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学生;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00-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24
1. 理论框架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英语教学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教学目标从“语言能力”扩展到“交际能力”(Hymes, 1972),又扩展到“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也层出不穷。我国学者高一虹(2002)总结了三种比较流行的模式:构成三分模式、行为中心模式和知识中心模式。构成三分模式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 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行为中心模式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践为关注中心,侧重交际行为或外部结果,亦可称为“有效性”或“功效”。“功效”一般包括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适应、人际互动、任务完成情况。知识中心模式也是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关注中心的,在学校情境中较受欢迎,目前在我国的外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对许多教师、学者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指如何在目的文化情境中适宜地使用目的语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高一虹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特点,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跨越”与“超越”两个层面。“跨越”是指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以及立场情感、行为模式从本民族文化转移到目的文化;“超越”是指能够以开放、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生产性”地(productively)构建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参考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理论和本次调查的具体情况,作者在这里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致划分为为基础层次和深层次两个层次,基础层次是对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与运用(上文提到的认知层面、个人适应阶段和“跨越”层面);深层次则将跨文化态度、情感、知识、交际策略和交际表现等都纳入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调查背景与目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1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7月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均提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我校2007年制定的新的职业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积累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培养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目前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存在哪些问题?不同年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聚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层次。
3. 调查方法
3.1 问卷的编制
问卷(出题时参考了王振亚和钟华的部分题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共10题)是有关语言行为的试题,涉及打招呼、称呼语、邀请、告别、关切、拒绝、提议、感谢、送礼、收礼等十多种日常交往中常用的言语行为。采用的是“得体”与“非得体”的判断题,例如:
(1)李明到美国朋友家里做客,当被问及“Would you like some tea?”,他回答说“Please don’t go to any trouble(请别麻烦)”。
(2)小红应邀到美国朋友Michelle家做客,临别时说:“It’s too late. I’d better be going now. You must be very tired. Good night.”
第二部分(共10题)是有关非语言行为的试题,以人体语、时间语、空间语为主,也涉及一些社会习俗、社会规范、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采用的题型是是非判断题,例如:
(1)接受英国朋友的礼物时,应当当面打开礼物。
(2)当你在示意英美人士向你靠近时,手掌向下,五指向内弯曲不停地摆动。
3.2 受试的选择
本调查首先在一年级新生中随机抽取了两个自然班,再选取了二年级全校任选课的一个班级(学生来自各个院系)。共三个样本:一年级1班(29人)、一年级2班(30人)和二年级选修班(73人)。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22份。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总体得分情况
从表1的数据来看,学生得分在80%以上者只有5人,占总人数的4.10%;14~15分(70%~75%)之间18人,占总人数的14.75%;12~13分(60%~65%)之间40人,占总人数的32.79%;11分(55%以下)以下者有59人,占总人数的48.36%。近半数同学处于不及格水平,13分(65%)以下占总人数的81.15%,整体情况不好。表明目前高职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很低。
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实证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2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项目“江苏大学学生网上评教有效性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2C129);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年立项项目省级重点项目“高校‘80后’与‘90后’大学生课堂教学评教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310299041Z)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068-1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引入学生网上评教制度。随着近年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已有超过90%的高校采用这一评教制度,这一制度也日益完善。然而随着网上评教缺陷的显露,其现实有效性也令人堪忧。为了分析高校大学生网上评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最终实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我们就行了实证调研分析,以江苏大学的部分学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课题组采用随机方式抽取了江苏大学的1200名大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研结果反馈
