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人物形象,相似性,同中有异,命运,悲剧意识
红楼梦最高的艺术成就之一是成功地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大批生动的不朽的人物形象。其中,很引人注目的一类是相似性人物形象。对于这类人物形象,本文在这里做一些初步的分析探究。下面具体来谈:
一,相似性人物形象的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相似性人物的形象据相似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初性主、客观条件相似的。可分为两种模式:
⑴ “镜子”式。镜子照物,如实呈现。这类人物关系,就如同照镜子一样,从对方身上可以看见完全一样的自己。出身相似,性格也相似、选择的路也相同。如:贾元春和薛宝钗,赵姨娘和花袭人,王熙凤和贾探春等。以贾元春和薛宝钗为例,他们同是出身很高,非富即贵;品格上同是聪慧贤淑,才华横溢;选择走的路也一样: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而当初薛宝钗上京也是为了要参加选妃。如果不是出了些差错,薛几年之后就是另一个“贾妃”。
⑵ “影子”式。影子和主人的关系有两个特点:①影子和主人,一个是真,一个是幻。②影子和主人原本是一模一样的,影子是主人的完全的类仿。但是由于外界的光线不同,影子会被拉长或者缩短,就和主人有了出入,有了不同。这一类人物关系就是如此。如:妙玉和黛玉,甄宝玉和贾宝玉。他们原初性的出身一样同中有异,地位一样,性情也一样。他们也是真与幻的对立。甄宝玉是真,贾宝玉是幻;妙玉是真,林黛玉是幻。为什么说甄宝玉是真贾宝玉是假?这个问题,学界已有定论,在此不复赘述。至于妙玉和黛玉,笔者要说一点个人看法。学界有说法是:妙玉是黛玉的“影子”。非也!相反,黛玉乃是妙玉影子。为何?众所周知,《红楼梦》普遍运用谐音,那么我们来看,黛玉,黛者,贷也;贷者,借也;黛玉者,借玉也!借的哪个玉?妙玉。为什么说是妙玉?《红楼梦》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黛玉自言自由体弱,三岁时来了个癞头和尚要化其出家。妙玉境况也是这样。不同处在于:妙玉父母允其出家带发修行,而黛玉父母未从。其实,当初把黛玉“舍了”就是妙玉,妙玉就是出了家的黛玉。真是情况是:到贾府的黛玉是幻,修行的妙玉才是真身。
2,主观条件相似,但客观条件不同的。即性格相貌都很相似,但是出身、地位,都不相同的。如黛玉和晴雯,宝钗和袭人等。
以林黛玉和晴雯为例来说。有下人和晴雯有隙,在王夫人面前挑唆说,晴雯仗着自己娇俏“有几分像林妹妹的样儿”,通过下人之口说出晴雯和黛玉相像的事实。晴雯和黛玉相像处很多:性格也烈,嘴巴也利,也有才气——黛玉之才在诗书,晴雯之才在针线。“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一节,宝玉看他病着不忍让他受累,却也只得由他补去,因为,除了晴雯,“别人也补不得”。若说黛玉是写诗的魁首,那么晴雯就是女红的班头。就连死,两人都是一样的死法:凄凉病死核心期刊。相像至此。写晴雯是为了正衬黛玉。
3,原初性客观条件相似的。即出身相似、地位相似,但是主观条件不同,即性格不同的。如:林黛玉和史湘云,花袭人和晴雯,薛宝钗和夏金桂。这一类的,一般更注重其相异处,而不是其相似处。其实同中有异,他们的相似之处很值得重视,其相异之处就是在相似之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出身,地位,家庭背景都很相似,性格却大相径庭,这是由于其个性朝不同的方向发展所致。其实他们本质上初始是一样的。这可以用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理论来看,她们一个把本我压抑了,以求达到超我;一个是释放本我,不加压制,任性发展。这样导致不同的性格显现是很容易理解的。
这里说的只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此外相似的人物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写这些相似性人物的时候,不仅注意描写他们的相似处,更注重写其相异处,同中有异,而且是突出“异”,在不同处大力着笔,突出不同,突出个性。让每一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把每一个都写“活”,是独特的“这一个”。读者看了,绝不至混淆,且印象深刻。
二,作者曹雪芹创设这些相似性人物的意图
作者曹雪芹创设这些相似性人物的意图何在,他为什么要创设这么一大批相似性人物形象?
