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自我成长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自我成长总结范文1
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发展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价值主张,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小学教科研活动也日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农村学校教师对教育科研活动还普遍存在着认识不清、动力不足的问题。“只要自己能够把课上好,无需搞什么教育科研”,这是许多农村一线教师的观点。甚至还有教师认为搞教育科研就是不务正业,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看法在边远山区教师中尤为突出。“不反思、不研究、不合作”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面对教育科研时的普遍态度。教育科研是否真的对教师专业成长毫无裨益?事实并非如此。名师成长经验和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征途上,教育科研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必须要依靠教育科研的跟进,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才能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一般而言,实施教育科研的基本路径是:确定课题(归纳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反思(运用先进教育理念不断追问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学习(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和知识)——行动(用科研的态度和方法去探究、实践)——总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把研究成果归纳提炼出来)——推广(把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进行验证、推广应用)。
一、“问题——反思环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教育科研的前提是要把自己在教育领域中发生的典型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不能视而不见,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特别对于教育教学中的关键事件,要善于观察、收集和分析,提炼总结为问题,围绕问题确立有价值的课题,这是我们经常说的“问题既课题”。事实上,从教育现象到教育问题再上升为教育科研课题就是一个教师对自我经验不断追问和自我反思的过程。教育科研中“问题——反思环节”对我们基层一线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所说:教师成长=经验+反思。“问题——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和梳理出经验中蕴含的道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是教师获得实践智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引导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自我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反思让教师尽快实现个人专业成长。
(一)教学实践中反思
引导教师关注自己班主任和课堂教学实践,特别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关键事件”,及时对相关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研究,理性审视自己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育教学实践,正确运用反思的结果优化或矫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行为。
(二)理论学习中反思
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要求教师必须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并结合实际做好读书笔记,引导教师以摘抄、随感、反思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理论学习意识,让教师在持续的理论学习中,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改革中的不足和缺陷,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完善自我理论修养,提高自我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让读书和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三)同伴互助中反思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研和培训活动,优化教师研训模式,让教师在教研组、备课组和学术沙龙中进行反思学习。这种身临其境的团队研修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很大。
二、“学习——行动环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个教师仅有“问题——反思”意识是不够的。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研究更多属于应用型研究,要以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为突破口,以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为研究的源头活水,把课题研究引入教研组,与教研结合;把课题研究引入课堂,与教学结合,发掘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研究元素。中小学教师必须将其学习反思后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做而论道,在做中学,实施好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案”,致力于解决教育问题,促使教师努力成为一名研究者和反思者。这种探究性行动研究是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它强调教师们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学习、研究和行动来解决问题,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自觉性。因此“学习——行动环节”可有力促进教师个人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实现教师在认知上的跨越,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
三、“总结——推广环节”带动教师专业成长
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一般沿着“问题—课题—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推广”的研究路径进行。教育科研是一种探索教育规律的活动,它要求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结果,达到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其研究成果应具有普遍推广和指导作用,这就需要一个交流的机制、平台和研讨的氛围,进行阶段总结和推广。比如总结推广中“教育科研沙龙活动”这种形式,既有个人反思,又有同伴互助,还有专家引领,能给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思维交流碰撞提供有利机遇和良好平台。沙龙活动中,可以组织教师围绕课题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积极而有效的交流,与会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阐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使理论和实践能够真正结合起来,让大家在广泛交流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发挥课题主研人员、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不断提升教师科研素养。“总结——推广环节”能很好地促进和带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自我成长总结范文2
