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社会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社会教案

幼儿园社会教案范文1

2、活动准备:活动前要求家长配合了解一些电台、电视台、报纸的名称,有目的地观察或了解记者的工作。收集本园部分工作人员的照片并对他们发出邀请,自制的简易话筒、照相机、字卡、音乐、小卡片、笔等,“会议”场地及布置物品。

3、活动过程:谈话活动,引入主题。“小朋友,你们听说过记者吗?”(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经验)“你们知道记者有什么本领吗?他们去采访的时候,通常要带上什么用具?”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做一名“小记者”。“你们想当小记者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你们去看看他们是谁?在干什么?”让幼儿自由观看。提问:“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谁呀?在干什么?谁先来说说?”“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园长、老师、阿姨请来了,你们都想当小记者,那么想问些什么问题呢?”让幼儿自由说一说。

4、“哦!小记者,你们想采访的事可真多呀,这样吧,等一下,你们商量决定,愿意采访谁,就和他说说,问问你们想知道的事。不过,怎样才能让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呢?”请幼儿学习记者使用礼貌用语:我可以问你问题吗?你能接受我的采访吗?谢谢你的合作。“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记者,你喜欢在什么电台、电视台或报社工作呢?等一会儿,有礼貌地告诉你要采访的人。”“采访完后,我们开个‘新闻会’把采访到的事告诉大家。小记者们记住啦:主办单位是 ,地点是 ,时间是 ,请准时参加。”

5、“为了工作和联系方便,麻烦各位记者先登记一下单位,再带上采访用具去采访。”请幼儿自报自己的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即时登记,****。老师和幼儿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采访对象谈话。师生共同采访时,“工作人员”布置会议场地,音乐响后,集中幼儿开“新闻会”。开场白:老师代表“主办单位”欢迎各位的到来并宣布“新闻会”开始请幼儿自由发言,把采访的事告诉大家。老师小结。请幼儿代表“主办单位”向幼儿园工作人员送上一份简单的礼物,谢谢他们对采访工作的支持,并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让小记者们与各位“大合照”结束。

幼儿园社会教案范文2

困惑一:我在教学中设计运用了调查表,可孩子们在课堂上还是没话可说,怎么办?

在社会教学活动中,调查表的运用能帮助孩子有目的地提前了解教学内容,丰富孩子的感性认知,引导家长介入教学。教师也能从调查表中预知孩子的已有经验,为教学提供指导。

教学片断:

李老师在执教大班社会活动“南京的地铁”时,为全班35位幼儿设计了一张有关地铁的调查表,内容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的地铁是什么样子的?

问题二:地铁里有些什么?

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带着这些调查表进入了课堂,教学开始了,当李老师分别提出这两个问题时,她发现了一个现象,由于大家调查的内容都相同,所以答案也几乎一样。交流时发言的孩子比较积极,但听讲的孩子不够专心,而且当李老师希望能够拓展这两个问题,丰富相关地铁经验时,孩子的思维始终还停留在那两个问题中,回答的内容不断重复。然后课堂上就只听见李老师介绍讲解地铁的声音了。

分析:

该教学片断中老师通过设计调查表来丰富孩子感性经验的做法是非常好的,那为什么课堂上还是出现孩子们无话可谈的场面呢?我想问题就出在那张调查表的设计欠合理上。不合理在于:有关地铁的信息调查过于单一,造成孩子们的谈话不丰富。可是李老师又担心:如果让每个孩子调查过多的问题不仅会给家长添麻烦,同时也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能力。

教学小窍门:

1.教师可以围绕地铁的信息设计出多个调查表,增加信息量。如:地铁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地铁的车厢里有哪些设备?地铁站和地铁里有哪些标志?地铁和公交车哪个速度快?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是怎么为大家服务的?等等。

2.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负责完成一张调查表,这样问题少而集中,便于孩子和家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如:在完成地铁外形的调查中,孩子们发现了车头和车厢的外形不同;还数了数地铁共有几节车厢。

这样的调查方法,会形成围绕地铁开展的多个话题,一组孩子在交流中可以通过相互补充充实感知内容,而其他的孩子则会更专注地倾听,孩子们的交流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的氛围。当孩子们有话可谈时,教师则可以对孩子们的讨论内容进行归纳和提升,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困惑二:对于参观后的谈话,为什么我的组织方式总是不能调动孩子们交谈的积极性呢?

