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追求;真实;语文;教学课堂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真实”应该成为引导学生体验文本情感等丰富意蕴的基础与生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为了追求功利而不顾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以致于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屡屡出现失真的场面。请看以下几个严重失真的语文阅读教学案例。

一、语文课堂呼唤真挚的情感

一次语文竞赛课,老师在执教《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为了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完整地体现课文内容与情境而对学生说:“请同学们把这些小船、榕树、房屋、鸟儿、游客等塑料图片都贴到黑板上来吧。”几位学生迅速地走上讲台,将小船等塑料图片贴到了黑板上。之后,这样教师又兴致勃勃地让学生读了《鸟的天堂》中第12和第13自然段,体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然后,问学生:这样的生态环境“美不美”、“需要不需要保护”、“如何保护”等。下课了,学生眼巴巴地望着那些鸟儿等塑料图片,满心期待着老师会将之送给他们。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教师因为这节竞赛课的教学任务已经顺利完成了,学生也已经圆满地完成了配合老师上竞赛课的使命,这位教师又要准备下一轮比赛的备课了,所以,看也没有看学生一眼,就将那些贴在黑板上的鸟儿等塑料图片通通收到塑料袋中带走了。学生的眼里顿时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这位教师为了让自己的竞赛课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漠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而且还欺骗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课后一旦明白这位教师根本没有将鸟儿等塑料图片送给他们的意思,而教师的提问“美不美”、“需要不需要保护”、“如何保护”等,只不过是这位教师在竞赛课中展示给评委的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环节,表面上似乎非常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学生却成了这位教师表演的道具,心里该有多么的懊恼与失望啊。这位教师如果将那些鸟儿等塑料图片送给学生,也许我们的学生会终身难忘这节课、这位老师和哪些美丽的鸟儿等图片,终身难忘在这节课中感受到的真挚情感。这么美好的事情,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语文课堂呼唤真实的语言

笔者在一次视导检查中发现这样一个语言失真的课例。教师在教学完了白居易的词《忆江南》之后,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与江南美景相关的内容。有一位学生画了一幅一位古代的官员躺在床上梦见江南的青山绿水的图画,当然,其梦境画面是用一个箭头从官员的脑袋中指示出来的。(估计是教师事先安排的)这位教师问道:“请你说说,你画的这幅画的意思,好吗”学生说:“我给这幅画题名为《梦江南》。”这位教师很有兴趣地继续问道:“请说说命名为《梦江南》的原因。”学生说:“白居易以前在江南某地做过官,后来离开了江南。白居易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回到江南欣赏那里的美景,所以连做梦都离不开江南的美景。”教师称赞道:“这位同学说的真好。同学们鼓励他。”于是全班学生一齐热烈鼓掌。那个学生高兴的坐了下来。

课后,我问班里的其他学生:“那位同学说的话好在哪里”有几位学生七嘴八舌地说道:“不知道。反正老师说好,我们就赞扬他了。这是老师给我们做的课堂规定。”我认为,这样的写景古典诗词,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浅吟低唱感受词的节奏美与意境美,讲讲江南美景的具体表现,画画有关江南美景的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高尚情趣就可以了,没必要刻意追求不真实的拔高,应该要让教室里充满着学生发自内心的声音。

三、语文课堂呼唤真切的感悟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意外;捕捉;生成;精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63-02

王崧舟老师的《我的战友》――学生的一句“真是一个傻瓜”让王老师愕然!也让我们记忆犹新!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出现教学意外,这有时会让我们措手不及,有时则会让我们的课堂流光溢彩,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著名教授叶澜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学校研讨的省级课题――“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起初的教研中,发现在大部分教师眼里,教学意外就意味着教学设计不到位,学生配合不成功,教学效果不好。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课“做”得又圆又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面对课堂中的教学意外,教师处理不当的现象总是屡屡出现:

1.漠然处之,置之不理。在我们授课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班级总有几个思维活跃、自我表现欲强的学生,往往在教师和学生研讨好某个问题后,达成共识了,他偏偏要独辟蹊径跟老师“唱反调”、“插话”、“抢答”。而老师总担心此类学生影响纪律或提出什么刁钻的问题,因而对此异类回答或插话的意外事件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漠然处之的策略。

2.委婉称赞,避而不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总会自觉不自觉回避困难、绕过矛盾。有些课堂中教师

设计的环节仅仅就是为了完成质疑环节,也许预设中根本没有安排让学生回答。我想,即使用上一些时间,甚至拖点时间,也应该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让这位跃跃欲试的孩子发表见解,在生生切磋和教师引导中,孩子提高了质疑的能力,拥有了自我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应该也是我们在语文课中应该拥有的成就吧!

