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二十四节气歌谚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范文1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高粱遍地红。
处暑高粱遍拿镰。
处暑高粱白露谷。
处暑三日割黄谷。
处暑十日忙割谷。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黍子面积小,注意防麻雀。
早黍子,稙高粱,鸟雀啄食要严防。
黍子粘,黍子好,籽粒做年糕。
干打谷,湿打黍。
打黍宜摔,绑笤帚还用穗和秸。
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
要想苞谷结,不得叶挨叶。
七月秋风凉,棉花白,稻子黄。
处暑见新花。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早不摘花,午不收豆。
棉桃碰腿,正淌汗水。
棉桃碰着腿,酒壶不离嘴。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范文2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满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种绿豆。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前后种络麻。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往往少不了(火龙指红蜘蛛)。
风生火龙雾生疸。
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小表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相关文章推荐:
1.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立夏
2.关于二十四节气歌谚语(立夏)精选
3.关于谷雨的节气谚语大全
4.关于谷雨的24节气谚语汇总
5.农历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范文3
为什么是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记载
战国后期,《吕氏春秋》一书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了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到了后来的《淮南子》,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记载。从考古中发现的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西汉时期就已经采取节气注历了。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就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每月2个,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最多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2015年2月的两个节气是立春和雨水。
立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意思是“四立”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立春的民谚
春天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季节,在立春以后,人们就开始忙着种庄稼了。从很早以前,民间就流传了许多关于立春的谚语,如反映气候变化的: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打春冻人不冻水。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预测天气变化的: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 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与农业有关的: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立春的习俗
咬春
立春这天,山东、北京、天津、山西、江苏、河北、福建等省市许多地方都有“咬春”的习俗。
据汉代崔《四民月令》记载,我国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的饮食习俗,而到了明清以后,所谓的“咬春”主要是指在立春日吃萝卜,如明代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亦载:“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吃春盘
自唐朝起,民间还流传吃春盘的食俗。如南宋后期陈元靓所撰的《岁时广记》引唐代《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都人做春饼、生菜,号‘春盘’。”春盘一词也屡见于唐代的诗词作品中,如诗人岑参在《送杨千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一诗中写道:“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其《[感皇恩]伯礼立春日生日》和《[木兰花]立春日作》两词中亦分别有“正好春盘细生菜”、“春盘春酒年年好”的诗句。
据考证,春盘实际上是由魏晋时期的五辛盘发展演变而来。所谓五辛即五种辛味蔬菜,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杂合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杜甫诗所谓‘春日春盘细生菜’是矣。”其实,古时人们吃五辛盘不仅仅是为了“取迎新之义”,同时也是了为了散发五脏之气、健身防疫。
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春节之际,寒尽春来,正是易患感冒的时候,用五辛来疏通脏气,发散表汗,对于预防时疫流感,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对五辛盘作了改进,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使其从单调的辛辣变为色香味俱佳的翠缕红丝,并名之曰“春盘”。
吃春饼
立春这天,民间还有吃春饼的习俗。如晋代潘岳所撰的《关中记》记载:“(唐人)于立春日做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旧时,立春日吃春饼这一习俗不仅流行于民间,在皇宫中,春饼也经常作为节庆食品颁赐给近臣。
最初的春饼是用面粉烙制或蒸制而成的一种薄饼,食用时,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黄、粉线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饼包菜食用。
现在的春饼在制作方法上沿用了古代的烙制或蒸制,大小可视个人的喜好而定。在食用时,有些人喜欢抹甜面酱、卷羊角葱,有的地方讲究用酱肚丝、鸡丝等熟肉夹在春饼里吃。
立春节气如何养生
