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1
(一)本篇调查报告因个人水平、时间、精力有限,仅如实反映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并不做,也没有足够信息来做相关研究分析。报告中的设计到的任何观点均引自其它研究报告,非本人观点,仅作参考。
(二)调查范围为金融证券业及金融银行业;调查样本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调查方式为个别样本观察;调查对象为公司基层,中层各职位;调查内容为金融专业毕业生在证券,银行宏观就业现实状况及趋势和具体样本岗位工作状况。
(三)调查时间精力限制,调查资料除来自实地考察记录整理以外,在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了网路上一些大型、权威的相关内容调查研究报告。
(四)作者现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读者在浏览本报告时请有选择的进行参考。
二、报告前言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业前景广阔。
然而在大学扩招的浪潮中,金融学个专业的扩招是极其明显的。另外,2006年广东省高考有70%的学生首选金融和商业相关专业,而在商业极其发达的美国,这个比例也只有30%。经统计资料表明,许多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进入银行都是从站柜台开始,最终能够熬出头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面对金融行业越来越高的入行门槛,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从业压力大,就业前景看坏。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符合现今金融就业状况呢?从招聘公司来说,对当今毕业生有着什么样的 招聘要求呢?从招聘者来说,在金融行业工作又应该具备何种学历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在金融岗位的职员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形态和收入福利呢?本报告将从但不限于这些问题的角度,通过对证券公司的整体调查,公司经理的述说以及对相关职位职员的采访来反映就业现实状况,事实甚于雄辩,在对事实有过一定的了解后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三、报告正文
(一)证券公司调查 调查单位(地点):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调查对象:该公司总经理王,职员肖、徐等。
1、证券业金融专业宏观就业状况(总经理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直接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但一般无论是证券或者银行的职位如今都会将职员安排到基层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证券公司业务分为证券经济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等。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及咨询顾问业务由分公司执行,其它业务均由总公司开展。在总公司(更高级的业务)中对学历和能力总体会比分公司高,一般为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证券经纪业务中,为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提供的有证券经纪人、证券(期货)分析师、理财师等,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生。经纪人要求人际交往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分析师则要求对证券行业敏感、熟悉。经纪人薪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多则月薪一万左右,底则月薪2000-3000。
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等其他业务有诸如保荐人、负债管理师、行业分析师、风险控制人员等等职位。学历要求一般都为研究生以上,且具备一定的科研分析能力,对法律、财务、金融、会计、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这也是证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趋势。在这些业务中,一般职员起薪会在年薪十万以上。
2、案例采访
1)证券经纪人
工作内容:为证券公司介绍证券交易客户,从客户交易资金中提取交易费用作为工资来源。
工作坏境及地点:由于与不同客户打交道,经纪人的工作环境经常变化,到处奔波,地点不定。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以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着亲和力、细心、耐心的心理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在2000-10000左右。
工作形态:为了拉客户而到处奔波;也可以悠闲的享受客户的交易费用。
职业发展展望:没其它的,拉得好坐着来钱,拉的不好,累死了也没多少。
2)经理文员
工作内容:证券交易资料录入、整理
工作坏境及地点:经纪经理后台办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基本的金融常识;耐心、细心的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2000-3000左右
工作形态:面对电脑录入资料
3、小结
目前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太多太滥,证券业基层岗位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竞争很激烈;然而对于中高层职位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对于复合型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证券人才的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同学在学习自身专业,锻炼自己实践、研究能力的同时,应该注意其它专业知识的培养,拥有双学位的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人才在招聘市场始终供不应求。
(二)商业银行调查 调查单位(地点):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调查对象: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稽核合规部处长王
1、银行业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王处长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密切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银行招生基本是大类招生,金融专业的口径大,可以做很多工作,但无论任何职位刚开始都会到营业部从柜员等基层做起。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2
[关键词]用人标准大学生就业力
[作者简介]王绍让(1981-),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浙江杭州31001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基于企业用人标准匹配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2011D033)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00-02
大学生就业难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虽然有社会经济环境等大的影响因素,但大学生就业力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匹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不匹配情况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生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有差距,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矛盾。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力培训机制,使之与目前企业用人标准无缝对接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当前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就业能力的内涵、结构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提出了构建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等相统一的“KMC立体化”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以期为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企业用人标准分析
