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

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1

初中语文课堂需要更加开放、活跃,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而教师要做的,则是在学生进行讨论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答疑,并在适当的时候发表一些个人看法,起到一个教学上的指引作用。因为每个学生都会对语文课文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说教师不能过多地拘束学生、限制学生的想法,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鲁迅,多年以后回到三味书屋,内心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对作者当时心情的把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并加强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通过这些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让老师更加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更加关注学生对文章个人感悟的认知,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和学习。另外,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不能过于死板或僵化,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将知识内容扩展到情感内容的层次上,给学生更多的体验空间,使得学生在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去学习语文、感悟语文、领悟语文,以此来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二、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应该为学生开设一些独特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来进行课本演绎。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文章脉络和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还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或者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诵,一些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之后才能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里,比如朗读古诗词,第一次读时可能觉得生涩难懂,如果朗读的话更容易将自己带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中去,体会诗人的喜与悲,更容易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通过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实践活动,使得语文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主人,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更容易提升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教师上课的必备手段,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流于形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电脑、投影仪以及电子屏设备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多媒体已经深入到小学语文的每一次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甚至要求教师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地使用多媒体,一些原本只需口头说明的东西,教师也要去准备相应的课件,浪费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使得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弱化了其他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不论什么课程什么内容,教师完全采用多媒体,忽略了板书和教师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文课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教师一味地拿着PPT课件去读,就失去了语文教师教学的意义。

3.使用时机不当

多媒体课件中含有丰富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对学生进行一一展示,但是由于PPT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在某一张幻灯片上,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教师在课堂讲授完成后,设置了一些小问题,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作答,如教师在某个课程教授完成后,用PPT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够想到哪些词语,可以用来描述暮春三月的美丽景象?这本来是一个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的机会,但是如果此时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不当,将相关词汇早早展示出来,那么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实践

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3

1.1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历史课更加生动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是要让学生们充分吸收教师的所教授的知识点,要让学生们对枯燥的历史知识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发挥各种教学手段,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是创造真实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用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运用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的直观特点,使历史课堂言简意赅,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技术可以让静态的历史教学变成动态的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使学生能长时间的保持兴趣爱好,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当然就会很好。

1.2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但枯燥单一的传统历史教育教学手段,让很多学生对历史课毫无兴趣,大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愿过多学习。多媒体技术恰恰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中这一缺点,解决了这一困难,它让单纯的教师说教变成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音频、视频。优美的声音、动态的画面、生动的演示、搞笑的动漫这些多媒体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对上历史课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持续的兴趣也让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点几乎是过目不忘,学生们反映在上历史课时感觉身心非常愉悦,听课兴趣盎然,现在想去学习,愿意去学习,接受起来自然简单轻松,我发现在历史教学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明显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保证了学习质量和效果。

1.3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育教学制度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培养的弊端。例如,在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平时的素质教育和日常的课堂教育外,应该加强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利用普通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学生们学会了动手、动脑、和主动性思维,让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显著增加,我深刻体会到不但开阔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加深了记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两点注意事项

2.1多媒体技术不能替代传统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其中“辅助”非常重要,重点是“辅助”不是“替代”。我发现身边的有些教师进入一个误区,误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万能的,是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上课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去管是否适合,也不去管是否与自身教学内容相适应。让多媒体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有时完全取代教师这个重要的宣讲者。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多媒体技术是辅助历史教学,多媒体技术不具备传统教学的很多特点和优点,教师失去了引导和主导的作用。一些传统的谈话法、领读法、提问法等教学手段的缺失会让教育教学效果大大折扣。我们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两者巧妙结合,各司其职,谁也不能替代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让新兴多媒体技术教学为辅,让两者有机的结合,合理的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真正的服务于课堂。

2.2多媒体技术资源应当注意选择与设计

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4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创设情景,创设情境,诱发儿童的情感共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优化课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开发右脑,提高教学效率都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设情景创设情境突出重点开发右脑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等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语文,不懂学语文,不会学语文。语文在所有学科中,占有课时最多,可收效却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果不高。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了。怎样上好语文课?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这恐怕是最让语文老师烦恼的问题。我认为,电化教学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电化教学手段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有种“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以及在外听课的一点感悟,谈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一、创设情景,以景激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并易于接受,而抽象的语文知识则不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且单调刺激的注意稳定性很难维持长时间,要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的稳定性,必须是注意对象有变化,因此,须借助电化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

