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范文1

一、考点梳理

品味古代诗歌的词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查点:1.赏析炼字(词):品析诗中在表情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2.赏析炼句:品析诗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

二、答题方法

1.鉴赏炼字型。提问方式:(1)在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2)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等。答题步骤与要点:(1)表明自己的看法。(2)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3)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该字所描述的景象。(4)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等。(5)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2.鉴赏炼句型。提问方式:(1)某联(某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全诗分析其表达效果。(2)某句被公认为好句,试分析它妙在哪里?(3)前人认为某句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等。答题步骤与要点:(1)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2)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该句所描述的内容。(3)说说该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等。(4)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赏析句子要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此外还要注意句子的特点,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

比如倒装句。诗中的句子由于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因此需要倒装;有时是为了强调,更好地表情达意,也采用倒装的句式。如“碧玉妆成一树高”(高树),“雨里鸡鸣一两家”(一两家鸡鸣)等,再如动宾倒置。如“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等,要把语序调整过来理解诗句的含义。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出发,应注意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诗词中的句子,一般都在表达上有特色,鉴赏时就是要看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要把句子放在全诗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有所不同。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的作用;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作用;尾句或卒章显志等作用。

3.鉴赏诗眼型。提问方式:(1)某字(句)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2)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答题步骤与要点:(1)指出该字(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句)写了哪些内容。(3)分析该字(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4)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对诗歌词语的赏析要特别注意看字词是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词语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鲜明生动等特点。特别要注重对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音词等的咀嚼。

(1)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绿”字把诗人站在岸边感受自然之景的美写了出来,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了出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了出来。

(2)形容词。诗词中的形容词大部分是修饰语,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如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数量词。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如:郑谷把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4)虚词。在古典诗词中,恰当地使用虚词,可以收到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婉、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诗歌就会大为减色。

(5)叠音词。叠音词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会起到突出、强调作用。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诗中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

有些拟声词也属于叠音词,在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其作用是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6)表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内容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欣赏时,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彩。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与“翠”、“白”与“青”,互相映衬,使整个画面展现出清晰的画面感与和谐的暖色感。

【同步突击】

1.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请简要赏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李 峤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

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

诗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从“开”“卷”中任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柳梢青

黄 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t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请赏析“花惊寒食,柳认清明”一句的妙处。

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古代诗歌范文2

2011年高考湖南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亮在角度任选,开放度大。解答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内容、主旨、语言、形象、技巧、结构、修辞、风格等角度切入思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横江词六首(其五) 李 白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注]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注]郎:在唐代除了女性称其爱人以外,一般也用来称呼少年。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考查古代诗歌中的线索,在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中首次出现。古人作诗,讲究“起承转合”,分析线索一般要先抓好“起”句。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张 先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从首句意象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作简要分析。

2011年高考福建卷考查的情感题与以往的情感题有所不同,首次要求考生简析诗中蕴含的丰富复杂的情感。

考生组织答案时,不仅要紧扣诗中表现的情感,而且要分析出情感丰富复杂在什么地方。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此词为李清照晚年所作。

这首词情感丰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2011年高考北京卷将语言表达融入古代诗歌鉴赏中进行考查。这种考查方式,就诗歌鉴赏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

冬夜读书示子聿[注] 陆 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是陆游给他这个儿子题诗中的名句。

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2011年高考天津卷出现了对立观点并存的试题,有一定的导向性。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一般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夜 直① 王安石②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注]①夜直:宋代制度,翰林学士每夜轮流一人在学士院里值班住宿,犹今所谓值夜班。②熙宁元年四月,王安石奉诏越次入对。本诗写作时间在熙宁二年,其时宋神宗已决定采用他的意见,实行新法。

这首诗抒情曲折而深沉,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认为是不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赏析示例:(1)从分析主客对白角度赏析。明写津吏的话,暗写李白的话。第三句中的“郎今欲渡”,隐含在津吏未举手东指以前,李白已提出了“欲渡”,欲渡的话隐含在津吏的话中;句中“缘何事”,隐含李白当时急于要渡江的话,李白的话虽然没有明写,但读者也自然明白。(如果突出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便可看做从剪裁角度赏析)(2)从人物形象角度赏析。诗中着墨最多的津吏,是一个封建社会老吏形象。他颇有生活经验,“如此风波”中的“此”,可见津吏对于观察天象极有经验。他颇为自信,心地善良,“不可行”为长辈一般的命令式口吻。这既可看出他的自信,又可看出他的善良。(这首诗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赏析)

2.本词以“花”“月”为线索进行写作。词中写了“花前月下”的相恋,写了“花谢月朦胧”的爱情受阻,写了“花不尽,月无穷”的美好祝愿,“花”“月”就像线串珍珠,将词人情感的变化、发展表现了出来。(注意扣住题干中的提示语——“从首句意象看”)

3.要点提示:①少女生活的欢乐、闲适——“常插梅花醉”;②中年离别的相思、幽怨——“挼尽梅花”“满衣清泪”;③晚年沦落的辛酸、哀愁——漂泊“海角天涯”“难看梅花”。(题中注释是解题的一把钥匙,不可忽略)

