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将来的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极大提升了人力资源的价值,人力资源己经成煤矿企业最具有竞争力因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煤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工作开发力度,更加重视其方法的探讨。
1、煤矿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状况
人才资源是煤矿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面对老矿资源枯竭给企业带来的困境和挑战,人力资源工作应当坚持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人力资源工作虽然在煤矿企业发展的进程中进行了充分的完善,但仍有不足之处。体现在煤炭的人才选用机制过于单一,专业人才仍然匮乏。同时,煤炭人力资源工作体制过于陈旧,具体表现为体制落后,造成人才流失;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造成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竞争机制不健全,导致人员配置不合理等诸多方面。此外,煤矿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欠缺长远规划。针对煤炭人力资源工作的现状,在此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2、完善煤矿人力资源工作的建议
2.1创新人才选用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完善岗位制度。制度改革要深化,岗位职责、岗位标准、岗位要求和岗位设置要明确。对于实际空缺的岗位,必须坚持先考试,再竞争上岗,招聘一定要公开、公正等选拔任用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拓宽引才渠道,加大人力和资金投入,主动外出招聘,网络招聘。开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定期制度在人才市场信息,逐步变招工为招生的模式。
2.2革新人才工作体制,提升企业人才凝聚力
2.2.1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念。人才和知识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两大支点。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都是优秀人才,其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其高层次的创新能力,正在成为限制煤矿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优秀主体专业人才紧缺的客观现状,结合煤矿企业的特点,人事工作中应注意到“人人都可以成才,工作优秀就是人才”,应把人才使用的眼光放宽,不拘泥于“科班”出身,如优秀技术能手、优秀工人技师等专业技能精湛的员工也应当纳入人才培养的范围。这样才能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有利于人力资源工作有效进行。
2.2.2重视人才薪酬激励。提高人才薪酬待遇,让员工感到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自身的付出得到尊重、理解,愿意为企业贡献力量。从目前形式来看,要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在煤矿企业建立科学、创新的全新激励机制。工资仍是企业员工的最重要的需求,企业工作是员工工作目的获得相应的报酬。衡量员工价值最终体现在报酬的高低,这是标准之一,是员工心理需要被满足的一个必要方面。
2.2.3推行科学的考核制度。科学的考核体制应对煤矿各个岗位职责任务目标进行分级、分类量化,制定量化考核评分标准,集中体现于职工的能力和业绩考核中。实行一月一考试,一总结,定期调整的制度。
2.3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2.3.1设计育才不同路径。
按照不同提点人才的进行重点培养。通过邀请高校专家、教授,定期来企业举办研修班,将市场经济前沿的企业理论和案例着重讲授,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长期脱产培训,全面更新其知识结构的方法来培养需要的管理型人才。通过有计划安排参加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等各类培训班。针对矿井急需的矿业专业、地测测量专业等主体专业,与各大高校联合培养,脱产进行学习深造的办法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
2.3.2提供人才培训基地。实行专家代培制度。聘请一些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老专家、老高工来担任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老师,在企业一些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让专家把关技术质量,让年轻技术人员主持项目,使他们得到有效的培养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再是送培在职研究生制度。企业每年选送几名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和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骨干攻读在职研究生,实行定向培养,重点培养机电、矿业和经营管理方面专业的带头人。最后是职业技能鉴定制。对井下特殊工种作业职工实行技能鉴定制,定期对技术工人实行技术水平鉴定,重在实践中提高技术水平。
2.3.3建设企业人才流动平台。人才的交流是企业组织行为,而人才流动是人才自主行为。人才的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有利于激励人才动力,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有利于形成人才竞争,对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因此,煤矿内部更要敢于实行人才开放流动的制度模式,敢于打破制度的束缚。煤炭企业需要制定激励政策吸引人才,在企业内部形成竞争,最终加强人才配置合理化。
2.3.4加强复合性人才的培养。通过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不同工作环境的锻炼,丰富员工现场实践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只有打造复合型人才,使人才有更大的使用空间,才能有效地解决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难题。
3、总结
以上内容只是浅显的一些建议,初衷旨在改变煤矿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落后的现状,未来要让人力资源工作真正能在煤矿企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并通过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为煤矿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煤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近年来陕西省煤炭产量持续增加,但在目前煤炭经济下行背景下,煤矿生产仍然存在很多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本文从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两方面统计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陕西省发生的70起煤矿事故,系统分析了煤矿生产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