春天是由冬寒向夏热过渡的季节,冷暖气团交替活动频繁,人体对春季多变的气候适应性较差。立春之季,昼夜温差较大,早晨气温较低,易于发生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也处于多发期,所以,立春时节要注意保暖防病。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展。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饮食的调养要注意升发阳气,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水在每年的2月19日前后,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名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的民谚
雨水的民谚多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如: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如: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雨水前雷,雨雪霏霏。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如: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
雨水的习俗
回娘家
这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汉族习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以尽快怀孕。
雨水节气如何养生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范文4
立春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省盆地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盆地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都应抓紧进行,争取今年胜过往年。
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省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我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我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省西南部金沙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盆地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四川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盆地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盆地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4 月是凉山州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我省盆地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盆地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盆地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立夏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 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梨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 西北部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小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盆地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盆地中部夏旱更为严重。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川西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芒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过了夏至,我省盆地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盆地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盆地西部6 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小暑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小暑前后,我省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 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立秋以后,我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我省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处暑是我省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盆地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我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说“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白露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盆地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盆地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盆地中部相对较少。“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盆地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盆地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秋分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秋分以后,我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我省盆地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寒露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气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霜降过后,我省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立冬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候景观。立冬时节的我省盆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业已结束。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孽不足,就会影响产量。红苕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生长已渐趋停止,应该及时收获。盆地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高原地区这时已是干季,湿度迅减,风速渐增,对森林火险必须高度警惕。