关键词:数学教师;自我评价;策略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同时他还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就说明,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注意经验的积累,还要注意不断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查找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那么,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教师对教学活动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呢?我们课题组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谈谈我们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教师教学自我评价的内涵
教师教学自我评价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措施、方式、方法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检讨得失、权衡利弊、系统总结,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逐渐成为驾驭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自我评价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课前反思评价,课中反思评价,课后反思评价
课前反思
其要点是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未来的教学的设计建立在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这种反思主要是评价好以往的课堂教学,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或者借鉴别人上课的情况,结合新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主要是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难易的程度、学生的接受状况、课堂组织、教学技能的应用、师生互动等内容。课中反思十分重要,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随时通过各种手段检查学生掌握得怎么样,反馈后迅速作出判断,作出调整。有的教师上课不管学生反应如何,只管讲自己的课,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课后反思
主要对已完成的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课后反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完一堂课后立即进行总结反思,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补充自己的备课设计。第二种课后反思,则是宏观的反思,即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反思的不仅仅是一堂课,而是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
三、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培养自我评价习惯
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数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主动探究教学的奥秘,寻找教育的真谛是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关键。试想,一个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深刻的理解、领会、悟性和内省,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没有对新理论和方法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和迫切需要,怎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教学教育改革,并经常以批判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呢?如果对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内涵知之甚少,又怎能在教学中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应广泛培养自己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学习的途径有多种多样,如校本培训、专家讲座、网络学习等。
2.参与教育科研,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根植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升华和超越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体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把已有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提升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有助于在教学中发现新问题、新现象,并主动去探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必须依托科研,加强教育理论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反思型教师。
3.撰写教学后记, 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在教完一节课或进行一个阶段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应进行回顾,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即为教学后记。数学教学后记主要报括:记精彩之处、记遗憾之处、记学生的高见、记自己的教学机智和写再教设计等。写教学后记,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长期以往,必有收获。4.通过观摩与交流 ,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学观摩是常见的、也是很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单纯的自我反思,通常比较模糊,难以深入。虚心向同行学习,通过与同一题材的课堂教学情况的比较来对自我课堂教学作出评价,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条捷径。在上完课后,我们可以找一些同课题的录像课资料来观看、剖析,然后与自己课堂教学的环节作比较、找差距,通过不断地切磋、琢磨,最后完成总结经验、获取教训、不断完善的反思性过程,达成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反思的理想境界。?也可以主动去听教研组中其他教师上这同一课题的课,然后进行参照对比,对自己比较成功的做法要及时加以总结和优化,对双方不同的做法要客观地加以分析,要实事求是地提出来和老师开展讨论、交流、沟通,切忌固执,要虚心、耐心、诚心。特别是针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要谈得深刻、彻底,决不能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应作为自我评价的一个重点来看待,要死抓不放,要一抓到底。只有这样的教学评价才是深刻的、有效的,才能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
