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1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其也是将一种相对而言较为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表达方式的过程,包括语言翻译、文字翻译、图形翻译、符号翻译等。随着人类对文化交流的需求越来越高,小说阅读也成为当前人类互相进行习俗、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交流的重要方式。英文小说翻译也成为满足中国当前诸多读者了解英国文学的重要途径。
一、交际翻译理论概述
交际翻译理论来源于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文学著作翻译盛行,由此也产生了诸多优秀翻译学家。彼得・纽马克正是当时重要的翻译家之一。当时翻译界中对于意译和直译的争论较多,在实际翻译中也存在两派。彼得・纽马克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的相关翻译理论进行总结和概括,并结合自身翻译经验,于1981年著成《翻译问题探讨》一书,并在其中提出语义翻译理论和交际翻译理论。其中语义翻译理论是指在原文作者的写作中心出发,严格根据作者的写作思想及风格,对原文进行翻译,遵循“忠实性”原则。语义翻译理论也更加注重原文的词语排序及语言表述,需尽可能贴合原著。
而交际翻译理论与语义翻译理论相比,更加注重读者的主观感受,其以读者为中心,更加注重读者的理解状况及心理感受,以求在原著的基础上,为读者呈现原著带给读者的同等阅读效果。在交际翻译理论中,彼得・纽马克认为翻译就是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其认为翻译中原著精神传达比语义传达更重要。
在上述两种翻译理论提出后,彼得・纽马克又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其主要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及呼唤型三类。彼得・纽马克提出不同文本类型需采取不同翻译方法,对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其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达文本信息,使读者从信息中获得感染,文本的实际表达内容比表达形式更加重要,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更加注重文章内容的表达,可不比过于拘泥形式,引起翻译内容晦涩难懂,影响读者阅读感受。因此,这两类文本在翻译时,可采取交际翻译理论。而对于表达型文本,其大多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语言的内容和表达形式、风格等更能体现原著作者的中心思想表达,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更加注重原著的思想表达,严格按照原著语序、表达形式等进行翻译,这种文本更适合采取语义翻译理论进行翻译。
二、英文小说的翻译流程
1.译前准备。翻译者在实际英文小说翻译前,需做好英文翻译的译前准备,其主要内容包括了解英语小说原著的特点、了解英语小说翻译的相关要求。
英语小说与中文小说一样均具有一定的文体特点。在英文小说中,其特点主要突出在以下几点:语言形象化、语言个性化、修辞格的运用较为广泛、叙事角度较为多样、句式表达形式较为多变等,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先对原著相关文体特点进行了解,根据原著实际表达方式灵活应变,提高翻译质量。英文小说多注重于对客观生活的描述,通过对日常生活环境、人物生活等相关故事等进行描述,为读者创设生动活泼的画面。英文小说题材较多,形式多变,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除了需加强对小说文体特点的了解,还需了解小说翻译的相关要求,以促进翻译文本展现出原著的风采。其四大要求为:形象化、个性化、通俗化、风格化。
此外,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相关翻译人员还需加强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以保证翻译文本的准确性,以通过不同语言再现原著。如当代美国作家Madison Smartt Bell的著作《Soldier's Joy》,其写作背景是为了分析当代人类心理问题与生活问题之间的关系,采取第三人称叙事,以娜娜、娜娜的丈夫及娜娜的前男友作为小说主线展开故事。在翻译前了解著作背景及目的能更好地表达作者思想。
2.翻译。翻译过程是影响整篇著作翻译效果的关键。在小说翻译过程中,相关翻译人员需结合英文小说翻译的要求、文本特点、写作背景等,并结合实际翻译经验进行翻译。翻译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将全文细读,准确了解原著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作者的写作风格等。此过程需进行反复阅读,以保证理解效果。第二,进行首轮翻译时,需保证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信息保存,避免信息流失。在第二轮翻译中,采取交际翻译理论,在原文表意的基础上,对首轮翻译译文进行润色、修改,保证译文逻辑性和流畅性,保证译文符合读者阅读习惯。
3.译后校对。对译文进行校对时首先需对译文进行通读。第一轮校对时,需保证译文与原文之间意思无出入,信息表达、感情表达、写作风格等需与原著相符。第二轮校对时,在第一轮校对的基础上,对译文内容进行校对,保证译文与原文的统一性。翻译结束后,相关翻译人员需加强对翻译中相关问题的总结,并做好记录。
三、英文小说的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实际应用方法
