学生如何走出商业失败、康复心理等。

2.2.3 创业知识结构的建构对机会的识别和风险的分析成为创业课程的核心,以此为基础,可以将会计、财务、供应链管理、生产线运筹管理、客户管理、营销管理等传统商学院课程围绕商业模式的各个方面知识教授给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学校开设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课程,教会大学生熟悉取得经营资格的程序和筹措资金的渠道,了解经营方面的经验和原则,防止违规操作。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使得高等教育能够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2.2.4 创业能力的培养开设机会识别能力、社会资本与人际沟通课程。在中小企业创业中,社会资本与人际关系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但学校的传统教育往往不教授这类社会学的重要内容,在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创业课程应教授如何通过人际网络发展可信任的商业关系与协作。同时,商务沟通在赢得风险投资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商业计划书。沟通传播课程也应是创业课程重要的一环。陈晓萍等的研究《商业计划书展示中的创业激情和准备》指出,在商业计划书在风险投资家前展示、获取融资的过程中,深度的思考力、逻辑一致的说服力比热情洋溢的表现力更为关键。

创业教育应该针对这些对开放式分析技能、社交技巧的需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例如邀请创业家参与课堂,总结、分析、学习其创业经验;提供开放教学场所给学生实际创业,让学生在实际中冶炼商业经验。另外还可以引进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一些商业模拟软件,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商业情境中提升创业技能。

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与运行

3.1 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大学创业活动是一个将创业教育转化为创业实践、模仿创业或尝试创业的学习和体验过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高校可以借助第二课堂,开展各种、学科竞赛、探索性创业设计、社团活动、创业训练学术讲座等创业活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卓有成效,其中许多优秀成果都已经进入市场。目前,全国以及各省每年都定期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技能竞赛等,培养学生从寻找商机开始,到制订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管理的全过程模拟。我们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调查显示67.5%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宣传和创业活动不够,希望学校能够多举办企业家讲座、创业协会应该多组织举办些活动。创业活动有助于把一些创业活动的优秀成果推向市场,激发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使他们在创业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成长,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园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成功举措。目前,各本科都开辟了大学生创业园区,让学生亲自去经营小企业,将受到的创业教育运用到实际的创业活动中。此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创业教育的有效运行,也符合教育学规律与创业规律。我们的调查研究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非常关心校园内创业园的政策,45.9%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大学科技园、创业园等环境和服务。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也逐步重视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但远远不够,各高职院校应该多开辟校内实训实验基地和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的条件。

3.3 开辟校外实践基地高等院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紧张、场所紧缺的问题。学校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教学实习基地,通过产、学、研的相互结合,使之成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园区。另一方面,学校应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寻求与政府、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一些有效机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强化创业教育实践环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粱晶晶.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群[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黄志刚,张汉龙,孟鹰.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科技广场,2005,(5).

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创业教育;作用

一、创业教育

高校创业教育是以培育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创业素质和开创精神的综合型人才[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高等学校把创业教育放在与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建议把培育创业精神和培训创业技能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根据大学生的个性需求,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激情、学习创业知识、训练创业技能,以便能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创业活动,从而改变就业观念,提升择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从无到有、从构想到实现再到迅速开展,一直在探索,对我国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根据麦可思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011届1.6%,2012届2.0%,2013届的2.3%,2014届2.9%,2015届3.0%,尽管呈逐年上升态势[2],但总体上创业的比例仍然较低,可见我国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辅导员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自1952年我国设立高校辅导员岗位以来,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始终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逐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辅导员也必须根据其自身的优势,顺势而为,发挥其积极作用。

1.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启蒙者

辅导员是青年学生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相处时间最长的老师。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是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事务处理和各项活动的开展,立足从细微处对学生行为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是大学生适应新环境、接受新理念的启蒙者。辅导员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创业政策,清楚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习惯,因此,可以从对大一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开始,就把创业精神培育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理念、明确创业方向、实现自身价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者

进入高校以后,大学生们思想逐步稳定、成熟,开始思考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接受入校的适应性教育到初步的自我认知、确定发展目标,进而完善职业规划、付诸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通过谈心谈话、主题班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科比赛、开展相关活动等多种形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确立正确职业发展方向。在陪伴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辅导员扮演着大学生职业规划引导者的角色,成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构建过程中的引路人。