1.企业用人标准的概念及内涵。企业用人标准是指能符合企业空缺职位的基本工作要求,其核心目标是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能够为企业带来绩效。其原则是相互匹配,即企业职位的要求与任职者能力素质相符,同时要求企业的回馈与任职者的工作动机也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任职者达到企业所要求的工作能力水平,进一步为企业带来效益①。
2.企业用人现实需求的差距。大学生一直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来源,据中国人力资源网的统计,72%的受访企业每年都要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补充企业的人力资源空缺。但调查结果显示,对招聘的大学生“满意”评价仅有12%,同时,通过某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对2007~2009连续三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学生毕业时所掌握的工作水平普遍达不到企业工作要求的最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知识不足。专业知识是指对职位要求所需掌握的专门知识。专业知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不对口,麦可思将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类,对于“有工作但与专业无关”的人数在2008届大学生就业流向分布中,该项比例高达27.7%②,从中也可以看出专业不对口是大学生就业难和发展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工作所需知识衔接不紧密,据某高校数据统计显示,大学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情况不足30%。
第二,实践能力不足。实践能力是指职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基本上都需要3个月的适应期才能达到基本要求,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的用人标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毕业生普遍认为,就业的最大阻力就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这与企业的实际用人情况相符合,因为企业希望能够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能够一上岗工作,就给企业带来效益,但许多大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实践能力而达不到企业的要求③。
第三,学习能力不足。学习能力是职业发展所需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听指令被动学习的态度,但在工作中企业往往要求员工能自主地学习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从而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达到甚至超过企业职位的要求和期望,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同时,主动学习的能力还能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如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所言:“具有良好学习能力的人才,不仅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竞争力,能大力推动企业的发展。”④
第四,职业精神不足。职业精神主要指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工作难找之外,也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不愿意去中西部边远地区就业等。根据问卷星网站开展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我们看到志愿去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及农村地区就业的仅占11.2%,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显示,中西部2008届大学生毕业生的流出率高达45%~76%。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精神也不认同,刚毕业的大学生希望“薪酬高、待遇好”,可他们的工作努力度却和期望值不符合,难以安心工作,跳槽频繁,这都说明大学毕业生职业精神仍有欠缺,与企业用人的要求存在差距。
3.企业用人标准结构分析。企业的用人标准结构具体指什么,各占多少,是解决不匹配问题的另一个切入点。根据某市企业对毕业生选拔标准的调研发现,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选拔标准,专业领域是首位,占26%;其次是社会实践能力和外语等,分别占19%、15%;对已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主要重视敬业精神、团队协助、人际交往能力等,分别占85%、54%、66%⑤·;在这些能力之外,企业也重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⑥。综合上述企业招聘的标准以及用人培养的标准,我们看到企业用人标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身体素质等内在指标,对外体现主要在于有价值的证书,如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资格证书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分析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内涵。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力”概念在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其内涵也有较大的分歧。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到的能够实现社会需求和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学者认为是个人获得的可以应对工作生活变化的能力⑦。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的概念和内涵应该以企业用人标准来界定,即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职业胜任能力,尤其在时间阶段的表述上,大学生就业力应以初次就业的时间点为止,以后的再就业能力就不特指大学生的就业力。
2.大学生就业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就业力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经济等大环境的,也有学校教育方面的,还受家庭和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本文主要从学校角度探讨培育机制不完善带来的影响。(1)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不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高校专业设置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有的专业“供不应求”,而另外一些专业严重“供大于求”,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灵活,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单一的知识学习模式,当前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往往要求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涉及职位相关的各类知识。(2)核心就业能力培养不足。一方面由于现在学校的教育形式单一,虽然许多高校开展实习等实践教育,但都往往停留在形式上,基本上以教师授课、参观企业为主,实践性不强;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一个核心能力培养的标准,对实践的内容、形式,实践的时间等都不明确,导致就业指导只是从理论上提出要加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而没有一个实际有效的实现途径,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3)就业力教育保障体制不完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高校实现就业力的培养也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这就需要一支综合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但我国目前许多高校都只依靠毕业生工作部门的就业指导老师来完成这项工作,于是就很难兼顾到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这也是导致就业力部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企业用人标准与大学生就业力的匹配关系。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我们可以将就业力结构分为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三个一级指标,具体分类如表所示。