彼得・纽马克提出英文小说可分为信息型和呼唤型两种文本,信息型文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递信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将信息传递放于首位,以表达简洁作为翻译基础。而呼唤型小说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达情感,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将原著的情感表达作为翻译首位,以表达清晰、语言流畅作为翻译基础。以下对翻译中的词汇、句子、对话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详细叙述。
1.词汇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词汇是组成句子的基础,也是表达著者思想的最基础元素。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同词汇的运用饱含着著者的思想,一个词汇也表达着多种含义;且词汇背后也蕴含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情感、文化背景等,因此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也存在较大的理解差异。在实际英文小说翻译中,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将会导致不同读者因文化差异导致难以理解的状况,进而影响原著情感及思想的表达。例如英文中“bear”表示脾气暴躁或饥饿的人,其还有一种含义是熊,而熊在汉语中引申为愚笨的人。英文小说翻译中,对词汇的翻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选词和词类转译。
在英文和汉语中,一个词存在多种意义的情况较为常见,且在文学作品中,某些词的含义常具有多义性和不固定性,其语义需根据不同语境进行判定。在英文小说翻译中,每次词汇的翻译其含义、情感、意象等均需以语境作为翻译基础,将语境凌驾于一切因素之上,保证词汇翻译的准确性。如在Madison Smartt Bell 《Soldier’s Joy》一书中,有如下对话:
“Just in time!”her mother said, hovering above the food, filling three plates,then settling in her customary seat.
“Thanks, Mom,” Nana's father said.
在这段对话中,用到“in time”,该词汇意思为及时、终于,此处根据下文中提到的娜娜的母亲端着三个盛着食物的盘子,可以推断出此时娜娜正好回来,翻译成“来得正好”符合语境。在后文中提到“Mom”,本意是妈妈,但结合后文说话对象为娜娜的父亲,因此,此处翻译时,不能直接翻译为“妈妈”,以免与中国人的表达方式相背离。因此,在实际翻译时,可根据中国人称谓习惯,以交际翻译理论翻译为“孩子他妈”。
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其在语法、词汇、表达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英语中名词使用情况较多,汉语中动词较为常见。如在Jesse Lee Kercheval的《Alice in Dairyland》一书写到:“I say to my friend,because I'm afraid if the sniper knows I've been hit, he'll want to finish me off.”这句话中“I'm afraid”中“afraid”为形容词,本意为害怕的。在翻译中若以直译方式,则为:因为我是害怕的,如果……,这种翻译不符合汉语的用词习惯,因此可将其转化为动词:因为我害怕,如果……。通过这种此类转译,更符合汉语阅读习惯。因此,在实际英文小说翻译过程中,需学会变通,学会词类转译,使译文更加通畅、易懂。
2.句子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句子是表达著者完整思想感情的基本语言单元,是构成段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翻译的基础单位。汉语和英语的语法体系不同,使得两种语言中句子表达形式存在较大差异,汉语中,一个句子中各词汇的逻辑排列组成完整的句子,而在英语中,以连接词来串联各词汇,形成逻辑关系。在句子翻译时,需根据交际翻译理论,以读者的理解能力及心理状态为基础进行翻译,保证语言通顺易懂。其常用的方法包括增译、切分、换序三种。
如:But although Nana's parents were nothing but gracious to him, they were never going to fall under his spell.这句话直译为尽管娜娜的父母对他和善,他们从没有中他的咒语。直译时,对与文章意义的表达欠缺。而根据上下文,娜娜的父母对其丈夫不喜欢的状况,可在翻译中增译为“他们从没有中他的咒语从而对他产生好感”。通过增译能促进句子表达的完整性,也能促进读者理解,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
3.对话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小说中,人物对话是表现人物性格、形成文章冲突的重要要素,人物对话直接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人物对话也直接体现着人物性格、思想、身份等,因此。在小说对话翻译时,需把握翻译的个性化、鲜明化,注重语意、语气及感彩的处理。
如“Can you talk? Is Anders there?” my mother asked.此句中Can you talk直译为“你能说话吗,安德斯在吗”,直译效果较为生硬,且具有歧义。根据上下文,此对话来由是“我母亲”偷偷给“我”打电话,未防止安德斯听见而出现的询问,采取直译时,其意义不准确,因此可采取语意处理,翻译为“你方便讲话吗,安德斯不在你身边吧”,这样翻译之后,能便于读者理解文章,且更能突出“我母亲”的人物形象及对安德斯的不信任。
四、结束语
汉语和英语语系不同,导致在英语小说翻译过程中,直译效果不佳,易导致读者难以理解的状况发生。在实际英语小说翻译过程中,相关翻译人员在实际翻译中需根据语境状况,综合多种翻译方法和理论,以保证著者思想情感、观点等的准确传达,并能符合汉语的阅读习惯及表达方式,保证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英朋.交际翻译法在现代英文小说翻译中的运用[J].剑南文学,2011,(5):54.