3.大学生创业指导的实施者

高校辅导员是宣传、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的骨干力量,基本上每个人都承担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渠道多样,便于进行高校创业教育的政策宣传,从而指导学生领会文件精神,及时将创业政策落到实处[3]。目前,大部分辅导员都经过创业课程系统培训,获得了“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的资格证书,有能力通过政策解读、实例分析、技巧讲解等形式,系统地给学生传授创业的理念和方法,使他们体会到国家对于创业教育的决心和用心。这也是关乎高校创业教育成败的重要环节。

4.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组织者

在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创业大赛活动中,辅导员是积极的筹划和组织者。利用创业大赛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体验和创业实践是高层次的创业教育。辅导员利用多种信息平台,可以较快地收集到各类、各层次的创业赛事活动资讯,诸如“挑战杯”、“三创”大赛、“互联网+”等等,通过班会、第二课堂等渠道迅速传达给学生,并积极动员和挑选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组队参与比赛,从而调动学生对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利用赛事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创业实践能力,而且也是检验创业教育成果的有效方法。

5.创业氛围的营造者

创业需要氛围,把创业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已经成为大多数创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营造健全、自由、浓郁的创业环境,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和创业人才的培养作用明显。针对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专业性更强的特点,创业教育不仅需要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更是离不开辅导员的密切配合。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就是各级学生组织,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和重要推动力量,无论是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班级,辅导员对其影响力明显而持久,辅导员要想方设法把创业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利用校园文化宣传和开展创业教育,不仅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创业氛围,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和“创业”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创业理念,支持创业教育,积极投身到创业实践中去。

三、总结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新任务。大学生创业教育做得好,不仅能够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问题,而且是我国高校对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人才的教育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老师,应认清形势,顺势而为,勇于挑战,善于探索,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的创业教育政策,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作者:王倩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秦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初探[J].劳动保障世界.2013.(24):49

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影响

大学生创业是指毕业生不参与传统意义上的规范就业,而是通过单干、合伙等方式,依据各自兴趣爱好、特长技能等,以自主经营活动的形式取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今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密切关注,不仅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接受过多年的教育,而且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和社会各界也相应地做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举措。

一、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

创业是每个大学生心中的一个梦想,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在大学生比比皆是的大环境下,想找一份心仪的工作越来越不易。招聘会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大学生寻找工作的方式,其会场也常常爆满,但是在招聘会现场常见一个个大学生垂头丧气、失望而归。为了减轻就业压力,增多就业岗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动创业政策,以求创业带动就业;很多创业传奇人物也举起了创业的大旗,以自身作为榜样,鼓动大学生进行创业;而大学生自己也希望能有一份工作,该项工作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够自由地掌控时间,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够迅速获得回报。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1.国家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其中,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向所在高校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离校后创业的,可凭毕业证书直接向创业地县以上人社部门申请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作为享受政策的凭证。在创业基金方面,除贷款享受优惠利息外,还可以向青年创业引领计划公益扶持基金等机构申请3-30万的创业基金。

2.高校教育。近年来,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每年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因此许多教育部门及学校相应地推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真人实景模拟大赛”、

“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各类营销技能大赛等比赛,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企业创业实验、企业模拟经营实验等相关课程,开辟校园创业基地,旨在让学生对企业的经营大致了解,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3.企业环境。基于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的要求,现在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主要选择的是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员工。企业如果选择招聘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就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归属感建设、凝聚力建设等,而如果企业选择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很大程度上会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二者一比较,很多企业就不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继而加大了就业压力。

4.家庭环境。家庭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其影响主要取决于家长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知程度、创业生的性别、家庭所处的阶层以及家庭的创业氛围等因素。随着创业观念的不断普及和推广,更多的家庭对创业潮流有了更深的了解,家长对自主创业行为的认同度也有所提高,有效发挥家庭要素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

(二)个人因素

1.性格特质。一个人性格特质中的积极特征会对自己的创业新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性格特质中的消极特征也会对自己的创业新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创业者的性格特质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发展空间。自信是创业的动力,勇气是创业的基石,爱心是创业的支柱,各种性格特质作为创业的催化剂,可以塑造产品和企业的公众形象,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对创业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

