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风花雪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中的风花雪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范文1

那一首首诗,谱出的是景秀山川、离情别绪、风花雪月……但最打动那天真无邪的心的便是那古诗中的春夏秋冬,那是我心灵的寄托,生活的写照。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最初打开人们寂寥冬季下的心的便是春风吹拂下的一棵棵柳树,春风袅袅吹拂着湖边的柳丝,这便是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时节,几场春雨便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大雨纷飞,春雨染绿了世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就连那南归的燕子,也竞相争着沐浴在早春温暖的阳光下,它们在光彩照人的阳光下筑着巢,它们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勤劳!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在夏日的星空下,一起共赏着月亮独特的艺术美景,在星空下,鸣蝉的歌声悠扬而动听,真是令人神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夏日湖畔边,那顶着圆盘露出水面的荷花,清新而典雅,在蜻蜓的装点下,更是美不胜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五彩缤纷的,是单调的,但单调中又显出其特色。枫叶是红色的,让人一看就会想到“火热”,这便激起了活力,枫叶的红便是秋的写照。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天往往是充满雪、冻结心灵的季节,一眼望去,除了雪,还能有什么呢?然而,冬天的雪却造就了梅的秉性。“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大雪纷飞之时,梅花却不畏寒冷,不屈服于雪和寒风的吹打,一个劲的往上昂起胸,抬起头,终于开出了芳香的梅花。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范文2

整个课文所选古诗的以律诗居多,其次是绝句和古体诗较多,所选古诗形式往往比较短小精于,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琅琅上口,单纯让学生背起来似乎也并不难。可是如何让学生在寓教寓乐的学习中背诵古诗?如何在古诗的学习中感受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又如何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步古诗苑”则把以前学习古诗的课程转化为一系列的活动。它安排了三项活动,即:(1)分门别类辑古诗;(2)别出心裁品古诗;(3)声情并茂诵古诗。而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又归纳了学习古诗中的几项活动,即绘声绘色讲古诗、饶有趣味唱古诗、自编自导演古诗。

在多年的古诗教学实践中,我就是以这六种活动来贯穿整个古诗教学过程中的,它们对于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很有帮助。这里,我将自已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在古诗学习中,我将此项活动放在首位,因为这是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学习古诗离不开诵读。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我常常在古诗课文上选择一两首学生喜欢的古诗,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配上大家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后,学生模仿诵读。也可让学生自己根据意境来诵读,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搞一次小小的诵读比赛,让人人来参与,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判诵读者,选出优胜者,给予适当奖励。此项活动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古诗的意境中去,同时对于提高他们背诵的速度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绘声绘色讲古诗

我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在写诗时,往往都会有自已的写作背景,或者诗中则蕴含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或生动的故事。因此,还是本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一首古诗时,我总会用一分钟左右给同学们讲讲有关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或由这首诗引发的故事。如学习《赤壁》这首诗时,由于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当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学生学习时往往会把彼处当成此处。因此我先讲赤壁之战的故事,再讲作者来到赤鼻矶游览的背景,由此再谈到作者借题发挥带出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这些故事一讲,学生诵读情趣非常浓厚,诗中赤壁之战,东吴大乔、小乔两位美女的典故也再用不着我赘述,学生在诵读中早就对号入座、自我消化理解了。整个古诗从讲解、诵读到背诵不过10分钟左右。当然,有的诗歌也可由学生由此及彼讲讲有关的故事。如学习《过零丁洋》时学生知道了文天祥的故事,可在同学们中开个小小故事会,举办一次“绘声绘色讲古诗”活动,讲讲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举办此类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搜集汇编的资料,互相交流,然后勇敢上台讲诵,它既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感悟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自编自导演古诗