5.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拓宽自我评价渠道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情感体验,对自我的课堂学习情况的评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教学的有效度,反映出作为共同学习体的师生双方的参与态势和互动效果。所以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课堂参与评价表的反映情况来作出分析、评价、反思。通过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对评价中呈现的一些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可间接地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和感受,可间接地来审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从而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能对教学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评价,要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和反思,以便能更优化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形成一种有意识地进行研究的良好习惯,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自我评价策略。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发展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教育智慧,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和发展,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教师自我成长总结范文3
【关键词】转岗幼儿教师 促进方式 专业成长
【基金项目】2011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省小学教师转岗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HNSK(GJ)12-49。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16-01
由于世界性的少子化趋势,出现大量“富裕”的小学教师。这些“富裕”的小学教师将被流向幼儿园。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海南省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而转岗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已成为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因此提升教师素养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在教师教育背景下明确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标准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成长可以分为理性的教师专业要求和实践的教师专业要求两方面,而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标准被定义为:具有相应的实际教学能力;具有教学设计的独创性,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总结和开展教学研究。
(二)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框架
1.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2.一日生活的安排与指导
3.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4.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5.评价与促进
6.沟通与合作
7.反思与发展
二、在教师教育背景下对转岗幼儿教师及其专业成长的认识
(一)转岗幼儿教师基本状况分析
通过问卷对海南省万宁市40名转岗教师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总结具有以下共性特点:
1.来源均为调转和并校分流的小学教师。
2.平均年龄呈现老龄化特征,40岁以上的教师占整体转岗教师的85%以上,最低年龄在32岁以上,其年龄特点是沉稳,好静,不够活泼。
3.职业认同感较低,对幼儿教师存在偏见。
4.教育理念比较陈旧、缺乏 ,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较差。
5.有望参与岗位实习和专业培训,自信心不足。
6.对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方向迷茫无措。
(二)幼教工作特殊性的要求
保教结合是幼儿园区别于其他学校教育的重要特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特点决定其需要成人的呵护,因此这种工作对教师有着特殊的要求。如果教师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是不能胜任幼儿园的复杂工作的,只有通过专业成长才能达到幼儿园保教并重的要求。
(三)转岗幼儿教师迫切需要专业成长
专业发展过程是通过“反思”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实践,并因此而实现自我的提升和专业上的发展 。根据我省转岗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转岗教师的角色转换方向:我们在培训转岗教师过程中坚持以现代幼儿教育理论为指导,确定转岗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目标,因此转岗教师迫切需要专业成长。
三、在教师教育背景下促进转岗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一)促进教师对外来知识的吸收与分享
这是利用专业引领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关键。如让老师们写日志、自我主导的学习(网络资源的利用)逐步培养转岗教师们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形成一定的教研学习氛围,搭建转岗教师学习、交流、改进、提高的平台,使转岗教师清楚幼教的最新理论和趋向,开拓其视野,不断提高幼教的高度,或与优秀一线教师的接触可以使她们了解其心得体会,体会智慧火花的碰撞。
(二)发挥专业优势,建立个性化专业成长模式
除了对转岗教师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外,还可以考虑到她们原本专业所具有的优势,让不同专业的教师充分展示其专业特长,互相补充学习,以扬长补短,制定个性化的专业成长模式。
(三)促进教师的自我理解和专业自觉
通过多鼓励、激励教师去实现制定的目标,让教师感带着动力与激情工作,注重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同时以实践为载体,以共同研讨为形式的教育培训。如定期组织的“生活案例现场分析”。让教师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唤醒转岗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更新教师的自我价值观,促使转岗教师将专业成长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从而实现在新环境下的角色转换。
(四)以活动促提高,让转岗教师在参与中发展
1.开展“一课多讲”集体教学研讨活动,如教学前进行反思,活动后进行集体研讨等多种方式,使参与者能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点,从而加快自己专业成长的步伐。有效地提高了转岗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促使转岗幼儿教师全方位成长。我们组织开展“模拟课堂、优质课观摩和竞赛”活动,从而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有效地提高转岗教师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在教师教育背景下促进转岗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取得的成效
(一)思想认识的转变更新