2.个人经验。个人经验是大学生创业者机会识别的重要初始条件。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经验积累了一定的信息资源,为大学生创业选择提供了方向指导,使大学生创业者更容易地识别和把握住创业机会、更容易从高密度的网络结构中发现创新,从而增加大学生创业的几率。为了创业成功做铺垫。在校期间,大学生个人兼职、摆地摊等活动,可以接触到市场,积累创业所需经验,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3.个人技能。大学生创业者作为创业大军的中坚力量,却没有丰富的经验、广泛的人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创业的力量,仅靠一腔创业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大学生创业者只有具备制定目标的能力、制定决策的能力、营销能力、社交能力、革新能力五大基本技能,有明确的目标、有决策的魄力、有销售自己产品的能力、有结交合作伙伴的眼光、有去旧引新的果断,才能形成更好的创业支持。

(三)风险因素

1.项目选择。项目的选择需要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结合当下环境的变化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当下大学生创业常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就选定创业方向,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无形之中会加大项目的风险。

2.资源。资金、人脉、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企业资源,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创业资源,有效的资源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形象,广交人脉,建立一定的客户基础。但大学生在这一方面通常会感觉到非常吃力,而这些资源的积累并非短期内就可以拥有。

3.财务。财务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记账,还涉及对财务的预算、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各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在校内接触的财务方面知识基本都是理论上的,实际操作技能方面十分欠缺,缺乏足够的财务意识及能力。

总结

在国内外经济增速都趋缓的情况下,就业压力不断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高居不下,但普遍“找不到理想的单位”,为了实现创业带动就业,需要国家继续出台更多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企业改变招聘思路,家庭在可承受范围内给予更多的支持,大学生本人也应该抓住每一次可以锻炼提升的机会,为创业打下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闫幸,陈雅姿.个人经验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 (5):55~57.

大学生创业大赛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创业需求;大学生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52-03

一、引言

创业教育作为未来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护照”,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十”的“创业带动就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曾明确提出,“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有50%的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虽然逐年增高,但仍不足2%;而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30%。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和自主创业率低的现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高校不断深入开展创业教育。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更是明确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可见,进行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激励学生创业实践,增强创业教育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际调研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进行探究,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对象为管理学科的大学生;共发放7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605份,有效问卷503份,有效回收率为71.86%。在调查对象中,男性226人,女性277人。其中大四毕业生119人,大三年级94人,大二年级99人,大一年级191人;涉及的专业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ACCA等专业;调查对象生源地涉及全国27个省份。问卷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在校大学生创业基本现状(创业与否、创业意愿、自主创业的影响因素等)、创业动机和创业价值观、学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创业课程熟悉程度、创业大赛等活动的参与程度等)和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情况(创业课程内容、创业教育开展形式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探讨了构建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三、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1.创业意愿强烈,受就业压力影响较大。随着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当代大学生逐步告别传统求稳的就业观念,更加具有冒险精神,开始尝试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调查数据表明,管理学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高,有67.8%的在校大学生有过创业的打算;有8.55%的学生正在创业或者已经创业成功。在“促使其进行创业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主要是受到就业压力、家庭和传媒的影响。还有10.54%的学生的创业想法来自于学校创业氛围的影响,可见,学校创业环境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2.创业心态积极向上,期望创业课程指导性强。对于创业过程中的失败和挫折,超过八成的学生表示能以平常心对待,会采取积极态度面对;仅有17.57%的大学生会消极应对,停滞不前。在“您最希望从创业课程中得到的知识内容”的调查中,学生普遍希望增加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财务税收、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创业案例分析等指导性强的知识,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创业基础理论的巩固,更注重于实践技能的学习。

3.资金短缺、经验不足阻碍创业,期待政府支持。调查数据显示,有47.32%的学生表示资金短缺是阻碍其进行自主创业最大的因素。33.78%的学生认为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将会成为阻碍其创业的主要原因。在“大学生创业中最希望获取的支持是什么”调查中,35.98%的学生希望政府可以提供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也有26.78%的学生希望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创业服务。可见,资金的缺乏和社会经验的不足成为影响管理学科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主要障碍。

4.创业竞赛参与率高,但对创业素质提升的影响较低。调查表明,管理学科大学生对于参加创业竞赛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在对大学生参加创业竞赛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时,有43.14%的人参加过全国性比赛;9.54%的人曾参加过省级比赛;43.7%的大学生曾经参加过校内比赛。但是,在“创业类大赛对于学生的影响”的调查中,近46.92%的学生认为参加这些创业大赛和其他一般的学生活动没有太大的区别,对自身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仅有15.31%的学生认为创业大赛提升了自主创业在其心中的地位,使其了解创业的技巧方法。有10.33%的学生对创业大赛持有更加消极的态度,认为其纯粹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活动。