3.束手无策,胡乱回答。《将相和》的教学课堂上,学生质疑:“秦王骗取和氏璧已经失败了,为什么过了几年,又约赵王在渑池相会呢?”此问让老师语塞了,有位学生解围:“我觉得是秦王不甘心骗取和氏璧失败,他想要报复。”老师立马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回答,其实事实不然。在教学过程中,确实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即使这样,教师也绝对不能仅因意外出现就自身慌乱而胡乱回答。我们不可能无所不知,也不能敷衍学生,糊弄自己,真正解决不了的,我们应该放下身段:“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啊,老师也很想知道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我们一起去查找资料,下节课交流。”

4.纠缠不清,脱离目标。说到这儿,不由地想起《麻雀》一课的教学案例。教师纠缠于“这只大麻雀不一定是妈妈,也许是它的爸爸”的争论中,从而,让问题不断蔓延到“那可不一定,说不定还是麻雀爷爷呢”,结果引来的是教室内一阵哄堂大笑。很显然,教师面对始料不及的状况,缺乏随机应变的处理机智,在学生的“狂轰滥炸”下不知所措,被动应招,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有学无教。教师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出人意料的回答,节外生枝的举止不加选择地、被动地都视为“生长源”而进行随意开发,课堂也由此陷入散漫的局面。

那如何于课堂中的那些意外中生成精彩呢?

一、允许“错误”的出现――转变观念

相信“错误”也能精彩。有一位画家,第一次创作铜板刻画,可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真正的图像在印刷时是左右易位的。因此,当他看到左手握着长矛的斗牛士时候,不禁大吃一惊,画家为自己的过失几乎要毁掉那幅画。后来,他将错就错,称这幅铜板刻画为“左撇子”。这作品不但流传下来,而且在世界艺术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位画家名叫毕加索。

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是必然的,也是宝贵的。因为有时真是因为有了它,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更加的精彩且有活力,我们不能避而远之,如有的教师用“错了,坐下!”“不对,谁再来!”等语言直接否认学生,让孩子的心中如浇上了一盆冷水。如何唤起他们思维的跃动,激起内心的热情呢?我们应积极地采取应对策略,珍视这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机会。因为我们相信,只要处理得当,意外的出现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二、课前预设充分――胸有成竹

“课堂的预设”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充分的预设是有效课堂的蓝图和先导,也是精彩生成的前提条件。我们在备课时,准备得越充分,设计得越到位,考虑得越全面,就越容易抓住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教师的预设是为了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

曾读过资料,王崧舟老师准备《长相思》,细细读之,一时没有感觉,于是,跳出词外,他研读了几乎所有有关的评鉴文字,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评鉴笔记。由此,他又一步步走入了作者纳兰性德的世界――他的生平,他的性格,他的爱情,他的人生细节……王老师花了整整一个暑假对文本细细研读,在2005年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研讨活动中一炮打响。

三、课堂意外开发――得心应手

新课程非常关注并提倡课堂动态生成,那什么是生成呢?它根据课堂学情变化,师生共同及时接纳弹性、灵活、创新的信息,采取积极措施与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更高水平的互动,使课堂产生质变飞跃的过程。

1.灵活调整预设。说说我的一个教学案例――《伯牙绝弦》。我的课前预设是在学生“动情朗读伯牙的短歌,理解他的伤心欲绝”后,深入体味“绝”的不仅仅是“弦”,进而在感情升华中,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把想对伯牙说的话在课堂中交流,最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诵读成背。

2.“创造性”走向“正确性”。又想起王崧舟老师的课,那个说“是傻瓜的意外”。当时,王老师来了一个瞬间反应,本能行为:“傻瓜?你才是傻瓜!坐下!”

这一反应,必然使得本已经推向的课堂进程突然一落千丈,课就这样草草收场。我们也为之遗憾。我想,王老师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

时间过去了一年,机遇巧合,王老师又上《我的战友》了。王老师期待的“傻瓜”事件又出现了,又一个男生站了起来,铿锵有力:“,假如我是你,我就打几个滚先将火灭了,说不定这个时候山上的敌人正在睡觉呢。”全场又一次愕然!气氛顿时凝固,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齐刷刷地聚焦到王老师身上。此时,王老师的内心活动难以言表,在这沉默的十秒钟里,王老师可以掌控课堂节奏,调整自己即将出招的精神状况。

“孩子,你不希望死是吗?”王老师声音缓慢而低沉,男孩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我理解你的心情,将心比心,谁想死呀?谁不希望自己能好好地活着?是吧?”男孩再次点头,脸上泛起一层被人理解的幸福和得意。

就这样一步步的,男孩的情感之门慢慢敞开,他正小心而大方地拆除着最后一道心灵的壁障,并将老师悦纳。

“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一名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此时此刻,面对自己危险处境,我相信,一定还会有另一种声音在他内心深处响起。”王老师话锋一转。课堂情势一步一步地推向。台下一片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课堂教学中,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只有沉着、冷静,才有可能计上心头,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将创造性的,有时甚至有悖文本的理解,转向正确的理解。

3.“反抛”策略,即缓兵之计。教学《登鹳雀楼》,当教师把鹳雀楼的图片放映在屏幕上时,有学生问:诗人已经上了楼了,但如果还要“更上一层楼”,这样楼应该有三层,但图中为什么只有两层呢?

