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科护士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科护士毕业论文范文1
我们小组一共有8人,每4人一组,分为两组分别在不同的科室交替实习。今天我主要想给大家说三个方面:轮转科室,教学特点和中山医院的护理特色。
我们在中山医院一共轮转了10个科室,分别是普外科 、心内科 、急诊科、 手术室 、心电图、重症监护室 、妇科 产科,其中内外科我们各实习了10周,10周中让我们分别轮转了内科血液透析室 和外科门诊换药室各 1周,其他科室各实习4周。
对于教学特色,我想说说中山医院的带教结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中山的带教主要由护理部的一位老师负责,在她下面有内外科总带教,急诊总带教以及其他带教。在这些总带教下面还有各个科室的带教老师,在实习过程中,这些科室带教会为我们安排有经验的老师给我们实施一对一带教,当然也有的科室做不到一对一带教,这时候就需要组长与带教老师进行沟通,尽可能的为同学争取最大的利益。而且,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与老师的有效沟通在中山医院实习中是非常的重要的,记住,我说的是有效沟通,因为我们在刚开始的实习中,不是没有和老师沟通,但我们发现有的老师不是很愿意和我们外地实习生多说,经常是沟通无效,这就直接导致我们在最后的考试上错误百出,被总带教批评的很厉害。
而每次在进入一个新的科室时,每个科室的老师都会先给我们介绍一下科室的环境,在实习过程中,有的带教老师会抽时间给我们介绍一些科室的常见疾病和用药,像我们实习的心内科的内科总带教就经常抽时间给我们讲心内科的疾病。然后就是每个科室老师都会给我们做一些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因为我们大内大外科只转一个科,所以有些其他的专科操作总带教就会集中时间安排我们去其他科室去看示教。同样的,因为大内大外科只转一个科,其他科室的疾病就不太有机会见到,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总带教会在每周安排一个时间为我们请各个科室的老师过来给我们上课,下周就会对上周学的内容进行考核。
而出科考试成绩主要平时提问成绩、操作考(基础+专科)成绩、小讲课考试成绩、护理查房和小讲课成绩、整体护理考(大小病史)成绩,这里护理查房和整体护理考是本科生特有的,总带教的要求非常高,通常都会给你挑出很多的毛病,比如在病史考试时,她在听完你的汇报以后,通常会问一些和这份病历有关的问题,比如疾病的相关知识,或是这份病史的信息,比如这位患者是有高热的,那她会问你患者哪天发热,最高体温是多少,说实话,我们都是背病史的,有时不会注意的这么小的地方,那你就会被很严厉的批评,因为你对病史不熟悉,刚开始也许你会觉得很委屈,但事后,你会发现老师批评的对,一个对病史不熟悉的护士是称不上好护士的,甚至不是一个合格的护士。所以在实习过程中,也许你会被批评很多次,每次都很犀利,特别是总带教,她所到处没有批评人是不正常的,但是我想我们还是要多从自己这里找找原因,因为如果你真的做的很好,她是不会说你不好的,只是她对实习生的要求很高,特别是本科生,当她批评你时,只说明你没有能达到她的要求,但是她当你面批评你,但是从她内心里还是知道熟好熟坏的,当有一天她不再批评你时,说明她已经放弃你了,这种被我们称为打击教育的教育方式,让我们成长了很多。
最后,我还想和大家说说中山医院的护理特色。说实话,我很喜欢也很欣赏中山医院护理部老师们的护理理念,这些理念在她们的护理中都表现出来了。首先就是双向核对制度,在中山医院,从病人的入院到出院,无论是进行宣教,还是操作,都是双向核对的,即:护士在执行任何操作时,不直呼姓名,而是让患者自己说出姓名。这样可防止患者因听错姓名发生差错事故。当护士在实施各项治疗时,如果忘记呼叫患者姓名,患者可反问护士自己的姓名或拒绝护士操作。一般医院可能也是要求护士在核对时让患者自报姓名,但说实话,很多护士都做不到,但是中山医院,上至护理部主任,下到科室护士长,每天都在病房检查,检查的内容就是双向核对、巡房和健康宣教,也就我今天所介绍的这几方面,所以在中山医院,双向核对的执行率是很高的,因为如果被查出来你核对时没有让患者自报姓名,是会被严厉批评的。
中山的护理特色还有就是每一小时巡一次房的巡房制度。每个小时我们都会去病房转一圈,补液的病人看看他的补液量和速度,穿刺部位的状况,有没静脉炎等输液反应,手术的病人看看他的伤口有没有出血,这些看似很小的观察要点,如果不注意观察,有时也是会致命的。因此,中山医院的巡房制度让我们在进临床的初期就养成了一个观察病情的好习惯,这对我们以后独立当班是有很大好处的。
健康教育也是中山医院的一个护理特色,无论你在哪个病房,科室都会有一本健康教育指导的文件夹,里面有与这个科室有关疾病或检查的健康指导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实习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当你熟悉科室环境以及常见疾病后,老师就会让你去和病人做健康指导,这不仅让我们巩固了知识,也让我们和患者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当我们在病人身上做有创操作时,病人才会比较愿意让你在其身上操作,即使失败,他也会用一句“没关系”来安慰你,不会让你很难看。
内科护士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八年制医学教育;神经外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1(a)-0155-03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eight year program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in clinical neurosurgical practice
FAN Cungang ZHOU Jingru ZHANG Qingju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represent the current highest level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rain medical "elite" talents. On the basis of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as well as features of neurosurgery, we attempt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clinical guidance on the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by establishing a good work ethic and 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inishing medical records timely in standardized formation, studying clinical case by "four in one" method, training operating skills progressively, training clinical thinking via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oncepts and problem-oriented learning methods, pratic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avoid patient-doctor disputes, and designing research projects on clinical experience. These method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stimulating self-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thereby aids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clinical training tasks and future clinical work in as well.