5.对于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需求较为强烈。调查结果显示,有84.80%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创业实践或实习机会有限是阻碍创业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在关于“开展创业教育最有效的途径”的调查中,近50%的学生认为应与企业联合建立创业训练平台、提供创业机会;还有20%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建立实践基地。可见,大学生对于实践性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的需求较为强烈。学生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理论层面的学习,而是更加倾向于实践方面的训练和挑战。

6.期待以创业实践、创业游戏为主的创业教育方式。在对创业教育开展方式的调查中,有43.38%的学生倾向于以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作为创业指导课程的主体,24.94%的学生倾向于由创业者或企业家提供定期的讲座,19.22%的学生倾向于创业者讲授创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只有12.47%的学生倾向于专家讲授创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授课方式上,有45%的学生喜欢“以创业实践为主,老师讲授点评为辅”,29%的学生喜欢“以各种创业游戏为主、老师授课为辅的授课方式”;而以“讲座为主,老师讲授为辅”的授课方式只得到了少部分学生的肯定。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创业教育不是单维度的。它既要通过理论教学体系或课程体系传授给大学生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必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结合管理学科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个性化需要和专业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以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连贯和统一。

1.构建重在培养创业实践能力的目标体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具体来讲,就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创业的流程,了解相应法规政策,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侧重创业知识的讲授,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则定位于培养学生以创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业能力,包括管理经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

2.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评价体系。管理学科大学生具有创业基础知识扎实、创业意愿强烈、创业氛围浓厚等显著特点,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度较高。在被提供相对丰富的创业资源的同时,他们也对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评价机制,是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管理评价体系应包括相应的机构人员、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评价指标。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是推进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坚实基础,规章制度要适应教学规律和社会发展,评价指标要对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科学评估和质量分析。这些要素共同构成管理评价体系,发挥监督、管理、评价和支持功能,对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

3.构建具有专业化师资队伍的保障体系。良好的师资力量是保障高质量教学的先决条件,创业教育实践教学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体来讲,要优化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丰富师资来源,培养和选拔优秀教师从事创业教育专职教学研究工作;并鼓励教师通过企业实习、模拟实践等方式增加创业体验,通过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增强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聘请校内外知名企业家、校友企业家、具有创业经历的职业经理人、熟悉创业政策的官员或创新园区负责人等担任创业导师,从事兼职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工作;也可以邀请创业大学生进入实践教学课堂,分享个人创业经历。建立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和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保证教学经费、教学场地设施,营建校园创业文化,共同构建管理学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

4.构建涵括创业竞赛、实验教学、创业见习的层次化内容体系。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应涵盖实验教学、校园创业竞赛活动、创业实习实践等具体内容;在管理学科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群体特征和个性化需要建立分层次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首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基本决定了其创业的方向,尤其是创业初期的发展方向;因此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要强调以专业为基础点,发挥专业优势,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其次,大学生的群体分化特征较为明显,对创业的理解、认可程度和创业决心有很大差异。学校可以在开展素质型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创业潜力大、创业资源多、创业决心足的学生进行深度实践教学,促使这部分学生真正掌握创业能力,为创业奠定实践基础。第三,切实发挥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内容的功能价值。校园创业竞赛活动是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初始环节,是学生接触创业的简单途径;而缺乏优秀导师指导的创业竞赛经历,无法使学生产生饱满的创业收获感。因此,学校有必要在提高创业竞赛活动举办水平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参与竞赛的指导力度。实验教学是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模拟体验,通过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环节、模拟创业企业成长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见习则是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深度体验,学生可以真实感受企业运行环境。学校应该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创业见习平台,加强创业实习实践。

总体来讲,管理学科大学生对于创业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在创业教育上具有较高的期待,对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需求也较为强烈。因此,在构建管理学科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高度融合,明晰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发挥实践教学内容的功能作用,建设以师资队伍为核心的保障体系,构建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从而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兆信,郭丽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

[2]蒋研川,朱莹,卢培煜.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创业调查及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重庆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6).

[3]杨德林,田晓聪,吴贵生.基于项目的深度创业实践课程:机制与效果[J].技术经济,2011,(10).

[4]刘芸.试论工学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