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实训总结

小学语文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 本科 小学教育专业 语文教学 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59

Abstract Undergraduat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rmal professional.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content, two ways and the formal curriculum of undergraduat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and informal curriculum was discussed.

Keywords undergraduat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majors; Chinese teaching; skill training

本科小W教育专业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职业教育特色的师范专业。对师范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是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1994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明确提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是高等师范学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的,是学生必修的内容;师范生应具备四项教师职业技能,即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的共识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比中学、大学教师有更为特殊的要求。①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向性,不同学科的教学技能一般是不能互换和替代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②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语文类师范生应具备哪些教学技能,如何训练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教学技能将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高低,甚至影响整个师范生教育质量的问题。

1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

语文教师职业技能是语文教师在其所从事的语文教育工作中,为了适应和满足工作的需要,通过反复练习而逐渐巩固乃至自动化了的动作或智力的行为活动方式。③小学语文教学技能是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内容之一,要理解它需结合语文教师职业技能定义再明确三点:第一,是一种自动化了的教学行为活动方式,这个教学行为活动方式又是外显教学行为和内隐智力活动的复合系统;第二,是以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语文学科的内容特点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第三,是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由知识转化而来的。④

有人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师所具特殊能力中的专业技术能力(技能),包括教学认知能力(领悟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备课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上课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调控能力)四个方面。⑤有人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划分为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实施技能、教学反思与矫正技能三个方面。⑥有人将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分为教学准备技能、课堂施教技能、教后反思与评价技能三部分。⑦我们认为,从便于技能训练和考核角度,可以把师范生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分为教学基本技能和语文教学综合技能两个层次。基本技能是指师范生进行任何学科教学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语文教学综合技能是指为顺利进行语文学科教学而必须具备的综合技能技巧;从教学进程角度,可以将师范生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分为教学准备技能、教学实施技能、教学反思与研究技能等几个部分。

教学准备技能处于教学准备阶段,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包括分析与处理教材技能、了解学生技能、编写教案技能三个部分,其中编写教案技能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技能、教学重难点把握技能、教学方法选择技能、板书设计技能、现代媒体设计技能等。就具体一堂课的教学准备而言,通过分析处理教材,分析把握学生学情和身心特点,最终形成的教案其设计与编写水平就是师范生教学准备技能水平高低的体现。

教学实施技能集中反映了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从教学中学习的效益与质量,是语文教学技能体系的重心,主要包括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组织与管理技能、沟通与合作技能、调控技能、激励技能、反馈技能、收束技能、语言技能、板书技能、现代媒体运用技能、作业布置技能、突发事件处理技能等。小学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要突出、强化教学实施技能中的提问、组织与管理、调控、激励等技能。

教学反思与研究技能是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和研究阶段,是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最重要技能。教学反思与研究技能训练一方面融于其它种类教学技能的训练过程之中,另一方面,说课与评课是教学反思与研究技能训练特有的内容与形式。

2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途径

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和专业成长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尤其是教育实践类课程学习实现的。课程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⑧非正式课程是未被列入正式课程表中的课程。我们认为,本科师范院校可以通过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两种途径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2.1 正式课程形式的教学技能训练

正式的课程是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学技能形成的最主要途径。本科师范院校应按照教育部2011年10月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2012年2月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课程设置时应以能力培养为重,强化实践意识,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坚持校内训练与校外训练相结合,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

2.1.1 教学实训课程

教学实训是教学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师范生进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学过程。它是介于学校课堂教学和单位顶岗实习之间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实训课程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教学实践培训的学习,而且以教学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为主。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改革传统学科取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增加实训类课程的门数和时数,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实训课程所占学时较多,占师范生四年总学时的1/5以上,是师范生教师学科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学实训课程和综合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训)主要包括教师口语、书写、教育技术学、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小学语文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训、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等,通过这些实训课程的教学、训练和考核,使语文类师范生具备语言技能、板书技能和现代媒体运用技能和初步的语文教学各项技能,系统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知识、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具备二级甲等以上的普通话表达水平;树立规范书写的意识,掌握现行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章法等基本内容,掌握正确的执笔、运笔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三笔字的书写水平;熟练掌握小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等形式的备课、上课,了解常见的课堂管理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式,会运用教育机智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2.1.2 教育实践课程

