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情境 学习兴趣 积极性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的学习场所”。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巧设情境是为学生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应该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创设问题情景,既能使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又可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就不同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数学教学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数学资源,使数学课活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设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重视数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伴随着丰富的情景走进数学世界。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数学趣起来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七年级的教材中《从不同方向看》时有的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古诗欣赏宋代诗人苏轼名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题1你能说说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蕴含的数学道理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想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思维活跃。设计意图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欣赏古诗学会用数学原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刚一展现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欣赏这首古诗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既挖掘了数学内涵又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渗透。
三、创设趣味情境,开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玩”数学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能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蕴含其中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思考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把这一节的内容讲完很容易但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一位老师这样处理,教师先介绍了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时突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从而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就调动起来了。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不但达到了讲授知识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了解了数学史的知识。
四、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安排适当的数学活动,使数学动起来
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
巧设探究情境,寓乐学于主动探索中。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发挥,促使他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的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所必应具有的思维品质。针对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优质的数学课堂情境,培养积极有效的思维情境,即可刺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有效地学习,发挥其主体积极作用,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中感受数学魅力,掌握学习数学本领,提升学习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杰,王丽丽.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认识与实践.中学数学教育,2006,(1),(2).
[2]邬云德,”走向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数学教学研究.2002.6.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文2
本节课教师选择与观察物体有关的语文诗词,有表情的进行朗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每一个过程。通过动手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课题
上课铃声刚响,我迈着轻盈的脚步,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候后,我对全班学生说:“这节课,我给同学们上一节语文课,好不好?”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提出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已让学生感到好奇了。)
我听到的不是齐声说“好!”看到的也不是激动和兴奋,而是惊奇、诧异和怀疑的表情。(这些不同的表情,正体现了学生的不同心里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这一节不是数学课吗,怎么要上语文?”
又一个学生说道:“老师,你教数学,还会教语文吗?”
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的吟起了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避而不答,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最后一句吟完,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一个个兴奋不已。
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没想到你朗读的这么好!”很多学生附和说,是啊!是啊!(由猜疑,惊奇和不信,变成现实,学生由衷的鼓起掌声!)
我一看刚才惊奇、质疑的表情没有了,赶紧说道:“现在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学生声音响亮的答道:“愿意!”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以上各环节的处理,让学生由惊奇、猜疑和不信的思维状态,到不由自主的鼓起掌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被动式的学转向主动式的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也正是主体性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好!下面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有表情的朗读一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生一起朗读后我问道:“谁知道这首诗的大体意思?”
一个同学答道:“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庐山后的观后感,描写了庐山美丽的景色。”
我赶紧表扬说:“不错!你基本上概括出了这首诗的意思。下面老师简单的把这首诗给同学们分析一下,如果老师分析的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下去后可以查一查相关资料或网上搜集一下相关内容。”
“这首诗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教师简单而短暂的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诗的大体意思,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重要的是为《观察物体》这一课做好了铺垫。)
我给同学们分析完后,问道:“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一个学生答道:“观察任何事物,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个位置,某一个面上,不然你看到的只是片面的。”
“你回答的真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好不好?”我边说边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面。(课题的引出恰到好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学生高兴的答道:“好!”
二、动手操作,观察探究
1.让学生先拿出自己准备的纸箱。
2.讲观察要求(两人一小组,观察时视线要与观察物体的面保持水平与垂直)。
3.每观察一次,把自己观察到的若干个面和形状在大脑中想一想,说给同位听,然后把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下来。
4.两人转换方向和观察角度,再观察,再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观察要求和目标,即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这一环节的处理,即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教学内容的组织,即重视了过程,又处理好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重视了直观,又处理好了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即重视了直接经验,又处理好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三、汇报交流,总结评价
1.我请一个小组的两个同学汇报观察的结果:
(1)我问甲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
甲生答:“我看到一个面,是长方形。”(我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面)
(2)我又问乙生:“第一次你看到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
乙生答:“我看到两个面,是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我接着板书:两个面)
(3)我问甲:“第二次你看到几个面,各又是什么形状?”