如:学习《观潮》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但是学生没有亲眼见过钱塘江大潮,对大潮没有直接感受,存在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因此,我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场面,让学生聆听大潮的声音,观看大潮的景象,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构造出直观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感染力的理想境界,把学生带入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最后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把书面语言还原成学生大脑中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潮的壮观,体会作者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即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

以此类推,还有很多写景的文章如:《西湖的绿》、《镜泊湖奇观》、《长城》、《桂林山水》、《草原》等,在语文课上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形象的实物联系起来,将文中的“景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课文内容所涉及到的情景。使文章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够引人入胜。那么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教学将会起到事到功倍的效果。这也符合儿童心理学的认知规律。

二、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在展示的同时渲染了浓浓的气氛,加上教师的指导性讲述和激励性评价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同时,音乐也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课文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文章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韵律,达到了“入境始于情”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文章描写的是朝鲜人民与志愿军在车站依依惜别的情景,文章感情真挚,打动人心。但因为文中描写的事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学生感到比较陌生,再加上小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所以不太容易理解。为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观看中朝人民分别的实况录像,然后,配上《离别》这首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凄凉的音乐中目睹大嫂架着双拐在送志愿军,人们泪流满面地挥着手依依惜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分别的场景中。

又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第一次,在本班上,我深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听后没有引起震撼,可在另一个班,我先播放了朗读录音,并配上低沉、凄凉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以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感情基调。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上,接着再让他们跟着录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出了文章的韵味,读出了文章的抑扬顿挫,实践证明在上一些情感性足的课文,电教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无须教师多讲,恰当的使用音乐,便能将文中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韵律沟通起来。音乐的渲染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这点是传统阅读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也是丰富学生词汇的重要环节,但是有些词句的意义是抽象的模糊的,小学生往往不易理解,然而借助电教手段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使抽象的词句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通其义”。如第八册中的《长城》一文中,描写长城的词语:蜿蜒盘旋。这个词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是“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意思,可学生凭空想象往往还是想象不出长城的样子,于是我借助多媒体出示长城的图片,这些图片不仅把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比课文描述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学生一目了然。再如,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垛子”、“瞭望口”、“射口”这些名词,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长城缺乏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也是雾里看花,但当长城的图片活生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便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又如:我在教《詹天佑》关于“开凿隧道”那一段时,因为学生缺乏基建施工专业知识,而教师又无法带学生进行现场参观了解。如什么是“中部凿井法”?为什么能缩短工期的一半?如果仅靠学生读课文和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中部凿井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字。又如学生对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火车运行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都不十分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用多媒体演示了火车爬“人”字形坡的情景,这样就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知识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形象,突破了教师在时间、空间上不易表达的局限,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容易。这样,教者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开发右脑,均衡发展

我们知道,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吸收信息,而这些,大脑起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结构上几乎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大体说来,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部分。大脑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灯片,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大脑的这两个部分“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的信息连接起来。”不可否认,教学中,严密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左脑的发挥,然而,长期下去,右脑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忽视。所以,我们应该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那些直观的、形象的、活动的而又带有思辨的现代化媒体引入教学,充分发挥右脑的功能,通过直接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同时开发学生左右脑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情景,渲染气氛,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只有在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也要引起警觉,电教容易使人沉醉于色彩斑斓的画面和赏心悦目的乐海中,绝不能以娱乐而告终。同时,也有可能使学生减少对抽象的语文符号的兴趣,缺乏独立思考精神,从而产生“电教手段信赖症”。利用电教手段,旨在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才能使电化教育发挥最佳才能,电化教学始终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帮手。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5

