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嵌入式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嵌入式课程总结范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出现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当时,还没有出现操作系统(OS),仅有监控系统及汇编语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需求,将OS引入了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的编程以C语言为主,并有了强大的嵌入式开发平台。我国嵌入式软件应用规模为世界第三,在中国软件前10家企业中,嵌入式软件产品生产企业占了6家。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将使传统设备逐渐转变为嵌入式设备,因此嵌入式软件对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有重大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强调,我国IT行业应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提升我国IT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其软硬件可配置,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约束的一种专用系统。所使用的计算机为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系统一般可由嵌入式微处理器、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四部分组成,嵌入式系统一般嵌入到应用系统中[1]。
广义而言,可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嵌入到应用系统中,计算机技术又经常是一种核心技术。对一般用户而言,嵌入式系统是透明的。
对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嵌入式技术及物联网技术时代,嵌入式系列课程的教学也在各大院校中开展起来。要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嵌入式技术人才,在设置嵌入式系列课程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
嵌入式课程目前开展最多的还是在研究生阶段,但随着嵌入式市场需求的增加,一些高校在本科阶段开始设置嵌入式方向体系课程。那么怎样设置适合本科在校生学习的课程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2.实验教学环节设置
嵌入式技术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而且嵌入式系统是软硬件结合的产物,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既要会硬件设计又要会软件设计。
二、嵌入式系统基本结构
1.嵌入式处理器
(1)嵌入式微处理器:对应通用计算机CPU。
(2)嵌入式微控制器:对应用单片计算机。
(3)嵌入式DSP: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滤波,FFT谱分析,图象处理等领域。
2.微内核结构
微内核结构是指仅提供基本的功能,任务调度,通信及同步,内存管理,对外管理等。嵌入式系统一般配有操作系统。OS分为内核层与应用层两个层次。内核仅提供基本功能,建立及管理进程,I/O、文件系统由应用层完成。其它属于应用组件,如网络功能,文件系统,GUI等,工作在用户,系统可裁剪,即用户可选择需要的组件。
3.任务调度
在嵌入式系统中,任务即线程,大多数嵌入式OS支持多任务。
多任务运行是指靠CPU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调度,每个任务有优先级。不同任务的优先级不同,调度方式可分为三种方式:
(1)不可抢占式调度:一旦某个任务获得CPU,就独占CPU,除非某种原因(任务完成、等待资源),它才放弃CPU。
(2)可抢占式调度:基于任务优先级,当前运行的任务,随时可让位于优先级更高的处于就绪态的任务。
(3)时间片轮转调度:当两个以上的任务,优先级相同,一个进程在用完自已的时间片,就将cpu让位于同优先级的另一个进程。
嵌入式系统大多数OS采用优先级不同时用抢占式和优先级相同时间片轮转调度法。
4.硬实时系统与软实时系统
一般嵌入式系统对时间要求较高,即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提交的任务作出响应,称之为实时系统(μS级)。
硬实时系统对响应时间有严格要求,软实时系统可在较宽时间范围内完成。
5.内存管理
用MMU,使用虚拟存储器概念,大多数嵌入式系统MMU,从而采用实地址管理模式,这样,存储保护技术也相应降低。然而,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及需求的牵引,近来不少嵌入式系统中也在加强存储管理,引入虚拟存储器概念,引入MMU,同时也在加强存储保护。
6.内核加载方式
OS内核既可在FLASH中运行,也可在片内RAM中运行,一般而言,在片内RAM中运行,可获得更快的速度,但RAM是易失性的,故无论内核还是应用程序,都应放在FLASH中,以免挥发。故在实际加载时,就存在两种方式,一是在FLASH中直接运行;另一是运行在@FLASH中的加载程序,将内核装入片内RAM,然后再运行装入RAM的内核。
7.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有关技术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术,比一般在Windows下开发要复杂一些,它与硬件平台有关。
开发平台分为宿主机与目标机。
(1)宿主机(一般用通用PC机):主要功能是编译、链接、定址,还进行调试期间的运行控制。
目标机(硬件平台-目标板):运行嵌入式软件。
第一过程:用交叉编译器。所谓交叉,是在一个计算机平台,为另一个计算机平台产生代码的编译器。
第二过程:链接,将所有目标程序链接为一个目标文件。
第三过程:定址,将目标文件分配到物理存储器的相应地址。
这一过程与目标机硬件结构有关,即与各存储器的起始地址有关。
(2)宿主机的调试功能
宿主机的第二个功能为支持调试目标机上的应用程序。应用交叉调试器,采用宿主机与目标机联合调试。首先下载,将宿主机中的内核及应用程序下载至目标板;然后,分别对目标板源码级、汇编级进行调试。
目标监控器是对目标机上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的,它事先被固化在FLASH中,宿主机与目标监控器相联接,完成调试控制过程,其步骤为:下载程序至目标板,控制其运行,并随时检测返回状态[2]。
三、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嵌入式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根据嵌入式系统基本结构,其涵盖的课程非常广泛,有《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嵌入式组件设计》,《嵌入式Linux设计》等,目前这些课程基本是各大院校电子类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
