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发展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信发展史论文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21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一、引言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

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向更高水平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中不可缺少并发展最快的通信方式之一。

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指蜂窝式模拟移动通信,技术特征是蜂窝网络结构克服了大区制容量低、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第二代移动通信是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使蜂窝系统具有数字传输所能提供的综合业务等种种优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特征是除了能提供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所拥有的各种优点,克服了其缺点外,还能够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能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能实现全球漫游。现在用的大多是第二代技术,第三代技术还不太成功,但已有了第四代技术的设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标准比第三代具有更多的功能。

二、4G移动通信简介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拥有更多的功能。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IP系统。目前正在开发和研制中的4G通信将具有以下特征:

(一)通信速度更快

由于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速度可达到10-20Mbit/s,最高可以达到100Mbit/s。

(二)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it/s的传输速度,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

(三)多种业务的完整融合

个人通信、信息系统、广播、娱乐等业务无缝连接为一个整体,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4G应能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星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各种业务应用、各种系统平台间的互联更便捷、安全,面向不同用户要求,更富有个性化。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看将有更惊人的突破,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

(四)智能性能更高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在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难以想象的功能。例如,4G手机将能根据环境、时间以及其他因素来适时提醒手机的主人。

(五)兼容性能更平滑

要使4G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受,还应该考虑到让更多的用户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轻易地过渡到4G通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4G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2G、3G平稳过渡等特点。

(六)实现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

4G通信提供的无线多媒体通信服务将包括语音、数据、影像等,大量信息透过宽频的信道传送出去,为此4G也称为“多媒体移动通信”。

(七)通信费用更加便宜

由于4G通信不仅解决了与3G的兼容性问题,让更多的现有通信用户能轻易地升级到4G通信,而且4G通信引入了许多尖端通信技术,因此,相对其他技术来说,4G通信部署起来就容易、迅速得多。同时在建设4G通信网络系统时,通信运营商们将考虑直接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之上,采用逐步引入的方法,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

三、4G移动通信的接入系统

4G移动通信接入系统的显著特点是,智能化多模式终端(multi-modeterminal)基于公共平台,通过各种接技术,在各种网络系统(平台)之间实现无缝连接和协作。在4G移动通信中,各种专门的接入系统都基于一个公共平台,相互协作,以最优化的方式工作,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通信需求。当多模式终端接入系统时,网络会自适应分配频带、给出最优化路由,以达到最佳通信效果。目前,4G移动通信的主要接入技术有: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例如2G、3G);无绳系统(如DECT);短距离连接系统(如蓝牙);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卫星系统;平流层通信(STS);广播电视接入系统(如DAB、DVB-T、CATV)。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新的接入技术将不断出现。

不同类型的接入技术针对不同业务而设计,因此,我们根据接入技术的适用领域、移动小区半径和工作环境,对接入技术进行分层。

分配层:主要由平流层通信、卫星通信和广播电视通信组成,服务范围覆盖面积大。

蜂窝层:主要由2G、3G通信系统组成,服务范围覆盖面积较大。

热点小区层:主要由WLAN网络组成,服务范围集中在校园、社区、会议中心等,移动通信能力很有限。

个人网络层:主要应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服务范围覆盖面积很小。移动通信能力有限,但可通过网络接入系统连接其他网络层。

固定网络层:主要指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组成的固定通信系统。

网络接入系统在整个移动网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未来的接入系统将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和突破:为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在接入系统的物理层,优化调制、信道编码和信号传输技术,提高信号处理算法、信号检测和数据压缩技术,并在频谱共享和新型天线方面做进一步研究。为提高网络性能,在接入系统的高层协议方面,研究网络自我优化和自动重构技术,动态频谱分配和资源分配技术,网络管理和不同接入系统间协作。提高和扩展IP技术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加强软件无线电技术;优化无线电传输技术,如支持实时和非实时业务、无缝连接和网络安全。