陕西;煤矿事故;统计;原因分析;预防对策
1前言
陕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和生产大省,现有各类煤矿523处,从业人员近19万人,煤矿安全对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1]。近十年来(2006年1月至2015年11月),陕西省原煤产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14年突破了5亿吨(见表1),且安全形势基本较好,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百万吨死亡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1),2015年降到了0.1以下。但在当前煤炭市场低迷,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煤矿安全生产任务依然艰巨。2014年5月14日,中煤大海则煤矿发生溜灰管坠落事故,死亡13人;2015年7月6日,韩城桑树坪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4人;2016年1月6日,神木刘家峁煤矿发生井下坍塌事故,死亡11人。惨重的教训时刻敲响着安全的警钟。系统分析已发生事故的原因,对于改善陕西煤矿安全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陕西省近三年煤矿事故统计
本文详细统计了陕西省近3年(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发生的70起煤矿事故(见图2),共死亡94人,其中运输事故21起(占总事故的30.0%)、死亡22人(占总事故的23.4%);瓦斯事故3起(4.3%)、死亡9人(9.6%);顶板事故27起(38.6%)、死亡29人(30.9%);机电事故8起(11.4%)、死亡9人(9.6%);火灾事故1起(1.4%)、死亡2人(2.1%);放炮事故1起(1.4%)、死亡2人(2.1%);其他事故9起(12.9%)、死亡21人(22.3%)。在这七类事故中,顶板事故和运输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均较多,合计占总数的68.6%和64.3%,是威胁陕西煤矿安全最严重的两类事故。国有重点煤矿发生事故17起(24.3%)、死亡35人(37.2%);国有地方煤矿16起(22.8%)、死亡16人(17.1%)乡镇煤矿37起(52.9%)、死亡43人(45.7%)。其中,乡镇煤矿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在三类煤矿中均最多。在这70起事故中,一般事故共发生67起(95.7%)、死亡74人(78.7%);较大事故2起(2.9%)、死亡7人(7.5%);重大事故1起(1.4%)、死亡13人(13.8%)。
3陕西近年煤矿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
3.1煤矿生产系统特点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及开采方式的多样性,煤矿生产具有鲜明的特点。煤矿生产系统的安全状况受到煤矿固有风险、人的不安全行为、恶劣环境及管理不当等多因素的影响,且生产过程存在明显的动态变化性。由于煤矿井下存在多种危险源,某种危险源在引发事故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其他危险源的影响,有的会与其他危险源共同作用增大事故发生概率[3]。
3.2陕西煤矿生产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及预防对策虽然目前陕西煤矿安全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存在很多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统计近年来已发生的煤矿事故,总结出影响陕西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1)煤矿地质构造复杂,赋存规律性差,导致某些矿区发生瓦斯事故、冲击地压、冒顶、煤自燃的危险性较大。应完善矿井通风系统和设施,加强通风管理,做好煤尘防爆、自然发火的预防措施,严格落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维护和使用。(2)全省小煤矿数量依然偏多,且生产工艺和设备水平差,采掘技术落后,安全投入不足,事故隐患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应积极推行科技兴安战略,加大安全投入,改善生产工艺,提高机械化水平。(3)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全省煤矿从业人员大多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且煤矿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采矿、机电、地质、测量、通风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制约了陕西煤炭安全生产与发展。以后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逐步提高员工的素质。(4)安全监察监管力度不够。目前全省煤炭管理专业人员不到总数的20%,人数少任务重,导致煤矿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隐患重重[1]。应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监察监管人员的比例,加强煤矿日常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且避免流于形式。(5)部分矿长重生产、轻安全,不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三违规现象普遍存在[4]。加之当前煤炭经济下行给安全生产带来新的压力,导致大部分煤矿效益下降,安全投入减少,隐患不能及时得到治理。应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矿长责任制,强化煤矿主体责任落实督查。
4结论
统计分析了陕西省2013年1月~2015年11月发生的70起煤矿事故,结果表明顶板事故和运输事故是陕西省主要的煤矿事故类型,发生次数及死亡人数均较多,且乡镇煤矿安全生产形式最严峻。陕西省煤矿安全状况近些年有了很大好转,但由于地质构造复杂、赋存规律差、小煤矿偏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监管力量不足、经济下行带来较大压力等原因,煤矿生产仍然存在很多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应综合采取加大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监察监管力度,推行科技兴安、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强化煤矿主体责任落实等措施逐步提高陕西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姜锋副省长在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陕政通报,第19期.