社会教学活动是孩子丰富社会认知、积累社会经验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组织孩子参观社区、超市等场所,增进孩子们的感知体验。参观结束后通常会组织孩子们进行分享交流,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孩子把零星的、粗浅的经验加以整合和提升。

教学片断:

孩子升入中班后的第一个主题是“我的幼儿园”,虽然孩子们在小班已经对幼儿园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幼儿园的了解只停留在自己曾活动过的范围,为了让孩子们全面了解幼儿园和幼儿园的文化,王老师带领大家参观幼儿园的每一个地方,并拍摄了一组照片做成了教学PPT。同时老师还设计了一节社会活动“我爱我的幼儿园”,拟对参观活动进行分享交流。

试教稿教案第一部分

一、回忆参观幼儿园的过程,感受幼儿园环境、生活的丰富

1.展示幼儿园大门口的照片,认认读读幼儿园的名字。

2.看课件再现参观活动中的幼儿园场所:上次我们参观了幼儿园,来看看我们都到了哪些地方?(教师播放PPT,幼儿根据图片回答)

小结:我们的幼儿园真漂亮,有宽敞的操场、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有好玩的大型运动器械,还有许多可以做游戏、学本领的活动室,我们都喜欢在幼儿园里玩游戏。

修改稿教案第一部分

一、回忆美丽的幼儿园,感受幼儿园环境、活动的丰富多彩

1.展示幼儿园大门口的照片,认认读读幼儿园的名字。

2.幼儿人手一张幼儿园景物及活动照片,结伴交流。

3.播放PPT,带领幼儿一起介绍“我们的幼儿园”,如美丽的花草树木、多种运动器具、好玩的活动室、丰富的角色游戏、可亲的老师们。教师围绕谈话内容设计多个与幼儿园有关的小问题。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我们的幼儿园真漂亮,有宽阔的操场、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好玩的大型运动器械、活动室和游戏,还有很多关心爱护我们的老师。

分析:

不难看出,这两稿教案中的教学环节,虽然学习的内容相同,也同样借助参观经验,但在学习的方式上却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稿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带领孩子进行参观后的谈话,教师的问题比较笼统,缺乏谈话的线索,因此孩子们的谈话内容不断出现重复。第二稿的学习方式则是教师让孩子们成为谈话的主人。同时孩子们手中的照片是教师PPT的经验拓展,因此王老师明显感受到第二稿的设计,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参与谈话的积极性。

教学小窍门:

1.细化提问聚焦谈点:参观活动一般内容比较丰富,如果问题笼统、单一,谈话容易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将谈话内容分解成多个小话题,这样教师不仅提问比较具体,谈点集中,也便于幼儿交谈和拓展内容。

2.运用照片留住记忆:我们知道参观的过程是流动的,谈话则需要回忆,而照片作为直观教具,能有机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让孩子有话可谈。教师在拍摄这些照片时,可以围绕谈话内容,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幼儿园的花草树木、玩具、游戏和人进行亲密合影,因此留住的瞬间既是美好的,也是孩子们记忆犹新的。

困惑三:我很喜欢在课堂上采用互动交流的交谈形式,但交谈的结果如何才能达到促进孩子表达、分享经验的作用呢?

交谈片断:

我曾经遇到一位年轻教师,她告诉我她很喜欢这种交流方式。接下来就是我们之间的一段对话:

我:你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交谈环节?

她:一是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二是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三是觉得这个环节会带给自己短暂的轻松(尤其是在观摩课上,孩子自由交流时,感觉听课的人就不再关注自己了)。

我:那这个环节你应该做些什么呢?

她:我就是来回巡视,提醒幼儿专注交谈不做其他的事。

我:对于这个环节的组织你有什么困惑吗?