1,完善人物形象。写一个总觉单调,不能尽兴,索性再写几个相似的,一来可以完成一个“类”的支撑,二来可以补充、丰富人物形象,是人物形象更丰满、完善。
2,增强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并寄予作者自己的态度。有相似,才有对比。相似中的对比,比不同类的对比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在对比中,寄予这一类形象更多的象征与蕴涵。也更能突出他的褒贬,表现他的态度。像他创设的这样几组相似性对比形象就显现出他的煞费苦心:甄宝玉—贾宝玉,宝钗—黛玉,袭人麝月—晴雯司棋。这样一组形象,横线前的都是中规中矩的,横线后的都是叛逆的、“不守规矩”的、勇敢的追求自由的。某种程度上说,为了表现后者他创设了前者。
三,相似性人物的创设对《红楼梦》文本的作用
相似性人物的创设对《红楼梦》文本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1,对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完善人物形象;给主要人物形象找到类的支撑;增强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增加人物形象表现的张力和韧度;给主要人物创设几种可能的人生、命运和结局。
2,对情节发展方面:增加了故事情节,并为一些故事提供了线索和串联,推动了主要故事的发展同中有异,丰富了文本。
3,对主题表达方面:同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主题服务。不管是类仿者、被仿者或是互仿者;不管是身在主子阶层的、奴仆阶层的、还是“五行外”的(“槛外人”妙玉等出家者),不管是主观条件相似、客观条件相似、还是主客观条件都相似的;不管是选择了循规蹈矩积极向上的、叛逆不驯消极厌世的、还是“跳出三界外”的,最终殊途同归,通通都不得好下场。死的死,丧的丧,出家的出家,下嫁的下嫁,流落他乡的流落他乡。最后,“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正是作者悲剧意识的流露。
四,相似性人物的创设从文学史研究角度说有何意义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里创设的相似性人物形象系列有深远的文学史意义:
1,相似性形象的塑造,可以给主要人物创设构造一个“类”的支撑。而且还可补充、丰富人物形象,使之更丰满、完善、立体化。曹雪芹创设的这些相似性人物形象,形象生动,艺术高超,价值不朽。他把文学形象塑造中的对比手法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集大成的表现。
2,在不同的阶层中创设相似性人物,就赋予其更多的深刻含义:相当于把一个人物放到不同的位置上去表现,相当于给一个人物,给他她另一张脸,另外不同的人生,展现其种种可能的命运。这就增加了人物形象意义的深度和广度。这一点,可谓曹雪芹先生的匠心独运、千古独步。
参考文献:《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07版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2
关键词:全媒体;人物形象娱乐化倾向;审美取向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78-1
一、全媒体时代人物形象娱乐化倾向的利弊
全媒体时代①,人们可以通过各方面的信息渠道获得时尚资讯,从而去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自己的形象、气质,出现在媒介中的人物形象越多元,人们在追寻美的道路上就越多选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自我形象就越丰富,带给人的印象就越丰富饱满。显而易见,符合多元化时代的要求。
然而,媒介有其责任和担当,过度娱乐化也会导致媒介放弃其社会责任②。我们都知道,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需要获得最大多数受众的关注,而当今的大众在多方重压之下,最大的需求就是娱乐,而对于娱乐的追求必然要导致方方面面都出现娱乐化的倾向。在今天这样的全媒体时代,个人才华以自媒体的形式被极大发掘,主流媒体甚至都要和草根竞争,娱乐化满足了迎合受众进而满足生存的需要。正因如此,媒介甚至为了迎合人们猎奇的心理将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公之于众,只是在结尾处象征性地加上评论,还美其名曰以此为鉴。在这一过程中,以此为鉴的目的没有达到,受众的猎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媒介的利润也大幅飚升。以之前出现在网络上的“犀利哥”和英国穿着名牌的月光老人为例,人们对这些现象疯狂传播却很少思考背后的原因,甚至很多人物造型设计从业者将其形象不分场合部分受众的加以盲目推广,事实上两位网络红人的造型有其美学内涵和根源,有些甚至可以推演或归纳到一般美学意义上的美的规律和原理上,但是受众并不了解。从业者不从深层次去剖析这些内在的构成,不在观念上引导受众从这些现象上认识美的规律,反而和受众一样就现象复制现象,有时为了达到娱乐的效果,甚至不惜贬损人物形象,走媚俗路线。这既是对美的亵渎,也是对人的忽视,更是对人内心诉求和人格发展的漠视。
二、通过媒介审美教育构建媒体娱乐的健康理念