四、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一)定位技术

定位是指移动终端位置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它主要分为基于移动终端定位、基于移动网络定位或者混合定位三种方式。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可能在不同系统(平台)间进行移动通信。因此,对移动终端的定位和跟踪,是实现移动终端在不同系统(平台)间无缝连接和系统中高速率和高质量的移动通信的前提和保障。

(二)切换技术

切换技术适用于移动终端在不同移动小区之间、不同频率之间通信或者信号降低信道选择等情况。切换技术是未来移动终端在众多通信系统、移动小区之间建立可靠移动通信的基础和重要技术。它主要有软切换和硬切换。在4G通信系统中,切换技术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并朝着软切换和硬切换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三)软件无线电技术

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软件将会变得非常繁杂。为此,专家们提议引入软件无线电技术,将其作为从第二代移动通信通向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桥梁。软件无线电技术能够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尽可能地接近天线,即将A/D和D/A转换器尽可能地靠近RF前端,利用DSP进行信道分离、调制解调和信道编译码等工作。它旨在建立一个无线电通信平台,在平台上运行各种软件系统,以实现多通路、多层次和多模式的无线通信。因此,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一个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在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畅通无阻的使用。目前比较成熟的软件无线电技术有参数控制软件无线电系统。

(四)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以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能满足数据中心、移动IP网络的性能要求。智能天线成形波束能在空间域内抑制交互干扰,增强特殊范围内想要的信号,这种技术既能改善信号质量又能增加传输容量。

(五)交互干扰抑制和多用户识别

待开发的交互干扰抑制和多用户识别技术应成为4G的组成部分,它们以交互干扰抑制的方式引入到基站和移动电话系统,消除不必要的邻近和共信道用户的交互干扰,确保接收机的高质量接收信号。这种组合将满足更大用户容量的需求,还能增加覆盖范围。交互干扰抑制和多用户识别两种技术的组合将大大减少网络基础设施的部署,确保业务质量的改善。

(六)新的调制和信号传输技术

在高频段进行高速移动通信,将面临严重的选频衰落(frequency-selectivefading)。为提高信号性能,研究和发展智能调制和解调技术,来有效抑制这种衰落。例如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自适应均衡器等。另一方面,采用TPC、Rake扩频接收、跳频、FEC(如AQR和Turbo编码)等技术,来获取更好的信号能量噪声比。

五、OFDM技术在4G中的应用

若以技术层面来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CDMA为核心技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则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encyDivisionMultiplexer,OFDM)最受瞩目,特别是有不少专家学者针对OFDM技术在移动通信技术上的应用,提出相关的理论基础。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音讯广播(DAB)等,都将在未来采用OFDM技术,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则计划以OFDM为核心技术,提供增值服务。

在时代交替之际,旧有系统之整合与升级是产业关心的话题,目前大家谈的是GSM如何升级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而未来则是CDMA如何与OFDM技术相结合。可以预计,CDMA绝对不会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消失,而是成为其应用技术的一部份,或许未来也会有新的整合技术如OFDM/CDMA产生,前文所提到的数字音讯广播,其实它真正运用的技术是OFDM/FDMA的整合技术,同样是利用两种技术的结合。因此未来以OFDM为核心技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将会结合两项技术的优点,一部份将是以CDMA的延伸技术。

六、结束语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未来的4G通信的确显得很神秘,不少人都认为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技术系统。总的来说,要顺利、全面地实施4G通信,还将可能遇到一些困难。

首先,人们对未来的4G通信的需求是它的通信传输速度将会得到极大提升,从理论上说最高可达到100Mbit/s,但手机的速度将受到通信系统容量的限制。据有关行家分析,4G手机将很难达到其理论速度。

其次,4G的发展还将面临极大的市场压力。有专家预测,在10年以后,2G的多媒体服务将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此时覆盖全球的3G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全球25%以上的人口使用3G,到那时,整个行业正在消化吸收第三代技术,对于4G技术的接受还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

