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1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1)有助于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课堂氛围,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3)有助于加强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其合作学习能力。(4)有助于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内化和运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1)选择教学案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教学案例。(2)组织引导案例讨论。教师要设计组织好教学,组建讨论小组,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课堂氛围,呈现案例,组织讨论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3)总结、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案例讨论题进行总结、点评,学生也要及时总结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步骤
(一)课前准备工作。(1)确定案例类型。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并根据大学生发展需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为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学习心理、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心理、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择业心理、挫折的承受与应对、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心理危机干预等10个章节,在每个章节中,精选和制作3-4则案例。(2)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通常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包涵一个主要心理问题,这个主要心理问题又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其解决的方法有心理学原理依据且多种多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既可选择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外涵心理学知识的经典事件,也可选择校内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典型例子。(3)设计与组织教学。第一,选择讨论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基本形式,采用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有关学习材料,自己去发现心理知识,获得原理和问题解决方案。第二,选择适当的教学传媒。结合教学目标、案例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表、文字材料等形式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力求吸引学生并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我要说”的冲动。(4)组建讨论小组。一个班级一般组建5-6个讨论小组,小组规模应控制在10人以内,一般以5-7人为宜。在组建小组时,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等,成员间要合理搭配,避免过于沉闷或过于活跃。还要确保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小组领导者可记录并总结好小组成员的观点,为小组在班级中讨论发言做充分准备。(5)熟悉教学案例。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研究案例,既要了解案例的基本情况,还要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这些问题既要难度适中,还要与学生已有的心理知识紧密联系,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参考文献、为学生可能提出超出案例范围的问题做好预案。另一方面,学生要做好个人准备,教师至少提前一周将案例及相关问题和参考文献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讨论材料。
(二)课堂实施步骤。(1)呈现教学案例。按照选择的教学传媒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重温教学案例内容,加深对案例的认识,尽快使学生进入到案例情境中,激发讨论的冲动。教师也可根据讨论问题的多少、主次程度或难以程度采取呈现案例、讨论、再呈现案例再讨论的步骤进行,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讨论疑难问题。采取小组讨论,小组领导者发言、小组成员补充发言,或小组领导者主持、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等多种方式,讨论对案例的看法,如主要心理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其中的心理学知识是什么等。在讨论中,每个人和每个小组都会对案例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这样就会形成许多问题,这就是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区别出案例中的疑难问题。(3)讨论解决方案及其实施。在对疑难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会形成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淘汰一些不合适的方案。确定方案后需要讨论什么时候实施计划,如何付诸行动等。(4)总结、评价与反馈。第一,教师要分析、总结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学知识,使学生明确重点。第二,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加以拓展。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师要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赏识表扬为主,并指出努力方向。第五,教师要要求学生也要及时总结自己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次的讨论调整好努力方向。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学生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二)案例的选择。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一要应尽量选取5年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这个事件既要反映大学生将来可能要面临的心理问题,且具有代表性。第二,案例的答案应具有开放性。第三,案例的难度适中。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2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概念、内容和意义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概念和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关心理方面的记录。主要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基本信息。具体包括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概况、学习和生活情况等基本资料。这些基本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大学生心理的背景资料,可以从学生的学籍档案里面获取。二是学生的心理测评信息。具体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测评记录,记录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交往心理和择业心理等心理活动。通过这些心理测评记录能发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事前干预和疏导,“防患于未然”。三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记录。具体包括学生心理咨询的时间、内容和具体表现,心理教师发现的问题及辅导措施和后续的跟踪记录等。
