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范文1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2001
1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现状
1.1应收账款管理不善
从资产负债表看,应收账款远远小于应付账款,可能是收回已经转销的坏账时,不增加“坏账准备”,而是作为“应付账款”或干脆就不入账,作为内部“小金库”处理或私分、贪污。公司发生了应收账款业务,却不进行核算,目的就是想通过虚减收入,虚减利润达到偷漏税金的目的。
1.2期间费用支出不合理
公司将超法规的支出列入管理费用,可能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购置;对相关人员进行行贿的费用;职工医药费记入管理费用,或者任意扩大开支,提高费用,从而减少当期利润;公司将利息收入转作“小金库”,不冲销财务费用,或者利息支出的处理不合理。公司虚报销售费用,变卖促销商品等,公司将销售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来调节当年利润,制造假账。
1.3负债规模偏高
公司虚提银行存款利息,通过期间费用账户转入当年损益,这样增加了费用,降低了利润,导致公司可以偷逃税金。
公司利息不入相应科目,长期挂账。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是在发生时直接确认当期费用,但企业为了完成利润目标,长期借款利息不计入到费用中,长期挂账,调节利润。
1.4存货管理不善
库存的积压,公司的收入较少,导致资金流受阻,长期已久,面临无法经营的局面;公司可能对存货的盘点进行操纵,通过对存货的重复盘点,将已经盘点过的存货放到将要盘点的存货里面去,进行二次盘点,可以虚增存货数量。
2上市公司财务分析问题分析
2.1上市公司财务分析问题内部成因分析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不高。
由于我国长期不够重视会计职业道德相关教育,部分会计职业人员的道德意识差。会计人员受利益驱动,主动迎合一些领导的不规行为,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明知不合法的开支不予抵制,听之任之,等等行为习以为常。
(2)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内部存在许多治理问题,内部缺乏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缺乏内部会计管理控制,导致其公司的财务报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3)信息披露成本与效益的矛盾。
企业把披露信息当作降低成本的手段,在成本越高时,就有越强烈的动机披露信息;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只有在信息披露行为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并超过所需要支付的成本费用时,上市公司管理决策者才愿意花费更多的成本在披露公司财务信息上等。
2.2上市公司财务分析问题外部成因分析
(1)法制建设本身的不完善。
①审计体系不够完善,能规范审计人员的制度不够健全。
②《会计法》尽管经过修改,但是仍然尚存在许多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相关责任人的界定不明确。
③我国现有的一些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与之有关的经济法规,由于有的法规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法律条文过粗而导致执行起来依据不足。
④法规之间不协调,体现在证监会和财政部门,还有税务局,这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偶参与了政策制定工作。这样就会出现制度的交叉现象,造成了制度的不规范,不同意的现象。
(2)会计控制监督缺乏力度。
对于我国的制度,证监会只有在出现问题后开始组建调查,进行追查,证监会监管处罚制度失衡,监管力度不够,此时某程度上削弱了证监会的能力,造成了财务报告的不真实性。
(3)有关上市公司的会计法规体系建设不健全。
公司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中,期间有很多复杂问题,例如经济业务,现行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中不能拿正常的纳入,在会计中有无法预计的因素,用可能,有可能等不缺却的词语表达,这样很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质量不高。
(4)计人员业务水平普遍偏低。
会计人员在市场比例占得比较多,但其中很多会计人员没有很好的掌握专业的知识,不能全面的分析经济的问题。由此他们不能处理好信息的反馈。让很多上市的公司得到虚假的会计假账,使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不完整和不真实性加剧,最终出现了财务报告的问题漏洞。
3应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提高公司效率,保障公司各项计划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如果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将导致公司经营成果被夸大,增加风险成本,加速现金流出,影响公司的正常营业周期。
(1)内部应该制定制度有关于赊销批,分层报告管理,限制额度,超过额度之外的应上报进行申请和审批。不能
私自审核。针对管理人员,赋予审批的权利。
(2)设立完整的体系,加强销售的合理性,防止为达到目的的强行销售,分工明确,销售人员的责任和财务人员分开。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按照实际的回款作为最后的销售部门的考核目标,培养销售人员的责任感和对业务的熟悉。
3.2合理利用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的管理工作要做好,从以下几方面。
(1)分层管理,各个部门有自己的职责,落实到每位员工的责任,构成完整的体系。
(2)将管理费用的定义来分,分为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两类,分别制定预算,对这些项目,可按销货净额的一定比例确定。
(3)财务费用的控制应结合资金成本的控制来研究。
(4)选择重要或异常的利息费用等项目,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
(5)进行突破预算,审核费用的真实性,合理性,是否发生在开支之前。
3.3合理确定负债
合理的利用流动资金,较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增加资金。同时负债的增加必将加大企业的偿债风险,因此要建立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对应关系,合理企业负债结构。
一方面,在企业负债金额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所有者权益可以达到增加资产的目的。如通过节能增收可以增加企业利润对外发行股份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进而资产也同时增加等。另一方面,正常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一定低于其资产额,以一项资产偿还一项债务后,可以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
3.4提高存货管理水平
流动资产中,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我们可以判断存货占用了资金,这个比例占企业的总资产三分之一。这样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对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有阻碍,影响企业的资产运作的效率。
(1)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按照严格的制度必须账本,货物,标卡相互符合。使账、物、卡三相符。存货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对于货物和发票不能一起到的存货,应该进行登记,办理暂时入库,期间也必须符合货物,账本,标卡的相关符合。
(2)采用ABC控制法,减少存货的的数量,有效的加快资金的流动。将存货进行每日的管理,将其按照其重要的程度分类,可以分为3个等级:A,B,C。
参考文献
[1]任晶波,杨俊田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范文2
一、构建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框架的必要性
(一)钢铁行业与其他行业财务分析视角的差异性
1、大多数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决定了其本身的发展前景。由于钢铁行业关注国民生产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了它本身所依赖的国家政策的程度要相应的大于其他很多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本身的发展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它的产品结构、产品类型以及产品价格等都要及时地满足国家相关区域的建设以及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产品的进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国家的进出口政策。由于以上原因,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不能完全取决于自身企业的经营优势和发展规划。因此,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发展自主性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果用现有的财务分析框架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不了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这就需要在现有财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产品结构和产品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在财务报表附表中予以说明,尽量剔除政策性的影响,让投资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动向。这样,才能够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发现问题,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
