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教师节的小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教师节的小诗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一直是广受重视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除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好坏以外,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于信息的理解与处理能力。小学生们有的适当的阅读强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发散思维、调节学习节奏、开拓视野,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其整体文学素养。伴随着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教育界以及普通民众对教育体系、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质疑与反思中教学改革的发生已经是势在必行。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它同样面临着怎样适应新的教学标准的要求,转变不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
2、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建议
2.1民主教学,激活学生开口读书的意愿
民主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身份,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成为好朋友,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和教师交谈沟通,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敢于提出疑问,发表意见,通过问题的讨论和解答,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让他们喜欢上语文课,对课文开口大声朗诵,读出感情,读出感悟。
2.2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读懂”且“懂读”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是教师让学生朗读一下课文,或是自己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讲解,这种死气沉沉的氛围早已让学生大为反感,阅读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要让学生能够“读懂”且“懂读”,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可根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作者的心理活动。还可以科学地运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将课文通过动画、文字、歌曲、图画等富有渲染力的媒介展现给学生,给学生直观的、逼真的形象感受,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声地朗诵课文,我们可以一边跟着小声朗诵,一边给予赞许的眼光,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心中思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
2.3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培养个性化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的想象力非常强,这点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将想象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要求,提出一两个中心问题,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走进文中去感知作者的心理世界。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对话类的课文,让他们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我们在旁边加以指导,让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对话,走进课文之中,开阔他们的思维,这时孩子们就会有很强的新奇感,积极地投入到角色的扮演中,有感情地展开对话。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欲望就会全部被激活,从心里渴望上语文课,渴望阅读,这时他们不但能够读懂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更会懂得阅读,记住文中的精彩以及优美的词、句,懂得将它们用于以后的写作中,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2.4引导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但我们必须加以引导,让他们尽可能多阅读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名篇名著,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思考
3.1对于小学生来说,和谐的阅读气氛是必要条件
只有在和谐融洽的阅读教学氛围里,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被激发,也才更有利于提高其阅读水平。小学生在放松和自由的情境里将获得最佳阅读效果。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教学是双边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完善自身角色,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的阅读教学氛围和阅读氛围。教师还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身份向引导者身份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和学生讨论存在的问题,当学生遇到难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当学生取得了阅读收获的时候要及时激励并引导他们深入到课文中,加深理解,获得独特的体验。这也就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感受的习惯,提高感悟作品的能力。
3.2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开展阅读教学,必须有明确的阅读教学目的,丰富多样而又灵活的教学方法,加上应对课堂实际的点拨以及必要的课堂调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体验课文,思考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加强语感的培养,形成自己的阅读感觉,努力让学生进入神奇的语文阅读境界中,不仅实现了学生增加生活体验的目的,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设置板块,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这可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以及把握课文大意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仔细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查字典、了解文章结构以及细节等的能力,引导学生多次阅读,达到细细品味、真正理解并体验文章独特的语言特色和思想品德的目的。在加强各项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问题的设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让学生发现问题,积极主动解决问题,从而加深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的教学中还是相对很重要的。小学阶段也是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应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开始分析,探讨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通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改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甚至是综合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
关于教师节的小诗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人文意识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0-01
前言: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不断推广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对于学生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及空间立体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意识教育,能够强化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
一、人文意识教育概述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以人性教育为主,以涵养人文精神为核心。在人文意识教育中,需要关注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过程性原则,指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各种教学活动的把握,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对于学生意识的提升和改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情感性原则,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经验,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进行评估,将其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在整个数学学习阶段,小学数学是非常基础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过程和方法教育为辅助,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放在第三位,以迎合当前素质教育“成才先成人”的观点;三是激励性原则,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于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应该熟悉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等,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励措施为手段,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小学数学中人文意识教育的有效措施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关注其学习过程及学习水平,关注其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针对学生出现的厌烦心理,应该及时进行疏导,使得学生始终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故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在突出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的同时,赋予其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确保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
2.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学科自身的科学性与人文意识教育的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实现人文意识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鼓励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同时,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主义精神,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对多项式的乘除进行教学时,考虑多项式自身的复杂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多项式进行分解,然后对分解后的单项式进行运算,最后将其结合在一起,得出最终结果,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再次计算,找出最为简单的方法,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3.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及心理特点出发,实现生活化教育,将其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数学的价值,从而在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意识教育。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应该带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悟数学的价值,引导学生将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应的生活场景:小明和小华到新华书店买学习资料,一共两本数学习题集,每一本5元,三本参考书,每一本6元,一本字典15元,小明给了售货员53元,应该找零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并且列出相应的计算式。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领略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三、结语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相应的人文教育观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人文意识教育,从本质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教学活动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魏运隆.人文视角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J].甘肃科技,2010,26(24):193-194,190.