1.2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意义。我们经常说要保持身心健康,但大家对身心健康的理解过于片面,往往只注重生理方面的健康而忽视了心理方面的健康,各个医院经常人满为患,而心理咨询等心理治疗机构却少人问津。其实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医院为每位患者建立了病历档案,那么,心理咨询等心理治疗机构也应为每位前来咨询的人建立心理档案。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学校和家庭,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好事。一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培养的栋梁之才,是国家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一旦这一群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对国家和社会将是巨大的损失。二是对学校和家庭的意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高校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事前干预和疏导,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同时也为每个家庭的完整和幸福提供了保障。三是对老师和学生的意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能够使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出现心理困惑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帮助,避免悲剧事件的发生,使其在以后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更好地适应社会。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宣传不够,学生参与不积极,使信度、效度受影响。高校一般在新生入学军训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在测试前没有对学生讲解心理测试的作用和目的以及对其今后的影响,致使学生对心理测试认知不到位,参与意识不强,只是应付了事。对于学生一方而言,有些同学因为担心测试结果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或受到学校惩罚等,没有诚实作答。其测试结果可想而知,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致使心理档案的信度和效度都受到影响。
2.2 内容单一,没有保持心理档案的连续性和动态性。很多高校只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了大学生的心理问卷调查或是心理测评,据此筛选出存在心理困难的学生,作为重点管理对象。一般而言,在整个大学四年只进行新生入学这一次心理测评,而且测评记录一旦收集完毕就被束之高阁,成为“死档”,很少被利用。大一进行的心理测试只是代表了那一个阶段的心理状况,随着大学生活的进展,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交往上都会遇到新情况,产生新的心理困惑,出现了新的有心理困难的学生,或者随着知识的积累,经历的丰富,原来遇到的心理困惑慢慢得到了调节,原来有心理困难的学生不再困惑。原来有心理困难的学生不代表永远心理困难,原来没有心理困难的学生不代表永远没有心理困难。大学生处在求学、交友、恋爱、择业的历史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波动和心理困难,仅仅以历史的记录去描述整个大学期间的心理状况是不可取的。同时,学生的心理档案也不仅仅是单一的心理测评记录,还应该包括整个大学期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记录以及发生的反映学生心理状况的重大事件。
2.3 缺乏专业的心理分析和辅导人员。很多高校没有专业的心理分析和辅导人员,一般都是由学生辅导员或者思想政治课的老师担任。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和微妙的,必须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很强的责任心的人才能胜任,从事心理领域的人员一般应该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由这些非专业人员建立起来的心理档案的规范程度和可利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建设档案手段单一、落后。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纸质形式的心理档案,建立档案的手段就是通过发放纸质的心理测评表和进行纸质的心理记录。这一做法非常落后,高校的学生成千上万,一个个地建档,一个个地分析,工作量很大,这样做不便于我们及时地对心理测评结果进行管理、分析和利用,也不便于对某个人的心理档案进行系统的梳理,进行纵向的比较和跟踪记录。
3 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对策
人的心理和身体是一样重要的,身体有了疾病去医院就诊,医院会给患者建立病历,同样,人的心理出现障碍也需要得到疏导,需要建立心理档案。那么,我们可以仿照医院的做法,给正处于人生心理波动较大的大学生来建立心理档案。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我们对症下药,提出以下对策。
3.1 心理测评前要加强宣传,提高心理档案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去医院体检和就医,目的明确,为了身体健康。同样,我们进行心理测评,也是为了心理健康。学校在进行心理测评前,要向大家讲清楚心理测评的目的,要让大家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心理困惑,这是很正常的,我们测评的结果是要保密的,并且对大家的学习和就业等都不会带来负面影响,是来帮助大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的,这样大家放下了心理顾虑,会更诚实地回答问题。同时,认识到心理测评是为了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减少抵触情绪,认真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心理档案的信度和效度。
3.2 保持动态的连续跟踪记录。我们知道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人的心理状况是不一样的,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波动剧烈,心理状况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我们至少应该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心理测评,进行连续跟踪记录,保持数据的动态性。这样产生的心理档案才能反映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才有更高分析和利用价值。
3.3 培养或引进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医生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同样,心理咨询师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而高校的学生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较强的责任心,但是,绝大部分不是心理学专业,也没有获得相应的心理咨询师证书,给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显得不够专业。所以,高校要有意识地引进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当然也可以选拔教师去培训进修获得相应的资质,这样建立的大学生心理档案才更专业,才能更好地分析和利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3
一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意义
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反差大,经常把自己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较,自我意识的矛盾凸显;自我菲薄或自我陶醉,经常抱怨自己能力不足,从而加重自我否定,有的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甚至发展成自以为是;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冲突,渴望独立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又盼望他人为自己分忧,心理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依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竞争意识强,渴望成功,害怕失败,心理承受力较差。随着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在面对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压力时,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成为他们产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因素。为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每一位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首要选择。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大学生的动态心理变化过程,是有效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支持和科学依据,也是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
1.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程序与方法
第一,确定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该包含学生的基本情况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日期、家庭地址、联系方式、身体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等;成长环境,如主要家庭成员的学历状况、职业领域、经济收入水平、教育观念等;社会适应,如人际关系状况、心理创伤事件等;参加心理健康普查的测试记录,如问卷名称和版本、测试结果等;学生咨询记录,如面谈、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网络沟通等具体形式交流的详细记录等。心理健康档案包含的内容越能全面反映学生心理特点,越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而且准确的信息。