教育实践课程旨在增加师范生的实践经验并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怀化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由专业认知实习、模拟教育实习和毕业教育实习三大块组成,总课时为18周。专业认知实习即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见习,安排在第二学期,为期一周。模拟教育实习是怀化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一大特色,它是介于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安排在第五学期,为期三周。毕业教育习即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为期14周。专业认知实习以教育教学观摩和整体感知为主,模拟教育实习以学科课程教学观摩、部分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进行,毕业教育实习则是学科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全面参与和研究的综合实践。其中,小学语文课是语文类师范生必听和必上的课程。三类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在时段上依次递进,时间上依次递增,在内容上逐步深入,这种“观摩―参与―研究”的长期实践体系的安排符合师范生“实践―理论―实践”认知发展和技能掌握的规律以及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同步的原则,打破了以往相对集中的实践形式,更有利于师范生训练教育教学技能,实现专业发展。

2.1.3 综合实践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正式的课程计划中还设置了诸多综合实践课程,如交流沟通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信息处理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教育管理与研究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小学班队活动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语言教育发展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数理教育发展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小学音乐实践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小学舞蹈实践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小学美术教育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小学英语教育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等综合实践课程,各为1学分,17学时。语文类师范生须选修语言教育发展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小学教育管理与科研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等必修综合实践课程,以及在小学音乐实践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小学舞蹈实践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小学美术教育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小学英语教育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中选择一个,通过学习、考核,取得相应学分。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有效促进了语文类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语文教学基本技能的完善。

2.2 非正式课程形式的教学技能训练

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在活动中生成与丰富,非正式课程的训练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形式的灵活性和内容的伸缩性,是师范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形成与提高的重要补充。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已初步形成以师范技能为重点的课外教育活动模式,注重把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师范素质训练、学生科技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强化实践教学的社会适应。非正式课程的训练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技能相关讲座、辅导与观摩,各种教学技能考核、竞赛,社团活动及师范生的自主训练。

2.2.1 学科教学技能相关讲座、辅导与观摩

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每年都会组织相关教师为学生开设有关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说课、片段教学等的专题讲座,将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趋势、小学语文教师评价考核的形式变化等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参加校外语文学科教学竞赛和小学语文教师考编求助的同学都会安排相关教师及时予以辅导、指导;通过加强与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教科所和各类小学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了一批省级、校级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它们为本院语言教研室及语文类师范生提供了不少小学语文教学比武课、研讨课与优质课的现场观摩机会。

2.2.2 教学技能考核与学科教学技能竞赛

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重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即师范性,把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作为增强师范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技能训练和考核体系,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的内容主要有普通话、三笔字、教育信息技术(课件制作)、简笔画、朗读与即兴演讲、教学设计(撰写教案)、说课、片段教学。训练与考核的安排也是分阶段、循序渐进进行的,教学基本技能是基础,训练、考核在前,教学综合技能是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整体与集中体现,考核在基本技能考核与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的学习后进行。考核成绩均按教师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评定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为合格及以上等级的,学校颁发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不合格者要通过继续训练直至经补考达到合格及以上等级为止。教学综合技能考核结果优秀的学生会被推荐参加学校乃至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同时,教科院每年都会举办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选拔选手参加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竞赛,参加复赛和决赛的同学都有机会得到语言教研室与教育心理教研室教师的共同指导、培训(其他同学也可以现场观摩学习)。备战全省、全国比赛的选手在赛前还会接受几轮集中强化辅导、训练(其他同学也可以现场观摩学习)。无疑,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竞赛对参赛选手及许多未参赛选手而言都是语文教学综合技能训练的极好途径。

2.2.3 相关社团活动及师范生的自主训练

怀化学院共有学生社团58个,如教育心理学社、丹青社、学习力协会、中文剧社等,这些社团每年都会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校园课本剧创编与表演、演讲比赛、“三字一画”展示等,这些活动的参加都有助于师范生综合素质和语文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此外,教育科学学院的中央与地方共建“教师教育研究与素质训练中心”有六个实训分室,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训室(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课件制作分室、数字影像制作分室)、语言教学研究与实训室、教师心理素质训练与测评室、书画研究与书写技能实训室、艺术教育与艺术素质实训室,这些场所与教学仪器设备不仅能满足学科课程教学与实训的需求,同时也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现代媒体使用技能、语言技能、板书技能等的自主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

师范生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发挥正式的课程在技能训练中的主渠道作用,还要组织开展优质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更多的校内外学习观摩机会、搭建先进的技能训练平台,调动学生训练的自主性、积极性,发挥非正式课程训练途径的补充作用。

注释

① 陈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27):74-75.