《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介绍实时内核原理、多个常用OS(UCOS、UCLinux、WIN CE、VXWorks、Nucleus)的比较、实时时效的分析与提高、实时OS的设计方案。
《嵌入式软件设计》主要结合汇编、C(C++)、JAVA等语言的嵌入式实现精华,体现实时OS的移植,低、高级语言的集成应用。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发展、分类、组成、特点、开发调试方法、嵌入式处理器等概念性的介绍,帮助建立系统的概念和特征,完成应用层编程。
《嵌入式Linux设计》涉及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设计,包括I/O口、CAN总线、触摸屏、IIC、PS/2、异步串口、音频、显示、USB、以太网及Flash的使用及驱动程序的编写。在ARM Linux的中断处理、BootLoader和内核上电启动过程。
为了更好的体现嵌入式门课的实用性,在课程之后配有一个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设计》。在前面实践能力基础上,面向某一领域的应用,以嵌入式系统基础设计实现相应功能系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综合能力。学生要将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到智能手机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完善智能手机的功能。包括电话簿、记事本、日程、计算器、日历和时间显示、游戏软件(包括俄罗斯方块、五子棋、拼图、高尔夫球、沙壶球等)、音频功能(包括播放MP3等歌曲)、手机摄像头以及手机通讯功能(包括GPS通讯、GPRS通讯、红外通讯、蓝牙无线通讯等)。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方向自2002年创建至今,已有六届毕业生。由于创建之初嵌入式还是个新兴的技术,所以无论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顺序设置以及教学环节的配合都很不成熟,师资和实验设备严重短缺。但在不断探索和调整中我们总结出一套嵌入式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案,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调整教学顺序、各教学环节相互配合。
由于嵌入式相关课程涉及的范围甚广,尤其随着现在物联网及许多新技术的兴起,针对嵌入式课程体系的建设,包括教学内容的体系化建设和教学环节的体系化建设,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
由于嵌入式系统面向应用的主要特点,在课程设置别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教师科研环境和专业实验室为基地,开展课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知识讲解与主流嵌入式系统实例结合,搞好课程教材体系的配套建设;配有课程设计,加强学时在工程设计方面的能力;多位教师授课,充分发挥每位教师优势,使新技术能贯穿在教学中;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对学生毕业找工作和再学习有很大帮助;设计了多种等级实验,学生通过循序渐进设计能提高综合设计实验能力。
基于嵌入式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能解决好课程间的联系、衔接问题。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统筹安排,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的学习层次化、阶梯化。建立嵌入式实验平台,提高学生参加相关竞赛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突出学生的能力建设、知识探究和人格养成。
四、嵌入式系统研究方向
嵌入式系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市场需求方面:中国具有世界最大嵌入式技术市场。手持仪器设备、信息家电、城市建设、工业控制、军事应用等,嵌入式技术无处不在。企业人才需求方面:软硬件设计人才,应用开发人才,综合性人才,培训增加,工资待遇逐渐上升。技术发展趋势要求方面:8位单片机到16位单片机主要用于不需要操作系统的只需要处理简单任务的控制系统,但现在的手机、智能家居等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控制了,多个任务并发出现时,需要具有实时操作系统的32位嵌入式微控制器的解决。图1概况了现在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
图1 嵌入式系统研究方向
五、总结
未来几年,市场对嵌入式人才尤其是嵌入式Linux人才的需求旺盛。而目前熟练的嵌入式Linux应用人才只有几千名。这意味着各大跨国公司及国内消费类电子巨头企业都面临着人才严重短缺的挑战。所以设置好嵌入式系列课程,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嵌入式技术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对我国嵌入式市场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项目编号:KM20111077201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金芳.嵌入式教学的案例分析与分享[C].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2012-10-01
[2]梁志远,邹晓敏,劳有兰.面向嵌入式课程群建设的《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8年04期
嵌入式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单片级嵌入式系统迅速发展,企业对嵌入式开发人员的需求量极大,因此嵌入式系统课程在高校设置势在必行。同时,由于近年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嵌入式系统更是备受关注。而嵌入式系统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遇也预示着对相关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但由于嵌入式系统涉及的相关知识多、硬件和软件结合紧密等特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难度很大,培养这样的人才对高校也是个挑战。
嵌入式系统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本文针对学校的教学现状,总结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的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的变化特点,依据课程培养方案,从课程的预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规划和设置等方面入手,讨论课程的整体系统建设的内容。
一、我院嵌入式课程教学的特点
