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历史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新思想萌发的原因;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和《》;姚莹和《康輶纪行》;徐继畬和《瀛环志略》;《》的主要内容和评价。
2.①通过介绍林则徐、魏源的主张,使学生掌握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和特点。②通过《》的介绍,使学生掌握《》的地位。
3.①通过介绍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培养学生放眼世界、探索新知、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②通过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前后民族危机加深和封建统治日益腐败之时,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林则徐、魏源和洪仁玕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重点分析
①新思想的萌发是重点。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主要是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新思想的特点。
②《》是重点。《》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学习这一内容,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运动的特点。
重点突破方案
①新思想的萌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小字内容首先介绍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然后提问学生他们的思想新在何处?你如何评价?他们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②《》:参见“难点突破方案”。
难点分析
对《》的评价是难点。《》不仅主张在科学技术方面,而且在政治方面学习西方,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难点突破方案
对《》的评价: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上节内容介绍洪仁玕的生平事迹,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他能写出《》一书的原因和此书的特点,最后提问学生此书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原因是什么?你对此书有何评价?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①在分析“新思想的萌发”时,教师在介绍林则徐的事迹后,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林则徐能够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你对于这一点是如何评价的?分阶段整理林则徐的先进事迹并且作出评价。
②魏源的《》一书是如何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你对此书有何评价?
③《》,参见“难点突破方案”。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
重点:①新思想的萌发;②《》。
难点:对《》的评价。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首先提问:“对于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重点强调两点:一是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通过表现出来);二是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的努力探索。
二、新思想的萌发
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和《》。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小字内容,首先介绍林则徐的思想。在介绍林则徐的事迹后,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林则徐能够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你对于这一点是如何评价的?分阶段整理林则徐的先进事迹并且做出评价。其次,介绍魏源的思想和《》。之后可以提问学生,魏源的《》一书是如何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你对此书有何评价?然后提问学生他们的思想新在何处?你如何评价?他们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康輶纪行》和《瀛环志略》简单讲解既可。
三、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
对《》的评价: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上节内容介绍洪仁玕的生平事迹,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他能写出《》一书的原因和此书的特点,最后提问学生此书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原因是什么?你对此书有何评价?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林则徐和魏源新思想的分析、《》的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相关材料的补充,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1.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
2.后民族危机加深
二、新思想的萌发
1.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
2.魏源和《》
3.《康輶纪行》和《瀛环志略》
三、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德川幕府对日本社会的封建统治;德川幕府的对外政策;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16世纪末朝鲜的社会矛盾;日本两次进攻朝鲜;李舜臣和邓子龙;巴布尔建立莫卧儿帝国;阿克巴改革;奥朗则布和他的宗教政策。
2.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认识到:16-18世纪,在欧美国家的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并先后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时,亚洲国家仍处在封建专制社会时期,并且,封建统治得到了加强。东方世界的历史发展已经明显落后于西方,这一落后终将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3.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认识到:16世纪东方世界的历史进程以明显地落后于西方,落后是要挨打的,这就是近代东方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根源。同时,通过要求学生查阅李舜臣、邓子龙的英雄事迹,以激发学生不畏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一则反映了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东方国家的发展状况,力图通过本节内容的介绍突出东西方国家的差距:虽然绝大多数东方国家处于独立地位,但被西方殖民者侵占控制、闭关自守、独立发展的各占三分之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的侵略;二则为19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东方从属于西方”埋下了伏笔。