此项活动是在前两项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在学生已经把握古诗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自己编剧、自己演出来活化诗中的人物形象,把诗中的人物形象具休化,这也是学生自我能力的一次体现。我在上《过零丁洋》时,学生把文天祥被俘,敌人威逼劝降和他宁死不屈,提笔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这些过程全都绘声绘色地演了出来,不仅博得了班上同学的掌声,在学校文艺汇演中也赢得了殊荣。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学古诗的劲头更浓了,哪怕只是一首纯的抒情诗,他们也往往会带你声情并茂地领略一番古人的闲情逸致。

四、分门别类辑古诗

这项活动是专门为古诗有着浓厚兴趣活动的学生准备的,有兴趣的学生可将已读过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爱好把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分门别类制成一本专题诗集。但作为小学生他们读过的诗相对来说较少,即使兴趣浓厚的学生编辑古诗的内容仍显单薄。因此,此项活动可视其情况让个别或少量学生课下辑录,教师可适当引导。

五、别出心裁品古诗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许多诗歌只要你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许多诗歌都可以绘成画,谱成小曲,编成舞来欣赏。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根据王菲所唱的这首古曲和这首词的意境可请音乐老师指导学生编一段舞蹈。

六、饶有趣昧唱古诗

由于所学古诗被谱成的曲较少,这项活动往往可配合“声情并茂诵古诗”和“别出心裁品古诗”进行。如学习《蒹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泊秦淮》等这些诗词时,可给学生听听这些已编配了曲调的古诗,甚至还可教教学生唱唱这些古诗,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也领略了唱古诗的那一番别有的滋味。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范文3

关键词:语用;古诗词;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里的“语文实践”指的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那么古诗教学又该如何立足于“语用”点,挖掘出古诗词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以体现古诗类文本的语用功能?

中国的古诗词一般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其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精炼性的特点,教师在解读时,对于诗词的用韵、用律和用词,诗中的意象、意境和空白,都应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就古诗教学而言,我们的教材在编排时对其言语形式的目标指向并不明晰,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古诗词时,对其“语用”目标有一定的关注,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关注朗读,感受语言之美

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韵美。古诗讲究音律、节奏。因此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和谐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因此,落实语用,古诗教学要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教学之中。

在湖南省怀化市古诗词教学比武中,向君叶老师在执教唐代张志和写的《渔歌子》一词时,就是用一个“读”字贯穿始终。“读”虽是学习古诗词最传统也最常用的方法,但在教学中君叶老师将这一传统学习方法赋予新意。初读、趣读、听读、诵读、拓读,读的活动始终贯穿于其中,并将教学目标一一落实在每个读的环节。初读时,向学生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词读流利、读正确。趣读时则要求读出节奏,读出点儿词的味道来。听读时,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体会词所展现的画面美。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词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诵读环节,老师与学生采用一问一答式的对读,“以诗词解诗词”的方法,抓住“不须归”引导学生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把读与品、读与悟融为一体。

古诗词教学中,落实“语用”,“读”占鳌头,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能达到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之功效。

二、关注选词,感验用词之妙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作诗向来很注意遣词造句,他们往往因斟酌一个词语而苦思冥想,甚至捻断胡须。许多诗词就因一个字的妙用,而使整首诗词的意境得到完美的表现。诗人王安石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只一个“绿”字,就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字,一番推敲之后,才最终选定“绿”字。就如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话语悟其神。”古诗词教学要求我们关注选词,时刻保持敏锐的语言意识,做到字斟句酌,悟字品义。

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暮江吟》就是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诗句前两行描写了一幅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红色的日暮景色,如一幅油画。作为前两行诗中的唯一一个动词,“铺”字用得精妙,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

基于这样的解读,在教学《暮江吟》一诗时,笔者就是先抓住诗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通过观察画面、替换字词、动作演示感悟“铺”这一神来之笔,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接着用课件出示一些学生课内或课外读的一些古诗,通过活动“炼字会”让学生填写诗句中所缺的字,进一步巩固认识。最后再出示教师所写的一句诗,让学生帮忙填写一个字,尝试学习“炼字”。

