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语作文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语作文学习计划范文1
透;做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5—0090—01
英语教材包含着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许多文化知识,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状态、政治体制及文化习俗等。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些在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一、介绍英语词汇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将中西文化在称呼语、致谢、谦虚、赞扬、关心等方面的表达差异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比如可将英语国家谈话中的禁忌归纳为五个字母:I、W、A、R、M。其中I代表income,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而在中国,与人谈话问这些问题恰恰表示着关心、亲近和友好,谁遇见熟人不谈这些就是“冷漠”、“高傲”和故意制造距离。许多中国人相信“佛主”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于是,就有了俗语“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西方人信奉基督教,他们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上帝能够拯救人类,造福人类,于是就有了相关的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等。再如“dog”一词,中国人看来常是贬义的,汉语中常用“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似乎与中国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等。
二、通过多种直观形式,让学生体验英语国家文化氛围
笔者经常引导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英美原版的文艺作品,让学生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如各阶层的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如何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如何庆祝节日,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体态等。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用拥抱或亲吻的方式向他人表示祝贺,而在大多数东方国家里,人们是用握手的方式来向他人表示祝贺。又如在英美等国家,人们举行葬礼时一般穿黑色礼服,表示庄重和对死者的哀悼;而在中国,人们多穿白戴孝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在英美等国家,人们举行婚礼,新娘一定要穿白色,以示“纯洁高贵”,而中国的新娘一般多穿红色,以示“吉祥幸福”,更有趣的是“红色”被英美国家的人们视为“罪恶”的象征。
三、广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英语实践空间
英语作文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专业教学设计;项目课程设计;校企合作平台;实训教学体系
一、把握专业职业能力的“四个特征”
1、“动手”与“动脑”。在“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多的表现在应具备“动脑”能力。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各种方案和策划的制订、改善、调整、实施的能力。
2、“管物”与“管人”。如果说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大多面对的是材料和设备等有形物品,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勾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不管是在什么职业岗位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过程,但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都会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随时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这就需要管理作业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单体”与“协同”。从管理的组织原理看,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不可能是“单体”作战,管理的层级组织注重的是协同效率。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合作、服从、交流和领导的职业素质。
二、抓好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环节
1、界定行动领域。行动是指职业人在特定职业岗位上根据职业行动目标所进行的职业活动。行动领域是一系列职业行动的集合,其载体是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任务)。界定行动领域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基础,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织研究小组,在企业第一线进行深入调研。确定行动领域应重点考虑业务范围的一致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范例性、经营目标的统一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职业能力的聚合性和产品流动的增值性等原则。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即是课程。在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中,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不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应保证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过程的连续性、行动目标的指向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普适性。
3、学习情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不排斥职业能力分析,而是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学习情境设计原则包括七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相容性、能力目标的特殊性、能力结构的层次性、职业行动的针对性、学习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职业领域的拓展性。
三、正确处理项目课程教学的“五个关系”
(一)工作过程、工作项目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关系
通常,只做职业岗位分析所带来的问题是,大多数职业岗位因其所具有的多变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而不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同是物流企业,不同规模和经营范围其职业岗位设置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单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构建就缺乏充分的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分析并不排斥职业岗位分析,而是二者应做到有机结合。它的具体表述应是:一个具备职业能力的职业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项目。这样职业人通过完成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是链条与结点的关系。工作项目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而工作过程和其过程目标的实现则要求具体工作项目的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构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
(三)工作项目中“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
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有的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比较明显,如会计、市场营销专业等,由此,应首先明确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项目;而有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不明显,则首先应确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的实施排列工作过程,而一个具体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通过“小工作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才能实现其项目目标,这就出现了在课程开发中“大项目”和“小项目”的关系。