因此,在建设4G通信网络系统时,通信运营商们将考虑直接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之上,采用逐步引入的方法,使移动通信从3G逐步向4G过渡。

参考文献:

1、谢显忠等.基于TDD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2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特点发展趋势光纤链路现场测试

1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的通信方式。可以把光纤通信看成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有线”光通信。光纤由内芯和包层组成,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外面层称为包层,包层的作用就是保护光纤。实际上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不是单根的光纤,而是许多光纤聚集在一起的组成的光缆。由于玻璃材料是制作光纤的主要材料,它是电气绝缘体,因而不需要担心接地回路;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不会发生信息传播中的信息泄露现象;光纤很细,占用的体积小,这就解决了实施的空间问题。

2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

2.1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光纤的传输带宽比铜线或电缆大得多。对于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由于终端设备的限制往往发挥不出带宽大的优势。因此需要技术来增加传输的容量,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2.2损耗低,中继距离长。目前,商品石英光纤和其它传输介质相比的损耗是最低的;如果将来使用非石英极低损耗传输介质,理论上传输的损耗还可以降到更低的水平。这就表明通过光纤通信系统可以减少系统的施工成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2.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石英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而且绝缘性好。而且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很强,它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不受人为架设的电缆等干扰。这一点对于在强电领域的通讯应用特别有用,而且在军事上也大有用处。

2.4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在电波传输的过程中,电磁波的传播容易泄露,保密性差。而光波在光纤中传播,不会发生串扰的现象,保密性强。除以上特点之外,还有光纤径细、重量轻、柔软、易于铺设;光纤的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温度稳定性好、寿命长。正是因为光纤的这些优点,光纤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3不断发展的光纤通信技术

3.1SDH系统光通信从一开始就是为传送基于电路交换的信息的,所以客户信号一般是TDM的连续码流,如PDH、SDH等。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传输数据也越来越大。分组信号与连续码流的特点完全不同,它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传送这种信号,是光通信技术需要解决的难题。而且两种传送设备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3.2不断增加的信道容量光通信系统能从PDH发展到SDH,从155Mb/s发展到lOGb/s,近来,4OGB/s已实现商品化。专家们在研究更大容量的,如160Gb/s(单波道)系统已经试验成功,目前还在为其制定相应的标准。此外,科学家还在研究系统容量更大的通讯技术。

3.3光纤传输距离从宏观上说,光纤的传输距离是越远越好,因此研究光纤的研究人员们,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在光纤放大器投入使用后,不断有对光纤传输距离的突破,为增大无再生中继距离创造了条件。

3.4向城域网发展光传输目前正从骨干网向城域网发展,光传输逐渐靠近业务节点。而人们通常认为光传输作为一种传输信息的手段还不适应城域网。作为业务节点,既接近用户,又能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而用户还希望光传输能带来更多的便利服务。

3.5互联网发展需求与下一代全光网络发展趋势近年来,互联网业发展迅速,IP业务也随之火爆。研究表明,随着IP业的迅速发展,通信业将面临“洗牌”,并孕育着新技术的出现。随着软件控制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现代的光通信正逐步向智能化发展,它能灵活的让营运者自由的管理光传输。而且还会有更多的相关应用应运而生,为人们的使用带来更多的方便。综上所述,以高速光传输技术、宽带光接入技术、节点光交换技术、智能光联网技术为核心,并面向IP互联网应用的光波技术是目前光纤传输的研究热点,而在以后,科学家还会继续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从未来的应用来看,光网络将向着服务多元化和资源配置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光纤通信的发展不仅要突破距离的限制,更要向智能化迈进。

4光纤链路的现场测试

4.1现场测试的目的对光纤安装现场测试是光纤链路安装的必须措施,是保证电缆支持网络协议的重要方式。它的目的在于检测光纤连接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并且减少故障因素。