科技的力量已经使我们的时生巨变,然而,不管社会怎样发展都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教育。审美教育在当代中国首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源于要开放胸怀认识大千世界,一方面源于要擦亮眼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全媒体时代,人们获得美的手段多样化,手机、电脑、电视、pad, 只要你和世界联网,你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美的咨询。在开放的中国,今天的人们比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的人们受到媒介信息的冲击更大。因为经历了长久的美的沉睡,眼前处处都是“花花世界”。从人的视觉习惯的角度来看③,通俗、简单以及娱乐性的本文由第一论文 网(lunwen. 1kejian.C O M)视觉信息比内敛、深刻、平静的视觉信息更引人注意,但是影响深度更浅,对人的内心触动相对更浅。对于压力重重的中国人而言前者更好接受,这也就解释了娱乐化的人物形象泛滥的原因。但是作为人物造型设计的从业者不能满足于复制娱乐人物形象甚至轻松加愉快的将娱乐人物形象媚俗化。相反,要从人物形象娱乐化的现象出发,深入挖掘有用的素材,引导受众向更高的审美层次提升。将审美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就是极为有效的手段。AmitScood 是谷歌网络艺术馆项目的负责人,他在本月通过TED介绍了借助网络了解艺术馆里的每一幅作品 ,包括作者、背景甚至你亲身在艺术馆都很难肉眼观察到的画中的细节。同样的事情,敦煌艺术研究院也在做。事实上国内外丰富的娱乐节目中的人物形象完全可以成为人物造型设计从业者的巨大资料库,从中分析每一个案例的利弊优劣,使观众认识这些形象并明白其中的内涵,提升受众的欣赏水平,使其建立正确的审美取向,提高欣赏水平,这必将迫使从业者的业务水平水涨船高。这样的良性循环,才不负我们所处的开放的地球村,应该说正是生存在这样的全媒体时代,才使得我们能几乎最大量的获得美的讯息,使得我们能借助各种方式使自己在认识美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手段,使得我们能面对美去发问时获得最多样的解答,才使得我们能去伪存真最大限度的了解美的真谛。
全媒体时代就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获得信息的手段越发丰富,在媒介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的美学风格越多样,人们可以实现娱乐最大化;同时最大化的娱乐也使得娱乐更加短暂、肤浅,人们必然需要在审美趣味上有所提升这也就为人物造型设计从业者提出了新命题,利用身处的全媒体,充分发掘媒介的审美教育机能,构建媒体娱乐的健康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作为从业者的指导作用,必然会提高全民的审美意识,人物形象的娱乐化必然成为种短暂现象。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3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1关于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2000年版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但此处的语文素养的意义与地位并不十分明确,直到21世纪初我国相关教育部门颁布的两个语文课程标准才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后,教育界学者纷纷对语文素养的核心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雷实认为,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记忆和情感态度价值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1]。罗晓辉则认为,语文素养是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的有机整合[2]。郑新丽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知识和语文思维方面的修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3]。综合众多学者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不断丰富语文知识,积累和建构语言,发展与提升语文思维能力,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时展要求的必备的素养即为语文核心素养。研究语文核心素养,必须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与塑造其人格为基础,着眼于时展要求,决不能脱离社会,建造“空中楼阁”。另外,还要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独特属性,也就是理解清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我们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2关于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社会互动”一词最早出自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1908年著的《社会学》,后被拓展到教育领域当中。