② 朱英贵.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属性、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25):19-23.

③ 周庆元.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概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6.

④ 王宗海.“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课程内容建构与实施方略[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5.

⑤ 朱英贵.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属性、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25):19-23.

⑥ 杨爱君.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5.

小学语文实训总结范文2

1.产生背景

提出这样的教学主张首先是基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① 某些语文课堂教学追求表面效果,显得很浅薄。尤其是一些带表演性的所谓公开课、示范课,用表面的热闹代替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所需要的扎实训练和深层思考,用学生不假思索的应答和教师不讲原则的廉价褒奖代替了有质量的提问和有价值的思考与回答。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看不到母语根系的发达和儿童语文营养的丰富。② 某些语文课堂仍旧满堂灌,显得很沉闷。这些课堂往往满堂问,问题又总是缺乏思考的挑战性,很难启发孩子的智慧。另外,满堂灌的课堂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训练,学生缺少感悟的机会,更缺少相互思想的交锋和碰撞,整个教学过程很呆板。没有灵动的课堂,就没有儿童的灵性生长。母语的活性特质在这样的课堂中往往消失殆尽,它的“危险”就在于剥夺了儿童对于母语的喜悦体验。

笔者提出这样的教学主张还缘于对我们母语的深切热爱和敬畏。无论哪个国家都非常强调母语安全问题,强调民族根性问题。著名法国小说家都德在《 最后一课 》中曾借语文老师韩麦尔先生的口说过这样一段名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还记得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可见,母语的根性守护是何等重要。小学语文教学,就应该通过师生对教材文本的二度开发,获取汉民族母语的知识,形成并发展运用汉民族母语的能力,享用汉民族母语承载的以及其自身固有的灿烂文化,奠基并生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丰满其言语人生。

2.概念阐释

在这一教学主张中,“有根基”指的是语文教学的根性,即儿童从语文课堂学习中要习得的知识、技能,要形成的语文素养。“根性”教学是小学语文的特性之一,即小学语文是扎根在深厚的汉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的。同时,汉民族母语源远流长,其语言根系极其发达。母语之根亦应植于儿童的言语素养的心田中,成为儿童言语人生的母语之根。强调小学语文的“根性”就是对母语的尊重和守护。另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应力避浮泛和浅薄,应是“有根”的教学。这里的“生长”是指儿童言语生命的生长。“生长性”就是一种充满着生机的体现活性的儿童语文学习。“活性”教学也是小学语文的特性之一。汉民族母语与汉民族东方哲学智慧一脉相承,强调感悟,强调气韵、神采、圆融、形真、情切、美感,从其象形文字历溯千年而不改其宗,即可看出以上特点。汉民族母语是智慧的语言,不仅是“有意义”的声音,也是“有意思”的声音;不仅是“有内容”的图符,同时也是“有生命”的图符。概言之,它是灵动的,神采飞扬的,而不是寂寞的、死气沉沉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将汉民族母语的形神兼备的特质、灵动飞扬的特质,内化积淀为儿童的言语智慧。它的另一层意思是,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自己灵动的、智慧的、形象生动同时感情丰沛的教学活动来力避小学语文课堂的沉闷和死板,应是“活性”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立足于“根”,犹如植物生长一样,根扎得越深入,越夯实,其生命力越强。同时,语文课堂教学又要有充分的活性,因为儿童的生成是灵动的。卢梭曾说:“儿童处于理性睡眠期。”我们的教学就是要亲切地慢慢地将它唤醒,扶着他们在感性十分丰富的情况下渐渐向理性生长。这样一种渗透了理性的感性课堂必定充满了浓郁的审美意味,必定会充溢着活泼而丰富的灵动感。

