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试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考试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考试总结

计算机考试总结范文1

论文摘要:目前越来越多行业将传统笔试考试改为上机考试,传统的机房不仅仅只是服务于教学,而且要服务于考试,本文机房管理员的角度,论述了考试系统的安装与上机考试管理二个方面

随着中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考试的形式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许多行业已经将传统的笔试改为了上机考试,比如现在的全国银行考试,全国卫生系统考试,公安部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计算机考试有着许多笔试所代替不了的优势,如省去了纸张的浪费,节约了人工改卷的时间等。但如此众多在机房举行的考试对机房管理员来说却是一个挑战,因为各行业的考试系统各不相同,对电脑的要求也有着差异。现就上机考试从考前、考中、考后做一个比较。

在安装考试系统之前,首先要知道机房内的电脑符不符合该考试要求。有一些国家级的考试对机器的CPU和内存要求比较高,像全国卫生系统考试就需要计算机至少有1G的内存。如机房不达标,卫生考试中心会下发意见要求考点限期整改,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不达标,考试中心有可能会撤消该考点。其次要确认机房内的计算机要有网络同传系统,现在许多考试一场都是成百上千人同时考试,像银行考试有过一场1100多人的考试,如果没有同传系统,这意味着相同的工作必须重复1100多次,这对机房管理员来说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在考试前还要确认该机房内的的考试人数,并保证有考试人数*10%的备用电脑,因为考试过程中个别电脑出现问题的概率还是很大,比如有的时候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电脑会出现蓝屏死机,有的考生不注意会碰到电源线而导致电脑非法关机,从而无法正常启动等一些问题。

在安装考试系统时,各种考试的考试软件的安装也各不相同,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公安部系统考试需要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3的操作系统,而银行考试和卫生系统考试的服务器则可以采用windows XP系统,因此需要在考前根据各种考试的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操作系统盘。系统盘不建议用GHOST系统盘,虽然GHOST版系统方便以及节约时间,但这种安装方式可能会造成服务器系统不稳定,因为每台机器的硬件都不太一样。而服务器一旦出现了问题,轻则导致考试的延时,严重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整个考试重考,因此建议宁肯多花些时间用普通的系统盘一步步安装操作系统,然后用这种型号电脑的驱动光盘装好驱动,稳定性方面会比直接GHOST好,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考试服务器出现问题。在安装客户端时,虽然各种考试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均可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但各种考试的考试软件在安装过程中也不尽相同,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必须为每个考生单独设一个帐户,并将该帐户映射到服务器上;银行考试则需要安装好客户端后再对其进行在线升级;公安部的上机考试只需要在考试机上做一个链接,打开链接后考生会直接登陆到服务器上去做题,这种考试结构对服务器的压力比较大,因此这种考试的服务器一般要求采用企业级服务器。

现如今的机房为防止病毒的破坏一般会安装还原保护卡或还原软件,因此在考试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千万要记得将电脑的还原系统打开,否则安装好或升级完成的软件将被还原,前面的工作将前功尽弃,装好考试机后还必须要关闭电脑的防火墙,卸载杀毒软件,有的杀毒软件会认为考试软件是病毒。还有一个细节是需要关闭电脑屏保和自动休眠这样一些设置,因为有的考试等待的时间比较长,像银行考试考前一个小时要给考生照相,有些考生提前到了,照完相后坐在电脑前面等,如果突然屏保,考生可能会认为电脑出现了故障,而去按电源开关,从而导致考试时间延误等问题。在考试系统做好后,要进行试考。一般试考时可随机抽取30%电脑即可,在试考结束后即可关好电源、门窗封场。

在考试的前期要密切注意考试机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考试机。在即将开始时要注意考试时间。在考试过程中则要注意考场纪律,如遇突况,比如停电,则要及时安抚好考生的情绪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在考试结束后要组织好考生有序离场,并通过服务器收集好上机考试成绩。

考试系统的安装与管理是一个细致且需要耐心的工作,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只有不断学生,多总结经验,才能不断进步,将机房的考试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戴涛. 浅谈学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0,(09) :69.

[2] 苏伟. 浅谈多媒体教室的维护与管理[J]. 科技信息 , 2010,(23) :79,109.

