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反思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个人反思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个人反思总结

大学生个人反思总结范文1

1.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基于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层次视角

2.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及其超越

3.中国与新加坡当代大学德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4.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有效衔接研究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

7.论大学德育生态环境之建构

8.中美大学德育比较

9.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德育中的运用研究

10.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11.    论美育对大学德育的促进作用

12.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13.论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缺失

14.当代中国大学德育现状和趋势分析及实施路径研究

15.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和根源

16.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的一种反思

17.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8.    构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效机制

19.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大学德育

20.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德育

21.古典儒家“大学之道”与当代中国大学德育 优先出版

22.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的大学德育文化取向研究

2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大学德育改革发展

24.应用型大学德育工作新途径探究

25.儒家思想对韩国大学德育的影响启示  

26.孔子教育思想与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回归

27.大学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28.浅谈大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9.浅谈大学德育

30.基于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

31.大学德育中对红色资源开发的运用探索

32.生命叙事:让大学德育回归人的情感真实的路径

33.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比较性分析

34.道德关怀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35.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基于文化哲学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构建

37.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

38.自媒体视野下大学德育的挑战与机遇

39.职业倦怠:大学德育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40.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41.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42.“志功”思想与大学德育

43.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44.大学德育的诗情意

45.张伯苓大学德育思想的当代意蕴

46.从博雅教育维度审视大学德育:目标、方法及途径

47.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德育意蕴解读

48.从教育“三个面向”谈大学德育的发展方向

49.古代书院的道德教化功能对当今大学德育建设的启示

50.基于德育生态现状的大学德育困境思考

51.责任教育:一个大学德育主题的再阐释

52.信息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

53.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德育教育工作

54.古之《大学》对今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55.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

56.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57.大学德育教学改革初探

58.古典文学和大学德育中的美学思想

59.大学生德育教育思考

60.《大学》中的道德教育

61.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4篇

62.大学个人德育总结

63.大学生德育自我鉴定

64《大学德育自评》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65.大学德育分真有那么重要吗!!

66.大学德育概念

67.浅谈大学德育

68.大学生毕业德育总结2015

69.大学德育工作计划

70.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71.2016年大学德育上半年个人总结范文

72.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73.大学生德育教育

74.大学德育有效才是硬道理

75.新编大学德育

76.大学德育总结

77.大学德育文坛

78.浅谈当代大学德育教育

79.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0.大学德育研究_购买大学德育研究相关商品

81.大学德育环境及建设

82.树立现代大学德育理念

83.班主任德育的时代境遇与突破路径

84.大学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85.大学德育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86.2014年英语六级作文预测

87.大学德育教程

88.从一个案例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89.大学德育学

90.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91.大学德育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92.《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93.大学德育价值和德育目标

94.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

95.e时代的大学德育

96.大学德育:如何走向首要位置

97.《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

98.大学德育个人工作总结

大学生个人反思总结范文2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方式 大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234-01

一、体验式教学方式应用于大学音乐教学的实施目标

大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推动传统对音乐技能的教育转向音乐审美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所有大学生掌控音乐背景知识以及音乐独特魅力的能力,让大学充分体验音乐审美的具体特征。行为体验以及情感体验对音乐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为体验可以利用动态的实践过程促进大学生加深对音乐技能的理解。情感体验就是通过升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心理加强行为体验中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培养大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素质。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领悟到音乐中蕴涵的情感美,与音乐的艺术化形式相互结合,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触动大学生对于音乐艺术心灵的感应,开发大学生关于音乐方面的智慧,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以及热爱艺术音乐的内心情感。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音乐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感情。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上具体操作策略

(一)兴趣激发策略

教师在音乐体验式教学方式中占据着重要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音乐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音乐的教学课堂上,通过强化学生对体验式教学的需求,进而增强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求知欲望,充实学生学习音乐的学习动机,从而拥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并开始主动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证明了,学生通过对某一具体目标而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这一过程就形成了对知识进行探索的动机。这一研究促使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前,需要积极的创造体验式的各种情境,为学生进行音乐探索提供更多的材料,摆脱以往枯燥学习音乐造成的心理负担,反而成了学生对接纳新知识的享受过程,并且为学生创造了独特的体验经历。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特殊的兴趣爱好以及独特的个性,寻找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生活中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策略