课题组经过调研发现,受访对象中约60%的学生表示网上评教时会给大部分老师好的评价,对于教学评价的实际作用并不是很清楚,更多的是认为只要完成学院布置的任务即可,认为教师反正已经完成教学工作了,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35%的学生表示会根据老师的实际情况如实评价,认为应该通过提意见等方式希望教师能够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或者是教学风格;另外,还有5%的学生表示会随意评价,应付了事。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评教的不同观点的真实原因,我们抽取一些参加问卷调查的新生进行了回访,总结第一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可概括为自己在高中时代就一直听从老师的引导,有60%的人并不觉得老师会有不足,而是习惯性的对教师进行好评;第二种是老师辛苦授课不容易,老师即便有时候批评我们但这也是为我们好,持这种观点的学生约占20%;第三种是确实觉得大多数老师授课都很满意,这类学生约占15%左右,最后一种是对评教系统不了解怕得罪老师,这部分学生约占5%;而第二组如实评价的原因则表现得相对单一,几乎做出该选择的90%的学生都表示如实评价能达到帮助于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的效果,最后5%的学生认为自己只要像高中一样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行,网上评教与自己关系不大。
三、学生评教的深层次因素分析
针对调查出现的问题,我们结合相关资料从伦理、心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该结果反映出影响一年级学生评教的深层次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学生延续高中思维。一年级学生刚刚迈入大学的校门,其思维特点基本和高中时代相差不大,“凡事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凡是老师布置的都该完成”成了很多成绩优秀学生的心理写照。其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老师辛苦备课不容易,不管教得如何不能让其太难堪”。其三,自身素质的缺乏。随着近几年全国高校的扩招,高校生源质量相对之前开始有所下降,一些学生在学习能力、洞察力等发面都有所欠缺。其四,对教师人格的怀疑。少部分学生还存在怕得罪老师而不给老师低分的现象。
四、高校一年级学生评教制度的完善思路
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评教能力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评教积极性、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塑造学生主体人格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课题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一,加强评教工作的教育宣传力度。学校可以利用动员会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向其阐明评教的意义,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及正确的评教观;组织学生学习评价标准,提高其评教能力,保障他们顺利完成评教。其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应当注意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一个认真负责、正直严谨的人才能更好地摈弃个人偏见,实事求是地对老师做出公正的评价。其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当学生对老师产生不信任,害怕老师因为自己不好的评价而对自己产生偏见时,一定程度上老师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感召力”,不但传授给学生们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当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其四,高校可以建立平台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老师和学生不仅仅在课上接触,在生活中也能互相交流,只有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才能帮助学生准确地进行教学评价,提高评价的质量。总之,高校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不能很好地转变,提高高校一年级学生的评价能力还需要高校师生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媛.高校“学生评教”中的主体角色定位研究――对湖北省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2]付丽云.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2):48-51.
[3]方建华.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实证研究―以S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1,(03):57-58.
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范文3
乍到大学,信心满满却也充满彷徨。面对这个全新的环境,我总是希望有一个人来详细地给我讲讲大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大学究竟学什么?怎么学?可是经过大学一年级这年我总结出:是自己的总要自己去经历,这样才有意义。
曾经听说大学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是适应社会的过度阶段。可是我觉得我们不要去适应社会而做一个大学生,大学四年就做一名纯纯粹粹的学生最好!读好书,然后充分利用起剩余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刻意去锻炼哪一方面的能力,其实为做好每一件事我们都会不自觉的调动各方面的能力!那么如果能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大学一年级这一年,我没有太多接触大学社会化的一面,不过也略有所感,学校中的社团中设有社团职位,学院里有学生干部职位,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为争取职位而想尽各种办法,但我觉得职位代表不了什么,做一个普通人照样能为集体尽一份力。大学里的学生领导就是起一个领导的作用,仅此而已,不代表权威。我作为中南大学健美操协会会长,也只是发挥了一个领导组织的作用,大部分关乎协会利益的事情我都会和所有的会员商量,然后我们一起做出决定。在这个社团里我感受到了家那种温暖的氛围,这更让我坚定了要做一个单纯真诚的大学生。
