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评价管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评价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张骏祥;电影的文学性;叙事传统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工作者曾密切关注过电影文学性和文学价值的电影学术问题,90年代电影界有学者重申和发挥了当时参与该问题讨论的重要人物——著名电影理论家、剧作家、导演张骏祥所提电影的文学价值等主张,肯定了张骏祥电影文学观的合理性①,本人虽已发表《论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②,但意犹未尽,加一补充,以期引起进一步探求电影本体论意义上电影文学的价值。
一
张骏祥指出:“电影文学应该不是指纸上印出来的剧本,而是最后通过电影表现手段拍出来的电影。真正最后完成的电影文学是在银幕上放出来的电影。”③
“电影文学究竟是指什么而言呢?一般讲电影文学,往往想到的是印在纸上的电影剧本,说是影片的基矗……但剧本确实还不是完成了的电影文学。真正的电影文学的完成形式是最后在银幕上放映出来的影片。……真正完成的戏剧文学是在舞台上对观众演出了的那台戏。人们对那些只能在书房里读读,在舞台上没有效果的‘书斋剧’,是不承认它是好戏剧文学的。即使是好作品,例如契诃夫的剧本,在没有得到莫斯科小剧院的演出之前,也不可能真正显现出它的光辉。一个电影剧本的光辉,更是非拍成影片在银幕上放映,就不能完全显现出来。”④
《不要忘了文学》一文里,荒煤讲:“电影文学,只有通过影片的再创造,才能够最终体现其文学价值。”可说与张骏祥的观点一致。《电影剧作》1982年第4期刊登过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开展关于电影文学性的讨论的几种观点,也可佐证、补充张骏祥、荒煤关于电影是最终体现文学价值的主张。一种观点认为,电影剧本不是阅读文学,而是未来影片拍摄的基矗因此,除了一般文学的规律之外,电影文学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要服从于电影综合艺术的形式,要考虑到为未来影片提供摄影、音乐、美工等综合艺术发挥的天地。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应把电影的文学性单纯理解为电影剧本的文学性。一部影片的文学性要靠综合艺术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也就是说,电影的文学性是指整部影片用综合艺术手段所体现出来的文学性。它涉及各个艺术部门,核心是看能否运用这些艺术手段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对象。对电影的文学性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电影剧作的文学语言和描段,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影片反映生活真实,探索现实的底蕴、创造艺术美的严肃追求上。
张骏祥所理解的真正最后完成的电影文学是在银幕上放出来的电影,“实质上这是一种对于影片的高级要求,根据这样的要求,一些只讲究编造情节,不注重刻画人物,甚至低级庸俗、毫无文学气味的影片就不能列入电影文学之林。它的出发点是以文学的高度来要求电影,其目的显然在于提高影片的文学素质和艺术质量。这种提法的用心无疑是可取的,但是,按照流行的观点,电影文学的基本涵义仍旧是指‘纸上打印出来的剧本’,而不是指影片本身。因为影片是由镜头画面组成的,不是由文学组成的,因而是电影艺术,而不是电影文学;只有用文字组成的电影剧本才是电影文学。”⑤这一观点是相当有代表性的,说影片是由镜头画面组成的,涉及电影的外感形式,镜头画面要表述故事、情节,离不开文学,如果说电影不单纯是文学组成的是对的,说电影不是由文学组成的似乎绝对了些。故事、情节甚至人物的性格、语言等等,有哪一样离得开文学的设计、构思呢?再说把电影文学的范围只划于剧本也是不全面的。如果把电影文学仅仅限于故事片的电影文学剧本,以区别于导演编制的电影分镜头剧本,好像难于成立。电影分镜头剧本就没有文学的内容吗?很难设想它不是剧本的一种形式。如果编剧能一步到位,不经过导演的分镜头剧本,不需导演做什么大的改动,就能把剧本直接搬上银幕,那肯定是符合电影特性的好剧本。不可把剧本和影片对立起来,划出文学与非文学的鸿沟。不止电影分镜头剧本,像电影诗、电影小说、电影故事等都可划入电影文学的范围,影片都可划入电影文学的范围,何况这些诉诸文字的东西呢?至于说到只有用文字组成的电影剧本才是电影文学,除限制了电影文学的范围外,也说明了在对文学的看法上,固守着传统的文学观念。关于文学是不是都要用文字表述,张骏祥在阐明电影既是艺术又是文学的见解中做了交待。此不赘述。
二
电影文学与一般的文学体裁相区别,是与电影的特性密切相关的,是一种文学样式,终将组织一系列银幕形象,构成整体演出。余倩在《电影的文学性和文学的电影性》一文中认为:“由电影剧本到银幕,这是由文学形式向电影形式的转化,并不是由未完成的文学形式向最后完成的文学形式的发展。因而说电影剧本还不是完成了的电影文学,把电影文学的完成形式说成是影片,认为‘电影就是文学’,这就混淆了电影和文学的表现形式的界限,混淆了电影和文学的不同的性质,并且也不符合电影创作的实际。”把未经拍摄的电影文学剧本排除在电影文学之外,是不大妥当的。余倩说不符合电影创作的实际,在这一点上是对的,但余倩说混淆了电影和文学的不同的性质,有言过之处。由电影剧本到银幕,当看作是电影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剧本,未进入拍摄,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剧本不能看成是一般的文学作品,是经过电影特性改造了的文学,文学性与电影性相溶合,故从文学形式向电影形式的转化也属于表面化的看法。
马德波在《在探索中演变的我国电影观——从关于“文学价值”的讨论说起》一文里,看到了“二十年前的张骏祥和二十年后的张骏祥争鸣”,并认为张骏祥在理论上的变化是触目的,但并不意味着他的电影观的变化,从张骏祥的作品和理论来看,他始终是把电影(故事片)作为一门“讲故事”的艺术,不曾离开叙事传统。因此,他前后不同的说法,只是由不同的“针对性”所致。50年代是针对一些不熟悉电影特性、初事电影的编剧讲的;80年代是针对生硬地搬用外国70年代某些电影手法的中青年导演讲的,而“总的目标则是前后一致而非自相矛盾的”。有论者以为,“正因为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所以他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美学上的实践意义而不是理论意义。”⑥这样的论断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在理论发展中是具有其理论意义的。张骏祥有关电影的文学价值见解所引发的“争论的特点是联系电影创作实践,达到了‘电影化’分歧的高度,不论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质量的提高或对于电影艺术理论自身的建设,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张骏祥“文学价值”等观点是电影的文学性讨论这一理论争鸣的中心议题,既有以往理论的总结,也有未来理论的展望,较有系统性、思辨性。如果否定其理论意义,从某个角度说,就等于否定这场讨论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张骏祥在电影本体论上的探索也是视而不见的,显然两位论者所作的结论是不恰当的、不公允的。
照马德波看,张骏祥过去是为了发展叙事传统,现在是为了保卫叙事传统。张骏祥的电影观是一贯的,可见不管是发展叙事传统也好,保卫叙事传统也好,承接电影的叙事传统是张骏祥电影文学观所一直坚持的原则。
在50年代,张骏祥“颇为详明地论述电影思维、蒙太奇思维的重要性,宣称电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这些表现手段是用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刻画人物性格的。……既然作为电影的文学,为未来影片提供基础或蓝图的文学,它必须用电影思维、蒙太奇思维来组织材料,构思结构,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运用电影的长处。它不可能是‘纯文学’,只能是电影的文学。在这里,文学作为综合艺术的一种元素,它必须遵循电影艺术的特殊规律,并且是为电影服务的。……按照80年代张骏祥的理论,则文学创造价值,电影只不过是用自己的手段表现这些价值而已。文学是内容,电影是形式,是外壳,或者只是一种把文学内容装进去的‘容器’!文学是表达主题、塑造典型、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而电影则是体现文学所创造的价值的手段了”。