2007年电子、通信工程专业在全院率先开设了嵌入式系统课程,并将其定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同年引进了适合教学使用的英蓓特 Embest EDUKIT-III多核嵌入式实验开发平台(基于ARM7架构的Samsung 3C44B0x和ARM9架构Samsung3C2410x嵌入式芯片,实时、开放源码的多操作系统μC/OS-II、μCLinux和Linux)。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程的培养计划也随着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校“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指导方针做了一定的调整,以培养21世纪电子信息类高水平技术人才为目的,将嵌入式开发与应用课程建设成为我院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
(1)课程的体系规划不断变化
自嵌入式系统课程开课以来,课程的培养计划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以适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几经调整之后,课程的设置基本稳定。因为典型的软硬件结合的特点,课程的设置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考虑,理论内容安排48课时3学分的内容,实践内容安排了32课时1学分的实验,这些是必修的嵌入式教学内容。此外,还可以在学生科创项目和毕业设计中加入相应的选修实践内容。课程具体内容规划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体系规划
教学课时调整的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改进,以适应教学目标的实现。
(2)课程实践内容设置不合理
开发与应用课程典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实践能力,是该类课程的教学难点,并且要做到和专业培养结合。主要考虑的就是实验教学内容如何设置,才能和理论有机结合,达到培养目标。
二、课程系统的建设内容
1.建立合理的预备课程体系
嵌入式系统课程内容涉及广泛,系统性和综合性强,嵌入式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包含软件和硬件的完整微型计算机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技术不是一两门课程就能讲授的,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嵌入式系统课程预备知识体系的教学来支撑嵌入式系统教学。
结合嵌入式系统的教学要求,需要有两部分的预备知识储备。一是硬件部分需要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微机原理课程的支持;二是软件部分需要C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的课程支持。这些课程不是为了嵌入式系统而重复开设的,而是结合嵌入式系统重新调整和优化,以便于嵌入式系统的课程学习。
2.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嵌入式系统课程目前已经是各大工科高校必不可少的课程。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有两方面:一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整体概貌,掌握某种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方法,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完整流程。这一部分是嵌入式教学的基本要求目标。二是在专业知识背景下能够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为毕业后求职或创业提供一定的基础。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的设置主要分为两部分:理论和实践,这两部分应该相辅相成,实践内容帮助理论内容的理解,并且理论可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如何设置两者的内容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理论教学环节
嵌入式系统内容多而泛,需要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环境一致,才能使教学达到目标要求。依据实验环境的配备以及与嵌入式主流技术一致的原则,确定理论教学环节一是掌握ARM嵌入式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汇编指令集以及在ARM体系下的嵌入式编程,使学生掌握基于ARM7和ARM9典型嵌入式处理器的硬件开发平台,硬件接口开发;二是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设计,以及Linux嵌入式系统开发举例;三、系统设计过程中电磁兼容特性的影响和改善的措施。
(2)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不仅要做到对理论教学的支持,还需要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更好的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兼顾学生的特点和专业方向,达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
首先是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依照对比验证、设计扩展和综合应用三个层次来设置,这是实践课程的必修环节。对比验证实践内容主要根据实验室的标准配置,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结构、编程方法和开发环境的使用等内容。设计扩展实践内容和项目指实验环境有扩展的空间,给学生发挥的空间。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实践内容随着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基础实践的锻炼,实践内容应该以综合性、系统级的为主,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其次是可以通过科创、竞赛或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此为选修环节,针对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在通信专业方向上设置实践内容,在这个阶段,应该在工程和企业层面来要求学生,要引入设计说明书、设计流程图、开发进度表、软件工程控制文档和测试报告等概念。
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学校资源,建立符合相关专业培养方向的课程体系,以及适当的应用环境,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经过几届学生的教学活动,该课程体系可以基本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但由于师资和实验设备等的局限,我们的课程体系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今后需要在师资培养和实验环境上加大重视,将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培养出有开发能力的嵌入式人才。