重点分析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本课重点。日本是中国的邻国,16-18世纪的日本,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与中国极为相似,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历史状况,对后面日本明治维新的学习,以及日本在亚洲、世界地位的变化与影响至关重要。
难点分析
德川幕府对日本社会的封建统治是本课难点。因为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城市与商业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封建制度的对立物,而是对封建制度巩固和发展,这点与西欧城市形成、发展有本质区别,教师应特别注意。日本的幕藩体制属世界古代历史中的一部分,由于学生在初中世界历史中没有学,或涉及的较浅;此外,政治、经济、宗教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提供部分图片、文字材料,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阅读、归纳教材的要点,教师给予一定的解释:政治上的特点:实行幕藩体制。除正确掌握其政治上的幕藩体制特点,即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国家;经济上商业和封建地租相结合的特点;外交上的闭关锁国特点外,启发应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西欧与日本城市兴起、商业发展的不同(前者是与商品生产联系,后者是与封建地租联系),二者存在着质的区别。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本组的看法:三国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的异同点?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6至18世纪时亚洲的日本、朝鲜和印度各有自己的发展特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它们都出现过一段经济繁荣时期;它们在后期都不约而同地走向衰弱。)。
运用中西对比的方式,启发学生总结:此时东方各主要国家与西方主要国家相比,其地位如何?为什么?它对亚洲各国今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说明当西方世界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时,亚洲还处在封建社会时代,在它们的经济领域中也没有出现新生产关系的萌芽。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这时东方世界已明显落后于西方世界。然而落后是要挨打的,近代东方国家已处在挨打的边缘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八节16至18世纪的亚洲
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难点:德川幕府对日本社会的封建统治、日本的幕藩体制
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或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前几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点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先后在英、法、美等国确立,人类正迎来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同一时期亚洲的状况如何,是本节要涉及的内容。
2.日本
对封建社会后期的日本的讲述,教师应多利用些原始材料来说明问题,其中注意讲清三点。一,幕藩体制,实际上是日本社会封建统治的基础。援引《武家法令》有关条文提出问题,幕府将军对大小名(封建主)的控制表现在哪些方面,前后规定有何变化?其用意是什么?这样做会带来什么隐患?在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认清幕藩体制的实质。二,幕府将军的对内统治。这里会涉及日本城市商业的发展,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这与西欧城市商业的崛起有本质区别,它是封建地租的附属品,它的出现只能说明封建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讲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举些生动的例子,比如讲大米作为封建地租的表现形式,其作用的变化,说明封建领主经济的商品化。三,幕府颁布的“锁国令”。给出一段原始材料,通过共同分析,讲清颁布锁国令的目的,锁国政策对日本社会的利弊。有时间的话,可让学生联系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及影响,谈谈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3.朝鲜
教材这一目介绍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朝鲜王朝的建立,一是16世纪末朝鲜社会的矛盾激化,此外就是中朝友谊和联合抗日斗争。教师仅把握这几点,不要多做补充,以免使问题复杂化。其中在讲到李舜臣和邓子龙时,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立志向英雄人物学习。
4.印度
印度这一目在教材中要点也就是三点。一是莫卧儿帝国的建立,一是阿克巴和奥朗则布的改革。其中后两点可用对比的方法,他们都用武力扩大了疆域,都推行了自己的宗教政策,都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说明遵循历史规律得天下,违反历史规律失天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教学设计思想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网上资源共享;课下,个人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板书计划
第七节16至18世纪的亚洲
一、亚洲国家衰落的表现
东亚
南亚
日本(德川幕府)
朝鲜(李氏王朝)
印度(莫卧儿帝国)
社
会
状
况
政治:
经济:
对外政策:
政治:
经济:
对外政策:
政治:
经济:
对外政策:
宗教: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夏
商
西周
农业
工具:耒耜、石刀、石镰
原始灌溉技术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作物:“五谷”,少量使用青铜农具,懂施肥
畜牧业发达。种类:猪、牛、羊、马、狗等。种桑养蚕,酿酒
实行井田制
作物:“五谷”,少量使用青铜农具,懂施肥
手工业
有铜器(未用于农业)
青铜铸造业发达;
玉器加工、纺织业有很大发展;
出现原始瓷器;
漆器制造已达较高水平
号“百工”,青铜铸造业发达,产品生活化;玉器加工、纺织业有很大发展;出现原始瓷器;漆器制造已达较高水平,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和装饰
商业
交通运输具一定规模,交通工具种类很多。
重视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善经商
以贝作为货币,商都是繁荣的商业都市
交通比商朝发达,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道路沿途设有旅舍。
教学建议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本课内容时,先让学生对三代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有一个整体把握。之后,让学生归纳出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各自特点。使学生对三代的经济发展,不仅有纵向的认识,而且,也有横向的把握。