这里,认为文学是内容,电影是形式是张骏祥的主张似大不确切。张骏祥说过,苏联有过一种不好听的说法,说电影剧本只是个“容器”,只是把将来完成的电影在里面暂时放一放的“盒子”。这说法当然不对。反过来说电影只是一种把文学内容装进去的“容器”,这说法同样有毛玻况且张骏祥指出过,把电影手段理解为形式,文学价值是内容,这种说法有一部分道理,但不完全,说明张骏祥并不认可电影是形式,文学是内容的说法。
我们今天研讨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当然是与对8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整体发展的评价相联系的。有论者在评述这一段理论思潮时讲:“描述八九十年代电影理论主题和形式的转换,也就是阐释西方理论在中国本土的容纳和演化”⑦。显然,这个结论并不符合中国电影理论建设的实际。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诚然受到了西方电影理论的影响,但并不是八九十年代每一个理论主题和形式的转换,都是在阐释西方理论在中国本土的容纳和演化,这样看,就否认了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民族性和独立性,即使是吸收西方电影理论,也不是全部照搬,而是有所选择,为我所用,西方的电影理论在我国发生变异的情况并不奇怪。
我们不要一味忙于解构、否定以往我们的理论资源,即使我们有了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我们也脱离不了已有的理论基础,割不断我们的传统。事实上,从我国30年代起至今天,中国电影优良的传统中就有重视电影的文学价值及电影文学家的作用的传统,这个传统不应该中断,当继续发扬光大。21世纪愿中国当代电影像张骏祥所说的那样,“坚定地站在优良的传统的基础上,清醒地借鉴外来的东西,创我们自己的‘新’”。
[page_break]
三
如果只讲文学性、文学价值,矫枉过正,就会走向极端,也不能说是全面的。张骏祥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电影笔记》一文中说:“强调主观描写,大量运用旁白,作者站出来讲话,强调综合艺术中的文学性描写。然而舍弃了电影艺术的综合性能,丢掉十八般武艺作用一样,这是自己绑起一只手去作战,其愚不可及也!而结果是电影成了活动图画,成了文学朗诵,于是电影就没有了!”由张骏祥等人引发的电影文学性的讨论,使人们对文学性的注意,远远大于对电影性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少人看来,……‘文学性’,乃属于电影艺术之‘本’,而‘电影性’则不过为其‘末’的缘故;而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我们一些同志谈起……‘文学性’来,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当论及‘电影性’问题的时候,则显得‘底气’不足,言之无物。当然,不能说强调典型形象对于电影的重要性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只是从……‘文学性’出发而要求电影,恐怕就不那么科学,不那么符合艺术规律,问题在于,对于文艺创作来说,从来没有‘一般的’典型形象,有的只是文学的典型形象,戏剧的典型形象,电影的典型形象,没有也不可能有在同样程度上属于两种艺术的典型形象。……电影要真实、深入、多面地揭示丰富的生活内容,电影要创造独特的美学价值,只有使自己和它的特性相适应才有可能。因此,要解决电影反映生活的问题,要创造具有银幕意义的典型形象,就必须深入探讨电影思维的特点、方式、规律及其与其他艺术思维的关系。应当说,这是我们的电影理论所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之一。”⑧这段话可给我们带来反思。但所论典型形象似有牵强之处。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我们不是不可以探讨“一般的”典型形象的,在文艺家的创作活动当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就存在着个性化与概括化相统一的典型化过程。从文艺理论上可以概括文艺典型形象的涵义、特征、规律和方法。这是理论的逻辑概括,具体到抽象的上升。至于说到综合艺术的典型形象,也是可以从文学上、音乐上、美工上等艺术部类进行专题分析,就电影讲,从音乐角度塑造典型形象,从美工角度塑造典型形象皆可,从文学角度塑造典型形象有何不可?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艺术的典型形象的塑造在综合艺术中是完全成立的。在当时也确实出现了光讲文学性还不够,还应强调发挥综合艺术各个部门的特性的声音。众所周知,电影性,电影特性,可说是电影艺术这一形式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基本特征,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和空间艺术的造型性有机地交织起来,以镜头为语言,按照蒙太奇方法组成的声画结合的艺术,实现了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照相性与变相性的统一。张骏祥本人也表述了对电影特殊表现手段的关注,涉及到了形式、技巧之类的东西,它们是用来为电影内容服务的,实际上电影艺术的特性又不止于文学性这一点,还有跟自身为综合艺术这一总特征相联系所带来的多重属性,确立电影价值观,离不开文学,也离不开艺术,我们也应继续像当年出现的强调发挥综合艺术各个部门的特性那样,深入探求电影艺术的特性与规律。电影文学脱离不开电影艺术,“电影制作的艺术完成才是对某一事件、人物整个过程艺术表现的终结。……应把重点放在电影艺术本体的探求上,没有必要对电影的文学性诸问题过多孤立地涉及。”⑨影片质量,既关系到文学这一种类,也关系到摄影、音乐、美工等艺术种类,既关系到编剧,也关系到导演,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电影这一综合艺术之所长,提高这方面的功力,就能解决影片质量不高的问题。可见,强调提高电影的文学性与强调提高电影全面的艺术性,是电影文学与电影艺术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张骏祥在《大力促进电影剧本创作》一文中说:“电影艺术要有一个极大的飞跃,放出有电影以来还没有放出过的灿烂光辉,非有待于有洞烛人生哲学的见解,有深厚的生活感受,又能创造性地运用电影表现手段的大作家出现不可”。只有在有了相当数量的、掌握了电影创作的规律和表现技巧的作家的基础上,才会出现电影史上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我们已经进入WTO,在电影生产上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电影发展的文化战略角度看,中国电影必须培养出大电影作家、大电影导演、大电影演员、大电影摄影等出色的电影创作人员,我们的民族电影就有振兴的希望?
注释:
①参见谢飞《对年轻导演们的三点看法》,《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
②参见拙文《论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蒲震元、杜寒风主编、李胜利副主编《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③张骏祥:《对电影的基本看法——在上海业余电影创作评论学习班上的发言》,《张骏祥文集》下册第1706页,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④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在一次导演总结会议上的发言》,《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逊第3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以下本文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自该书,有关荒煤、余倩、马德波的引文也出自该书。