她:主要的困难是孩子们交谈时不知道该怎么捕捉他们交谈的信息,集中交流时,结伴和小组交流的经验不能有效地进行分享。

分析:

从我们的对话中不难看出,这位教师虽然意识到互动式交谈可以为孩子提供表达和吸收信息的机会,但是这种认识还只停留在谈话形式的表面上。特别是对自己在这个环节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认识不清。

教学小窍门:

1.合理分工。在孩子进行小组或结伴交流时,教师和配班老师应该有所分工,各自倾听一半的孩子的交谈内容。交谈结束前配班老师迅速地向主班老师提供孩子交流中的有效信息,为上课老师的下一步组织交流提问帮助。

2.有效倾听。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孩子交谈中的有效信息,

具体来说,一是运用扫描法,了解大部分孩子对谈话内容的基本经验;二是运用定点法,找寻孩子对谈话内容存在疑惑的问题,或者是比较有新意的内容。

幼儿园社会教案范文3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园课程;家长参与

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我们班级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更加理解支持我们教师的工作,我们班级在这个学期开展了家长助教活动。家长助教,就是家长进课堂,直接参与教育活动,协助教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一、我们的共识:坚持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完善班级课程结构

以往传统的家园共育,虽然与家长有了联接,但是,在这些过程中的主导者仍旧是班级教师,而家长助教这种新型的家园共育模式为家长们提供了直接参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契机,家长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主导课程,将实际生活融入课程,丰富了幼儿的眼界和班级课程结构。

瑞吉欧课程将家长参与视为“家长与教师、孩子创造的深度、信任、互惠联盟”的共建关系。美国的开端计划研究也证明,孩子的学业成就与其父母对教育的参与程度有关。在实践中,这些好处显而易见,因此,我认为,坚持并提高家长助教活动的积极性,会帮助我们开发更多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

二、家长助教过程中构建课程的重重阻碍

在家长助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们带来的课程新颖,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家长缺乏教学经验,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自信

在回访中,家长C这样描述当助教时的心情:“我以前只上到小学,在教他们折纸的时候,一遍教完,他们还有很多人不会,跑上来问我,太多人了,我怀疑我不会教,教太差了,才导致那么多孩子不会。”这类家长缺乏一些教育方法和策略,同时文化水平较低,上课时表述不够清楚,幼儿无法完全领会他们的意思,同时,他们也会产生很不自信的心理,这些都降低了再次参与家长助教活动的热情。

(二)家长助教课前与班级教师交流较少,准备不充分

家长们在上课前,很少主动与班级教师交流,致使一些家长课前准备很不充分。访谈中,当被问及对这节课的感想时,家长A说:“小朋友们居然不会绑蝴蝶结,所以后来绑的时候,我就手忙脚乱了。”家长D说:“应该先和你们说一下,我要用PPT的。”他们觉得上课应该比较随意,没有意识到课前是需要准备经验和材料的。这样的状况出现,一方面说明他们对幼儿园课程要求不够了解;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们对参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部分家长家园共育意识不足

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来,教师就应该被消费,所有的保育和教育都应该由教师负责。平时很少和教师交流,只关心幼儿的吃饭、睡觉以及学到的知识量,但是缺少对幼儿心理上的关怀,亲子活动常常不参加,缺少家园共育意识。

三、家长助教参与课程开发的改进策略

在家长助教过程中,他们是幼儿信息的提供者,是活动的督促者,是课程材料的提供者,同时还是幼儿园活动的参与者。当家长助教活动暴露出问题时,我们要积极思考相应的改进策略,让家长助教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一)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家长助教进行方法指导

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参与,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工作”,也不是一方为主的“配合”,而是双方的平等互动,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班级教师可以定期向家长助教们分享一些教育方法、教育经验,这也是帮助家长形成正确教育观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首先要摆正心态,本着互相学习的态度与家长探讨适宜的教学