三、构建“KMC”就业力培育机制
根据上述大学生就业力与企业用人标准关系匹配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试图建立一个由知识维度(K)、能力维度(M)、品质维度(C)组成的“KMC立体化”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
1.知识维度培育机制。(1)改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应包含专业的设置和可选择性两个方面。一是促进高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促进高校深入了解市场的人才需求,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分化学科专业设置,建立以就业力为核心的教学和就业服务体系。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使人才供求趋于平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专业的可选择性实现“1/2+X”专业模式,即在一、二年级都有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避免高考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度,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在已就读专业的基础上构建形式多样可供选择的“1+N”知识套餐,根据不同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立不同专业、种类多样的知识套餐,帮助应届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接近企业对他们职能的需求。(2)应用过程管理方法。过程管理就是加强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改变以往仅仅凭学科成绩单方面来考核学生能力。过程管理办法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从企业的生产流程来看,可以将学校看成供应商,产品是大学生,顾客为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内循环;同时企业也可以反馈给学校,学校进行大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外循环,不断改进就业力培养的模式和考核办法,为企业提供满意的服务产品⑧。
2.能力维度培育机制。(1)加强实践教育。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研、职前岗位体验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校企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企业一方面可以建立学习班,即企业为学生现场授课,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弥补学生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的缺乏;另一方面,学校也可建立“双师型”的教学队伍,派出授课教师去企业实习锻炼,接触一线的工作技术和相关能力,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⑨。(2)就业指导专业化。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职业化、专家化、全程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加大经费投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研究,注重就业指导课老师的选拔、培训,建设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另一方面也可以展开新生入学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设立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载体和平台,积累学校工作的经验。举例来说,可以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人人演讲赛”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精心准备并上台演讲,充分锻炼大学生表达能力;还可以在生活区开展“同学节”活动,通过游戏等方式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有效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品质维度培育机制。(1)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就业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认真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就业思政教育机制的内容和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诚信意识,通过树立榜样的教育宣传形式,学习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⑩。(2)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促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准确定位,找出自身优势和劣势,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焦虑、自卑、信心不足的问题,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3)与体育锻炼相结合。据相关数据统计,80%的受访大学生没有日常体育锻炼的习惯,大学生由于身体因素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学生能力培养与大学生体育锻炼相结合,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调研,之后才能建立合适的考核评价标准,促使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企业用人标准和大学生就业力匹配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培育机制是必要可行的,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样的培育机制不仅能为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指明方向,同时也提供了精细的评价指标。在建立了立体化的培育机制后,还需在实现途径、量化考核体系下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结合区域企业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力培育,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企业用人标准与高校大学生就业力两者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
[注释]
①朱丽莉.从企业人才标准看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出国与就业,2009(21):30.
②麦克思.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9.
③张互桂,王中.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9(2):178.
④⑦⑨范泽瑛,谢超,高磊.关于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模式的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47,48,48.
⑤李常香,林朝斌.不同类型企业对毕业生选拔标准的差异研究——基于台州市236家企业的调研[J].现代教育管理,2010(6):120.