小雪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四川盆地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盆地“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盆地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川西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小雪期间,盆地西北部一般可见初霜,要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甘、阿两州北部,最低气温多在零下15℃左右,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
大雪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忘的趣事。“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4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是,在南方,雪后如逢晴夜,地面热量散失较多,则会出现冻害,使豌、胡豆等作物受到一定损失。我省盆地平均气温尚多在8℃至9℃,小麦油菜仍可缓慢生长,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预防冻害。大雪期间,盆地降水多在15毫米以下,盆地西部更不足5 毫米,已是“冬干”时期。这时,盆地气候还有多雾的特点,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为辐射雾。俗话:“十雾九晴”。雾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冬至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我省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基太阳高工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但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小寒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而人们记忆犹新的1975年冬,气温最低的节气竟是大雪哩!我省盆地冬暖显著,隆冬1月,三峡以东霜雪交侵,常有冰冻, 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盆地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盆地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我省隆冬最冷的地区是川北高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3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我省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盆地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不春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盆地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大寒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几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我省盆地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话,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所以,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工作,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对于某些作物来说,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我省盆地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我省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盆地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川西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省境东、西两部雨量虽然差异不大,但是东部云密雾重,西部阳光灿烂,天气迥然不同。盆地冬干,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春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编辑本段]
二十四节气和文化
我国民谚
由于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中国农民为了更方便地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有关的民谚。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令歌
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沥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 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 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 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小寒进腊月 大寒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范文5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兼有理性思考与人文情怀的学科,对于刚开始接触学习的学生而言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采取激趣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关注生活的兴趣等,是当前常见的教学方法。激趣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用学生理解的方式,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实物激趣法与情境激趣法等,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最终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更要养成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地理;激趣教学;实物激趣;情境激趣
前言:
地理学科教学是一门理论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结的学科,也是学生在接触后既陌生又熟悉的学科。在教学中,从学生兴趣入手,采取激趣教学法在新课改以来已经得到地理教师的充分认可,并在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做出了贡献。激趣教学法要求教师在生活中充分挖掘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如新闻、历史知识、名言民歌、名胜古迹等。都可以用作引导激趣教学法的媒介。本文旨在通过对激趣教学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并简单对激趣教学法进行探索,以期对日后的地理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1激趣教学法
激趣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先用一个引子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再趁热打铁的进行知识的讲解,不仅进行知识点的讲授,更实在不自觉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整体而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激趣教学法具有如下优势:其一,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地理教学的目标也不仅限于地理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地理学习方式的养成以及一定的人文情怀与素养。激趣教学法在提高兴趣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恰好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其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采取激趣教学法的前提就是运用各种生动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能够在课堂中第一时间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将课堂带入轻松越快的氛围中;其次,能够在课堂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且与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最后,初中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强烈好奇心的阶段,采用激趣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探索与发现的兴趣,便于学生在课后进一步的探索。
2激趣教学法的分类及实例
2.1实物激趣法:
实物激趣法主要是指在课堂采取实物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通常会采取的实物包括地图与地球仪以及教育模型、标本等。如较为常规的是地图与地球仪,在讲授地球版块儿时,教师带来地球仪,在上课之前先通过地球仪吸引学生兴趣,进而在课堂中通过地球仪的转动直观的将地球展示给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别出心裁的实物,如在某次教学中,讲述的是海拔与气温的关系,教师就在开始上课之前带来了一些樱桃,是教师在郊区带来的,进而在教学中引出因为地区不同气温不同有些地方的樱桃还未变红,有些已经成熟很久。还有某次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城市“热岛效应”教学,教师会以窗外的天空为引导。采用实物激趣法时,教师通常会引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一是因为实物有时会较小,在大教室中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观察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化,或者能烘托氛围,或是能够形成对比。2.2情境激趣法:情境激趣法通常是运用信息技术、语言效果、名言俗语、生活场景等,构建情境,推进教学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情境激趣法的运用在教学中多于事物激趣法,是课堂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以下是集中情境激趣法的简单举例:
2.2.1诗词激趣法:
诗词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诗句,会涉及到一些地理知识,运用这些朗朗上口的诗词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并且能够营造画面感。如在讲解地区气候差异时,教师会运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为学生讲解黄梅雨季气候特征;在讲解气温与地势的关系时,教师会运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在讲述地球运动时,教师会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进行激趣教学法。在此举诗词激趣法的例子,也包括名言谚语,如常见的二十四节气歌,在南北方会有所差异,教师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节气歌”进行比较;方言俚语、自编歌诀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激趣,通常这些方式的共同特征就是对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幽默程度等有所要求。
2.2.2歌曲激趣法:
歌曲激趣法教诗词激趣则更进一步,需要引用的歌曲尽量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如在人文地理教学中,讲解我国民族分布的部分,教师引用了《爱我中华》一歌,其中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之花”的句子,教师在歌曲播放结束后引导学生大声说出能够说出的民族名称,看能够凑出多少,再由教师进行讲解。
2.2.3游戏与多媒体的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运用游戏与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游戏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如在讲解我国行政区划时,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空白地图的拼图,看哪组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拼图任务,学生在自行拼图的过程中实际上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熟悉。多媒体技术则是教学中最常见的辅助手段,不仅能再现相应的情境,还能进行实物的补充。
结语:
地理激趣教学法的运用是当前教学中较为有效地教学方法,在运用中需要教师进行度的把握,避免教学中出现流于形式、过分放松的情况,毕竟初中阶段学生对自己的把握力还不强,需要教师进行把握;另外,对于激趣教学法所用的形式需要不断变化,因为激趣就是需要教师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丰富的形式,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新鲜感。激趣教学法的运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学生。
