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1
医学大专生就业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的重问题,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变得更激烈。医学类大专生毕业就失业的问题的原因、如何采取有效的提高就业水平是本文所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医学大专 就业 失业
医学大专毕业生毕业就失业的问题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引发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其内在关系,以便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1.医学大专毕业生就业率第的原因分析
1.1 医学毕业生扩招、毕业生教育质量下降。随着国家队医学毕业生的急剧扩招及民办医学类院校的参与,毕业生的教学质量下降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扩大规模的辅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资源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等因素是造成造成医学大专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的原因之一[1]。
1.2 大部分医学大专毕业生择业心理和价值观存在误区。医学大专毕业生对地域的选择中,首选的因素的经济收入,只有少部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注重企业发展空间和个人发展空间。面对大城市、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的经济条件,地区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竞争环境,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愿意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和不愿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
1.3 用人单位对大专毕业生学历及能力的高要求。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增强,单位用人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既希望毕业生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够胜任单位安排的各项工作。
2.解决低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的策略
2.1 转变就业观念。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最关键的是就业观念的转变。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是单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是综合能力的高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2 政府较大对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管控。政府应引导和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并将各项政策切实落到实处。扩大内需,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竟可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2.3 高校多方位为学生就业创造就业平台。加强就业指导教育、端正学生心态的同时,针对市场未来的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及时教授学生市场所需的各项专业知识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2
关键词:双语教学;专业课;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32-0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趋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家急需一大批既精通专业又擅长外语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高级人才,从而与国际化科技发展接轨。为了造就这样高层次的人才,在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1]目前,双语教学已成为国家加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教育部要求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在3年内双语基础课和专业课占所设课程的比例不小于10%。目前,我国已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但是,由于办学层次、教学方针、教育环境等差异,双语教学目前还没形成一套科学、完整、高效的教学模式,因此,各高等院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学校本专业的双语教学方式。[2]本文依据笔者多年的双语教学经验,谈谈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
一、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本身是一种人际交流的工具,是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渠道,更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掌握一门外语,就是掌握了了解另一种文化的途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无国界,但是语言却有国界,因此,现代教育必须加强外语教育,而高校的双语教学就是加强外语教育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所谓的双语教学是指高等院校的部分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在选用教材时,采用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非母语编写教材,并在授课时采用两种语言(母语和外语)进行授课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3,4]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在于:
第一,双语教学可以全面提高学生非母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目前,在校大多数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大多数学校都是应试教育,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外语考级提高英语水平,而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却并不高,尤其有些学生连日常的外语交流都无法进行,“聋哑外语”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开设双语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在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第二,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对于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一种语言工具,并利用这种语言工具获取国际上先进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先进理念,与此同时还能阅读外文文献、利用外语获得本学科的先进知识,这就是外语应用能力。
第三,双语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外语运用能力,从而使教师有能力学习国际上最新的专业知识,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积累,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是以除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方式,它肩负着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的双重任务。这是一种全新的授课方式,因此,在实践中探索完善这种教学模式时,肯定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并且由于各个专业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方式不同,那么相应出现的问题也会各有不同。下面,就笔者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1.师资问题
首先,能够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能够熟练地利用除母语之外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讲授本专业的知识,因此,这种全新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外语水平要求很高。目前大多数专业教师的外语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在专业课的教授过程中常会由于语言描述不准确而造成学生对所教授的专业课知识不理解,因此影响了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掌握。如选用外语专业的教师讲授专业基础课,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达不到专业授课的要求。其次,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作为参考,大多数双语课成了“满堂灌”,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又不能够全部听懂、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好,教师教学难度加大,教学质量严重下滑。
2.学生问题
双语教学不但对授课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高标准,对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很多学生对外语兴趣不浓,纯外语授课的专业课不被接受,导致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失去了兴趣,课堂反应迟钝;另一方面,外语水平好的学生,对专业课的知识吸收得很好,课堂反应活跃,当教师为照顾外语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多讲细讲时,这部分学生又会觉得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这样就会出现由于学生外语水平的差距较大而使课堂反应呈两级分化的现象。