相比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式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并加强教育学生个体主观感受,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每个人都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自身对于音乐的体验,教师不能将自己对音乐理解的个人观点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反复体验策略

想要大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加强体验的过程,需要引导学生从行为体验到情感体验的升华,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并结合自身的体验进行反思和总结,然后不断进行体验、反思,并加以总结。螺旋式的体验能够让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发生质的变化,最终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音乐教学的应用

(一)活动教学

在大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因此,大学音乐的教学可以采用活动教学的方式,通过参加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音乐的魅力,还能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感受音乐,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追星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引入新的音乐元素,也为学生提供接触音乐文化、接触社会的机会,在体验音乐魅力的活动中真正领会到音乐的内涵。在音乐教学中还应该进行良好科学的评判,采用分组辩论的基本形式进行研究,在音乐辩论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以及音乐鉴别能力,在活动中得到音乐的熏陶。

(三)情境教学

情景教学就是在大学音乐课堂上,教师提供一个比较合理恰当的具体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音乐,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产生的具体背景。可以通过情境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语言或者是情感的体验,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大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在精神上受到音乐艺术的感染产生共鸣。

四、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并不是让大学生仅仅停留在音乐的体验过程中,而是通过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学会自主学习,加强学生感悟和理解音乐的内涵,将行为体验升华为情感体验,完善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在体验中提升自身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青青.音乐课堂中的体验式教学[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8).

[2]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6).

大学生个人反思总结范文3

关键词:贫困群体;大学生;心理贫困;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案例介

学生小项来自省内农村,是13级的贫困生。平时沉默寡言,不和其他人接触交流。寝室同学都反映她比较孤僻,我行我素,多次申请独自在寝室晚自习未获批准,常常旷课,早退,班主任已找其谈话好几次,但没有效果。

后来小项主动来找我,在谈话中,竟毫无征兆地哭了起来。原来,她家非常贫困,父亲身体不好,治病吃药花费很高,为了让姐弟三人读书,父母不但兼几份工作,还问亲戚朋友借了狠多钱。好几次她都想放弃上大学的梦想,早点步入社会打工挣钱,但是父母却坚持让她读完大学。来学校之后,寝室同学条件都不错,一些无心的话语和表现,却使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认为同学看不起她。听完小项的诉说后,我十分同情她的遭遇 ,当务之急是开导她解开心结,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我找她的室友谈话,希望她们对同学一视同仁,并发动她们加强对小项的关注,平时主动找小项交流、外出活动,拉近距离,化解隔阂和误解。另一方面,我常常找小项聊天,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帮她搜集一些勤工助学的信息,鼓励她利用课余时间去参加兼职,一方面挣得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也可以拓宽自己的生活圈子,增加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并鼓励她人穷志不穷,努力完成学业,毕业找到好工作,报答父母。

通过老师和同学真诚的关爱和沟通,她感受到了我们的诚挚的关心和帮助,慢慢地开始愿意和人交往。我经常在走访她们寝室时发现她常常会面带笑容地和室友们聊天,室友们和班级同学都反映,小项不再是从前那个孤僻的自卑女孩。

二、案例思考

小项的案例虽然是贫困生案例中比较普通也很普遍的一个案例,但却也是一个典型。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比经济问题更复杂、也更难解决。通过对小项的观察,我发现了大学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学生辅导工作的一些认识:

第一,做到对学生真实情况的切实深入、耐心的了解。发现问题,对症下药。辅导员在解决学生问题时,首先要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拿小项这个案例来说,要解决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归根结底要了解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贫困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自尊与自卑相矛盾: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源于家庭经济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这种心理现状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对群体生活比较退缩,沉默寡言,担心自己受到别人的轻视。同时,由于自尊心的影响,会采取隐瞒自己家庭情况,不喜欢与他人沟通,排斥与他人交往,甚至回避集体活动,以此来弱化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逃避他人的关注。