3.实践意义

这一主张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于:① 从民族语言文化的虔心守护和本质关注上来认识语文。语文为儿童的民族认同、民族自豪情愫的培养提供了目标指向。时下母语守护绝不是一件危言耸听和杞人忧天的事!我们只要想一想,就会发现“洋泾浜”充斥在大众口语乃至于某些严肃的文本中。另外,流行语中本身的某些低俗化以及莫名其妙的言语扭曲等,这些现象都提醒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领儿童亲近母语、爱护母语、守望母语。诚然,我们的民族语言是要发展,是要在地域的广度和时间的延展上兼收并蓄,与时俱进,但却一定要把根扎在自己的沃土上,以民族语言为“基肥”,再发展也是“汉语”。② 从民族文化的审美特性来认识语文。首先,汉语是世界上应该被确认最具有音乐性的语言,其声韵“合于《 桑林 》之舞,乃中《 经首 》之会”。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声、韵、调都是音位,而在具体言说的语境中,不同的口吻都表达着不同的意义,甚至音值、音高、音长都有表意的功能。再加上用汉语创造的诗词歌赋,其特有的合辙押韵、音节、平仄,与音乐的节奏旋律之美圆融相谐,浓郁的美感由此而生。其次,汉文字具有图画性。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源自图画,以其形来表义,以音表义是文字发展到后来的事。而至今依然保留“音形义”的统一,绝大部分文字依然一眼就能看到图画的痕迹,汉文字如果不能说是“唯一”,至少也能说是“第一”。从汉字的图符,我们能形象地看到祖先千百年来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看到自然与社会和人类关系的种种表现,看到祖先对美好的追求,看到科学、道德与艺术,看到人类的一步步进化。总之,通过汉字,我们“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汉字,是充满动感的有生命的图符。再次,汉语言表达技巧具有美感性,如修辞格的丰富。无论是积极修辞还是消极修辞,都体现了灵动的言语智慧和赏心悦目的美感。用汉语写就的文章,其表现力之丰富、写作手法之华彩,均让人叹为观止。所以追求有根基的儿童语文生长性课堂,能对儿童言语智慧及至思维灵性提供语文教学的审美观照与审美操作,把“有意义”的语文课堂和“有意思”的语文课堂结合起来,找到使小学语文课堂厚重起来、灵动起来的价值追寻和实施指向。一言以概之,这样的教学主张,就是力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汉民族母语的“根性”与“活性”以及如何转化为儿童的言语根性与活性的教学目标功能、价值愿景进行深入思考,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寻找和选择适切的方法、策略与途径。

4.操作要领

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愿景,就必须创设有利于儿童言语生命成长的课堂环境。这种课堂环境有这样的几种规定:① 课堂元素的有益性,即正导向性。② 课堂元素的有效性,即能真正作用于儿童的言语生命的成长。③ 课堂元素的多样统一性。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建立一种语文教学诸元素之间的合理的、有效的、和谐的关系。比如,可以研究、探讨并处理好这样几组关系:语言积累与语言训练;语言训练与语言涵咏(欣赏与感悟);语知习得与语感培养;文本意蕴的建构与文本析读的解构;语文的符号化操作与情境化体悟;语文双基的夯实与语文文化的陶养(合为“语文素养”);教师的精当讲解与学生的高峰体验;预设的尽可能充分和生成的机智引领。

小学语文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师范生 口语交际试讲 试讲模式

[作者简介]商晶(1971- ),女,辽宁沈阳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及语文教法。(辽宁 营口 115000)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49-03

师范生试讲实践教学包括汉语拼音试讲、口语交际试讲、阅读教学试讲、作文教学试讲、语文综合活动教学试讲、校本活动教学试讲、说课教学试讲等。试讲,是师范生对教学工作的初步模拟训练,是初步建立教学效能感的关键点,是全面提高师范生综合职业素养,有效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试讲既增强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又为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口语交际试讲是指师范生在详尽学习口语交际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备课,以组为单位在师范生间模拟课堂教学,完成口语交际授课训练,进而全面、有效地夯实师范生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方法,提升口语交际教学技能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秉承实效、科学的口语交际试讲理念,笔者尝试探讨“引、疏、放”式师范生口语交际试讲模式。

一、“引”中学习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一)寻口语交际之“源”――交际话题生活化