第二,科学测评。在进行心理测评之前,要根据本校学生的群体特点,精心筛选,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测量表和心理测试系统,保障测试科学有效,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为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系统平台。测试前对每一位组织测试的辅导员老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测试培训,从人员配备上保证测试的顺利进行。
第三,结果分析。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生开学初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之后,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再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心理测试,并及时反馈测试结果。经过系列的心理测试后,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于学生的个别问题、特殊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进行调适。
第四,形成档案。负责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老师应在严格遵循建立心理档案原则的情况下,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并做出书面报告,依据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要求对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对学生参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咨询、心理状况综合评定、班级活动情况等有关活动情况适时在心理健康档案中反映出来,为每个学生建立一套能反映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的心理成长记录。
2.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有效管理
有效管理心理健康档案是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档案作用的发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有效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心理健康档案的完整性。在新生入校初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之后,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并没有结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状况及时补充更新相关资料,反映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之中,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处于动态管理状态,为发挥心理健康档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第二,遵循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管理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保密性原则,心理健康档案的许多内容涉及学生个人的隐私,因而管理人员在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把心理健康档案中的有关内容向外泄露,避免信息外泄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明确学生及各级管理人员的权限,不能越权查看,只要涉及查看心理健康档案,无论是否专业人员,都必须做好保密工作并按规定程序做好申请、审批和查询登记。
第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开发的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传统的纸质心理健康档案相比,管理起来更加便利、快捷,对于数据统计分析更加迅速和准确。有利于心理健康档案保持建档客观规范,覆盖到全体学生,具有完整性、动态性、保密性等基本特点。心理健康档案网络系统,使心理健康工作者在为学生服务时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状况,及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效率高的服务。心理健康档案的网络系统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了解,提高服务水平。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应用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把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应用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档案涵盖的学生信息,对学生实施为其量身定制的跟踪指导服务。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学生管理服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密切配合,如对于心理普查筛查出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可以综合心理健康档案记录的学生信息和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和评价,做好约谈,科学解释,谨慎分析,做好预案,以合适的方式方法做好对这些学生的干预、跟踪、调控一体化的后期支持工作,确保心理异常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心理援助,早日把心理健康状态调整到正常状态。
第二,通过心理健康档案,横向分析学生的人格特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如根据学生的性格类型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心理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表演等内容丰富的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其性格。
第三,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纵向掌握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历程及心理健康状况,找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事件或重要人物,使学生对此形成正确认知,消除不良影响,发挥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丰富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
第四,利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教育研究工作。根据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对比研究,研究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
总之,新时代要求大学生要以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应对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逆境,形 成健康的心理。各类高校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准确、真实地记录学生各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支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才提供保障。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4
第六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认识爱 理解爱 学会爱 ——大学生恋爱心理
二、活动目标
围绕大学生的情感问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学生对爱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对爱与成长的理性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与学业、情感与自我成长的关系。
三、活动时间
5月12日——6月10日
四、活动内容以及时间安排
1、长沙理工大学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抢答赛
时间:5月12日——5月30日
组织: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研究会科普部
内容:具体见通知
2、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时间:5月12日——5月30日
主题:认识爱 理解爱 学会爱
组织:学院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
3、心理成文
时间:5月15日——6月10日
主题:认识爱 理解爱 学会爱
4、心理沙龙——大学生与爱情
时间:5月12日——5月30日