体育的技术动作是一闪而过,瞬间完成。因此一些复杂的、难度大的动作,仅凭教师讲解和反复示范,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这个时候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会好些。我们可以放慢镜头,将动作分解成几部分,分步讲解,讲深、讲透,突出重难点。例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只能一气呵成,因为只要一放慢,动作就容易失误,而如果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就简单多了。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鱼跃前滚翻”的动画片,放慢镜头,将动作分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并在每一步中都加入了重点的动作动画,并加入了一些特别的音乐,一听就知道这个动作是重点、难点。教学时先请学生观看该动画片,并逐步演示重点动作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动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子中形成动作的概念,并跃跃欲试。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学而言,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这样在教学中就突出了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还能解决中青年教师的体态发胖和年龄大的教师示范动作受限制而造成的选材单一化、简单化。尤其是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发胖、年龄大的话,很难按照动作要求做正确示范,利用多媒体就不可以顺利上完一节动作复杂的实践课,这样就避免了由于教师的特殊原因而造成的不良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体育技能的形成,要经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的观察、模仿、练习。此外,教师还要纠正错误,再示范、再讲解;学生再观察、再模仿、再练习……反反复复几次以后,学生才能掌握技术动作。这种传统的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厌恶、枯燥无味的感觉。利用多媒体就不一样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一节健美操课,从准备部分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用多媒体启发学生,随音乐和动作示范的节奏踏步,在此基础上逐步交换一些简易的动作,日积月累,学生就形成用耳听音乐、用眼看示范的一种全身心运动的教学模式,这样既减少了枯燥且机械的健美操教学步骤,同时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师生在动作与音乐之中相互沟通。其他项目的教学也是一样的,可以通过多媒体,结合教学进度进行播放,有条件也可以播放一些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实况,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及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向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国争光。

三、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能力

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6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对学生来讲大多是延续一些相对传统但是又相对陌生的知识,课堂教学时,老师们会发现学生往往对课堂内容有些茫然,这些茫然大多是由于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这时如果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课文写作背景,又能升华学生对文章的深入领悟。比如,在《民族英雄戚继光》一文的学习中,讲述的是在明朝嘉靖皇帝时位于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常年遭受日本海盗的侵扰,忠臣奉命整肃军纪抗击倭寇,戚继光智勇双全作战英勇最终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隐患。如果这时恰到好处地将他的生平采用多媒体教学呈现在学生面前,势必会有助于学生们深刻的感知课文的时代背景与戚继光保家卫国的忠贞人生态度。又如,我们在学习《火烧云》这一课时,打开电脑让学生可以直接搜索到《火烧云》的教学资料,火烧云的图片资料、文字解说一目了然。这样使学生轻松快捷地感知了课文意境,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在老师先前给出的阅读指导提纲的引导下,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上网查询,自行阅读文本,从中发现与质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这种自由和独立的学习能力,不仅形成新的知识建构,而且良好的自学和预习能力会受用终身。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时才会有主动学习的心劲。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创设情境课堂。这种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最终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的提升。在讲解神话故事《三借芭蕉扇》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经典的《三借芭蕉扇》的动画片片段将孙悟空机智勇敢、敢于斗争、不畏艰难的性格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后配合老师的分析与讲解,毫无疑问这将会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又如,在写字教学时,我们运用多媒体制作卡通动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写字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时,我们先让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字的关键笔画和特征,对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轻与重,以及起笔、收笔的要点等,都看得一清二楚。这是除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以外的任何教学设备都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三、突出难点,降低学习坡度

教学过程中帮助孩子们把握重难点,消除思维障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了知识重难点,使学生们处于一种积极探寻的学习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此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课堂教学中,过去的课堂模式对于从小蝌蚪到青蛙这段生物转化历程的描述对学生们来讲比较难以理解,这时候采用多媒体形象而生动的播放小蝌蚪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一非常直观的画面,将会有助于学生们对课堂教学中难点与重点的学习与理解。又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弄清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中比喻的巧妙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老师运用多媒体强大的展示功能,在大屏幕展示不同形态的云与天气的画面,就显得非常直观和具体了。

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当前制约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课本上的例子有限,不能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使得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强。毫无疑问这时恰到好处的采用多媒体技术将会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借助多媒体视频教学信息的帮助,升华了教学。比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植物妈妈有办法》题材的动画片视频,把课堂营造为一个课文中的时空景象,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氛围当中再去了解植物传播种子,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