如果非要把大学比成社会,那么我希望大学能是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我们在课堂上也讲到了“和”,“和”贯穿了人类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追求一个大平衡。就像中西方文化一样,也存在“和”,“和”不是妥协,是。所以我们要尽情的发挥自己的个性,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此外,与自然之和,与他人之和固然重要,不过在我看来与自身之和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想用最质朴的语言来阐述最真实的我的感触。做自己最重要的是先了解自己,我们中的大部分其实还是不怎么了解自己的,所以成长的过程其实是探索自己的过程。
在我的书桌上仍然贴着这样一个便利贴“靠谁都不行,只能靠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009.11.06”再普通不过的三句话了,不过却是我的心声。显然这是上学期写的,但即使是在一年级即将结束的这段时间里,我对这句话仍深信不疑。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进入大学之后,我的舞蹈潜力被挖掘了出来,参加了多次演出。不过演出之前的训练,大都因为时间仓促所以动作量很大,如果私下里不练,第二天的动作就会完全跟不上,这不能责怪别人没有一遍又一遍的教你,只能怪自己没有付出辛苦。同样的道理可拓展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说靠自己才是硬道理。
靠自己,但也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大环境里,所以要想达到内心的那个大平衡点,就要温和对人对事。我们不再是那个母亲不给买花裙子就大哭大叫或者在地上打滚的傻孩子,也不再是那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忧无虑的幸福孩子,我们是成年人了。成年人应该是肩负责任,有理智有理想的一群人。当我们踏入这个行列的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任性不要依赖,要温和对人对事。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觉得是世界末日,谁没有谁也照样得活;不要随意发脾气,因为谁都不欠我们的;不要消极抵抗,只有以积极应对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才会回报我们。
作为学生的我们,依旧要把学习放在首位,夯实专业知识,认真对待每一位老师留的作业,尽量充实自己。时而会看到朋友说大学很空虚很颓废之类的字眼,但是其实可以不这样的。只要我们不停止学习,不管学习什么,语言,健康教育,各种技能。有时候会觉得学习的过程很寂寞,但是人就是孤独的,缓解它带来的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平静的接受它。现在的痛苦在以后看起来也许根本就不算什么,所以不要放大痛苦,就像一滴胆汁放在一大桶水里就会变淡很多。
有的人在大学一年级怀念高中的日子,大四的时候怀念大学一年级的时光,工作之后怀念整个大学……就这样一直生活在遗憾中,所以我们应该活在当下,不在怀念过去或憧憬未来中浪费掉现在的生活!憧憬未来是浪费时间,不过规划未来是大学生必做的事情。我们要为自己想达到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努力,任何情况下都不乱掉步伐,做到外不惊,内不躁。然而,现在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没有做好,我找不到头绪,不是没有可做的而是可以做的太多,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所以这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我们要想做自己先要了解自己。所以我会定期的写一写东西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和感触,这样当我回顾过往的日子时我就会发现原来我还有那一面的自己。如果可以这样作比的话,那么变老是人生的必修课,而变成熟是人生的选修课。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所以我要好好提升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完善自己。
还有,我们不是独自活在这个世上的,所以我们应该适时考虑别人的感受。无论我们的性格是怎样的,人际交往在大学里是必需的。因此,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这和性格无关。如果你呈现给别人的是乐观积极向上的面孔,那别人就会自认而然的接受你喜欢你。要记住,无论输掉什么都不能输掉微笑!如果惆怅舍弃不得,那微笑就必须拿下!一个人可以不美丽、可以不可爱、可以不温柔,但一定要诚实和善良。
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范文4
·述职报告必须把过去一段时间之内所做工作的材料全面地搜集起来,包括面上的材料与点上的材料、正面的材料与反面的材料、事件材料与数字材料以及背景资料等。事件材料必须真实可信。数字要准确可靠。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高中年级主任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年级主任述职报告
去年八月,在吴校长的信任和支持下,我卸掉高三的重担,担任了高一年级主任。新高一是一个生源差,师职队伍整体素质差的群体,这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新的挑战。作为一个新的团队,大多数老师都是高二、高三聘掉的老大难老师,也有一部分教师是刚从大学分配下来的。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为此,我多次召开年级工作会和班主任会议,找个别老师谈心,使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在困难压力面前要团结协作,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各种问题,务求实效,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
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1。尽职尽责地完成年级主任工作。作为年级主任,高度的责任感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一年来,我对工作从来不敢怠慢,率先垂范,凡事都做到自己身体力行,工作才有说服力,才能赢得师生的认可和支持,这样才能有利于开展年级工作,为此,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制度,从不迟到和早退,兢兢业业,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组内有的老师家路途遥远,晚自习值班多有不便,我就克服自己的困难,任劳任怨,代为值班。其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作为年级主任要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服务好,起到协调作用,协调好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教学工作,组织各学科组,研究本年级的教学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及各学科的教学情况。认真组织和分析月考的情况,作出科学客观的分析评价,找出问题,和任课教师一起,想办法,保证教学质量。最后,能起到桥梁作用,做到上情下达,把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贯彻到年级组中去。