3.教材问题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除了上述主观因素外,语言环境和教材的选取也是不可忽视的两个因素。语言环境的缺乏也是学生外语水平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部分学生只有在双语课堂上用外语交流或者是听到外语,而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与外语“绝缘”的状态,这样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外语交流和应用能力。另外,国内缺乏与学科配套的双语教材。一种情况是专业课教材直接选用外文原版书籍,譬如笔者现在使用的测控专业的测试系统外文教材,难度远远高于本校对该专业的培养计划,无法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要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对原版教材进行删减和补充。另一种情况是用中文的专业课教材,由任课教师在上课时翻译成外语,再给学生讲解,有些晦涩的专业词汇翻译的准确性就不能保证。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3
【关键词】开放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对策研究
一、英国开放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英国开放大学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开放大学之一。其办学形式灵活,课程种类齐全,有学士学位课程、硕士学位课程和博士研究生学历课程,另针对继续教育开设了继续教育类课程。其专业课程设置有以下特点:
(一)相对灵活的专业(学科)设置
以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为参照系,英国开放大学有14种大的学科大类或学科群组合,有学科或专业68种。英国开放大学的学科大类不同于传统知识分类体系的学科群。
(二)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
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涵盖了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等学历教育和各类职业证书培训的非学历教育,不仅有多门高质量的学位课程,还有业余进修生的单门课程、开放商业学校课程、职业性提高班课程、合约培训课程,以及高级学位的或全日制、业余、函授的以研究为主的学习课程和社区教育课程。有适应知识背景较弱的学生的入门课程,也有职业培训、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个人健康、环境、艺术修养等领域的短期课程,以及较长期的学位课程。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提供适合学习者个人实际条件的个性化的课程,注重与企业联手、与行业技术协会和专业机构合作,保证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丰富多样的证书体系
英国开放大学设有250种证书(certificate)、毕业文凭(diploma)和学位(degree)。比如仅工商与管理学科中的证书就多达十几种,所包含的证书有冠名(专业)学位证书、非冠名学位证书、职业证书和文凭等等。
英国开放大学在其成立之初就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这种通识教育是以课程和学分为基础的,旨在帮助学习者根据实际条件更快更好地提高职业能力。
二、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一)专业课程设置灵活度不够
相比较英国开发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来说,青海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设置上还处在中央电大规定的专业规则模式阶段,其专业设置不能够和青海的专业状况相结合,主要表现在:
(1)专业确定后专业课程固定,而且每个专业的课程门数较多,造成课程选择单一,科目繁多的结果,同时,相近专业课程重复现象比较明显。
(2)一些专业存在课程难易梯度欠佳等现象,没有课程的难易度区分,造成有的专业课程整体较难,有的专业课程整体简单,学生在报考过程中,易出现择易取向。
(3)专业设置缺乏青海地方与民族特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专业脱节,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和学习者需要。
(4)课程安排上,各个学期之间的课程安排缺少平衡性,有的学期课程偏多,有的学期课程偏少,造成了前松后紧或者前紧后松的不合理现象,使学生的学习计划难以持续落实。
另外,学生不能自由选课,在学习中途调换专业困难很大。总之,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灵活度不足,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基层教学点自建课程比重不足
基层教学点课程设置中虽然也有非统设课,但非统设课程是由省电大确定的,基层教学点并没有太多自建和设置非统设课程的自,有些地区开设了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课程,但是由于在课程设置上的权利问题,不能够在全省电大范围内推广,随着专业的转换,该类自建课程渐渐退出,不能更好地服务其他教学点培养人才的实际需要。
(三)一些基层教学点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青海电大每学期都会印发专业规则,专业规则是经过广泛征询专业责任教师意见而逐年修正过的。专业规则规定了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进度,基本符合专业学科特点;课程开设难易梯度比较合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教学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的管理和教学,不严格执行专业规则而乱设置课程。出现这样一些现象:教学点在小专业学生少的专业不同级但同班上课;基础课程晚于专业课程开设;小差别专业课程无差别等现象。这些混乱阻碍了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发展的进程。
(四)师资力量薄弱制约课程设置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由于整体上师资队伍规模较小,师资力量薄弱,从而导致教师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健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制度,师资培训交流较少,科研力量较差。所有这些因素反映到课程设置环节过程中,专业课程设置力不从心,课程安排上不够科学合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教学实践的检验和教学反馈,从而制约了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开放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对策研究
英国开放大学成功的经验使我们意识到,现代开放大学的建设只有坚持观念上的开放,科学设置并不断完善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教学质量的监控,才能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开放式办学理念
英国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之所以能够跻身于英国乃至世界的著名大学行列,得益于她所倡导的“人的开放、地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和理念的开放”的办学理念以及作为其基础的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的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引领着英国开放大学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革新的旗帜和质量的标尺。虽然国内开放大学的建设刚刚起步,但早在1979年,我国就成立了远程教育的专职机构――广播电视大学。仅从名称上来看,“广播电视大学”凸显的是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硬环境”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而英国“开放大学”突出的则是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他们更为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即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结合媒体特性设计、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思潮的推动下,我国建设开放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思想观念的开放,即吸纳一切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为己所用。只有坚持全方位的开放性,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才能彻底打破专门化、专职化、特权化的传统教育观念束缚,真正实现大众化、民主化、平等化、人性化、终身化的现代教育制度;只有建立以人为本的自由选课制,推广学分互换制,即实现课程超市、学分银行,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需要的、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学习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切实保证远程学习的效果。
(二)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根据《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未来发展的定位和部署,在现有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以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为主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分层建设,稳步推进,适度扩大学科专业覆盖范围,加强校级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努力实现省级重点学科专业零的突破;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强化办学特色,着力发展具有青海地方与民族特色、经济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教育服务。