通过培训学习,转岗教师在与幼儿及幼儿家长的长期交往中感受到了来自幼儿的亲近和崇拜,体会到了来自幼儿家长的信赖和期待,对幼儿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正确的认识,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同时也体会到了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幼儿教育工作已日益被社会青睐和认可,逐步树立了职业的自豪感;增强了自我价值和能力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教育观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二)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在开展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做到学用结合,使转岗教师初步掌握了幼儿教育的基础理论和五大领域教学的设计指导,在实践、研讨、反思的循环中使转岗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许多转岗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
(三)促使幼儿园能稳步发展
教师是立园之本,转岗教师的加入,给我省的各乡镇幼儿园带来了机遇。通过各类培训研讨活动,转岗教师都经历了“学习—尝试—反思—讨论—感悟—提炼—再尝试—再反思……”的成长、学会了在“干中摸索”,在“反思中干”,使转岗教师逐步实现角色的转换。呈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王建军·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8月教师教育培训讲座
教师自我成长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名师;教师发展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而这根生命线的给养质量与生命力又取决于是否具有一大批中小学名师(以下简称“名师”)。因此,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学生渴望名师。
一、新时期名师的主要内涵
“名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深化。传统意义上认为,名师是指在教育界影响广泛并拥有知名度和追随者的杰出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希望名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素养,诸如成为教育理论的建设者、教育事业的探索者、教育实践的改革者和教师发展的引领者等。本文认为新时期名师有五种共性特质、五种个性特质及四个成长特点。
五种共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把握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质的能力;二是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基本内涵的丰富知识;三是对教育原理进行实践分析与应用的能力;四是把文化判断力与信息整合力相结合的教育能力;五是跨越“高原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种个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区域风貌(经济、文化、自然风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能力;二是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认知与亲和能力;三是对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个性化分析与应用能力;四是掌控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组织与交流能力;五是用独特的人格气质感染并影响学生的能力。
四个成长特点主要有:一是时空性,即名师个体素养的成长具有时间的延续性,既是“现在时”,也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其影响范围具有空间的扩张性;二是竞争性,即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同一个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名师是以一种竞争的状态存在的,这种竞争性,既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常态,也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动因;三是递进性,即不论是不同层级的名师,还是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在其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都是以递进的方式生长的;四是差异性,即在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方面,不仅同一层次的名师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同学科、同层次名师之间的个性风格也有明显差异,并使名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断完善的空间。
“名师”的素养是多元动态的,以上十种特质特别是个性特质不一定都具备,其发展状态和水平也不一定平衡。而且各种特质不是孤立割裂的,其发展层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二、新时期名师的重要品质
名师的品质众说纷纭,涵盖甚广。本文经过研究与实践认为,名师的主要品质有以下六种。
一是崇高的精神力量。他是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社会历史价值的深刻感悟与认同,基于对教育事业的钟情挚爱,基于在教育事业中个人成长及价值创造的幸福追求,并从这些方面生成、建构的一种生存情怀与灵魂振奋。名师的精神力量主要包括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向“真”的力量、向‘“美”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名师所共有的人格特征,比教师职业道德更深地渗透、融通于教师的所有职业生活乃至生命历程之中。
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包括广博深厚的文化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知识、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新时期名师尤其要具有组织化、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专业知识的学科架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发展趋势,能做到了然于胸、稔熟于口。广博而精深的知识体系是名师的坚强支撑。
三是扎实的教学功底,包括教师必备的技能性因素(可称“硬功”,比如教学语言、操作技能等)和非技能性教学因素(可称“软功”,比如教育机智、课堂的调控能力等)。“软”“硬”之功是名师成长的核心依托和重要基石。新时期名师的闪光点尤其表现于“软功”,他是展现名师超群的教学艺术、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的汇聚点。
四是精湛的研究水平。教学与研究是成就名师的“双翼”。“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教学是研究不竭的源头活水,研究是教学富有生命与活力的有力保障。新时期名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才能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科学地转换为科研任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实现对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开拓性认识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较强的引领能力。新时期名师要善于挖掘潜力、磨砺自身,通过带教、带学、带研等方式来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指导其他教师不断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师群体发展的“辐射源”和引领者。
六是强烈的合作意识。名师在博采众长之中成长,应该不断地汲取同行、专家的教育教学智慧,是为“合”。同时,名师所关注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教育功能,还要重视多学科教育功能的整合,需要与其他学科同行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全面发展。
三、新时期名师的成长途径