⑤叶元:《电影文学浅谈》前言第1-2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⑥饶朔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第150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评价管理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首先介绍图书馆配市场的起源,提出馆配商的概念并构建其服务模型;其次分析国内主要馆配商的特点,着重就馆配商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评价进行探讨;最后指出科学评价馆配商的各方面能力可以为图书招标工作提供统一科学的评分标准,同时提升馆配商的服务质量,促进馆配行业的健康发展。
[分类号]G253.1
1、图书馆配市场的起源
近年来,国家规定各级各类图书馆人均藏书量须达到一定标准,图书馆为完成达标任务,纷纷加大了采购量,图书馆配市场一下子热闹起来。目前全国各类图书馆大约有8万多家。据有关部门推测,现在每年的图书馆采购量有50亿人民币的市场需求,且图书馆的采购能力每年都逐步增长。许多图书馆、尤其是大型图书馆,图书采集的主动性逐步增强,对图书市场的专业性、规模性和服务的主动性等要求逐步提高。过去沿袭的被动的采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图书馆图书建设的需要,图书馆市场正逐步变为一块膨胀的大蛋糕。
另一方面,图书馆配市场与零售不同,零售是大众市场,只管卖,不管售前或售后的服务,而图书馆购书有自己的特点,售前需要有编制好的采访数据,售后需要编目数据等。针对这一市场特点,近几年来,一些为图书馆购书提供专业一条龙服务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新华书店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图书馆专业化的供货市场也逐步成熟起来。这一切都传递给图书馆界一个信息: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都在努力打造图书馆专业化供货市场。
2、图书馆配商的定义及馆配服务模型的建立
在市场经济中,贯穿产业发展的一条规律是:市场机制和结构转换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企业间的自发竞争,实现市场结构由分散型向寡头垄断型结构模式的转变。这条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中国图书分销产业和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验证,即图书馆配商这一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的出现和逐步壮大正是两者发展的结果。
“图书馆配商”一词源于台湾的中盘商,意为联结上游出版社和下游图书馆,分销图书并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间商,其服务模型如图1所示。
3、国内现有主要图书馆配商的分析和比较
国内图书馆配市场从2000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2006年进入调整规范时期,经过大浪淘沙后,幸存下来的可分为三种:①“新华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新华书店总店、江苏省新华书店、浙江省新华书店等;②“出版社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等;③“民营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湖北三新图书有限公司、安徽省儒林图书发行有限公司等。
就规模和实力而言,新华书店具备了同国内任何一家图书馆专业供应商相抗衡、竞争的实力。它具有雄厚的资金、分布密集的网点、大规模集团采购的优势、正版图书的保证、与全国众多出版社多年的合作背景等,但由于我国的各类图书馆目前高度信息化、集约化、网络化,采用计算机管理,不少新华书店并未跟上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此外,新华书店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区的经营。
相比较而言,民营商更活跃一些。它们的服务更专业化,效率也高,能向图书馆提供售前采访、编制书目、售后加工的服务,图书馆拿到书以后,甚至可以直接上架。而且,民营企业主动灵活,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打破地域限制,开拓全国市场。
跟民营书店和新华书店相比,出版社在馆配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更多体现在专业明确上。如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馆配品种定位于高校出版社、科技社以及中央级大社的产品,目前可供品种已达15万种。与这些品种相配,它们还开发了一系列服务措施。比如编日采访数据的网络一体化;全程跟踪征订、采购、分拣、编目、加工、运输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等。但出版社个体不具备品种规模,从专业分工上讲,服务也不是出版社这样的生产商的中心工作。因此,对于出版社是否适合做馆配商,业内也颇有争议。
4、馆配商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评价的探讨
图书采访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对馆藏质量、馆藏结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近几年与馆配商的合作,我们对馆配商管理水平和能力评价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总结如下。
4.1馆配商所能接受的采购方式
不同的采购方式决定了图书的到书周期、数量和质量。图书馆采购方式中的纲目购书(主题购书)、期货购书(预订图书)和现购各有其优点和缺点。总的来说,期货购书能基本保证图书的数量,但到书周期长,文献质量难以控制;而纲目购书和现采能缩短到书周期,有效地控制图书质量,但因受时空等客观影响,文献的品种和数量将受到限制。因此,笔者认为采用三种互补的方式更符合实际需要。目前馆配商能提供的采购方式一般只有期货购书和现购两种方式,尽管有馆配商在实践纲目购书,但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最多只能说是中国特色的。开展这项工作是有难度的,它需要馆配商具备以下两方面能力:①能编制以学科主题为主线,以文献特点为辅助的纲目表;②能界定较窄主题领域中的图书学科层次。随着藏书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馆配商接受这一先进的方法,与国际接轨。
4.2馆配商预防重复采购的能力
图书馆文献采购方式的多样性,必然带来重复采购的可能性。图书馆在订购图书时都会进行工作,但在现采和期货购书同时进行的时候,就会碰到这样的具体情况:有些书做了预订,但由于到书周期比较长,造成事实上没有书到馆,以后能否到馆也还是一个未知数。对于这类书的处理,通常的做法是引进现采的,取消原有的预订,以防重复;另外大型高校图书馆从事图书采访的人员比较多,有可能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不同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也将导致图书的重复。面对诸如此类的情况,馆配商是否具有预防重复采购的能力将显得十分重要。
4.3馆配商采书所覆盖的出版社的数量及质量