如此教学,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诗句中言语表达精妙的地方,而且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渐渐地敏锐起来。

三、关注意象,感知言外之意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在文本解读时,我们需关注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探寻品析这些经典意象所表达的文化深意,引导学生借鉴、内化、运用。

“风花雪月”是古人最喜欢也最擅长描写的四种景物,因此成为古诗文中经典的四种意象。《江雪》是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它描绘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寒江独钓图”。前两句是天寒地冻的大背景:千山叠嶂,白雪皑皑,万径盘曲,冰封凄凄,天空中没有一只飞鸟,路面上没有一个行人。后两句是小焦点:江面上有一小渔船,渔船上有一穿蓑戴笠的老渔翁,老渔翁手持一根钓竿,独自垂钓。宏阔的天地和微小的渔翁形成鲜明对照,而整幅画面给人直观感受是“冷”和“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苦寒静寂的图画背后,是诗人怎样的情怀呢?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比较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千山鸟飞,万径人踪”,一静一闹,形成鲜明对比,虽文字中没出现一个“雪”字,但我们无形中感受到了“无雪”胜“有雪”的孤寂与冷清。接着问学生:“为什么老渔翁独自一人在钓鱼?”体会老渔翁的孤独寂寞,发现诗歌的奥秘,这是一首藏头诗:千万孤独。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写作背景的资料,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咏三叹”,体会诗人厄运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虽深陷绝境而不悔其执着之心,虽历冰雪而不改其高洁之志。

诗歌蕴含的文化深意还有很多。诸如:《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其中的“萧萧”便是古人通常用来描写秋冬景色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桃花流水”,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中多用来形容春日美景。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枫桥夜泊》时就是抓住“钟声”这一意象,反复吟咏,带领学生穿越千古,与诗人对话。

“诗言志,歌咏言。”教学中,我们关注意象,把学生引入意境,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使学生感知诗句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四、关注想象,感悟情感之真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人的思维品质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等,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中逐步培养的。

古诗词内容跳跃,常省略了有关情节或细节,这些对于只有十来岁的小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味诗中美好的情趣或深刻的思想感情。

笔者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让学生弄清诗的大意和人物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问了什么?假如你是书童会怎么回答?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一一作答,然后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对答如流的对话中,感悟诗的意境。

又如学生在学习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孟浩然的情深谊厚。教师可启发: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为老朋友送行?他怎么为老朋友送行?他们在黄鹤楼上怎么想的?会说些什么?看着孤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随诗补白,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便跃然纸上。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用敏锐的触感去体悟古诗词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挖掘特别、经典、可供训练的言语材料和范式,立足“语用”点,教好古诗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 宪,龚明斌.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范文4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非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翻译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含蓄、简约和微妙见长。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意象”一词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认为意是内在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诗即意象。因此,从翻译角度上来讲,译诗即译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可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对于前者,译者一般采取直译法,在保留原诗意象的同时再现原诗意境;对于后者,译者应善于变通,必要时可舍“形”取“神”,以保留原诗意境。

1.意象的分类

对于意象的分类,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笔者从意象是否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这一角度出发,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前者指诗人运用描述性语言,把自然界实实在在的客观事物记录下来,以表达自己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意象常以具体代抽象,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些客观事物不带特定文化色彩,如《滁州西涧》中的“草涧黄鹂树春潮雨野渡舟”等。后者指诗人运用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如中国特有的人名、地名、花鸟树木和典故等,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营造独特的意境,反映真实的生活情境。“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谢天振,1999)。文化意象的形成是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各种文化因素和个人经验融合的结果。例如,“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古诗英译时,译者必须首先区分不同的意象,并对不同的意象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两类意象在古诗英译中的处理方式

(1)非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非文化意象运用得最为广泛。这一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有“借景抒情”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诗人都善于“借物咏志”;二是由于汉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奈达指出:“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可能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之间的区别。(As regards Chinese and English,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ast in linguistics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郭建中,2000)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汉语是一种“意境”语言,几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可描述几个形象,创造一种意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只用十个汉字,就勾画出几种重要而典型的形象,整首诗所要表达的那种旅人早行的情景便宛然在目,栩栩如生。