组织: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研究会沙龙部
5、“两性成长”团体心理辅导
时间:4月10日——6月5日
组织:学生工作部(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6、《美丽心灵》——大学生恋爱心理
组织: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研究会会刊部
7、心理健康知识广场宣传活动
时间:5月20日——5月26日
组织: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研究会调研部
五、活动要求
1、各学院要发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此为契机,结合学院实际,精心策划,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宣传系列活动,并将活动方案(5月12日)与有关活动总结(6月30日)报学生工作部(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各学院要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
3、宣传横幅参照内容以及挂放地点安排见下表,请各学院按要求于5月24日完成。
单位参照内容
学生工作部预祝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暨长沙理工大学第六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金盆岭校区五号教学楼)
预祝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暨长沙理工大学第六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云塘校区综合教学楼前门)
文法学院了解自我 正视自我 欣赏自我 完善自我(云塘校区行健轩1栋)
外国语学院放飞心理之翼,塑造理想自我(云塘校区行健轩2栋)
设计艺术学院预祝我校第六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艺术楼)
走近爱,认识爱,学会爱(云塘校区弘毅轩2栋)
经济与管理学院构建和谐校园,让心灵充满阳光(文科楼)
预祝我校第六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云塘校区弘毅轩1栋旁主干道)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合理享受大学生活(云塘校区甘饴园)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关注心理健康 互帮互助 共同成长(工科1号楼)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合理享受大学生活(云塘校区弘毅轩3栋)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快乐融于集体,进步源于自信(工科2号楼)
了解自我 正视自我 欣赏自我 完善自我(云塘校区甘饴园)
土木与建筑学院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燥;多一点包容,少一些争吵。(云塘校区行健轩4栋)
水利工程学院预祝我校第六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工科3号楼)
快乐的自我、心灵的归宿(云塘校区汀香园)
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快乐融于集体,进步源于自信(云塘校区综合教学楼后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尊、自信、自立、自爱(云塘校区弘毅轩4栋)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与心灵相约,心理健康伴你同行(理科楼)
关注心理健康 互帮互助 共同成长(云塘校区综合实验楼)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与心灵相约,心理健康伴你同行(云塘校区汀香园)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关注心理健康 互帮互助 共同成长(云塘校区工科3号楼)
城南学院预祝我校第六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本学院办公室楼前)
了解自我 正视自我 欣赏自我 完善自我(金盆岭校区东苑学生宿舍区)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合理享受大学生活(金盆岭校区西苑学生宿舍区)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5
[关键词]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163 ― 02
高职院校已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解决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课程,其目标就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问题。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该课程开课质量好坏至关重要。因此,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地教学模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科学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有通过剖析该课程的内容、属性、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一、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教育教学规律
不论那一类心理学理论只要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特点都可以列为采选对象。被选采的心理学理论应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大学良好的校园环境下德、智、体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具有积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在探索研究实践过程中应多方面考虑大学生自身生理反应的成长机制、有效途径、感受能力、将来应对工作的能力、走向社会及人际交往技巧和应变能力。在校期间就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今后走向社会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社区关系、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奠定基础。高职院校思政部门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指导。根据人识论的规律可知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也有一个顺应发生、发展和成熟历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正处多变、发展和逐步定型成熟的特殊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遵循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中心,将重心移至有利于大学生学业成长、进步与成才目标,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大学生教授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对内心世界的认识水平, 关注大学生正常的心理感受,消除大学生对心理教育模式及心理咨询模式的误解。通过科学的心理教育教学模式的运用,让大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相关手段,解决大学期间所遇到心理困扰问题,同时也能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大学生与现实社会的交流心理障碍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实际调节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养成,最终达到促进大学生从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经过不懈努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表现在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水平受限、没有充分的热情、课堂课堂教学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力量偏弱等问题,这些都在是影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内在因素,阻碍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必须得到及时纠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积极的教育活动是灵魂,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基础,教育环境是条件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促进、制约关系,承担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任务。为了获得更好的成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大胆创新、改革和探索,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更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心理训练、指导、自助、矫正、心理陶冶等方面得到体现;创新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充分注意考虑理论与活动课程所占比例。