4.要点提示:教育内容。①做学问要早下工夫,坚持不懈,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②做学问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教育方法。①因人施教,寓教于趣。(结合注释可知子聿“欲学诗”,子聿对诗感兴趣)②谆谆告诫,融情于理。

自己感受。“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要紧扣诗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可联系实际谈学习物理、化学等课程时,“躬行”实验的感受;可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写作技法的感受,如懂得“起承转合”是一回事儿,要真正会运用就不那么简单,必须“躬行”实践。

古代诗歌范文3

诗歌鉴赏的能力层级达到了“E”,是语文试卷中公认的难点。要顺利而快速地突破诗歌鉴赏,就必须“过五关,斩六将”。“五关”依次是:积累关、语言关、要素关、审题关、表达关;“六将”即构成诗歌的六种要素――人、事、物、景、情、理。换言之,就是《考试说明》中的“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知识积累:

“形象”,在古代诗歌中是指“意象”,是景、物、人、事与情、理交融的产物。但凡诗中的一切景象、物象、人物形象、事件以及所有抒情主人公形象等都属形象的范畴。

“意境”,是由一个或诸多意象所组合而成的一个主客观交融的画面,又叫“情境”、“情景”、“境界”、“氛围”等。常见的意境用词有:清幽、凄清、冷寂、壮阔、苍茫、奇丽、壮丽、幽美、凄冷、幽僻、恬静、清新等。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表现、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内涵,欣赏、阐释、概括、分析、判断诗歌中诸多意象的特点以及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设问方式:

高考中,形象的考查虽不时常单独设题,但是它渗透到诗歌鉴赏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语言还是表达技巧抑或思想内容观点态度都要以形象的鉴赏为基础。可以说,理解了诗歌中的形象就等于获得了鉴赏整首诗的钥匙。

它的设问方式常表现为:1.意象的提取,如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意象的阐释,如“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3.意象的概括,如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4.意象全面赏析,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需要指出的是,意象的赏析一般必须结合诗歌的情与理,因而它往往是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一起来考查的。

解题钥匙:

例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意象的筛选,从季节的角度看,显示时间的意象是清秋、落叶;从一天的时间角度看显示时间的意象是日暮、月初白、流萤和孤灯,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

答案:诗人运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等意象来表现情感。

范式:替换法,将题目中的“哪些”换成根据要求选择的形象即可,直接回答,不可拖泥带水。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解析:本题考查物象设置的作用,是对诗歌形象的全面赏析。其实这道题涉及到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考点。在诗歌中,作者赋予琴、棋的品格以鲜明的形象,并通过琴和棋的形象寄寓自己的感慨,联系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结合诗歌就可知道在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物象的设置都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范式:物象类:手法,(托物言志)+手法阐释(突出物和人的关联与契合点)+表达效果与作者情感。

例3: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析:分析诗歌人物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范式:身份概括+具体阐释+形象意义与情感抒发。

考点提示:

1.明确设题方式,选好答题范式。

面对诗歌鉴赏的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中的测试要求,明确鉴赏的对象是形象、语言还是表达技巧抑或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这是所有诗歌鉴赏的起步阶段。

如果确定了考查形象,那么进一步明确是哪一种设题方式。是对形象的筛选提取还是意境的阐释;是意境的概括还是形象的分析鉴赏,确定了设题方式之后,就可以根据范式来答题了。其实从学生的鉴赏水平来说,差距并不是很大,答题不够规范也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

2.明确形象类型,确定鉴赏方法。

古代诗歌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94―01

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让学生自主学习、喜欢诗歌,是古代诗歌教学的根本。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从而提高古代诗歌教学效率呢?

一、加强“朗读”,重视“感知”

古代诗歌鉴赏首先要“以读为本”,重视在朗读中整体感知。“粗知文义”、“略通大义”,朗读诗歌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诗歌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词语、节奏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教会学生反复朗读吟诵诗歌,品味诗词的韵律美,整体感知诗歌情感基调是诗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求在反复诵读吟咏中,整体感知诗的意境,提高感知美的能力。新学诗歌要求课前预习朗读,在课堂上以比读形式检查预习比谁读得流畅准确,比谁感情基调把握得准确,比谁读得更有感染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齐读、分小组读、个人展示读、配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交替进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学过的诗歌可以分册在每节课上课前三分钟进行反复读,既是背诵复习,也是语感培养和知识积累好做法,重在坚持,教师可适时指导。

二、强调“想象”,注重“联系”

