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袁隆平的事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袁隆平的事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范文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读《中国人的智慧丛书》

李 恪

①大概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一种古老的文明赓续至今,葆有它的活力和生机,这已是绝无仅有。就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自豪。然而我们常常并不自豪,反而有点儿自卑,有的人甚至自卑到极致――中国人简直要失掉自信力了。

②大约明代以前,中国在许多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我们自豪。甚至到清初,我们还以“天朝大国”自诩,我们自大。自大使我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于是我们开始检点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感到莫名的悲凉。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

③失望和放弃不是中国人的习惯。那么,中国人还能不能崛起?能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沿着历史,做一次中国人的智慧的巡礼吧。

④《中国人的智慧丛书》共8册,洋洋大观,在不同的学科里,记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不仅有震古烁今的四大发明,而且有太多太多的不为人知的发明创造。这些成果,早已为国际科学史界所肯定,做出这些成果的科学家,也早已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

⑤比如关于炼焦的发明,丛书介绍:中国最早的用煤炼铁的记录,见于公元4世纪的《释氏西域记》;成书于1650年前后的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记载了炼焦及用焦炭炼铁的全过程。为了证明这项技术的发明权属于中国人,丛书(《揭示物质变化》分册)列出了8个国家的最早记录,它们都在18或19世纪,结论不证自明。

⑥在记述了水稻专家袁隆平的成果后,丛书(《播撒绿色希望》分册)引用了国外的评论: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纳森博士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日本专家甚至把杂交水稻和四大发明并列,把杂交水稻称为“中国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⑦古代,中国有太多的祖冲之、李时珍、徐霞客……我们当然可以引以为荣;现代,中国有华罗庚、李四光、袁隆平……我们何需自卑!

⑧有这样一个故事:记者采访一位少年,问他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少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去美国留学!”有的人看了,感到鼻子有点儿酸;有的人看了,忧心如焚。是啊,这不是有点儿不争气吗?实际上,孩子向往美国并不可怕,说明美国的确有它先进的东西,而见贤思齐,正是我中华民族的长处。

⑨这样的事,只可能出现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之后,如果还是封闭的昨天,我们将无法想象美国有什么好处。如果我们总是认为外国是人间地狱,那才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这急起直追的年代里,发感慨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中华民族并不是,过去曾经辉煌过,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创造新的辉煌。我们在痛定思痛、发现我们已经落后了很远之后,才会更加义无反顾地走现代化的道路,而支撑我们的力量源泉,就是“中国人的智慧”。

⑩也许有人会问:现在已是互联网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了,再来重读过去的辉煌,是不是有点儿夜郎自大、自我陶醉?我不这样认为,自信,将永远是一种力量的源泉。上世纪80年代,陈景润不知鼓舞过多少人,这些人不一定都要成为陈景润,但陈景润会成为一种观念,一直激励着这一代人,并永远给这一代人以启迪。《中国人的智慧丛书》的意义,也许正在于此吧。

(选文有删改)

1.第①段中加点的“中国人”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批驳的错误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是怎样批驳错误论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议论文的语言以准确、严密和概括为主要特征,请你从文中自选一例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人的自信表现在许多方面,请你再补充一个这样的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感受。

北京的一座立交桥旁气宇轩昂地树立着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广告词:“毗邻亚运村,中国之长岛”;明明是花了巨额广告费用的白酒,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也硬要来上一句:“林河酒,中国的XO。”很多国内的高级宾馆,更让自己的同胞寒心:你打一个电话去宾馆,接线生总是向你咕噜一句英语:“How do you do,This is ×× Hotel。”有的还好一些,后面接着来一句汉语:“您好,××宾馆”;有的干脆就百分之百地用外语了。走进宾馆,仿佛置身国外。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范文2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人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4-0001-04

一、引言

和谐,指的是矛盾双方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一种关系状态。这种关系既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每个人在为人处事时,必须遵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自己求生存的同时,不能危及他人、社会、自然的生存;在自己求发展的同时,也要给他人、社会、自然留下发展的空间,最终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状态。