2。努力打造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教师团队
本学期高一教育教学工作有序的开展,应该说是有声有色,因为大多数老师还是和年级组在思想上一致的。在我们这个集体中,大多数教师能够尽心尽责,恪尽职守,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从整体上在我们年级,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名利的争吵,有的是拼搏的精神、团结和竞争的氛围。班主任当中,巩玉美老师有丰富的带班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深受学生的爱戴;王全伟老师有较强的治班经验和控班能力,在他的引导下,班风学风好,学生上进心强;李海周老师虚心好学,象大哥哥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我们的高一大多数班主任干工作,讲奉献,不求回报,埋头实干,他们是年级和学校的中流砥柱;高一年级教师中,有许多老师,牺牲了中午个人休息时间,一如既往,在教室或在办公室,解惑答疑,从来不讲条件、谈要求,无论是早自习,还是中午,或者晚上,都有我们老师默默奉献的身影。
3。尽心组织有益活动、努力抓好行为规范高一年级是起始年级,同时也是行为规范教育的时机,良好的开端将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年,我们的工作重点为狠抓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根据学情转变观念,努力做好留生工作我们这一届学生大都不是普招生,学习成绩、纪律观念特别差,很多家长都是在外打工,而又不放心孩子一人在家,为了安全起见才让孩子来上学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所以孩子流失的可能性,随机性强,没有征兆,而又无法挽回,随意流失现象很严重,为此我想了很多的办法让学生过得舒心,家长放心,才能留着学生,为此每周都要进行一次这方面的班主任培训会,并对任课老师包干到人,定期谈话,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二、学生管理工作:
1、狠抓入学教育,引导学生走好高中生活第一步。开学初,为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明确未来的人生规划,树立崭新的奋斗目标,高一年级举行了新生入学教育大会,组织新生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尽快适应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从而完成由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调整心态、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走好高中生活第一步。
2、组建年级学生会、各班的班委会和团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开学不久我们就组建了年级学生会。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要求注重品学兼优,以便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正达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目的。年级赋予学生干部一定的管理权利,让学生参与管理,重点检查与督促学生两操、自习、校静、就寝纪律以及卫生情况,并汇总通报给每个班主任。各班在开学就建立起了班委会和团支部,排出了值日表和值班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常规工作都能有序进行。
3、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各班以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利用年级会、班会等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养成爱校、爱班、爱同学、爱自己的良好习惯。并且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组织了“感恩”征文大赛,评出部分优秀作文。同时年级组下大力度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礼仪着装、发式发型进行了多次的清查和治理。要求学生做到文明举止、文明着装、文明发式,文明就餐,文明就寝,经过一年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效果。
4、抓好学风建设。
在教学管理上我们重点抓了学生的学习规范的养成和学风建设。年级组进行了多次综合整治行动,对逃课,上课睡觉、上课玩手机、看小说等做与学习无关的违反学习纪律的人和事进行了重点的整治,并将这项工作列为年级管理的头等大事来抓,做到经常化。现在,班风,学风大有好转。
5、重视法制安全教育及节约能源的教育。一学期以来,高一年级各班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多次以法制安全为主题的班会。并且组织学生学习国防知识,开展了地震疏散演习、火情演习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抗风险和忧患意识。
三、高一工作尚待解决的问题:
1、学生的精神面貌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学生的心理偏差有待纠正。表现在做操时缺乏朝气,动作不规范,思想认识不到位,唱歌和呼口号声音不宏亮。
2、教育教学的细节有待进一步规范。表现为学生在课前3分钟预备还需要督促,没有化为自觉行动。部分课堂纪律松散。
3、行为规范教育要常抓不懈。部分学生的仪容仪表需要整顿,感情问题需要引导,网瘾需要戒除,课堂纪律还需加强。
4。加强教法和学法的指导,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每节课做到教有所成,学有所得。
5。班级之间、学科之间差距较大,要协助班主任进一步做好协调和统筹工作。
6、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个别班主任集体观念不强,个人利益看的较重,要加强指导;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寻求把班主任从烦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的有效途径,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能。
高中年级主任述职报告
一个学期以来,高一年级全体班主任和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勤奋工作,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德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在此,做个简略的汇报:
一、主要工作
(一)教师方面:
1、抓好教师坐班纪律。级组教师办公的地点,是学校教师形象的一个侧面反映。为了管理好办公室,我们制订出卫生轮值表,积极支持学校落实签到制度,以优化工作环境。
2、培养级组团队精神。本学期大力配合学校高质量地组织教工文体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和智慧,取得良好成绩。现在的高一老师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关系和谐。