[2]陕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
[3]杨大明.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级模型及应用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5.
煤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问题;措施
1煤矿机电管理造成的影响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运用机电管理,不仅是整个生产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机电管理自身存在的特征,也为煤矿企业的生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通常情况下煤矿企业中的相关设施类型较多,占地面积又比较大,对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进行煤矿机电管理涉及一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只有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保障煤矿企业中机电管理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煤矿机电管理的应用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煤矿生产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
2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与经验
一些煤矿企业尽管按照相关规定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然而因为相关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相关的管理条例无法真正发挥效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主要是技术培训的力度与方式,培训缺乏更加广泛的范围,且培训的方法较为落后,在培训时过于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等等。同时,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聘用,如果缺乏专业的实践培训,则会在日后的管理中形成一定的影响。
2.2机电管理体制不全面
煤矿企业的相关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仅仅注重煤矿的产量,对于机电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意义却缺乏相应的重视[2]。企业中没有设立专门的机电管理机构,导致机电管理的相关工作没有有效的落实;其次,煤矿机电管理的相关制度缺乏完善,一些煤矿既没有进行详细制度的考核,制度也缺乏有效的落实,以此造成了煤矿企业中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现象。
2.3缺乏资金投入
因为一些煤矿在资金投入方面缺乏重视,直接造成开采过程中相关设备不足,因为资金不足,导致设备无法进行有效的维修,为煤矿开采造成一定的安全影响。一些煤矿设备缺乏质量保障,缺乏相应的技术保障,导致一些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较低,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水平的提升。
3煤矿机电管理提升改进措施思考
3.1提高机电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素质
机电管理人员是保证机电管理有序进行的主体,管理人员本身也为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为此,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十分重要。
3.1.1设置人员培训制度
煤矿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人员招聘模式,在人员正式入职之前企业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按照人员所在岗位决定培训时间的长短,在培训完成之后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统一的考察[3]。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对于机电管理的重视,在原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提升机电管理专业技术以及素质。
3.1.2创新并完善培训内容
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培训内容与方法,无法有效的发挥员工培训的作用。煤矿企业需要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对培训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使员工培训能够全面体现出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掌握最新阶段的技术,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煤矿企业机电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
3.2完善企业中的机电管理制度
山西地区煤炭产业比较发达,然而在煤矿企业中却仍然面临机电管理制度的问题。针对该现象,煤矿企业要针对企业中的机电管理设备的运行状况,完善企业的机电管理制度,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完善机电管理制度,提升煤矿企业中机电管理的有效性[4]。例如,某企业的机电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需要立足于机电管理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煤矿的生产状况,在企业中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制度中对员工的管理职责进行详细的规定,确定责任,强化考核力度。针对矿井机电设施设置严谨的防爆准则,对机电管理设施的维修与保养进行详细的规定,同时对机械设施的更新换代要求进行规定。除此之外,煤矿企业要在管理制度中设置矿井的管理维修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对机电管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加强机电管理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并且总结维修次数,对其进行记录,以报告的形式上交。
3.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机电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煤矿企业中的机电管理水平,首先企业要加大机电管理设备的资金投入,重点落实机电管理设施的更新换代,保证机电管理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性。企业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机电体系中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全面提升煤矿企业中机电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使机电设备的作用能够得到充足的发挥[5]。全面淘汰企业中安全性不足、高耗能的设备,避免出现机器组装的现象。另外,企业要积极运用新型机电技术,淘汰传统的技术,全面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运输,实现远程监控。在煤矿企业中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加大资金投入,运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为我国山西煤矿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受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煤矿生产行业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山西地区,机电管理的普遍应用为煤矿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然而其中仍然面临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笔者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机电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素质、完善企业中的机电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机电管理体系三个角度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分析,能够有效提升煤矿企业机电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新华,陈国强.浅析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煤炭工程,2014,07:60-62.
[2]安文利,等.煤矿机电管理的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J].科技资讯,2013,23:156+158.
[3]姜朝俊.刍议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25:172-173.