甲答:“我看到了三个面,两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我板书 :三个面)
2.我向全班质疑:“同样一个长方体纸箱,放在那里没动,为什么有的同学看到一个面,有的同学看到两个面?”
一生抢着举手回答道:“因为观察的角度和方向不同,所以同一小组的两个同学,看到的面的多少和形状也不相同。”(随即板书:观察角度和方向不同)
听完他的回答,我会心的笑了,同学们也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一位不善言答的学生,我知道这一节课他在用功了。
(教师的微笑是对回答问题学生的一种肯定和嘉奖,教师的微笑也引导了全班学生为他掌声鼓励,这种时时对学生的呵护和鼓励,激发每一个学生积极向上。)
3.我接着问道:“一个物体最少可以看到几个面?最多可以看到 几个面?”
看到同学们纷纷举起了一双双可爱的小手,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班上平时不回答问题的一位女生。
她颤颤惊惊地站起来答道:“最少一个面,最多三个面。”
我带头为她鼓起了掌声,同学们也随之响起了热烈 的掌声。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要因材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这一细小举措,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把简单的问题留给那些学困生来回答,让他们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品尝学习的乐趣和喜悦,实现《新课标》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同学们鼓掌的同时,我在前面板书的“一个面”的前面添上“最少”二字,在“三个面”的前面添上“最多”两个字,这样,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们掌握了,板书也层层递进完成了,难点也突破了!
4.阶段评价:我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高兴的样子,赶紧说道:“这节课到目前为止,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很积极,只要我们坚持这样,每一个同学都会是最棒的,最优秀的!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评价达到了及时,恰到好处。)
学生高兴答道:“好!”
四、猜测验证
一个长方体纸箱,四个同学分别垂直、水平对着每一个面。
1.猜一猜,谁和谁观察到的面的形状是一样的?
2.游戏验证:四人一小组分别坐在纸箱的四个面前,把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下来,然后交给你认为和你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相同的同学手里。
3.汇报游戏验证结果:前――后、左――右,与猜测结果相同。
(这一环节的处理,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即缓解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甲生说:“一个物体,当你的观察视线与物体水平垂直时,你只能看到一个面,无论你怎样转换角度,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不可能看到所有的面。”
我赞许的点头说道:“这节课你学的很不错,希望保持下去!”
乙生说:“观察景物,观察物体是这样,只要你换个角度,看到的就不一样。对于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也是这样,如两个同学要动手打架,赶快换个角度去想一想:我这样做对吗?如果他这样对我,我会怎样?这样两个人就不会打起来了!”
我听到这位同学说这么好,随即说道:“是啊,就像刚才这位同学说地一样,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只要你换个角度去考虑,想一想,也许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同学之间也不会闹矛盾了!”
(课堂评价全面,及时,不只简单的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思想教育抓住时机,恰到好处)
随着话音刚落,下课铃声也响了,这节课在欢乐中结束了。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首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学生营造了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1.创设情境,有效导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个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惊喜,又是惊异。学生半信半疑,学生的大脑已进入思维状态,这也应了“学来源于思,思来源于虑。”教师这一有效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和集中了过来。
2.评价及时恰当。《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本节课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或者简单的语言激励,或一个微笑,或带头鼓掌,语言之简练,动作之简单,可很有效。在评价时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有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了自我,找回了自信,明白了道理。