基金项目:嵌入式开发与应用课程建设(2012KCJS-11);上海电机学院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嵌入式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CDIO;实验教学;嵌入式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22-01
引言
嵌入式系统方向知识更新快、知识的市场周期缩短、技术门槛要求高,因此嵌入式系统设计方向总是需要大量的新生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了使学生能从学校平滑过渡到企业,满足市场对人才的渴求,高校不得不改变嵌入式系统方向人才培养的观念,以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创新人才为目标[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嵌入式系统设计》、《EDA技术及应用》等作为嵌入式系统方向的核心课程都被引入到本科教学中,这些课程包涵了电子设计的核心技术,也是学生从事电子设计必备的技能,因此建立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一、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传统的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一直是以“课堂为主实验为辅”,教学和考核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实验教学[2]。由于实验学时及实验场地、实验仪器的条件限制,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验内容基本以验证实验为主,实验指导书上规定了实验任务及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所有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相同的实验方法、步骤以及由教师提供的源程序来完成实验。学生是操作工,将程序输人计算机,通过编译后下载到实验箱验证实验结果。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不可能碰到实际的工程设计问题,也没有动力去了解实验箱的硬件电路原理。
二、基于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一种主张“做中学”的教育模式,适合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它是集Conceive(构思)一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一0perate(运作)等实践过程于一体。这种教育模式以实践项目为主要载体,利用大学现有的各种学习资源以及丰富的条件,结合专业核心课程教学。CDIO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在整个CDIO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知识、和工程系统能力。因此,结合项目化的理论教学研究基础,在嵌入式系统课程群的实验教学中融入CDIO工程教学理念,对加强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3]。
三、实施CDIO模式实验教学的资源和条件
CDIO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大改革的理念,并且从培养计划、教学方法、师资、学生考核以及学习环境、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等方面提出了12条标准,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1.开展任务驱动的项目化理论教学模式
实施CDIO模式实验教学的前提是开展任务驱动的项目化理论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大纲以实践项目为载体,按照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重组教学内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虽然被打乱,但要保证理论知识能涵盖到每个教学项目中。由于嵌入式系统课程群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这几门课程涉及电子技术的共性和特点,项目的选取要根据工程实践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体现不同技术和不同方法的特性。
2.利用仿真软件,建立虚拟实验系统
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嵌入式系统课程群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在实践中感悟理论的精髓,逐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各种仿真软件中有丰富的元器件仿真模型,不用焊接真实的硬件电路,既能弥补实验室元器件的不足,还能提高实验效率,在硬件系统制作之前,可以通过仿真电路初步验证硬件电路的可行性和软件程序的正确性,避免盲目制作,费时费力。
3.自制模块化的实验开发系统
课程群中使用的实验平台已经由可编程逻辑器件、单片机、嵌入式最小系统开发板和模块代替了实验箱[4]。庞大的实验箱上虽然器件齐全,看似使用方便,但不利于学生了解各部分的电路设计原理,并且随着主芯片的落后整个实验箱上的所有元器件将被淘汰,造成资源浪费。采用了模块化系统之后,课程群中各课程的实验系统除了最小系统板采用的处理器不同之外,其他的电路模块可以通用,极大地提高了实验资源的利用率。
四、分层次设立“三段式”项目的实验教学体系
1.基础实验项目
基础实验项目是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并使用最小系统板与简单外设结合进行实践训练,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不管任务大小,实验项目只提出任务要求或者实验目的,让学生自己选择元器件甚至设立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设计原理图,采用自己的编程思想,绘制程序流程图,根据现象分析总结是否达到实验目的。
2.团队合作实验项目
基础实验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能力,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团队合作能挖掘共享知识的能力,通过创新发现知识的能力,通过交流沟通传播知识的能力。团队项目实施的组织方式一般以4~6名学生为一个项目小组;项目在课堂外执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项目在组内的任务分配、交流研讨,系统性总结等均可以作为团队合作管理评价内容;组间活动主要采用项目演示、建议评价等方式促进交流学习。
