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复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复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复习计划

初中复习计划范文1

20__年中考是在省“五严”禁令下规范教学管理和南通市中考新方案实施后的第一年,形势的变化对我们学校初三毕业班而言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中考学科教师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根据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一课一个重点力争突破、一天一份练习务必落实、一人一份责任个个明确”及通北片督导组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开学初召开的初三任课教师会上,学校校长室和教导处首先对上学期各科的教学情况作了回顾并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了布置;其次针对本学期时间短及“五严”禁令下不得利用额外时间加班加点的特点,要求各学科组和年级组做好调研,在合理安排时间与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提高初三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三月底结束新课,四月初开始第一轮复习。具体安排如下:

一、第一轮复习:狠抓基础(四月初到五月初)

第一阶段全面章节复习阶段,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以课本为基础,重视教材中课文的分析与例题的指导、过关,全面系统的复习一遍。要求在复习中全面覆盖初中各学科的知识要点,巩固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扫清知识障碍,打好基础。时间大概是5个星期左右。所有知识重新过一遍,目的在于知识的回收与反刍。由于新中考方案中规定考试的基础知识内容占70%,所以这一轮复习尤其重要。我们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因此对课本上要求记忆的各类单词、文章、知识、现象、实验、定理、定律要求样样清、人人清。(2)过基本方法关。掌握基本的分析课文与解题思路、找到合适的方法都是我们在本轮复习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主要内容,既要惜时如金,也要点面照顾。(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道题或一段文章,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或分( )析手段,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来完成好相关的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说具备了解这个问题的技能。总之要让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以提高中考中基础部分的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还可以在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与复习互助小组,采取学科与学科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全面合作,在培养解题技巧中提高复习的灵活度,使生生达标、人人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全面提高(五月初至五月二十五日)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的话,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这时我们就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解题能力。由于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较短,任务相对集中,所以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应适度进行拔高训练,适时增加复习内容的难度,突出复习重点,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研究与探讨。对于初中知识中的重点,注意学科思想的形成和学科方法的掌握。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宜采用专题复习为主的方式进行,因为专题复习的能揭示学生对所学知识体系、思维的全盘考虑与全面提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全部通过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来完成,把学生推进题海,搞题海战术;也不能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停留在第一阶段的复习水平;网更不、能急于赶进度,使本阶段的复习留于形式,要知道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建议多关注集体备课,为班级、学生量体裁衣,实现同科教师、同班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重点突破(六月份)

第三阶段是强化训练与反馈、领悟阶段,进行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试题讲评、总结、归纳、延伸,学生反馈、领悟、升华都是重点突破的保证。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实实在在地弄懂弄透,提升解题能力。由于时间大约只有2个星期左右,所以这个时候重点是考察学生知识点提高方面的掌握程度与应战水准。因此要加强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自然而然的重组与整合,提升解题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

初中复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概念图 初中化学

基础知识 化学概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A-0038-01

初中化学内容涉及了很多基本概念、定理、定律等知识,相对来说,这些概念比较抽象,而且有些概念容易混淆,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大难点。概念图通过简易的图形,直观地呈现化学概念,明确了化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种可视化的知识结构图,较之纯粹的文字叙述更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网络,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点。

一、回忆学过的化学概念,画出概念图

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包含着很多基础性的概念,是构建概念图的重要元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化学概念,并对概念进行科学地分类,把核心概念置于概念D中的重要位置,然后,再让学生从核心概念展开延伸,列出相关的化学概念,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画出概念图,完成概念图的初步建构,并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相关内容后,由于这部分内容是从微观角度来研究物质,包含了很多基本概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学习后,学生了解了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等基本概念。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采取了让学生画概念图的方式展开。首先,让学生回想这一章涉及的化学概念,在练习本上记录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纯净物、混合物、元素、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原子核等一些重要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概念分开呈现,并思考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想到了原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的,纯净物由同一种元素组成。此时,教师让学生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用箭头标示出来,画出一个概念图的轮廓。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一个以“物质微粒、原子、元素”为核心的化学概念图。但有学生在完成这个概念图后发现还不够完整。这样,学生在回忆概念、梳理化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时,实现了主动参与复习课教学。

二、修正错误的概念关系,完善概念图

在学生初步完成化学概念图的构建后,已经记忆了化学概念,厘清了化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是,这个简单的概念图中还有一些概念没有加上,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含糊不清,甚至还有错误的情况发生。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概念图上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建立一个准确、完整的化学概念图,优化化学概念复习效果。