计算机考试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笔试 机试 无纸化 考试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本科生第一学年上学期的公共课。该科目考试不仅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考试评价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考试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1.传统的计算机考试方法

传统的考试形式一般为笔试,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从知识点到知识点层面,不能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大学计算机基础》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笔试这种考试形式对于学生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存在严重缺陷,这是造成很多学生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差的原因之一。

后来,我院增加了操作内容的考试,采用笔试加机试的考试方法。笔试考的是理论,机试考的是操作题目。机试考试时由任课老师现场命题,现场评分。但是这种考试方法会出现偏差,一方面不同学生的考试难度不完全一致,另一方面教师评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面对传统的考试方法,我们必须做出改进。我们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突出创新”的工作思路,改革考试的内容、考试的形式和考试的评价体系。

3.采用无纸化的考试方式

要想真正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生,必须综合多种考核形式,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取平时成绩加实验加无纸化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成绩。其中平时课内成绩占10%,平时课外成绩占10%,实验课堂参与与实验报告占10%,考试的卷面分占70%。

4.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1)题型

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以及我院学生都要参加全国和全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用网络计算机考试对本学期的内容进行检测和总结。开发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考试系统,主要有选择题、打字题、文件操作题、Word表格制作、文档编排题、Excel表格、PowerPoint操作等题型。

(2)系统软件平台

考试系统开发采用C/S结构,通过服务器与工作站的局域网络相互连接协同工作,服务器端软件用于存储数据、处理数据请求、维护数据完整性,而客户端软件用于处理用户界面、生成数据请求、将返回结果显示给用户,这种结构使得该系统能够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平衡负载,在整体性能上与传统的基于文件共享方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该系统充分考虑了并发控制下系统的安全性、扩展性。

客户端运行环境:Windows XP。本系统采用胖客户端模式,考试操作、评分、加密等大部分功能在客户端实现。服务端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数据库服务器:Microsoft Access 2003。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6.0。Visual Basic 6.0是微软公司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对于希望快速开发和使用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来说,Visual Basic已经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

(3)系统功能模块

组考子系统:计算机公共课的一大特点是参考学生多,我院2012级非计算机专业的4700多人都要参加本次考试。其考试规模比任何一次全国、全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还大,组考工作量相当繁重。我们从学院教务处找到学生信息,以班为单位录入学生信息,最后导入系统中得到整个学生信息库,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题库管理子系统:我们事先组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题型,准备100套试题。在本子系统中,提供相应的操作界面,帮助教师录入试题到题库中。并且提供试题查询、删除、添加、等维护功能及试卷打印服务。

考试子系统:本子系统提供考生登录验证,接收服务器传送的试题,考试倒计时,提供考试操作界面,接收服务器传送的标准答案并评分,成绩加密并上传,保存考生答题信息等功能。

自动评分子系统:考试自动计时停止后,系统会自动屏蔽所有答题功能,并提醒考生交卷,当然考生也可提前点击“交卷”按钮。在交卷后,在客户端直接进行评分,并且加密成密文后上传到服务器中。采用这种胖客户端模式,可以缓解大部分考生同时交卷评分时服务器的压力。

(4)考试主要相关界面

5.结语

计算机考试总结范文3

关键词:NCRE;一级考试;计算机考试;备考方略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3-670-02

NCRE (Anhui Test Area) a Strategy of Examination Remarks

ZHANG Guo-yan

(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230041,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grade examination,according to examinations kinds of questions and knowledge of point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how to focus on arrangements for review and reasonable review time and the examination on the machine you want to note other aspects of the candidates pro forma set out the strategy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candidates of help.

Key words: NCRE;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 computer examination; notes strategy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察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目前该考试设四个等级。它不以评价教学为目的,考核内容不是按照学校要求设定,而是根据社会不同部门应用计算机的不同程度和需要、国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计算机教育、教学和普及的现状而确定的;它以应用能力为主,划分等级,分别考核,为人员择业、人才流动提供其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水平的证明。其中一级考试考核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使用Office办公软件(Microsoft 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及防范。

1 一级上机考试的题型结构及特点

一级考试采取上机考试形式,上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主要题型结构包括有单项选择题40道,每道1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10道,每道2分,共20分,操作题分为Windows操作题8分,Word操作题10分,Excel操作题6分,Powerpoint操作题6分,打字题10分。题型特点:客观题占较大比重,考试的内容大部分属于基础知识阶段,但知识点却比较全面,是各大专、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水平。

