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一数学学生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一数学学生论文范文1
沈德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现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心理学科评审组组长、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先后承担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教材16部,丛书6套,70余篇;主持研制第一代国产心理学仪器10种。为中国实验儿童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一等奖”、“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以及天津市“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立功奖章和“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等24项国家和省市部委级奖励。
该书共50万字,分为序言、祝辞、论文选粹、学术年表、媒体报道摘编等五部分,集中反映了沈德立先生50年学术生涯的具体成就。
已故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王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靳润成校长分别作序。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祖祥、车文博、杨治良、林崇德、欧阳仑等先生分别写了祝辞。
这本论文选集着重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沈先生为中国心理学发展所做的三件重要工作:
第一,为了解决高校心理学教材内容陈旧和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他与他的老师张述祖先生接受了国家教委下达的编写全国统编教材的任务,于1987年出版《基础心理学》一书。该书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具有“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并于1992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995年,他们又出版了《基础心理学新编》,对《基础心理学》予以丰富和发展。
第二,为了心理学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使心理学研究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他主持研制并生产了第一代国产10种认知系列心理学仪器和第二代国产心理学仪器――心理实验台,供应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使用,并于1989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第三,他在一所心理学基础非常薄弱的地方高校,创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心理学科。具体表现为:培养了一批年轻人;争取了世界银行贷款,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大型的先进心理学仪器设备,率先在国内建立现代化的心理学实验室;争取成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大量国家和省市部委级重点课题;发表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和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些在教育部重点院校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于一个普通地方院校来说,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对我国许多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沈先生以“爱国、尊师、勤奋、认真”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按照“人以德立”的行为规范在心理学这块沃土上默默耕耘了五十年,反映出他对心理学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书中精选沈先生从1957年到2003年间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40余篇论文。
该书收集资料内容翔实、全面,图文并茂,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中国老中青三代心理学工作者为发展中国心理学事业的艰苦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书中还介绍了沈先生先辈的爱国事迹,这些都是他一生成长及其半个世纪学术生涯的坚实思想基础。
该书之所以能顺利付梓,得益于沈德立先生至今所完好保存的全部资料。由于他在上大学学习心理学时,就曾下决心要为中国心理学事业添砖加瓦,而且形成一种习惯:凡做一件专业性工作,必须要有结果,并且尽量用文字记载下来。这样就为我们这次编辑出版工作提供了一大批非常有价值的材料。
初一数学学生论文范文2
一、认真执行期初工作计划。重点强化教学,向课堂要质量。认真地抓了常规教学的五个环节,强化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实效性,在课程的设置与课表安排上注重了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教学工作井然有序,特别是强化了备课、上课、检测等工作,基本上杜绝了用陈旧教案上课,缺课、迟到、早退现象较少,早读、午自休、晚自习规范,教风、学风、考风良好,教学质量上稳中有进。 深入课堂,本学期听课100余节,听课结束,和上课教师交流,谈心,了解本节课优缺点,写好课堂反思。
二、开展校内公开课。本学期培养骨干教师李博,上3节校内公开课,有20余名教师参与听课交流,课后召开评课工作,每位同志认真发言,总结本节课的优缺点,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与建议。
三、加强了对年级组组工作的指导、督促与检查。本学期各年级组工作都落到实处,各组都制订了工作计划,有内容,有措施,理性且实际。各组活动已开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特色、有效率、有时间保证,具体体现在定时间、定地点开展年级组活动,包括班主任会议、集体学习与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安排科学合理,强化了针对性、实效性。
四、采取针对性举措提升教学成绩。
1.推行学习小组学习经验。要求各班级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小组,学生检查作业,学生帮批作业、学生检查背诵情况、学生检查纪律、实行学生管理学生,确实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本学期检查学生作业两次,针对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鼓励采用针对性、个性化批语,张秀芬、李博、刘学军、金丽荣老师批改的作业,质量高,有特色,批改认真,值得推介、学习。
2.本学期召开三个年级学习优等生座谈会5次,找学生畅谈学习困惑、感想,交流学习心得60余人次,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
3.多次召开提升教学成绩交流会,有年级组长交流会,教学骨干交流会,学年组长交流会,领导班子交流会,想尽办法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与赞誉。
4.王校长多次深入教学一线听课、交流,找学生座谈,大家为提升教学成绩共同努力。
五、组织知识竞赛。本学期召开初一数学、语文、初二生物、地理知识竞赛,初三化学学科知识竞赛,7.1王鑫,7.3崔鑫分获初一数学语文第一名。8.4兰昕泽,8.3张译丹获初二地理生物第一名,9.1赵鸿舒93分获初三化学第一名。
通过竞赛,三个年级的师生及学生领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组织有序,设计内容丰富、合理,并且在全校进行公开表奖,7.3分获初一语文数学团体一等奖,8.4获初二地理团体一等奖,8.3获初二生物团体一等奖,9.1获初三化学团体一等奖。
六、重视考风考纪。本学期成功组织了期中、期末考试,在考场安排、监考安排、改卷安排等考务工作安排都科学高效,公正严明,同时进行了成绩分析和试卷分析;也积极组织了四次大考学生复习动员大会,给学生鼓劲并介绍复习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七、抓好教研工作。积极参加教师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
1.我校种子教师李博,四次参加区级种子教师培训:包括智慧黑板课件制作;pad教室的使用及操作指南;授课端的处理;管理员培训;回来对校内老师进行培训, 提升种子教师的影响力,借助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早日掌握技术,助力课堂教学,适应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使李博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很快,进一步使学生受益。