[2]刘彤,陈学斌.交际翻译课堂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3, (29):145-146.
[3]王爱玲.跨文化交际翻译中语言文化信息的增减与重构[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10):11-12.
[4]代h.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角度看新闻翻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4):66-67.
[5]徐霞.交际翻译理论在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翻译中的运用――以Go East,Young Man的翻译为例[D].扬州大学,2013.
[6]何鹏程.交际翻译视角下英语小说翻译研究――以短篇小说《Amy Foster》汉译分析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 (6):18-19.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策略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四级考试中翻译题型从原来的句子补充翻译演变为段落翻译。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翻译题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从这两年的翻译真题看,汉语内容均属介绍型。介绍型文本的翻译该如何进行呢,根据文本类型理论,在特定文本中所强调的重点不同,那其语言功能、特点、焦点、翻译目的与方法都会不尽相同。
一、文本类型理论
文本类型理论起源于语言功能论,包括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与雅可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3] 历经莱思(Reiss)与纽马克(Newmark)两位翻译家的发展。莱思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论,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根据莱思的文本类型论,翻译的功能应该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张美芳,2005:70)。信息型文本语言逻辑性强,翻译时侧重内容,做到简介明了;而表情型文本言语中充满美感,其形式上的需求较高,翻译时要忠实于原作者;操作型文本重感染读者,翻译仿佛是译者与读者的对话,凸显等效功能。莱思在文本类型理论中提到翻译文本类型对翻译方法的限制,但并未对翻译方法进行具体阐释。后来纽马克(Peter Newmark)对经由雅可布逊修改的布勒的功能语言理论,语言的三大功能: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感染功能(vocative function),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忠于作者、充分表达作者原意称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忠于读者,便于读者接受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语义翻译的目的是“在目标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再现出来”[1],而交际翻译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和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1]。
文本类型与文本功能对翻译方法提出了要求。在纽马克的翻译方法中,对重源语的文本采用语义翻译,强调逐字翻译,直译文本,追求忠实效果,包括原句的长度,语义与结构等。结合目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题型要求,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均属于信息型文本,故而在翻译过程中采用语义翻译,侧重信息传递。
二、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策略
(一)词句形式对等
自2013年12月来近三次考试的翻译真题试卷一分别是关于信息技术、核能开发、旅游等话题展开的文本。如2013年12月翻译题:“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正在飞速发展,中国公民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有些学校甚至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程,对这一现象大家持不同观点。”可直接翻译成 “With full 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inese citizen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t. Some schools even tak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required course. For this phenomenon,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 ” 从用词、语序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看,译文就是原文的完全再现。专有名词 “信息技术”对应 “Information Technology”,“必修课程”对应 “required course”,语序上也与原文一致,未做调整,但直译不代表就是死译,译文在处理句子关系时充分考虑到英语句子的逻辑性,将形式分散的中文表达用一定的英文技巧组合,如首句“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中国公民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形式上是两套主谓宾,但实际上有着因果关系,所以在译文中用介词短语“with.....”充当原因状语。
(二)转换