3.创新性训练的开放实验项目
开设一些面向实际应用的创新性项目,作为学生科研项目于让本专业优秀的学生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完成。实际应用项目的训练与研发能够培养与训练学生技术开发能力。为了提高同学的积极性,可以采取学分、奖金等激励机制。
五、总结
自从学校在2011年开始大力推广实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来,嵌入式系统课程群都经过了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和学习团队建设,形成了基于工程教育模式下的新型授课体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和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中都取得国家级奖项,突破学校竞赛历史记录,改革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张婧.CDIO模式下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对比[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107
[2]崔永利,沈泓,李妍,李兰英.SOPC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1(6):16-20
[3]许振龙,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单片机实训课程[J]新课程研究2011(6):147-148
嵌入式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独立院校 课程改革
一、引言
近几年来,嵌入式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移动通讯、机器人、工业控制、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发展。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此嵌入式系统正逐渐成为高等院校必开的课程。嵌入式系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软硬件密切联系,一个是以应用为中心,独立院校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院校教育单位,作为对普通高校资源的补充,更偏向于实践应用[1],因此,如何开设嵌入式系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来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是独立学院目前的重点探索之一。
二、嵌入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独立院校很多专业都开设了嵌入式系统课程和嵌入式专业方向,比如电子类、通信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专业都开设嵌入式系统的相关课程,结合企业对嵌入式人才的要求,存在着很多不足。
1.前期基础教学安排不合理
从理论教学来看,嵌入式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体系有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知识,硬件方面要具备模电、数电、单片机等相关知识,在软件方面要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程序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在网络方面要具备网络语数据通信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各专业的基础教学并没有完全开设相关方面的理论教学,如:计算机专业主要具备了软件方面的基础理论,自动化、电信等相关主页主要设置了硬件方面的知识体系,对软件方面的知识体系开设较少,主要就是C语言程序设计,而对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没有开设相关理论课程。
2.缺少足够实践教学
从实践教学来看,很多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大多数都只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就可以完成,课程设计与企业项目实际应用差距较大。众所周知,实践是嵌入式系统教学的重要环节。嵌入式系统内容涉及广泛,指令编程、驱动程序设计、内核的移植设计和应用程序编写等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来加深理解[2]。学生在课程之余没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嵌入式课程学时完毕后,很多学生就没有办法进行后续的学习。另外,实验学时不够。开设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一般为32~40学时,实验环节仅占6~8学时。有限的课内学时无法满足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的需要。这使得缺乏足够实践动手环节训练的学生难以真正了解和熟悉嵌入式开发过程。
3.各专业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从课程体系上来看,大多数的课程总是偏向两个方向:方向一偏重硬件设计,例如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相结合。这个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从事硬件设计工作,他们的优势是对硬件原理非常清楚,不足在于这类方向的人才更擅长定义各种硬件接口,但对复杂软件系统往往力不从心,例如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和复杂应用软件等。方向二偏重软件设计,例如和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结合,这个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从事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他们对软件有较好的操纵能力,不足在于对硬件原理和接口没有较好的掌握,对于嵌入式系统其它的应用也没有一个全面的概念,如驱动程序等不太了解。大多数面向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编程,与企业的需求来看,内容比较单一。
4.高校师资队伍实践经验欠缺
嵌入式系统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处理器、汇编语言、接口、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开发、应用程序开发等各方面丰富的知识,并要有从事嵌入式项目开发的经验[3] ;但对于大多数开设嵌入式课程的独立院校而言,师资队伍很难跟上。从事嵌入式技术开发的技术人员,很少愿意到独立学院执教;在嵌入式师资方面,对于年轻的独立学院而言,承担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多以青年教师为主,大部分教师并没有项目经验,有部分老师从单片机教学转型。高校组织的教师培训,都是提供实验设备的厂商对实验设备的培训,真正的嵌入式系统相关技术的系统培训缺少。所以,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短期内无法跟上嵌入式技术的教学需求。