依托高校资源巩固基础学科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应用型学科,进一步形成建设应用型特色专业的能力。以青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选择有适应市场和学习者需要的现有专业,按照开放大学专业建设的新思路进行改造;在充分考察全省人才需求、职业发展新趋势、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基础上,打造最能体现社会发展要求、最能满足职业和学习者需求的专业打造优势学科,增设关注民生和服务少数民族的专业,形成青海开放大学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特色。力争建成省级重点学科并获得相应的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
依托国家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开设本科专业、专科专业;立足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自建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将特色专业作为学校重点专业进行建设,形成品牌。
在整合现开设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以开放教育专业中的省开课和自建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为重点,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在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开放大学系统精品课程、联合省内高校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课程。开发风格多样、内容丰富的非教育课程,为搭建我省“终身教育服务平台”作支撑。
(三)搭建多层次、多通道的课程平台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改变传统的刚性专业教学计划模式,建立以课程为基本单元,由多个模块课程平台构成的专业规则,以使学习者有更多的课程选择空间和学习途径达到自我设定的学习目标。课程平台既提供中专、大专、本科及研究生等多层次的学历教育课程,也提供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课程(项目),并注重不同学习层次间有机衔接,实现课程资源在不同学科专业间共享,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使学生可以跨层次、跨专业、跨模块选课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求。在课程平台搭建过程中,采用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贯通“高起本、专起本、证书教育、单科学习”等的立体化设计,以“模块化、方向性、课证融合”为原则来构建专业“桥梁课、框架课”,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搭建继续学习的“立交桥”。
(四)推进系列化证书教育
现代开放大学的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职业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不断开拓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渠道,共同开发适应从业人员岗位职业需求的证书教育项目。采取引进、共建、自建等多种方式,建设系列化的证书教育资源,形成与学历教育互补的证书教育体系。
(五)实行“电子学分银行”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搭建终身学习 ‘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为实现这一目标,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现代开放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完全学分制取代传统的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并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加强与普通高校的合作,实现不同类型、不同高校间学生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学分银行以学分为单位,为每一名在学分银行注册的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并进行学分的存储、积累和转换。
(六)注重人才建设
实施“人才引进工程”、“教师学历提升工程”、“教学名师工程”、“教学团队工程”等,积极培育专业建设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大力鼓励学科专业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尤其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对学科专业教师的职称晋升、学历提高、进修培训、课题申报等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机制,从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专家学者中,遴选专业知识丰富、师德水平高、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增强办学实力。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技能大赛电气教学改革技能训练
技能大赛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很多年前就有一些像技能比赛一样的选拔人才方式,很多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从比赛中脱颖而出。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提出的技能要求。所以,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出现,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改革之路。我省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在各个职业学校全面展开主要是从2007年开始的。大赛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很多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氛围。通过技能大赛展示了职业学校学生的高超技能、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同时也检阅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成果。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从事电类专业教学已有十多年,近几年带领学生参加了市、省的电工电子方面的技能大赛,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技能大赛如何使我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改革带来的变化谈一谈。
1.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
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根本特性,实现了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它不仅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场从学生到学校的全方位检验。职业教育培养社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在未来的职业领域(或职业岗位)中,主要工作是将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工程规划和产品设计等,通过他们的组织、策划和生产,将其转化为物质产品、转化为生产力。这个“转化”的过程是一个解决技术问题,组织生产、服务和实施产品制造的过程。这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显然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学科本位”,力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而是要按照实践性教学模式,从专业设置到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全面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本位”的要求进行教学组织,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具体地说就是学以致用的知识的传授和动手能力的训练。我校地处江苏省会南京,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把学生技能比赛、学科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职业资格取证作为工作重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身份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与适应,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效果明显、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技术工人的培养基地。参加过技能比赛的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重用,这就使得他们的就业形势比较好。
2.打造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依据大赛指导思想,调整课程设置,在电气类专业教学计划中提出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除此之外,还要增加竞争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思维的培养,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要体现使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升入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深造的目标要求。所以,课程设计要通过教育思想、体制、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根据产业需求进行开发。结合我校情况,将课程设置分为几个模块: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技能实训模块和岗位综合训练模块。学生在学完文化基础课和基本专业理论课后,设置钳工、维修电工、电子电器等技能实训模块。不但要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这样有利于学校培养的学生更贴近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通过工作过程开发生产性实训装备及满足工作任务的控制要求,这样才能具有真实的生产,达到岗位训练目标。