2014年12月翻译考题:“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英文“More and more Chinese young people are getting interested in traveling,which is a new trend recently.”语序未变,但英文重逻辑思维,转换成定语从句完成完全避免了翻译的汉语干扰。
2014年6月翻译:“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事故后,中国的核能开发停了下来,终止审批新的核电站,并开展全国性的核安全检查。”其对应英文翻译 “In March 2011,after the accident of Japanese nuclear power station,China stopped its nuclear energy development,with approvals for new nuclear power plants suspended,and national nuclear safety inspection carried out.” 用主动态stop替代原文中核能被开发的被动之意,原文“审批”是动词,转换成名词“approvals”更加服务于整句的需要,后面动词“开展”在英语中则转换了定语身份。
显然这些转换都是在忠实基础上不断将原文信息传递,英语表达着重信息的完整再现,句式整齐,内容详实,是语义翻译的真实写照。
结语
翻译本身是件费力不太好的事,尤其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翻译方法也绝不是单一的。但是目前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试对学生的要求侧重词汇和基本英语表达习惯。语义翻译对于四级考试的翻译策略有一定提示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力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但最终成效的好坏需要老师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Newmark,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Prentice Hall. 1988a:22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翻译;翻译家;翻译理论;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08-02
在人类文化的交流活动中,翻译由来已久。在翻译实践中,相关人士对翻译活动进行了不断地思考、探索与研究。国内外翻译家以及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是百家争鸣,各放异彩。其中,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西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们可谓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两位集大成者。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彼得·纽马克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常年从事英德、英法互译的教学,对翻译理论颇有研究。他们在研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理论,其精神也值得中国翻译理论界学习。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对他们的翻译思想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两位翻译大师理论的概览和异同之处的分析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两位翻译理论家及其翻译思想。
一、尤金·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众所周知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构成了奈达的主要翻译思想,亦即描写语言学阶段、交际理论阶段以及社会符号学阶段。第二个阶段即交际理论阶段(从1959年到1969年)的研究成就,帮助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他出版了一本里程碑式的重要专著,即《翻译科学探索》(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他的翻译思想:一是奈达指出,翻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二是他认为翻译就是交际,因而在翻译研究中,还运用了通讯论和信息论。并指出翻译质量评判的标准,首先要看它的可读性,能否有助于读者和作者进行信息、情感等的交流。这是奈达翻译思想体系中最大的一个特点,也是其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三是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观,这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观点。动态翻译指的是翻译要在指导下翻译交际理论,即“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贴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之后的第三阶段,奈达以“功能对等”取代“动态对等”,从而使其含义更清楚。四是奈达指出翻译应该为读者服务。这是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的角度来阐述翻译的功能。读者的反应是判断一本译作质量的衡量标准。五是说到翻译过程,奈达提出了分析、转语(即传译)、重组和检验的四步式理论。
二、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概览