社会互动理论(So-cialInteractionTheory)包含了建构主义观点和人本主义观点的认知体系。其两大重要理论来源主要是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以及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维果茨基认为,社会互动是智力发展的关键,与能力强于自己的同伴交往是使其进入下一个“最近发展区”的最好办法。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认为,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其与“中介”之间互动的质量[2]。这类教学模式一般认同的思想是,人的自我意识来源于社会互动,智能发展与社会历程关系密切,而知识就是在个人与团体的经验操作和互动中不断重组而产生的。单纯的知识传授并非真正的教育,社会互动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师、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更重视学习者的个体需求与身心发展规律,更关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指导学习,更强调认知、思维、情感的统一。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4
关键词:《金瓶梅》;宗教;文献
《金瓶梅》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被称为“金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版本、写作年代、成书过程、作者、思想主旨、人物形象、语言风貌、理论批评、资料汇编、翻译出版等众多课题的展开,标志着金学成为当代显学。
宗教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文学则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着文学创作时代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就包括了宗教。研究考察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尤其是与宗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明清小说,对于认识和理解明清小说的主题思想与文化内涵,有着相当的意义。《金瓶梅》作为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有着很多的宗教痕迹与印迹。但是,纵观《金瓶梅》的研究成果,多偏重于研究书中描绘鲜明的情态,或人物形象及其艺术成就,再就是《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相对地有些忽略《金瓶梅》与宗教这一历史文化课题,因此,将《金瓶梅》与宗教文化结合的专题研究,数量上似乎是稍嫌不多,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盛行以“阶级斗争”来解释一切文学现象,宗教与小说关系的研究自然也是受此思想的挟制。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学者,开始用客观的目光,审视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文化背景下通俗小说的创作,重新关注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形成了宗教与小说研究的新热潮。关于《金瓶梅》与宗教的研究著述也多了起来。
施晔在她的论文《玉皇庙、永福寺在〈金瓶梅〉中的作用及其宗教文化因缘》中写到,笑笑生“对两教的讽笔、刺笔展现了佛道世俗化进程中市民复杂的宗教文化心理,同时还折射出作者尊奉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潜意识”。其言虽然笑笑生并没有将《金瓶梅》写成忠孝文字,然而主流的儒教文化因子仍然弥漫于整部作品中。成晓辉写了三篇不同题的论文表述了同一主旨,即《金瓶梅》是一部充满了佛教精神的世情小说,佛教是这部作品的主题,当然,这三篇论文的论述方法和论点都一样,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难免有重复劳动之嫌。赵甜甜的论文《〈金瓶梅〉慈悲情怀之我见》也是阐述《金瓶梅》是一部充满了佛教精神的悲天悯人情怀的作品。笑笑生推崇佛道,作者创造的普静禅师就是明证,普静给读者的印象是拥有无边的佛法,还以他的荐亡,解释冤魂作结,展示出“空”。笑笑生在文中宣扬佛道意识,佛道精神且以宣扬佛教教义为核心。但从其客观效果来说,也许这与作者的意识相矛盾,它否定了儒家和佛道两教的道德观。
孔繁华在《〈金瓶梅〉与宗教》中认为《金瓶梅》的宗教观念有因果报应观念和鬼神灵应观念。相比之前的研究论文,他还增加了一条天命思想,这一条由书中的许多劝人听天由命的诗得出。他也指出《金瓶梅》所宣扬的天命思想,实际是佛道二教“色”、“空”思想的移植。他论证鬼神灵应比魏崇新更充分,如瓶儿梦子虚索命系因果善恶的表达,潘金莲托梦与陈经济与春梅也是写报应惩罚,指出鬼神现象也是为创作主旨服务,增加了惩戒的效果。