⑥何淑萍,张欣乐,郑骄阳.企业用人标准与毕业生就业素质分析[J].总裁,2009(8):4.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3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问题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4 文献标识码:A
1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1)和男大学毕业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呈现三高二低模式
三高是指:高就业成本,高期望值,高依赖性。二低是指:低就业率,低就业质量,这表明,女大学毕业生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其就业质量较低。
(2)社会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排斥
“女性生活蓝皮书”《2009―2010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No.4)》新近出版,蓝皮书中收录了全国妇联发展部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并首次公开发表。调查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理科类和硕士生最觉困难,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2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女大学生就业
第一,解放后我国女性在法律上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但是在政治上,女性的实际政治地位往往低于男性,在政府决策机构中,男性的人数大大超过女性,这就导致了一些决策由于缺少女性的视角而侵害了女性的权益,造成女性机会上和事实上的不平等。第二,立法方面,国家虽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形成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但我国相关的法律大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而且执法与监督的力度不够,很多具体政策的落实还不到位,缺乏具体的操作性。
(2)用人单位的利益驱使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女大学生毕业不久即面临结婚、生育和哺乳等一系列问题,生育和抚养孩子要消耗女性大量时间和精力。妇女为人类的繁衍、人类社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党和国家为了维护妇女儿童的健康,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按此规定女职工产期休假最多可达6个月。但是这种对妇女权益保护的政策却成了女性就业的难题,因为对女性的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女职工生育期的工资、资金全部要由用人单位承担,而且生育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这将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从短期经济利益角度看,使得某些用人单位拒绝接受女性。
(3)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难度
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而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快速变化的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上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3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1)政府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平等就业的制度机制
目前,我国有关公平就业的法规还只有《劳动法》中的第11条和第12条以及《宪法》的第4条,公平就业权利得不到保障,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就很难解决。因此,我国急需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明确确立就业平等、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原则,并由政府部门履行对就业市场歧视的监管职能。这必然为女性劳动权利的保障提供明确而有力的法律依据。
(2)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市场行为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冲突和择业不良心理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在工作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各个院系兼职的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并适当提前课程设置时间。
(3)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改革力度,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制度的制约,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高校要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和结构,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增加实践教学的安排,提高学生实践的质量,努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女大学生人才,努力提高她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帮助她们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竞争力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50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毕业的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企业,作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而面对每年为数众多的毕业生,仍然存在很多招不到人的空缺职位。据统计有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3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出现了“有位无人,有人无位”并存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资源配置问题,因此,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1 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与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自主选择职业的平台。由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高校培养方式以及大学生自身等一些原因,大学生个体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共性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就业期望高,心态浮躁,对社会缺乏了解。职业选择一直强调大单位、大城市和高收入。不愿意接受基层岗位的锻炼,盲目追求热门职位,高薪职位。
其次,职业价值观功利化,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跳槽率高。有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参加工作三年内,跳槽两次的占57%,跳槽三次及以上的占32%,而追踪跳槽的首要理由是工资待遇。
最后,专业基础薄弱,工作能力不足。目前,存在企业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好高骛远”等负面因素的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能力与社会、与用人单位、与工作实践有较大差距。另外,在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中,对大学生的生涯管理,环境适应以及情绪控制等方面评价不高。
2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高校培养模式不合理,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现阶段社会对大学生用人需求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不符合社会需求结构。由于高校的扩招带来的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教育延续概念化的教学方式,重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应用技能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环节教学不足,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
2.2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形式单一,缺少针对性
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教育工作,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与就业指导课。很多高校这类课程采用材、大班教学,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理论性强。且课时多安排在周末或晚上,学生疲惫,课堂效率不高。对于不同专业,不同个性、兴趣、能力的学生缺乏针对的职业规划与指导,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缺少长期系统的培养。
2.3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自身素质方面存在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依赖性强等问题,这与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据观察,很多学生缺乏对外交流,获取信息能力不足,交际能力不够,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四年的学习中,有部分学生有迟到、早退、逃课等现象,平时上课敷衍了事,课后作业抄袭,业余上网打发时间。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就业准备,仅局限在大四求职面试技巧上,忽视了长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自然会在就业过程中暴露问题。
3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3.1 调整高校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紧密联系,合理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对专业设置与教学过程进行合适的调整。此外,采用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方式,利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加强课堂环节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多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再者,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学生在熟悉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懂得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企业与其他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应用技能与创新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2 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多样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及引导时,采用多样化、多途径的教育形式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之外,利用网络、广播、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实时教育;聘请相关专家、知名校友来学校宣讲有关职业与择业方面的报告;加强就业辅导,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实习,通过实践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此外,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个性、兴趣、能力,结合相关专业教师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通过讲座、多媒体、交流会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相关职业,包括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性格要求、发展前景等,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合适的职业目标。
3.3 鼓励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在日常教育中,鼓励学生组成组织团体,对当前就业情况,各专业就业形势、国家政策导向等方面展开调查,定期交流研讨,共同增进理解;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探索,比如到社会上兼职,参加公益活动,积极参加校内实习等,在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增加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对社会与自身的了解;针对如何收集与分析信息,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如网络、公告、电话等,自发的获取所需信息,同时,引导学生与社会保持联系,通过各种聚会拓展社会资本、提高自身素质,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2]邢文祥,张照彬.企业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评价的差异性分析及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10,(10).