2、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相关企业生产成本的巨大差异性。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之间,生产成本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有的企业需要在海外获得自己的原材料,而有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矿石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就存在极大的差异。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成本依赖于国际铁矿石的价格,其产品成本的波动性较大,并且其原材料的供应也更多的依赖于国际铁矿石的供应,抵御风险的能力也相对于其他企业较弱。而有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矿山,长期拥有铁矿石的控制权,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国际铁矿石的存量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这种现实状况,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就应该把相关的成本差异剔除出去,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
(二)现有财务分析框架在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运用中的局限性。1、企业的原材料由于其铁矿石控制权的差异性以及国际铁矿石价格的波动,其产品的生产成本时时发生着变化,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就不能够很好地获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配比性;2、“费用型”财务管理体制限制了分析的宽度和深度;3、缺乏分析产品的财务分析。
二、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钢铁行业分析。1、钢铁行业的现状分析。2、行业内上市公司的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将手中许多相关性很高的变量转化成彼此相互独立或不相关的变量。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异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并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本文建议选择反应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的7个指标构建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7个指标分别为:经营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表示流动比率(%)。
(二)以价值链为核心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综合要素的组合,是企业生存、壮大的灵魂,是企业特色的体现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具体到钢铁行业竞争力来讲,我们也对其进行一下界定,所谓钢铁行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某区域的钢铁行业在利用有限资源和持续、稳定的生产能力以及规模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能够在市场上较其他区域钢铁行业生产或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现实竞争能力和潜在竞争能力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现实竞争力主要指的是行业在与内外部环境、要素相互整合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外在整体实力,主要表现为行业的规模和效益两个方面。钢铁行业作为典型的生产制造行业,其规模主要体现在行业的生产能力和销售规模上,从这一层面来讲,主要是从量的角度反映其行业的竞争力水平。而效益指的是行业的效率和收益,这是从质的角度反映该行业的竞争力水平。潜在的竞争力主要指的是行业所拥有的某些独特的内在因素,这些因素决定着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它是行业竞争力经久不衰的重要支撑源泉。作为钢铁行业来讲,潜在竞争力主要通过其掌握资源的优劣性、产品结构的合理性、科技能力的创新性以及环保能力的高低性等所表现出来。
(三)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主要的财务比率与现金流量分析。财务比率与现金流量分析的目标是利用财务数据评估公司过去和当前的业绩,并了解其持续性。可以说,要对公司未来前景进行合理的预测,比率与现金流量分析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财务分析的常用分析工具有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比率分析以杜邦分析法为框架,其重点是分析企业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着重评估公司的产品市场业绩和财务政策;现金流量分析表明企业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信息的质量,着重分析公司的流动性、财务灵活性以及收益质量。
(四)钢铁行业上市公司风险与前景分析。这个步骤包括了钢铁产品未来供需预测及钢铁价格和成本走势分析、钢铁产品销售收入预测、钢铁产品的销售成本预测、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预测,以及利用绝对估价模型和相对估价模型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予以评估。
(五)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综合评价。本步骤是在上述四个步骤的基础上,对上述四个步骤分别分析的结果予以全面性的综合评价。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范文3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分析;杜邦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120-02
截至2009年末,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保险公司有3家,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28)、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318)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01)。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核心成员,2003年12月17和18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07年1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保险集团公司,2007年12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12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一、杜邦分析法简介
杜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公司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经典方法。这种财务分析方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创造并首先应用,因而被称为杜邦系统(The Du Pond System)。杜邦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的乘积,并通过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使企业管理层更加清晰地看到净资产收益率的决定因素,以及销售净利率与总资产周转率、债务比率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给管理层提供了一张明晰的考察公司资产管理效率和是否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的路线图。随着财务分析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被越来越多的财务分析者所采用,并逐渐发展成为应用比较广泛、影响力较大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
杜邦分析法的具体内容可以用图1表示。