3.教学思路清新,环节流畅,知识点联系紧密。本节课由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上一节语文课,把学生带入半信半疑的状态,同时也把 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师的有感情的朗读和热情简单的讲解,提出读后之感受,由学生的回答,巧妙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和解答,游戏的猜测与验证,既调配了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又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4.板书设计科学合理、层层递进。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从课题的呈现上体现了自然与巧妙,达到水到渠成;从知识点的展现上体现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板书的目标上达到了突出知识点,突破重点,攻破难点的目的。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20-02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的营造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一种新的课堂文化正在形成。对数学科来说,教师正致力于选择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数学化过程,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指导者,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一种自觉追求。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使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充满了希望。为了更好地达到新课程目标,本文对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对新课程实施的思考
1 教学活动要抓住主题
在数学教学中,知识、技能的传授经常结合一定的活动进行。如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分析一个具体的范例或进行某种操作性活动,这样能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每节课都应有准确的数学定位,活动要注意及时切入主题,摆脱无关因素的干扰。比如,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为了直观地引入课题,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演示,但是演示的次数不能太多,要注意不能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到天平上,要不然会影响到后面的时间安排。
2 教学情境的设置要发挥作用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引发探究活动和数学思考,因此不能把情境仅当成“敲门砖”,还要充分发挥其对于“数学理解”的作用,要让学生把新的现象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或者把熟悉的现象用新的知识去解释,从而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要起到这个作用,情境的选用或创设要恰当。比如,在第一章《正数和负数》的课堂引入中,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课本里的例子,因为在农村中学里很多学生没接触过足球,这个例子中的情境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兴趣了。
3 通过活动促进数学思考
新课程强调过程、方法。教科书中许多地方没有采用肯定性语句直接给出数学结论,而是选择了用“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等活动呈现问题组。这些问题组牵引着数学活动的基本走向,将活动引向学习主题。不能把这些问题组看成是任务性指令,甚至当成通向答案的指路牌。它只提供了怎样进行数学思考的“支架”。长期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获得“中介学习经验”。
4 充分开展合作交流
合作与交流不仅在同学之间进行,而且也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中的一个问题“搭成n个连接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对这个问题学生中通常会出现多种表达形式(可能包含失误)。教师可以从“个人角度”认同或质疑学生的思想,重复与强调不同的想法并鼓励学生作出各种评价。对同一问题赋予更多的理解,可展现不同的认识风格。多重表示、多种意义是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交流可以扩大视野,使每个人都获益。
二、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当前,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活动就是一切
有些教师面对一个新的课题时,不知如何设计学生活动,于是翻遍各种版本的国内外新旧教材,一旦发现有内容沾边的,便如获至宝,不加分析,一股脑地全部拿来堆砌在一节课上。如在“游戏公平吗?”这节课中,只见学生时而转动转盘,时而掷骰子,时而摸球,时而掷硬币。“丰富多彩”的活动令人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是数学新概念的应接不暇,什么可能性、概率、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的表示、等可能性、游戏公平等,一个概念接一个概念频繁出现。学生一会忙于做试验,一会忙于统计,一会又忙于向全班作汇报,一个环节套+环节,忙得不亦乐乎,哪里还有时间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哪里还有时间去理解这些新概念,更不要说进行什么交流讨论了。整节课给人的感觉——活动就是一切。
这种层次不清地将各种活动堆砌于课堂的课,表面上是让学生经历了活动的过程,事实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经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这种华而不实的活动课,多数出现在“公开课”上,虽然不在日常教学中占多大的比例,但是它的导向作用应该引起重视。
2 离数学内容太远
以教学“三视图”为例,一些教师喜欢从“盲人摸象”的寓言、苏轼的“题西林壁”等情境引入,这是不错的。但有的教师将学生引导到对“看问题要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讨论中去,而且教师对此有很多话要说,学生发言似乎也相当踊跃,着实占用了不少时间。
