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心得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软件测试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软件测试心得体会

软件测试心得体会范文1

Abstract: Diversified evaluation have become the main way of course examination in college,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is a core curriculum in our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the introduc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ombining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 test engineer, project support, on this basis, take the diversified examination. On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process, learning method, study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study, for students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comprehensive fair effective assessment, to attract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software testing practice, achieved good results.

关键词: 多元化考核;软件测试;教学改革

Key words: diversified evaluation;software testing;reform i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90-02

0 引言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软件质量问题已成为所有使用软件和开发软件的人们关注的焦点。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多,软件测试岗位迅速扩大、人才需求旺盛。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软件测试课程成为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同软件企业合作,共同建立软件测试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所谓多元化考核,是建立在学生的个性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和工程化教育基础上,和学生的培养目标相吻合,通过全面、有针对性的考核内容,多元化、多形式的考核方式,达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查,形成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新的考核方式。

1 多元化考核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

1.1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软件测试作为一门新兴的软件工程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要紧跟市场需求。软件测试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而且实践性很强,课程组的老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研究生,缺少企业相关软件测试实际经验,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多是找一些模拟案例,而没有实际项目可以操作,虽然讲授大量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但是,缺少测试用例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环节,也很难给学生测试经验方面的知识。

理论与实践脱离。经过对已毕业学生的调研,学生普遍反映,软件测试课程的前一部分的理论知识很深奥,在实际的工作中这部分不知道怎样应用;相反,通过在企业一段时间的测试实践发现,工作中真正用到的知识还没有掌握。

倡导案例教学方法。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学习动力,缺少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的现象。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组积极倡导案例教学,以案例为驱动、以问题为主线,注重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从实例中引入概念,从不同角度阐述内容。以实例为证,分析软件测试在软件项目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该门课的重要性,从而更主动地学习。

强调动手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软件测试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实践教学。在综合实验中,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参与到测试项目中,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另外,可依托软件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组建软件测试学生兴趣小组,形成一个从大四到大二学生组成的学生软件测试小团队。

1.2 软件测试课程多元化考核的应用 在考核实施的过程中,对被考核对象的评价、督促、反馈和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考核内容、形式和评价体系,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改革的新途径,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质量。

软件测试需要学生具有诸如耐性、心细、敏感、逆向、设问、怀疑、举证、韧性等多方面要求,软件开发多运用正向思维的方式,而软件测试工作则要根据原始需求、验证编码,在思维上更多使用逆向思维方式,根据已知的方向进行发挥,从中找出并预见到软件开发中的不完善之处。因此,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技术和知识,还应该通过选修课和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钻研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品质。

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开发,课堂上采用CAI、多媒体、e-Learning、案例等多种教学手段;学校应积极投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项目中成长;通过参与项目,考察学生实际测试能力,而不再像以前,以考卷形式进行死板的考核。还可以开展项目教学,在软件实训室内进行教学,学生以项目开发为主线,在企业导师的全程指导下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定期请行业人士来做指导,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完成真实项目的过程中,迅速提高软件开发、测试水平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给学生提供真实项目作为上课素材,也提供就业和实习机会。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最直接办法就是多与软件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建立实习基地,给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通过参与项目的开发,可以让学生融入到软件开发这个过程当中,并随着开发流程的进展,感受到所面临任务的变化,这些步骤、经历都积攒起来,成为学生日后工作的经验财富。

2 课程成绩评定多元化

为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课程组在该类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并进行分组讨论教学,同时依据学校要求,将课程总成绩按各个课时段的功能进行分解,形成多元化成绩评定办法。通过平衡各方面的权重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视,重点培养应用型的人才。①软件测试课程总成绩由课程学习成绩和课程实验成绩构成。其中,课程学习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课程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②在学期初新课开始时,任课教师给学生布置1-2门课程参考书,并对参考书的学习在学期末通过小设计、小制作等进行有效考核。考核的成绩计入课程学习成绩中的平时成绩。③课程考试成绩占课程学习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课程学习成绩的30%。课程考试依据课程的性质,采用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大作业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④学生的平时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评定。诸如课堂考勤、提问、小作业等。⑤参加企业软件测试讲座,并写出自己听讲座的心得体会,依据实际情况计入相应平时成绩。⑥凡通过国家软考获得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学生,其考试成绩可充抵软件测试课程学习成绩,具体办法按学校教务处有关文件规定的办法执行。