从图1可以看出:(1)净资产收益率,也称权益报酬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2)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是影响权益净利率的最重要的指标。资产净利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资产净利率又取决于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销售净利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3)权益乘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反映了公司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活动的程度。权益乘数就大,说明公司负债程度高,公司会有较多的杠杆利益,但风险也高;反之,权益乘数就小,说明公司负债程度低,公司会有较少的杠杆利益,但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低。
二、保险公司杜邦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人寿无论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为规模最大,除所有者权益外全部指标均达到规模最小的中国太保的3倍以上,中国平安居于中间地位。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为15.78%;中国人寿次之,为15.68%;中国太保最低,为9.88%。也就是说,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收益率要显著高于中国太保。为了更加清晰的分析净资产收益率,本文利用杜邦分析的方法将其扩展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指标,结果发现,中国平安的销售净利率最高,为9.8%;中国人寿次之,为9.66%;中国太保最低,为7.16%。中国人寿的资产周转率最高,为0.28;中国太保次之,为0.26。中国平安最低,为0.16。中国平安的权益乘数最大,为10.2;中国人寿次之,为5.81;中国太保最低,为5.2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的资产周转率是三个保险公司中最低的,销售净利率同中国人寿相差无几,但是其净资产收益率却是最高的,原因就在于其权益乘数非常高,甚至快达到其他两家公司的两倍,也就是说,中国平安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主要高负债经营。中国人寿的净资产收益率同中国平安相差不大,但是其资产周转率却比中国平安显著偏高,其主要问题是权益乘数同中国平安相比太小,也就说没有享受到高负债所带来的高收益。中国太保的净资产收益率是最低的,但是其资产周转率却不低,主要是因为销售净利率和权益乘数较低。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3家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本文继续深入分析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3个指标。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的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家公司,而中国太保的营业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均为最低,这也就是中国平安销售净利率最高、中国太保销售利润率最低的原因。
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的流动资产周转率、长期资产周转率最低,而中国人寿的流动资产周转率、长期资产周转率最高,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人寿的资产周转率最高,而中国平安的资产周转率最低。
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家公司,而中国太保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均为最低,这也就是中国平安权益乘数最高、中国太保权益乘数最低的原因。
三、结论
本文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等三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杜邦分析法为分析工具,对其2009年的财务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平安的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均为最高,而资产管理水平最低;中国太保的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均为最低,资产管理水平较中国人寿较差;中国人寿的资产管理水平最高,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均处于中间。这些情况所共同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平安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中国人寿稍差,而中国太保显著偏低。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中国平安需要加强资产管理,同时降低负债水平;中国人寿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中国太保需要提升其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同时可以适当地提高负债水平,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苗润生,陈洁.财务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范文4
[关键词] 获利能力指标 提高 新会计准则
一、企业盈利能力及其财务经济分析概述
企业财务经济分析将传统的经济活动分析与基于财务报表的财务分析相结合,合理地整合了二者的优点,它是以经济核算信息为起点,以财务资金分析和财务能力分析为中心,并运用专门方法和指标体系评价生产经营过程诸要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借以考核企业过去业绩,评估目前财务状况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盈利能力即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回避风险等能力的综合体现。企业的净利是股东获取股利的直接来源。净利的增长同时也能引起股价上涨从而使股东获取资本收益。净利的多少对于长期债权人而言也极为重要,它是其债权回收的最后保障。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企业的盈利水平是其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盈利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着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
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构建一套指标体系,然后对指标值进行计算,结合该指标值的企业历史最好水平、行业平均水平等标准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并指出企业努力的目标。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生产经营业务获利能力分析。该指标反映每实现百元销售额所取得的利润有多少。它主要通过销售利润率(即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净额)指标反映。根据反映层次要求的不同,还可计算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指标。计算时分母不变,依次将分子换成销售毛利额、营业利润额。该指标是衡量资产报酬率、资本回报率的基础。
二是资产获利能力分析。这种分析在于衡量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益,从总体上反映投资效果,该指标只有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公司的发展才算处于有利地位。这一分析所采用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是从企业所得与所占角度进行分析。销售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成本及费用。这一指标是从所得与所费角度进行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末净资产或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
三是所有者投资获利能力分析。由于债务融资的存在,资产报酬率高并不意味着所有者投资收益高,只有所有者投资收益高才能吸引投资者继续投资或追加投资。该分析主要通过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市盈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市价)进行。
通过这三方面分析得到的关于企业获利能力水平的信息,能为现有及潜在的广大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主体提供重要的信息决策支持。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导致获利能力提高的具体准则
我们知道以上公式中若想比值有所提高,或者提高分子,或者减小分母。这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升获利能力指标的数值提供了渠道。但会计收益由于各种计价方法、确认手段的不同,存在报表收益与实际收益的一定程度的差异。而新会计准则出台在很多地方都有变更,这些变更无一例外的提高了会计收益的质量,也即提高了分子值的水平,以下是本文的具体分析和说明。