口语交际话题是一节口语交际课的源头,源是教学之本。后续教学行为教学素材的甄选、教学策略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整合都要依此展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课的话题要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其目的是告诉文本执教者,口语交际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回归学生原本的生活。因此,师范生在解读口语交际文本时,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蓝本,搭建学生“零生活距离”的交际平台。在还原学生的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升华学生的生活真实。让学生在生活化的交际平台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初步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及社会交往,以便学生更好地走进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

我国现行通用小学语文教材包括:人教版、北师大版、苏版、浙版等。其中人教版、北师大版是辽宁省通用教材。以人教版为例,1~12册小学语文教材本着不同阶段儿童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编排了92组交际话题。选课之初,笔者引导试讲学生从宏观上科学整合口语交际文本话题。深入研究后,学生发现教材中的文本话题从宏观上可分为两类:生活性话题文本与距离性话题文本。对于生活性话题文本,如《爱吃的水果》《打电话》《我该怎样办》等,学生备课选材时,可依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就地取材,实现生活化交际。对于距离性话题文本,如《奇妙的动物世界》《珍惜资源》等,学生则要充分研读文本,考量小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和思维习惯等,围绕话题单元专题,创设特定生活情景,切入生活话题,让小学生在模拟的生活真实或实践再现的生活情境中,找寻似曾相识的生活经历,搭建“零距离”生活交际平台。

(二)建口语交际之“境”――交际情境生活化

一节口语交际课,并不是学生围绕交际话题简单进行听与说的训练,而是交际双方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中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有序、和谐、文明的动态沟通过程。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课程设计的重中之重。它是本节课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平台。笔者认为所谓口语交际情境是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以特定教学目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激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有理有序、文明得体地进行沟通交流的教学方法。

1.把生活植入情境创设。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社会生活。原生态的社会生活是小学生语言交际的土壤,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交际素材,诱导其产生强烈的语言交际表达欲望。师范生依据交际话题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时,应充分考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习惯、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把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植入他们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交际表达时化抽象为具体,化杂乱为有序。如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上《我会拼图》,依据学生课前拼好的拼图创设“我是谁”“我是怎让拼成的”“与拼图娃娃交朋友”“开拼图商店”“巧买拼图娃娃”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想一想、画一画、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的生动、有趣、活泼的交际情境中发展个性与创造性思维,实现生动、具体、有序的口语表达。

2.情境层次设计由浅入深,呈梯度螺旋式上升。学生知识的习得是“点”到“面”、“面”到“体”的动态变化过程。交际情境的层次创设也要本着学生知识构建规律由简到繁,由简单的原生态生活情境(一两句话的生活情境描述)到复杂的原生态生活情境(一段话的生活情境描述)再升华到创意生活情境(加想、想象的生活情境描述)。如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上《奇妙的动物世界》,由简单的原生态生活情境:“你好,我是猫头鹰。你是谁呀?”到复杂的原生态生活情境:“大家好!我是奇妙的猫科动物――猫头鹰。我身披褐色带白色斑点的羽毛外衣。我的双眼很特别是长在正前方的,而不是像其他鸟类那样生在头部两侧。我的眼睛又圆又大,晚上时特别明亮,很像猫的眼睛,可以看清猎物。所以,我常常在夜间活动。小朋友,你们知道晚上谁最怕我吗?对,是老鼠。因为我可是大名鼎鼎的捉鼠能手呢!”再升华到创意生活情境:我与猫头鹰的故事――“前几天,妈妈下班回家时给我带回来了一只猫头鹰。它的样子怪怪的,黄黄的眼睛,毛茸茸的鼻子,弯钩一样的嘴巴,柔软的翅膀老是扇来扇去的,好像很不安似的。一双小脚丫非常乖巧、可爱。每次我去看它,它都会把小脚丫立起来,好像是叫我看它跳舞呢!第二天,我打开笼子想和它一起玩。谁知它展开双翅,蹭地一下就飞到了我的肩膀上,还‘喵喵’地叫,好像在说:‘妈妈,我不想呆在笼子里,我的家是美丽的天空。妈妈,救救我吧,让我回家。’……后来,她飞走了,我没有伤心,反而觉得有点高兴。因为我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他们快乐,我们才能快乐!”如此,在情境梯度层面训练中,不断丰富、完善、创新表达内容,实现交际的梯度螺旋式上升。避免了交际训练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三)立口语交际之“序”――交际语言规范化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群体行为趋同性。口语交际语言是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交流中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交际双方准确地理解、获取、传递交际信息的重要媒介。6~12岁是儿童交际语言形成、发展的关键期,这期间儿童语言的习得是在一种自发状态下观察、模仿、加工、实践及自我再创建的动态可控的更新过程。师范生在执教口语交际课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生交际语言,使其具有通用性、文明性、规范性、逻辑性。具体表现为授课教师根据交际话题限定的交际对象、特定的交际地点、场面,有针对性地指导小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做到交际语言表达准确生动、交际内容丰富多彩,交际思路清晰有序、循序渐进。