关于教师节的小诗范文3
女:告别了炎炎的夏日,凉爽怡人的秋天向我们展开了笑颜;
男:告别了假期的安静与沉寂,美丽的校园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女:九月对于学校、老师和我们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
男:新学期的开始,带着新的希望,带着新的憧憬,我们踏入了收获的季节。
合:xx小学校园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女: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我是xxx
男:我是xx。今天的节目由我们两人主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本期的主要内容有:
女:新闻直通车
男:心心诗朗诵。
女: 跟大嘴巴说英语。
男: 好书推荐。
女:首先请关注本周新闻。
男:九月十号是教师节,xx小学全体师生迎来了第28个教师节。
女:十号清晨,伴着朝阳,全体教师在国旗下庄严宣誓,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xx教师。
女:紧接着xx的小花童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为每一位教师献上了鲜花,表达了所有孩子对老师的一份感谢之情。
男:最后小朋友们献上了一首诗朗诵,上午的活动圆满结束。
女:我们对老师的爱不是仅用花朵就能表达的,下面请欣赏诗朗诵《老师,我们永远爱您》
女:你献上一朵花,
男:我献上一朵花,
合:让我们编织个大花环,献给亲爱的老师。
女:是您给了种子,太阳般的温暖;
男:是您用汗水,把幼苗浇灌。
女:您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闪烁着迷人的光华;
男:您的歌声像春天的小溪,把欢乐带给了大家。
女: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您的情;
男: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您的话。
女: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您的爱;
男: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是您的一朵花。
合:老师,我们永远爱您!
女:接下来是“跟大嘴巴学英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快乐用英语怎么说吗?
男:happy teachers’ day!
女:请跟我们一起说吧:happy teachers’ day!
男:下一个教师节,我们也可以用这句话祝福老师了。
甲:到了“好书推荐”的时间。本期为大家推荐的书是《小男生杜歌飞》
女:《小男生杜歌飞》描写了一个小男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生活故事以及心理威长故事。
男:这些故事是生活在当下的每一个孩子都可能经历和遇到的事情,充满了真实而活泼的儿童生活情趣。
女:这本书里有许多闪光的细节,默默散发着女作家母爱般的情感光辉。
男:那就是:对童心的悉心爱护与尊重,对小孩子自由、顽皮、无拘无束天性的无声的呵护与鼓励。
女:时间过得真快,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男: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衷心地祝愿:xx小学校园广播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女:愿它能带走你所有的烦恼,为你带去成长的的欢乐。
关于教师节的小诗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解读;重要性
“研读教材”是教师融合数学教学基本思路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先决条件。研读教材就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因素进行详细的重组和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所要传达的信息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出现,以使自己设计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一、教师“教材解读”的重要性
1.“解读教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我们应从这几个学习领域出发,整体把握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研究,以便充分认识它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上一节课,不能单纯地就课论课,而要对小学数学知识脉络有个整体认识,做到心中有体系。
2.“解读教材”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教材是由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编写出来的,如果教师能将教材所蕴含的深意吃透,将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价值挖掘出来,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当地条件和学情,把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整改、补充,灵活处理教材。
3.“解读教材”可以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教材作为数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在尊重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前提下,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教学中,只有读懂了教材,才能读懂学生、读懂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完成。
二、当前教师“教材解读”存在的现状分析
我们很多教师站在如何教的角度设计教学,而没有思考学生是如何学的。如何尽快完成书本知识目标主宰着教师的备课。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教材解读”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不能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解读教材
青年教师只知道一节课上的知识点,说不出这个知识点在本单元、本册其他单元、其他册教材中的前、后衔接联系情况,不知道更不会“立体”地读教材, 不知道一节课的知识点怎样穿成串、形成线,不知在哪条线上,不知道这条线在哪个面上,更不知这个面在哪个体上。往往就课论课,更容易偏信专家的一家解读,模仿者上。如五年级“分数的意义”这一课,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基A上学习,更为后续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应用题打下重要的基础。而我们很多老师找不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不能抓住数学本质的问题解读教材
有了一定经验的中年教师往往会受经验的影响和制约。这些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教会学生具体的解题方法,更多关注的是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忽视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的指导, 忽视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甚至更多的教学凭着经验想当然地教学,更多的只关注了知识的现象。以前这样教没问题,但现在好像失灵了,究其原因是老师没有去深入思考数学本质。如“3的倍数特征”“年月日”的教学,我们以往只是让学生观察现象找规律,而为什么出现这些规律却从未思考过。
3.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教材
特别是新教师,普遍认为读教材是为了了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为设计教案去理解教材,为更好地实施教学过程作准备。很少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学生可能的学习困难、学生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如案例“三角形三边关系”:很多老师是让学生讨论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而教材主题意图是生活中几条路组成一个三角形寻找最近路线。