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四条: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也即取消了原先采用的存货准则中的“后进先出”法。现实情况是:原材料价格一路升高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显然缩小了公司的利润率,而用“先进先出” 法,则扩大了公司的利润率。“先进先出”法更侧重于反映公司长期的经营情况,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对下游产业的上市公司是有利的。
2.《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股权投资有四类:前三类分别是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第四类是除前三类以外、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股权投资。原准则规定,上市公司的证券类投资如市价比成本低,必须计提减值准备,但如市价比成本价高,而公司并没有抛出实现收益,账面盈利并不能计入当期业绩,但新股权投资准则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新规定使得证券投资的账面盈利也能成为净利润。具体说是:在上述四种情形以外的股权投资,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实际上,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这三类股权投资,新、旧准则下的核算并无实质性区别。例如,丽珠集团是健康元的子公司,健康元对丽珠集团合并报表,丽珠集团股价变动并不会对健康元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带来任何影响。长江电力持有2.3亿股广州控股,由于长江电力将广州控股视作联营企业,对该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广州控股的股价变动也不会对长江电力的业绩和净资产带来任何影响。只有在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况下,交叉持股的市值变动才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或净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划分为该类金融资产后,交叉持股的市值变动影响净利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其市值变动影响净资产。
3.《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根据前者第九、十、十一条的规定及后者第十九条规定,会计报表中须单列“投资性房产”项目,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继处理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为主导。如果上市公司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早些年购入的投资性房产,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尽管对于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采取了极为审慎的态度,但可以相信随着相应要素市场的发展,本准则必将带来该类企业利润的实质回归。
4.《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按照其第十五条、第十九条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原先估计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即:新准则不仅可以改变折旧方法,还可以改变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寿命(审慎地)。在每年年度终了,企业只要找到证据,就可根据需要证明其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原估计有差异,就可以调整相关内容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而且,新准则规定公司调整采用未来适用法,不用追溯调整。如此方便的条件为某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升获利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可能。
5.《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按照其第八条、第九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予以费用化,与原准则相同,但在进入开发阶段后,开发过程中的费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进行资本化。尽管新准则对公司的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定义作了区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这二者很难界定,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一定调整,划出研发支出费用化与资本化的分界点,进行盈余管理,实现上市公司绩效的改善。
同时第十七条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但由于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局限于直线法,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上市公司有可能通过改变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摊销方法来进一步进行盈余管理。此外, 新准则规定对无形资产不再进行摊销, 而是进行减值测试, 这些都有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利润具有了可操控性。
6.《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第一个条件,那些想以此为契机进行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上市公司,必会想方设法让关联方的非货币交换具有商业实质,而对商业实质的划定界限模糊,更难监管,第一条件的成立就有很大可能。对于第二条件,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使得公允价值的真实与否成为关键。在我国,“公允价值”的成熟操作环境尚未完全形成,资产评估机构评出的“公允价格”往往并不公允,这使得上市公司为了盈余管理的需要,有可能买通评估机构,得出有利于自己的价格。
7.《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九条规定“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被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这项规定,将为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调节利润打开方便之门,使那些无力偿还债务的上市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豁免或部分减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到当期利润中,使得公司的账面业绩发生变化,而且,愈是那些亏损较重、负债较多的公司,其调节利润的空间就愈大。据有关机构测算,因为这一规定,仅2006年上市公司就已增加收益近百亿元。
8.《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很显然,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了,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也由专门借款扩至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上市公司有可能利用此规定,将一些存货的利息支出及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计入资产范围,进而扩大费用资本化,调高公司利润。而我们知道这一策略是相当好实现的。
9.《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按照其第六条、第十二条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历史成本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也就是说,分别采取“权益法”和“购买法”两种会计处理。但是由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能增加合并新主体的会计利润和未分配利润, 所以想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就有可能通过资本运作,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象置于同一控制下,轻而易举的实现获利能力的提升。
应该肯定的是,新会计准较原准则相比在制度上为收益的真实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无法否认的是新会计准则仍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相当的余地。上市公司在核算会计收益时,必然会认真研究新会计准则,并相应地应用到日常的账务处理中,进而实现利润的提升,表现为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时,获利能力指标的提高,对此我们应更加客观的看待和深入分析以揭示企业真实地会计收益。
三、小结