3.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根据大赛考核内容,针对电气类专业职业技能教学要求,提出技能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当代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突出职业技能培养。把以学习课程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会技术、完成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去年刚开设的电气安装与维修比赛项目是一个新设置项目的。该项目按图施工,将传统技术(塑料线管敷设、塑料线槽敷设、桥架敷设、照明线路安装、低压配电箱安装、继电器控制线路安装)与现代技术(综合PLC、变频器、触摸屏、光电传感器、温控、步进、伺服等现代设备的安装与控制)的应用结合起来,注重操作工艺与安装规范(线管、线槽加工、线管、线槽、桥架线路的敷设、设备安装与接线),注重安全施工与文明施工。这些充分体现了以电工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来引领教学改革的方向。所以,在《照明系统安装与维护》、《机床电气控制》以及《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技能训练教学手段,来达到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以PLC为例,首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指令实现各种电气控制线路图,模拟实现工业生产控制中的小项目,如工业洗衣机、运料小车、镗床控制系统,磨床控制系统等;然后在亚龙156A或158实训设备上进行练习,熟练掌握实现不同生产要求的控制系统。这些技能训练都来自我们身边的生活和生产,学生对教学课题感兴趣,认识到所学的东西非常有用,能解决现实问题,学习热情自然高涨起来,从而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随着提高。教师积极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开始由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逐渐转变为学生提出问题、自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PLC知识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从技能大赛中发现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校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带着任务按照岗位技能的要求参加锻炼,企业按照准职工进行管理,让学生参与具体的生产实际操作。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下企业,不仅把学生管理从学校延伸到企业,而且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学生和教师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熟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教师也可以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掌握专业技术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教师从技能大赛中发现问题并在企业实践中寻求学习路径和解决办法,这是提高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关键所在。产学研结合是促进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或产品研发,也可以利用本专业的技术力量,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技能大赛是对职业教育成果的大检阅,它不仅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职业教育,而且让社会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以此促进教育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开创了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魏小林.PLC在镗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11).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规划;管理;职业探索;职业认知
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虽然在校广泛汲取管理学科知识涵养,具备一定对涉及经济生活事务的科学规划和灵活管理能力。然而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由于同样缺乏专业系统的职业指导,没有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很多毕业生不清楚自己希望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对择业存在许多迷茫与困惑,而一份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此时显得至关重要。“领先百步先领先半步”,好的职业设计能让每个执行者赢在起跑线上,避免“就业错位”,增强其职场竞争力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就此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一份好的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符合两个基本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今后每个大学生可能按照自己制定的职业规划而走的路不同,但是那些成功的人共同点却是大致相同的:他们有一份成型、经得住个人考验与市场检验的职业规划,主要表现在其职业规划的高立足点性、注重灵活性。
(1)高立足点性。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梦有多远,成就便有多高。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改造世界、实现个人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行动指南,制定者要有一个高远的立足点,以唯物主义辩证法来发展的规划职业人生。它提供一种改变当前状况的广阔的回旋余地,也使当局者不再拘泥于具体事件的一时挫伤和成败,正视生活中的一切难题,并镇定周全的解决之。
(2)注重灵活性。职业规划肯定要有,但是职业规划不可能随时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所以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有坚定的奋斗目标,要规划好短期、中长期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只要保持根本方向一致,不时地根据环境变化,科学而灵活地调整职业规划也未尝不可。
二、注重自我评估和个人求职能力分析
对于大学生,自我评估可以从其个人兴趣爱好、人格品质、优缺点盘点、生活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因为这些都是大学生能从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体验中轻易挖掘的基本个人特征,“自知者智,知人者明”,也只有认清了现在的自我和潜在的自我,才能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只有通过老师、同学的反馈和测评的结果分析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与思考,才能更科学诠释一个真实的自我。
大学的教育虽然能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但并不意味能游刃有余般的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个人求职技能显得更为重要。求职的过程也是个人的能力只有充分展示的过程,只有能力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即使大学生已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准确的自我定位,但求职理念不足与缺乏对企业流程运作和对应聘公司的了解程度,在一定的程度是会成为其成功求职的因素,在求职准备阶段这是重点要加强的方面。
三、进行职业探索和职业认知分析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并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可以选对了自己的职业。职业之路不仅是对自我评估并结合职业价值观、综合素质与职业规划测评的结果,而且可能要经过长期的探索,不断的调整,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职业探索既包括对个人职业人格类型与职业价值观的探索,也有对整个社会背景下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机会的探索。职业人格类型和职业价值观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社会型的职业人格类型和经营、支配取向职业价值观的确定则是管理类专业大学生选择正确的、符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路线的基础;在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环境方面,由于我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广阔。而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全面与国际接轨,我国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就是这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持续走强,国家对经济管理岗位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动了以会计学等为代表的经济管理专业的持续升温,而管理学科之间的相容性更是产生了很多新职业,这也为以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十分利好的职业环境;而对于职业机会方面,在我国现阶段,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财经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虽说会计是热门职业,在这种现状下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也明显供大于求。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作为专业技术性很强和个人素质相对要求较高,且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其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几年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并且取得会计职称如注册会计师、ACCA、AIA等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成为市场上抢手货,这些现状使其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临这种现状,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更应该好好筹谋自己的前途,事前做好合理的职业机会辨析。