4.2现场测试标准目前光纤链路现场测试标准分为两大类:光纤系统标准和应用系统标准。①光纤系统标准:光纤系统标准是独立于应用的光纤链路现场测试标准。对于不同的光纤系统,它的标准也不同。目前大多数的光纤链路现场检测应用的就是这个标准。②光纤应用系统标准:光纤应用系统标准是基于安装光纤的特定应用的光纤链路现场测试标准。这种测试的标准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光纤系统的不同而改变。

4.3光纤链路现场测试光纤通信应用的是光传输,它不会受到磁场等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对它的测试不同于对普通的铜线电缆的测试。在光纤的测试中,虽然光纤的种类很多,但它们的测试参数都是基本一致的。在光纤链路现场测试中,主要是对光纤的光学特性和传输特性进行测试。光纤的光学特性和传输特性对光纤通信系统对光纤的传输质量有重大的影响。但由于光纤的特性不受安装的影响,因此在安装时不需测试,而是由生产商在生产时进行测试。

4.4现场测试工具①光源:目前的光源主要有LED(发光二极管)光源和激光光源两种。②光功率计:光功率计是测量光纤上传送的信号强度的设备,用于测量绝对光功率或通过一段光纤的光功率相对损耗。在光纤系统中,测量光功率是最基本的。光功率计的原理非常像电子学中的万用表,只不过万用表测量的是电子,而光功率计测量的是光。通过测量发射端机或光网络的绝对功率,一台光功率计就能够评价光端设备的性能。用光功率计与稳定光源组合使用,组成光损失测试器,则能够测量连接损耗、检验连续性,并帮助评估光纤链路传输质量。③光时域反射计:OTDR根据光的后向散射原理制作,利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产生的后向散射光来获取衰减的信息,可用于测量光纤衰减、接头损耗、光纤故障点定位以及了解光纤沿长度的损耗分布情况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作用类似于在电缆测试中使用的时域反射计(TDR),只不过TDR测量的是由阻抗引起的信号反射,而OTDR测量的则是由光子的反向散射引起的信号反射。反向散射是对所有光纤都有影响的一种现象,是由于光子在光纤中发生反射所引起的。

虽然目前光通信的容量已经非常大,但仍有大量应用能力闲置,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信息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并会超过现在的网络承载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努力研究更加先进的光传输手段。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光通信一定会有更加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裴丽.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J].中国科技信息.2006.(4).

[2]何淑贞,王晓梅.光通信技术的新飞跃[J].网络电信.2004.(2).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4

摘要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也凸显出来,医疗卫生事业也蒸蒸日上,虽然医院档案管理在医疗卫生事业中举足轻重,但其仍面临着重重难关和难得的机遇。因此,本文首先对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之后就其现状探讨如何对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行有效实现。[1]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以提高医院内部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SWOT分析法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re also highlighted, and the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are also booming. Although hospital archives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it still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and rare opportun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hospital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then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hospital archives management. [1]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hospital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its long-termdepartment, make up for its deficienc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ospital internal archiv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evel.

Keywords: hospital a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WOT analysis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随着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也逐渐成为现代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计算机还没有普及的时代,人们采用人工整理的方式,工作人员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整理档案。而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利用计算机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的研究意在通过对我国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优势因素以及劣势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不足,提出可行性方案与措施。

意义:在我国,人们在预防检查及治疗疾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病例报告单等各种资料与档案管理密不可分,在医疗以及教研等活动中的有着显著的作用,同时也与人民群众的自身健康与医学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使研究者意识到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并随着逐渐的深入探讨与研究使材料档案衍生出了新的课题与方向。电子文档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档案逐渐信息化向数字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日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发展。因此,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在医院的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情况