2.现实与理想不相符:贫困生承载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期望,他们满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怀揣着美好理想来到大学。但现实却使他们不得不为学费发愁,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打工赚钱。但是,因为沉默寡言、又碍于面子、胆怯等个人因素,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着相当大的压力,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和前途忧心忡忡。

第二,正确做好贫困生教育引导工作。做好正确的教育引导工作。这时候更多侧重于进行一对一的帮助,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平等对待,不要因为对方是贫困生就特殊对待,不能让贫困生有“不如人”“低人一等”等负面想法。遇到有问题的同学,应主动真诚去帮助他,同时调动班委成员,为其提供在生活、学习上更为及时的帮助。一对一地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赢得同学们的信任,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三,多点鼓励,多些赞美,积极发掘每个人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但许多贫困生因为家庭情况往往会感到自卑,因而忽略了自身其他优点与长处。面对贫困生,就需要更多鼓励,更多赞美,引导他们树立起自信,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加强贫困生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在自我表现中发掘出自己的闪光点、优点,找回自信。

第四,认真分析学生个案,总结学生个案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的经验。贫困生心理问题不只是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而可能是一部分学生会出现的问题。作为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要认真分析出现的学生个案,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经过及处理的方式方法,在今后遇到同类型问题时,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同类学生个案的发生。同时积极总结个案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大学生辅导工作中做得更加顺利和完美。

第五,学生工作无小事,辅导员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工作无小事,辅导员应做什么和该怎么做,是每一名辅导员都要反思的问题。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同时,还要扎实细致地掌握学生的近期思想动态和突发事件,做到情况早了解、问题早发现、危机早预防、事故早解决。切实增强辅导员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呵护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让同学们能更充实、更顺利的度过大学生活

第六,用真情打动学生,用诚心感化学生,用心灵聆听学生。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管理者,辅导员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导师,辅导员应该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赞美,细致周到地关注每一位同学。因此我本着“用真情打动学生,用诚心感化学生,用心灵聆听学生”的教育理念,尽我最大努力去帮助她。对待每一个学生时要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要从学生的角度和利益上考虑,“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只有付出真心,真正做到真心诚意地去关爱学生,才会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贴心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辅导员要肩负起学生学业的辅导者、生活的指导者、行为的监督者、纪律的管理者等等多种角色。在众多的工作角色中,辅导员用自己的方式关怀着学生的成长,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欢喜有泪水,有成功有失误,可是辅导员们对学生那颗关爱的心是始终不渝的。

参考文献:

大学生个人反思总结范文4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教师做主导讲授道德知识,其知识、理论、概念的晦涩难懂,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而其部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脱离,也让学生难以理解与记忆,这种情况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目前,有很多的学生对思想政治出现了厌烦的心态,影响了思想政治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教学成果。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互动教学过程中,对道德知识进行深刻的感悟与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也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发展。

一、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概述

体验式教学是在学生认知的规律及特征的基础上,创设一种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情境及机会,或是创设已经经历过的事件及情境,将教学内容再次呈现或还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对教学知识、发展、能力、情感、意义的理解与建设的一种教学观,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其核心价值主要是以人的生命发展为宗旨,以尊重生命、提升生命、拓展生命、关怀生命作为最高标准准则,不仅注重对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人生命意义的彰显与促进。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体验式教学实践能够表现出四个突出特征,分别是实践性、开放性、生活性、发展性。

二、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

体验式教学实践的重要性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做主导讲授的教学内容也极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判断及记忆,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改变了这一现状,对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实践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1.符合时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化的脚步也在加快前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总结信息、创新信息等能力在信息时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也越来越重要,由于社会之间的竞争局势比较激烈,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加的强烈,不仅注重人才的学识方面,也更加注重人才的能力方面,而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体验式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运用,在亲身体验的氛围里,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判断等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体验式教学的运用,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

2.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已经取代应试教育的地位,在教育领域里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内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素质人才,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能够在特设情境体验中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与道德品质得到培养与发展,并向成才的目标去迈进。

3.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验式教学是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开放性课堂互动,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也能够使教师在互动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而学生也能更加信任与依赖教师,做到互相促进与共同发展,从而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作用的具体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融入教学氛围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学生通过某种物质与内心情感、思想进行联系与沟通而引发的感悟与理解的教学。教师在进行体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利用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教材资源,渲染教学情境氛围,从而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此外,还可以与学生做游戏,进行角色互换,引发学生的感悟,促使心灵的洗涤。