教师的成长途径是指以教师个人为能动主体,以不断强化主观进取心为目的,有意识设计的、促进自身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的学习与实践的路径、方向。笔者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初步总结出新时期名师成长的六条途径。
(一)专业规划——设计自我发展道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方面、各阶段及其步骤的设想与规划,是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进行研究、定位和推进的过程,是一种理性的向往和成功的期许。例如,重庆市巴蜀幼儿园以“制定适宜的专业成长计划”为突破口,帮助名师培养对象分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不足,找准专业成长的定位,并用《名师成长手册》具体呈现专业成长计划,以“发展愿景与规划”“专业学习与发展”“教育设计与实践”“教育研究与总结”“自我总结与反思”等具体项目,规范教师的行动步骤,记录教师的成长足迹,调控名师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此外,由于名师成长的专业规划往往凸显于一道道“关隘”的攻坚,特别是在创新学习、主题归纳、思想提炼、风格塑造等方面,因此还需要拟定并执行更为详尽的计划。
(二)专业学习——修炼深厚教育功底
新时期名师的专业学习主要包括“练功”、读书和“阅人”三种方式。
其一是“练功”,包括“四练”,即练心、练脑、练口、练笔。“练心”,就是不断锤炼对教育教学的情感体验,保持责任心与幸福感,克服随时会产生的倦怠之心;“练脑”,就是锤炼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机智,使课堂交流更迅捷、更有针对性;“练口”,就是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使语言风格多样化、蕴含丰富化;“练笔”,就是锤炼自己教育教学策划设计、反思总结、提炼归纳的动笔能力,让“动口”水平与“动笔”水平和谐发展。
其二是读书。阅读经典,与教育大家对话,是名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为了提高教师研读名著的实践效益,提出并践行了“对话名师读出思想点、读懂文本找出设计点、量身订做找准参与点、课后比较引出反思点、厚积薄发提炼创新点,从而再造‘我的课堂”’的研读名著新要求,促使名师培养对象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其三是“阅人”,包括学习同行经验和学习专家思维。学习同行经验,指通过拜师、听课、研讨等形式,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学习他人的经验,汲取他人的教训,做到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学习专家思维,指学习和领悟专家的教育思想、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等。例如,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充分利用西南大学专家导师团队的力量,通过“聆听专家讲座,领悟专家思想;参与专家课题,学会反思研究;实践专家思维,现场诊断课堂”等措施,引领名师培养对象的教育思想向纵深发展。该校的名师培养对象陈维礼、张晓等就是在这样的“阅人”过程中,分别成长为重庆名师、特级教师的。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阅人”则更进一步: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三)教育实践——磨砺教育实践智慧
教育实践是名师生存与发展的沃土。名师教育观念的树立、教育精神的养成、教学方法的创立、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个性的张扬、教学业绩的彰显等,都是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与教师团队的协作中完成的。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构建了“三人六步”磨课法,即由同学科的三位名师培养对象担任主角,通过六个步骤:一研——深入钻研课标教材,设计教案;二议——分学科组集体评议教案的科学性、实效性;三试一由三人之一的主讲教师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上课;四评——学科组评先行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五比——由另两名教师分别再上课,在比较中进步;六献——在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主讲教师给全校或全组成员献汇报课。“三人六步”磨课法师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秉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智慧,立足课堂教学这一教育实践的主阵地,体现了“理念共生、智慧共享、协作共赢”的团队合作文化。
(四)教育研究——插上腾飞的翅膀
开展教育研究是名师强劲的“腿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小学名师的教育研究主要包括课题或问题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自我叙事研究。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立足课堂教学,以学期为研究周期,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并通过优秀课题的评选、交流、推广,凝练名师培养对象的经验,促使其在研究中成长。近两年来该校名师培养对象在公开刊物上19篇,论文获国家级奖项38人次,硕果累累。该校的郭洪老师正是在这样的校本研究土壤中,一步步成长为重庆市特级教师的。实践表明,没有教育研究,名师必然半途“夭折”或者昙花一现。:
(五)总结反思——提高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
自我总结与反思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研究的自我与教学的自我在进行对话,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心灵沟通。总结反思的内容和视角一般包括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并前瞻设想,特别是提升经验和修正教训的前瞻设想,要善于吸取同行观点,目的步骤明确,内容措施具体。例如,重庆名师、特级教师刘云生,从偏远区县村小教师到出任主城区教委副主任,始终将学习之根、研究之根、反思之根和总结之根伸向儿童们的课堂、生活及心灵,坚持总结反思自己课堂的“教”、学生课堂的“学”和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及深度和广度,使他的学习和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先后推出了语文教学、学校管理、教育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师。正是总结反思这种螺旋上升的过程,优秀教师才会拾级而上,抵达名师之巅。
教师自我成长总结范文5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086-01
随着社会的纵深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的主体,其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他们在教学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素质,增强学校发展后劲的的重要保证。因此,正确认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积极探究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策略与措施,对于推动教师群体成长和学校发展,对于促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教师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使教师成为专业成长的主人
自我发展意识是个体自觉、主动投入某项工作,并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自我能力的意识倾向,它是个体不断进步、向上发展、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意识,按时间维度其内容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对自己过去专业成长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成长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成长的规划意识。在将自我专业成长意识付诸行动时,教师能够“理智的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学校要求教师人人建立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在发展计划中详细安排自己一年的自主学习任务,使自主学习有方向、有目标。