(四)面口语交际之“众”――交际对象众生化

交际对象众生化是指口语交际课应面向全体,让学生在双向互动动态实践中,了解、掌握口语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提升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众所周知,口语交际课的课堂可调控性较小,授课中口语交际互动层面不定,生生交际、师生交际随机性较大,难以从宏观上掌控。易出现几人争春、多数看景的被动局面。因此,执教者要努力创设利于互动双方共同学习、探索研究、共同提高的交际情境氛围,情境设计关注每一名学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互动交流中。同时结合契机适时予以鼓励,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如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上《我会拼图》一课时,可依据学生课前完成的创意拼图,创设利于每个交际个体(学生)主动交流的交际情境。例如交际情境之一:学生根据拼好的拼图介绍“我是谁?”。如学生拼成的是紫葡萄,交际时他(她)就可做如下介绍:“大家好,我是可爱的紫葡萄。我有甜美的果实,如果哪位娃娃口渴了,我愿把我甜美的果实奉献给你,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如学生拼成的是顽皮的猴子,交际时他(她)亦可做如下介绍:“大家好,我是一只顽皮的小猴子,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我爱做鬼脸。你们看,我的脸长得就像桃子一样,所以呢,我最爱吃桃子。希望大家跟我玩,也愿意和我交朋友!”……这样的设计既结合了授课契机,又鼓励学生全员热情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画一画、拼一拼、说一说,从而使课堂交际面向全体,实现交际对象众生化。

二、“疏”中完善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一)名课仿学

名课(公开课)是一线教研展示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对师范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观看、研摩一节好课,师范生可以学到如何围绕交际话题科学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展示的“教”与“学”直观教学环节中,了解本节宏观教学理念下,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情境的梯度设计、学生学法的一般引导方式及教学语言、教学组织语言、教学评价语言的准确运用。使师范生将学到的学科专业理论较好与实践教学对接,进而“适教”。

如观看、研摩欧阳智慧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我会拼图》,欧阳老师秉承“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既注重情境创设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又重视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与学会分享中学会实践与创造。“我是谁”“我是怎让拼成的”“与拼图娃娃交朋友”“开拼图商店”“巧买拼图娃娃” “邀请朋友共赏拼图”六个循序渐进的交际情境,在教与学的全方位碰撞中,学生学到了交际情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学法指导的一般原则:仿学与创造性学习。即德・斯普朗格提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学情境设计容量在教学时间上的一般分配原则即规范的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语言,基本课堂提问教学用语,人性化的教师激励语言等。

(二)说案会诊

说案是指师范生以组(6~8人)为单位进行的8~10分钟的简单说课。主要从说交际话题、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理论依据、说本节口语交际课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方面进行讲述。每名学生说课后,组内评课,就交际话题、情境创设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及教学内容时间分配等方面进行评议,并提出整改方案。学生根据组内评议重新整理、编写教案,为下一步组内微格做准备。

(三)组内微格

微格教室内的试讲教学(以下简称微格试讲),是一种以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即时反馈评价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对师范生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微型”细化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数字化、信息化、可调控、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可模仿、可描述、可分类、可定位、可控制、可反馈等特征。

组内微格一般以6~8人为一组,分“热身”微格和正式微格两步进行。五分钟“热身”微格训练时,执教学生可根据试讲后的录像回放反思本节口语交际教学知识容量、课上机动留白处理、交际情境创设、教学语言运用等是否合理,反思后再次整编教案。二次微格,在模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更好地根据机动的教学情境,训练自身的教学语言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等,初步建立教学效能感。