职业认知则包括专业分析和就业前景分析。对于管理类专业重点培养的应是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国内外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应是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应努力奋斗的方向;就业前景分析是大学生进一步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政策、路线,认清国家经济形势,对个人职业规划再确认的必要过程。对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而言,尽管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开阔,但是其仍然面临着岗位有限而又不乏激烈的人才招聘环境,这时候有效地进行就业前景分析,及时调整个人职业观、就业观与价值观,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和人生道路发展方向,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十分有必要了。
参考文献: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6
关键词:武术专业;套路;教学计划修订;拳种课程化;武术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40-05
教学计划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1]。毫无疑问,宏观的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活动的准绳,特别是对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而言,其意义显的更加重大,因为这直接关乎者整个学科的存亡,因此,我们在2007年教学计划修订时,必须依据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以往的教学计划进行理性的思考,以期完善新的教学计划,本研究选取民族传统体育中设立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套路专业方向为主体,旨在对整个武术专业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计划制订起到一定参考意义。
1 200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执行中问题凸显
1.1 培养目标所指职业与就业现实之间的脱离 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与现实对比,我们看到巨大的反差,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各级运动队从事教训研等工作;二是社会上还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岗位工作;三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流向大中小校,主要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专项
学生为例(其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目前在各级院校的开展更是了如星辰),一般院校所设教学项目主要是初级拳术、简化太极拳等而已,而作为武术套路专项的学生在入校前就有3到6年,甚至10多年的训练经历,大部分是二级以上运动员水平,在校期间他们又学习了少则十余种的传统拳械,所学与使用之间反差巨大;四是目前已经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公安系统从事安保工作,但是,培养目标丝毫没有体现。
因此,就目前培养目标所设定毕业后去向与实际社会就业需求明显脱节。
1.2 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毕业达到要求之间的落差 从03教学计划中明确人才规格为“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以及对“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限定,虽然我们对所谓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也先不考虑我们招收的本科生基础条件能否在4年的学习中达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仅从一般意义上对“高级专门人才”的理解和目前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内容、时数,特别是现实学生实际所达到的水平看三方面思考,是否能达到“高级”呢?以科研方面为例,目前在必修课中只有32学时的“科研方法概论”课程,再有就是在“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课”中几个学时的专项科研讲授,试想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培养出所谓“科研”、“高级专门人才”,事实证明,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时,虽然学生已经接受了有关科研课程的训练,而事实上多数学生其科研素质几乎是空白,连最为基本的科研程序、论文设计、撰文规范等也不清楚,问及学生不是学习过科研课程了吗?回答常常是“没有听懂”、“早忘了”,以至于遇到学科检查毕业论文时,返工率几乎100%,当然,我们不否认科研能力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依靠一两门课所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必需思考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还是相应的课程体系不配套,或者是招收的生源基础差造成的现状,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相对科研方面,教学、训练方面的能力较好,但是同样存在现有课程体系难以支持和实现培养目标的人才规格要求。
1.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的缺乏 突出专业特色是任何一门学科和其专业必须做到的,否则,将失去该学科和专业存在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更应该是如此,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体系、文化内涵、民族特性等无疑为本专业的特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然而,03计划中武术专业在所列12门专业必修课程中,真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课程大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3门课(中国文化概论也不具备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占所有专业必修开设课程的25%,更难以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是所谓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2门课程其实就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以套路专业方向为例(散打等其他方向是同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就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体的训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仅目前的所谓专项训练类课程本身就很难反映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而且,即使现有的专项课程设置其理论与技术所安排学时比例也极其不平衡,专项训练为576学时,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仅仅为96学时,理论与技术课程学时比例是100:0.16,事实上,专项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最缺的是后者,而我们恰恰忽视了有关这方面的教学,然而,大量的专项训练时间,主体是竞技项目的训练,多数学生入学前就是以竞技项目考入大学,入学后还从事大量该类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一方面,随着新规则要求大量跳跃难度动作的出现,一些学生难以完成;另一方面,现有教学训练方法与入学前相比难分高低层次,加上学生年龄渐大,训练时数、场地等条件还不如以训练为主的一些武术馆校、体校、运动队,不少同学产生厌练专项的情况,以至于出现在通级赛中竞技水平不如入校前的现象,难怪一些新入校的大学生抱着在大学期间要好好提高竞技水平理想时,他们的学长的忠告是“别退步就不错了”,顺便提一句,长期以来把运动项目当学科和专业方向的混淆概念,这就是一个显例。如果说真正要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就应该出本专业出发,站在学科的角度,构建起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而不是过分地移植共性的体育基础学科,丧失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特色,借鉴体育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然也是必需,但是,决不是完全的照搬,民族传统体育学自身学科建设非常薄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思想上认识的欠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从专业必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比例和专项训练内容安排、技术与理论课程比例等方面充分反映了专业必修课程体系缺乏作为独立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自身特色!