3 结束语

在高校中,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与建设都不只是教师和学生的事情,需要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各部门协调统一的课程教学多元化管理,保证了课程教学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保障。软件测试课程不是单一的理论课程,应与行业挂钩,将教学内容,实训模式,培养目标与测试工程师的岗位对接,全面提高学生的软件测试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真正具备软件测试的能力,能够胜任软件测试岗位。

参考文献:

[1]温艳冬,石冬凌CDIO模式下的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3):9569-9571.

软件测试心得体会范文2

2009年2月25日至4月17日,礼平老师提出将学院大三的“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项目开发实践”两项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完成一个网上书城系统。项目历时52天,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整个学院的同学组成20多个团队,开始了开发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总结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能力。

作为其中一个团队的小组长,我深为自己所在的团队“喜羊羊与灰太狼”感到自豪,它对于我以及我们组员的影响都是“前所未有”,并且是长远的。说其前所未有,缘于这次开发就如大学前几年的一次总结,帮助我们汇总学习方法,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说其影响深远,缘于其对我们后期课程乃至下一届或下几届学弟学妹们的帮助。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个由5个女生、2个男生组成的团队。这是一个奇怪而又强大的组合,这7个人没有任何相关领域的开发经验,没有任何组队共同开发的合作经验。在团队中,有的活泼可爱,有的深沉内敛,有的认真细致,有的想法独特,当组合在一起之后,我们有过争执,有过失望,但是最终我们却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果,包括7个完整版本的源代码和32万字的文档,还有每一位成员在未来学习中取之不尽的开发经验。

2 实际开发结果

2.1 产品

产品功能如图1所示。

2.2工作量

编码工作完成情况:

・C#代码:9712行:

・数据库代码:299行;

・CSS代码: 633行;

・存储过程:1711行。

预计的生产效率:70行/人/日

程序的平均生产效率为:12355/7/14=126行/人/日

实际效率大于预计效率原因:

(1)开发团队中有技术很好的成员,当遇到问题后,可以通过请教相互沟通,能够很快地解决问题,不落下进度。

(2)开发人员自学能力好,通过第一、第二阶段的开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后期三四阶段的开发中将效率提高。

(3)所有成员都十分努力,同时团队的管理机制很好,项目开发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按时完成任务甚至超前完成,工作效率很高。

2.3 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经过统计,整个网站系统的代码数量为:C#代码9712行,数据库代码299行,CSS代码633行,存储过程1711行,此部分都是开发人员手动开发的代码,总共为12355行。前期的开发时间为14天。那么程序的平均生产效率为12355/7/14=126行,人/日,这已经大大超出我们所预计的生产效率70行/A/日。虽然量增多了,但是质量依旧控制在计划之内。

经过统计,所产生文档字数大约为:75870字。所统计的文档包括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开发计划、测试计划等项目所需文档。那么文件的平均生产效率为:75870/1000/7/7/=1.5千字数/人/日,这明显不足于我们所预期的2.5千字数/人/日。这是因为我们还有其他很多文档并没有统计进去,例如小组的沟通,小组每周的会议记录,小组每周的总结,个人总结等。因此,如果包括所有的文档,估计能有3千字数/人/日左右。

因此我们的生产效率是能达到我们预期的要求的。

3 开发历程

从以上的开发成果看,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开发项目。这不同于课程的开发作业,也不同于科技创新项目,课程初期,礼平老师接受同学们的建议,结合同一学期着重技术讲解“软件开发实践”课程,提出共同完成同一个项目的观点,两门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即技术讲解和项目管理指导两个方面指导项目开发。这样大大减少了课程内容的重复和冲突,集中了同学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更加具体细致地完成一个项目。

3.1 相关课程的结合,集中学生经历

随着学校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提高,每一门专业课程基本都要求学生开发一个小型项目以增加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然而过多的课程导致了较大的项目压力,最后学院的同学们都不堪重负。实际上,学生一直在忙于完成各种不同的项目,并没有达到实际的学习效果。

因此,当我们对礼平老师的教育理念还没有理解时,我们只是觉得能够将有关的课程相结合,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