综上所述,教师在平时的教材解读中,主要存在整体观念的缺失、无法把握数学的本质、不能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等问题。要想较好地解决上述总结出来的诸多问题,老师必须做到无遗漏地读出每页教材中呈现的所有信息,即教师要回答书上有什么;揣摩编写者安排这些信息的意图,即教师要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弄清楚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思考教学设计,即教师要回答怎样做。
参考文献:
[1]孙国春.小学数学教材解读集体偏差现象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
关于教师节的小诗范文5
关键词:培训理念;教学实践;教学研究
一、当前培训成果在实际中转化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全面发展”与“追求学业成绩”之间的矛盾
教育观提出,教育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不能简单地追求阶段性的功利,要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的每个环节,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育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即健康的身体、好奇心、求知欲、自主性、自尊和自信,让学生可持续发展。
在这种教育观的指导下,有些学校就会尝试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开设第二层面、第三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展各种各样的特色活动。应当说,学生的个人能力在这种环境下无疑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但同时,学习成绩被弱化,学校的导向和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业素养上可能存在着不足。
2.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脱节
(1)“教师感觉工作忙碌,无力教研。”教研气氛弱,可以说是很多学校的通病。很多时候,教师对现实的不满往往是对工作现状的不满。其实我们的理念很有价值,但正因为它新颖,所以更需要投入大量的教科研力量。但现实的情况是学校的科研工作非常薄弱,许多教师感觉工作忙碌但却没长进。教师的备、教、批、辅、考等常规检查,学校的早晚自习、月考、分析会,让教师的事务性工作太多,教研往往就变成了“三课”活动,走走过场。
(2)“学生上课的规矩”与“尊重学生”相矛盾。教师希望所有学生在班级里都能快乐,在班里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自在。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应该让学生自由地发展,应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不应该压抑学生的个性。有的教师上课时不要求学生很规矩地手背着手坐好,不限制学生在上课期间随意插话,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与教师交流任何想法。可在其他任课教师眼中,可能这个班的学生很难教,学生连基本的上课规矩都不懂,基本的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更谈不上自主学习。
(3)“理念的模糊性与落实”之间的脱节。新课程中有许多新理念,有的已趋成熟,有的还在探索期。比如,教师是能尊重学生人格个性的人;是能让学生快乐学习的人;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者”;是设计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发挥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教师不是轻易说“对与错”“应该如何”的人,而是能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人。这些教师观表达较为宽泛,教师不知道该怎样操作,表现在行动中则是观望、犹豫、不果断。
诸如以上的困惑,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而这些都会影响教师推进教育改革,实施新理念的积极性。
二、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做法研究
1.国家的拳路要“明”
在现实中,学生要面对的是以选拔性考试为主要方式、以升学为主要标志的激烈的社会竞争。而新理念强调的是学生均衡、全面发展,显然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上,要加快做好顶层设计,并尽快取得体制上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为新理念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2.学校的拳路要“稳”
学校不要想通过教师培训解决所有的问题。抱有这种急躁的思想很容易对课程效果产生不满,从而影响到对培训活动持续性的坚持。培训是造血系统,学校必须重视。所以,学校要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教师培训和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培训上采取“领导―中层―学科教师”的顺序。在具体实施推进过程中,可以组成一个培训项目推行小组,每一个项目组人员可以从教务、教研组、学科教师中抽调人员组成,项目组负责拟定具体推行方案,定期向学校汇报推行进度和成效。
3.教师的拳路要“准”
在各种理念纷繁复杂、各种培训交织、各种先进经验多如牛毛的今天,教师们要学会把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有些经验、教学法是行星、甚至是流星,一闪而过。而有些经验、方法是恒星,永远都在闪耀光芒。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其实不就是我们今天还在大力宣扬的“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吗?培训理念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转化,因地制宜不能照搬。
三、加强“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与应用研究
这里面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家层面,另一个是教师层面。
在国家层面,我们呼吁专家向袁隆平学习,把科研搬到田间地头,理念唯有在实践中生根,才可开花结果。因此,我们的专家要加强“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技术转化”研究,要加强各种运用的反馈,解决教师的困惑,告诉教师处理的方法。总之,理念不是虚的,不能让教师无所适从。
在教师层面,我们要意识到教育理念的实施,一定要有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不是想当然的,而是要把教育科研扎扎实实地搞起来,这里面包含着成功与失败,包含着快乐与痛苦。但是我们要坚信我们的方向,坚定我们的步伐。
关于教师节的小诗范文6