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行为的“指挥棒”。一个人怎么样看待“人的价值”,直接决定着他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将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人、自然和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关键在于人们拥有的人生价值观是否有益于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他们,大学阶段又是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和谐社会需要构建什么样的“人的价值”理论,落脚点在我们应以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使其树立有益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人生价值观,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界主流的观点是:把人的价值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因其言行满足了他人或社会的需要而有价值,这种价值被称作“人的社会价值”;二是人作为主体,因他人的言行或社会的举措满足了自己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对作为主体的人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被称作“人的自我价值”。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为避免陷入重视其一而忽视另一个的形而上学错误,往往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我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自己能否给社会带来益处;二是社会能否给自己带来益处。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是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平、和谐理念,但还是有问题。比如:在“人的价值”是由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部分组成的假设前提下,当社会价值一定时,一个人向社会索取越多,自我价值越大,他的人生是否就更有价值?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势必加剧自私自利、重视索取、轻视奉献的社会风气。此观点的另外一个缺陷是:若他人的言行或社会的举措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按照价值的定义来说,这只是体现了他人或社会对这个主体的价值,是他人或社会的价值表现,不能称之为主体的“自我价值”,否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很显然,现有的主流的“人的价值”理论体系有比较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对旧的理论进行发展和完善,构建一种新的、更完善的人生价值理论体系,不仅仅是理论创新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二、关于“人的价值”的重新界定

价值是反映主、客体关系的“关系性”范畴。事物是否有价值及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它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这个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集体),也可以是社会。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没有价值,取决于他的思想、言语、精神、行动能否给个人、群体(集体)、社会带来益处,或满足个人、群体(集体)、社会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学界把这种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称为“效用论”或“客体论”。

有学者认为,人不同于一般的物,一般的物只能作为客体,作为人认识或改造的对象而存在。而人不同,人在社会关系当中,既可以作为实践的客体,也可以作为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的主体。关于“人的价值”的“客体论”似乎只强调了个人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存在,而否定了个人作为价值关系的主体存在(这也是该理论被称为“客体论”的原因),是有缺陷的。其实,该理论被称为“效用论”还情有可原,但被称为“客体论”却不是很恰当。因为,在“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这个概念界定中,包含着人在社会中的双重角色,即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或自己的需要被满足,或满足别人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在复杂的社会价值关系中,个人既可以是价值关系的主体,也可以是价值关系的客体。例如:张三的言行因为满足了李四的需要而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这个价值关系中,张三是价值关系的客体,李四是价值关系的主体。反过来,李四也会因为自己的言行满足了张三的需要而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这一价值关系中,张三成为价值关系的主体,而李四是价值关系的客体。所以,从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群体的角度来看,价值“效用论”并没有否定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性。

一个人在判断一件事情要不要去做的时候,一般情况是:首先判断此事对自身是否有价值和意义,而不是看此事对他人是否有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选择“要不要去做”“要用多大的气力去做”的时候,往往是先看此事对自身是否有价值,有多大价值。对自身有价值或价值大,就花大气力去做;对自身没价值或价值小,就不做或花一点儿气力去做。一个人若因为自己的言行而获得精神或物质上的满足,这个人既是价值关系中的主体,也是价值关系中的客体。此时,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是统一于一体的。