[Key words] Eight-year medical education; Neurosurgery; Clinical teaching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的医学专门人才是我国为适应新形势、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医学“精英”而推出的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北京大学医学部自2001年开始试办长学制(八年制)医学教育以来,已有5批八年制研究生业完成了临床实习任务并顺利毕业。现就我科多年来对八年制研究生的培养体会进行总结,以期对完善八年制医学教育有所帮助。
1 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目标
在2009年11月8日第六届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中通过的《八年制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试行)》中指出,八年制临床教学应遵循“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办学原则;强调“通识通科的医学基础,贯穿全程的综合素质和面向未来的发展潜能”的培养理念;以“培养具备较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较强的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为学生成为医学科学已知领域的革新者和未知领域的开拓者打下坚实的基础[1]。
2 八年制医学生的基本要求
就培养的具体要求而言,八年制医学博士研究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伦理道德、优良的医德医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坚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完成学位论文[1]。由此可见,我国八年制博士研究生培养定位临床+科研的“复合型”人才,较美国的“毛坯型”医学博士有更高的要求[2]。
3 八年制医学生的自身特点
从生源情况来看,八年制学生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具体表现在:①基础知识扎实,公共英语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②思维方式活跃,接受能力强,知识面较广;③没有考研压力等因素的干扰,能将精力集中于临床学习和实习;④精英意识强烈,希望能获得重视和最好的教育;⑤自学能力较强;⑥有一定的优越感,自信心强,但也有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之不足。上述特点大部分对开展临床实习和科研工作十分有利,但自负、不愿意向带教老师和护士请教的不良心态则会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甚至某些学生还会不懂装懂或好钻牛角尖,这对临床专业学习十分不利[3]。为此,带教老师需予以耐心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定位,顺利地完成角色转变,树立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优秀品质,坚决避免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不良作风。
4 神经外科的学科特征
神经外科是医学领域中最年轻、最复杂、最具有活力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比较,神经外科学有其突出的特征:①专业性强、知识抽象,不易理解;②内容广泛、名词术语多,难记、难懂;③急危重症多,病情复杂且多变,学生难以掌握;④课时少、见习和实习时间短,学生对相关知识比较陌生;⑤以神经解剖、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为基础,又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眼科、呼吸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乃至妇产科有广泛联系,使学生感到谜茫。由此学生们往往感觉神经外科内容繁冗复杂、知识深奥抽象,觉得无从下手、难以入门,出现明显的畏难情绪和畏惧心理,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受挫[4]。因此,带教老师需要耐心疏导,努力去除其为难情绪,树立起学习神经外科的信心。
5 八年制医学生的神经外科教学体会
基于八年制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学生自身特点和神经外科学科特征,优化教学方案的必要性显得十分突出。
首先,应帮助学生树立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责任感。带教老师应向学生介绍神经外科大部分手术是对颅脑和脊髓进行操作,是临床医学中风险最大、难度最高的专业之一,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偏瘫、失语、偏盲、昏迷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责任感,并应通过带教老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使研究生感受到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责任之重大,使其从实习阶段就应注意认真观察和仔细分析每位患者的病情变化。例如,头痛是全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但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则应仔细询问其症状有无进行性加重,观察有无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瞳孔变化以及对甘露醇脱水治疗有无玩应等,时刻警惕术后出血或脑水肿引起的高颅压,必要时应行头颅CT检查。如未进行上述观察而简单予以药物止痛和镇静药物治疗,一旦病情进展为脑疝阶段则预后极差,甚至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第二,加强病例书写基本功的培养,增强学生避免医疗纠纷的能力。八年制医学生常有明显的优越感,自我感觉良好、眼高手低,易出现重视手术操作和临床技能、忽视病例书写的缺点。为此,带教老师应使学生明确病历书写是临床医生最重要基本功之一,是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系统收集临床资料和得出正确的诊疗方案之前提。此外,还应强调在当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病历资料在医疗事故鉴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及时、规范、详实的病历记录也是医护人员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子化病历广泛普及的今天还应自觉避免病历的格式化、模板化和拷贝错误等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带教老师还应应结合神经解剖和神经系统查体进行讲解和示范,鼓励研究生反复训练直至完全掌握。这样才能使研究生在采集病史和查体过程中有的放矢,书写出能充分反映患者临床特征、对明确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病历[5]。