例如,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概念图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是否漏掉了某些概念,自己尝试补充完整,也可以和同学互相讨论,共同修订化学概念图。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发现还需要增加“物质”的概念,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大类;有学生认为还应该增加质子和中子的概念,让化学概念图更加完整;还有学生认为需要把离子的概念也加上,并且通过图示明确原子和离子、电子几种微粒之间的关系。教师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再次强调了本章化学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应用概念图

为了增强化学概念图的复习效果,除让学生作出概念图、进行修订和完善外,还要借助一些典型的练习题,为学生搭建学以致用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应用化学概念知识解答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应用概念图的一个过程,只有真正把化学基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才能灵活地运用。

例如,结合“物质组成的奥秘”内容,教师根据本章的化学概念图,为学生出示了如下练习题:在铁、氢气、空气、盐酸、氯化钠、过氧化氢六种物质中,有些是单质,有些是混和物,有些是化合物,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并清晰地说明原因。学生们看到这个题目之后,首先判断这些物质的特点,铁、氢气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空气是典型的混合物,由很多种物质组成,而盐酸、氯化钠、过氧化氢三种物质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通过这样分类,学生对这些物质的归属按照概念图进行对号入座,再次强化了对“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章中的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初中复习计划范文3

第一轮复习阶段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因时间久,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一阶段应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运用,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应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从近几年中招试题看,逐渐加强词汇、词组的考查)并通通过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形成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如做到:(1)根据复习内容,布置适量的难度适中的练习;(2)循环考试,即每学完一部分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对试卷进行评分登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轮复习要求突出重点,牢固掌握。在总揽教材,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要求学生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记忆能力。第二轮复习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效果。知识掌握不系统、内容混淆互相干扰,解题时应会判断失误,做错题目。这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讲多综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既要教学生解题要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针对历年中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中考题型来看,近年来对听、读、写能力的考查份量逐渐加强。今年听力的考查分数增加到30分,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适量的听力强化练习,不能光顾着对语言的归纳总结而忽视了听的能力的训练。再有从这几年的试题看逐渐加强了对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从动词填空,到看图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增加到四篇)都是从短文的形式出现,这说明了试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大意对其进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几类题型有必要进行专门性的操练。值得一提的是书面表达这是一种新型的试题,因此在第一、二轮复习过程中应该多加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可以要求学生缩写课文大意,写日记,或适当对一些图表进行写作练习。

初中复习计划范文4

一、强化课标意识,把握中考命题特点

中考化学复习应强化课标意识,紧紧围绕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复习。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甚至提高目标层次,拔高教学要求,注意将有关内容及要求回归课程标准,要防止因对超标内容和习题的关注和强化而干扰正常复习和误导学生,应引导学生把有限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用在对双基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广泛的应用上。如课程标准对“化合价”的目标要求为“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因此,对化合价的复习,就不能像以往中考复习那样,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化合价定义的理解、记忆,以及对化合物中化合价规定的分析判断上,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应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技能巩固上。

二、抓要求,分清概念层次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60多个化学基本概念,根据《考试说明》里的“考试要求”,可以把这些概念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常识性介绍层次。如风化、潮解、原子团等,均属于“常识性介绍”层次的概念,对这些概念只要求有大致的印象。

2.了解层次。如混合物、纯净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都属于了解层次的概念,对这些概念应该知道是什么。

3.理解层次。如化合反应、化学变化、单质、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均属于理解层次,对这些概念必须懂得为什么。

4.掌握层次。如溶质的质量分数,属于掌握层次的概念,对其一定要能够灵活应用。

因此,在复习时,同学们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和要求,不要随意增加复习难度和扩大复习范围,以免造成复习时间的浪费。

三、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备考策略

1.建立网络,理顺关系。

化学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复习化学基本概念的首要任务就是理顺相关概念的关系,也就是对相关概念按一定的从属关系或衍生关系进行系统整理,使之形成网络。这样,既能帮助记忆,又能加深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浓缩要点,强化记忆。

记忆是理解的仓库,要准确理解概念,必须强化记忆。为了取得最佳记忆效果,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精炼定义,浓缩要点。如,关于“催化剂”这一概念,可将其浓缩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指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浓缩、提炼概念的要点,要求我们在强化记忆的同时,又能将要点准确“还原”为课本语言。