“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课程老师由浅入深地对我们所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软件项目管理”课程随着软件生命周期的进行讲述不同阶段应该要采用的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然而,这不只是两门课程的结合。在后期的软件测试课程中,我们再次将自己完成的系统作为测试对象,对其中重要的功能点采用一套完整的测试方案,对其进行测试评估。因为被测系统是由自己开发,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可以很顺利地对缺陷进行修复。

3.2 软件产品的开发生命周期同课程的结合

以软件开发周期作为课程的大环境,两位老师由浅入深,从需求分析开始,到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一步一步带领我们进行开发。

这像是对所有课程的总结,其中包括编程的基础课程、Web开发的相关技术、软件工程的相关课程、项目管理。在这样一个短暂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实现了基础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我们重现各类开发和设计模型。在需求分析中,我们采用“面向对象”课程中的需求分析方法,力求通过标准的需求建模方法,明确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迭代的开发方法,运用所学的Web开发课程和C#编程的内容;在测试阶段,我们采用软件测试课程中学到的测试策略,对每一个阶段的测试,运用有关的测试工具开展测试过程。

现在课程结束已经快一年了,但在后期的像“软件开发实习”这样的课程中,我们却总是不自觉地会将这次开发的经验作为我们开发的依据。通过这样一次完整的项目开发过程,我们了解了整个产品的开发周期,明确每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熟悉各个阶段所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该采用的方法,甚至对于风险的估计都更加准确了。

3.3 老师的指导,我们前行的指明灯

摒弃了传统的教授方式,在礼平老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开始走上讲台讲述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采用的解决方法,老师让我们开展讨论,让我们团队内部或者不同团队之间共同交流来寻求解决方案。另一位“软件工程实践”课程教师,他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对我们不同开发阶段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汇总统一,提供出可选的技术解决方案,不同的团队可以依据自己项目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自学的方式了解该解决方案的技术细节,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相关其他解决方案适用的情景,让我们在今后的开发中“有法可依”。

在这场互动式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的主动而减轻了工作压力,他们需要及时调整我们到合适的方向上,这得益于老师自身丰富的开发经验。礼平老师会在我们停滞不前的时候,建议我们应该先完 成一个静态Demo来帮助了解需求:在我们对项目计划感觉茫然的时候,他会拿出自己多年的开发经验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在计划和开发上平衡时间;当我们对自身网站的特色定位不清楚的时候,他会让我们注重细节的完善而不是新颖的功能,让我们最终以一个稳定而完整的系统获胜。当初的我们甚至以为一个项目开发就是一次集体编写代码,然而老师却教会我们需要确定需求,将设计工作做得完整,实际的开发时间只需要两个星期,事实确实是如此,在严格的项目进度控制中,组员在两周之内竟然基本完成了系统功能。

就是这样,起初懵懂的我们对“项目”的过程完全不知所措,而现在,任何项目到我们手中,无论其采用的技术如何,无论其要求时间是多久,我们总能得心应手地为其制定开发计划并开展工作来实现它。这些知识在别人看来就像是与生俱来的,然而只有我们知道,正是通过了这样一次完整的开发过程,让软件工程领域的知识成为我们自己的“天赋”,随手拿来,即人们常说的“经验”。

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并没有说,如果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多少伟大的人发明了多少模型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模型的构建过程是这样,那种模型的适用情况又是如何。若老师仅是这样用生硬的文字告诉我们,用我们做20年学生的经验来看,不出一个月这些知识就会模糊,不出半年这些知识又会变成新的知识。而在这一次的开发过程中,老师却像路标,告诉我们正确的方向,或者可能的路线,而其中探索的过程却是由我们来实现,前进的道路由我们自己来选择。我们变得习惯于独立思考,我们变得善于表达,我们开始熟悉这条成功之道。

3.4 综合性学习经验,我们最终的目标

获取知识(自学)、共享知识(团队工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的能力,这是CDIO要求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的综合能力。

我们从不纠结于某一个技术问题,从不局限使用某一种开发模型,项目的内容也不限定,通过一次完整的项目开发过程,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能够与国际接轨的高等工程师。