玉皇庙与永福寺在《金瓶梅》中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因此在很多论文中有论述。大塚秀高的论文《从玉皇庙到永福寺——〈金瓶梅〉的构思(续)》(认为改订本(崇祯本)的前半部就是以玉皇庙和以在那里结拜的十友为中心展开情节的,中心是在玉皇庙,而永福寺在《金瓶梅》的后半部情节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他提出《金瓶梅》中的玉皇庙和永福寺也可看成是潘金莲和吴月娘的象征。因此,《金瓶梅》的情节可看成前半部以玉皇庙和潘金莲为中心展开,后半部以永福寺和吴月娘为中心展开。他认为第39回官哥在玉皇庙打醮是《金瓶梅》的一大分界点。西门庆在云游胡僧处得壮阳药的第49回也是一分界点,这发生在永福寺。《金瓶梅》的基本构造就是围绕玉皇庙和永福寺展开的。施晔也持相同意见。他说玉皇庙、永福寺是支撑小说上下两部分的双翼。他的上下两部分之分,是以前65回为上半部,概括为西门庆的发迹史。后35回为下半部,概括为西门庆的衰败史。第一,玉皇庙和永福寺在《金瓶梅》中的布局极为规整对称,这在大塚秀高的论文中也有体现,只是大塚秀高没有概括。第二,施晔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玉皇庙又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举的两个例子也就是前面大塚秀高说得两个分界点。第39回“寄法名官哥穿道服”,西门庆忙于玉皇庙打醮,没给潘金莲上寿,以至于加深了潘金莲对李瓶儿母子的仇恨,由指桑骂槐的叫骂到用猫吓死官哥,到瓶儿无法承受丧子之痛而病亡,一系列情节都是“由玉皇庙串联的”。第49回永福寺处胡僧的壮阳药也引导西门庆一步一步走向不归路。第三,玉皇庙、永福寺还是起结人物的舞台。《金瓶梅》的主要人物皆出于玉皇庙而归于永福寺。他指出玉皇庙、永福寺已深入到了小说的结构搭建,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之中。王平的论文专门论述崇祯本第一回宗教现象的叙事功能,也谈到了玉皇庙与永福寺。他指出从第1回起,玉皇庙与永福寺便多次出现,成为照应全书的重要情节。他还专门论述了第1回中借助玉皇庙道教神仙的画像,成功地刻画了应伯爵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为后面这一人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塚秀高把第39回和第49回看作是《金瓶梅》的两大分界点。施晔把《金瓶梅》分为以第六十五回为界的上下两部分。吴光正《〈金瓶梅词话〉的宗教描写与作者的艺术构思》则认为《金瓶梅词话》中的宗教描写是该小说情节的自然分界点。第29回和第79回的宗教描写不仅对相关人物和相关情节进行了设计,而且将整个小说分成了兴起、发展和结局三个情节架构。前29回向读者介绍了西门庆家族的境况,对家庭成员的各种关系作了成功的揭示,展示了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等人的情望。第39至79回主要表现的是妻妾争锋,吴潘之争是一大叙事中心。第79回后的情节是由吴神仙在79回中的判语预测展开情节,直到第100回,通过普静禅师解释冤魂完成了对小说人物的交代。吴光正认为逢九的回目都有宗教描写的存在,而且这些宗教描写都在情节发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叙事功能。这一点在大塚秀高的论文中早有提起,只是没有展开论述。吴光正对39回、49回、59回、69回、79回、89回、100回的宗教描写都进行了分析。他说第59回,阴阳先生为官哥看水琬宣告了道教梦想的破灭并转而宣誓了佛教的因果轮回。第89回为《金瓶梅》叙事上得分界点。总的来说,他的分界有一定的道理。
关于宗教对人物描写的作用,很多论文也进行了论述。无独有偶,孔繁华在论文中也论述了宗教意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他明显地指出“吴神仙冰鉴定终身”一回是人物设计的蓝图。他也指出作者安排人物的命运,不是简单地套用果报观念,只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例如西门庆,孔繁华认为作者“在因果报应思想的支配下,所塑造的西门庆,在总体上达到了‘深罪西门’的创作意图”。对于其他人物也是一样,虽然使用了了宗教因果报应的观念,但这种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因果律,使人物命运由因到果的发展更符合性格逻辑。蔡莉就宗教描写对《金瓶梅词话》人物塑造的艺术作用作了专门的论述。她认为宗教描写将人物性格塑造得更加完整化、多层次化。宗教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主要有三个作用,其一,反映人物的精神世界。吴月娘借官哥来规劝西门庆时两人的对话写出了两人的性格特点。其二,揭示了人物的未来命运。主要讲了“吴神仙贵贱相人”和“妻妾笑卜龟儿卦”这两次算命,这两者在文中的作用以前者为主,但也各表一枝。前者尤其对了解人物未来命运,勾勒小说人物性格以反映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主要由春梅的判词引发)有重要作用。其三,形成人物性格的对比。官哥寄名经疏被拆看之时,潘金莲。孟玉楼和吴月娘的心态被描写的各具特色。蔡莉论述的比较充分,但就第一点来看,论述展开不足,说服力不够。
吴光正只专门对宗教判语与人物设计展开论述。相关人物的命相描写一方面显示了作品的人物架构,将人物分成两个层面,用以体现男性世界的长幼之别和女性世界的正副之别。西门庆看了面相、手相和行相,79回的时候还演了禽星,很全面,写得也很细致。作为子辈的官哥和陈经济只是算了命或看过相。还通过命相描写的多寡显示女主人公的重要性。吴月娘先后算了三次命。其他人物的宗教判语相比他们来说就显得简单,有些人没有。表明这些人物的命运相对简单,而且表明了他们是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宗教判语揭示人物的形貌,性格和命运。在对这些特性进行总结和预测的同时传达着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上述其他对此也有论述的论文不同的是,吴光正重点分析了吴月娘、潘金莲、李瓶儿、孟玉楼等每个人不同时期获得的宗教判语以及对这些不同的原因作了阐述。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赏析;要领