对于这种非文化意象,译者必须如实再现,不得妄自添加或删减。这是因为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具有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对于大部分常见事物会有相似或相同的感受。在古诗英译中,译者应该借助形象思维,在脑海中构建原诗意象,细心揣摩,得其神韵后在译语中找到对等的意象,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既保留原作的意象,又再现原作的意境,做到“形神兼备”。

以唐诗《春晓》(孟浩然)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吃多少?”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春天是诗人的永恒主题之一,它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英语里也有“Spring,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这类诗句)。下面是翁显良的译文:

Late!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ed its fury.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 flowers!

为了保住诗歌中的意象,他不惜改用散文的形式,这种译法的优劣且不说,但这首诗不但形式全无,连全诗的意象也被破坏殆尽。如“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一个cry全然没有了莺歌燕舞的情趣,给人以乌鸦聒噪的感觉。再如“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一句,风雨何来“愤怒”?总之,原诗的喜悦和淡淡的惆怅变成了深深的哀怨和愤恨,笔者认为理解有些偏差。再来看丁衡祁的译文:

A Refreshing Morning in Spring

Waking on a spring morn’after a sleep tight and sound,

I hear bird in the trees 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

There was a rainstorm last night,sweeping across here,

What a lot of buffeted flowers are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首先,丁译基本保全了原诗的形式和意象。其次,他用了“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处处闻啼鸟”一句。通过使用头韵ch,表现鸟的叽叽喳喳声,透出屋外一派春光明媚的气息,同时也是诗人欢快心情的写照。最后一句用了“scattered”准确地传达了“花落”的意思,对比翁译的“fallen”一词,传达出了完全不同的心境,笔者认为更胜一筹。

(2)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以及对于某些相同事物的相同感受,让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对于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意象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描写,因而译者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处理某些非文化意象时,可采取直译的方法,既保留原作的意象,又再现原作的意境,做到“形”“神”兼得。然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事情就远非如此简单。此时,若一味直译只会歪曲原诗的文化意象。在这方面,国外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译便是例证。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民族图腾民间传说和典故等同英美诸国相去甚远。独具特色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及传说、典故等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就为古诗英译者设置了一道无形的绊马索。对此,王佐良深有感触地说:“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语,而他面对的却是两片文化。”(王佐良,1989)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某些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通过形象思维在脑海中予以再现,领会其所要传达的寓意,即它所要体现的意境,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变通手法,尽可能用目的语再现原诗的意象和意境。例如: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的《春怨》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但并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层重叠,极尽曲折之妙,直至最后“辽西”出现,读者才豁然开朗,领会全诗的意境:唐代的连年对外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巨大痛苦。诗中“辽西”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既指丈夫,又指边疆,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因此,译者处理好这一意象是译好本诗的关键。Fletcher将该诗译为:

Oh,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在此英译中,“辽西”被译成了“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辽西”作为全诗的中心意象已荡然无存,读者无法看出唐代连年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痛苦。相反,译文在意境上增添了一层风花雪月的色彩,可谓“形”“神”两失。这是因为译者不谙中国地名文化,没有进行形象思维,不能再现原诗的意象,未能体会原诗的意境。而另一位译者,Bynner意识到“辽西”是一个文化意象,将其音译为“Liao-his”: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is

To join him there,they wakened her.