奴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①生产力的变化。夏、商、西周的生产力有了进步,处于金石并用时代,除木、石和骨器外,也有少量青铜工具,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铁器和牛耕,以奴隶集体劳动为主。
②经济活动状况。夏、商、西周的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了较大发展。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和武器,但后来也开始向生活化、工具化发展。纺织业、玉器加工业、陶瓷业、漆器业有了发展,后期煮盐业、酿酒业等有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商业、交通和城市也有了一定发展。
商、周的青铜制造业
从使用石器、木器到制造青铜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史上的飞跃。夏朝的青铜制造已有一定水平。商周是青铜器的繁盛时代,青铜器的数量、种类之多都是空前绝后的,这是三代之所以称“青铜时代”的主要依据。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业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品数量大,品种多,到西周时期,产品向生活化发展。这些青铜器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青铜器成为上古华夏文明的典型代表。
夏、商、西周的交通
夏朝的交通工具有很大的发展,已有专司车辆制造的“车正”。《左传》记载大禹曾开九道。到了商朝,开始形成辐射整个统治区域的交通网络。西周的交通在商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周王朝对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已经有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措施,设有不少与交通道路有关的官员。交通的发展促进和反映了三代的商业发展,增进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
夏、商、西周的农业发展
夏、商、西周的农业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有了巨大的进步。在夏、商、西周时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的发展,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的作物品种增多,到西周时期,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大都出现。耕作技术也有所提高。人们已经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而且,有了较发达的历法指导人们进行农业生产。
典型例题
例1商朝的奴隶主常常驱使奴隶在田野里进行集体耕作,其根本原因是
A.奴隶的地位低下B.奴隶主极其残忍
C.当时的牲畜较少D.当时工具和技术落后
答案:D
例题分析:商代奴隶的“集体”劳动,体现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它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因而本题应选D。
例2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B.麻棉丝C.丝麻棉D.麻丝棉
答案:D
例题分析:本题误区之一是把衣着织物原料简单理解为衣料;之二是麻织品和丝织品出现的先后时间。根据考古发现,我国用麻纺线织布的技术最早出现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从商代蚕丝业的发展程度,可以反证出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蚕丝,人们可能已经知道利用蚕丝。而棉花种植传入较晚,其中非洲棉花经过中亚传入我国新疆的时间大抵不晚于西汉中期。
例3“鼎”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礼器,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尧舜禹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答案:B
例题分析:“鼎”是国家形成后产生的,又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关。同时还应联系考古发现进行判断。
扩展资料
商朝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发展
商代使用的农具,目前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仍以石、骨及蚌制铲、斧、镰、刀等为主,偶尔也发现有一些铜锸、铜铲等青铜工具,但不一定用于农业生产。
甲骨文的田字,表明在广平的原野有整治得整齐规则的大片相连的方块熟田。甲骨文“疆理”的“疆”字,象征丈量和划出疆界的田地,“田畴”的“畴”字,像田间按行垄犁耕往返转折,这样的田畴当然不会耕作得很粗放。这些经过疆理整治规则耕作较好并配合有灌溉沟渠的方块田,就是后来的井田。
这些田地主要分布在都邑附近,由商王和诸侯国君直接占有,也有分配给近亲贵族。其他贵族在封邑内也同样经营这样的田地,不过规模要小一些。在国都以外,商王经常派臣民到比较边远的地方去开垦土地。
手工业的发展
铸造作坊商代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比农业更为突出。其中,青铜冶炼技术和青铜器制造工艺的高度发展,更集中反映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和时代的特点。
在殷墟和郑州商城遗址,都发现有为王室所专用的青铜器铸造作坊。当时,在这些作坊中都有比较细致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生产规模之大和技艺水平之高,是当时世界所罕见的。
商业的发展
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分工日趋巩固和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商代的商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周灭商后,据周公说在殷民中有一部分人是“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些人就是从事长途贩运贸易活动的商贾。
在殷都和其他重要城邑的贵族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用的一些比较珍贵的物品,如龟、贝、玉、珠宝、青铜、皮毛、齿革、丝帛等等,除在专有作坊役使奴隶自行生产之外,还有许多必须来自外地。其中有一部分由各地贡献,也有不少是通过交换的商品。这些商品,主要由一些专业的商贾从事贩运,这样就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夏朝农业生产
夏代的中心地区位于黄河中游,气候适宜。谷也叫粟,是当时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主要的收割工具有石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石刀正面呈梯形,上有两面对穿的圆孔,一面刃,样式很象后世北方掐谷穗用的“铁爪镰”。二里头遗址还出土了一些弯月形的石镰和蚌镰,这也是那个时候的主要收割工具,石镰和蚌镰不仅能收割谷穗,而且连谷物的杆也可以收回来,可见那时的农业已脱离了原始状态。
当时翻地的工具主要是木耒和石铲。在二里头遗址的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能看出木耒留下的痕迹。古书上说,大禹“身执耒亩以为民光”。耒是木质的,从壁土上遗留的痕迹来看,它的形状大体是在木柄的一端分成双叉,主要用来掘土。石铲在二里头和洛阳锤李遗址的四期文化层中(相当于二里头早期)都有发现。锤李的石铲是磨制的,呈扁平状,上窄刃宽,两面刃,为了安装木把,在铲的中间还钻上孔。在黄土平原比较松疏的土地上,这种木耒和石铲就担负起翻地掘土的主要任务。
农业生产的发展的表现:
水井的使用。水力的出现可能在夏代以前。在河北邯郸涧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发现过水井。到了夏代,水井的使用肯定比以前有所增多。在洛阳锤李、偃师二里头都发现了水井,锤李的水井是圆形的,口径1.6米,深6米多,在这口古井中发现有高领罐、直领罐等遗物,可能是当时汲水落井遗留的器物。二里头的一口井是长方形的,长1.95米,宽1.5米,井深4米
以上,井筒是光滑的直壁,证明它不是窑穴。壁上有对称的脚窝,那是为了掏井和捞拾落井器具而挖的。水井的使用可以改变那种追逐水源、迁徒不定的生活,使人们有可能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而定居生活又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水井还可以浇地,不过,当时的条件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水浇地。
这个时期出现了大型的陶制容器。例如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大口尊、瓮以及大陶罐等,与龙山文化早期、中期的器物相比,它们确实成了庞然大物。这些大型器物,有一些应是贮存食物的用具。只有农业的相当发展,制作大型容器才成为必要。
在这个阶段上,专用酒器也出现了。在二里头遗址的一些墓葬中发现有细长的觚(gu)、有带管状流的盉[he],还有那种三个空足、有耳有流的鬹[gui]等专用酒器,足见当时饮酒风气十分盛行。有的文献上记载说,古时候用黄米做“酒”是夏代第六个国王少康发明的。我们知道,酿酒的主要原料是粮食,没有相当多的粮食收获,大量酿酒是不可能的。所以从专用酒器的普遍出现,就可以推测出农业生产发展的概况。
以青铜铸造为主的手工业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4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当前,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在借助特定具备启发性与代表性的案例情境中,教师充当知识引导者与组织者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展开深层次多角度的学习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有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为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构建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全面激l学生学习兴趣
真实形象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守旧,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苦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学习历史知识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通过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将教材中实际案例设定为探究主体对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讨论案例,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学生自主探究将会不断树立学习信心,积累学习经验技巧,进而有效构建知识体系[1]。
(二)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高中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知识是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涉及语文、数学、美术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学习内容较为繁杂繁琐又存在较强规律性。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选取具备代表性的案例,以具体的历史案例作为论据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概括,进而有效获取举一反三的教学成效。通过有效的案例对比,帮助学生有效形成历史思维,比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人言的教学形式更具时效性与实用价值[2]。
(三)有利于全面形成历史学习素养
在大力落实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内容。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侧重关注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则是当前最佳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借助一个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对此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处于两难的学习处境,教师此时则需要充分发挥出自我教学的作用,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鼓励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实际解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强化自我学习能力,学习素养也会随之不断提升。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保证案例贴合课程教学要求
在当前阶段,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选取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个教学误区:单一从学习兴趣这一视角出发挑选设计教学案例,严重忽视了课程教学发展需求,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案例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师需要在教学初期,紧紧围绕课程教学改革标准,构建符合学习需求及课程发展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研究案例,使案例真正为课堂教学活动服务,进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这一课时,由于古代手工业品保留的实物以及相关文字和影视材料较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案例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的感性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意识。如:请学生朗读这首诗歌,并从中感受当时种桑养蚕的普遍性――“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这是一首情歌,女主人公一见她倾心的男子非常开心,但又不好意思表白爱慕,只好每天思念。《诗经・隰桑》把爱情和桑树联系起来,反映了蚕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反映当时种桑养蚕已经非常普遍[3]。借助案例分析,有效构建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并通过案例隐含条件的整理与再现,创设简易可感知的情境,结合教学启发与激励,不断加强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以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有效激活学生思维。