[3]郑美群,于卓,刘大维等.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J].东北师大学报,2005,(3).
[4]杨颖.试论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以天津外国语大学职业指导工作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4).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5
Abstract: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 and to relieve the crux of employ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set up a training mode from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s and features of the training mode for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 from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should be noted.
关键词: 体验;大学生;就业能力
Key words: experience;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170-03
0 引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的原因有多方面,如高校的扩招、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等原因,但从大学生本人而言,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自身就业能力不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1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能力。[1]就业能力是一种胜任力,它不仅包括大学毕业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包括一系列与工作岗位有关的个性特征。[2]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和谐就业、发展就业的重要指标。
尽管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是面对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就业者的就业能力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问题是专业技能储备不足、实践能力欠缺、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导致持续就业能力欠缺,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创业能力缺乏等方面。[3]
反思这些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矛盾的形成当然存在许多复杂的原因。就高校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就业指导及服务不到位。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是依托学生管理部门,日常的教学工作与就业指导脱节,没有形成涵盖全过程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更少。[4]这些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二是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过分强调按学科体系来设置,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时缺乏竟争力。三是教学方法有待提高。我国大学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注重知识传授,重“知”轻“识”。这种教育行为引发的教育效果是学生无法将接收到的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体会到知识内化后的个体体验与感受,在学与用的衔接中出现了“断层”,直接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四是实践体验较弱,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高校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实践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实践基地没有发挥实质作用等问题,造成大学生在学校缺少参加职业锻炼的机会。职业理想与实现职业理想的实际行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五是教育机构与用人单位缺乏沟通,造成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不配套。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只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使大学生成功就业。
2 体验式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内涵
体验式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以杜威的“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大卫一库伯《体验学习》为教育理念,以对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以问题为中心,融合了就业能力供与需的角度,强调“先行后知”,重视体验和感悟。体验式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体验”发挥出来,通过不断建构,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直接促进学生的实践性思维。
体验式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
体验主体是学生,教师、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人才市场、校友等作为培养主体,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体验式就业活动,三个课堂联动机制为学生提供体验渠道,第一课堂: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涯发展教育;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第三课堂: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就业体检。体验驱动力是市场需求,行业调研、生涯人物访谈、就业信息收集分析、职业素养调查、用人单位使用评价调查等是体验感悟信息系统,共同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主体通过体验感悟信息系统优化信息处理,促使能提供优质服务,体验主体分享、反思感悟,明晰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就业能力。通过市场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信息收集与运用,增强教师、企业、行业、学生等主体之间的互动,推动专业设置调整、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优化,形成育人合力,创新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路径,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6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就业
当前,大学生最普遍和共性的需求就是成功就业。在具体工作中,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充分认识到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团组织的角色定位,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实施职业规划设计指导工程,开展实施素质拓展计划,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素质和技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合理就业。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意义
(一)服务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共青团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一方面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造成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会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服务大学生顺利就业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新时期对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必然要求。
(二)服务青年学生是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使命和重要职责
高校共青团是以青年学生团员为主体的群众组织,服务青年学生的利益是团组织工作的第一责任。树立大局意识,按照党的要求,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终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职责。
(三)服务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