2 一级上机考试的复习方法

2.1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安徽省考区)考试通常在每年的6月下旬和1月上旬至中旬进行,通常各大专院校要求学生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就得参加考试,由于新生入学时间较晚,并且每个学校的新生都参加军训,因此,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可以用来复习的时间较少,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成了学习的关键。通过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及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辅导经验表明,学生除了平时上课的时间,真正用来复习一级考试的时间,只剩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怎样合理利用这段时间,笔者建议,这段时间内学生每天拿出2到3个小时进行复习,实践表明,大部分情况下男生由于实践动手能力较好,实践操作题往往得分较女生高,因此,男生复习的重点是着重复习理论知识;较之,女生往往动手能力不及男生,操作题的得分相对男生低,但因为女生在客观题的表现要好于男生,因此,建议女生对于操作题应该多加练习。

2.2 注重模拟题,平时时间多加练习

注重对一级考试模拟题的训练,由于一级考试的真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模拟题的题库中随机抽取出来,因此,模拟题的练习成了重中之重。学生应在每次上机课认真做好模拟题的练习,把每次的练习当作一次真实的考试来对待,针对客观题中的单项选择题部分,应做到看到题干,就能基本知道本题所要考的知识点,及正确的答案;客观题中的多项选择题,由于难度较高,学生也应该做到对题目熟悉,使用排除法首先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备选答案,以增加所选答案的正确性;操作题中的Windows操作题,难度相对简单,常考的知识点就是一些文件或文件夹的建立,重命名,删除,移动,复制,文件修改属性,添加内容等操作,此类操作简单,基本属于送分题,因此要求学生务必在Windows操作题取得满分;操作题中的Excel操作题,电子表格操作是一级考试中难度最大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弱项通常是对Excel中的公式、函数操作不能正确掌握,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首先搞分清楚公式和函数的区别,然后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是使用公式或者是函数,并且对一些常用的函数,比如sum()求和函数,min()最小值函数,max()最大值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等多做多练,以及一些比较难掌握的函数,比如if()函数,先去理解函数的功能,再有针对性地多去使用这些函数,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操作题中的powerpoint题,题目难度适中,主要考幻灯片的创建,删除,切换,幻灯片版式及背景,创建文字或图型动画及声音效果,添加项目符合,创建超链接等,学生只要多做模拟题,可以取得高分;最后的打字题,考查学生打字速度及正确性,打字操作不可能在短期内提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时间多做打字练习,以取得较好成绩。

3 关于上机考试的几点注意事项

根据笔者经验,虽然一级考试中试题难度总体不大,但总有些考生会因为对一级考试操作中的不熟悉,而失去了许多本来该得的分数,以下说明几个常见的注意事项:

在Windows操作题中,题目中更改某一文件的类型,例如要求将文件“abc.txt”更改成“abc.ppt”,由于文件的后缀名决定了文件的类型,因此这里需要将”abc.txt”更改成“abc.ppt”,但是,由于有些电脑设置不一样,假如考生所在电脑并没有显示出文件的后缀名,只显示了文件的前缀“abc”,很多同学直接将“abc”改成了”abc.ppt”,结果真正的文件名变成了“abc.ppt.txt”,因此考生并没有把文件的类型真正的改过来,从而做错了题目,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

有些题目要求考生修改文件的属性,例如将文件“abc.txt”修改成为“隐藏”属性,考生按题目要求修改完成之后,发现找不到该文件,造成接下来的题目无法完成,原因是,由于相关设置的关系,文件被隐藏之后,用户将看不到该文件,为了避免上述的问题出现,考生考试前先做好相关设置,设置步骤如下:打开资源管理器,选择横向菜单中的“工具”菜单,点击“文件夹选项”,弹出“文件夹选项对话框”,点击“查看”选项卡,如图1“文件夹选项”所示,将“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前面的勾选去掉,并且选中单选按钮“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最后按“确定”按钮。设置完成之后,考生将不会出现上述问题,避免了丢失应得的分数。

在打字题中,考生也会经常出现如下问题,例如:题中出现了英文字母和英文名字,考生应注意进行半角和全角的切换,标点符号中,应该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切换,有些比较难打的标点符号,特别是某些英文名字常在中间带有分隔号,可以通过使用智能ABC输入法键入“V1”、“V2”、“V3”来选择相应的符号。

4 总结

由于一级考试是全国性的普及性考试,考试难度总体不大,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自信心,只要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考前调整好心理状态,考试过程中,做到细心看题,就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高分,顺利通过。