综上所述,“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这个主体,包括自己和他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等式表达这个关系:个人的价值=自己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他人需要被满足的程度。在这个等式中,若需要被满足,就是正价值;若需要被损害,就是负价值。如果一个人的言行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那么正价值和负价值相互抵消,结果是此人的人生价值大打折扣。损害他人的程度越深,损害的对象越多,人生的负价值就越大。有些人可能会提出疑问:“如果一个人掏钱帮助了穷人,穷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了,但此人的利益损害了。按照以上的等式,此人的人生价值不也大打折扣了吗?”事实不是这样的。如前文所述,一个人之所以能自愿做一件事,是因为此事对自身有正价值,或满足物质上的需要,或满足精神上的需要。一个人掏钱帮助穷人时,物质上看起来受到了损失,但精神上却得到了满足,或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满足感,或得到社会成员对自己的赞誉和肯定。所以,“掏钱帮助穷人”的行为带来了双重的正价值: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又满足了别人的需要。这种“既利己,又利人”的行为,创建的是“双赢”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有些人可能还会提出这种疑问:“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仅仅满足了他人的需要,而对满足自己的需要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按照以上等式,此人的价值只包含满足别人需要的部分,满足自己需要的价值部分为零,这对个人的价值总量评价来说,不是有损害吗?若真的有损害,我们怎么还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呢?”对此疑问,笔者的回答是:首先,如果一件事情对自身没有任何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意义,那么人们就不会去做,所以,以上的假设是不存在的;其次,那些看起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其实也是满足了自己的“私利”的,这种“私利”就是“追求自己的信仰,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按照以上论述,一件事情,即使对他人有价值,但如果对自身没有任何价值或意义,人们是不会自愿做的。但不愿做,并不等于不去做,也许迫于外界的压力,最终被逼无奈地做了。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评价这个人的人生价值?笔者以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注重行为的结果。不管行为的动机是否出于个体意愿,只要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这个行为就是有价值的,这个人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综上所述,个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言行满足主体(包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满足需要的程度越高,人生价值越大,反之越小。

三、对“人的价值”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对需要的界定

人的需要是复杂的,甚至有些人的需要是相互冲突的。在这种情况下,应怎样评价“人的价值”?

供奉在日本靖国神社里的14个二战甲级战犯,对虔诚祭拜他们的人来说,这些战犯是民族英雄,而对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受害国人民来说,这些战犯是杀人恶魔。面对如此复杂的需要,我们应怎样评价人的价值?标准只有一个,即此人的需要是合理、合法、正当、健康和人道的,不损害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符合人们求真、向善、爱美的天性。一个人若能满足主体的以上需要,他的人生就有价值,否则,就没有价值。

(二)不能以人创造的价值来衡量“人的价值”

人创造的价值有大有小,“人的价值”能以人创造价值的大小来衡量吗?按照的观点,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也就是说,一个商品,其上凝结的抽象劳动越多,则商品的价值越大。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越高,他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就越大;一个人的劳动复杂程度越高,其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也会越大。如果以一个人创造的价值总量来衡量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虽对那些贡献大的人有激励作用,对其他的社会成员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此种价值判断对社会的良性运转来说不利。如:一个农民,一辈子兢兢业业地种庄稼,他生产的粮食很有限,他的人生价值和袁隆平比起来,是否就一文不值了呢?一个身患重症的人,他和疾病作斗争,花费了很多社会医疗资源,由于身体的原因,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还极其有限,这是否说明他的人生价值就很微小呢?

如果以人创造的物质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人生价值,其弊有二:一是过分重视物质,忽视了精神,助长社会的“物质化”风气。我们可以说袁隆平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平凡的农民,但不能说袁隆平的人生价值就大于一个农民。这个农民创造的物质价值虽小,但其任劳任怨的品格、积极的生活态度、踏实不浮躁的作风对社会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价值。身患重症的人虽然没有能力为社会创造物质价值,但其热爱生活、珍惜生命,面对挫折顽强抗争的精神也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二是助长社会短视、功利的倾向。例如:一个长期默默无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假设、实验,再假设、再实验,虽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但仍无重大发现、发明或创造,既没有主持过任何重大项目,又没有发表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这是否可以说明,他的人生价值很小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还有谁原意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对人类有重大意义,却不能在短期内取得研究成果的科学探索呢?