3.对比分析,加深理解。

化学中的许多概念是容易混淆的,它们之间既有本质不同的一面,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通过对比能充分认清其间的联系和本质,复习时切忌孤立地去理解。有些概念是非常相近的,如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有些概念貌合神离,如饱和溶液与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有些概念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联系,如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所以,在复习时应进行全面分析,横向比较、纵向联系,找出知识间的异同,理解其实质,防止概念的混淆,从而加深记忆。

4.抓住关键,全面理解。

化学概念和原理是用十分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在复习时不能简单地死记硬背,而应着重抓住它们的本质,仔细推敲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字词,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应抓住“温度一定、溶剂100克”,“形成饱和状态”,以及溶质的单位“克”。又如“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概念,其中的“参加”、“生成”几个字就非常关键,忽视了这些关键的词语,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这一概念。

5.精选习题,训练巩固。

在化学总复习中精选习题,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释一些实际问题,是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主要突出两点:其一,针对不同专题,所选择例题、习题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而且要把握标高、选题难度适中,还要点面结合,灵活多样。其二,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严密性和开放性,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解题灵活性,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四、优化复习方式

1.重情景创设,在联系实际的应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体会、学习化学,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广大教师要做有心人,一方面要开阔视野,扩大信息来源,多渠道、多方位地关注生产、生活、社会和科技中与化学有关的内容,丰富复习教学情景,可借助于图、表、卡通画、漫画等各种形式,联系生活,聚焦社会热点,对化学知识进行考查。另一方面要根据复习教学的特点,开动脑筋,多在情景的整合上下功夫,让同一知识融入不同的情景中,或用同一情景来呈现不同的知识。

2.重问题设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初中复习计划范文5

本学期以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任务是对

本学期教材进行全面复习,迎接考试。为使初二年级思想品德的复习有针对性、目的性,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使每一位学生在复习中夯实基础,融技巧、方法、思想于一体,获得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确保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1、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较高,但良好率、合格率等较低,特别是有75班学生基本不学习,低分人数多,且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失学率高。

2、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系统,解题能力偏差。

3、学生对政治分析题适应能力较差,不会用所学知识点来回答。

三、目标: 力争通过复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应有的考试技巧和方法,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名列全县前五名。

四、复习课时安排

2014年从6月16日开始到2014年7月3日止,共3个周9节课。

1、章节复习,从2014年6月16日开始到2014年7月3日,用时5节课,复习一到五单元。

2、时政复习,用时2节课。

3、综合练习和考试方法指导,用时2节课。

五、复习措施

1、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熟读课本,重现教材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在完善知识结构后,要重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采取课堂老师抽查课后组长检查本组同学、课代表检查组长的办法进行,事先对学生、组长、课代表提出明确要求,确保记忆效果。

(3)、要重视基础知识中的基本观点和观点的探究,指导学生发现、归纳总结,进行联系实际的运用。

2、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1)、以章节为单位,注重“双基”。复习中打破教材的课时顺序,以一课内容为单元,整合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复习,也便于学生有条理地掌握知识,并在考试答题时使用知识点,有利于学生节省时间。

2.讲练结合。每一课内容的复习,都要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包括单选、材料分析题、实践与探索等题目训练。 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适当拓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查漏补缺。

通过讲练,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切入点、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材料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学生们基本做到熟悉课本知识点,掌握考试方法和技巧。

初中复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练习设计;问题性;针对性;适变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6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19

练习是化学复习阶段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而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和检验。进入复习阶段,各地各类练习蜂拥而至,常常会出现“繁”“难”“偏”现象:繁――题多量大,费时而低效;难――练习难度大,欠缺层次性,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畏难情绪;偏――练习的内容与复习阶段的核心知识背离,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习题的选择和编制,应充分体现习题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功能。注重选择有真实情景的、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开放性的习题,通过改变问题的情景和呈现方式,来实现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习题的数量应适当,难度应适中……”。可见,练习不仅能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那么,复习阶段如何科学地进行练习设计与使用呢?