参考文献:

计算机考试总结范文4

2、获得农业或相关专业以下学历(学位)者,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农艺师资格: 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3、《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二份、附件表一式一份。

4、通过职称英语及职称计算机考试。

5、撰写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6、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7、学历证书复印件2张、身份证复印件2张、一寸彩色蓝底照片8张、二寸彩色蓝底照片4张。

计算机考试总结范文5

关键词:自动组卷;遗传算法;试题库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统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考试需求,设计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考试管理系统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并结合现有成熟的数据库技术,为计算机考试管理系统开发提供了可靠保证。考试管理系统设计中,建立一个好的试题库尤为重要,而良好的组卷方法却是核心。如何保证生成的试卷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具有随机性、科学性、合理性;尤其在交互环境下,对组卷速度要求较高,而一个在理论上能搜索到全局最优的算法可能会以牺牲时间为代价,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选择一个高效、科学的算法是自动组卷的关键。以往具有自动组卷功能的考试系统大多采用随机选取法和回溯试探法。在限制条件状态空间的控制下,随机选取法有时能够抽取出一组令用户满意的试题,但由于它随机选取试题的范围太大,有可能在无法抽取合适试题的区域内反复选题,进入死循环,最终导致组卷失败。回溯试探法组卷成功率高,却以牺牲大量的时间为代价。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以其全局寻优和智能搜索技术,及收敛性好的特性能很好地满足自动组卷的要求。

1. 遗传算法原理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是模拟自然界自然选择遗传机制进行搜索寻优的方法,通过模拟生物在染色体层面的各种遗传优化作用而设计人工寻优方法,GA本质上是一个群体迭代过程,从一个随机的初始群体出发,依据优胜劣汰原则.通过竞争、选择、繁衍、变异等遗传操作,产生性能更优的下一代群体。直到满足环境约束的优良体或合乎具体的应用准则为止。遗传算法的这种特点使其很适合解决多重条件最优解的问题。

2. 组卷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

通过实际组卷分析,组卷约束条件主要有知识点,题型,章节,认知层次,题量,分值,答题时间,难度,区分度,曝光度等10个方面。根据对上述组卷约束条件的分析,可以构建组卷问题的数学模型。由于一张试卷存在10个约束变量,所以针对于整个试卷所有的题目构成了一个10维度变量的空间:知识点,题型,章节,认知层次,题量,分值,答题时间,难度,区分度,曝光度。为了减小组卷算法的复杂度,提高组卷算法的效率,需要对这个10维空间进行化简处理。一般而言,要出一份试卷,我们总是先确定试题难度、试卷的满分值和所用的题型以及各种题型的题目和分数以及知识点分布,而且对一种考试而言,这种难度分布常保持相对稳定。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分布通常成正态分布,我们可以根据难度系数、各知识点分数、各题型分数来约束将要被选中的试题个数以及试题难度分布,计算出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再结合各知识点、各题型的分数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可将10维空间简化为一个5维的空间――试卷(知识点,章节,题型,分值,难度),在这个5维空间里对试题进行操作来完成组卷。不同的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不同的二进制文件格式。

3. 遗传算法在自动组卷中的应用

遗传算法模拟达尔文的自然界遗传学:继承(基因遗传)、进化(基因突变)和优胜劣汰(优的基因大量被遗传复制,劣的基因较少被遗传复制)。其实质就是一种把自然界有机体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与同一群体中个体与个体间的随机信息交换机制相结合的搜索算法。运用遗传算法求解问题,首先需将所要求解的问题表示成二进制编码,然后根据环境循环进行基本的操作:selection(选择)、crossover(交叉)、mutation(变异),最后收敛到一个最适应环境条件的个体上,得到问题的最优解。算法步骤如下:

(1)染色体的编码:假设试题库中有m道题,可用一个m位的二进制串来表示,形式为:a1,a2,a3 ,...am,,其中若ai为1,则表示该题被选中;若ai 为0,则表示该题未被选中,即ai=1,第i道题被选中;ai=0,第i道题未被选中。

(2)初始化群体:通过随机的方法生成初始化的串群体,在串群体中,串的长度是相同的,群体的大小按需要根据经验或实验给出。

(3)计算当前种群每个个体的目标函数:本问题的目标函数可定义为

F=

Fi表示第i个属性指标与用户要求的误差的绝对值,Wi表示第i个指标对组卷重要程度的权值,F是所有指标与用户要求的误差绝对值之和。该目标函数越大,则适应度越小,被淘汰的概率越大。