作者:李雪菁 单位:包头市第八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国清.初中地理激趣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9):210-211.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范文6
一、地方性的三重生产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关于地方性的生产,实际是一种再生产。它不是按照民俗学意义上地方性知识的内部视角来生产影视产品,而是借助传媒空间中对现实空间的地方性知识进行再生产,重新生产出一种新的地方性知识,并且通过这种地方性知识的再生产,凸显地方(某个空间)的具体性和主体性。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中地方性的再生产主要由地方自然景观、地方习俗、地方语言等方面组成。由此,我们将东北地方性生产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地方自然景观的再生产。在地方性意识还没进入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审美视野之前,乡村的自然环境是随意的,甚至是抽象的,影视剧不注重凸显“东北”这个“地方”。随着乡村主体性逐渐生成,东北的地方性景观开始凸显出来,且在启蒙现代性的单一外部视角审视下,乡村的自然景观被表现为荒凉的存在,成为原始、封闭生活的象征。电影《荒雪》(1988)中,故事开场就是北方冰天雪地的环境。
熊克俭戴着狐狸皮帽子,穿着皮坎肩,骑着马在村头雪地里奔跑,并与同样戴着狐狸皮帽子、围着红围脖、穿着皮坎肩、脚下穿着皮靴、背着鱼篓打渔的马大翠相遇,然后到白雪皑皑的山岭间打猎。电影《雪野》(1986)开场也同样是以东北的皑皑雪野为背景。电影《赌命汉》(1989)开场镜头则是冬末初春之际,刘玉岭与几个赌徒在郊外荒凉的田垄上见面;随后又是银子在郊外的坟场上坟,然后坐着刘玉岭赶着的马车在荒野上奔跑,逃避赵家的人围堵。这些荒雪荒野的自然景象烘托出人物命运的艰苦,为后来的自我改造、命运转变和生活变革设下铺垫。在这种有关地方性的叙述中,东北地方呈现为荒凉、贫乏、非现代的所在。随着乡村主体性的进一步增强,对乡村的观看逐步建立起一种内部视角(乡村主体性视角),东北地方自然景观逐渐美观起来,显示出生机和活力。在2000年以后的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中,东北乡村的自然景观开始凸显地方性特点。电视剧《田野》三部曲(2003—2010)出现了东北的玉米地;电视剧《圣水湖畔》表现了东北的查干湖和西瓜田;电视剧《乡村爱情》中出现了谢广坤家的四合院和赵四家的苗圃;电视剧《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007)中描绘了上水村依山傍水的乡村景观,着重表现了村民保护水库和花岛行动。在这些影视剧中,乡村的自然景观被进行了再生产,被赋予了一种资源、权力与生态的意义,成为乡村生活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化习俗的再生产。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再生产着地方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再生产着地方性文化习俗,并且把地方性习俗赋予了生活现代性意义。地方性习俗在现代性的外部视角下是一种落后的知识,如电影《田野又是青纱帐》(1986)中,村中的老人唱着《二十四节气歌》,帮生病的孩子贴着“拘魂码”,竭力地保护村中的“小庙”,阻止修公路的工程队将其拆掉。老人及其承载的知识是落后的,都是要被现代化掉的对象。电影《赌命汉》中,有银子为死去的丈夫进行三周年圆坟的习俗叙述。旧习俗表现银子生存环境的恶劣,而银子大胆反抗、追求美好生活的性格与之构成矛盾。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金锁的媳妇得病,茂源老汉请人来“跳大神”驱鬼:桌案点燃一对供烛,香炉里插着三炷香,桌案上立着神仙牌位,二神击神鼓,大神边唱边舞,而大嫂却在炕上挣扎,病情越来越重,最后驱鬼的仪式被读过书的铁锁叫停。剧中萨满跳神的仪式以封建迷信的角度出现,这个行为暗示着茂源老汉等一些葛家人思想的局限性。而在现代性的内部视角下———乡村主体性的视角下,一部分乡村文化习俗则具有了现代性审美意义。东北农村二人转本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戏曲,但却大规模地进入到东北影视剧中。它不仅成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符号,而且还成为一种乡村生活现代性的文化符号,或者成为站在乡村主体性意义上反讽城市现代性生活的文化符号。电视剧《刘老根》中龙泉山庄的小舞台上丁香、大辣椒等表演了由二人转小帽《小拜年》改编的《山庄开业像过年》,老翟头表演了《神调•报菜名》,山杏表演了单出头《老汉背妻》,剧中二人转演出已经成为一种现代乡镇企业的经营策略,乡村生活的现代性活力以一种地方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电视剧《马大帅》中马大帅“怀念祖父王永祥仙逝一周年”纪念会上演唱起由《王二姐思夫》改编的《王二奶思夫》,用诙谐的二人转纪念亡夫,表现城市生活的荒诞性和情感的空虚性。电视剧《喜庆农家》,为欢迎老干部梁京辉退休后来到靠山屯安家落户,周大学和媳妇万喜兰表演了二人转经典曲目《大西厢》。电视剧《喜庆农家》中,《靠山屯晚报》得到了市报的肯定,为庆祝办报成功,周大学夫妻和村民唱起了二人转,二人转的表演在剧中渲染了乡村生活的欢乐氛围。电视剧《女人的村庄中》,张岭村妇女自助互助联合体成立,李二白唱二人转《大西厢》《秋收忙》,表现了留守妇女生活的丰富性。
电视剧《女人当官》中,高大旗给刚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唱起了《王二姐思夫》,二人转在剧中渲染了农民工生活的浪漫色彩。东北秧歌舞也经常出现在东北影视剧中,成为乡村世界幸福欢乐生活的符号。电视剧《一村之长》(1992)中郝运来组建乡村秧歌队,通过乡村的扭秧歌文化把松散涣散的村民团结起来。从乡村内部视角看,秧歌文化已不是一种原始而简陋的民间文化,而是孕育着一种被压抑的乡村生活活力,是乡村生活凝聚力的载体。电视剧《刘老根》中龙泉山庄的员工组建了秧歌队,在山庄的开业、招揽生意等情节中,都有东北秧歌舞的表演,这些表演表现了农民走出土地、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智慧。电视剧《欢乐农家》第1集的开场镜头便是老万家一家人在院里扭秧歌,村长还来到万家说已经把“老万家农户秧歌队”报到县里去参加比赛。该剧主要是表现以老万家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万家老太太带领万家人每日在院里扭秧歌本身就昭示着万家生活的幸福意味。地方语言的再生产。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有意识地通过从生活化到原生态的语言来建构语言的地方性。早期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语言体现为一种生活化追求,但其地方性尚不突出,主要表现为人物语言对农民身份的模仿。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人物语言存在着模仿东北农村语言的倾向,比如在全家人讨论分家时,大嫂的语言故意运用一些东北谚语,巧姑的话语用了一个东北女性常用的口头语和地方谚语,茂源老汉也只是用了几个东北常用词汇。从全剧人物语言特征来看,东北方言色彩并不明显。电影《赌命汉》中,人物语言刻意进行了东北农村话语的模仿,在地方性意义上相对来说比较突出,但人物话语从整体上讲是有方言而无方音,更没有别具东北土味的语气,实际上还是在普通话基础上的模仿。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中,人物语言更加注重了地方性元素的凸显,而且形成一种整体性规模。地方性元素体现之一是东北“口头语”的模仿。电视剧《乡村爱情》中,刘大脑袋的口头语是“必须的”,表现了一个颇有乡村人情智慧的农民对总经理的尊崇态度。地方性元素的另一种体现是故意追求一种“土味”(纯粹的生活语言)。电视剧《女人的村庄》中,袁玲公公的口头语是“不存在的事”,表现出一位年长农民的木讷,而袁玲的语言故意彰显了土味,故意模仿的口头语是“啥”。