(三)个人的价值与满足需要的人数呈正比

一个人的言行,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很有价值,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毫无意义。如果一个人的言行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要,那么这个人的价值就相应更大一些。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言行损害了更多人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价值就更小。当一件事情对一部分人有益,而对另外一部分人有害时,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呢?抉择的原则应该是:当受益人数多于受害人数时,此事可做,反之不可做。

例如:一个人大吃大喝、奢侈浪费,极大地满足了自己对物质的需求和虚荣心,但同时浪费了社会的大量资源,损害了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如前文所述,他的人生价值=正价值1(满足了一个人的需要,正价值只有一个)+负价值1+负价值2+负价值3+……(损害了很多社会成员的利益,所以负价值很多),此人的人生价值评价结果可想而知。

又如:一个造纸厂厂长,他既为社会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又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些都属人生正价值,看起来两全其美。但如果他未能有效保护环境,肆意砍伐林木、肆意排污,破坏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那么他的人生价值=正价值1+正价值2+正价值3+……(满足自己和他人需要而呈现出的正价值)+负价值1+负价值2+负价值3+……(损害社会成员利益而呈现出的负价值)。

(四)影响个人价值的因素有四个

人和一般的物不同。一般的物只能充当价值关系中的客体,而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客体的身份存在,又可以主体的身份存在。这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有主观能动性,能在意识的指导下认识和改造社会。人既然和一般的物有根本的区别,关于“人的价值”界定和“物的价值”界定就应该有区别。“物的价值”以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为标准,它看重的是物的属性、结构是否和主体的需要相契合及契合的程度。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价值”应该界定为“是否有意愿、有行动、有能力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所以,一个人有无价值、有多大价值关键要看对以下四个问题的回答,即有无满足主体需要的意愿?有无满足主体需要的行动?有无满足主体需要的能力?自己的言行对满足主体的需要来说是否产生了实际的积极作用?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只要有一个是肯定的,那就说明这个人的人生有价值,肯定回答越多,这个人的价值越大。

四、小结

一个人怎么样看待“人的价值”,直接决定着他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将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人、自然和社会,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意义还是消极的影响。所以,追问“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构建科学、合理的“人的价值”理论体系,并以之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对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来说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这个主体,包括自己和他人。满足的主体越多,满足需要的程度越大,“人的价值”就越大。一个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不能伤害他人的利益,否则,人生价值就大打折扣甚至变成负价值。用两句话概括“人的价值”之真谛,即利他利己,才有意义;为己为他,幸福大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如果都能自觉地用这种价值观来规划自己的人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7.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范文3

【关键词】创新 政治教学 新颖 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从实际教学反馈中获知创新教学的确可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若能在平时教学中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小,促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将是敏感而强烈的:或是急于想知道结果而凝神思虑,或是解决了某个重点难题而释然愉悦,或是为有了新发现而惊奇、欣喜,或是领悟到知识内涵的情理而激动自豪……不用说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无疑会很好。

那么,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创新设计、制造教学呢?在此笔者结合自己亲身的教学实践,略陈已见。

一、扣动心弦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入情以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尽管使学生入情的方式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动情。教师强烈的感情,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开启学生感情的门扉。当然,教师的这种感情必须是真挚的,只有真挚的感情才是感人的;矫揉造作、故作姿态只会引起学生反感。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例如,在讲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时,我动情地讲述了发生在我校一名学生身上的拾万金而不昧的感人真事,并说明学校曾就此事专门在全校隆重表彰了那位同学,此时学生听了既钦佩同时心灵又都受到净化,其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政治教师要学会在教学的关键处,凝理注情,动人心弦,就能奏出教学的最强音。

二、重在参与的即兴表演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可以让其增强主人翁感,而由教师的单纯讲授变成师生双方的配合表演,则又能增加教学的主动性、直观性。师生的配合表演从时间准备来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课前充分准备过的,另一种就是即兴表演。无论哪一种形式,只要课前精心设计好,师生之间配合好,都能引发教学的。比如,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为了巩固这一框的教学内容,结尾时,我邀请几名学生来一段即兴表演。譬如可以设计成这种场景:一名中学生正在买钢笔,在行使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时与营业员发生争吵(双方都存在一定问题),其他人员的出现使问题得到合理解决(当然有曲折)。按照剧情要求,营业员、保安、营业部经理、中学生、记者这四个角色分别由四位学生担任,消协负责人由我担任,实践证明我们的表演虽然和专业演员的水平相差悬殊,但出人意料的是同学们对自己班级的“土特产”特别喜欢,在表演与观看表演中深刻理解了教学内容。