1.4 专项训练课内容和限制选修课中有关内容选择和安排的无序 目前执行的03教学计划在专项训练课中安排了主项和副项,在以竞技武术为主的专项训练达到了一级标准后(只是本校认定的相当一级标准,我校目前没有一级运动员等级审批权,因此并没有证书等证明)即可转入副项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目前开设的副项训练有八卦、形意、查拳、伤科推拿,而在03计划的限制选修课中其实已经开设了这些课程,每种拳术大致16学时8次课,副项是96学时,结果是任课教师普遍反映经过了相应拳种16学时学习的学生进入副项训练时,一是所教内容设置重复,二是似乎所学过的同类课程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不是遗忘就是不规范(不排除教师个人认识差异),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效果无效的问题。此外,由于没有明确限制选修课的专项限制,缺少充分考虑不同专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拳的选课时,出现了混乱,如散打专项在选择了该类课程时难以完成课程任务,还有针对散打专项学生所设置的长拳、南拳、刀术等限制选修课程是否合理也值得深究。
摆在我们目前的问题是专项训练课程的内容安排、限制选修课程设置其依据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课程内容,这些内容能否搭建其本专业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所选的这些拳种对完成培养目标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制定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中会出现这些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体育学下相对的二级学科究竟有没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是有,那又是什么呢?如何制订切实可行,即符合体育学一般规律,又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呢?
2.1 缺失从学科角度深刻把握本学科的内在特点 “构建一个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方案,必须对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总结多年来学科教学规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教育学原理出发,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精心设计。”[1]
具体的教学计划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又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亦是教育评价的依据"。美国泰勒认为:确定目标要有三方面的资料(图1) 。
依据教育学的一般原理,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时,缺乏从学科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常常从一个运动竞赛项目为基点构建课程,忽视了项目与学科的不同,特别是没有深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个性,在各种教学计划改革中被动地适从大的改革指导纲要,迷失了自己,波及到各级各类的教学计划中,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受“淡化专业”的影响提出了“淡化套路”的要求,以至于出现“淡出”套路的现象,极大地抹杀了武术套路特有的文化、教育、健身等功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时,把极具民族传统特性的传统武术拳械课程也“小型”化,不仅课时大大缩水,一个内涵丰富,技术性极强的拳种只设置6~8次课,连“点到为止”的作用都难以做到,试想这样课程的目标是什么?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吗?设立的意义何在?首先,我们肯定一点,作为国家宏观的一些指导性纲要没有问题,我们在制订本专业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但是,也决不能不深入具体地研究本学科特点,一味地随波逐流,丧失学科特点;其次,我们必须对本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否则将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学科知识结构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些传统拳种课程不能列为“选修课”,必须作为“专业必修课”,不能“小型”,必须“大型”,非此难以建立学生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能体现民族、专业特色,这也是体现“厚基础”、“技术精、专”等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从专业实际出发的具体反映。
2.2 缺乏从国内外社会需要视角及时创建性的修订教学计划 现有的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人才就业去向与实际毕业流向已经出现了脱节,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需求。如相当一部分学生流向公安系统,据2002年对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情况调查“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公安、公司、小学、机关、高校、体委、武警、。其中,公安部门占毕业生就业比例首位”,“进入公安系统占总的就业率50.9%,是整个就业率的一半”[2]。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以及各种大型国际活动的不断增多,高级安保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巨大空间,可是,我们的计划中还没有明确这一培养方向和人才去向,相应的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也还没有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方面,因为民族传统性而受到世界范围人们喜爱的武术、传统养生等具有很大的国际市场,而面对这一世界性健身市场需要,具有巨大潜在发展空间的人才培养方向,我们还没有前瞻性地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这种国际性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方面,面对各种大型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的表演增多,动作影视的日益国际化,各种和武术表演有关的活动日益频繁,都预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新兴方向,可是,在不断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始终没有反映出较前沿的社会需求,近年来计划修订缺少创建性,大多是跟随大流和原有计划的一种“路径依赖”性修订,这不能不说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一种缺失!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需要具体的艰苦的奋斗才能把计划完全变成现实。