方法和经验,然后从家长的角度提供适宜于他们这节课的方法性建议,让他们有信心和能力参与课程开发,一起与教师形成教育合力。

(二)教师要加强其他方面的家园合作,促进家长助教活动顺利开展

家长助教活动可以看成是更加深入的家园合作,但是在助教活动前,一些家长没有与班级教师提前联系的意识,导致许多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才暴露出来。比如,在纸工课“国旗飘飘”中,家长在教小朋友们画好国旗后,没有准备小棍子当旗杆,致使最后一个环节“国旗飘起来”没有顺利展开。这位家长在上课前没有先与教师沟通,所以,出现了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

在访谈中,问到这位家长为什么不提前与教师沟通时,他这样说道:“一个是这段时间工作比较忙,还有一个是怕提前说了后,老师会教案,重新来过。”从家长的反馈可以看出,家长们是在百忙之中准备课的,也对教师是否认同自己的课程持有怀疑的态度,因此,在助教没有上课之前,我们教师可以多利用其他的家园合作途径与家长们交流,打消他们的顾虑,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主动和班级教师交流开展课程的方法。

(三)让家长从内在认同家长助教的积极效应

香港研究者在对一些国家访谈后发现,在家长参与的幼儿园课程中,如果家长不能敏锐发现自己孩子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互动分享的感受或体验,那么家长成为一个积极的课程参与者将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家长助教的活动教案中,应该至少有一个环节是鼓励孩子互动分享的,这种互动和分享最好是双重的,助教与幼儿积极良好互动,幼儿与幼儿间也进行一些互动,这样不仅整个活动会生动起来,而且家长也切实体会到自己的活动给幼儿们带来了欢乐和成长,这样就容易从内心提高家长们对助教活动的认可度,从而更积极地投身到开发课程的队

伍中。

正确引导家长助教参与幼儿园课程开发,可以让幼儿更加充分地汲取社会资源、更加全面了解社会文化;同时把教育的权利赋予家长,让家长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但是,家长助教活动的开展对老师和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家长来说,要多与教师交流学习,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准备及反思工作。对于班级教师而言,应该多理解包容家长,并且给他们提供情感和方法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家长助教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同时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形成教育幼儿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刘彤.解读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执行标准[J].学前教育研究,2008(9).

[2]虞永平.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6(6).

[3]肖春梅,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问题和对策[J],科教导刊,2013(3):196-197.

幼儿园社会教案范文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幼教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汹涌而至,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走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多媒体这种教育手段与其它教育手段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特别是多媒体电脑,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可视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化,从而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

提起幼教信息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在公开教育课上播放多媒体课件,而在我们幼儿园也没有教师自己能制作多媒体课件,都是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请计算机专业人事为我们量身订做合适的课件,很多相关的素材还需要我们自己从图书上寻找或是动手绘制然后再扫描……似乎电脑就是个播放器、存储器、打字机等.不可否认,硬件设施是幼儿园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但真正幼教的信息化不但是硬件的更新,更是软件,也就是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更新.那么什么是幼教信息化的真谛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即信息化平台下的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幼儿园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充分利用网络最新的教育动态和形式,不断更新园所得教育理念和模式,其次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教育教学工作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实现。

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具有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灵活多变,效果逼真等特点,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等。但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运用这种手段进行教学,不能照搬教材或照搬教案,应该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切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合理设计幼儿活动的教学资源,提供活动资料,设计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动手实验地去发现知识,去领会知识。切不可盲目的不分适宜的用起信息技术到活动中,使得幼儿活动后还清楚到底学的是什么!

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不能忽略自己的主导地位,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主导作用的启动和激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有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不管是“健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语言教育”还是“艺术教育”,都应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要教育方式。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有利于促进幼儿参与游戏和各类活动,并能帮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和活动中思考和学习。就此而言,我认为,信息技术整合于幼儿园科学启蒙活动中,应努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儿童生活,游戏,活动(和学习)中的“玩具”,让幼儿在课余时间中尽情玩乐,在玩乐中探索。