(四)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在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对应关系。其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应和课程相对应,有时一门课程可以对应多项工作任务,但不允许一项工作任务对应多门课程。如果出现此情况,就意味着应对该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和运输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分别体现在仓储业务操作和运输业务操作两门课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应经过整合独立开设“物流设备操作”课程,从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工作任务相对应,同时应明确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从而为制订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奠立基础。
(五)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应以兼职教师为主”,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经过认真调研,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应注意的问题是,在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同讲一门课程,依据同一个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因此,专、兼职教师必须彼此熟悉,相互沟通,双方的合作应作到“零缝隙”,否则专、兼职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但偏离了课程标准,则不可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其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六个平台”
1、专业建设平台。在专业建设平台上的合作项目应包括: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开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评估、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对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依据行业标准,聘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实实在在参与上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开发平台。在课程开发平台上的合作项目重点应围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是示范专业的主要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上述项目的建设必需有企业深度参与。
对此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选择并深入典型合作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其中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共同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依托企业选择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企业管理案例、广泛汇集企业真实的制度等有关资料等。实践证明,离开了企业的支撑和帮助,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也很难做出示范。
3、实训教学平台。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应占实训教学时数的80%以上”。根据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生产性实训应体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场景、生产对象、生产方法等方面。在实训教学平台上,校企可以通过课程内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场景和职业岗位上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逐渐做到校内教学与企业真实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逐渐过度到“订单培养”,同时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对于校企双方是双向的。一方面,在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教学研究项目,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等。上述教学研究项目只有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需要研究的项目,企业可以充分借助院校教师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优势,结合企业需要,真题真做,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专任教师培养平台。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普遍缺少企业经历,从而不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这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在专任教师平台上,院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有目的、带项目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是教师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培训与服务平台。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收益往往包括需要院校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及项目咨询等。在培训与服务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共同开发员工培训和服务项目,共同制订培训大纲和实施方案,通过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院校教师接触企业实际,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实施“五个环节”,建立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
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是指:根据认知规律,构建以“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即“点——线——面”为一体的技能训练系统。
其中,“点”是指岗位单项能力,即在职业岗位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单项操作技能,其载体是工作任务链的节点,单项能力尚不能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全部技能操作。“线”是岗位能力,即在特定岗位上,履行职责,根据工作过程,完成全部工作所具备的技能,是单一工作任务链上相关技能的集合。 “面”是指专业综合能力,即适应轮岗、转岗需要的工作技能,是多工作任务链相关技能的集合,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点、线、面实训教学系统的实现方式为:
岗位单项能力=课程实训+综合实训
岗位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专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
六、建设具有“七个结合”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1、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内的实训是指,在该课程中的学时范围内,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应安排的实训环节。其形式为企业参观+校内计算机软件模拟+沙盘模拟演练+相关设备操作;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已经完成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综合训练,其实现方式应是在真实场景下的生产实训。在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力求符合生产性实训,学时应占总实训学时的60%-70%的基本要求。
2、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训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从目前看,仿真模拟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和沙盘演练模拟实训。仿真模拟实训利用其理念和方法虚拟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条件、流程、数据和管理,符合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中关于“建立虚拟工厂和虚拟车间”的基本精神。由于仿真模拟的实训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的经营过程,尤其是符合经管类专业“实训应设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仿真模拟实训应视为生产型实训。但是在高职经管类有的专业中,实训过程只依靠仿真模拟是不够的,应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进行设备操作,接触到真实的合同、凭证和单据。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应围绕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将仿真模拟和实际操作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3、“动手”与“动脑”训练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培养体现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特征。在这里尤其要强调注重学生“动脑” 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有的公司开发的“沙盘模拟演练”以及课程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与研讨,典型案例分析等应当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