三、“放”中升华、拓展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一)实训试讲

陶行知先生说过:“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步入真实教育情境―一线小学生中,学生在跃跃欲试地兴奋之余,也了解到备案与授案的不同,体悟到教案留白设计即同一问题,可据不同的学生预留几种不同的答案的重要性。“教然后知困”,实习后,学生对以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懂得了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适应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三个月的教育实习,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开展了大量的教学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口语交际专业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升华。

(二)赛课试讲

为了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实训建设,提升学生整体素养,促进专业成长,培养“乐教”“适教”“善教”的“准优秀教师”。我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赛前,参赛学生仔细研读教材,把握赛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依据交际文本、语文课程标准年段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科学制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三维教学目标,努力找寻既面向全体又体现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策略。赛中,学生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教学内容,“以人为本”的师生、生生互动使参与的小学生在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了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赛课试讲既检验了师范生自身教学技能又促进他们互相学习、沟通、交流。使他们不但了解了常规课的操作模式、策略、原则,又尝试摸索出了展示个性的个人风格课。

在“放”的教学氛围中,师范生不但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对接,还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反思性教学实践推动了他们教学行为研究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拓深了师范生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参考文献]

[1]丁炜,钱晓林.培养有能力的交际者――美国的口语交际教学[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3).

[2]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小学语文实训总结范文4

1.进修功能被弱化。

作为培训基地,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着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各个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然而,长期以来,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进修学校仅仅只发挥了其培训功能,在教育决策、教师发展、教学研究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则是有心无力,无法发挥其衍生作用和功能,以致使人们有“教师进修学校,是老师听听课甚至是休息的地方”的认识。这一问题的存在,源于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模式僵硬、保守,缺乏创新和活力。

2.学校地位被边缘化。

当下存在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一面倡导注重教师队伍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一面则是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着尴尬的境界,其地位和作用逐渐被弱化。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各个学校所聘用的教师人才学历、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不断增高,与此同时,一些教师进修学校则成了“养老院”,大部分是一些不愿意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退居进修学校,加上进修学校本身的发展存在缺陷,导致其地位被边缘化。二是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内容仅限于中小幼教师、新上岗教师等培训,存在培训内容单一的问题。

3.培训形式化。

当前由于教师群体对学分的需求一再提升到要紧地位,为了满足老师们对于学分的需求,于是很多的语文骨干教师综合培训班应运而生。老师们到底需要哪些方面的提升,是教学技能?还是课改新理念的认识?抑或转变语文课堂的组织形式?等等。没有经过充分的训前调查就排班开课,培训模式单一化,上课教师一言堂讲座居多。培训完后的跟踪调查也因为人数的众多而付诸于走过场。这样的培训短时间内看是满足了学分登记的要求,提高了参培教师的数量,但是对于语文教师们的专业提升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完善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建议

1.加强培训环节的管理。

①强化制度管理。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时间长,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学校领导及培训处关心、爱护学员,通过跟班听课,深入学员寝室,及时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反映和要求,以融洽关系,增强友谊;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制度,严格管理,以保证培训质量。②强化班集体建设。根据以往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经验,要在短时间内将学员凝聚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培训学校和培训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交流活动,增强班集体建设。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交流活动和文艺活动;开展QQ群、微信群等网络交流形式,以更好共享班级优质资源。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MSN、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对学员的学生和生活情况进行反映。这样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形式,容易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2.创新模式,科学评价,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应注重学员参与式培训,辅导教师根据学员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研训期间对他们进行教学示范,帮助学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对学员的整个培训过程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另外,为了考察培训的真实效果,评选出优秀学员,进修学校培训处还应将对学员进行跟踪调查,亲自到学员所在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调研。

3.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辅导教师与参训学员结对,培养学员课堂执教能力。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参训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养更多能思考、有创见、愿改变、乐实践的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应制定详细的实训计划,内容包括“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实训进程、实训考核、辅导教师安排”,等等。另外从全市教学一线选拔高水平、善培训的优秀教师组成专家培训团队,落实辅导教师职责,明确学员研训要求,辅导教师根据学员特点,在研训期间对学员进行教学示范,并实行全程指导。培训期间可把学员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发扬“赶、超、帮”的精神,做到“互评、互鉴、互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结语

小学语文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词语教学;探究;语言环境

小学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我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从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看,小学生的认识总是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说:“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彩。在指导学生理解词意的方法上,我总结了以下三种方法:

一、指导学生寻找与词语相对应的补充说明句子,悟词意

词语在文章中,总是有它的特殊的语言环境,而上下文中往往有些句子,有的是对该词的具体描写,有的是对该词进行补充说明。这些句子表达的意思大体与该词的意思一致。教师要指导学生寻找与词语相关的句子,体会词义。如《草原》一课中的“洒脱”一词,可以对“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这句话去理解。

二、指导学生寻找与词语有关联的句子,悟词意

文章总是写一定事物的,只要顺着事物的前后联系,词义就很容易体会出来。

1.探求结果悟词语

如《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课的“当地群众对中国救援队感激不尽”中的“感激不尽”可以先让学生体会救援队的辛苦,才救出埋在废墟里三天之久的小男孩。

2.追溯前因悟词

如《在金色的海滩上》一课中的“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的“惊讶”一词,可以让学生联系上文,画家为了感谢小姑娘,故意把装有贝壳的塑料袋捅了一个洞,好让小姑娘捡贝壳,小姑娘虽然喜欢这些贝壳,却还是告诉画家贝壳掉了。所以画家惊讶了。所以,让学生掌握这种联系事件的前因后果理解词义的方法很重要。

三、指导学生联想与词语相关的场景,悟词意

文中总有描写环境气氛、人物动作神态及场景的词,只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进行形象思维,联想与词相关的情景,就很容易体会到词义。如:《草原》中的“拘束”一词,可以先让学生体会“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骑马或乘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的语言环境和人们的兴奋心情。让学生体会蒙古同胞的热情,感受自己如果是来蒙古玩的一员,会怎么样。这样“拘束”一词的意思就清楚了。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变“学会”为“会学”。只要学生掌握了词语的意思,就能应用自如,而且是积极地应用。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实训总结范文6

一、精心准备,利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训练内容

新课改后的教材非常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精心设计了每一次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选择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语文园地一的《有趣的游戏》、语文园地二的《我们的画》、语文园地三的《这样做不好》、第二册的《我该怎么办》、《我们身边的垃圾》等,这些口语交际训练课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学会生活。它区别于以往的说话训练,几幅图便可进行一节课的教学,它需要老师和学生在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活动,活动前进行周密计划。

如教学《我们身边的垃圾》,事先必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调查、搜索资料,细心观察垃圾的来源,教师更要积累第一手资料,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又如《有趣的游戏》,教室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家长一起收集有趣的游戏,在家里玩一玩,然后来到学校以后,抽个时间与同学玩一玩,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许多游戏,还熟悉了游戏的整个过程,就能确保口语交际课顺利有效地进行。在学生的充分准备之后,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训练中去,引导学生感受到交际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并对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每一次的训练都要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二、扎实训练,利用好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1.在拼音教学中训练。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刚入学的儿童,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如在教学四声音节时,学习ba的四声:bā个,我有8个糖。bá河,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了拨河比赛。。打bǎ,小明在练习打靶。bà ba,我的爸爸是工人。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便于理解字义,并练习运用;既掌握了“ba”的四声,又进行了语言训练。在拼音教学的同时为口语交际训练打下基础。

2.在识字教学中训练。低年级的教学以识字为主,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扩词和造句。此外,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在教学形声字“晴、请、清”时,先让学生懂得声旁帮助记字义,形旁帮助辨字形,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记、如何造句,学生通过分析,知道“晴”是日字旁,它与太阳有关,组词“晴天”,造句:今天是晴天;知道“请”是言字旁,与说话有关,组词“请坐”,造句:客人来了,我对客人说:“请坐”。知道“清”是三点水,与水有关,组词:清水,造句:我端了一盆清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文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阅读教学进行训练。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主要是通过教师与文本,文本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这三者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训练。如教学《小小的船》可设计这样一个训练:“闪闪的星星像_____”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有的说:“闪闪的星星好像是天空撒满了美丽的宝石。”有的说:“闪闪的星星好像是天空中挂满了无数的明灯。”有的说“闪闪的星星像许多只眼睛”,等等。又如教学《棉花姑娘》后,教师在学生充分领悟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燕子、青蛙、啄木鸟问他们为什么不帮棉花姑娘冶病,在角色表演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提问,进行了一次很有意思的口语交际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