礼平老师强调我们要不断总结,并把这个过程运用到其他地方,不仅是软件产品的开发,从确定需求、制定计划、设计和实现的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将各种模型甚至运用到制定个人规划,还有那些需要考研的同学的考研计划中。在项目完成后,老师欣喜地翻阅每一位同学的心得体会。作为小组长我也看过组内每一位成员的总结,每个人的教训和经验都不尽相同,也许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培养不同的能力,收获不同的知识。

3.5课程考核,不仅仅是分数

与往常的课程考试不同,我们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多样的,包括平时的讨论、组内的互评,答辩的结果和最终的产品质量。

平时讨论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增加了平时课堂讨论的参与度,使得同学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交流,为每一次的成果汇报作好充分的准备,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方案。

组内互评是我们的一大特色,我们采用礼平老师号称的“雷达图”来评定每一位成员在开发过程中的表现。这种评定方法通过不同方面评定每个人的能力,让每位成员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依据其在组内的贡献作为评分依据,计算出组内互评的最终得分,“雷达图”示意图如图2所示。

答辩是最后的考验,我们为此做足了准备,甚至排练了多次。经过之前多次的中期检查,我们慢慢学着如何更好地展示和表达我们的成就,让老师和其他项目组在答辩的短暂十分钟之内看到我们的努力和优秀的产品。终期答辩推动着我们不断完善系统,因为考虑到老师要进行任何操作,提出各种疑问,所以我们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一切有可能出现的操作,尽可能地保证系统的实用性、便捷性和稳定性,这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在后期的总结中,我们发现这样的方式运用到实际的产品开发中也是如此的有效,因为时刻从客户的角度考虑,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正是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让我们学会如何有效表达、了解自己,更在一定程度上学会考虑如何成就一个成功的项目。

3.6 团队合作,我们最宝贵的经验

人际交往技能即团队协作和交流,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所提倡的应该培养学生的技能。对我们来说,团队培养的协作关系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团队合作也成为我们最宝贵的经验。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每个阶段的计划,我们的小组成员常在一起整合到凌晨,为问题开会讨论好几个小时,我们会将设计制定的细致再细致,只为其他队员能够减少理解时间。当然,因为我们性格各异,所以也会对他人的行事风格不理解,也会出现推脱责任的时候,也有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发生争执的时候。可是因为大家有共同的目标,抱着对项目负责的态度,我们逐渐建立起默契,渐渐开始为对方考虑。每个小组成员都很细致地对待自己负责开发的模块,尽量减少出现缺陷,避免其他功能的开发遭到停滞或者增加整合人员的工作量。

很多人都知道,团队合作会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项目风险,构建一种良好的团队氛围,而对于我们来说,团队合作更让我们关注自己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开发的质量。通过团队开发的方式,让我们在开发过程发现协作的意义,更让我们收获了友谊。

4 CDIO之我见

礼平老师的课堂带给我们收获和成果,作为软件学院的学生,作为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受益者,我们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在有限的大学4年教育中,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并收获有用的知识,能让我们在未来的职业领域有所发展。同时我们了解,作为工科学生,工程实践经验尤为重要,而从小学到中学,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深感自己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对于实际的公司项目更是束手无策。成为社会肯定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毕业生,这是我们对自身的要求,也是我们对于学校教育的期望。

软件测试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学习心理障碍

民办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不像本科计算机课程那样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严密性。课程内容应该面向实际,让学生获得行业所需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够显著,即知识结构不符合岗位技能需要,实际操作技能较差,往往还需要用人单位再培训才能上岗。找到並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心理障碍的原因,研究相应的教学对策,这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1.心理障碍表现

1.1缺乏学习动机

近几年来,民办高职教育迅速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但其录取分数线与公办本科院校相比还比较低。一般来说,民办高职院校有3种生源,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职业高中毕业生,三是中职学校毕业生。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一个班里,仅有约1/4的学生以学习知识为目的;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学习目的是以获得文凭为主,学知识为辅;剩下1/4的学生主要是为了混文凭。大部分学生无明确的奋斗目标,缺少学习动力,对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信心不足,这种自卑失落的心理以及消极的学习目的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1.2缺乏学习兴趣

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热爱是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但是许多学生却因以下原因缺乏学习兴趣。