3、加强班任队伍建设。本学期高一年级班主任新手较多,为帮助他(她)们更快、更好成长,学校配备结对老师,进行工作上的指导。我们坚持单周班主任例会制度,总结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支持和要求新班主任参加听主题班会课等学习活动,每周发放《高一级组班主任工作提醒》,在工作上进行主动的引导,及时协助解决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4、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及时传达学校及上级部门的工作通知和指示,向学校主管领导和部门汇报本级组工作运行的情况,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级组参考意见。
(二)学生方面:
1、重视养成教育,勤抓日常管理。高一年级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年级,是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通过军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磨练他们坚强的意志;通过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培养纪律观念;各班通过风纪十项评比活动,从早晚自习考勤、两操、午休和晚就寝、仪容、清洁、舍务和课纪等多面入手,结合学习过程和德行量化考核工作,各班成立了学生考核小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要求各任课教师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登记和反馈,对班风学风偏弱的班级,及时整顿风纪,逐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加强思想教育,塑造良好风气。利用常规的班会、年级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本学期召开了两次学生家长会和一次级组学生大会,争取更多家长开通校迅通联络平台,强化家校协作关系;积极配合德育开展的各项活动,如《青春期教育讲座》、法制讨论、元旦长跑、交通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严抓考纪考风,期中、期末考试均没有发现作弊现象;配合学校要求,严禁学生带手机回校,严查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通过这些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在全年级形成一种弘扬正气的氛围,对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3、开展各类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本学期利用第八节课时间开展了体艺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高一年级各班篮球赛、师生文艺汇演、元旦长跑等活动,增添了学生生活的乐趣,也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4、各方齐抓共管,促进差生转化。强化课堂管理,利用空闲时间巡视班级上课情况,协助科任老师教育违纪学生,不定期找各班的后进生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并及时作好记录。
通过半年的工作,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教工文体竞赛活动总分第一名,其中文艺汇演中两个教师节目均获得特等奖,篮球比赛获得一等奖。班级风纪评比第一个月份就有两个班获得流动红旗,12月份增加到四个班级。年级期末考试也有亮点,九个区统考学科中有化学、政治、物理和英语等四科排位达到学校目标要求。
二、存在问题
(一)老师方面:
1、个人考虑问题有时欠周全、工作追踪有疏忽。如在督促班主任日常管理方面抓得紧,但在材料的积累上,平时提醒和检查工作没有及时跟上。
2、少数老师奉献和合作意识待提高、工作热情需激发。而班主任新手多,经验和班级管理能力不足影响了班风学风。事实证明,备课组教师集体协作搞得好的,整体排位就较好。班主任到位勤快、管理到位的,其班级在末考中的表现则更突出。
(二)学生方面:
1、目标意识和进取精神欠缺。极个别学生没有长远目标,缺乏向上的动力。
2、组织纪律性和学习自觉性不强。一些学生仍不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弱,学习没有计划,有的学生在期末考试前夕复习不抓紧,存在早自习迟到、清洁拖拉等现象。
3、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舍务常被扣分,自习课有时无老师看管则秩序较差,而班干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等。
今后要进一步优化教风、学风和班风,必须进一步加强有力措施,具体来说:
三、工作设想
1、增进协作,提升年级组教师的战斗力。积极支持学校的管理,认真组织好各项活动。加强和壮大班主任的实力。
2、奖惩结合,遏制后进生的厌学情绪。对个别班级,联合德育处,加大力度,打击歪风邪气,扭转班风学风下滑的趋势。
3、两头齐抓,强化对艺术班学生的管理。
我相信,依靠学校领导的亲切指导和各部门的大力帮助,在高一全体教师的支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下学期级组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高中年级主任述职报告
一。指导思想
明确目标、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夯实基础,提高备考效率。具体做到:形成一个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知难而进,精神振奋,群策群力的高一教师团队;抓好班风学风,特别是入轨教育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转变,使班风进一步优化,学风进一步浓厚,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把握突出尖子层,狠抓基础层,促进中间层;严把课堂教学关,严把学生管理关,严把质量分析关,严把信息整合关。
二。年级基本情况
20____级高一共有21个班,其中两个奥赛班,19个普通班。教师100名,其中有三名是让任教高三的教师。班主任是通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测评推选产生,科任老师是由班主任通过按次序选聘产生,这都是阜中首次采取的选聘和产生模式。
三。奋斗目标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使高一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扎实抓好入轨教育和常规教育,力争与兄弟学校的联考中保持,为三年后的高考本科进线率达阜中历史新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团队建设。充分认识本届高一面对的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鼓足干劲,求真务实,振奋精神,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2。明确各班、各学科备考目标,总结每阶段学习成果,及时表彰备考过程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体现教师在备考过程中的集体与个人价值,确立教师在备考中的服务意识,发挥每位教师的创新精神,充分提高备考效率。