以上分析主要是基于投入资本或资源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也涉及部分基于普通股份或股价的盈利能力分析,但尚无法具体说明基于销售基础的盈利能力指标是如何提高的,对此的研究还在继续中。
参考文献:
[1]樊行健: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理论与实证.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王灿锋徐伟刚: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经济师,2002;2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屈欢: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会计之友,2007;6(下)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范文5
【关键词】电子行业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评价分析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提升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对于中国经济实力的稳定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对于社会公众投资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对公司内部的经营业绩进行准确的衡量,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企业的管理机制作出适当的调整,制定更加完善的经营战略,全面推动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目前,电子行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一种,其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分析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基础要素
(一)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主体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主体是指发起财务绩效评价的组织者,与评价对象有着密切利益关系的相关利益人。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其经济发展不仅要满足资本所有者的要求,还需要确保相关利益人的经济效益。如果是按照这种逻辑进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其评价主体的范围也应该进一步扩展,从与评价对象有着密切利益关系的相关利益人扩展到包括资本所有者在内的众多相关利益人,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以及政府等。其中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政府属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外部评价者,主要从外部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作出评价;而管理者、员工则属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内部评价者,主要从内部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作出评价[1]。
(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客体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客体是指实施评价活动的对象。在选择评价客体的时候,需要以评价主体为参考标准,不同的评价主体所选择的评价客体也不尽相同,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对评价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确定评价客体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其评价主体,评价客体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因素。从外部评价者的角度来看,评价客体通常是指上市公司和公司管理者;从内部评价者的角度来看,评价客体通常是指上市公司和公司员工。
(三)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方法
目前,学术界比较常用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沃尔评分法、经济增加值评价体系和平衡记分卡。其中,以财务的角度进行评价的方法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评分法,而经济增加值评价体系和平衡记分卡的评价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则会更加注意对非财务因素的考量,能够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作出更加全面的评价[2]。
三、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也叫整体性原则,是指从系统的角度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系统进行设置,利用系统的观点进行个体指标的选取。在选取个体指标的过程中,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一是在实现评价目标的过程中,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二是在构成评价体系的时候,各个指标设置的合理性;三是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着勾稽关系和逻辑上的关联度。
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时候,其主导思想应该与上市公司的战略体系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在上市公司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时候,应该将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现金周转率等指标都纳入的体系当中[3]。
(二)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
1.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是财务信息使用者普遍关系的指标,对于分析企业的经营销售情况、获取现金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投资者能够获得收益以及债权人收取本息与企业盈利有很大的关系,企业盈利能力越高,用于经济发展、经营活动的资金就越丰厚,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能够直接的反映出企业经营业绩的好与坏,是上市工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还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对其实际发展情况作出更加透彻的分析,有助于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2.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上市公司能够偿还债务的能力,能够直接的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好与坏,从而对企业举债经营的安全程度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于衡量企业能否持续稳健经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某种角度来看,偿债能力是企业发展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一般我们从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资产负债率是衡量偿债能力指标常用的一个因素,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就证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另外,在进行企业偿债能力衡量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债权人和股东两个方面进行考虑[4]。
3.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有关的各项指标反映出来的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能够以尽可能少的资金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资金周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营运能力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出企业管理人经营资金、运用资金的能力,有助于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提升,对促进企业的经济建设有大的帮助。