很明显,这样处理仍无法使英语读者理解Liao-his(辽西)的文化内涵,只好在译文后加上“Liao-his,in ancient China,refers to the frontier where soldiers were stationed to prevent invasions from other countries;it is usually the token of a battlefield.”这样的注释。然而,正如吕叔湘所说:“读诗非加注不明,则如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吕叔湘,1980)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处理方式的缺陷,许渊冲进行了“意象对等”处理,将全诗译为: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在许老的译作里,“辽西”这个寓意深刻的中国文化意象由英语意象“the frontier”代替了。这样,不仅原诗的意象和意境在译作中得到了再现,而且降低了英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许译比Fletcher和Bynner的译文高出一筹。中国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引经据典,常常通过典故来构建文化意象,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或反映特定的社会现实。但外国读者对中国典故所知甚少,原诗通过典故所建构的文化意象很难在译诗中得到再现。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该善于变通,做到舍“形”取“神”。许老译诗不仅重视传神达意,更善于传递原作的言外之意。

美国诗人Robert Frost 有一句名言:“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诗者,译之所失也),不管这句话是否合理,它还是道出了诗歌翻译的难处。中国古诗更有其“主题多义和朦胧美感”(吴晟,1994),成为翻译界的一大难题,而这一特点正是通过精心构筑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因此,翻译中再现中国古诗神韵,意象的传递是关键也是难点。笔者就中国古诗意象及其英译作了初步的探讨。译诗时,译者随时都应将意象的翻译置于首位。意象的翻译因其“以幻写真”和语言文化差异必导致意象的失落,译者在重构意象时,要准确理解原诗意象及其文化内涵,同时还要积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尽量使译文意象走向原文意象,使译文读者和诗人产生共鸣。“一方面要认识甲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作者的思维状态与境界,一面要认知和掌握乙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语言表达的潜能与限制”(叶威廉,1992)。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共性决定译者可以直译非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个性要求译者在处理文化意象时采取变通手法,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具体为抽象,既不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又保留原诗文化意象的意,必要时还可淡化原诗意象,舍“形”取“神”。翻译的效果取决于“情”和“境”的完整再现。个体意象的翻译要符合“情”与“境”传达的需要,微观层面上的改变只要不损害意境,便是可以接受的。

参考文献:

[1]陈月红.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意境问题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2.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3,(2).

[4]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7]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8]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9]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0]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1]吴晟.中国古代意象诗的哲学探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4,(3):51-59.

[12]姚振军.“原始语言”与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对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

[1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4]叶威廉.中国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

[15]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范文5

关键词:月亮;隐喻;文学作品

      “月”文化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意境、背景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明月皎兮,佼人僚兮”的优美诗句,“月亮”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想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外国学生来说,了解“月亮”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说对“月亮”的了解绝非仅限于外部的浅显认知,而是透过表面了解“月亮”所代表的意象,即“月亮”的隐喻延伸。

所谓隐喻就是在传统的概念中叫做暗喻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跟明喻相对,① Lakoff和Johnson在其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中从思维的认知方面又提出了隐喻的新概念。根据其理论,隐喻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用已知的具体事物去感受未知的抽象事物,并对后者的抽象意义进行描述,是一种思维及认知的方式。②这种思维方式在体验委婉的中国文化及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若是不理解莲花代表洁身自好,代表淡然闲远,竹子代表气节铮铮,便不能读懂很多中国传承至今的诗词歌赋。中国自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随处可见隐喻,隐喻烘托意境,意境带人入诗,入诗才能体会到作者或是忧国忧民,或是思乡情切,或是恬然自得的心境。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对基本的隐喻都有大概的了解,但对于跨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多事物所延伸出的中国文化是他们不了解和不理解的。本文就“月亮”这个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且诸多所指的事物为对象进行分析,并以外国文化中的“月亮”作为对比,试图归纳出“月亮”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的基本所指,为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进行汉文化方面的教学时提供一些参考,更主要是为希望学好汉语,愿意接触中国文学的外国学生能更好理解中国诗词及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一 月亮的认知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法,需要人的感官对于事物的体验,只有对具体事物有客观的感受才能体会其特点进而产生认知的拓展。我们要想理解“月亮”的隐喻性延伸,对“月亮”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身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月亮进行直观感受:

首先,是月亮的形状,月亮自初一至十五形态各异,总体分成满月和缺月,满月似盘,弦月如钩。

其次,是月亮的颜色,月色皎洁、清冷,月光如水银倾洒大地,相比于太阳的热烈、阳刚、躁动,月亮更显婉约、阴柔、宁静。

然后,是与月亮的有关的自然现象,月亮由新月到满月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月亮升降伴随潮起潮落。

另外,还有月亮出现时环境,能看见月亮的时侯便很少看到星辰,月亮越是完满,夜空越是清幽,就是所谓“月朗星稀”。

最后,是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古老的中西历史中都存在着人们对于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崇拜,所以在各自传说中都有以月亮为依托的神祗。在中国,一般认为最早的月亮之神为女娲,她还主管生育和婚姻;此外,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姮娥即嫦娥,后羿的妻子,这个传说讲述的大致是嫦娥偷吃西王母赐予其夫后羿的不死药后飞升成仙,独守广寒宫,整日与玉兔相伴,与夫天地两隔,悔不当初的故事。在西方,在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神话中月亮之神叫狄安娜,同时她又是狩猎之神、妇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③另外有圆月之夜会致人癫狂的传说,譬如吸血鬼与狼人的西方经典故事中一种半人半狼的怪物在月圆时会陷入疯狂,完全变成狼的形态,四处为虐。

以上是我们能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关于“月亮”的体验,古人感受亦如此。由此,他们便开始了自己感觉的映射,由对月亮最直观的体验展开隐喻性的延伸,历经千年,终于有了如今关于“月亮”的种种联想,意境。下面我们就以上文所描述的有关“月亮”的直观感受为基础来体会这些延伸。

二 中国文化中关于“月”的隐喻

      1.以“月”喻离合

月亮的形状时圆时缺。圆形在中国是完满的形象;反之,残缺就是不完美的情况。因此就出现月圆喻指相聚团圆;月缺喻指离别四散的延伸,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这一句中,作者以“月”的圆缺来类比人们之间的聚散,由此告诉其弟(该词是为他们兄弟不能相聚而宽解其弟所作)大可不必把朋友亲人间的相聚离散看的太重,这好比月亮总是圆少缺多,是本就难以避免的,这句之后又紧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月亮”的别称,作者在此宽慰那些陷入离愁之人,即使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所赏明月是同一个,心灵是可以穿越群山阻隔走到一起的,这里作者更多了一些祝福和期望,由此也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两句中“月亮”都是通过形状特点而喻指离合的。

      2.以“月”喻思乡

由于“月”隐喻了“离合”,所以观月之人便触景产生出期盼团圆之情尤其是与家人的相聚,所以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脍炙人口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抒写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作者先眼见月光,接着一疑、一望、一思,在最后一句中直抒自己思乡胸臆,把月亮和思乡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样还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的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一联写到自己分处五地的家乡骨肉,同看一轮明月产生出同样一种感情即强烈的让人垂泪的思乡之情。此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写真,那天地间唯一的明月在任何地方看来本该没有区别,但在诗人眼中却生出了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的幻觉,若非思乡到了情切之地,诗人何以能生出此种错觉,杜甫以真实的笔 调去抒写虚幻的感觉,更加衬托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自此,望月而思乡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常有的思维映射,月亮隐喻思乡也成为中国文化有并常见的一种范式。