三、引人探究的悬念设置

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或者说就是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预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有位心理学家说:“我们体验到,在那些使人困惑的情境中,我们被引起的动机最强烈。假如我们完全解答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全部紧张感就消失了……”可见,悬念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引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例如,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同学对“商品的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句话并不真正理解。为此,在上课的时候问学生:“劳动生产率愈高,商品的价值量反而愈低,这样,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是反而吃亏了吗?”我在学生平时不感到困惑的地方,提出了让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看得出,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迫切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以摆脱眼前的困惑。而我却不慌不忙地对学生说:“同学们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吧,但我不能马上告诉你们,你们不妨同桌之间先议论一下。”正是这一逼人期待的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唤起了学生的注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最终形成了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当然,在政治课教学中设置悬念不能太“悬”,太“悬”易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不“悬”,不“悬”不足以吊起学生的胃口,只有做到适时适度,才能引发课堂教学的。

四、紧张活跃的课堂竞赛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魏老师不但倡导竞赛教学这一理念,而且在他的语言课堂教学中积极贯彻这一理念,取得了很大成功。借鉴他的做法,我在政治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穿插知识竞赛类的活动,使其服务于课堂教学,制造了不少课堂教学的。例如,在讲“科学发展观”这一内容时,我一改过去低效且枯燥的讲授,转化为“你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知多少”这一竞赛形式(注:事先需要求学生做必要的准备工作)。首先,把课本中涉及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内涵、作用等知识转化为必答题、抢答题等竞赛类题型,并且在内容上适当扩展。其次,把全班学生分成四大组,每一组为一个竞赛单位,准备时间为5分钟,然后合上书本进行竞赛。知识竞赛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几乎忘了学习理论的枯燥和乏味,在既有竞争又有娱乐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久违了的学习热情被重新点燃了。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有助于形成“紧张而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疑义相析”的互动商讨

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例如,在讲“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时,很自然不能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创新。要说出什么是创新?多半学生会照本宣科回答。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这样一问一答,直来直去,把学生拒之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门外,教学就难以形成。于是我改变传统的教法,对学生说:创新这个概念我们既熟悉又陌生,同学们能不能举些具体实例。按照我的要求,学生说了很多,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青岛海尔集团开发出适合农村市场既能洗衣服又能先瓜果蔬菜的洗衣机、以氢气为燃料的环保小汽车等等。看到学生们逐渐进入角色,我也举了个例子:比如喝水,我们是用口喝,可有人却打破常规,想到用鼻子喝。你们怎么认识这个问题?这叫不叫创新?是不是异想天开?请在座的同学共同商讨。讨论很热烈。赞成的有,反对的也不少,模棱两可的也大有人在。后来,有一位学生归纳了大多数同学的意见,认为这不是异想天开,在医院里有些病人无法用口正常喝水,医生就让他们用鼻子喝水维持生命,所以应当叫创新。于是,我请全班学生看了一段录像:医学上的鼻饲现象。结果证实了这位学生的判断是正确的,从而使该生初尝了“发现者”的乐趣。以此为契机,我继续对学生说:看来我们不能嘲笑这种异想天开,因为这异想天开里面就蕴涵着创新的东西。那么,是不是只要打破常规都是创新呢?我一边问,一边出示漫画《揪着自己的头发想上天》。学生们议论纷纷,不一会儿就有学生站起来回答:打破常规不一定是创新,凡是创新都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我们刚才讨论的“鼻饲”之所以是一种创新,是因为它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鼻腔和口腔本身就是相通的。可见“疑义相析”的商讨,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满足了他们探索的需要,从而将整个课堂教学推向。

总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教学方法愈新颖、愈有创造性,就越能制造教学并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而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实现学习目标。相反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失去吸引力,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魏书生文选》,漓江出版社.

[2] 袁振国.《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

[3] 朱幕菊 主编.《走近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罗小红.《政治课教学实效低的和对策》.