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在历年的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乎没有哪一个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没有这方面的阅读赏析题,并由此一直延伸到高考。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的能力培养和技巧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文学类作品赏析的要点表述
《n程标准》中关于初中语文“7―9年级”阅读部分,对“文学作品”
欣赏的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只有明确了《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历年各地中考文学类作品(记叙文类)考查的要点
就初中学生而言,一般在试卷中经常出现的文学作品类考题体裁类型(不包含古诗词赏析和文言文阅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小说和散文。诗歌和戏剧很少出现。其中散文又可以细分为三类:写人叙事类、状物抒情类、托物寓意类。其主要考点可以归纳为:①对作品的整体感知;②重点语段、句子、关键词语的赏析;③人物形象的分析点评;④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与评价;⑤作品主题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融合等等。
综合观照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考生的文学类赏析题答题情况,失分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其失分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文章没读完或者没读懂,就盲目答题;不能将问题放到文本和时代文化背景中整体感知思考,而是视野狭窄,思维僵化,就题答题;思考问题不周密全面,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不能拿全分;答题不规范,答案指向不清晰明确,主次不分;文体概念不清,乱用或滥用名词术语和答题“套词”。书写杂乱,字迹潦草,乱涂乱改,卷面不整洁。
三、文学类作品赏析解答的常用步骤及要领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必要时做一些圈点、勾划,通过对作品的整体感知,采集丰富、正确的信息,为后面的解答考题提供全面可靠的资源性要素。
①时代文化背景。时代文化背景往往会在作品中的事件发生的时间、重大社会事件、历史人物、典章故事等文字中透露出来。
②主人公及其主要性格特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往往是通过精彩跌宕的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表现出来,有时甚至是在典型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描写中凸显出来。
③表现的主题。文章的主旨有很多时候就在文章的题目、故事的以及结尾处表达出来,但更多的是在故事的叙述、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需要考生自己感悟。
④表达的情感。文章集中抒感的地方,往往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倾向,当然,不少的作品并没有集中抒情的文字,作者的情感是蕴藏在娓娓道来的情节叙述之中的,其实很多时候,人物的情感就是在平淡如话的文字里显现出来。
⑤较明确的写作技法。
文学作品的一些常用表现手法必须掌握,如对比衬托、托物言志、虚实相生、渲染铺垫、前后照应、卒章显志等等,在初读文章时,就要迅速准确的判断出文章运用了哪种手法,并标注出来。
⑥关键语句及含义。很多文学作品在文章的开头、过渡段、结尾处等地方会有一些揭示人物性格、凸显文章主旨的句子,要敏锐发现,及时圈画出来。
……
2.浏览考题,带题突破。
①将有把握的题目暂放一旁。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难易比例通常为7:2:1,真正有难度的题目所占比例并不大,因此,大多数阅读分析题的答案是较浅易的,这些题目可以暂时放置一旁,待有难度的题目思考成熟后,一气呵成地解答。
②没把握的题目要带在大脑中,以点带面、全面兼顾、重点突破。a.重点关注初读文章时筛选的有价值的各类信息,与题目中关键的考点、思维点结合起来,精读与考题关系最为密切的段落、语句、词语等;b.思考时要将全文内容及文字主题兼顾到重点语句的分析过程之中,以一斑而窥全豹,切不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考虑要周密。c.有时候还要考虑该题目和前后考题的关联,并从中捕捉和获取有联系、有价值的信息。
3.周密考虑,规范答题。