2.3 缺少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立计划和配套课程体系 如果说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那么,从学科角度认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应该是一种必然。尽管按照有关学科理论和标准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不够成熟、系统、完善、独立,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以此观点构建学科体系,特别是其中的武术已经具备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因此,我们不妨先从武术的学科角度思考教学计划制订和课程体系,这需要从宏观层面对武术的学科有个认识,所谓学科,从窄义来讲“是指作为代表真理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即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也可以作为有组织的科学的探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联系。”[3]学科的第一层涵义就是指学术的分类,第二层涵义就是指教学科目,又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
基于这样认识,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应该排除竞技比赛项目的干扰,把武术作为一种以身体操作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来看待,即要反映武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来确立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目前的计划和课程设置缺少了这样的认识,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在课程设置中以竞技武术比赛内容为主体,所选择和设立的拳种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各拳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整个武术宏大体系中的内在逻辑性,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武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整合、优化、提高,也就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设想
3.1 制订和修订计划的基本依据和方法 牢牢把握住制订计划的基本原理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理论提示,一般地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 自上而下的方法。2) 扩展方法。3) 混合方法。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在构建(修订)教学计划时,主要采用混合方法。在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时,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按单个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之间表现出先后顺序的关系;课程内容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组织,体现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而在构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结构体系时,主要采用扩展的方法,根据研究方向确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所以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知识结构树、能力培养途径和课堂教学环节几个部分构成。[1]
3.2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具体内容
3.2.1 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修订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养目标中:“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社会需求的符合,使专业教学过程能够完成学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达到学生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首先,面对国家提出“弘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要求,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她还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杨民族精神的责任,因此,传承民族体育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专业的首要目标。其次,本专业在原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在“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
关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从学制角度分析,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应该区别于中专、大专的教育培养定位,因此,称做“高级”不为过,当然,就目前的培养体系是否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级”,“高级”的标准问题还值得商榷,但是“高级”定位有它的合理性,即使不贯以这样的称谓,至少也应该突出这样一种理念,但是,针对目前实际生源情况和课程设置难度,对“科研”方面的“高级”要求适当回避更具有可行性。增加“复合”的限定是适应社会对新世纪人才要求的趋势,所以,我们建议增加“复合”的规格,同时,还存在“复合”的界定,是跨学科的大复合还是本学科不同专业的小复合呢?从学科的特性角度看,“专门”的特色绝对不可丢,否则将失去办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其各专业的必要,所以我们主张首先是本学科的复合,然后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因此,这里的复合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复合为基础,在学有所能的前提下,放宽复合范围。
综上所述,计划修订后的基本表述为“本专业培养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精神的,能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中从事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等(原“科研”方面建议在研究生中体现,本科教育现状似乎还不足以现实)以及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3.2.2 对课程结构体系修订的设想 根据宏观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导,1) 在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点,“保持和加强运动技术的专、精”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的要求下,对现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本学课课程种类扩充,增加主干课程的学时夯实基础。2) 在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避免相互脱节和机械的重复的弊端,对专业必修课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公共课程如运动解剖、生理等进行合并精简为人体科学概论课程。3) 课程设置是一个科学构建学科的过程,应该杜绝和防止因制订人员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喜好而设课,也需要避免过分强调本校传统拳种特色而设立课程,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系统,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充分深入研究本学科的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整合优化,从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出发,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期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办出学科特点,民族特色。基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下,武术专业方向的相对成熟,以武术套路专业方向为例。