4、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相结合。“双证融通”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经管类专业中,许多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充分体现了行业标准,因此双证书教育既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取证在学生的知识和素质培养以及技能训练中,其内容和方式具有一致性。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所具备的实训功能和开出的实训项目也应当与专业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吻合。
5、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由于条件所限,经管类专业有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两个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各自发挥优势,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并且互为补充,以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
6、校内实训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示范专业在建设中必须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做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开放也可以进一步搞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7、政府投资与企业共建相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资金,做到校企共建将会改变实训基地的性质,使其具有双重属性和不同的服务功能,这对校企双方是双赢的。经管类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积极吸收企业资金,逐渐使实训基地和企业环境做到“零距离”,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参考文献
[1]黄克孝.“中等职业教育多元整合式课程模式的开发”研究报告[G].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教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项目成果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英语作文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情境 互动 评价
一、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阅读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活动设计和进行实际课堂观察,我尝试总结出当前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普遍遵循的基本程序――五步模式。第一步是热身活动。第二步是讨论完成任务,老师主要担任顾问和监督者。第三步是成果展示。其他学生对展示小组提出问题,这是第四步。最后是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其中,影响活动有效性的问题常常出现在第二及第五步,具体表现在活动情境,学生参与和评价。
1.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情境不充分。课堂学习中,大部分高中学生习惯聆听式学习,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学习任务重,课程紧,因此,课堂节奏快,知识容量大。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创造相对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同时又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促进以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当活动任务设计不当时,学生就很容易把活动过程当作放松。任务设计不当主要表现为问题太难或太简单,没有层次感,节奏不紧凑等。任务设计不当则容易造成情境不充分,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动力积极参与其中。
2.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生生互动不充分。小组合作学习是几个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完成指定任务的过程,是生生互动的过程。但互动中常常会因为语言水平不一,个性限制,任务要求不明确及情境不当的原因出现以下问题:学生不积极合作,学生参与不均衡,学生合作不够,角色安排不明确。一方面,学生交流受到他们的语言技能和会话技能的限制。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不习惯通过合作学习知识,因为他们个性更倾向于独立学习。此外,因为任务要求或组员任务分配不明确导致学生找不到任务的起点,不能对小组成员做好安排,使学生松散自由。成绩较好或表现力较强的学生通常比其他小组成员输出更多。当小组活动任务设计不恰当,比如过于简单或难以完成,或小组成员彼此不熟悉时,学生容易变得沉闷和紧张。这些问题都会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互动不充分。
3.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评价机制不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一项比较花费时间的教学活动。英语教师通常会在阅读课时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一半的时间用于信息输入,一半的时间用于课堂活动。有时候则交替进行,形成活动链的形式。教师为了保证课程进度,往往忽略成果评价环节,或只匆匆作简单评价,没有给学生一个较为完整的指导。此外,除了成果展示的评价,活动过程评价对于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也十分重要。从过程当中,教师往往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输出,参与度以及出现的问题。然而,教师通常无法对此环节作全面、科学性的评价,以致丧失能提供学生指导的材料。除了教师评价,为了使结果更客观,当前还提倡学生评价。然而,没有经过评价训练或指导的学生往往不能给出全面的评价,有时反而误导同学。以上三个方面都会导致反馈不佳。
二、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问题优化模式
1.网状型活动设计模式加强情境创设。网状型模式就是细化活动任务,教师担任连接这个网的“线”。根据活动理论,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目标设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然后根据活动内容确定组员人数以及组员任务分工。明确的团队任务安排可以更容易地让学生遵循,小组成员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任务角色。以这种方式,每个小组成员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活动情境就很容易塑造。而在小组讨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寻找学生的ZPD,为他们提供即时帮助,促进他们提升语言知识以及语言技能。
2.交替式分组模式促进生生互动。相比“混搭”式分组,交替式分组似乎更符合学生实际,即“混搭”+“自由组队”循环模式。教师首先“混搭”这些学生。从边缘参与理论来看,英语较弱的同学作为学徒可以从其他组员处获取信息并观察他们产出的方式。在紧接的下个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将W生按几乎同等水平分组,或设定组别及人数,让学生自愿组队。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学生能更轻松,从而更愿意多说,他们也能有同等的机会表达。因此,在计划合作学习活动时,可以尝试用这两种分组交替循环进行。
3.动态评价模式完善评价机制。Larson-Freeman 倡导用动态系统理论对二语发展轨迹作反思性、回测性解释。这种观点也可以用于完善评价当中。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生产过程”和“产品”都是重要的。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开学前对课堂活动评价制定一套较为完整的可做量化处理的评价系统。学生一份主要检测“生产过程”,教师一份主要检测“产品”。然后定期对评价结果做数据处理,根据结果显示的问题及其趋势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
[3]Swain,M.Kinnear,P.&Linda,S.Sociocultural Theory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M].Multicultural Matters,2015.
[4]于书林.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差异与融合[J].现代外语,2013.
[5]余亮,黄荣怀.活动理论视角下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J].远程教育杂志,2014.
英语作文学习计划范文4
初二语文学习计划一:
“态度决定一切!”拥有好的心态,就会拥有好的成绩!