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能完全代替科学实验活动。一些科学小实验必须靠幼儿亲手尝试才能培养他们在实验中经受的思维、操作,分析和观察能力的锻炼。目前的多媒体课件只能提供视觉和听觉的信息,根本无法达到的活动的目的,不算课件设计得多好,这样做就完全失去了实验“过程”的意义。因此,我认为能够让幼儿观察,体验,尝试的小实验,不适宜选用课件来替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在很多的院校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可能已经比较健全、完善了,而在幼儿园中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所需要的条件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要想很好的运用多媒体教学需要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两方面的条件:

(一)硬件设施

设备和技术问题直接影响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首先,在园内要安装宽带设施、幻灯、投影、录音机、音响、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网络。同时,实现园内教师的教案、课件、经验、活动反思等资料的共享;也为教学管理提供有利的帮助。当然要想应用多媒体上好一节课,教师的备课就是其中的关键之一。在多媒体教材上有一定要求,首先教材要满足教学性要求,选题是否恰当;内容是否满足教学需要;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深、难易是否适中。其次满足科学性要求,内容要正确,符合逻辑;模拟仿真要合情合理、准确真实。三是满足技术方面的要求,即图象、声音、文字设计十分合理;画面、色彩、声音是否清晰、醒目、适当、声音和图象是否同步;交互设计、页面跳转是否正确。四是满足艺术性要求,课件是否创意新颖、构思巧妙;多媒体选用十分恰当、画面是否悦目、声音是否悦耳;是否有较强的感染力。另外,为了能够更加完善的开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室里也应有提供一些必备的条件。如计算机投影仪等,以便教师在上课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系统选用自己合适的多媒体设施来配合自己的讲解。

(二)软件设施

幼儿园社会教案范文5

教学反思 课题研究 笔记交流 撰写反思

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也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他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从这个简洁的公式中可以发现: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通过对《纲要》的学习与实践,做善于反思的幼儿教师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心愿。近几年,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技巧,不断深化幼儿园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使教师具有反思意识,我们幼儿园也组织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反思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我对幼儿教师的反思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反思活动的途径

课例研究: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

课例研究是以真实课堂教学为载体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它的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教学内容――备课――上课――评课――反思――修改教案――再上课――再评课。课例研究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思考与体验,通过不断的反思,不断的调整,从而促进教师在反思中不断的转变教育观念,并将这些观念转变为正确的教育行为。例如,我曾设计组织了一次小班体育活动《钻过铁丝网》。该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让幼儿尝试学习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发展幼儿钻的能力。在经过确定教学内容、备课这些环节后,进行了上课这一活动。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自由尝试过“铁丝网”的方法。幼儿操作完毕,就请一位幼儿上来向大家交流并展示他钻的动作。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该幼儿的动作是“爬”而非核心目标的“钻”。此时,我只是简单的说:“你的动作不正确!现在我来教你们。”接着边开始向幼儿示范钻的基本动作,并让幼儿模仿练习。结果,整个活动下来,仍有少数幼儿没正确掌握“钻”的能力,依然以“爬”代替。在后来评课的过程中,我听取了同事们的意见,并对这一结果进行了反思。在这一案例中,我在组织学习“钻”这一基本动作时采用讲解示范为主的方法,这样的处理是恰当的,因为该动作是幼儿不熟悉的,且对小班幼儿来说难度较大 ,它需要借助教师的示范讲解才能掌握。但我在示范法的运用上存在着时间把握不当等问题。其实,在幼儿自由探索后,我应该直接向幼儿做示范讲解,而不是“画蛇添足”地安排一位幼儿来做“交流展示”,使幼儿接受了错误的信息。因为人们在学习一种新的事物时,比较容易先入为主的,首次的错误示范更容易在幼儿头脑中形成第一印象。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教授新动作的难度,削弱了教师示范的效应。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对原先的教案进行了修改,在另一班的教学活动中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课例研究,我的教学设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活动前、活动后的反思也更有针对性,使我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学反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反思活动中,教师的收获可谓颇多。然而,在真正实施时,教师们也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