2.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对学生提交教学的安排,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能盲目、毫无章法的安排体验课程,否则将适得其反,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四、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是目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中最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它的运用,有助于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发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素质、综合能力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其昂,张玉倩.思想政治理论课回顾与前瞻——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10周年访谈[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

[2]郑艳,丁莹莹.体验式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融合——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美在我心中”英文展示活动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3]马吉宏.体验式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以艺术类高职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6

[4]郭远红,郭远梅.体验式教学在培训与开发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

大学生个人反思总结范文5

关键词:创业体验式教学;心理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14-03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教学与方式上,既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也不是简单的传统教学加案例的方式可以解决的。必然要呼唤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悟性。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社会上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标的就业培训,也不可能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新与创业的“遗传代码”,以造就、培养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真谛。

去年暑假,浙江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人才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32名学生创办虚拟公司,去义乌进行为期15天的“百元创万”的创业体验活动。每人怀揣100元,8人组成一个分公司,分公司经营各种创业项目,用800元的创业启动金在半个月内创造至少1万元的利润。

此次“百元创万”创业体验活动是我校新世纪人才学院对“生存模式”的拓展和创新,是一项营造创业活动氛围、提升创业认知水平、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的社会实践活动。“创业体验”训练是在实践探索中的发展,是在总结“生存训练”经验的基础上,突破生存文化。“创业体验”训练,一方面是满足自身的基本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一、“创业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什么是创业体验?就是体验者在真实社会环境下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受,然后与团队成员之间交流,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认识的成果,最后将理论和认识的成果应用到以后的创业实践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成功。体验是主体的一个经历, 对于活动当事人来说, 他从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是一种丰富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有的是可以言说的,有的则是不可言传的。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创业体验经历了一个人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再到实践的认识过程,这一过程完全是在实践中体验中自己的真实获得,实现了人的认识的两个飞跃。创业体验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身感受和内心体验。体验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与感受,使团队成员取得共识,并应用于实践,才是创业体验的目的。创业体验是一种效果持久的教育方式,因为体验的成果来自于团队成员的亲身感受交流和共同运作。

中国谚语说得好:“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说一遍、说一遍不如做一遍。”只有具体去执行、去做,才能把学习者的思维与行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成为主动汲取知识的主体,并通过实践体验得到相关技能和隐性知识的训练,使学生亲身去尝试创业活动, 直接受到市场和社会的洗礼。

二、“创业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体验教学方式有着极为深刻的学术与理论基础。美国的凯斯西储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珀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体验式课程的理论,他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再活动(体验),依次循环。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产生想法,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成新的认识和理论,最后将理论与认识应用于实践。这个理论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体验式课程培训方式的核心理论。西方很多管理者认为,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是提高学习水平与工作效率的有效教育模式。

三、“创业体验式”教学操作程序的心理学基础

建构主义心理学、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中的及时反馈原则、桑代克的“试误说”原理、罗杰斯的“以人为本”的自主性原则、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原则”,为“创业体验式”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学基础。

1.建构主义心理学在“活动(体验)”环节中的应用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他所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

所以,在这一个环节中,“创业体验”采用的方式是提供创业体验资金如每人100元作为原始资本启动创业体验,将创业体验学生分成若干团队(公司),在教师指导下制订出创业计划,初步给公司制定一个创业目标,通过一个公司800元的启动资金,创造万元的创业成绩。指导教师尽量不干预活动项目的进行,使学生亲身去尝试创业活动, 直接受到市场和社会的洗礼,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苦与乐。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受本人兴趣激励,需要以及“百元创万”的目标推动,表现为主动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受本人以及公司团队成员原有对创业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创业情感品质、价值观等的制约,在对创业的认识上表现为独立性和创造性。创业体验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体验,而且强化了创业意识,培养了创业技能。

2.“以人为本”的自主性原则在“发表”环节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其自然性论、自我实现论出发,在教育实践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这里的意义学习主要有四个特征,其中一个特征是“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