在数学课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应该的,但我们倡导的是在数学课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总不能说对情境中的问题已经讨论一段时间了,学生仍然对“从物体不同的侧面看会得到不同的视图”完全没有感受,是一种成功的课堂引入。值得思考的是,我们设计情境问题和操作性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时是源于认识问题,但也有时是因对“优质课”评价的形式主义造成的。从形式上看,这节数学课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公平,而且对教学设计有不好的导向。因此,我们对“优质课”的评价也需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3 浅层次的思考
前面说到,即使是好的数学活动,也不能不分层次地堆砌于课堂。在教学中还出现的另一种现象,就是学生活动脱离数学内容,或与数学内容没有多少联系,或活动层次太浅。
如某些用七巧板拼摆图形、小动物或进行“图案设计”的活动中,数学内容很少,基本上就是“手工课”,课的内容与中学数学学习的要求和学生的思维水平明显不匹配。这样的活动除非时间短,否则实在太浪费时间了。
又如,在一个重点班的课上,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是“利用一副常用的三角板,看看可以拼摆出哪些不同的角”。这样的活动对这个班的学生明显缺乏挑战性,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结果是学生对这样的活动不以为然,三三两两环顾左右而言他。
像这样的活动设计,在思维层面上是比较浅层次的,不能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应进行重新设计。
4 小题大做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古诗特点 阅读方法
中华民族是诗歌大国,诗词歌赋在滚滚历史进程中闪烁着绚烂的光辉。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并以其辉煌著称于世。爱诗、诵诗、作诗,中华民族这一深远的诗教传统,使历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为唐宋时期的名篇佳作,如《江雪》、《望庐山瀑布》、《山行》等。
一、古诗的特点
意境美。所谓意境,是诗人内在感情与外界的景物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生活画面。而意境美就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哲理美,是指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不仅诗中有情,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还诗中有理。音乐美,是指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二、古诗的阅读方法
1.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古诗词句凝练、语意含蓄,是用古汉语写成的,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点,跟现代汉语的距离较大,阅读时,首先得把它读懂。要把诗句读懂,可以通过注意认识古汉语中的通假现象、了解古汉语中词的活用、懂得一些古汉语中的词义变迁现象、理解古汉语中句法的不同特点、抓住“诗眼”等方法,因为这些往往都是理解诗句的障碍或敲门砖。熟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如王维《鹿柴》中的“柴”同“寨”;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为形容词作动词用;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是“因为”,不是今义的“坐”等等。杜甫的《春雨》中“好雨知时节”的“好”就是此诗的“诗眼”,体现着文章的主题。
2.走进情境,感受意境美
在阅读古诗时,要激发感情,走进古诗的意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了解作者及背景。古诗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我们要去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例如《江雪》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打击,被贬永州时写的。在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后,就更能体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对当时生活困境的影射,以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的作者面对失败和困境时不甘屈服、理想不泯的精神。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如阅读《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时,可联系生活中所见的春景以及自己放风筝的经历,从而激起共鸣,自然而然走进诗歌的意境。三是利用音像资料。在古诗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景物,若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图片和录音等,使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望庐山瀑布》一诗,可通过收集一些与庐山瀑布有关的影象资料来增强对这瀑布直观形象感。四是丰富想象,阅读时要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通过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3.领悟诗中的“理趣”,品位哲理美
诗中的一些议论往往表现得十分凝练,充满哲理,从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等。这些名句,包含着诗人深刻的生活感受,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思想容量极大,常常成为全诗的警句。在阅读时,应当注意品悟这些警句妙语,发掘其中的“理趣”,领会诗的哲理美。
4.品位语言美、鉴赏音乐美