      3.以“月”喻怀古

月亮自古至今由缺到圆,再由圆至缺,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兴衰存亡都不能影响它一分一毫。与月亮亘古不变的永恒相比,人的生命便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古代先哲文人看到月亮的这种永恒,对比自己的生命,生出哀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怀古之情,“月亮”隐喻怀古之情便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这种情感的表现尤显突出,其中这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体现出作者面对不变的、永恒的江月感慨人类多变的、有限的生命。江上明月年年如此循环往复,江上之人却代代变化,诗人的思维从现实的月亮,回溯到从前,思考这月亮见证的历史变迁,陡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惆怅,但是作者并非一味消极的抱怨,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人生代代无穷已”的观点,“人类作为个体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却是代代相传无尽永恒的”,④这种永恒不同于月亮的“亘古不变”,是一种充满多彩变化的永恒。诗人哀叹却不过分悲伤,惆怅却又充满豁达,这都体现出作者尽管苦于人生短暂却愿意积极面对的乐观态度。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三句与张若虚笔下的三句如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也基本类似,诗人们在浩瀚宇宙前,感到自身渺小,生命短暂,由此触发人生苦短,不如豁达处之的态度变化。同样是由“月亮”触动的怀古之情,另外一些诗人表现感情时却多显悲伤与无奈,譬如李煜在《虞美人》中的上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诗人身份是南唐旧主,国灭被俘,身为亡国奴,再好的景色在诗人看来都是让人心碎的,春花秋月这些本是人间美好的事物,诗人却期盼它们能早点结束,在小楼之上独自望月,更勾起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又如李白《苏台览古》中“至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和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们眼中“月亮”依然是“旧时月”而人和事已非原来的样子,怀古伤今之感油然而发,这种怀古之意不同于前文张若虚等人最后表现出的那种豁达,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伤感和无奈。

      4.以“月”喻孤独失意

再者,“月亮”在夜空之中没有星辰陪伴,月光清冷,不由的让人产生出一种孤独感。再由“嫦娥奔月”的神话联想到“月亮”之上是否真有那么一位嫦娥独守广寒,与玉兔为伴,跟桂树结邻。这些所见所闻让诗人们尤其是郁郁不得志的才子产生孤独、苦闷、怀才不遇的心情。所以,以“月亮”来隐喻孤独失意,也成为中国文人常会用到的意境。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总不得重用;怀揣理想,却屡遭贬谪,这样的诗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李白最具代表性。《月下独酌》正是他抒发内心孤独、郁闷、不得赏识的一首经典诗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第一句便交代其独酌无相亲的情境,后面举杯邀月,对影三人,伴月起舞,对月倾诉的场景让我们更加的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无法排遣,现实不能得志,寄情于酒,结伴于月的这种虽然苦闷却积极寻找解脱,虽然潦倒却不失旷达的人生态度。正如他在《将进酒》中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这一生历经抱负的破灭,仕途的失败之后只能无奈于生不逢时,所以李白之诗多见两种心境,要么是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要么是失意之后的这种孤独苦闷,后一种诗就时常会见到“酒”和“月”这俩种代表性的言情之物。他的另一首诗《古朗月行》也抒发了类似感情,“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中对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的描写都是以“嫦娥奔月”为背景的,以上的种种无不透露出一种孤寂,苍凉之意,诗人以此表露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则直抒胸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李白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中国古代的文坛中这样的才子不甚枚举,也都常用“月”来烘托孤独失意之气氛,“月亮”和“酒”一旦出现我们便可以就此判断此诗所托之志,所言之情了。

以上是在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关于“月亮”的隐喻所指。此外,“月亮”有时还代表虚幻、不可求的事物,例如《红楼梦》中“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的描写,镜花水月都是可见而不可及之物,以此来喻指了宝黛人生的虚幻和注定的悲剧。“月亮”在神话中是女娲主管的,她还是婚姻与生育之神,所以中国文化中“月亮”还能隐喻了姻缘、爱情,如一些中国歌曲中会有关于“月亮”与爱情的内容。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就是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在接触到中国文化、文学时,若其中有“月”,则仔细甄别这几种类型,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怀,读懂其背后真意的。