这主要是指馆配商要与绝大多数出版社有供书合作关系,并且应是各家出版社的“黄金”客户。高校图书馆同公共图书馆在这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高校图书馆对出版社质量上的要求远远高于数量上的要求,因为我们做过一个统计,我校图书馆采购的图书有70%以上来自于20%的出版社,所以我馆要求这20%出版社所出的书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的出版社就不重要。我们也做了不完全统计,馆配商无法采购到的图书中有70%以上来自地方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说明馆配商在地方版图书的采购方面有待于提高。
4.4馆配商对图书馆调整要求的反应能力
图书馆采购图书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书没有到馆以前,随着采访人员掌握信息的增多、读者需求的变化,随时有可能进行增补和减少甚至取消某些品种。比如:①有些书因为信息的限制,采访人员在预订的时候可能会采用比较保守的方法少订复本,但在看了书评或者其他信息后,觉得书的质量比以前了解的要好,就会要求增加复本,相反就会减少或者取消复本;②随着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对刚设立的学科往往需要补充一些文献;③读者推荐的、个别急需的专业性极强的图书等。针对上述情况图书馆可能调整配送要求,从而要求馆配商有比较快的反应能力。据我们所知,在具体工作中遇到此类情况,馆配商很容易忽视,因为这项工作比较繁琐,涉及到的订购数量有限,大多不乐意去做。
4.5馆配商提供查漏补缺的能力
采访人员除了正常的选购工作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收集图书的出版信息,并根据以往订购情况,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但这些书往往比较难采,有些甚至是作者自办发行或印数特别少。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馆配商需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
4.6馆配商拥有的学科优势和行业优势
馆配商的学科优势是指它在提供某些学科的图书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北京有个规模不大的馆配商,从其网站上,我们发现它主要提供高层次的文哲史方面图书,并且非常齐全,十分符合高校图书馆的收藏需要。行业优势是指在图书发行市场、馆配市场中处于比较高的地位。要形成这两方面的优势须经过长期积累,它是图书馆界、出版界对馆配商以往工作的总体评价,一旦出版社认可这些优势,它就会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图书产品提供给这个馆配商,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同其合作,形成图书采购的良性循环。
4.7馆配商提供各类数据的能力
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的计划和评估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包括全年出版图书的总量、平均价格、各类图书的到货率等。平时采访人员也在收集这些数据,但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有核实的机制,这样可使馆配商和采访人员互促互进。如我馆有一段时间馆配商提供的农业类专业书明显少于采访人员收集的书源信息,马上核查,发现是因为利润的关系,馆配商们不愿采集,经过协调,终于把这些漏掉的书补充完整。
4.8馆配商的现代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
4.8.1馆配商应拥有自己的网站和高质量的检索系统网站上应有各类供采集者用的书目数据库,如:最新书目数据库、库存书目数据库、自编数据库、“三目”(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上海新书目)数据库等。数据要准确全面且更新及时,否则会给图书馆采购带来很大麻烦。
4.8.2馆配商与出版社之间应实现出版物流通信息对接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因为书的真正源头是出版社,如果馆配商与出版社能实现信息交换,那么书目的更新速度和准确程度都将大幅度提高。我国于2006年4月1日起实施的《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将加速我国图书发行行业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减小经营风险,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出版发行业市场化、产业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也将对图书馆这个终端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4.9馆配商对所供文献的编目加工能力
文献信息处理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发展,使得文献编目数据的处理可以批量化、一次性完成,从而为图书馆所共享。图书馆普遍要求馆配商提供中文图书的CNMARC标准格式的编目数据,以便于图书馆编目人员套录后进行网络,生成馆藏书目数据库,降低图书馆编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也希望馆配商能够做好前期的图书加工服务,比如完成加盖馆藏章、加贴防盗磁条、书标和条形码等简单工序,大幅度地减轻验收人员的劳动,在数据和图书加工问题上形成有效的服务体系。
4.10馆配商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的综合素质
一个馆配商的经营理念会直接影响图书馆的采购效果,图书馆都希望馆配商能正确处理利润和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馆配商面对的是全国700多家出版社,这些出版社给予馆配商的利润不尽相同,如何处理那些利润较薄、采购成本较大的图书,将是一个馆配商的社会价值观与经济观的取向问题。另外,馆配商拥有的员工的综合素质也将体现一个企业的服务水平,如,2007年1月l号开始实行国际标准书号升位,由原来的10位升至13位,最前面加978,后面的校验码发生了变化,但有的馆配商在给我馆提供书目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水平有限,就简单地把书号前的978去掉,造成结果完全错误,所幸的是我们发现及时,没有造成大面积重复采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5、探讨评价图书馆配商能力的意义所在
目前图书采购采用招标方式已经得到各图书馆的认可。但国家还没有一部图书馆法或相应的文献资源采购条例来规范这样庞杂又极其特殊的商品,因此科学地评价馆配商的各方面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5.1招标中对馆配商可形成统一科学的评分标准
正因为图书商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需要对馆配商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采购方法上做好制度性的安排,不能就其一点不及其余,要形式而不要内容,造成文献资源的制度性缺失。
5.2规范馆配市场价格秩序
不同类型的图书供货折扣率总体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对图书类型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只有通过综合评价才能制定合适的图书折扣率,让真正有实力的馆配商进入市场。
5.3提升馆配商的服务质量
馆配市场是新生产物,许多服务准则要靠图书馆人自己制定,否则将会造成对图书馆的需求中标单位难以满足,而中标单位提供的服务图书馆又根本不需要的局面。
评价管理论文范文3
1.丰富指标体系的设计目标。