1)教师讲课采用教条式的说教。

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的容器,老师将大套的知识理论生硬地塞进容器中。这种封闭、僵硬、灌输型的课堂教学,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对学习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

很多民办高职院校由于设备及条件限制,对于很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仍然采用黑板教学,往往是先到大的阶梯教室同时给一两百个学生讲解操作步骤,要求学生记下操作过程,再在随后的一两天中安排1-2个上机课时。这样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被消化,不利于动手能力的提高,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2)学生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不足。

学生在学习复杂抽象概念时,如果没有具体形象来支撑,往往不能正确地领会这些概念。如“类”“封装”的概念,书本上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我们用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加以说明,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

我们由小轿车、卡车、公共汽车抽象出汽车的概念,汽车代表着一类事物。在制造汽车的过程中什么人最牛?当然不是焊钢板的,也不是装轮胎的,更不是拧螺丝的,而是设计汽车的工程师,因为他知道汽车的运行原理。当我们开车时,需要知道汽车的运行原理吗?答案显然不需要。汽车的运行原理已经被伟大的工程师封装在汽车内部,提供给司机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使用接口,司机操纵方向盘和各种按钮就可以灵活自如地开动汽车了。与制造汽车相似,面向对象技术把事物的状态和行为的实现细节封装在类中,形成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零件”。类一旦被设计好,就可以像工业零件一样,被成千上万对其内部原理毫不知情的程序员使用。类的设计者相当于汽车工程师,类的使用者相当于司机。这样程序员就可以充分利用他人已经编写好的“零件”,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自己的领域上。

1.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依赖性强,课前不预习,课后不总结;课内不做笔记,不认真听讲,聊天、打瞌睡、听音乐、玩手机等现象严重,根本不知如何听课;实验课上,他们利用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快速切换特性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在教师检查时又快速切换到实践内容中,教师难以有效地管理教学,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作业不规范,思路不清晰;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遇见问题不问,不懂装懂,不求甚解,无学习责任。

有些学生虽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但不深刻。部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情绪紧张,担心被教师提问,回答问题时,常因过度紧张导致表达缺乏层次。学生感情脆弱、意志不坚,无法经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学习顺利时则显得兴趣高信心足,但稍有不如意,就消沉自卑,丧失进取心和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不端正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自控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考试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老师降低要求或划出考试要点;情绪不稳定,忽冷忽热,易受环境的干扰;经常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冲击,学习时间没有保障。

2.原因分析

1)不知道为什么而学。

现在的学生大多从小受宠,无忧无虑,受父母旨意来校学习,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大钱的现象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2)教与学不能共鸣。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不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认为这种被动学习非常沉闷、乏味,渐渐丧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继而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情绪。

3)教师因素。

民办高职的教师大部分来自企业,“双师型”教师偏少,个别教师会“做”不会“教”,在教学中“跟着感觉走”,重复“昨天的故事”,单凭自己的经验,不注重备课和调研,不及时更新知识,缺少创新思维。

4)社会因素。

近年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鉴别和抵御能力差的大学生在心理上无法适从,金钱至上、追求享乐、游戏人生成为他们生活的目标,最终造成空虚、浮躁、学无所成的心理烦恼。

3.应对策略

3.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调研要搞清楚计算机行业对应的岗位群及其需要的能力,从而决定开设的课程以及选用的教材,教学内容应该反映计算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不能准确定位,只是照搬公办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将本科专业中一些核心课程和实用型课程简单堆积和拼凑,课程体系不够规范,甚至有些课程内容陈旧。在教材方面,要避免同一本计算机教材连续几年使用的情况,对于过时、落后或者没有任何实际应用知识的教材一定要舍弃。软件工程分院为了突出不同的专业方向,在各方向的课程设置上将有比较大的区别,对于决定方向的主干课程设置了较充足的课时量並配套较多的实验实践课时。

为了体现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我们重新设计课程结构,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重视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经过走访企业,与用人单位负责人、技术专家座谈,我们组织分院中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制订出按“综合素质能力”“专业知识”及“职业能力”三个模块划分的课程体系,並重新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自2004年起,我们先后引进了印度NIIT、北大青鸟APTECH的软件工程师课程体系,将其嵌入到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同时我们加大了实训教学比重,修改后的课程体系中各专业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各占50%左右。我们自行开发了实训课程体系和教材,其中实用Java程序设计课程人选2006年度北京市精品课程,软件测试实训课程人选2010年度北京市精品课程。