莫非是图画错了?教师在无法及时做出解释时,就来了个缓兵之计:是图画错了?还是诗写错了?还是图和诗都没有错?教室一片寂静,学生努力地思考,教师稍缓过神来点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诗人当时的想法,还是诗人登上一层楼后,还要登一层楼的行为?”

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可能是诗人一边上楼一边想的,也可能是上了楼,觉得楼不够高,看不到景色。”“这是诗人跟我们讲的一个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种想法与楼层没有关系的,即使站在二楼也有这样的想法的。”……

类似这种我们无法把握的生成,我们可以用缓兵之计,赢得时间,用智慧去捕捉可以化解的因素,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路,为生成明确正确的方向。“反抛”是教学机智,而“反抛”之后的引导更是智慧。

课堂中的意外,若处理得当就是“有效性的生成性”。有待完善的真实的课是好课,有生成性的丰实的课更是精彩。课堂意外生成于学生现实和预设途径的矛盾,生成于多样思维和唯一结论的抗衡,生成于教学行为和目标要求的背离……但是,意外与惊喜是并存的,只要把握捕捉得恰到好处,就有可能达到教学最大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王一川.意义的瞬间生成西方体验美学的超越性结构[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3][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

[5]胡静.把握生成资源,演绎精彩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赋权增能媒介意识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现在是信息万变的时代,社会对我们教学实践工作提出更新的需求,教师专业发展日趋讲究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注重媒介意识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我校作为一线城市的省一级完全中学,在硬件上配备齐全,但在应用上,广大教师团体也经历了从观念到技术的转变。本文回顾我校过去5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取得的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制定自己未来5年的信息化教学工作规划,以此制定自己专业发展的计划。

一、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情况

学校从1999年至2003年实现了从普通中学跃升市一级学校再跃升为省一级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先进完善,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教学主楼和办公楼,理化生实验室、地理园、生物园等,独立的四层图书馆楼(藏书15万多册,电子读物4万册以上)、科普天文台、天文科技教育活动室、历史、地理教学专用室等成为学校教学设施的特色。校园网、闭路电视、校园广播三大网络系统构成为数字化校园。具体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进行介绍。

随着资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我校日益重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其发展情况具有监控数字化、学习网络化、提升智能化和教学多媒化的特点。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一)监控数字化

基于教育公平的需求,现代教育的评价体系日趋指向“科学框架的构建”。我校教师会使用EXCEL和SPSS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和考试质量分析等工作,用数字说话,务实地制定日常的计划和决策。构建科学评估框架,架设高效教学桥梁。

(二)学习网络化

当今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深层价值取向是“解放理性”或者“解放兴趣”。学生赋权参与是个体的主体性彰显的条件和手段。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掌握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参与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不断“自我赋权”的历程中,不断重构对自我、环境、学校和文本等的认知,发展掌握自己行动以及影响周围人、事和物的权利和能力。

(三)提升智能化

纵观国内外教育改革,学生与教师的赋权与参与,是相互联系并融会到整个教育改革潮流之中的。因而,我校的“师生合作”、“家校合作”与“院校合作”以及“社区―家庭―学校伙伴关系”,在网络智能系统提供的资源的推动下,得以创生并不断发展。

(四)教学多媒化

多媒体的使用早已是各所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步伐,我校的日常教学不仅印刷学案和使用多媒体授课,还不惜重金购买液晶电子白板,通过多信媒多感官协同作用,展现课堂互动性强的一面。

二、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面临问题

(一)华而不实,本末倒置

课堂上陈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华工附小一位语文老师的教学视频,这《伯牙绝弦》以其精美的制作,而且图文并茂一举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等奖。毋庸置疑这节课的课件制作精美绝伦,带给人多感官享受。可是立体的课件和流畅的课堂背后,引发了对教学设计程式化,有作秀之嫌;华而不实,曲解主旨的反思。伯牙所弹的《高山流水》乃阳春白雪之作,正是因为曲高和寡,知音难觅,他才那么珍视和钟子期之间的友情。而此课的部分,学生一听就懂,还能马上在3D屏幕上作画,结论成了高科技让俞伯牙在现代并不缺少知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多媒体在这一课上的使用忽视了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这种纯粹为了展示3D屏幕的画板功能而使用多媒体的教学环节设置,会割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样,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多少纯粹为了展示多媒体功能而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成了画蛇添足之举?如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或者美术课等泛语文课程,轻则看得孩子眼花缭乱,重则曲解课文主旨,本末倒置。造成这种误区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老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而在于多媒体使用与学科教学在观念上的整合是否合理,对这种华而不实的教学方式的取舍其实只在一念之差,有效教学的准绳往往隐藏在我们平凡而朴实的日常教学实践之中。