指标体系设计上坚持提升集约化和精益化管理水平原则:一是提升财务评价与公司目标的联动性,促进向集约化运作转变,发挥源头导向作用;二是提高财务评价对公司战略的敏感性,突出财务评价对生产经营的导向作用;三是从多个角度设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满足公司经营绩效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需求;四是夯实财务基础工作,提升公司财务专业管理水平,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为提升集约化管理水平提供根本保障。
2.分类设计财务评价指标。
充分考虑指标设计的时效性、易观测性和可考量性,确保所设计的指标便于操作和管理。具体在评价指标设计过程中,对指标的内容、层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再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构建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指标方面,以国网公司资产经营同业对标指标为基础,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针对经营管理中需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优化完善资产经营同业对标指标,引导基层单位从片面的财务绩效考核向提升财务管理整体水平方面转变。定性指标方面,以突出财务管理性、提升工作主观努力性、减少客观性因素为原则,修订每年财务管理定性评价、财力集约化管理、资产经营管理对标体系。
3.加强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建设。
零散孤立的财务指标分析价值不高,只有将孤立的指标组合起来形成体系,才能深刻、全面地反映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此,财务评价指标根据数据来源的不同,分为纯财务指标、纯业务指标和混合型指标;指标主题则是根据财务分析的目的类型,搭建出相互关联的财务指标体系,深刻反映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各方面的情形。
4.做好指标体系的导向化建设。
根据国网公司年度财力集约化考评体系专业分值分布情况并结合当年财务工作安排,公司将对供电类单位纳入评价的预算管理、会计信息、电价电费、资金管理、资产产权、稽核评价6个专业基本分权重设置为:15%、15%、14%、14%、28%、14%;对非供电类单位纳入评价的5个专业(电价电费专业不评价)基础评价得分按实际分乘以100/86的权重调整为100分;年度总分=季度基础分加权平均+鼓励加分;鼓励加分项满分10分,对于典型经验转化、管理创新、人才建设等加分项中不具有对应工作内容的指标不予加分。
二、控过程,多维评价手段并举
建成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仅实现源头导向作用,实施的效果还取决于财务评价的执行是否到位。为此,公司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引入指标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借助对标排名、财务稽核、风险监控等多维评价手段,努力践行财务评价过程,确保将财务评价指标源头导向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公司集约化管理水平。
1.实施评价指标动态调整。
在传统财务评价工作中,指标体系相对固定,更新速度较慢。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的不断加快,公司发展目标的不断调整,传统的静态指标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为此,公司建立了指标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在筛选、甄别、归纳定量与定性财务指标的基础上,以提升集约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实施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动态调整,从相关性、可管理性两大维度对指标库进行分析,确定每年的评价重点,有效衔接资产经营管理对标体系。
2.实施同业对标排名。
借助同业对标排名,实施财务评价,包括资产经营、财务专业管理、财务工作三个方面的同业对标。资产经营同业对标方面,按照国网公司提出的全面拓展同业对标深度广度的要求,深入剖析现状、尊重实际、争取突破,积极发挥资产经营对标对公司经营管理的源头导向作用。财务专业管理对标方面,每年根据当前财务管理需要,设定财务专业对标主题,在基层单位范围内开展对标工作,以经验交流会的形式,组织各专业标杆候选单位进行经验交流,通过讲解演示,现场投票的方式决定管理专业标杆,入选公司典型经验库,发挥典型经验的引路作用,在公司系统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财务工作对标方面,加强财务工作精益化、标准化建设,维护财务工作秩序,夯实会计基础工作,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3.实施财务稽核。
构建财务稽核规则库和财务稽核专家库,依托稽核“双库”大力开展财务稽核活动,确保财务评价实施。在稽核过程中,公司同时做好把握两个“结合”,即现场稽核与在线稽核、日常稽核与专项稽核相结合,成效显著。其中,在线稽核工作依托公司一体化信息平台,根据稽核规则库所设立的规则,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在线稽核工作机制。通过在稽核系统中设置稽核取数关系及问题判断标准,对各单位的财务和业务信息实施自动过滤、网上查证、在线分析,定期通报在线稽核情况及有关结果,实现了过程、状态的及时分析。
三、重结果,实现评价闭环管理
1.分析结果,持续改进财务评价。
重结果分析是实现财务评价闭环管理的前提条件。公司牢牢把握集约化管理“横向融合,纵向集中”特征,在分析过程中坚持做到“两个深入”,即横向分析延伸至业务前端,纵向分析深入至底层责任单元,力求抓住本质,为财务评价其他业务环节工作奠定扎实基础。注重将财务评价分析结果反馈至财务评价的各个业务环节,利用分析结果持续改进财务评价体系,实现财务评价的闭环管理。
2.考核预警,确保财务评价落实。
评价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贾平凹 “大散文”观 理论贡献
“大散文”如果是一面旗子,应该说是著名作家贾平凹首先举起来的,1992年9月“大散文月刊”——《美文》创刊时,贾平凹作为主编曾旗帜鲜明、笼而统之地喊出了一句口号:大散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的“大散文”观可以说是呼应声最高的散文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口号,尽管这种理念问世以来遭到不少的批驳与质疑[1],但它还是得到了创作界和评论界的普遍认同和肯定,国内许多杂志相继开办“大散文专栏”,对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2年10月,在《美文》的创刊辞之中,贾平凹率先提出了“大散文”理念,这种“大散文”观的提出,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贾平凹在具体、深入地考察了当时散文创作的发展状况后,指出散文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上都逊色太多,仅限于花花草草,借景喻情、喻理,或一人一事的个人抒怀,很狭窄,有种打不开的感觉。他之所以提出“大散文”概念,事实上是在倡导一种风气,一种关注现实社会的大境界,也在于拓宽散文创作的路子,将散文还原到生活中。如果“不了解这个大背景,如果仅从‘大散文’三个字字面上来看,就难以理解我们的用心;”[2]“提出这个观点它是有背景的,1992年我们办这份杂志(指《美文》杂志)时,散文界是沉寂的,充斥在文坛上的散文一部分是老人们的回忆文章,一部分是那些很琐碎很甜腻很矫揉造作的文章,我们的想法是一方面要鼓呼散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性,要有生活实感,境界要大,另一方面鼓呼开拓散文题材的路子”[3];他还进一步指出“现代汉语散文在建构它的规范的时候,出现了最大的危机是散文不接触现实,制造技巧,而粉墨登场的就以真善美作了脸谱,以致使散文长时期沦为平庸和浮华。我们在反对琐碎、甜腻、精巧、俗气、虚假、无聊的散文倾向时,应该寻着这一切现象的根源”[4]。可以说,“大散文”就是贾平凹及其同仁们为补偏救弊所开出的独特处方。他们力图“还原到散文的本来面目”,“复归生活实感和人之性灵”,“鼓呼扫除浮艳之风;鼓呼弃除陈言旧套;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情感;鼓呼更多的散文大家;鼓呼真正属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散文”[5]。