一、复习阶段练习设计的原则

1. 问题性原则

设计的练习要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练习设计前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分析现阶段学生知能掌握上存在哪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1)复习阶段了解问题的途径

教师可以根据平时教学的经验,预测学生可能会在哪些知能上存在不足;也可以根据复习阶段考试的答题得分率分析,初步找出学生易错的问题点,对错误率较高的,要找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弄清他们解题时的真实想法,准确找出问题的原点。

比如,在复习“金属的活动性”时,用一个化学反应可以证明镁比铜活动性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考查的知识点是“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许多学生答题时写成了“Mg+Cu(OH)2■Mg(OH)2+Cu”,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几乎都能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记忆,但常常忽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适用条件及使用范围,学生的问题点是不知道这个“化合物”指的是什么?弄清了问题存在的真正原因,设计时就可以侧重编制“金属活动性的应用”这样的习题。

(2)复习阶段常存在的问题

某一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某些能力方面的问题(观察能力:现象、图形、图表的观察与描述等能力;实验能力:对现象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思维能力:对知识、信息进行分解,将之迁移、重组的能力,抽象、归纳、概括、推理、评价能力;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分析图表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等),某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审题、计算等)。

2. 针对性原则

设计的练习侧重想解决哪些主要问题,是巩固基础知识,还是综合性的能力考查?或是要解决非智力因素等问题?应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

(1)专题练习

将近期想解决的学生易错或中考必考的重点设置成专题练习。设计时,要注意精心选择、目标准确、适当拓展。以南通市为例,近三年的中考中均考查了溶解度曲线、除杂试剂与操作的判断、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知能点,因此在复习时可以进行“溶解度曲线”、“物质的除杂”、“守恒思想的运用”等专题练习。专题练习是解决学生存在问题的“万金油”,便于形成规律。

(2)题型练习

将本地区常考的一些题型集中训练,有利于提升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镇江市为例,近三年中考均涉及不定项选择、信息、推断、数形结合等题型,这些题型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复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题型练习。设计时,要注意统筹分类、避免重复、关注范围、突出重点,便于形成方法。

(3)习惯练习

根据学生常常出现的审题习惯、书写习惯、答题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设计一些有小陷阱或有一定阅读量的练习,提醒学生对习题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作好标记,并做到审题细心、格式规范、运算准确。通过这样的练习训练,有助于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

(4)分层练习

根据复习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进行设计,分为培优和补差练习,主要运用于课后。培优练习要有一定难度和思考性,以提高型综合题为宜;补差练习应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如制气、现象、方程式)、简单的计算,以基础型填空题为主。

3. 适变性原则

所谓适变性,一是要适合,二是要变化。

适合指练习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搞好基础性与综合性的统一,做到难度适中、难点分散。我们选题时,往往有一种误区,尽可能选择所谓的“好题目”、“新题目”,如果一张练多是这类题的堆砌,必然会使整张练习难度大增,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要体现人文关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的吃、吃得饱、吃得好。

变化指设计练习时要根据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改变。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层次要求进行磨合、改编练习,对那些认为可用的习题,可保留其背景材料,将问题进行修改,变成能为我所用,能解决存在问题的题目,从而达到复习教学的高效性。

如在复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时,涉猎到某中考原题。

(原题)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W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Fe2(SO4)3+yFe■zFeSO4,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z的值为 。

(2)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

(3)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 。

(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试剂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 。

(5)步骤Ⅲ回收铜的方法为 。

(改编)保留原题干,问题如下: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SO4)3+ Fe■3FeSO4,该反应类型为 。

(2)步骤Ⅰ中,加入过量的废铁屑,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有气体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进行此操作a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所得到的“不溶物”中含两种金属,其成分为

(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钠盐,通过复分解反应能实现其转化,该钠盐的化学式 。

(5)步骤Ⅲ的目的为:除去不溶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回收得到纯净、干燥的铜。其操作过程为:加入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并洗涤干燥。

与原题相比,改编后的问题更贴切复习的课题,更符合复习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逻辑顺序,有助于学生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让学生在解题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物质分离与提纯的一般方法。

二、复习阶段练习的使用策略

1. 即时训练

为提高练习使用的效率,防止“炒冷饭”,可采用“即时练习、即时反馈、即时讲评”的训练方式。对于一套练习,为了便于操作,在完成时可分为几段进行,具体使用流程为:教师指定学生完成相应分段的题目、教师立即公布正确答案、小组组内交换批阅、针对错误组内讨论、教师适当点评提升。

这种训练方式变传统的“冷轧”为“热铸”,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相批改,有助于快速发现他人和自己存在的问题,相互讨论及r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即时训练是一种高效的练习使用方式,使用该训练方法时教师必须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设,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参与到学生交流之中。

2. 限时训练

限时训练,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题目。由于教师给予学生完成每段习题的时间都很短,这就逼着学生养成快速审题,精准答题的好习惯,可以训练学生的应试心理,让学生在紧张状态下暴露基础知识存在的欠缺及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适用于单项选择题及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练习训练。

3. 回顾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