(4)选择:按照一定的选择概率对种群进行复制,选择较好的串生成下一代(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越大,该串的性能越好,选择概率越大),去掉较差的串。

(5)交叉:交叉是两个串按照一定的概率(交叉概率P ),从某一位开始逐位互换。首先,对每个二进制串产生一个0~1范围内的随机数;若该数小于P ,则选择该串进行交叉,否则不予选择。然后随机地对被选择的二进制串进行配对,并根据二进制串的长度 ,随机产生交叉位置i,i为[1,n-1]上的一个整数。

(6)变异:变异是二进制串的某一位按照一定的概率(突变概率Pm)发生反转,1变为0,0变为1。这里Pm 较小,Pm 可小于0.001。但在实践中发现,在有些遗传算子中,Pm为0.1时更好。

(7)终止:记录进化的代数,并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满足,则输出结果,否则转向步骤3继续执行。终止条件如下:(a)出现种群满足F=0;(b)某个个体目标函数值(个体适应度值)达到指定要求;(c)达到指定的进化代数;(d)当前种群中最大目标函数值与以前各代中最大目标函数值相差不大,进化效果不显著。

遗传算法在试题组卷中的应用可以将教师从繁重的考试出卷等工作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在组卷过程中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组卷的自动化,有效提高试卷的质量。我们也可以对简单遗传算法改进,利用组卷过程中的误差对遗传算法中的随机性选择进行诱导,保证产生的新个体的误差相比对于同一个体的其他信息位的变异所产生的新个体而言,产生的误差最小。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试题组卷算法具有较好的智能组卷性能。

参考文献

1.王小平.《遗传算法――理论、应用与软件实现》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文修,梁怡.《遗传算法的数学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乐光学,彭小宁,曾志峰.试题库自动组卷系统的算法与实现,计算机应用,2001;21(8):198-200

4.孙勇,柏云.基于遗传算法的试题组卷策略.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7―28

计算机考试总结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考试系统 系统设计

1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考核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理论,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及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考试形式一般包括人工出题、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传统考试模式造成教师工作量大,考核内容不全面。鉴于该门课程强调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传统的考试形式已无法达到考核目的。因此,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实现计算机考试信息化,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实现无纸化考试,可全面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考试工作效率,使考试更加公正、客观。

2 需求分析

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主要实现的功能有用户管理、试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自动组卷和评分等。系统采取管理员、教师和学生这三种权限对系统进行控制。管理员负责用户信息的管理及试题库的管理和维护。教师负责组卷管理、试题库管理及考试过程管理。学生权限是登录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进行答卷考试。系统选用Visual Studio 2010,SQL Server 2008,C#开发语言,使系统更具有灵活性、安全性和易用性。考试系统应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与系统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框架结构

根据以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的需求分析,得出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3.2 数据库设计

在考试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中,先要对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存储进行分析,分析各数据存储之间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系统的关系模式。本系统采用E-R图来进行数据结构的分析。如管理员E-R图,如图2所示。

根据设计好的E-R图在数据库中创建各表,包括管理员信息表、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考试成绩信息表和试题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包括系统编号、管理员登录账号、管理员姓名、管理员登录密码;学生信息表主要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及登录密码;教师信息表包括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教师登录密码;学生成绩表中包含学生的学号、姓名及考试成绩;试题信息表包括系统编号、试题题目和试题答案。

4 系统实现

本文以登录模块的实现为例,登录界面提供所有用户的登录(包括学生、教师、管理员),该模块采用了验证码技术,该技术通过Random类实现。Random类中最常用的是Random.Next方法。Random.Next方法主要用于返回一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登录界面:三个textbox控件用于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一个dropdownlist控件用于选择登录身份;image控件用于显示验证码;两个button控件用于登录和取消。

5 总结

本文从系统登录模块、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等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的实现提供解决方案,一个完善的考试系统不仅要有友好的界面,操作简便,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后台管理模块,完善的后台管理模块可以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变得更加灵活和易维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使系统更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陈传明,郑孝遥.计算机基础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0(07).

[2]黄美琼.基于B/S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设计[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期),2012(02).

作者简介

叶娇(1988-),女。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吉林动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