关于袁隆平的事情范文4

中外高等教育过程公平之比较

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是比较强调能力公平的。“宽进严出”的高教出入模式,让社会更多适龄青年都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但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却很强凋能力公平。适龄青年进入高等院校的比率虽高,但是中途的退出率也很高,许多学生都只受过一至三年的高等教育,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因为达不到学业成绩的要求而被迫退出;不少学生即使延迟学习过程多年最终也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这种学生大概也占到了进入高校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在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学生中,又分为典型期限毕业(即四年修业到期时正常毕业)和延期毕业两种情况。学生能够在典型期限毕业者,又只占到进入高等院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十几到二十不等。而其中超期或超长期毕业的学生又有百分十几,到百分之二十。可见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淘汰率是很高的。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就必须努力学习,在大学深造的全过程中都不能掉以轻心。他们只能通过艰苦的学习才能获得高等教育的毕业文凭和学位。如果说我国青少年绝大部分人学习最紧张的阶段是在进入高校之前,那么欧美等发达国家青少年学习最紧张的阶段恰恰是在进入高校之后。这样,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既充分实现了接受高等教育人人平等的机会公平,又严格地实现了教育质量控制的能力公平。可见欧美发达国家教育过程的安排是比较公平合理的。因为高等教育以前的教育是属于国民基础教育、义务性教育的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时期,不应当给他们过重的生理与心理的压力,对于少年儿童加上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是违背科学的。我国教育部门经常提出要给少年儿童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要给中小学生“减负”,而实际教育过程中的做法几乎恰恰相反。中国孩子从幼稚园、学前班就开始背上了学习的负担,不少小学生的负担还很重。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的青年时代,学习的压力反不如中小学时代那么重;尤其是参加工作后的中青年时代,不少人更加减轻、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迥然不同。他们的孩子若想进入著名大学也肯定会有学习压力,但是中小学不搞重点学校、重点班之类,就使欧美发达国家儿童、少年至青年前期,普遍地减少了压力。进入大学之后的青年人,身心的发展已经开始成熟,抗压能力有了较大的增强,这时根据自己的才智能力,参与到比较激烈的竞争中来,通过艰苦拼搏去获得不能轻易获得的学位。青年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也更加容易爆发出才智潜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国家的发展也具有更加强大的推动力。我国由于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性和其它条件的制约,主要还是采用的是“严进宽出”模式。很大部分适龄青年不能顺利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人人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暂难实行。这样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口不宽,而出口也不严。高等教育过程中淘汰率向来很低,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学生可以正常毕业。而且这个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毕业率还是在典型修业年限的毕业率。若加上延期毕业的学生,中国高等教育的毕业率是极高的。过高的毕业率使学生缺乏在高校学习期间被淘汰的危机感,许多学生学习努力的程度与上大学之前相比有较大的下降。加上考试的严格性放宽,以致中国学生只担心进不了大学,一旦进入高校基本上不担心毕不了业。如果一个学校发生了相当数量(若达到四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正常毕业,学校将会觉得无法向社会交代。在当今社会就业岗位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却硬性地以一个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并以这一指标与学校下一年度的招生数量挂钩。这种质量评价依据是欠妥的。因为现在高校学生能够获得就业的因素太复杂,很难真正说明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研究生的就业率已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的就业率,[13]那能不能由此推出我国的研究生质量还不如本科生呢?如果说全社会就业岗位总量不足,在一个萝卜没有一个坑的情况下,就总会有萝卜占不到坑。这个学校的学生占的“坑”多了,那个学校的学生占的“坑”就必定减少。最终还是有同样数量的毕业生只能待业。这种管理仅仅只能逼着各个高校互相争抢就业岗位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高校毕业学生要在社会上获得工作岗位,持有毕业文凭是首要前提。于是各个高校就不得不让绝大部分毕业生尽量按期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考试中的高过关率,虽为学生正常毕业开了大门,但对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却无好处。大学生们在最能激发潜能,爆发创造力的青年时代,缺乏一种被淘汰的危机感,在消除危机感的同时,也失去了学习强大动力和创造力。这对于把学生培养锻炼成国家的优异人才,获得人尽其才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我国高等教育过程由于采用的是“严进宽出”的模式,基本没有淘汰危机的压力,所以不少学生的学习只求混到及格水平,即使有了某些考试失误,也有多次补考的机会来弥补,总之毕业是没有太大压力的。因此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好坏,完全凭着学生个人的自觉性。缺少压力的学习,必然缺少一种全力以赴、努力拼搏的劲头。这样的教育过程从人其才的尽可能的发展看,不可能实现较理想的公平;而从教育资源的源尽其用来看,就使高等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不够,造成资源浪费,当然教育过程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公平。