3。强化班集体常规管理,抓紧学生思想行为管理。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增强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共处,关心爱护学生,激励进取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适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为:订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自已留作业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小问题赶快解决的习惯;做读书笔记;平时多练字;与老师和家长多沟通和交流的习惯。充分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5。协调各种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在年级组的统一协调下,班主任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第一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各科只有均衡发展,才有利于总分的提高。任课教师要克服本位主义倾向,确立全班、全年级一盘棋意识、顾全大局,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第二师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广泛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搜集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补救。第三学校与家长的关系。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了解学校内外情况,配合学校及时,准确、动态地实施有效教育。
6。注重教学业务的提高。各备课组认真组织学习学科教学大纲、高考说明。把握高考方向,在高一教学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不做无效劳动。及时总结阶段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学习水平、提高教学效益。
7。联考安排
为了加强考点检测和了解阶段复习效果,同时也为了加强和省内重点中学的横向对比,今年继续参加与省内名校与兄弟学校的联考。每次考试年级部、班主任和备课组长都要进行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并形成书面材料。年级统一组织阶段考试。:
8。加强教学常规全程管理:
要求每位教师每课时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实施“6543”高效课堂,精心确定教学内容,精心编选例题和练习题,严把作业量关。加强学生自习管理,班主任、教师辅导要落实到位。同时科学合理安排课时,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组织教学与测试。
9。加强集体备课、合作交流:
一定要落实备课组的集体备课,针对新高考要求,确定重点内容,控制适当难度,讨论重点问题,研究教学方法,安排试题组编。同时加强与市外兄弟学校的信息交流,取长补短。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因为新分配的12名大学生,2名抽调教师都在我们高一,要尽快使他们成长为阜中的骨干教师,主要形式是青蓝结对和年级部工作指导帮助相结合。
10。加强尖子生辅导和分层推进工作:
尖子生要在扎实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难度,加快进度,扩充容量。针对不同学生把基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适当降低难度,重点热点反复讲练,全面挖掘潜力,逐个指导推进。对于优秀生培养,主要对象:奥赛班重点培养对象,统筹负责,分析学生的弱势科目,再将尖子生分配到具体的老师,实行导师制,对学生实行跟踪,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同时加强竞赛辅导的组织、安排、督查、跟踪。
11。加强体育、艺术生的培养
统计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名单,由教导处和年级部再与体育组、艺术组老师联系,商讨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范文5
一、思想上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本学期,结合第八次课程改革,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平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听课、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工作上
一年来,我积极服从学校领导的分配,作为教导主任我主动挑起最苦最累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担任了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从不因任务重,太辛苦为由向领导诉一声苦,叫一声累。教学及学校教务工作上,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把微笑带进课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耐心的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开好每一次班会。经过努力,学生成绩有所提高。在搞好工作的同时,我还不忘与同志们搞好团结,尊敬领导及同事,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同志。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以一名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双重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得到了上级领导,教师们及学生们的好评。但是,检查起来,所存在的缺点毛病也是不少的,还需今后努力改正。主要缺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欠缺,还存在有懒惰思想;二是工作虽然很努力,可是个人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成绩进步太慢。今后,我一定在校领导及全体同志们的帮助下,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都能更上一个台阶!
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团体生涯辅导;改革: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1)06―0072―03