2.文军,李红等几位教师到沈阳市第五中学参加中考命题评卷等相关工作培训,受益很大。
3.教师参加市、区教研活动70余人次。教师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参加培训,并且回校后补上课程进度。
4.组织老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
八、教学成绩。初三年级测试成绩有很大程度提升,9.1雨欣,9.4何原野,9.1赵舒分别获得全区第47名、85名、109名的好成绩。还有尚俊冲、罗鸣源、孙己然等10余名同学成绩有很大程度提升,较第一次模拟考试提升近100名。
九、认真迎接上级部门的各项检查。重点做好迎接语言文字工作省级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抽调3名教师整理档案,全体教师准备相关材料,按照相关要求逐条落实,经过区级部门检查过的好评。
本学期出现的问题:
(1)尖子生、后进生的培养还有待加强。整体成绩上升缓慢。尤其是初二年级的总成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教师专业技能教学的管理还需进一步强化,个别教师对技能教学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初一数学学生论文范文3
1.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标的要求下,本节课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在数学知识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就本节课教学内容,我选取了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之一数形结合法进行了具体探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问题解题中的重要意义,以及会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对数学知识已具备了一定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 "数形结合思想",加以扩展应用,为开展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就具体学生情况还不太了解)
3.教学目标
3.1 了解数形结合法的概念及本质特点;
3.2 理解数形结合法解题的重要意义;
3.3 以形解数与以数解形的联系与区别。
4.教法与学法
4.1 教法分析。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征,本节课选择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进行教学。引导全体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足之处:导入时间太多。
4.2 学法分析。本节课程体现的目标是:我参与,我快乐; 我自信,我成长。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
5.教学过程设计
5.1 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说话导入课题。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核心思想,唤起或者说启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由兴趣促生动机,由动机进而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中延伸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学习中去,为引出下一环节作好铺垫。
5.2 通过"题目"师生互动一起对数形结合法归纳出概念以及分析了它的特点。
5.3 由特点引出2个问题:由形看数和由数想形。(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5.4 给出具体问题――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
5.5 随堂练习。(检验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练习题较少。
6.谈收获
同时我还注意到了分层教学,使差生有成功的喜悦,提高信心。使中等在知识上得以掌握。优秀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节课,由于对学生不太了解,所以课前导入时间较长;
在课即将结束时太仓促;
在课堂练习时,由于时间紧,练习题较少。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7.目前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在我市已经实施一个学期了, 一个学期来我们到了近二十所学校.重点对初一起始年级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大家的注意。
7.1 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我们所有到过的学校中,让人感到很满意的学校比较少,在课堂上新课标体现很突出的也不多,大多数老师仍旧用传统的方式教学.主要是因为在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新课改,更重要的是对新课改还没有从理念上转过弯来。从原因分析主要是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深。对新的课程标准还学习得不够。许多教师仅仅是通过了开学前的新课程的通识学习,之后就没有进行其它系统地理论学习。所以说,应该加强学习。当然应以学校组织学习为主。教师个人也要加强学习。要形成一个制度,也要落实捡查。才可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还有一部分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确实是因为还没有掌握新课标中方法。现在专业刊物上介绍课程标准的文章比较多,希望大家重视这一方面的信息,在这次教育骨干的培训会议上局领导专门讲了这件事,要求学校做好教师的专业刊物的订购工作,促进大家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这次参评的论文看,绝大部分内容是写新课程的。这也说明新课程已经得到大家的重视。第二步,用课程标准去衡量我们的教学,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教学经验,要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
7.2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确立。有的老师几乎整堂课找不出一点新课标的痕迹,完全照旧.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新课标主要应体现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上,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已作了特别强调,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有的教师是水平问题,但我们认为大多数是态度问题。怕麻烦,想让学生讨论还不是由教师讲来得便当。习惯成自然,这样,新课标就难以实施。也就谈不上新的课堂模式了。
7.3 小组协作学习还停留在一些很肤浅的形式上。小组协作学习是新课标中主要的环节,我们在新课程培训中再三强调了这一点.而且把学生小组讨论的记录样稿分给大家.强调了小组讨论的中引起注意几个方面.并且强调课内若不进行小组讨论就不能算好课(有点过头,但).还把小组讨论的问题设计作为主要问题来研究,在会上再三强调的问题都没有做,更何况我们还没有发现的问题呢?
7.4 学生自主学习还没有形成气候。学生自主学习也是新课改的主要内容,也是改变课堂结构的重要内容.这样由于旧的模式比较牢固,我们想一下子全部上就更难实施,为了分解困难,还是让自主学习先搁一搁,先保证搞好小组讨论这一关。
7.5 学校的教学环境普遍较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严重缺少。新课改对教学的环境要求特别高,特别是对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要搞好新课改,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我市的教学环境比过去已经有比较大的改观,但与现代化教学比起来,还是相差很大距离。一些初中连一个多媒体教室也没有,更谈不上其它先进的设施了。另外,即使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也没有全部有效地用起来。这里有教师的水平问题,也有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这方面教师也要引起重视,特别是青年教师。
7.6 教师的专业水平亟待提高。上面谈到现代化教学设施问题,其实这些现代化的设施即使有也是不能用,因为教师目前还不会用,就拿多媒体来说,许多教师还不会使用,更谈不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到外地去搞教研,外地的教师都带手提电脑,我们还是笔记本加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