三、嵌入式课程教学的改革
从理论指导课程体系方面来看,学生不仅要掌握经典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汇编语言、C/C++语言、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还要具备嵌入式系统领域特定的知识,包括嵌入式硬件基础、软件基础、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等,我院的很多专业都是在大二下才开始大量开设相关基础理论课程,而嵌入式技术这门课程基本上都是大三下学期开始学习,学生要在一年内学完这些理论,对学生而言,对知识的理解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理论课程应在大一开始逐步开设,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合理安排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
企业对嵌入式软件人才的需求有几个方向:嵌入式引导程序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的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的开发,嵌入式图形化用户界面的设计,嵌入式数据库的开发等,首先帮助学时确定自己从事的方向,并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整个流程及其相应的调试方法。在嵌入式的理论课程学习中应结合企业的需求以及基本知识面的结合;如软件方向理论教学基本的内容应围绕嵌入式基于Linux操作系统下的应用程序开发这些方向来确定要学习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体系后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加入相关驱动开发等相关课程内容及比较流行的手机开发也可以纳入课程内容之一,理论教学的原则压缩基础理论课学时,突出实践性与应用,以达到“学习嵌入式,使用嵌入式”的教学目的和作用,建立起一种由浅入深、梯度型、层次化的教学模式。
从实践指导课程体系方面来看,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课程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在实验环节方面,应该大幅提高实验的课时,达到讲一课就能实践的目的。改革后我院开设嵌入式课程的实验学生16学时,包括硬件裸机程序编写6学时,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与2学时,嵌入式软件下驱动程序编写4学时,嵌入式应用软件程序编写4学时,基本上一次理论课上完学生就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实践。
2.通过对市场调研,了解企业需求,结合师资队伍中存在的教师的项目经验,开发实训和实习的项目,结合项目指导学生结合理论进行相关学习。这个在嵌入式课程学时结束后,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组成项目组完成于企业结合比较紧密的项目开发。
3.举办嵌入式系统技术讲座: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邀请来自公司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和实用技术,并了解社会对嵌入式系统人才的具体需求。
4.建立开放的实验室,对有兴趣的同学安排实训和实习课题: 实训课题实行“三级指导”(全指导,半指导,零指导),使教、学、练紧密结合。每个实训课题一般安排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实行实训过程的全指导;第二个项目主要是结合教师在企业的项目基础(实习课题),从项目需求分析开始,先由学生来完成,老师再参与其中,从这个过程慢慢的从半指定到变为零指导,来锻炼学生进行项目实施的能力。
四、总结
从独立学院立足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出发,独立学院嵌入式课程改革目前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开设嵌入式教学还在起步阶段,存在着很多不足,这就要求教师紧跟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学与教师的实践能力,努力完善嵌入式课程体系,争取能达到学生毕业后迅速从事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及设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谢川.应用型本科嵌入式课程教学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1年04期
嵌入式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技术;ARM微处理器;开发板;软件
一、目前嵌入式系统教学概况
嵌入式系统概念的提出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其历史几乎和计算机的历史一样长。但在以前,它主要用于军事和工业控制领域,所以很少被人们关注和了解。随着数字技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功能更强的操作系统的出现,它才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控制、智能手机、消费类电子产品、信息家电、安防监控、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嵌入式系统产品正不断渗透各个行业,并以其应用领域广、人才需求大等优势,获得更大的关注,特别是将来3G和物联网的普及与推广,应用前景非常好。基于此,我国一些高校的信息类专业相继开设了有关《嵌入式系统》的课程,但大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的,课时量少,学校、教师和学生也没有对该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给于足够的重视,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尽管社会对嵌入式人才需求大,但因为我们的不重视,使得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失去了很多机会。