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语义翻译强调与原文贴近,而交际翻译则强调对读者的效果。奈达对此评述说:“语义翻译重在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而交际翻译则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纽马克照顾到文本的广泛性差异,这使以上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显得特别重要。”在这两种概念之间,纽马克提倡考虑文本的类型。他以内容与文体为依据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召唤功能三个类型。为了进一步对上述两种翻译概念进行阐述,他还提出“关联翻译法”的翻译新概念: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翻译便越要紧贴原文。翻译的准确程度要从词汇、语法和文本三个角度来考虑。
三、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
(一)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共通之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奈达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他们吸收前人理论精华,进行创新,并不断地发展完善各自的理论体系;其次,二者在理论基础、可译性以及读者反映等问题上都持有相似的态度。
1.创新精神
直译与意译是传统翻译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而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却给人们提出了新的翻译方法,对翻译理论和方法作出了重大贡献。
2.理论基础
他二人的翻译理论都是建立在现代语言学基础之上的,主张用现代语言学来分析和解决翻译问题。奈达指出:“语言学的方法是最可靠的方法,因为它可以描述分析不同语言的各种信息间的关系。”纽马克则认为翻译理论“源于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所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蒋天平,唐美莲,2003:53)。
3.翻译的可译性问题
二人都强调了翻译的可能性。奈达认为各种语言的表达功效是一致的,都能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等。纽马克则认为,尽管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习惯,思维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妨碍翻译的可行性,尽管翻译有时需要加入解释,但这部分解释性的翻译仍然是翻译。同时两人都承认翻译的“可能性”,但又否认其“绝对性”。奈达认为,不管是语内交际也好,还是语际交际也好,两篇不同的话语都不可能无绝对的对等,鉴于此,译者只能追求“切近的自然对等”。纽马克也认为鉴于译出语和译入语有着各种差异,在很多方面都不能完全对等。所以翻译时只能根据文本的类型,尽量使译文与原文取得一致。
(二)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不同之处
奈达与纽马克尽管在对翻译的多个问题上都持有类似的见解,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分歧。以下着重从理论核心、对翻译的定位以及二者对待形式与内容的不同态度三个方面来分析他们翻译理论的差异。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4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内容与特点,分别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本规约、忠诚理论和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的体现,提出了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适用度的观点。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着,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商标翻译;交际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引言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显著,各国都想方设法把本国商品打入国际市场,其中商标在国际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与其他知识产权一样是企业的一项核心投资。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涉及到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 而非单纯的语言文字转换过程。其本质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关联理论针对翻译的解释力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关联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活动,是在原语认知语境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
二、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在继承和发展了Grice(1967)“会话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认知科学、语言哲学和人类行为科学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式,它完全可以用来解释已有的各种翻译理论以及各种看似矛盾的翻译现象。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主要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过程。翻译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示意-推理性质的交际行为。交际者对话语的理解完全取决于语言交际的关联性。用关联理论的视角研究翻译,其实就是突出了翻译的认知特性。翻译这一特殊的交际其中肯定会牵扯原交际者和译者,他们构成了交际的双方。原交际者把文本输入给译者,译者通过关联进行推理分析,之后就形成一种交际的图示文本,从而译者和目的语接受者又构成了交际的双方。由此可见,关联翻译主要是为了满足原作者、 译者及译语接受者间交际的语用效果需要,其对象不是纯粹的语言, 而是借助语言表达信息内容和实现交际。