1.学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要让教师充分了解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和指导思想,提高理论修养和水平。二是学校教育类法律法规,主要是《义务教育法》、《青少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等。三是学习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实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教育人,以制度引导人。最后,要四是建立一系列的考核制度,保正制度的贯彻执行。
2.学教育教学常规。诸如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各项工作流程、如何备课、如何批改作业、如何做班主任等等,都要让教师熟悉再熟悉,并逐步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3.学教育教学理论。一是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深入把握教学目标;二是研读相关专业书籍、文章,让青年教师系统了解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带有指导意义的专业技能。
4.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以活动促训练。一是每学期制定教师“三字一画”练习任务并组织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二是每学期都都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三是每学期举行一次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应用技能大赛。
5.加强听课学习。一是是善于向同事学习,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逐步把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把集体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实际采用方式是随堂听课。二是善于向专家学习,就是向名、优、特教师学习,实际采用方式看录像课。
二、重视工作指导,提高实践技能
1.学校领导听随堂课。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行为,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学校将课堂教学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根据每个老师的具体情况,学校开展了“不定时,不定人,不定科”的随堂听课活动。要求学校每位行政领导每周至少听随堂课两节。如此反复地随堂听课,一是让教师们感到身上有压力,不能马虎,更不能随意对待每一堂课;二是要自觉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新课标,改进教学方法;三是全力以赴备好和上好每一堂课。四是能及时发现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方法指导。
教师自我成长总结范文6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21-01
一、评价主体:体现多元化
发展性教师评价倡导教师自我、同行、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共同参与评价,是一种多元主体评价机制。因此,要整合多方面的评价力量,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这有助于创造理解、信任、尊重和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人文环境。自我评价是教师反思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能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增强成长的责任心和自信心,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提升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诊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同行评价是发展性评价体系民主、平等、竞争、和谐特性的集中体现,容易形成学术氛围和专业发展氛围,在平等互助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学生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参与教师评价,直接反馈教学信息,是新课程理念在教师专业发展性评价中的具体体现。必将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地推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二、评价方式:贯穿形成性
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就是要突破传统教师评价中的定量、定性模式。在教师评价中,要从终结性、静态性评价为主向以过程性、动态性评价为主转变,使评价过程和方式体现过程性。
专业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最大亮点就是实行教师档案评价,即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其内容至少应包含这样几个方面:(1)个人专业发展规划。(2)有代表性的教育、教学、科研、培训、自修、业绩和素质档案等。(3)每类档案应包括目标、设计、策略、过程、手段、方法、成果、反思和评价等。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真实地记载教师成长的过程,充分展示教师素质和业绩。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中,完善自我,提高发展。同时也为评价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
三、评价功能:成长导向性
传统的教师评价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评定教师已有的成绩,给教师的过去一个总结性的认定,不关注教师的未来,不注重教师的发展。而专业发展性教师评价面向未来,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导向性。其功能主要表现为:(1)诊断性。发展性教师评价不是给教师一个总体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指出改进提高的方向,帮助教师确定发展目标。(2)激励性。发展性教师评价由于教师自身参与评价过程,认同和接纳评价结果,能够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认知水平。(3)导向性。一是对教师的导向,二是对学校管理部门的导向。对教师而言,发展性教师评价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评价活动,引导教师根据评价结果确立新的发展目标,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
四、评价目的:专业发展性
1.专业发展性是面向教师未来发展的期望性评价。既注重教师的工作表现,又注重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不仅注重评价者对教师的期望,也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期望。因而要把更多的评价活动和过程作为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工具,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2.专业发展性是不断促进教师积极进取的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培养教师的进取精神,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专业自主和专业发展热情,在充分满足教师自我生命价值实现需要的同时,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