在古代诗词教学中,要注重想象能力的训练。诗歌以意象、情感为重,诗人借一个个意象把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读诗若诗歌意思能翻译出来,但是眼前或脑海里面却不能出现一幕又一幕真切的、生动的、鲜活的、细腻的画面,那就等于没有读懂诗。所以古诗鉴赏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品读意象,感知意象的特征,借助联想、想象把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这先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具体的画面,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内容,从而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意境。如鉴赏“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诗歌若完全没有想象力的辅助仅靠字面意思理性的翻译,那千里以外的莺啼、“南朝四百八十寺”烟雨苍茫在现实生活中是听不到、看不到的,诗歌的意境体会也就无从谈起。《沧浪诗话》中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歌鉴赏是情感的体验、生命的体验,必须与学生的自我感知与想象联想结合,将文字化为具体的形象,再将艺术形象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再现诗歌情景,通过合乎情理的想象联想,使诗歌的内容得到补充,教学中多让学生联想想象并用语言形象表述。

同时,教学中要注重“联系”训练,即联系题目、联系作者生平、联系注释、联系时代背景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古人有所谓“诗言志”“诗缘情而发”“意与境合”的说法,诗歌是作者某种情感的寄托与思想的表达,因此古诗歌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看题目、看作者、看背景、看注释、看诗眼。鉴p时联系以上所“看”内容,了解了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抱负及诗人写诗的社会背景和心理背景,再结合诗歌所写内容来体味情感、主题就容易得多。如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抓“怀古”二字,联系诗人被贬黄州的经历,便能很快理解苏轼“早生华发”的慨叹,体味其“一樽还酹江月”的情怀。所以古诗鉴赏要强调“想象”注重“联系”,让学生“知人论世”,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扩充见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融入”,强化“积累”

诗歌鉴赏是读者与作者情感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学生若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学会融身诗境,引发共鸣觅得知音,读诗的兴趣会更浓厚。

古代诗歌范文5

本论文关键词:小学;古诗;诵读;教学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

一、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清代程廷祚认为:“古者之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近人黄仲苏认为:“诵就字义言,则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综合各家的理解,我认为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象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二、诵读的作用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等专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一般学生只做到“看”而已。我认为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和心,须于眼和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象《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作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到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对它们耳熟能详,而理解得十分透彻。

三、展开诵读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

首先,诵读强调实践性,注重读的过程,遍数多是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仿、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再积累诵读的经验。这个过程不同于以会背为目标的检测。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其次,诵读还要强调诵读的目的性。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朗读是指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一些专家对此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朱自清认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在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这些论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诵读的训练要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随着理解领悟能力的增强,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高,老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确定不同学段的诵读的不同要求和训练方法;组织课堂的诵读实践要适应学生的趣味,采取多种训练方法给学生示范和引导。

总之,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反复多遍,最终烂熟于心的读。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朗读相比,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诵读是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贯穿始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技法系统》,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135

<2>程廷祚,《诗论十五》,道光丁酉年刻本《青溪文集》卷二

<3>黄仲苏,《朗诵法》,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6.126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19

<5>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64

<6>夏丐尊,《叶圣陶.文心》,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8(再版,107

<7>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909

古代诗歌范文6

月亮,高挂苍穹,与太阳“轮流上岗”,为人类照明,真是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与日光不同,月光皎洁而柔和,晴朗静谧的夜晚,月亮成为幽美的景观,给人美好的感受。因此,在古代诗歌中,月亮首先是一种“美”的意象: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色更添春色好”(贾至《别裴九弟》);“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可怜(爱)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可惜(爱)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水中月影)”(苏轼《西江月》)……历代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令人陶醉的美月图。

静夜望月,最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勾起种种情绪。伴随不同的思想感情,月亮也就成为诗歌中含义不同的意象。

望着月亮,人们会想到时间,忆起往事,想到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变革。“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李白《把酒问天》)。诗人想像月亮是鉴古察今的历史见证者,从而把月亮写进一些怀古咏史的诗歌里。如李白的《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当年吴王夫差与西施歌舞行乐的“苏台”,如今已成废墟,草木杂生,只有天上的月亮,曾经照过当年的奢靡王宫。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月亮依旧,但昔日都城的繁华,都化归乌有了。在这些诗里,月亮仿佛是王朝兴亡的冷眼旁观者,虽然不会言语,但也间接流露了作者心底的讥讽和感慨。而做了阶下囚的亡国之君李煜,见到月亮则痛苦万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望着月亮,人们还会想到空间:由月光朗照万里,想到遥远的故乡,异地的亲友;由月的阴晴圆缺,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霜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怀舍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这些都是望月思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不知帘外如月,还照边城到晓无”(罗邺《秋怨》)。这些都是望月思人。

这样一来,月亮与“怀古”、“思乡”、“相思”紧密联在了一起;又因思念而生愁苦,于是月亮又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月子(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吴棹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样,月又成了愁的“代号”。“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其中的月(光)都或淡或浓地含有愁苦凄凉之情。

古代诗歌中经常借月抒情,描写月亮,作为一种意象,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例如杜牧的《泊秦淮》首句写景,用月与寒水、烟(雾)组合成一幅迷茫的画面,渲染凄清的气氛,为抒发伤时忧国的愁思作铺垫。再看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首诗先叙事说情,最后一句写景,用“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景象描写渲染戍边将士说不尽的“边愁”,进一步烘托了主题,余味深长。

上一篇春节诗歌

下一篇承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