中外高等教育效果公平之比较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公平体现,主要表现在接受高等教育准入方面为求学者提供了更多、更普遍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过程中讲究能力公平的成才发展机会,和成才结果的人尽其才的发展。虽不能说真正达到了人尽其才的理想境界,但是那也是以每个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作为基本依据的。特别是在学习比较自由,比较注意因材施教的教育环境中,也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教育效果。欧美发达国家的人们对于一个人的成才,对于教育效果公平的评价,同我国教育效果的评价差异突出表现在:他们并不认为一个人只有做到了非贵即富、大富大贵才算有出息,才算成才。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做了他自己喜爱做的,又是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就是成功,就是有出息。我们认为这种成才观、或谓教育效果公平观是正确的。尤其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只要较好地达到了他应有的发展水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等教育就做到了效果的公平。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中的权贵或富豪还有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评价高等教育的效果也并不以一个学校出了多少权贵人数为依据,一个高等院校培养出了多少杰出的科学家或突出的创新人才,倒可成为一个高校教育效果公平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我们经常以我国的教育效果同发达国家的教育效果相比较,其实比较得最多的还是关于世界一流人才的造就问题。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谈论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谈论中国学生的知识功底扎实,学习能力很强,而创新能力不强。我们认为原因就在于我国教育效果公平的实现和评价都存在问题。我们常说教育的效果公平,是要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人尽其才发展的教育效果公平。教育过程结束之后受教育者没有获得人尽其才的发展,那就意味着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离应有的效果公平还有不小的距离。我们中国国民一直有诺贝尔奖情结,到现在为止,还只有莫言获得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当然我们认为诺贝尔奖并不能绝对地说明一切问题,因为诺贝尔奖设置的领域有限,许多科学领域就没有诺贝尔奖。如果有诺贝尔农业科学奖,我们认为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发明成就,就对世界的贡献而言,是完全够得上获一个诺贝尔奖的。但是话说回来,诺贝尔奖毕竟在已经设立奖项的科学领域,代表了世界人文秤学和自然科学成就的高峰。我们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经济学等科学领域还没有取得突破,也说明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差距。所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不能不发出,中国当代教育为什么没有能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的心痛追问。我国高等教育效果公平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才培养离人尽其才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距离。这种距离的产生,首先就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还延续着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的教育划一性。由于我国过去高等教育都带有精英性质,入学的受教育者相对而言选拔十分严格,受教育者的能力水平起点是容易保证的。同一大层次的受教育者,在智能方面区别较小,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划一的教育培养,人才成才的情况也就是差不多的。这样教育的效果公平在大学精英教育时代就能够得到较好的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的这些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迅速扩大,尤其是进入二类本科及以下高等院校的受教育者已经有了能力层次的较大差别,再实行不分差别的划一性教育就不符合现实。尽管我国的教育现在已经发展具有多种层次、多元性的格局,但是我国受教育者的现实的差异与高等教育的多元之间缺乏一种科学的适配性。本来多种差异性对多元、多层次的教育格局,应当是很能够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前提的,但是由于这两种多层次、多元之间,没有讲究科学适配性,而最终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好比有三种重量——100公斤、50公斤、25公斤。如果有3个人分别能挑起100公斤、50公斤和25公斤,这当然可以把担子挑起来,这正是多元对多元的适配性安排。但是如果安排得不好,能挑50公斤的让他去挑100公斤,能挑战25公斤的让他去挑50公斤,而能挑100公斤的却让他去挑2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