就大学生而言,实现就业是其最具体、最现实的利益,就业服务是他们最需要的服务之一。[1] (P.36-40)高校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服务能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效服务是共青团组织责无旁贷的工作职责,共青团“要举起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旗帜,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共青团服务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抓出成效”。
(四)服务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党委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出的新期望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服务大学生就业是当前高校党政高度重视的一项中心工作。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学校全员育人的部门之一,理所当然地要服务学校党政中心工作,主动将服务大学生就业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以实际行动为青年学生解难,为学校党政分忧。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独特优势
(一)高校共青团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
共青团具备较为完备的组织体系,它覆盖范围广泛,组织结构严密,不仅直接负责指导学生会、学生团体联合会等学生组织的工作,还拥有如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宣传板、网络等丰富的活动和宣传阵地,对大学生具有明确的教育引导职能。此外,高校共青团健全的组织体系还体现在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上。[2] (P.121)各级政府、学校、企业、民间组织都有相应的团组织,高校共青团与其紧密联系,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和大量的见习岗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和寻求职业的能力。
(二)高校共青团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高校共青团与青年学生联系最为紧密,最能反映青年的心声,共青团组织的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受广大学生欢迎,青年学生对共青团组织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这种紧密的联系使得共青团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
(三)高校共青团具有丰富的活动经验
高校共青团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建立了丰富的党团理论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等素质拓展阵地,而且形成了学生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品牌活动。高校共青团通过设计和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活动, 提供与之相互补充的知识传授体系和实践锻炼平台。
(四)高校共青团具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高校共青团组织即拥有从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一路走来的团干部,也拥有从实践中历练出来的团青年。共青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具备了专业优势,而服务学生就业的基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的就业观。
三、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一)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工作能力
高校当前虽然都成立了专门负责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的工作机构,但由于缺乏准确的工作定位,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往往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3] (P. 47-48)高校共青团组织一方面可以通过实施团干部课题申报立项制度、给予科研经费资助等方式,支持团干部加强对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大学生就业工作专家举办专题辅导报告、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鼓励学历学位进修等方式,不断加强对团干部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系统培训,切实提高团干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实施职业规划设计指导工程,为提升大学生核心就业力提供科学指导
高校共青团要在职业生涯导航的基础上,大力深化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指导工作,使大学生接受系统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第一,设立专门的指导机构。高校共青团可以与校内学生就业指导部门通力合作,聘请校内外优秀的企业家和职业指导专家,提供系统的职业设计指导。第二,对大学生开展人生规划教育。从大一新生开始,通过开设系列讲座和相关课程,以职业规划设计为载体,引导大学生树立规划理念,确定正确的职业方向。第三,提高职业指导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共青团要通过专业指导人员帮助大学生分析所处的职业环境,结合学生的兴趣、性格和能力,为学生职业发展前景把脉,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方案,从而帮助其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
(三)深入实施素质拓展计划,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要实现成功就业,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基础,具备较高的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关键。[4] (P.105)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坚持以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为重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大学生各种专长的发展,提高大学生全方面能力。一是通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各类学科专业知识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意计划大赛和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三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业见习等活动,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拓宽就业渠道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发挥组织体系广泛、社会资源丰富、工作阵地多样、联系青年紧密等优势,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多方面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一是主动加强与地方共青团、用人单位团组织之间的联系,邀请企业家走进校园,帮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获取更多的人才需求信息。二是统筹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既强调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又突出必要的就业经验和技能积累对创业的推动作用。三是积极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将对志愿者进行的跟踪培养与在校生就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大学生中形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的积极导向。四是在利用现有的团报、团刊、大学生广播台、共青团网站等媒体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团属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站,就业政策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五是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作用,借由学生联合会与优秀校友广泛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在大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搭建沟通平台,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
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所以,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准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提高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罡.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中国 青年研究,2009,(5).
[2]王沛沛,张华.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青 年探索,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