1.缺少相应的反思时间,反思氛围不浓

在别人的眼中,我们幼儿教师这份工作是一份很轻松的工作,每天只要看好孩子就可以了,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其中的艰辛。每天都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完成,不仅要完成各项教学工作,案头工作量也很大:各种计划、总结、工作日记、记录、表格填写、家园联系等名目众多,还要担心幼儿事故。所以很多教师感觉很累,精力够不上,没有心思进行反思。

2.理论知识准备不足

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直接影响反思的效果。很多幼儿教师学历有限,缺少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进行再教育的学习,但缺少探讨研究的氛围。失去理论的支撑,往往也就失去了反思的兴趣。反思能力是教师观察幼儿,理论联系实际,自我监控,自我修正等多种能力的组合。如果理论知识贫乏,反思能力也就得不到保障了。

三、对教学反思活动的建议

1.阅读与对话

阅读理论知识是教师反思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教师阅读获得大量信息,为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并帮助教师体会教学的意义,启迪自己的思想,改进教学实践。

所谓对话即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进行交流,可以分析录像、上网、同行之间互相观摩切磋等。打破教师教学自我封闭的藩篱,需要同事间的对话,开放性的对话和讨论可以使每位教师的思想得到启迪,教学方法得以改进。良好的阅读与对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

2.教师角色重新定位

教师要从权威的组织者、教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幼儿活动中伙伴式的引导者、支持着和合作者。要成为一名反思性的教师,还应研究教育过程,不应简单的照搬现成教案,必须立足自身,从本地、本班和本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去寻找主题活动的最佳切入点,创造性的开展活动。教师还应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为反思积累第一手丰富翔实的材料。这就需要教师研究自我、充实自我,做一个研究型、创造型的终身学习者。通过勤学习、勤观察、勤思考,坚持写教育笔记与心得,反思工作中的得失,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专业素养。

3.给予教师反思的时间

幼儿教师的弦绷得太紧了,应当偶尔放松一下。因为只有当人处于放松状态时,我们的思考才会深刻而有意义,思维才是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我们才会不断有新的灵感冒出来,所以安静的沉思是有效反思的条件与保障。想要让教师变得更有思想和反思精神,就应给超负荷的幼儿教师们松松绑,给予足够的反思时间。

4.建立反思的学习共同体

幼儿园社会教案范文6

一、指导思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家家庭的生命质量。帮助家长掌握必需的教育知识,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根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自治区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xx—20—年)》及的精神和《克拉玛依区“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根据本幼儿园的特点,不断提升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家庭教育组织、领导机构的职能作用,以服务家长为宗旨,以提升家长素质为核心,努力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工作重点

(一)夯实家庭教育基础常规工作,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1、指导站的站长要按时参加组织家庭教育工作例会。平时要挂在网上,以方便工作。

2、指导站要按时上传本学期工作计划和期末的总结到校园网家庭教育栏目。期末上报开展各项工作统计表给家庭教育办公室。

3、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要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家长培训采用讲座、读书交流会、改革家长会、优秀传统文化培训等方式进行。指导站每学期一次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家长评选表彰。家长学校工作要做到十有,即有组织、有经费、有场地、有教材、有计划、有教案、有作业、有制度、有考评。

4、网页建设工作。及时更新校园网家庭教育栏目,每月至少上传两份资料,要及时报道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将更新内容后的网址转发指导师QQ群。

(二)重视家庭教育专项问题研究,形成系列化讲座。

1、为提高家庭教育理论,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和要求,确定幼儿园分年龄段教学课题设计及其纲目。

2、家庭教育基础常规工作研讨会。

3、安排首期讲师研修班未参加人员培训。

4、征集家庭教育名言及家庭教育指导菜单。

5、家庭教育参赛论文征集。

6、家庭教育公益视频征集及遴选。

7、家庭教育讲座录像课评比。

(三)加强家庭教育队伍能力提升,强化呱呱课堂管理。

为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师、讲师授课能力,准备12月份的呱呱课堂。承担呱呱课堂按照要求每次的要求每期3人,每位教师用时15分钟,活动时间为1小时;说课前指导站站长负责将说课教师的说课稿(电子版)发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