在课程教学中,任课老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关系到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突出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把课堂教学重点由学生记忆现成的结论转移到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本身上来。

一是摒弃刻板的单向式说教,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善于利用大学生思想活跃、反应敏捷、注重独立思考等特点,把课堂教学与讨论、演讲、辩论、交流心得体会等结合起来。

二是在教学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教师要善于与他们平等地交流思想,耐心地解答疑问,不回避尖锐的问题,防止教学生硬化,这样才能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法,使学生接受更多的最新信息,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

3.2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取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设计教学情景。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事物的新异性是诱发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创设新异的问题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活跃其思维,去除其惰性,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训练他们发散思维,尊重並回答学生哪怕是可笑的提问,对学生新颖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给予重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见解是有价值的,或努力寻找思维受阻的原因,促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学习向积极主动的学习转化。

2)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要求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如编程语言、计算网络、网页设计等课程。在专业实验室中开设这些课程是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硬件保证。教师在对上述课程进行设计时,可以从现实问题人手,引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点;在讲完某一个知识点后出一个相关的习题让学生随堂练习,学生完成后进行演示和讲解,再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在课堂上分析题目、组织讨论、安排同学回答问题等,这样学生要想扮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掌握课上所学的知识点,同时又培养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教师亦可以按照学生的进步状况,对学生不定期地进行分组,布置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並对各组采取不同的奖励,使成绩落后的学生也能经常受到表扬,使他们产生学习的信心。

3)运用案例教学法。

教学案例选取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是对课程中某一单元或环节知识的概括,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一章节都应准备合适的案例。如在讲timer控件时,以会飞的蝴蝶为例,准备好精美的蝴蝶图片,通过timer控件的timer事件编程来改变坐标,让学生看到编程实现蝴蝶飞翔的效果,吸引他们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在讲完会飞的蝴蝶后,让同学做类似的题目,如奔跑的小汽车、滚动的小球等。学生通过上机实际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理解所学知识,这样学习会很有成就感。

要做到创新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努力充实自我,变一桶水为一眼水。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更新知识,将自身变为学生所需要的一眼活泉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不断地接受到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他们对于计算机课的新鲜感就不会丢失,对学习也就有了兴趣。

3.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实现学校向工作岗位的转换

结合实验、实训和实习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基地。学院注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站实训、组装与维护实训、网络管理实训、软件开发实训等活动,使参与实训的学生真正地学到东西。同时学院注重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功能,优化实训教学外部环境。学校以方正集团的相关产业为依托,借助行业、企业的各项资源,根据学院现有的专业优势,力求构建一个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独特教育环境。如软件工程分院在方正国际有限公司、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基地每年接受软件测试与外包实习岗位达120余人次。同时,我们选取了目前国内劳动力需求大、劳动力密集的几个经济热点地区(如北京、苏州、东莞等)建立软件园,真正实现“学校办公司,教师企业化,学生员工化”。入园企业除方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方正数字艺术有限公司、北大方正培训中心和方正智成顾问有限公司4家学校企业外,还有方正宽带、方正国际、方正奥德、方正电子等多家方正集团旗下企业。另外根据专业特点引进的北京金松林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捷豹数据有限公司等人园企业12家,每年可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近1500人次,约有25%的学生可以直接在实训企业实现就业。

3.4教师对学生成绩评价环节进行改革

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加大平时成绩考核的力度,把学生出勤、上课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等纳入到成绩评价体系之中,期末考试只占总成绩的30%,期中测试占20%,作业报告占20%,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占20%,课堂测验或出勤占10%。该措施减轻了学生考试的压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语

实践表明,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特点以及学生心理障碍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理顺了课堂单项任务训练与综合生产实训、企业顶岗实习之间的关系。同时,学院摒弃了实践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好地解决了生产性实训不足、学习顶岗实习无法落实的问题,实现了素质教育与个性化教育及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就业率、岗位对口率、职业资格证书过级率明显提高,並陆续取得了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击败本科甚至研究生而夺冠的优异成绩。未来,我们将深入推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从培养学生职业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入手,真正实现教学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