此后,贾平凹一直高调宣扬这一观点,他曾在多种场合屡屡谈及创办《美文》杂志的动念及对“大散文”的理解:
“我们的目的就是倡导散文的真情实感的恢复,呼唤一种大的气象,使散文生动起来,为真正繁荣我国散文创作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6]
“‘大散文’概念提出的时候,我们的粗略想法是:①张扬散文的清正之气。写大的境界,追求雄沉,追求博大感情;②拓宽写作范围,让社会生活进来,让历史进来。继承古典散文大而化之的传统,吸收域外散文的哲理和思辩;③发动和扩大写作队伍,视散文是一切文章,以不专写散文的人和不从事写作的人来写,以野莽生动力,来冲击散文的篱笆,影响其日渐靡弱之风”。[7]
“‘大散文’这个词,是我们的共识,也是办刊的宗旨。……‘大散文’一词的提出,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要标新立异,它是有背景的。……‘大散文’是一种思维,一个观念,不能简单说成这样写就是大散文,那样写了就是小散文,或别的不大不小的散文。”[8]
“纯以字面上看,‘大散文’这个词似乎不通,但矫枉过正,主要是强烈地表现我们的追求和倡导。具体来讲,一是强调散文的真情,有其生活实感,有史感,有美感。二是强调扩大,或许也是恢复题材面,不能把散文理解为那些咏物抒情式的,要大而化之。”[9]
“‘大散文’讲究的是散文的境界和题材的拓宽,它并不是提倡散文要写大题材,要大篇幅”[10]。
综观贾平凹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对“大散文”的阐述,我们可以大体上看出其“大散文观”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简而言之,他的“大散文观”包含有三个认知向度:其一是要求散文的题材、内容要大,即散文的内容要从狭小的个人情怀中走出来,要关乎时代、社会;其二是主张散文的审美境界要“大”,美学风格上要追求“大境界”、“大气象”;其三是主张散文的文体形式可以“泛化”,也就是贾平凹所说的“散文是大而化之的,散文是大可随便的,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11]。
这种观念曾在散文界引起不小的轰动,也引发了当代散文观的第三次大争论。有赞同者认为,要繁荣散文创作,首先需要的是包容,需要兼容和宽容。散文不能搞成吟花弄月和小摆设之类的东西,而要张扬民族精神,要有黄钟大吕的气概,要关照人情世态,要表现人格精神,而“‘大散文’观念的提出,有助于开拓散文的疆域,有助于开拓作家的眼界”[12](王愚);也有学者认为“‘大散文’的提出,是贾平凹对散文对文学以及整个文坛的一种感受。作家提口号,向来不考虑理论上是否规范,他只是对散文创作的萎靡之气感到不满,因而提倡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大气魄的散文。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散文’的提法是成立的”[13](李星)。还有人认为“大散文”这一观念在两个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即一是让作家有大视野、大气度、襟。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家本人,只要大起来,作品自然就大;二是在散文领域中不过细切割,有弹性,才有利于散文写作[14](畅广元)。更有批评家认为“大散文”的提出“是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人们渴望改革散文的美学要求”,“是当代散文创作的一个目标,是呼唤散文大家的一种现代性的诉求”,它“对于推动中国的散文创作和理论建设,具有不可抹煞的积极意义”。并且认为这种“大散文”在本质上、在内在精神上,“主要是指一种观念形态,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由博大的人文情怀和人格智慧孕育出来的大气魄、大格局和大境界。正由于具备了这样的‘内质’,所以‘大散文’拒绝内容上的琐碎平庸,它在思想指向上呈现出文化反思性、现实批判性和思考深刻性的特征;在艺术形式上追求自由优美而不唯美,扬雄沉厚实之声而抑甜腻靡弱之风”,正因“大散文”的倡扬和创作实践,所以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才如此红火,才如此扬眉吐气地成为超越小说诗歌和戏剧的“时代文体”[15]。作家刘成章、叶广岑等人也认为“大散文”这一观念是顺应社会生活发展的,如果坚持下去会对散文的变革产生极大影响。
而对“大散文”观的批评往往只抓住其“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这一点,认为贾平凹的“大散文”观其实并无多少新意,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认识散文的。比如,多年来致力于散文文体问题研究,力主规范、辨析和净化散文文体,令散文真正“弃类成体”的著名散文理论家刘锡庆教授就认为,“散文就是‘一切文章’,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命题,这样的散文观念实际上又回到了古代。古典散文就是这样。这等于主张题材、范围的‘大’,而不是精神气度的‘大’、深度的‘大’。所以,‘大散文’成了什么人、什么题材都可以写,题材面大了,写作的人的面也非常广了。他希望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写散文,甚至连个体户、企业家的就职演说等各种形式,均可称为散文,一时间,散文领域变得海阔天空。这是不合适的。”[16]这种观点也代表了为数不少的评论家及读者的意见。
但通过对贾平凹的《美文·发刊辞》、《〈美文〉三年》、《读稿人语》等文章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大散文”观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时流行于市面上的那些仅限于花花草草、借景抒情的抒情散文的。也就是说,尽管贾平凹对“大散文”的具体内涵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规范,显得有点笼而统之(对此,贾平凹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就曾明确地指出“口号的提出主要得看它提出的原因和内核,而不在口号本身的严密性。”[17])但他以一个主编的胆识和智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于那种具有大境界、拥有丰富思想、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大散文”的鼓与呼,无疑是当代散文写作突破原有模式、求新求变的催化剂。客观地说,“大散文”观确实鼓励了更多的人拿起笔来书写“美文”,这无疑有利于增加散文作品的数量,也有利于散文表现多层面的生活空间,使散文不再拘泥于狭小的天地和陈旧的格套里,从而失去更旺盛的生命力。这无疑是贾平凹及其同仁们所倡导的“大散文”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注释:
[1]其中较有反响的理论文章主要有刘锡庆的《当代散文:发展轨迹、分“体”考察和作家特色——兼评“当代文学史”有关散文的表述》(载《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当代散文:更新观念,净化文体》(载《散文百家》1993年第11期)、《艺术散文:当代散文走向的审美规范》(载《美文》1994年第11-12期)、《当代人的“情感史”和“心灵史”——当代散文答客问之一》(载《湖南文学》1995年7-8期合刊)、《当代散文的理论建设——在北京作协召开的“散文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载《报刊之友》1995年第6期)、《弃“类”成“体”是散文发展的当务之急》(载《文学世界》1996年第4期)、《世纪之交:对“散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载《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寻求中国现代化的心灵轨迹——20世纪汉语散文风雨历程之回顾》(见张炯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秋冬卷》,民族出版社2004年10月版)、《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及《散文:五十年的沉浮与成就》(见《刘锡庆自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版)等一系列论文,另外,于祎的《贾平凹“大散文”观的理论误区与现实意义——再看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散文论争》(载《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一文也很有见地。
[2]贾平凹:《〈美文〉三年——在编辑部会上的讲话》,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8页。
[3]贾平凹:《中国散文的九个问题》,载《新闻周刊》2002年第14期,第26页。
[4]贾平凹:《〈美文〉四年编辑部午餐桌上的谈话》,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2-13页。
[5]贾平凹:《〈美文〉发刊辞》,载《美文》1992年创刊号,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4-5页。
[6]贾平凹:《雪窗答问——与海外人士谈大散文》,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4页。
[7]贾平凹:《走向大散文》,载《中华读书报》1994年8月10日,第5版。
[8]贾平凹:《〈美文〉三年——在编辑部会上的讲话》,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7-8页。
[9]贾平凹:《雪窗答问——与海外人士谈大散文》,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4-15页。
[10]贾平凹:《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载《美文》2002年第7期,第8页。
[11]贾平凹:《〈美文〉发刊次辞》,载《美文》1992年创刊号,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12]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73页。
[13]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74页。
[14]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75页。
[15]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26-28页。
[16]安裴智整理:《辨误排疑看散文——刘锡庆教授访谈录》,原载《太原日报》1995年5月16日“双塔”副刊,见刘锡庆著《散文新思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299页。
评价管理论文范文5
(一)理论综述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金南顺和王亚(2013)在国外企业管理效能评价的概念论述中开门见山地引进了效能评价的基本意义界定。管理学家詹姆斯在《商业过程改进》一书中明确指出:“评价是关键,如果不能评价,就难以空中。而如果不能控制,也就难以管理。”这一句话正突出了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不论是企业管理、工商管理抑或是行政部门的管理,在社会工作与经济生活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早在上世纪,社会学家Fowler就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观念,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层面,企业除了要做好开展对产品质量的质量管理研究以外,更要在人力资源层面实现软实力格局的全面构建,并能够随时活跃企业内部的工作机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西方国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评价机制日臻成熟完善,并且呈现出评价角度多元化的特征。
(二)实践综述
胡树红和刘冠华(2010)认为企业管理实质上源于一种人事制度上的管理,是近代市民阶层在经济组织上独立而派生出来的产物。人力资源管理较人事管理而言,更能使管理者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就实际内容而言,传统的人事管理的方法手段都被人力资源管理所继承。并且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持有一种主张:将人作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来开发。所以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职业生涯管理、学习型组织、创新管理等重要的管理理论诞生了。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日渐丰满,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也涌现了不少。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在效能评价以及经济管理其他部门当中的理论成果也是在不断探索中得出的,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价值。典型如人力资源的指数方式便是效能评价的有效手段之一。人力资源指数方法确实很全面的衡量了员工与企业经营效率、效益有关的方方面面的态度。它的理论出发点在于认为有15个因素是影响员工个人、团体、以及整个组织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并要以这些因素的实际存在方式出发,实现对单位员工效能的个案化与集体化的评价。
(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综述
在众多的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管理理论体系最为发达,对于中国来说也最具借鉴的空间和市场。史蒂芬•柯维(2008)在他撰写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列举了优秀员工在上班期间具备着的7种最为突出与最具共性化的习惯案例。本书7个习惯课程讲授的有关时间管理的全新思维方法,是一套讲求关系建立,不注重行事日程的思维方法,这不但在美国企业理论建设过程中洛阳纸贵,而且在中国企业员工的习惯培养上,也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借鉴意义。同样的习惯培养同样适用于中国企业管理的效能评估中,以激发员工的禀赋与干劲。
二、国内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评价方法综述
(一)理论综述