(二)案例的设计侧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这尤其是对一些历史久远史实内容的教学,由于当时经济发展背景及社会群众价值观不同,学生在学习此类史实内容时比较困难,很难把握学习重点,所以教师更要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价值[4]。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一课时,罗马法系是古代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的法系,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罗马法的起源、发展、确立和完善及其作用和影响,为学生后面学习的资产阶级政治法制作铺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将本节课程知识转变成为一场现实的法庭审判:“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婆婆焦母对兰芝百般刁难,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兰芝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请问在古罗马时代,如果你是法官,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会经常出现吗?为什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学生自己担任法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讨论后得出:“不会。罗马法的内容之一: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得到保证。罗马的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更高,因为罗马法制约或消除夫权,而中国古代妇女要遵从‘三从四德’。”借助案例分析,有效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内容,并为下面归纳、思考罗马法的作用奠定基础[5]。
(三)深入挖掘教学时机,运用现实案例导入课堂教学
从现有调查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对于高中生而言,能否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案例导入是否有效。只有充分利用具备启发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案例,才是最佳的历史案例教学活动,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利用案例导入课堂教学时,需要侧重寻找最佳的教学时机,并有意识地制造学习矛盾,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侧重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例如,教师在教学《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时,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有意将美国当时总统三权分立的现状作为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当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后放映幻灯片,展示当今美国史学界和政治界对1787年宪法的不同看法,引导学生联系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教材中学思之窗进行小组讨论,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1787年宪法展开评价。通过模拟情景,使情景再现,让同学们自己探讨、交流,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通过材料的阅读和思考,探究学习,自我开拓思路整理一个知识结构的框架。学生在此类学习情境下,可以自主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在加深学习印象的基础上,有效构建相关历史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出自我学习潜能。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利用教学方法前,精心设计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案例展开分析研究,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及时提高自我对其的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我教学引导的功能,利用现实案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曾伊钦.高中历史教学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李文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胡忠艳.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6.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模式意义实施
一、哈佛商学院—世界上运用案例教学模式最成功的高职学府
哈佛商学院可以说是世界上顶级高职学府。工商管理硕士(MasterofBusinessAd而nistration,简称MBA)课是哈佛商学院教学的中心内容。MBA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总经理能力”,而不是专深的“学科专家能力”,学习的重点是真正的管理,而非管理学,它不注重造就理论型的“学术人才”,而只造就“职业老板”这种实用型人才。总之,其目标不在于培养搞理论研究的“学院派”硕士,而是培养能学以致用,崇尚实干,真正能在工商经济领域领导一个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的中高层经营管理者。[l碗BA这种专业学位教育与我国常见的研究生学位教育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它的务实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上述培养目标深刻地影响到MBA教育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形成了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生两年的学习中,讨论分析1000多个案例;在每次80分钟的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课程中,只有五次课进行讲授,余下的25次课都通过师生讨论,进行案例教学;在讲授的五次课中,三次由教师讲理论,另外的两次请外面公司的管理人员作与案例有关的报告。在一般的管理学院,案例教学的比重则小些。l2]另外,哈佛商学院不要求学生写我们常见的注重理论的毕业论文,而是结合课程开展独立选题的研究和针对企业实际的课题项目研究;实习方面也突出了学以致用、讲究实效的要求。
事实证明,哈佛商学院MBA独特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以案例教学为主的的教学模式满足了社会的实际需要,取得了巨大成功。哈佛商学院被美国人称为商人、主管、总经理的“西点军校”,是全世界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最著名的学府。其案例几乎被全世界的工商管理学院购买使用。
迄今为止,案例教学模式不仅应用于工商管理人才教育,还广泛运用在培养医生、律师、教师等等职业人才的高职教育领域。这说明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
案例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实战性”。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举例,举例的目的是解释说明某个理论或结论,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理论,而案例教学则具有“实战性”,它把学生带人到拟实的环境中去,重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具体问题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大部分案例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案例教学强调引导学生进人故事中的角色,通过发现和分析案例中包含的问题做出决策,掌握有关的理论、观点和技能。