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然成为高校一项基本职能。2007年,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倡从2008年起,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高校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并建议学时安排不少于38学时。据北京师范大学乔志宏对全国的103所高校调查,通过了三、四年的努力,目前全国课程开设的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没有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学校约为4%,而在2008年以前,这正是开课的数量。教师认为,学校对课程建设比较重视的是34%,一般的也是34%,不太重视的13%;学生对课程的说满意的约为40%,其中985、211高校学生满意的比例是最高的,学生不太满意的高职高专类的最多。面对媒体出现“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成摆设”的质疑,如何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个现实的急迫的课题。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被动式、应急式的“注重就业安置和信息提供”的就业指导效果并不明显。职业选择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人在学习期间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持续行为。主动式、预防式的“关注个体长远生涯发展和生涯满足,将事业、心理、学习三合一”的生涯辅导效果更为显著。因此,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第一要务是理念的更新,B口突破传统的“季节性促销”就业指导模式,转变以指导学生获得一种面向社会和面向未来的生存发展能力的生涯辅导模式。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历史必然。
一、改革动因和目标
本次教学改革动力首先来自于多年的教学反思。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难以达成教育部制订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一是单向的灌输式教学很难从“态度层面”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实践证明,被动地接受生涯知识,一般不能做到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二是由于我国内地生涯辅导服务体系很不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不透明,已有的就业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完成“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不能不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三是教育部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要想达成此“技能层面”的目标,不投入大量的时间,不经过周密的设计,不运用合适教学策略,事实上也是不切实际的。健全完善生涯辅导服务体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不过通过团体生涯辅导能形成态势良好的院系小气候,却是完全可行的。
动因之二是寻求适合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金树人认为,以辅导人员涉入程度为指标,生涯辅导的服务方式可以概分为六个层次:信息提供、自助式活动、工作坊、生涯规划课程、个别生涯辅导、团体生涯辅导。生涯课程覆盖率较高,但互动性弱;工作坊、结构性团体辅导,改变是有可能的,但持久的改变却没有把握,如果新行为模式没有因为练习而形成自动化。又会回复到原有旧行为;非结构性团体辅导,改变的动力来自于成员对自己和其他成员实存状态的觉察,成员一方面想做出改变,另一方面又得面对势力庞大的家庭、学校、社会、性别角色等的主宰,改变策略会在理想(我希望我是谁)与实际(我是谁)之间协商、酝酿。个别生涯辅导,辅导人员涉入的程度最深,所需专业程度和要求最高。大学生团体自然而然存在,毋需刻意地再去组织。在团体的情境下,大学生通过互动方式,可以有效地传播生涯信息;获得支持,消除孤独感和不正常感;在类似现实的模拟情境和实践练习中彼此学习与成长。美国心理辅导教育家Gladding曾说,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有类似问题及困扰的人时,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且更容易产生效能的方式。但是,如何构建团体生涯辅导的模式,切实促成团体成员在体验、分享、交流中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行动,这是笔者试图通过教学改革来探索的。
动因之三是实践生涯辅导的团体技术。乔志宏调查发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的构成:院系学:亡干部约为60%,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约为21%,专业课教师占到了12%,校外人员达到了7%。基本胜任的是有66%,有欠缺的31%,而认为绰绰有余和完全不能的加在一起是3%;约有60%的教师接受过基本培训,23%的教师是接受了很少的培训,而接受过比较多培训的只有6%。笔者在一次培训中,接触到生涯教练技术(强调对话双方平等地位,追求在行动中探索问题解决,着眼未来,带着“问题”前进,在行动中解决部分问题,注重结果的达成,只需用很短的时间激发被教练者自身的潜能),感觉生涯教练技术特别适合对现阶段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中占多数的院系学工干部开展生涯辅导。具体效果如何?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得到可靠的检验。
针对当前大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盲目而考、盲目而学、盲目求职等问题,我们期望通过实施团体生涯辅导,达成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涯信念,提升生涯适应力两个基本目标。一是树立积极的生涯信念。所谓生涯信念,是一组对自己,以及对自己在工作世界未来发展的综合性假设。信念与行为、情绪的关系十分密切。生涯信念经常会以消极或积极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涯行为。抱有不合理的假设有可能阻碍迈向生涯目标。积极的生涯信念则可以促进当事人在生涯决定中产生正面的期待,不断发展出有效的问题解决行为。生涯行为的结果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而,笔者认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涯信念。积极的生涯信念能够带来快乐的情绪,也能导引出建设。简单地来说,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涯信念,就是要帮助学生理清目前的生涯状态,厘清自己的快乐来源,认清影响决定的因素,明确自己愿意做的改变和努力。
二是提升生涯适应力。所谓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改变或不可预测之生涯问题的因应准备程度。当前部分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和“有业不就”广为用人单位所批评。现象背后是复杂的原因。不过,据笔者调查,这与部分大学生一味强调、夸
大兴趣在生涯发展的作用有很大关联。美国学者奥西普等指出:“当生涯有多种选择时,个体强调的是对满意度和兴趣的期待,当生涯几乎没有选择余地时,个人的能力和技能及其应用,都是个体在其生涯决策中所重视的。”提升个体的生涯适应力水平以促使他们在充满变化和困难的生涯道路上既考虑职业对个体需求的满足,也关注个体对职业要求的符合,从而更有效地发展。
二、改革实施过程