关键字: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而在高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做到在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人文修养教育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学校首要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即教会学生怎么做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如同人生的方向盘,对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着引领作用,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一个人在对待处理事物、社会人生时就有了持久而稳定的价值标尺,所以形成较为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高职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它帮助学生“精神成人”,它能使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广博而强大。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语文能够夯实实力并且会转换为就职所必要的素养,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理解能力,能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及职场中具有优势和竞争力。语文教育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课文中那些充满美感的诗句,那些严谨而实用的人生哲理,都能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3],转化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高职语文教育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1、高职语文教育对学生世界观的影响
语文是一门兼具思想性与人文学的学科。它能借助文字的魅力使人们走出混沌,知书明理。它能起到对学生净化心灵,塑造美好灵魂的作用,对学生有着最直观、最深刻的影响。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对课文进行了丰富而全面的选择,有关于人生、关于理想、关于青春、关于爱情等不同的主题,有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体裁,有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优秀篇目和选文。
高职院校开设的语文课程中富含了大量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情趣熏陶的内容。课文中所体现的民族思想、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到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同时,学生能够体验到整个人类的文化感受,了解并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能够以较为正确和公正的立场来进行评论。语文课程中加大了社会、哲学、艺术等相关的人文学科的内容,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博大宽容的世界观,是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自由的发展[1]。
2、高职语文教育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健全完美的人格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朗活泼的性格、沉稳灵动的气质、广泛多样的爱好、正常发挥的能力、锐意进取的思想、纯正高尚的品德。这些高尚的品格在语文课本中,在先人的著作中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这些优秀的人格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致使他们能最终形成较为正确的人生观。
自古以来,语文教育都融汇着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教育,建立起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教育观。但是由于学生的人生经历、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性格特征的不同,在阅读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倾向。
目前,一些学生的文化趣味趋于世俗化,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网络游戏成为非中文专业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精神食粮。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职学校甚至整个社会淡薄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那么高职学校的语文教育的正确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层次、文化品位的神圣使命。一些经典的课文贯穿着急公好义、忧国忧民、天下为先的人生观,这些承载着整个民族的优秀精神的篇章在千百年来传诵不已。那么,在新时期就更应该让学生懂得和体会其中的感染力、感召力、净化人的心灵。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高职语文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当前社会,弥漫着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的不良风潮。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如何做到对学生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众所周知,部分高职学生可能从小成绩不是太好,表现不是最佳,他们往往在中考或高考中失利,最后选择了高职院校。这些学生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心理更敏感、脆弱,有的精神上出现颓废倾向,进而出现价值偏向。其中少部分学生甚至沾染了不良习气,对人生失去了较高的理想和追求。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注重选取内涵丰富、情趣生动、语言经典的教学素材,使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品味和感悟,触动灵魂,引起共鸣,从而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的精神人格、自强进取的民族精神、天人和谐的人生追求和崇德尚能的价值取向。
在新的语文课程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过程和方法是核心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终极目标。通过语文教学的熏陶和教师的言传身教,颂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讴歌民族精神,肯定和褒扬高尚品性和人格,深刻探讨生命的意义,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可通过了解和赏析课文对作者的人格魅力进行宣扬,还能通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从而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渗透[2]。
三、结论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知识涉及面广,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等多方面,中国语言文学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广博而深邃,睿智而高远。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对于正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职学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语文教学,并且因材施教,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审美的熏陶,对于学生的成长就会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金豪.语文教学应注重情感教学——谈语文教学对学生人生观的正面影响[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04):20-21
[2]马成.浅谈语文教育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科学与财富,2010,(7):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