(二)设施老化,资源浪费

伴随着新课改的春风,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需要,ppt和实物投影的使用无疑为课堂增添了不少乐趣,但这些仪器的寿命都不长,没几年就老化,需要不断地维修。一方面,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设备老化,需要更新换代。从2003年到2008年短短的五年间,我们老师的桌面上的电脑就从旧式的CRT显示器更换为液晶显示器,操作系统也从win95更新为win xp。昔日那引以为豪的硬件设备,如课室里的显像管电视机和台式电脑,眨眼就可以送进博物馆尘封,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另一方面,题海战术无疑是当今应对各科笔试的致胜法宝,但各种练习、学案的使用也会往往也会存在不少副作用,除了印刷机的损耗外,还伴有学生保管资料不当易丢失,老师考虑或校对不周造成资源浪费等情况。每年我校单是印刷的开支高达十多万,面对庞大的开支,我们应该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环保意识的缺失。因而本人认为应将“节约资源”作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议程,一方面要有主人公意识,印刷费用开支和我们的福利待遇密切相关,每次印刷前多讨论一下,校对清楚,减少犯错也就是在降低的成本;另一方面要有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物归原处的收集资料习惯,不轻易替他们重印资料。教育、教学的艺术并不是用资料的多少来衡量,而在于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到知识技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渗透。

(三)管理缺失,技术滞后

作为基础设施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尚且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更新,在这信息千变万化的时代,软件发展日新月异,这样的设备难以跟上潮流。与同期的教育强省相比,我们广州市大部分公立学校都没有专门的课件制作室,学校也没有为教师在网上下载课件、资料等电子资源提供便利途径。这个问题的主要成因是资金、技术和人力缺乏。但这些都难不倒我们热爱教学的老师,很多老师都是自力更生,创造条件。时下很多教学资源网站为我们教学教育交流互动提供很好的平台,前文所述,多媒体的使用有其负作用,因而我们语文学科也会倡导返璞归真,回归文本也不失是一种环保的选择。这些做法都没有跟高效教学构成任何抵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增高:高初中毕业班屡屡荣获广州市高中毕业班或海珠区初中毕业班一等奖。从我校辉煌的教学质量可看出,当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之时,催生出一种更为卓越的管理技术――人性化的管理。

三、我校未来5年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学校办学目标明确,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基于“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争创名优学校”的办学思想;制定了“认真、严谨、勤奋、刻苦”的校风和“爱生、律己、严教、精业”的教风。1998年起学校开展了以“自主教育”为主旨的教育改革,2005年9月,我校“自主教育模式”科研课题获广州市第五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6月我校承担的国家级“十五”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研究》获省的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被评为“海珠区科研先进单位”。2008年12月我校承担的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研究已于2011年7月结题。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立项《开发中学天文科技STSE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已经通过中期汇报,正在准备结题。学校是全国百所特色高中之一,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科普基地、广州市青科协天文专业委员会基地、海珠区青少年天文科普活动基地、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并已成功申报广东省科技特色学校,天文、无线电、机器人是我校科技三大特色。学校被评为2009-2011年海珠区教育系统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自1979年以来,学校坚持在师生中开展学雷锋活动,坚持把“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雷锋精神与时俱进”已成为学校的德育特色。学校被共青团广州市委命名为“广州市青少年学雷锋活动教育基地”。现在学校正逐步迈向一条“德育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之路。

我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继承和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地发展和超越,建成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师资精良、质量领先、特色鲜明的名优学校。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我们会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行使赋权增能的权利和义务;挑战自我勇于创新,齐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利用网络共同交流,共同营造高品味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崔向平、常咏梅、杨彦军、邬晓梅、肖志君“技术启迪智慧”项目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影响[J].江西:开放教育研究 2012 年第18卷第5期,2012.2

[2]张倩苇 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以贵州省为例[J].教育信息化,总第311,2012.12

[3]张学礼、王玉芹、赵敬艳 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绩效的思考[J].信息技术

[4]张屹、范福兰、杨宗凯、周平红 我国中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测评与预测[J].武汉:加快教育信息化2012 年第 475期(总第 23289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