三 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一些隐喻

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时,有时会以本国的文化、思维模式为基础进行理解,然而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外国人在学习某些中国文化时会出现偏误就不足为奇了,就拿“月亮”来说,虽然千里共一轮明月,在外部认知上我们都是相同的,但中西方思维、文化不同有时就会造成主观上理解的差异。譬如西方文化中就没有因“月”而起的思乡、怀古、伤离别、叹人生的概念,西方人思维浪漫、乐观,西方文人也不像中国古代文人那般总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笔下的“月亮”经常会代表纯洁、无暇、美丽、健康的女性,如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写到的关于主人公对妻子的一段评论“她的名誉曾像狄安娜的容颜一样皎洁,现在已染上污垢, 像我的脸盘一样黑了。”“狄安娜”即是“月亮”的守护神,在西方文化中狄安娜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其中积极的隐喻意义是安静、福祉、守护、爱人等;消极意象包括忧伤、孤独、邪恶等,”⑤这些关于狄安娜的隐喻又反过来影响“月亮”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及所指,最后相互作用“月亮”与“狄安娜”逐渐合为了一体。因此我们通过莎士比亚的描述看到“狄安娜”容颜皎洁、灵魂纯净,莎翁心中“月”的圣洁的一面由此可见一斑。有时候除了这种具有赞美性质的正面隐喻延伸,西方还会有一些在中国比较少见的关于“月亮”的贬斥型的负面隐喻,例如他们认为月亮总处于圆缺变化中,这喻指事情的不稳定、多变化,类似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苏轼表现的是一种豁达、淡定的心态,西方人则不然。莎翁的另一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要对“月”发誓时朱丽叶上前阻拦,她说:“不要对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你的爱情也许会变的和它一样无常。”莎翁借朱丽叶之口道出对月亮总是处于阴晴多变 象征事物尤其是爱情不能长久、变化无常的不满。由此观之,西方人眼中的“月亮”有时并非如我们眼中看到的那般完美。此外,西方文化及传说中认为月亮圆满时会引人错乱,致人癫狂,如在西方流传的狼人与吸血鬼系列的传说故事,狼人总在月圆之夜变身,变的无比疯狂,吸血鬼也会与月亮盈亏有关,此时的“月亮”则尽显诡异与邪恶。。

由此,我们通过对比发现,汉文化之月与西方之月在隐喻上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中国文化里以“月”所喻的思乡、孤独、怀古这种中国文人特有的感伤之情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作品里是看不到的。然后,中国文化中“月”多皎洁、多幽静、多柔美,很少会看到有作品中出现月亮的反面描写,对“月”而言,中国文人多是怀揣一种怜爱之心,相比之下西方文人对于月亮的态度都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心意满足时月亮明媚四溢,被人辜负尤其是爱情方面受挫时,月亮在心中则尽是不足,月盈月亏都似乎昭示着他自己的悲剧。此外,对于月亮娇柔之姿,中西方把它作为女性来看待的习惯总是一致的,中国称其“婵娟”,西方谓其“狄安娜”。

四 总结

本文以隐喻作为全篇分析问题的主线,首先对月亮的外部的客观认知特点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之上由各个外部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隐喻出的意境,包括盼聚惜别、思乡怀古、孤寂愁苦、叹人生苦短、哀物是人非的种种感情,最后以一些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隐喻内涵作为对比观其异同,以达到减少西方人在接触中国文化及作品时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误读的目的。文章主要以介绍、分析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歌中“月亮”的隐喻延伸为目的,为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文化教学时提供一个参考,并帮助那些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作品的外国学生去更好理解那些含有“月亮”的文章的用意。

      在二语教学中,跨文化的传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汉文化讲究婉转含蓄,多以物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物”的隐喻,外国人在其本身的文化背景之下,要想学习和了解汉文化就需要对经常出现的诸如“梅兰竹菊、风花雪月、名山大川”的所指、所喻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此,才能充分体会中国文人背后的深意和情怀。才能读懂华夏天空的那一轮明月。

注释:

      1.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9-P10.

      2.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28-P30.

      3.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4.参见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

      5.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张娇、罗娇.优化思维与月亮隐喻.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0).

      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3).

      王德春.日月意象与李白其人其诗.巢湖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