从知识角度审视,武术就本质而言是以攻防知识为本体的由身体操做和思维认知的两类知识,表现为技术和理论两大部分,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机构,不妨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从武术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体系,仅就攻防知识而言,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相应的内容,或者说都有自己的“武术”(技击),但是,中国武术以众多拳种为特征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可以说武术知识体系是由丰富多彩的拳种知识构成,从拳种产生过程、技法特点、锻炼功效、认知规律出发各拳种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联系,由此,可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武术知识体系(见图1)。按照“注意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教学计划改革制导思想,突出拳种课程化,课程分层体系化,最终完成武术的学科化是我们的基本思想。
从身体操作的技术层面试图做个尝试,按照:1) 功架类,如查拳、华拳等拳种择其一、二重点练习基本功架、基本功、基本技法、全面打好身体素质,这一类拳种适合对初学武术入门知识的掌握;2) 长击类,如劈挂、通臂、戳脚等,这类拳种突出在功架基础上的放长击远技法练习,作为入门以后的提高,突出了上肢臂背掌和下肢腿脚的技击技法,重点进一步开发人体“先求开展”的素质,特别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功效;3) 短打类,如番子、八极、南拳、形意等,这类拳术在开展基础上“后求紧凑”,突出上肢拳法、肘法等技法,作为长击技法的补充使的武术技术全面发展,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4) 象形类,如螳螂、鹰爪等,这类拳术增加学习情趣,突出特殊技法如螳螂拳对勾法的应用,鹰爪对爪的使用等;作为全面身体素质提高的有益补充;5) 圆柔类,如太极拳、八卦等,这类拳术更加注重内在文化思想的表达,内与外的统一,对思维、文化修养以及内脏功能的改善价值突出,体现出一种哲理高度的技击方法,使的中国武术技术从掌、拳、勾、爪、肩、肘、胯、膝、腿、足的部位使用与锻炼到打、拿、顶、撞、靠、踢、跌等技法的丰富与全面,从外在招势变化到内里劲意的贯通,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内外兼修兼用的全面整体性,也由此从技术层面,内在逻辑地搭起一个技术学科体系(表1),这本身就是贯彻教育教学“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
这里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当某一拳种课程化时,同一拳种之间的差异如何处理,怎样取舍?比如形意拳课程,同为形意拳山西、河南、北京等地域流派风格各异,甚至是明显不同,这就需要从学科角度对各个流派的形意拳进行共性提纯,搭建最为基本的知识基础,同时,考虑其原真性、普及性、科学性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对难以纳入课程主干内容的技术,通过选修课、课外训练等方式进行补充。其中课外训练是指本科期间,根据教师特长以及学生爱好和传统武术的特性,采取类似论文指导的导师负责制,一名导师不超出10名学生,“师徒传承”方式坚持2-3年的全面指导,不占用学校安排的正常课时,利用早操、假期、课余时间系统地专深地学习某一传统项目,但是,同样作为一门课程有相应的教学和评价体系等,其连续性、专门性,精深度超出课堂程度,以更大限度地向“专、精”方向发展专业技能,这是更加自主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技艺的要求和特色。
从学科角度,我们还有一个设想,即从众多拳种中高度提取和抽象出最具共性的技术内容,自下而上建立起一门公共基础技术课,作为技术体系的基础课程,称为基功课,具体方法是从传统武术各拳种的腰、腿、臂、桩功入手,归纳总结形成一个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这样更加完整地形成一个学科技术体系,当然,这个大体系的具体拳种可以置换,根据各地特色和具体情况,但是,由此形成的武术学科技术体系构架相对固定,以保证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
作为理论体系,首先,要与相应技术体系相配套,既在技术课程同时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拳种产生演变历史、健身修身理论、技击技法理论、教学训练理论等,其次,从下自上通过对各个拳种的抽象和归纳,提出共性的理论内容形成武术理论概论课程,这样与技术体系,共同构成武术学科的基本和主体知识体现,由此在横纵向衍生不断扩大和完善本学科体系。
3.2.3 对课程设置修订的具体建议 1) 在武术专业必修课中加大真正意义上的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特色的课程,理论课程如民族传统体育史、武术拳种史、传统武术典籍导览、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教学、训练概论、传统体育养生概论等,同时,浓缩现有人体科学和人文社会学课程并且尽可能站在本专业角度讲授。技术课程将原有的“专项训练”(改为专业训练课更为体现学科特点)按照本学科的技术体系安排相应课程,具体武术套路专业方向,按武术学科的技术体系设立拳种课程,如按表1所列内容设立一系列课程,其中,原专项也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其中,同时,根据不同拳种体系内容和难易程度安排必要的课时,总体上加大专业课时,至少保证每天1次专业技术课,“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增加与技术课程相配套的理论内容,其课时比例与技术课大致为2:1。2) 限制选修课中与专项训练重复内容部分合并到专业必修课,限制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开设非专业课中的其他拳种课程,特别是开设濒临失传的拳种技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武技项目以承担传承民族文化和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如中国的两翼通背、日本的武道、法国式拳击等。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专业课程互选的课时,以体现“复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跨大专业的复合。
教学计划的修订意义重大,从大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到本学科具体特点,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到学生基本素质,从计划制订和落实实施等都要做考虑,显然,我们的考虑肯定不够全面和成熟,但是,突破项目对我们学科的束缚,深刻思考本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探求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杨,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应该努力的方向,衷心祝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范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孝,潘洪军.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