三、关联翻译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商标翻译并不是由原语到译语的单项文本内容的替换,而是要在明确原语商标命名符号所指关系的前提下,结合译语的语言特点和命名的语境因素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译者在这种二度创作中享有较大的自由度,需遵从最佳关联的原则即根据商家对产品的推广意图,努力使潜在消费者以最小认知努力获取足够的信息,并唤起消费者购买欲望从而促成商家译者和消费者三者间的交际。
㈠音译关联
就目前的商标翻译中,音译是常用的方法。所谓的音译并不是简单地将原语言的发音用目的语相应文字表现,而是应当将其与目的语消费者的认知环境与认知框架相吻合,同时尽量避免消费者对商标名称产生怪异感及不好的联想。因为商标词都是极为简单的词汇,所以商标词在语言层面上对译者的影响远甚于句子段落篇章的语言层次,因而对翻译者的要求会更高。商标的音译法,译者要顺应译语受众者的认知背景,采用汉语传统音韵手法从而体现原语商标符号的语音物理特征,通过语音关联增强认知语境效果。卡夫食品国际公司里的Maxwell House (麦斯威尔)、Nabisco(纳贝斯克)系列产品风靡中国就归根于产品的商标名翻译。此音译关联并没有强调词本身的意义 ,而是通过保留原文的音韵美, 听起来洋味十足, 充满异国情调, 新颖别致, 从而迎合消费者标新立异和猎奇的心理。
㈡意译关联
商标翻译中的意译关联是译者用同等语义的语言符号来替代原语商标符号的语义内涵。这种关联要求译文不失真,能传达原文所表达的语义内涵并可以保留原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情感。因为商品的商标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所以这种意译关联翻译除了能够反映商品的性能外,还能引发消费者的联想,从而产生兴趣以利于商品的销售。直译法适用大多数商标词的翻译。如皇朝牌葡萄酒的英译名为Dynasty, 这个词会给人一种贵族的气息,让人有欲望去品尝这种历史悠久的陈年好酒。“长城” (GreatWal1)这个词的译法既指明产品由中国制造,又让人联想到气势宏伟的中国象征。有些因为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必须适当地进行调整,以利于沟通消费者的民族心理认同感,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新奇、尝试心理和购买欲望。比如著名饮料Seven Up(七喜)在刚进人中国市场时从表面意思直译为“七上”,但是在中国的销量却不佳,这是因为“七上”很容易让中国人联想到不太好的成语“七上八下”。基于文化上的特性,后来“七上”改成了“七喜”,从此在中国很受欢迎。
㈢音译和意译相结合
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译法也是传达商标神韵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译法既兼顾了音韵上的相似, 也传递了商品的关键信息。商标译名求得神似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对商品类别、特性有所了解, 再应用意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紧扣商标主题,灵活处理。BMW是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的缩写,是全世界最成功和效益最好的汽车及摩托车生产商。BMW被译为 “宝马”是源于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这个音基本上来自英语的发音,意思在中国有胯下良驹之意。这里译者顺应了译语受众者的认知背景,通过语音与语义双重关联增强了认知语境效果。Goldlion原来译为 “金狮” ,但在中国谐音为“金失”,所以该商品在中国滞销。后来把这个词又改译为“金利来”,将gold(金)保留原意,而lion一词采取音译手法,两者结合的翻译便有了“金利来”。这个词不但气派,而且在中国有钱与利双收之意。
四、总结
商标语是一种竞争性的语言,其目的不只是单纯语言所具有的指称功能,更重要的是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注意同时也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让消费者有购买欲。因而商标翻译也不只是单纯强调产品内容的简单对应转换。译者应考虑到译文具有的宣传和营销功能。翻译时既要考虑到商品销售的方向和消费者的心理特点,也要充分做到目的语消费者的认知环境与认知框架相吻合,同时也要满足原作者、 译者及译语接受者间交际的语用效果需要。总之,运用关联翻译理论译商标可使目的语像原商标名一样独特而简明,并且也要符合译语接受者的表达习惯和审美情趣,这样才能算得上好的商标翻译。
参考文献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关联性 翻译
一、关于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原是有较大影响力的认知语用学理论,由法国学者斯坡伯(Dan Sperb)和英国学者威尔逊(Deirdre Wilson)1986年在其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他们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把语用学的重点转移到认知理论上来,为研究人类信息交流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从交际和认知的角度为语用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Sperber和Wilson对语言交际模式进行了重新认定,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而编码―解码的过程是从属的。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行为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话人用明白无误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意图,而听话人根据话语信息和语境从说话人明示的信息中推断说话人暗含的意图。比如:
A: Do you like Kongfu?
B: I’m a Chinese.
B明示的话语没有直接回答A的提问,但为A提供了一个推理的认知语境。A从自己的认知语境确认中国人喜爱功夫这一语境假设,于是分析出B的暗含前提为:
Chinese like Kongfu.
I am a Chinese.