煤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勘探程度低,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差,现有生产矿井中开采薄煤层、极薄煤层和大倾角煤层的矿井占矿井总数的70%。**是全国煤矿瓦斯灾害的重灾区,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矿井总数的31.25%,自然灾害严重,瓦斯、自燃、煤尘、水害、顶板等各种灾害齐全,煤矿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历年来居高不下。2005年,我省煤矿数为2259个,全省煤矿事故死亡532人。近几年来,全省各级政府、企业都高度重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采取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强制推进等办法,逐步完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省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下降,未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33.65%。2009年1-11月,我省发生煤矿安全事故203起,死亡258人,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5.09%和22.75%。
一、科学论证、循序引导、探索经验
**是全国六个重点安全生产监控省之一。为确保完成国务院确定的三年内解决小煤矿问题的目标任务,我省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解决小煤矿问题的重要手段,总结探索出我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路子和管理强矿的有效方法,扭转煤矿安全生产被动局面。组织专家深入开展调研,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省煤矿安全管理标准(试行)》。认真规划,分类指导,首先对28处国有重点煤矿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恢复性建设工作,其次对418处6万吨以上矿井分二批次启动质量标准化工作,最后对条件相对比较差的煤矿先达到四级安全质量标准后再向上一个级别迈进的过渡办法,直到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大力开展宣传和发动,对规划煤矿的矿长或业主、具体经办人员,市(州)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监分局具体负责煤矿标准化人员进行培训。省局专门抽调相关处室专业技术人员对标准化规划建设矿井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督促,并严格按照标准逐矿验收。
二、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上下齐动
省局党组就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多次开会部署,明确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方法、步骤、措施。并定期召开质量标准化工作会议,听取相关情况,定期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增添工作措施。省局抽调人员成立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组,专门负责标准化工作的规划、指导、检查、督促和验收。各产煤市(州)、县(市、区)都成立了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负责对标准化工作的规划、指导、验收。有关的煤矿按“一矿一策”要求,编制标准化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分专业组对照标准认真排查出存在的问题,落实资金、措施、人员和时间,按期整改到标,部分煤矿还建立了质量标准化目标考核机制。
三、攻坚克难、典型示范、强制推进
为解决部分业主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采取了3项具体措施。一是采取硬措施,强制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以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文件,将全省未达标的矿井列出达标的时间表,到期不能达标的,一律停止采掘作业,待达标后方能恢复生产。二是设置门槛,严格要求。省政府专门发文明确要求:煤矿建设工程必须经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竣工验收;安全生产许可证延续变更,也必须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否则不予延续变更。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建设。在全省各采煤市(州)、县(市、区)建立标准化示范矿,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和示范矿井的辐射作用。在省政府召开全省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现场会期间,从全省质量标准化矿井中推选50个作为示范矿井,并对其中20个进行现场参观。面前,全省6万吨以上煤矿基本达到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煤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问题;对策
煤矿机电管理是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在其生命周期内良好运作并最大程度发挥其应有功能的重要保障。一旦在煤矿机电管理的环节出现问题,就势必会对煤矿的正常作业造成影响,而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现当前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进行科学理性分析并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方能切实保障这些机电设备的良好运转乃至煤矿企业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当前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煤矿机电管理相关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尽管在近些年来我国的煤矿行业的形式较好,职工的待遇也较过去有了较大程度提高,但其所面临的问题仍是比较多的,这在很大程度是由于煤矿较为艰苦的工作环境乃至某些危险因素所决定的。故煤矿的多数机电专业技术人员仍不具备十分强大的吸引力,继而导致此方面人才的逐渐流失,只剩下经验非常匮乏的年轻技工或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老员工等,煤矿机电管理相关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因此大为降低,业务水平难以有较大突破。
1.2煤矿机电管理相关的体制还不十分健全
我国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新的煤矿质量标准化的相关规定。规定要求,每个煤矿井都必须至少建立起17种或以上的电机相关管理制度。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仍有不少煤矿未达成该要求,甚至是不予理会,而主要负责机电管理的部门或人员也多将其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完成生产任务方面,根本无暇顾及机电相关管理体质的制定与落实考核,或仅仅是做个样子,不仅不严格贯彻执行,甚至整个管理现场常常陷入一种混乱无序的局面。