在深刻理解了古诗诗意之后,再去品位古诗的语言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如品位前面讲到的通假、活用、词义变迁现象等。音乐美的鉴赏可以通过诵读来实现。“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要使自己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古诗本身就平仄和谐,声韵动人,诵读起来音乐感十足。再加上对于诗中语言文字和诗意的细致品位,可使我们诵读的时候能更好地把握古诗感情基调,处理好节奏停顿和重音等朗读技巧,从而更加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教给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指导学生走好每一步,学生就不会为诗歌阅读而头痛,从而能够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136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8
[3]《小学语文教材教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38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文5
【摘 要】语文课堂真境是以语言为能源库,以意旨为原动力,以情思为神经元,并有机融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臻至和谐、美好、愉悦的课堂生态。追寻真境,基于语文课堂失真、无境和寡效的现实。语文教师应拥有追寻真境的情怀与胸襟,教学中,可以从自然、真切、深沉、韵味四个维度彰显真境。
【关键词】语文;课堂;真境;情怀;彰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73-03
【作者简介】戴继华,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江苏南通,226009)校长、党总支书记,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何为语文课堂“真境”
要厘清这个话题,先得说说“真境”。“真境”即真的境界。“真的境界”这一短语看似有偏有正,其实语义并没有轻重、主次之分。“真”固然重要,“境界”也不可有丝毫偏废。
1.“真”之内涵。
打开《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字典》、百度、360词库等工具书或平台,我们不难发现,关于“真”的诠释,最常见的有这样几个:一是“真实”,即与客观事实相符合,通常与“假、伪”相对。二是“自然、本性、本原”之意,如《庄子・秋水》中写道:“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又如陶渊明有诗云:“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三是“本来的、固有的”意思,如苏轼《题西林壁》中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无论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本性、本原”,还是“本来的、固有的”,它们的核心都是指向事物内部的本已存在的机理,即事物的客观规律。据此,“真境”之“真”其实就是“合乎规律”的意思。
2.“境界”之要义。
“境界”一词源远流长,在我国最初是指地域疆界。汉朝时期,佛经传入东土,佛门“境界”,大致指精神心智的活动范围或向往区域。随着文艺美学的发展,“境”“境界”逐渐进入我国古代文论范畴,“意境”也随之出现。南朝齐梁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两次用了“境”这个词。唐代王昌龄在其《诗格》中也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元明清时期,“境界”被广泛运用于诗画、戏曲、小说、散文的评论中,渐渐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概念。近代学者王国维标举“境界”一词为品评宋词的准绳,成为“境界”说之集大成者。他认为,“境界为探本之论”。“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当然,“境界”一词也出现于西方哲学著作中,康德、叔本华等对“境界”一词也有所提及,最典型的要数席勒,在他《审美教育书简》中,“境界”一词是最重要的话语。在西方哲人眼中,“境界”往往指“人生的等级、状态”等。如今,“境界”一词已普遍用于道德、文学、艺术等范畴,《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那么,语文课堂真境指什么?综上所述,即以语言为能源库,以意旨为原动力,以情思为神经元,并有机融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臻至和谐、美好、愉悦的课堂生态。
二、为何追寻语文课堂“真境”
原因之一,当今语文课堂“失真”。
一位教师在文章中焦虑地写道:当前,语文课堂可以说是“热闹纷繁”,观摩课、竞赛课、公开课此起彼伏,声、光、电让人应接不暇,歌声、笑声、掌声不绝于耳,表演、绘画、音乐、舞蹈精彩纷呈,一番“热闹”过后,给人的感觉是“虚、闹、杂、碎”“华而不实”。
细细揣摩,这位教师的担忧至少告诉我们这样几层意思。第一,当前语文课堂误将“热闹”当作“活”并有将之作为语文课堂价值取向的趋势。第二,当前语文课堂的功利色彩太浓。通常观摩课、竞赛课、公开课是用来推广教学经验,供教师学习、借鉴、研讨的,现在却成了少部分人获取利益的平台。第三,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的选用,有跟风或一面倒的现象,声、光、电的背景下是传统语文教学工艺的失落。第四,语文课堂的终极追求到底指向哪里,方向不明,且存在内容上泛化、本质上淡化的倾向。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展开、推进、深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学科的特点,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悉、认同,但关于工具性、人文性的争议也一直存在。毋庸置疑,人文性是语文学科重要特点,但它不是语文学科所独有,它不属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还应该是工具性。从这点可知,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果将语文课堂演绎成“表演、绘画、音乐、舞蹈”课,是有悖于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