三、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一)产学合作的重要补充
高职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相比,其显著特征是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它的目标不是造就学术精英,而是培养在生产、服务、管理领域的应用性人才,因此特别强调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与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世界上出现了产学合作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就是学生一边在企业里训练实际操作,一边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企业训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企业训练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职教培训模式。英美等国的合作教育亦称工读课程计划或合作职业教育课程计划,这种模式以学校为主,学生半天在学校学习,半天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产学合作使学生既掌握宽广的从业理论和基本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技能,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其缺点是这些模式过分依赖企业,容易受到经济发展起伏的制约。这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的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很大,企业很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培训岗位,而企业没有培训岗位,产学合作就难以开展。另外,产学合作一般难以使学生及时、全面地接触到典型的事件,教育效率不够高。而案例教学模式正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产学合作的缺点,成为产学合作的重要补充,是理论联实际的又一条重要桥梁。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科理论的理解,又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传授性教学,后者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只传授知识,传授的技能也只是知识形态的技能;不传授方法,不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开拓创新性的学习和研究很少,认识能力锻炼不足。教与学长期认同前人已取得的知识成果,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被压抑,形成僵化的思维定势。学生惟书惟上,缺乏追求新知的精神,其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案例教学的“实战性”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迫使学生主动预习案例,在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辩论,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案例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提高了语言表达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共同要求。
四、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
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涉及到案例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
(一)案例教材的编写
学校在这方面必须高度重视,给予必要的人力、财力支持,在评定职务、职称方面要有所承认。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亲自到企业采集案例,也可通过了解毕业生的经历搜集素材,还可通过各种媒体采集资料。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购买别人现成的案例,例如哈佛商学院MBA的案例几乎被全世界的工商管理学院购买使用。
案例要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例如,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内容大部分是商业发展中的各种经济事件,几乎涵盖了所有在实际情况中所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实例讨论的课题或为新产品的市场营销计划,或为跨国公司的组织变革,或为资方与工会谈判的战略,或为女经理人员在单位里受到性骚扰时的对策,涉及面颇广。熟悉了全部教学案例,在实际经营当中,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什么问题,都不至于手足无措。案例教材要和有关的理论教材相对应,要隐含学科原理,便于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也为了查明学生的薄弱之处,案例中关键环节的做法和效果可暂时隐去,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推测,然后教师再出示原文的省略部分。案例的表达可采用文字形式,有可能的话,也可以采用影视媒介,使案例更生动形象。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先让学生提前阅读或观看有关案例,然后在学习小组里集体讨论,共同研究第二天上课要讨论的实例。课堂教学实行师生讨论教学法。每节课开始,任课教师首先指定一个学生说明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一般为10一20分钟。然后其他学生分别从自己角度来分析同一个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以及在哪些地方比第一个发言者所说的更好。教师要控制好局面,保证较多的同学有发言机会。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组织讨论,还要提出尖锐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把学生们的思想都激发出来。成功使用案例的关键是如何对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当然,教师最后也应就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发言的表现和质量作出讲评,提示必要的分析技巧,点出案例与理论的有机联系,不断提高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
(三)学习评价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参与、联系实际和多向思维。课堂上频频发问和畅所欲言地讨论,应成为一种基本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学生发问的次数、问题的质量以及讨论中的表达都应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对学生成绩的评分,一部分取决于课上发言,另一部分则视考试成绩而定。考试方式大部分应采取开卷形式,出的问题要很活,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投身案例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6