①对每一题的答案的思考都要周密细致,考虑要周密,采点判分,按步给分,仍是目前中、高考阅卷的评阅方法,因此,要将要点一网打尽。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答题:a.结合时代背景和作品主题组织答案。b.结合人物形象以社会意义组织答案。c.结合全文内容,开头结尾,前后呼应的语段组织答案。d.结合重点语句(点题、扣题、升华主题……)组织答案。e.结合题中要点,周到地组织答案。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则必须引述文字内容,作简要分析;“结合自身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必须将文章内容与个人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体会不能离开文本乱谈一通,即每时每刻心中要有作品,脑中要有文本。f.结合题目分值,确定采分点,分点答题。
②答题要规范。a.要写“答”和冒号。b.尽可能分点来答,或用分号分步答题,或用总分结构答题。c.要尽可能将所留的横线和空格答满,答题不宜单薄。d.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字不要太大,靠线书写,留有修补空间)。e.规范、适度使用“套话、套词”,如:“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深化了文章中心,升华了作者情感”、“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前后照应,紧扣主题”、“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突显人物形象,揭题文章中心”、“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蓄势”、“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总结全文”、“承上启下”、“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等。
在复习中还要有意识地关注文体知识和表达术语的区分。例如,记叙文――记叙了……的故事,描写了……的人物形象,抒发了……的感情,表现了……的深刻主旨等;议论文――增强文章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文章中心论点等;说明文――加强语言严密性、准确性,清晰地说明了……的特征等等。
四、关于文学作品阅读和训练的几点思考
1.要关注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形成终身读书的学习品质。
2.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和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基础上,适当灌输一些被事实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3.复习期间的文学类阅读练习的训练,宜精不宜滥,宜少不宜多。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文6
关键词:局外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麦田里的守望者》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下简称《哈克》)出版于1884年,是最优秀的少年文学作品之一,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海明威曾说过一切现代美国文学作品都来自《哈克》。英国诗人艾略特也曾提到,哈克的形象是不朽的。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意义深远的作品在问世之初,却因为主人公叛逆、粗俗的人物形象而多次被禁。《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51年,是美国少年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小说一经出版,立即轰动了美国文坛,并且连续30多周位列纽约最畅销书排行榜。然而,与《哈克》相似的是,这部小说也一度因为主人公霍尔顿离经叛道的人物形象而引起巨大的争议并被禁。
帕克在《美国社会科学》中曾经第一次提出了"边缘人"这一概念。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在这两个世界中,他或多或少都是一个外来者"。而英国学者科林·威尔逊在《局外生存》一书中曾提到,局外人往往具有"古怪和有虚妄感"的特征,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没有理性,没有秩序的",并且这些局外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是"拒绝接受生活"。 在文学作品中,"局外人"这一类型的人物广泛存在。本文力图通过分析《哈克》中的哈克以及《守望者》中的霍尔顿两个人物形象,寻找他们身上叛逆、怀疑、否定等"局外人"的特征,来揭示"局外人"这一类人物的共同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探讨这类形象的审美价值。
Ⅰ.哈克---叛逆的"局外人"