最终获得B喜爱功夫这个语境效果。
与传统的交际观不同,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传达的是意图(intention),而不是意义(meaning)。“说话人在说话时,不仅要表明他有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更要向对方表明其有传递这种信息的意图。”交际者明示行为的真正目的在于引发受体对信息意图背后交际意图的思考。而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之所以配合默契,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即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意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能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
与关联性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处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和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处理努力是指在认知与推理话语信息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所提供的信息与语境假设的关联性强,则受体需要付出的处理努力就小一些;而关联性弱的信息,则需要付出的处理努力就大一些。人们希望花费在理解上所付出的努力能够以某种方式改进他们用于交际的语境假设,即产生语境效果。语境效果有三种形式:推导出语境暗含意;加强或证实已有的假设;消除矛盾的假设。只有当新出现的信息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能够取得语境效果时,才说明该信息与该语境假设取得关联,取得的语境效果越大,表明该信息与该语境假设的关联性越强。
关联理论的重要原则是最佳关联原则。最佳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取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adequate effects for no unjustifiable effort)。人类的行为都是寻求经济省力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最佳关联的期待,体现在受体一方,即受体期望通过最小的努力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只有在说话者为其话语提供了最佳关联时,听话者才能比较轻松地对话语有一个正确理解。接受者要确定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中找到对方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的暗含意义,从而获取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目的。
二、关联理论的翻译学转向
通过对关联理论主要内容的研究可以发现,该理论天生就具有解释并指导翻译活动的能力。关联理论进入翻译学转向的关键人物是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August Gutt),作为Deirdre Wilson的学生,E.A.Gutt在1991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格特根据关联理论对翻译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翻译是交际的一部分,也遵循着交际的一般原则即关联原则。其他翻译原则都是关联原则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运用。它足以用来解释已有的各种翻译理论及各种看似矛盾的翻译现象,根本没有必要去创立一种新的翻译理论。
Gutt指出关联原则制约着翻译的内容和方法。如果要问译者要使译文在哪些方面与原文相似,回答是在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有足够关联的方面相似,即在能产生足够语境效果的方面相似。如果要问译文怎样表达,回答是: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能使译文读者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而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努力。也就是说,译者所追求的是最佳关联性。
具体来看,翻译既是一种交际行为,它也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但由于翻译不仅涉及到两种语言和文化,还牵涉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因此,翻译成为一种十分复杂的交际活动,它包括两轮这样的明示―推理活动。第一轮交际活动发生在原文作者与作为原文读者的译者之间。在这一轮交际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原文作者的话语进行推理获得最佳关联。第二轮交际活动发生在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在该过程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译文读者的期待及对他们的语境来源和认知能力的估计,将原文作者的意图用恰当的形式传达给译文读者。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追求最佳关联的传递。翻译的第一步是正确理解原语,译者必须研究原文的语言与认知环境。关联理论所指的认知语境,“并不仅仅局限于交际双方直接的外部环境、语段的上下文、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说、、对各种逸闻趣事的记忆,对文化的种种假定,对说话人思维状态的各种推测”,等等(Sperber&Wilson,1986)。自然语言中的每一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译者要认定一种理解而排除其他的理解,关键在于寻找最佳关联。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从原文字句和认知环境中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原文作者和译者认知环境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给译者正确理解原文造成困难。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对原语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充分了解原语与译语在词汇、句法、语篇上的差异,还要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了解原文作者的认知环境,正确理解原文。
仅寻找最佳关联是不够的,在充分理解了原文之后,译者要根据译文读者的期待把自己对原文的认知与理解用适当的方式和恰当的语句以最佳关联的形式将原文的意义用译语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必须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即译者应从译文读者的潜在语境中调出原文作者欲传达给读者的语境假设,进而明示交际意图。根据关联理论,翻译的过程就是对原语进行语际阐释的过程。格特指出:“认为一个信息可以不管接受者的认知环境而传达给他的观点是绝对荒谬的。那些认为翻译理所当然的是传递信息,认为问题的实质是为信息寻找恰当的语言形式的观点,其根本错误即在于此。”交际要成功的一般要求之一是让信息发出者的意图为接受者认识。当译者找到最佳关联,以各种方式进行语言选择,满足译文读者的关联期待和认知能力时,译者的工作才真正完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信息的中转者,为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促进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
总之,关联理论翻译观一改传统翻译理论孤立静止看语言的方法,它对翻译问题的解释是动态的、辩证的:语境是变量,而关联性是常量,话语理解与翻译都是在寻找一种最佳关联,它能以关联性抓住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对指导翻译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在关联理论的关照下,译者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即译者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传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使译文读者找到译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就是一种合理的方法。关联翻译理论的提出表明翻译实践又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即可以通过在语境中寻找关联来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Gutt把关联理论的核心观点移植到翻译研究中来,可以说是对翻译研究的一大贡献。关联翻译理论出现后受到了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尤其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学术界,以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来研究英汉翻译方面的问题的学术论文逐渐增多。这也说明该理论在翻译研究方面是有较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Sperb D&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2]Gutt Em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3]王斌.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