4.成长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从本质上看就是企业发展的能力。电子行业是新兴的高科技领域上市公司,其成长能力能够直观的w现出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的成长速度快的基本特征,与传统行业相比,电子行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能够进步的空间要比盈利能力本身更受到投资者的重视[5]。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行业的上市公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电子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加的广阔。对于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明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针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制定更加完善的解决措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财务绩效的重要作用,促进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红,雷增弟,刘凌凤.高速公路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5,(06):765-771.
[2]刘彩华,王晓雪.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饲料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J].商业会计,2015,(07):72-75.
[3]孙立成,周德群,梅强.石油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3-6.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范文6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依据是财务报表的数据资料,但是以金额表示的各项会计资料并不能说明除本身以外的更多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需要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这些会计资料加以适当的重新组合或搭配,剖析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关联程度,观察其发展趋势,推断其可能导致的结果,从而达到分析的目的。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财务管理在加速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明显。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其地位也越发重要。
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就是向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关的财务信息,从而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但是财务报表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资料来全面地、概括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对报表的使用者来说,这些数据是原始的、初步的,还不能直接为决策服务。因此,报表的使用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加工、整理,从中取得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一)上市公司的概念
上市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是不相同的,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的企业法人。其特点是:公司的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经批准,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股票可以交易与转让;股东不得少于规定人数,每股有一表决权,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公司应公开经注册会计师审查验证过的会计报告。按股票是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份有限公司又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股份公司。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公司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的上市报告书,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各季度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有关附表和报表注释等内容。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体系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当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总之,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可增加现能力。而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会减弱变现能力。
(二)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2、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
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产品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5、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360}/产品销售收入
6、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产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是反映债务和资产、净资产关系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资产负债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四)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还是债务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项目。在分析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数等因素。
1.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分析提示: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要相应获取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成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2.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销售毛利率是企业是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企业可以按期分析销售毛利率,据以对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发生及配比情况作出判断。
(五)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第一,提供本企I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第二,有助于评价本期收益质量,第三,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第四,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流动性;第五,用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三、财务报表分析对上市公司的作用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股市的投资者来说,报表分析属于基本分析范畴,它是对企业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向各种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各种不同数据及相关信息,但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股东都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主营业务收入、每股收益等,但发起人股东或国家股股东则更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而普通股东或潜在的股东则更关注公司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韩文利.浅议现金流量表分析方法与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09,(11)
[2]李晓博.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偿债能力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3]王靖楠.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