二、嵌入式系统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嵌入式系统》课程一般作为选修课开设且一般在大四开设,学生接触嵌入式技术时间较晚,对其没有基本的认识,在有限的课时内也只能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相比大三、大四学生们学习JAVA、C++的热情,嵌入式的学习气氛就显得很冷清。加之嵌入式系统课程要求的知识面广,涉及基础课程多(与电子类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有数字电子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单片机原理、可编程逻辑器件、DSP原理及应用等,与计算机类专业相关的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如果要进行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的还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数据库原理及软件工程等课程),所以,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课程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学习热情也不高。对此,我们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积极帮助学生能在嵌入式领域占有自己一席之地。首先,在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专业介绍时,要强调嵌入式方面的就业前景,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的人都很稀缺,与应用软件开发的行业不同,嵌入式领域人才的工作强度通常低一些,但收入却高一些,利用这样的好的就业前景刺激同学们好好学习。再者,要强调嵌入式系统课程涉及的先行课程多,一定要打好基础;还有,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老师们可以多开展期嵌入式技术的讲座及嵌入式产品的展示,比如无线点餐系统、车载GPS定位、智能家居等;最后,在学生大一、大二学习期间,各科任课教师要督促学生扎扎实实的学好每一门课程,以便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在竞争如意激烈的今天,学生们也该从进入大学就逐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
嵌入式系统融合了电子、计算机、微电子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对于什么是嵌入式系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嵌入式系统一般定义为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和应用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1.《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的内容
《嵌入式系统》的教学通常以32位微处理器为平台,32位的微处理器主要有ARM、MIPS、POWER PC,目前国内的大多数高校都是以介绍ARM微处理器为主,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ARM微处理器内核的介绍、ARM的汇编指令和汇编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的C语言设计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及其在ARM上的移植、设备驱动程序和用户图形界面GUI等内容。在试验内容的安排上,通常包括ARM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BootLoader的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的移植、UCOS II、LINUX、WINCE等嵌入式操作系统下的C语言驱动程序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等。
2.教学方法的改进
对于嵌入式课程的学习,很多同学都认为很难,除了前面提及到的它涉及的基础学科较多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述的内容学生完全不理解,比如宿主机、目标板、交叉开发环境、GCC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Linux内核裁减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将嵌入式Linux开发流程给学生作演示,包括建立开发环境,下载相应的GCC交叉编译器进行安装(例如arm-Linux-gcc、arm-μclibc-gcc),或者安装产品厂家提供的交叉编译器;配置开发主机;建立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下载针对所使用的CPU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再添加自己的特定硬件的驱动程序;建立根文件系统;开发应用程序;烧写内核、根文件系统、应用程序;产品。学校还可聘请企业讲师讲述部分课程以使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嵌入式的最新的技术。关于嵌入式系统的实验部分,需要有相应的开发板,有的学校实验条件还不成熟或实验设备不足,那么可以在主机上安装模拟器来模拟开发板,使学生了解将嵌入式的开发流程即可。
四、教学保障
前面已提及,嵌入式的教学过程及实验环节都离不开计算机及开发板,这就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改善教学和实验条件。因为嵌入式这方面的人才较少,高校教师中也有很多人从未接触过嵌入式相关技术,所以,对于高校要积极寻求与嵌入式相关的企业的合作,以进行师资的培训,从企业吸收最新的嵌入式的技术和成果用于教学过程中。
五、就业及培训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的学科,从事嵌入式开发的人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偏硬件专业出身的人,他们主要是搞硬件设计,有时要开发一些与硬件关系密切的最底层软件,如BootLoader、Board Support Package,最初级的硬件驱动程序等。另一类是学软件、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人,主要从事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嵌入式设备的增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嵌入式软件,这占了嵌入式系统的最主要工作,越是智能设备越是复杂系统,软件越起关键作用,而且这是目前的趋势。
从事嵌入式开发的好处是:(1)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的人都很稀缺。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领域入门门槛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领域较新,目前发展太快,掌握这些新技术的人当然很难找。嵌入式人才稀缺,身价自然就高,越有经验价格就越高。其实嵌入式人才稀少根本原因可能是大多数人无条件接触,这需要相应的嵌入式开发板和软件,另外需要有经验的人进行指导开发流程。(2)与应用软件开发领域不同,嵌入式领域人才的工作强度通常低一些,但收入却高于普通的应用软件开发人员。搞嵌入式系统的公司,所开发的产品通常是通用的,不会因客户的不同而修改。另外,从事嵌入式软件的每个人工作范围相对狭窄,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范围基本上固定,时间越长越有经验。