原因之二,当今语文课堂“无境”。
高考结束后问学生,语文课堂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肯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说“答题技巧”。但如果过两三年再问,估计学生只能摇摇头、耸耸肩了。如今的语文课堂有没有变化,肯定有,但如何变的?很多情况是,教师角色从先前的“真主角”到现今的“假导演”,教学理念从先前的“专制”到现今的“伪民主”,教学对话从先前的“一言堂”到现今的“满堂问”,教学情态从先前的“死沉沉”到现今的“闹哄哄”,不一而足。
境界说理论告诉我们,境界生成主要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景,一是情。当景情共生、有机融合时,境界油然而生。语文课堂的“景”指什么?比自然之景的内涵要广得多,它既指教室的物理环境,也指教室内用以激励、怡情的人文环境,还指师生教与学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景态。“情”,则主要指师生在课堂交往中的情感态度。当上述“景、情”互动创生,形成独特的课堂生态,而这一生态又巧妙地指向语文教学本真时,境界亦油然而生。无数经典课例表明,生活在境界中的师生,一定是愉悦、轻松的。
原因之三,当今语文课堂“寡效”。
前文已经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可现实情况如何?令人担心。
2009年,有关部门对北京4所高校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30%的学生不及格,68%的学生在70分以下。其中,对一所高校部分学生的测试显示,66.2%的学生存在信件书写格式问题,86.5%的学生存在行文语气问题,100%的学生存在语法问题。2010年,《中国青年报》在一次涉及3269人、54.4%的受访者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调查中发现,汉语应用存在词语贫乏的占64.8%,词语使用不当的占28.6%,行文格式有误的占27.8%,语法错误较多的占17.4%,经常提笔忘字的占83%的,觉得不认识的汉字太多的占16.4%。
三、语文课堂如何彰显“真境”
1.前提:语文教师要拥有彰显“真境”的情怀。
情怀,表面之意是指带着感情的心境。现实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教育人,特别是不同的语文人,对之都有自己的理解与解读。李镇西老师认为,情怀至少包括“情感与理想、风骨与良知、视野与思考、学识c胸襟”四组内涵。兰州的沈喜云老师认为,语文教师情怀呈现为四个方面:人文、家国、浪漫、专业,这分别由语文的人文性、民族性、文学性、专业性决定。湖南的肖守志老师则认为,语文教师的情怀体现在“热情、悲悯、趣味、兼容”四个层面。他们的诠释或包容,或交叉,或重合,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所理解的语文教师情怀也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
一是真情。是指教师要真正热爱语文教育、喜欢语文课堂、关爱每个学生。要立意高远,发自内心地领悟到:教语文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生就是目的,而且是唯一目的,绝不是工具;教语文不仅要具备工匠精神,更要具备奉献精神。
二是真知。是指教师要有深广的语文素养,谙熟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在守正中不断创新,但又不止步于此,还要拥有广博的胸襟、哲人的视域。身处宇宙俯瞰人生,俯瞰人生洞察社会,洞察社会研究教育,研究教育践行教学。
三是真智。是指教师要深度把握语文教育教学的原点与旨归,明晰“只谈应试忽略语文素养是愚蠢的、只谈素养忽视应试现实是虚伪的”道理,将学生语文素养的习得放到时代与社会的背景下去考量。能以独立的人格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语文。
四是真行。是指教师要行之有据,教学是科学的;行之有序,教学是从容的;行之有法,教学是务实的;行之有趣,教学是艺术的;行之有效,教学是能证的。行动真真切切,踏踏实实,听说读写整体规划,有条不紊,稳步前行。
2.关键:语文教师要把握彰显“真境”的抓手。
可以从“真境”的表征入手。“真境”通常包含四个表征:自然、真切、深沉、韵味。“自然”即不造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过程本身,教学流程中师生的状态都是本色、清新的。“真切”,即真实、贴切。第一个层面在“理”,就是课堂教学设计有客观、合理的学理依据,教学是基于科学的理论、前瞻的理念、客观的教情和学情的;第二个层面在“事”,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初始化、原生态的,不存在预练、表演的痕迹;第三个层面在“情”,师生的态度、对话的氛围,朴素而和谐,都蕴含着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深沉”,即课堂有厚度,教学内容适切而不浅薄,学习体验深刻而不肤浅,教学氛围和融而不生硬,教学对话热烈而不虚浮,一切指向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未来发展。“韵味”,即课堂富有艺术性,互动生成的手段更多样、过渡更巧妙、方式更精致、活动更有意趣,让学生恒久难忘。
这四个表征的关系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自然”是教学手段的特征,是四个表征的基础,是语文课堂的前提。“真切、深沉、韵味”则是在“自然”夯实的地基上形成的、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美学特征,三个美学特征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四者关系也可以用立体几何中的“正四面体”来表示,底面的三角形是“自然”,斜竖着的三个三角形,分别是“真切、深沉、韵味”。
一言以蔽之,“真境”四表征,其实就是“真境”四维度。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我以为,四个维度都达到了,谓之“大境界”,只有部分达到了,谓之“小境界”。“大境界”固然令人神往,“小境界”也是别有风味的。
【参考文献】
[1]王济民.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境、境界和意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3(01).
[2]余国江.本真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