Aleixandre-Benavent.Rafael、Ferrer-Sapena.Antoni和Peset.Ferznanda等在西班牙名声很高的研究者们经过深入的研究,最终发表了新的电子档案病例史论文,他们着手于管理模式,并从此角度出发并研究,从西班牙电子档案的诞生发展开始研究,在进行了深层次的解析之后,最终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作为国家医疗卫生重要对象的电子病例档案,如果想要其发展的更好更完善,就要从三方面进行改变,其一是目前电子档案资源的规模较小,需要对其进行增量扩充,二是目前各个部门之前颇有“各扫门前雪”之意,因此要对各个部门之间有意筑起的“墙壁”与“堡垒”进行打破并改变,经过了前两步的改变,电子病历档案也就更为完善,要用完善的电子病例档案去为临床业务工作带来更好的服务。[2]

因而可知,对于一些在医学方面及其发达的国家,他们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已达到深不可测的地步,如果和他们比较的话,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这些正是我国目前需要继续改进的方面。

(二)国内研究情况

学者张凤莲在其《浅议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指出,由于医疗卫生的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处在一个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人民对于医院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加速,建成一个更高效便民的资源共享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3]

我们正处于一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档案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及时抓住这次机遇,不断推陈出新,使得自身水平逐步文件提高,使档案事业持续发展,为其将来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4]

学者高向前,刘孟江在其《浅议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一文中指出,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医院的相关部门及其人员要得到充分认识。要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进行加大投入,同时对于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参差不齐进行整改,将人员统一安排到一起,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学习,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对存储在系统中的信息资料进行多重防护并时常就安全性进行排查,使得存储人在了解过后能够真正的踏实,在逐步改变中医院得到稳健发展。[5]

三、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信息时代的到来,医院的各个部门和科室每天都在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文件,这些文件为学校教学、医疗研究、医院管理等提供了宝贵并且用处极大的资源。人们愈加的感觉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以及社会的需求,而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的逐渐认识并使用使得人们逐渐摒弃原有传统的关系方式,因此新的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并使用。如果将所有的文件都进行信息化的处理,那么对于文件原稿的保护将更为轻松,同时对于经常发生的文件丢失或损坏等也将不复存在。

在处理档案时使用信息化的方式,能够对效率进行极大的提高。使用传统的方式,也就是手动整理,这种方式会加重管理人员的负担,并且整理效率也十分缓慢。每次对于信息的修改,都需要部门投入不少的人力与财力。如果我们转变方法,使用信息化的处理方式,那么修改档案的某个地方只需要在计算机设备上进行关键词或子的输出,计算机即可自动进行查找,这样一来工作的时间将得到大幅度的减少,工作效率也会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在对大部分信息文档的整理时,信息化档案管理发挥出了更大的优越性,这是传统档案管理所不能匹及的。由于信息已被储存到了云端,在信息录入时就已被系统自动分类并储存,同时这些文件不会出现像传统纸质档案因时间过久而出现的磨损甚至丢失,在医护人员需要查看或调用这些档案时,只需要几个简短的信息或者关键字或词,系统就会以极快的速度查找并调出与其相关的档案供查找人使用。[7]

对于处于医院专业档案系统的人员,从事该行业的人在逐步增多,由于培养的规范化,人员的素质也不再同从前一样。目前,多数的高校设立了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专业课程,经过系统性学习的学生在毕业后可直接输出进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这些人员都将是管理部门的中坚力量。由此可见,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之处,并逐渐的去学习进步。

2.劣势分析

医院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太少,人员的专业水平大都不过关。现在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他们中的大部分要么学历不高,要么就是在高校时并不是学习与档案管理有关的专业。我们正处在一个不进步就要被淘汰激烈而又残酷的时代,只有不断往前追往前跑才能真正融入这个时代,但目前多数的档案部门及其人员没有注意到这点,他们中的一些没有学习先进的思想,因此在档案管理方面并不看重,因此招来或者调来的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学习,他们不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在其管理方面有着透彻的理解,他们只是单纯的认为,这些已经被使用的资料就是档案,在未来也并不会用到这些,因此只要自己动动手指将其存储就已经是完成任务,殊不知他们的想法大错特错。[8]同时,对于这些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对于信息技术一知半解,在整理文档上也还十分生疏,也就更不用说如何去维护信息以及保护信息的安全了。正是由于以上种种的不重视以及不专业性,使得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不上心,缺乏责任感与认同感。