因此只有让大学生参加更多的活动亲力亲为,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对自己身边的一切进行客观地审视,建立正确真实的自我概念,通过积极的活动在内心深处形成客观地自我意识,自我完善人格和心理成熟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一切从大学生心理健全、心智发展视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工作,只有采用符合大学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通过课堂教学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内涵特征,有效地进行心理调节,消除存在的不良情绪,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构建体验式多元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不完全统计,实用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已经超越了普通教学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上有所突破。让大学生亲身经历客观知识世界,获得相应知识体验与情感体验结果。在开展课堂教学规划体验教学模式时,需要积极创设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情景,让大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由依赖性学习到主动性学习、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到自主创造性教育情景体验,积极规避不良情绪,战胜消极情感思想,树立正值向上的健康的情感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体验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活力,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除知识传授外,更要注重具体实践、养成正确的情感体验习惯。因此,将实践与体验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尽可能做到每一堂课都能保证有独立的案例教学、问题讨论等互动环节,有机会要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做到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自我提升。只有真真切切地亲身的体验,才能既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又也获得了情感意志的锻炼,心灵的感悟,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认知法、角色扮演法、榜样引导法、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价值观辨析法、行为强化法等多元化、互动性、高效性及广阔的发展空间,逐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科学地多梯次的教学模式。
三、构建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一般作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开放。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采取科学地教学模式,不能因为是选修课程而照本宣科,一昧地实行简单的知识的传授,不考虑最终的教学成效。课任教师必须审视现代科学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的变革,事实是不仅教学硬件发生了根本性转换,而且软件也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象现代化多媒体课堂教学手段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要随着环境的改变要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播讲授教学模式,根据学校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任教师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尽可能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仍然采取课任教师讲授为主,但课任教师必须借鉴兄弟院校成功制作的精品教学课件结合本校的实际制作自己的精品教学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科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尽管如此,传统的课堂练习、及情景教学、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教学仍然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总之为了获得最佳教学模式,需要更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全方位研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将实际应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互相融合,大胆创新,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应用课堂教学中,才能地让学生和老师互相融入对方的语境和情感中,从心灵深处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将老师课堂传授的知识自然融汇于大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大学生心健康教育作为公共选修课,如果课堂教学采取案例教学法,特别是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教学最能和学生产生共鸣,渗入大学生的心肺,产生震憾效果。课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列举大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进行层层解剖,同时辅助常规教学常用的提问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课任教师只有根据课程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出科学适用的教学框架。如通过对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设计来帮助学生加深感性认识,获得灵感,加深印象。这种教学框架设计的出发点在于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对知识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以强化自己的记忆能力,加深课堂所授知识的理解。课任教师在备课要精心组织安排学习内容,为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要精心挑选了一些适合课堂教学需要的案例,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或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有亲临实践,感受知识的亲身体验,最容易获得大学生的认可。课任教师还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浓厚大学生课堂教学氛围。做到知识的传授与情感培养相结合,书本知识讲授与实际案例讲解相结合,课堂练习与课后反思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总之,只有采取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成功。
四、构建应用多维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已经成功地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普遍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是高职院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制作精品教学课件体现它自身辅助课堂教学的巨大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可通过网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大大优化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资源的利用率。多媒体手段可以实现教学形象直观化、教学内容海量化、教学资源共享化。要尽快建立课程教学网站,这样可有效地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范围,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实现大范围共享提供平台。为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提供便利,既可以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有效地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为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库提供了更多的实现渠道。通过开通学习网站,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随时查找相应的学习内容,重现课任教师上课的画面,便于复习已经讲授的内容,遇到困难可通网站寻找网络教师提供学习指导。