2010年秋季学期,笔者启动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按照学校制订的课程方案:大学一年级以专业导论、就业环境、职业规划的基本理论、职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内容,10学时;大学二年级以大学生活与职业素养培养、创业教育为内容,lO学时(其中4学时以职业规划与创业大赛为内容);大学三年级以就业态度与成功就业、面试与面试礼仪为内容,12学时(其中8学时以企业家与成功校友就业创业讲座为内容);大学四年级以就业准备、求职安全与就业权益保护为内容,6学时。2010年秋季学期和2011年春季学期,笔者分别担任的是大学一年级(职业发展)和大学三年级(就业指导)的教学任务。
四年仅38学时,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有限时间的重心不应在就业现象描述和生涯规划理论解释,而要重点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譬如,职业规划的基本理论在我校的课程方案中安排了4学时的教学时间,无论是帕森斯特质因素论、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罗伊的需要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理论、职业性理论,还是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克朗伯兹的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等,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课堂教学中,只要简单介绍即可,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梳理理论的来龙去脉。由此,笔者在学校制定课程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以下调整:
一是课前与授课班级班长面谈,了解学生生涯发展方面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组织班长收集本班同学生涯困惑相关的问题。大学一年级用4学时,大学三年级用2学时,采取互动式生涯课程方式完成课程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解答同学的普遍性问题。课后布置参与MBTI职业性格测试(提示学生“在时间充裕、精神饱满状态下完成测试,主要是从中有收获,关键是多思考;测试结果只是一个参考,测试结果如果与自己特质有明显不同时,可以持不疑态度),参考测试结果选定5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并对其中最感兴趣的一个职业进行职业探索。
二是大学一年级分2次共6学时,大学三年级用1次2学时进行班级团体生涯辅导。在与学生沟通时,主要运用的是生涯教练技术。基本程序是:1)辅导教师积极的开场引导;建立团体规范。2)小游戏热身活动。3)大学一年级:生涯幻游;分组发剪报(就业形势与环境媒体报道)给成员,讨论应对方案;分组汇报职业探索的“职业十项”(职业描述;职业的核心工作内容;职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作用;薪资待遇及潜在收入空间;岗位设置及不同行业、企业间的差别;人门岗位及其职业发展通路;职业标杆人物;职业的典型一天;职业通用素质要求及入门具体能力;工作与思维方式及对个人的内在要求);分组讨论课前收集的生涯困惑相关的问题(所有授课班级的问题分类汇总后,总结为lO个典型生涯发展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大学三年级:“哑人”求职(体会求职简历的重要性;学会通过用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示范面试与面试礼仪,分组演练。4)“生命线”练习(探索人生期望,思考生涯规划)。5)行动计划。6)评估。
三、研究结论与困惑
1.研究基本结论
通过上述一学年的教改实验表明:以课程化建设为主导的团体生涯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个别生涯辅导师资不足而学生渴望获得生涯成熟的具体帮助的矛盾。团体生涯辅导尊重个人选择,强调思想引导,重视潜能开发,有群体动力效应,每个人作为团体的一份子,他的内在需求在群体互动中能够获得满足,得到大学生普遍欢迎。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目标来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要以学生潜能的激发,积极的生涯信念的树立,行动中生涯问题的解决,现实需求满足过程中生涯适应力的提升为目标;从内容来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涉及工作、学习、休闲等多方面的积极引导;从方法上来看,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团体生涯辅导,课堂内体验和学习必须是个体的自觉接纳,但课堂外必须开展一些半强制性的团体职业探索活动,才能持久地做到内化和外显一致的正向改变。
2.研究面临的主要困惑
一是,如何弥补大学前生涯教育的缺失。学生积极参与团体生涯辅导活动的热情让笔者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然而,内地大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缺乏生涯认识、生涯试探、生涯准备等的引导,更多的是注重书本知识的教育。这一大段成长黄金时期的生涯教育空白,是否有好的方法进行弥补?
二是,如何激发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开展团体生涯辅导的信心和热情。实施团体生涯辅导并非易事,需要辅导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精心设计辅导活动,并不断尝试、修正方案。一个有效能的团体生涯辅导教师要有健康的自我形象、对辅导理论有良好理解(前文提到的特质因素论等,可以不要求学生深入了解,但教师必须能熟练运用)、掌握团体生涯辅导的方法和技术、有不断成长的意愿等。欧美、日本、港台从事生涯辅导工作的辅导员,无需对任何学生实体负责,可以专心致志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辅导咨询服务。而我国内地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大部分是没有接受专业训练的“兼职”教师,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推广团体生涯辅导?
参考文献:
[1]王洪才,陈娟,促进学生就业:当代高校一项重要新职能[J],江苏高教,2010,(4):77-80。
[2]乔志宏,高校生涯与就业指导教育课程体系建设[EB/OL]。http://group.datihu.com/hutong/article 33 2627_1.html,2011.06-02。
[3]王培莲,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成摆设[N],中国青年报,2011―5―16(03)。
[4]赵荣生,美英日三国青少年生涯辅导经验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1,(4):106―108。
[5]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savickas,M.L.Career adaptability: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1ife-space theory [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7,(45):24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