档案管理的片面性。正是因为档案管理人员的不专业,对于医院所传达的文件,部分工作人员就单纯的认为这些文件才是档案,只需要管理这些文档就足够了,因而便不注意其他很多方面可得到的档案。一些高水平医师发表的相关文章论文等,以及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共同研究得出的新的科研成果就都被这样忽视而过了。这就使得一些明明可以被记载保存下来的档案因管理人员的疏忽而被忽略,甚至可能被遗忘,因此纵观某些医院的发展史就显得有些“支离破碎”。

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卫生部的一次统计数据中,在这些调查的8000多家中国医院中,仅仅只有33%的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在使用并比较完善,在这33%的绝大多数都是大中型医院,基层的医院十分稀少。在我国,多数的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也并不重视信息化的管理,这体现在每年企业事业单位在这方面的投入资金上,他们每年的投入在信息化上的资金大约占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容量(5000亿到6000亿元人民币)的千分之三。根据科学家据的研究大数据表明,美国医院在投资到信息系统上的资金是其医院其他医疗系统投资的的3%到4%左右。

档案管理格局不清晰。目前档案管理的主要问题就存在于管理机构的不完善不系统,以及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的管理职能没有进行清晰的划分。关于医生的薪金的档案,大部分医院都是由人事部分负责管理,而患者的医疗记录等信息,则是由负责患者的科室负责管理,这种在一个大单位下分成不同部门管理档案的情况,这就使得档案管理突出优点之一的快捷性难以得到完美的利用。[9]

3.机会分析

档案管理的制度比较完善。我国有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这部很完善的法典,而卫生部又出台了《医疗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对部分未涉及的地方进行补缺,这些法令法案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所能涉及到的问题都一一制定了相对应的规章制度和解决办法,各个医院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对照管理。

医改给档案管理创造了条件。医疗改革中提出要坚定地不断深化改革医药卫生体制,对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稳步性建设,使人民群众用药负担得到有效减少,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渐不复存在,维护人民建康权益。作为医院档案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信息档案, 患者所涉及到的出院、入院、转院,都会使信息的流动性增加,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患者不可能始终在一家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并康复出院,这种多家医院问诊的行为使得同一患者在不同医院有着不同的病例,由于各个医院不属于同一系统,因此患者的信息无法得到及时的共享。对于需要多次治疗的患者,就必须进行多次切重复的检查;这使得患者多支付了很多的钱,无形中使得患者的负担加重。[10]如果医院之间能够搭建起一座桥梁,形成一个同一的系统,患者的病史和诊疗史都可以共有,这样能够让医生能作出更精确的诊断,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在金钱上的消耗。

4.潜在威胁分析

存储中的威胁。在信息化存储使用之前,我们一直使用的是纸质的档案,这种档案不仅要避光避高温,甚至还要避潮湿,同时易燃易爆品、有害有毒的气体会对其造成严重并不可逆的损害。现代的信息化管理表现出了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云端或系统里的数据也会由于储存设备的不同,表现出不稳定的性状,这也会使得档案遭受损坏,由而造成损失。这些损害也在警示我们,要提高对存储的信息进行保护性的技术水平,同时纸质的档案也不直接放弃不用,也要对其时常进行整理,这样会使得在信息化档案出现问题无法提取使用时医院的正常运行不被影响。

借阅中的成胁。由于一些与借阅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不健全,因此在借阅登记时,对借阅者信息收集的不完善,在回收借阅时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回收已到期的档案时没有时效性,因此经常发生档案损坏甚至是丢失的事件。