国内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评价,在理论建设层面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存在着起步较晚的历史性局限。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及至今天,发展的进度却呈现出较快的趋向。胡悦和蒲晓宁(2007)在合作论文中认为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就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够达到的目标程度的客观评价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发现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依据这种问题实现对相关管理政策的改善与借鉴,并在领导阶层的高效决策与缜密分析的前提下,采取必要措施提高管理效益,并降低管理成本,以图实现更好地对服务组织上的效益目标。此外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的管理学硕士颜晶(2013)在效能评价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前瞻性的见解,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进行了模型化的框架设计。
(二)实践综述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化格局,国企、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各自彰显着自身的价值,溯及到具体的经营实践层面上,也就具体体现为不同的人才管理模式。鉴于对国外效能评价的仿造或借鉴,国内的不同性质企业之间,也分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方法:基于会计计量方面的效能评价体系,基于组织绩效方面的效能评价体系以及基于组织行为科学方面的效能评价体系。
三、结论
评价管理论文范文6
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根源在于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信息沟通不畅,不能使企业的实际需要有效传导给学校,学校无法按照市场的真实需求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对未来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而丧失动力,结果三者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的效果与质量。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的质量一直得不到保障,主要是因为受到三方面条件的限制:
(1)企业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变,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条件的概念迅速淡化,已经不存在以前专门负责接待学生实习的组织、部门和人员,加之不能有效管理实习生和考虑到企业信息的保密性,企业不太愿意为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提供机会。
(2)学生方面,由于缺乏明确的就业导向和职业规划,许多学生不能将实习岗位和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有效统一,不能摆正心态很好融入企业工作中,不能主动对专业知识和实习工作内容进行思考、建立联系。
(3)学校方面,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不能及时掌握企业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和问题情况,所以无法有效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使得今后的教育改革也不能有的放矢。
2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综合评价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围绕主体学生而形成相互作用关系的评价方是企业和学校,考虑到学校是人才培养的评价单位,企业是人才使用的评价单位,本文探索构建“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
2.1学生通过专业实习的收获评价
大学生通过长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知识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存在疑问和兴趣,社会实践不同于学校的知识学习模式,学生寄希望于通过专业实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提升能力。根据学生对专业实习的兴趣和希望,提出学生的专业实习收获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习过程的锻炼程度、自身价值的体现、专业知识对自己的帮助、对未来工作及职业规划的帮助、心理的成长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2.2企业对专业实习学生的满意度评价
大学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部门和人才需求的主要单位,所以企业在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对人才产品的满意程度是培养工作的重要参考。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人员的满意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专业素养水平、对岗位的帮助和贡献等。
2.3教师对专业实习学生的表现评价
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的重点是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培养又集中体现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等。教师对学生能力提升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习单位选择的目标明确性、实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3基于AHP的工商管理专业实习评价
3.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工商管理专业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按照三方评价的不同的策源点,确定各自的指标体系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实习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学生对专业实习的兴趣和希望,确定学生的专业实习收获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习过程的锻炼程度、自身价值的体现、专业知识对自己的帮助、对未来工作及职业规划的帮助、心理的成长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3.2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了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应权重值。
4结论
(1)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的效果要从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实习效果得到全面评估,也能使学校及时了解和调整专业实习的教学指导方案,同时也能够使企业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培养和评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