因此,在这一环节中,队员发表在真实的创业体验中的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与收获,以及自主性地对自己做出的一个自我评价:“今天整个团队的创业总收入比昨天略有下降,原因是什么,跟我们的营销项目的改变有关,还是跟创业者本身的品质、心态有关?”“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来提升产品的销量和收入”;“通过发展下线,多元化销售、捆绑销售来提高营业额”,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体,自主地发表创业体验中的感悟,通过发表,和同伴讨论交流,深化学生对创业环境、创业体验的理解,增强他们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自主性的团队协作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讨论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实践的主体,并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团队成长贡献力量。从而,学生的价值得到肯定。这种教学模式效果明显,最大限度地促成团队的共同成长。

3.程序教学理论的及时反馈原则在“反思(反馈)”环节中的应用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特别强调即时反馈,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一个学生对第一步(学习的前一个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回答),便可立即呈示第二步(第二个问题),这种呈示本身便是一种反馈。要告诉学生:你已经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展开第二步的学习了。教师反馈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重视过程, 评价的内容也应涉及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

在这一环节中,指导教师听取学生的发表后应该立即做出反馈,从而强化学生的创业体验收获。这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反馈的质量,提供给学生的信息不仅仅是下一步创业的方式和计划,更重要的是如何产生这种创业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在整个反馈过程中,应贯穿激励。对创业成绩显著的学生,要激励他们寻找更高的目标;对进步大的学生,要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对创业情况不佳的学生,要学会捕捉其闪光点,激励他们的创业积极性。

反馈环节进一步巩固创业能力的形成,这种高层次的综合性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基本条件。指导教师的激励式反馈,更使学生树立积极起的创业心态,保持巨大的创业热情。

4.“试误说”原理在“理论”环节中的应用

桑代克据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前期的创业实践,经过讨论,分析、总结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当然,这里的理论是学生自身形成的,正确或错误无法立即判断,但是学生通过自身形成的理论去指导下一次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性,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进行评估并加以改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弥补自己在创业方面存在的不足,真正获得有效的方法,去达到团队“百元创万”的终极目标。在此,理论总结是大学生在创业体验中获取创业知识的有效途径。

5.多元智力理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原则在“应用”环节中的应用

多元智力理论其宗旨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并帮助他们发现其智能的特点和业余爱好,促进其发展。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从多元角度去培养创新性人才。在应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指导教师要认清团队学生的整体情况有差异,获得相同理论后最终的创业结果必然有所不同,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存在高低,为提高效果,部分团队可留下单独进行交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强化理论实施效果。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根据团队成员擅长点来指导其在公司中的职务,如公司总经理、策划总理、销售经理、财务经理,等等。

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业自信,能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创业生命力,这种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能大大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冯丹娃,郝文斌.创业教育视域下的体验式教学实施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模拟教学与体验式课堂[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8).

大学生个人反思总结范文6

1、关注学习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协作组理事长屈林岩在研讨会上指出: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关注和重视是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种能力中,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同时,高等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通向终身学习的重要阶段,大学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和新的起点,大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更为重要和紧迫。

大会代表一致认为,培养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2、提高学习能力――深化学习改革的必然结果。连榕认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结构可以从知识的获得与应用能力、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能力、学习资源的管理与应用能力这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大学生学习能力的这三个维度又可以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二级维度,知识获得与应用能力维度有三个二级维度,即知识记忆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能力维度有四个二级维度,即学习目标设置能力、方法选择与调节能力、学习计划执行控制能力和学习反思与总结能力;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能力维度有五个二级维度,即学习时间管理能力、学习环境管理能力、信息资源应用能力、学习动力管理能力和学习行为管理能力。这样,从学会学习的角度,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大学生学习能力体系。

从学会学习的角度考察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相关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提供了新的启迪。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很理想,知识获得与应用能力、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能力、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能力都只是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让大学生“学会学习”成为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3、叩问学习能力――多重视角考察与探索学习创新之路。追溯学习思想的历史渊源,挖掘学习能力的广阔内涵,成了研讨会中的一个亮点。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通过不同的视角考察了学习能力的不同侧面,不但加深了对学习能力的理解,而且拓宽了学习改革与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