另外,在医院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医疗档案的慎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医疗诊断治疗信息涉及到了每位病人不可透漏的隐私,作为医院应保护好病人的隐私性,因此但凡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上出现了纰漏,那病人的信息就可能被泄露,病人的隐私权也会被损害,可能使得患者不再信任医院。

四、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不足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设备配置不合理

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物质条件的基础设施,硬件为计算机的基础环境,软件为各类辅助设施,想要真正搞好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就要对处于其根本地位的基础设施进行加大开发完善并大量投入使用。根据数据研究表明,我国的档案部门截止到2004年底共拥有微机28000多台,网络服务器有1600多个。

经济基础决定基础设施的好与坏,从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数据仓库、经费支持等方面来看,东部和中西部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同时,东西部信息设施配置不合理,以及大众跟风盲目的投资也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11]

目前,虽然我国档案部门信息化飞速建设,但仍然略有不足,其主要表现为缺少经济支持从而影响档案建设的开展,以及有限的资金使用不当导致过度追求先进设施没有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等问题。从而造成了硬件与软件不平衡,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下。

(2)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医院在现阶段拥有的的档案工作人员水平角度参差不齐,首先不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知识面窄;其次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因此在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同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在编制之内,对于其他工作人员的“五险一金”等十分羡慕,因此心中总有些不甘,工作的就不稳定。还有员工老龄化,一些“老顽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不够,不符合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要求。

档案人员除了要有档案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运用操作能力和网络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12]

其次,从学历、能力看,调查资料显示,医院档案室管理人员中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还不到5%,如佳木斯市第二医院档案科30多个在编人员中只有4人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①许多地市医院档案科甚至没有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倒在医疗信息档案方面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就连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无法赶超。

再者,从年龄来说,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在三十岁以上,四十岁左右,这就出现了无法接受新鲜事物所带来的观念老化等问题。

(3)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没有完备的规章制度

虽然在如今信息时代,我国医院对病人的信息安全十分重视,但在工作中人仍然或多或少的有许多问题无法避免。表现在,第一,医院档案信息安全保密法制的建设速度无法满足当今形式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基础,当今最主要的问题是档案的保密性和政府的信息公开。第二,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法规标准建设不完善。[13]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导致,档案信息化的瓶颈之一。在政策法规互相冲突的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很有可能凭借自己的主观理解,从而出现小小的偏差,从而导致发生无法挽回的问题。第三、数字化档案和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问题。由于我国在电子文件和档案数据的建设标准相对国际标准有些滞后,从而导致在档案信息资源在开发中,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从而出现侵犯个人隐私权等行为。

(4)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落后

第一,信息档案的开发利用的多少是决定医院档案信息化发展程度的标准,它标志着档案信息化飞速发展,也决定了我国档案信息化的进程。然而目前我国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仍处于刚岗发展的起步阶段,对于有效的向使用者提供数据信息服务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档案信息的全面实现共享和日益增加的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不平。第二,在当今社会档案信息的开发上未做到电子网络化。目前,国内没有一家网站可以提供开放档案,更无法系统的实现信息的全面分类,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不力。

第三,我国在当初建设医疗档案的数据库时,由于各个医院使用的软件及数据库的标准不相同,因此形成了现有的数字档案资源在于后来新推出的标准的数据库建设有出入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档案的使用效率,并增加了维护成本。

第四,由于受传统观念、现有技术不完善和法律冲突等各种原因,电子文件的分类管理情况并不理想。除了个别经济发达的城市以外,医院的电子文件的分类管理工作还没有开展起来,尤其是北方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医院尚无建立档案电子文件管理。

五、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法

(1)重视医院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以及各项档案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关系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和整体水平。[14]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包括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平台和网络。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的基础就是硬件的满足,首先保证充足的办公资金加大电子产品的使用。使档案资料的文字、照片甚至有光盘等文件方便长久保存。

同样,先进的档案管理app也是实现我国档案信息化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首先要选用经过官方认证鉴定的正版软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并建立适合医院情况的管理系统,与医院办公系统相接,实现全自动整理的计算机全过程管理。