建立了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各校精选的优秀教师课堂全程教学录像就可进入共享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寻找所需的各种知识内容,检索到最优秀的课程教学资源,可见网络资源建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建设好课程网络资源库,要将尽可能多的优秀教学课件上传到课程网站中,其中包括学术讲座、录像、网络课程、课外阅读等便于大学生随时点击观看只要登录课程网站可实现全方位课程自学。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研究力度,在建设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站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创造出大学生更加科学的自成体系的学习平台。通过网站学习平台大学生不必面对老师可以完全地自主学习。目前,这种学习平台很受大学生的欢迎。网站学习平台流行的网络答疑与咨询,既延伸课堂教学,又为同学碰到的困惑排忧解难,体现了网络教学的普遍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总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体验式的实践教学和多维度教育技术手段的相互结合,共同作用,最终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参 考 文 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6
笔者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于2015年10月份对华中地区5所高校的共计896名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期待值高,同时失望度也较高。在课程设置方面,80.91%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非常重要,87.72%的学生认为所有在校生都要掌握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在课程内容方面,大学生认为最应当学到的心理学内容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情绪管理(50.89%)、学习心理(46.65%)、人际关系(46.21%)自我认知(40.40%)、爱情心理(33.59%)和网络成瘾(27.34%);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有80.47%的学生认为不应当设置试卷考试,84.6%的学生认为应当多种教学模式并用。
可见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确实存在问题,学生的满意度较低,传统教学方式传授心理学知识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贯彻情感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及课程的实用性。
情感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从而达到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目的的过程。情感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提升教学效率。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学习行为中伴随着产生的情感与学习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情感态度上对课程认可,就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殊性,目的在于给学生减负,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因此只有学生情感上认可,态度上接受,才会把学习心理健康看成乐趣,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情感教学模式应用原则
要保证情感教学有效应用到实际,需要设置凸显人文关怀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更需要贴近现实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因此,教学中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因素。
情绪情感对学习的影响在很多方面是显著的,正面的、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有效提高学生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而传统传输式教学模式,将知识死记硬背式灌输给学生,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有违情感教学模式的初衷。另外,传统课堂环境严肃而生硬,学生的天性受到压制,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教师应当调动课堂内的有利因素,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
(二)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减少学生功利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前传统课程考核模式如考试、论文反而加深学生学业负担。学生的学习具有强迫性和功利性,使学生对此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多样化、更轻松、更实用的课程考核体系应当被积极地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
(三)引导学生应用知识,体验知识获得的愉悦。
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各方各面都能得以应用,要突出这个特点才能使得学生内心真正接纳和喜爱这门课程。教师应当积极地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更倾向实用、高效、有趣的教学模式,喜欢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笔者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学生更喜欢情景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可以模拟实际应用的教学方法。
(四)转化教师角色,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负责传授教材上的知识。而心理学课程理论知识丰富,传授方法不当教师容易成为机械的灌输者,从心理上被学生排斥,引起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转变,加强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做学生人生的导师及生活的朋友。
二、情感教学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具体操作建议
现有对情感教学应用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方面,都是一些概括的、笼统的而非具体操作性的研究,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情感教学应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要真正发挥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将情感教学应用到实际中,贯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就必须将理论转化为操作,将操作量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情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巨大价值。笔者通过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初步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种实际操作方法,旨在为后继研究提供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为案例引发讨论与思考。
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完成知识的讲解。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第四讲――情绪控制,以本校学生刘某某(化名)为例,介绍其面临的两难困境(学业压力与异地的女友),一天晚上终于爆发出情绪问题,提问引发思考“假如你是小刘,应当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小刘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问题情境讨论平均每两个课时一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优点在于引发主动思考,学生积极性高。
(二)巧用课堂内外因素,调动学生积极情绪。
灵活多变地利用课堂内外因素引发学生积极情绪,例如:在绪论部分,介绍心理学之前提问学生是哪个星座,讲出这个星座的种种特性,再提问同学们相信不相信,最后将星座与科学做对比;第十一讲挫折应对中,引入肯德基创始人的案例,讲述挫折应对的重要性。平均每节课一次,课前充分准备,学生反应较明显。
(三)以教师自身为例,举出现实案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以教师自身为例举出案例,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效果更加明显。另外,以自身为例可以避免学生出现投射反应,清晰地认识到人格的界限。
(四)组织分组对抗,引发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