哈克是《哈克》这部作品中的核心人物。在作品的一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哈克是一个天真善良、崇尚自由的少年。然而,面对资产阶级的束缚,他无法忍受周围的一切。他讨厌学校呆板的教育模式,因而他叛逆地不去读书、洗澡;他不喜欢饭前祷告的过程,并且几乎完全不遵照圣经的要求去做。无论在任何方面,哈克都受不了丝毫的束缚,他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中的小叛逆者。与此同时,最为明显的是,哈克生活在蓄奴制的社会中,却最终选择了协助黑奴吉姆逃走。由此可见,哈克这一人物是何等的叛逆。
Ⅱ.霍尔顿---烦恼的"局外人"
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尔顿一直处于苦闷彷徨的状态,孤独愤世,他的整个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在霍尔顿的眼中,成人的世界是虚伪的,丝毫不值得信任。他不求上进,不喜欢读书,为了发泄心中的愤闷,他抽烟、喝酒、打架,甚至去找。全书从开篇到末尾,脏话粗话随处可见。对霍尔顿来说,他这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表达着他对整个世界的不满,进行消极地抵抗。
Ⅲ."局外人"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哈克》和《守望者》两部少年文学作品的比读,可以看出,造成"局外人"这类人物形象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原因。这其中包括社会阶级的分化,生活中各个不同帮派的产生,不可避免的贫穷生存境遇以及少年犯罪所造成的社会问题,这些都会造成主人公偏离社会的主流。其次,是家庭原因。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当中,家庭环境对其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孤儿、代沟、单亲等家庭中时常遇到的问题都会导致形成"局外人"。最后,是青少年的心理原因。青少年阶段是人们从天真走向成熟的过度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并且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成长过程中的孤独与烦恼也是造成"局外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哈克的成长过程中,他遇到了心肠好要收养他的寡妇道格拉斯小姐,但由于道格拉斯小姐的教育方法不妥当,哈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与此同时,还有哈克的醉鬼父亲,事实上,他根本无法为哈克提出任何成长上的帮助和建议,相反,只是促使哈克离开。小哈克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和苦闷都得不到解决和排解,因而更加速了他成为"局外人"。而小主人公霍尔顿也是一个人独自地成长,学校没有对他进行深刻地教育,而是多次开除草草了事;父母、最信任的老师、同学,也都不能向他提供慰藉和鼓励,这都使得霍尔顿深深地陷入了对成长的种种困惑和焦虑之中。
Ⅳ."局外人"形象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这两部经典少年文学的比读,以及对两个典型"局外人"主人公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往往都厌世、孤独、犹豫、怀疑、烦恼、没有归属感、被隔离、反抗。造成青少年成为"局外人"的原因有很多,他们正处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的过渡时期,这就导致他们缺乏心理上的归属感。分析这些原因,最重要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指引我们净化我们的社会,促使我们不断改善社会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在审视这些令人悲伤的人物和分析社会阴暗角落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标准。
少年文学作品中不乏"局外人"这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事实上,这样的形象也反映了我们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扰。通过对《哈克》和《守望者》中两个"局外人"人物形象的分析,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烦恼,使我们能够正确指引帮助青少年度过人生中每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并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Burger, Nash K. Rev.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by J. D. Salinger . New York Times, 1951.
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Penguin Group.
Crowe, Chris. Young Adult Literature: Young Adult Boundary Breakers and Makers . The English Journal,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