第三,结合神经解剖-定位症状和体征-神经影像学-手术录像“四位一体”的临床病例学习。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飞速发展得益于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的神经影像检查方法使以更微创的手术入路、更精确的显微解剖、更少的出血和更小的组织创伤来解除神经系统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成为可能。因此,应结合神经解剖、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使研究生对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病有全面了解,同时结合手术入路的设计赫尔手术录像使学生对相关的局部神经解剖形成三维的立体概念,从而对疾病获得全面的认识。
第四,以专科操作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首先,带教老师应通过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操作演示使学生了解规范化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先由相对简单的腰椎穿刺、腰椎置管引流、头皮裂伤和撕脱伤的清创缝合、头皮肿物切除等基本操作开始,逐步过渡到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脑室穿刺外引流、脑室-腹腔分流术等常规操作,进而参与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术、颅内血肿清除术、颅脑肿瘤的开颅和关颅等相对复杂的手术操作。在整个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体下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临床实践充分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第五,通过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和以问题为导向的临床思维培养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思路借鉴。如今临床医学行为已由过去的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为指导向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模式转变,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带教老师应预先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并设置恰当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分析,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与已发表的相关循证医学指南进行对比和学习,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从而更加高效和深刻地掌握学习方法和临床知识,并对相关临床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重要启示。
第六,重视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加强医患沟通,避免医疗纠纷。神经外科急危重症较多、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且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常见,这更凸显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首先带教老师应对研究生进行临床沟通技巧的相关培训,然后组织学生观摩老师与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和手术签字等沟通,进而由研究生先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再由带教老师进行补充和解释,从而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亲身体验和观摩中提高沟通能力和技巧,有效地避免医疗纠纷。
第七,结合临床学习提早拟定科研课题。八年制医学生在专科学习的时间一般仅为1~2个月,科研课题的时间安排一般仅为3个月,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条件下完成博士论文绝非易事。为此,应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期伊始便根据学生的兴趣、科室收治患者病种情况和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协助研究生确定科研选题,以便在随后2年半~3年的临床转科过程中完成病例积累、手术标本采集和随访工作,为顺利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奠定基础[6]。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是综合性、复杂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高难度、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技术含量的学科,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和平台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八年制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充分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原则、临床思维和科研方法,最终成为临床+科研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乃至神经外科的领军人物,仍是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艰巨而复杂的医学教育课题。
[参考文献]
[1] 第六届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八年制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试行)[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 29(6):158-159.
[2] 范学工,李亚平,胡卫锋,等.我国八年制与美国4+4医学博士招生与培养的比较[J].复旦教育论坛,2011,9(3):93-96.
[3] 孙光远,赵学维,刘腾飞.胸心外科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带教体会[J].高教研究,2013,31(6):25-26.
[4] 吕立权,王来根.八年制医学生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47-48.
[5] 谢宗义,陈维福,程远.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带教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264-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