1.3煤矿机电管理相关的监察力度不够
与其他机械设备相比较,煤矿机电是尤其相对更为不同的特征的,而这些特征又主要表现在矿井工作的强度较大、环境条件恶劣、工序复杂以及专业性较强等几个方面,且均会为机电管理的监察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甚至是挑战。再加上机电监察人员自身在业务素质、专业能力、责任意识等方面尚存有较大缺陷,也导致其不能较好地履行煤矿机电管理的相关监察工作,以至于导致其监察工作往往是停留于表面而难以真正发挥机电管理监察的功能。
2 加强当前煤矿机电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强化培训以全面提升煤矿机电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当代社会中的企业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与其他企业比较,煤矿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与保持度均是非常不容易的。基于此,煤矿企业应更要舍得在人才方面进行投资,通过建立起高效而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方可更好地稳定煤矿机电的专业人才队伍。其具体措施不仅要进一步提升福利待遇,而且还应给其更多深造与晋升的机会,只有在人员方面获得稳定后方可铸就起拥有出色专业技术支持的机电管理专业人才队伍。此外,师资培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这就需要煤矿企业多方吸收经验以不断完善当前的教学手段与培训内容,才能为企业自身的身材培养奠定基础条件。
2.2建立更加科学与规范的煤矿机电管理制度
煤矿机电管理所涉及的工作点、面是非常多的,而且工作也非常复杂。煤矿企业唯有充分考量企业生产现场的机电管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同时参照煤矿机电质量量化标准尽快建立起上述的17种或以上的基本管理制度,并以此不断深入拓展与细化,拟定出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子制度,进而以这些制度来指导包括检查、验收、现场管理、维修以及相关经济指标在内的机电管理的方方面面。另外,更重要的是煤矿企业必须严格督促这些制度的落实,并在其过程中不断提升机电职能部门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一并加强分析考核,切实保证制度的执行力。
2.3进一步提高煤矿机电管理监察的力度
首先应通过一定的必要培训与教育手段将煤矿机电管理相关监察人员的认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尽量助其建立其更为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以此保持其始终具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动力;其次还要将煤矿机电管理监察人员作为另一层面的监察对象,由企业最高管理层直接领导,严格按照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责任追究;再次还必须加强对机电管理监察人员的能力考核,以此确保煤矿机电管理的监察工作不仅有效而且高效地开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管理是煤矿企业内部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其管理成效的优良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乃至安全状况水平。基于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不断解放思想与更新观念,在机电管理工作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才能为煤矿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煤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我省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省政府主要领导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省政府发出《关于做好防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川府办发电〔2009〕10号),现转发你们,并提出贯彻意见请一并落实,确保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和电煤供应,避免由灾害性天气引发安全事故,让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一、提高认识,充分调动春节坚持生产煤矿积极性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加之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将至,很多煤矿已停产放假,去年全省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煤矿原煤生产直到5月中旬才基本恢复正常。近期煤炭库存消耗明显加快,各产煤市(州)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煤炭生产的紧迫性,加强对春节期间坚持生产煤矿慰问工作,必须把元旦、春节电煤供应“以奖代补”资金主要用于提高元旦、春节期间电煤生产企业生产和供应电煤的积极性,全部用于对元旦、春节期间电煤生产企业职工加班补贴,并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对辖区内煤炭企业进行补贴。把矿井生产安排工作做细,确保今年春节期间煤炭产量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去年全省煤矿春节期间日产原煤5.0万吨,今年春节期间,主产煤市(州)应保持每天生产原煤6.15万吨以上,日供电煤5.0万吨以上,计划如下表。请主产煤市(州)结合我委下达的“以奖代补”生产计划把产量计划落实到每一个春节期间坚持生产煤矿头上,并督促按计划生产和供应电煤。
二、结合实际,认真做好煤矿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工作
各煤矿企业特别是高海拔地区的煤矿企业,必须把常用配件、生产、生活和油料物资准备好,把备用发电机组检修好,确保处于完好状态,防止雨雪封山和供电线路出现故障而影响值守和生产人员生活和矿井正常通风、排水,防止引起瓦斯积聚和淹井事故。各产煤市(州)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必须协调好煤矿企业油料供应工作。
三、总结经验,又好又快进行煤矿复产验收工作
必须充分认识雨雪冰冻灾害的危害性,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必须及时整合专业技术机构和救援队伍力量,提前做好受灾煤矿恢复通风、排水预案,防止在瓦斯排放和排水过程中发生事故。必须充分认识煤矿复工、复产的特殊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要协调煤矿复产验收管理部门,总结去年复产验收工作经验,提前掌握煤矿停产情况并制定复产验收方案,简化环节,落实措施和责任制,按照程序及时验收复产,力争又好又快完成煤矿复产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