以赵本山为代表的本色派表演的出现与崛起,使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开始了对原生态语言的追求。所谓原生态语言,就是本色语言。它反对表演化的语言,不注重对人物语言进行加工,强调人物语言的原滋原味,甚至是碎片化、随意化的语言。语言的原生态追求已经超越了人物语言要符合农民身份的模仿性,而是故意追求生活语言的琐碎性、乡土性。电视剧《马大帅》中小翠、范德彪等的语言原生态追求非常明显。小翠主要是在语音上模仿,也在个别地方加入了东北的地方方言。彪哥的语言体现了东北人的幽默,同时也加入了东北方音方言,这种幽默是一种文化不高的农民故意附庸风雅而出现的喜剧化效果。《马大帅》语言的原生态的刻意追求在有关演员的访谈中也得以资证。
影视剧建构的东北地方性语言不是单纯的语音层面的东北方言,而是建构起了一种乡村主体性的内部视角,建构起一种东北乡村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电视剧《一乡之长》(1997)的主题曲,从表面上看,它传达了一种意识形态话语,“当官你就得办实事儿,这才是老百姓的好当家”,强调乡村带头人政治的合理性,是一种外部视角;而同时也具有了一种出自内部视角的认知方式,“房子没梁准塌架,豆包不粘要散花,好马就该把辕驾,好牛就要把犁拉”,这种乡土知识构成了乡村内部对于乡村政治的认识。东北电视剧的原生态语言一方面完成了一种地方性的建构,同时也完成了一种语言反叛,用琐碎而松散的生活语言,来反对刻板、单一、平面化的、程式化的现代性语言。地方性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同一化的现代性,这种语言反叛正是对这种一致性的冲击。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通过语言建构了作为现代性的地方性。可以说,东北方言能成为影视剧再生产的对象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其作为北方话的一种,本身就是普通话形成的基础之一,其语音所代表的意义可以被整个华语世界所理解,但其与普通话相比,在语音、词汇上又有着自身明显的地方性特点;二是东北方言本身就具有着风趣幽默的基因。我们之所以说这是一种东北语言的再生产,是因为这些富有东北地域特色的词汇其实在东北本地也在慢慢消失,这是受到现代性社会侵蚀的结果,而东北农村电视剧却将其独特性保存了下来,形成了一种对现代性的拒绝姿态。
二、地方性的意义与反讽
随着现代化高歌猛进,城市化进程马不停蹄,城乡现实空间差异逐渐缩小,乡村生活世界的地方性特征应该是逐渐模糊的,而在传媒空间中,地方性却是在逐渐增强,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从现代性与空间的关系来讲,地方性是被现代性衡量和撞击出来的。现代性成为一种标准化尺度,在其衡量之下,现代性和非现代性空间才被生产出来。在早期现代性语境中,乡村作为非现代性的地方性被发现了。在后期的现代性语境中,乡村发展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对于现代性的入侵或挤压,乡村空间被迫回应,产生了一种作为对抗性的地方性。在此意义上,地方性是对现代性同一性暴力的反拨。因此,可以说地方性是现代性(包括反现代的现代性)的产物。从现代性及其叙事策略上讲,地方性是被叙述出来的。以“生活”为本位的现代性影视叙事,要给观众提供不一样的视觉消费品。因此,需要突破现代性的同一性,把“生活”还原于某个具体的“地方”,而不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空间。这样,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在生产东北的“生活”的同时,也必然同时生产着东北的“地方”。东北农村电视剧所生产的东北乡村生活空间,是一种现代性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区别性的地方性空间。
从现代性自身的发展逻辑来讲,地方性是现代性发展和认识的新阶段。现代性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是在“现代”的时间意义上,伴随人类社会各方面现代化进程而形成的现代社会总体性特征。周宪便认为“现代性更倾向于一个总体性概念,它揭示了现代社会和文化转变及其特征”,是包含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三个概念的总体性概念,而其本身又具有复杂的意义。周宪借用了本雅明的“星丛”概念来比喻现代性,本雅明的著名比喻为“理念之于对象正如星丛之于星星”,作为整体性理念的现代性正如一个星丛,而建立在不同对象上的对现代性的理解则如一颗颗星星,“概念的功能是把现象聚集在一起”,“理念存在于不可化约的多元性之中”,而概念的总体性会消解其内部的差异和矛盾。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现代性需要从同一性转向差异性,“从整体性转入地方性(或局部性)”,要“把现代性作为一种地方性概念”,或者说现代性是“作为地方性概念的现代性”。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中“地方性”是极有意义的。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整个世界几乎均被统一到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来,被赶上历史的单行道,这是现代化的弊端之一。它迫使整个人类不自觉地进入现代性的一致标准之中,从而取消了人类生活样态的多样化,这是极其可怕的。而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地方性”意义就在于其以一种拒绝的姿态抗拒着现代性的同一性对东北农村生活形态与文化形态的肆意侵蚀与同化。地方性可以使文艺作品以一种主体性的姿态融入一种世界性之中,而且文艺作品越富于地方色彩,就越具有国际性。鲁迅在论述木刻艺术的发展时曾经讲过一个一般性的论断:“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但如若要探究这种拒绝姿态的内外形成机制,则颇使我们有一种反讽之感。一方面,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主创人员之所以要强化这种“地方性”,其根本目的在于迎合观众需要,从而带来收益,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现代性俯首帖耳的姿态,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从某种角度讲,他们之所以强调地方性是为了嘲讽这种地方性而供观众取乐,这也是其向娱乐化、喜剧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种地方性的生产说到底是一种再生产。影视剧的地方性“生产”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东北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通过摄像机呈现在电视(影)画面上,这本身就是一种生产;二是在影片的创作与拍摄过程中,主创人员根据需要必定会将东北原生态的形态,尤其是文化形态加以改良、夸大或扭曲变形,以符合媒介传播的规范并适应观众的欣赏需求,这是更高一级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