关键词:导学案编写和使用实践心得
根据呼伦贝尔市课题管理小组的总体安排和高中教研室为全面落实子课题《构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区域教研体系的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根据本校实际特制订了《构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区域教研体系的研究》高中子课题实施方案。历史组根据我校课题实施方案,制定了历史组课题实施方案:《以学案为载体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在经历了课题立项、开题报告、人员分工等一系列前提准备后,2012年9月,《以学案为载体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正式付诸实施了。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心得很多,下面围绕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心得做如下总结,希望能和同仁们共勉。
一、明确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它的主要内容在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汇集了课标要求、知识梳理、合作探究、视野拓展、巩固练习、能力训练等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环节,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探究问题的路线图。同时,它还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的桥梁。是提高教学效益、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学习方案。通过实践,导学案的这些作用基本上都得到了体现。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备课包括很多方面的,但是唯独没有备导学案的,作为新课改带来的变化,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多了一个新的环节,那就是备导学案的编写。如何将导学案备的完美?导学案、教案、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该如何处理?这都是对教师的一个新的、巨大的挑战。经过实践,历史组教师总结了导学案的几点编写原则:
1、课时化原则。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按课时编写导学案,有利于控制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有利于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2、问题化原则。新课改后的中学历史教学目标讲究的是三维目标的体现,如何将所教内容和现实结合起来,有必要的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或课堂活动中。
3、层次化原则。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困难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方法化原则。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
5、开放性原则。通过对全国Ⅱ卷新课改地区高考试卷的分析,不难发现试题不再是教材上知识点的简单描述,更倾向于生活化、专业化,具有鲜明的灵活性,史学性等特点,那么导学案的设计上也必须要注意高考的动态,教师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精讲解析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导学性原则。之所以称之为导学案,精髓就在于一个“导”字,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训练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最终师生在课堂共同参与,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7、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锻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思,思中学的学习方法。并且将课堂完完全全的还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一个引导学习的指挥官。
三、导学案的编写过程
1、提前备课。导学案最好提前一周备完,因为导学案的编写工作量大,需要做充分的准备,而且还要提前下发给学生,所以导学案应提前编写。
2、集体研讨。如果每个教师都去备一份单独的导学案,不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能出现导学案的质量问题,,因此,集体研讨就显得相当有必要。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设计出一份符合学生学习的导学案。
3、轮流主备。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导学案”草稿拿到集体研讨会上再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定稿,最终制成正式文案。
4、优化学案。导学案必须提前1—2天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提前预习,然后教师在上课前把导学案收起来进行批阅,对学生预习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具体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优化,从而帮助教学的完成。
5、收集反思。导学案在课堂上使用的过程中,定会出现和预期不一样的问题,另外学生在导学案上做课堂笔记和做习题时或多或少的出现些许疑问,教师在新课结束后通过对导学案的收集,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得问题,再进行收集整理和反思,很好的帮助教师在复习课中去解决,提高教学效率。
6、整理成册。对于学生而言,导学案整理成册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很好的帮助复习、巩固,还能很好的回顾教师的课堂的教学进程帮助复习。对于教师而言,导学案可以做为教学资源,以便今后教学的借鉴。
四、导学案的使用方式
上课前学生预习;课堂上师生共用;课后整理反思。导学案的使用过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1、对学生的要求:上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新课预习,所有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并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对于生疏或难以理解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第二天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质疑或者是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试着构建新课的知识体系。课堂上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注意学习方法的积累和运用,以便今后的复习。下课后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当天课程做一个简单复习巩固,再次构建体系,整理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