如果以后想从事嵌入式技术方面的工作,那就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因为教学计划中的很少的课时量只是让学生们对嵌入式系统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而自学的话又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都有脱产的嵌入式就业班,大概学习四五个月的时间就可推荐就业,对于想从事嵌入式开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六、总结
嵌入式是一个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学科,各个高校也相继开设了嵌入式系统的课程,笔者仅从自己多年的嵌入式教学的角度上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听到同行们更精彩的见解。
参考文献:
嵌入式课程总结范文6
嵌入式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网络化和智能化信息处理的重要平台,在军事、航空航天、信息通信、工业控制、手持式设备等领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在高职院校设置关于嵌入式技术的相关课程,对培养该技术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嵌入式技术的教学计划
(1)概述
嵌入式技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理论性,在其硬件的发展历程中主要是从8位单片机到32位微处理器ARM,软件发展历程主要是从没有操作系统到有操作系统,同时该技术具有较高的难度,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高职学生很难高效的掌握相关技术知识。因此在教学技术设计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活动。关于嵌入式技术硬件方面的教学应制定单片机原理和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嵌入式技术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关于嵌入式技术软件方面的教学应当设计操作系统原理等课程,使学生可以更加扎实的掌握该技术的运用[1]。
(2)建立课程体系
在掌握嵌入式技术的基础课程之后才能学习深层次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建立适合嵌入式技术教学的课程体系,如在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软件基础课程和单片机原理及开发、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硬件基础课程之后,学习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系统开发课程[2]。
2.建设专业教学实训环境
(1)教学平台的构建
教学平台的处理核心应采用Intel高性能的PXA270处理器,还应当选用源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作为平台的操作系统,教学平台的硬件模式应设计为功能板与核心板相结合,功能板应包括各种外围接口和器件,如存储卡接口、音频和视频接口、摄像头接口、USB接口、RS232接口等外围接口;核心板应具备全部最小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如电源控制模块、CLPD、SDRAM、Flash、CPU等硬件,保证在接入5V电源的情况下可以单独通电作业,同时为了完成调试工作和程序的下载等还需要设置以太网接口、串口、JTAG接口。通过有机结合功能板与核心板,从而构造完整的应用系统,同时该系统还应当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较低的功能消耗、较小的体积等优点。在平台软件环境的设计方面有时不能够直接通过硬件平台来设计,这时就需要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将编译和编辑目标板的Linux文件系统、内核、引导程序以及系统开发工具安装到宿主机上,安装之后通过将需要的软件下载到目标板上进而运行该软件系统。通常将这种开发方式称为交叉开发,交叉开发的模型为由宿主机生成目标内核映像文件系统通过各种连接方式下载到目标机上形成内核映像。而实现Linux操作系统在开发板平台上的运行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保留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配置,通过压缩和裁剪的方式将不重要的功能模块去掉,从而在保证其所需功能能够实现的基础上为嵌入式系统节约更多的存储空间。二是将Linux内核所需的硬件进行针对性的移植,对部分和硬件直接接触的代码进行修改,例如Bootloader,保证平台上的软件可以在开发板上正常运行[3]。
(2)教学内容的设计
嵌入式教学的实训内容设计应采用具有CSM通信模块、触摸屏、音频、USB摄像头、通用的网络功能、IO功能等功能的PXA270实验平台。利用这些功能模块设计相应的教学实验,使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嵌入式技术的积极性。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设计为在学习Linux操作系统移植和嵌入式交叉环境架构方面设计文件系统制作实训、内核编译移植实训、Boot-Loader编译移植实训、Makefile编写使用实训、常用命令以及工具实训等课时训练;在学习驱动程序设计时可设计关于USB驱动配置实训、IO口驱动实训、驱动程序结构实训等内容的教学任务;在学习基于QT编程应用开发和QT移植时,可以设计Web-server的移植和网络通讯实训、USB摄像头实训、串口通讯实训、QT移植实训等教学内容;在最后嵌入式综合项目实训的时候可设置基于Webser-vice的数字粮仓监控系统、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流程和一般设计教学内容等。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实训的方式,有机的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嵌入式技术的实际开发能力[4]。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嵌入式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根据嵌入式技术制定相应的教学实训计划和教学内容,以此来将复杂和难度较大的嵌入式技术以更加简单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加坚实的嵌入式技术知识,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优秀的嵌入式技术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邹霞玲.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6:9571-9572.
[2]沈瑛,朱卫华,邹国平.高职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