(2)加强对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我国医院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与档案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因此,一、要重视素质培养,安排他们接受有关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培训,为广大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二、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吸引和培养专业型人才,做好人才储备,打好档案管理的基础。三、关心和爱护档案工作人员,从给予他们和医院主系列专业人员同等的待遇和机会,使其安心工作。[15]四、档案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档案事业面临的挑战迫在眉睫,电子档案的出现使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快捷的更好地为医疗患者工作服务。

(3)完善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种完备的规章制度是健全医院档案信息化制度的首要任务。立足国际标准化建设,解决相关法规的制定问题,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档案信息建设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当今我国档案信息利用过程中遵守的法规建设标准还相对滞后,从不法分子利用各种资料进行侵权的行为频繁出现。

首先,从国家层而来说,要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要深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在各项有关档案的行政法规的基础上,尽快修订补充相关的法规。从全新的学术研究状态出发,借鉴其他立法完备国家的档案立法的成功经验。在总结其他发达国家现有的档案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完善我国众多与档案相关的法律,从而来协调档案信息和对现有数据库资源的开发。《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法律的相互矛盾问题,国家要根据实际实际情况来制定新的档案法规。

其次,从档案部门的角度说,档案工作人员首先应该要有创新,不仅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还可以在自己权责范围内对现有的规章做出适当调整。在提高档案的保密工作同时,使档案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得以开放利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协调好相关法律法规相互的关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对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就行完善和推出新规,使工作人员的现行执法实施时能够有迹可循,这样使得在执法过程中的不合法操作大大减少,能够让档案工作人员真正的放心踏实工作。

(4)整合资源,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建设的突出重点突击的核心问题,没有数量庞大的信息资源库的档案信息为资源库基础,我国的档案资源库的建设就提不上来日程。整合信息资源刻不容缓,在加强保密讹基础上实行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在现有资源库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款APP,可以做到即时通讯,分类查找,使得查询方便快捷。更加档案室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最大限度的满足医生与患者的利用需求,这是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时展的产物。

六、总结

虽然我国已经热火朝天的开展医院档案信息化,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但是开展工作中仍发现我国存在不少问题。从外部大环境来看,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政府信息透明公开、电子政务的建设、信息时代对档案信息需求的急剧增加为档案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内部小环境分析,档案信息化的方便快捷,省人工省时省力成为了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内部优势。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资金发现不够,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业务水平的低下、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方面的缺点,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医院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发挥自身优势,充分使用各方面资源,实现自身社会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晓琼.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探讨[J].情报探索,2014(10).

[2]Aleixandre-Benavent.Rafael,Ferrer-Sapena.Antonia,Peset.Fernanda.Informatizacion de la historia clinica en Es(Alternate Title: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in Spain)[J].El 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on.2010.3(19):231-239.

[3]刘玮.浅谈纸质档案教字化技禾规范及归档要求[U].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8).

[4]莫韶琳,覃素平.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卷宗,2014⑹:72-72;73.

[5]洪霞.试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J].兰台世界,2013(z2):123-124.

[6]许冬.浅议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信息学,2008 ,21(3) :

338- 339.

[7]窦丽娟.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7,

3(1) :97- 99.

[8]赵霞.医院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6,4(12) :15- 16.

[9]翟新,曹晓宁.《医学图书、期刊、病案一体化信息管理模式初探》[A].(2003)-03-0106-01.

[10]成岩.《改变传统的病案管理模式采用光盘存储病案》改变传统的病案管理模式采用光盘存储病案[A].中国医院协会病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1:1.

[11]孙饶.《大数据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A].(2017)-12-30-4.

[12]张凤莲.《浅议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A].(2017)02(c)-0139-03.

[13]吴晓君,沈亮红,张建伟,王薇,邸傲南.《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价值及地位》[A].(2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