1、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的基础。如果搞不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
2、专心上课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做好课前自学学生就能更专心地上课。
3、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4、独立作业
独立作业是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
5、系统小结
进行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
6、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活动,是通过课内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外学习活动是学生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
初二语文学习计划二
语文的内容是我们的母语科目,是属于必须要学好的部分,不仅仅是为了考个好成绩,还是为了继承好中华文化,做一个各个的传承人。而初二的课文内容里面,我认为主要的部分就三块:
1、把语文的基础部分掌握好:平时上课的时候要把生词、难词的部分给圈起来,继续我以前的学习方法,给它写在语文书的前面几页空白处,自己多去看、多去读、多去默写,做到基础部分不拉分。
2、文言文部分:我们初中考试的文言文部分就是默写和文言文赏析,所以凡是上课时老师说过要背的我都要把它背熟,而且还要理解好它每一句的意思,知道它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以及文言文句式,这样才能默写的时候不丢分,赏析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3、增强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文字作用能力:学习课文的时候要自己提前预习,结合辅导书大致掌握文章的意思,记录好不理解的部分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弄懂它。在一个就是平时多阅读各种经典名著,增强自己的知识累积,还有就是没事的时候多写一写作文,让自己对文字作用更加熟练。
初二语文学习计划三
1、每天早上6:20起床,用10分钟将头天要背的课文温习1—2遍,6:40从家出发。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
3、认真仔细写作业,不对答案,认真对待每一门课。
4、写完作业后,复习当天的内容并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
5、对于副课及思政(历史、地理、生物)每学完一课后,要用心去作自己买的课外习题书,作的时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书,凭借自己所学的去做。如果遇到不会的题,也不能马上看答案或看书,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时背过。
6、对于主课及数学(代数、几何)、语文、英语、科学和政治,每学完一单元或一课时,要对比《优化设计》的讲解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加深理解。
7、遇到不懂得要及时问老师或问同学,弄明白。
8、每天晚上听30分钟英语,训练自己的听力。
初二一定要把学习重心放在地理、生物上,因为初二下期就要会考。会考的成绩要记入中考成绩的,到时,地理归进文综,生物归进理综。如果地理、生物考得很好,中考的复习就比较轻松了。而且,中考时要复习七门,而会考可以集中精力复习这两门,其他的学科,不要落后就行了,以复习地理、生物为主。
如果是上期,你下期就会轻松一些,如果是下期,你就要义无返顾地复习地理、生物。而且,如果你的地理、生物复习进入状态的话,其他科目,只要你认真听课,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英语作文学习计划范文5
张璐介绍,自己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在语文学习方面。她说,平时自己很喜欢看一些名著、百科全书,并把其中觉得特别有价值的知识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是一笔知识财富。
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使张璐受益匪浅,在这次中考中,张璐的语文成绩达到了147.5分,也就是说,她的语文试卷仅仅丢掉了2.5分,是全市最高分。“所扣除的2.5分肯定是在作文上,因为我的基础知识部分没丢分,”张璐谈起语文非常自信。
张璐认为在平时的学习中,数学是自己的薄弱学科。但她对数学学习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她说:“在学习数学时,我会从一些最简单的题目做起,在做每一道题时我都会非常用心地想一想每一步的原因,有时甚至会记住重点题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在遇到相似题目时我会努力地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外语方面,张璐认为自己从来不是死记硬背式学英语,她善于在频繁的阅读中记忆。张璐从来不会拿出时间来特意背单词,她总是在大量的阅读中依靠单词的读音来记住单词。
在生活中体会物理的乐趣,是张璐学好物理的捷径。每次上物理课时,她都善于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与学习联系起来。记得自己在学习物理课的浮力一章时,很快就联想到自己小时候玩水时的情形,待放学回家后,马上找出家什进行“现场实验”来进一步证明课本上的结论,自然记得非常牢。
用自己的归纳法来解答化学题,是张璐学习化学时总结的经验。她十分注重在课上记住一些化学术语,她说:“化学术语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不容半点马虎。用心地记住老师提到的每一个化学术语,是应对考试的关键。”
业余爱好看书、弹琴、听笑话
从小就非常爱看书的张璐从来就不是一个在学习上让家长操心的孩子,喜欢看各类书,文学、历史、自然、科技都喜欢。张璐有一个嗜好—逛书店,每到周末张璐都要到书店里转一转,有时找到感兴趣的书一看就是半天。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要买上二十余本书。
在看书学习之余,张璐还很喜欢唱歌和弹电子琴,张璐说,这是她用来表现心情的一种方式:“每到高兴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弹弹琴,伴着旋律也会唱上几曲;每当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我也会用弹琴来发泄一下自己的郁闷。”
在学习感到疲劳的时候,张璐特别爱和父母在一起闲聊笑话来放松自己。张璐比较喜欢一些有历史背景、有生活哲理、有积极意义的笑话。她认为这些笑话在放松自己的同时,也传递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作息时间每天回家学习三小时
张璐的父母对女儿的学习从来都没有施加过压力,也不为她制定学习任务和学习计划,每阶段的学习计划都是由她自己做主。
张璐的日常作息时间很有规律,每一件事都会在她的计划中处理得井井有条。张璐说:“课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要认真听并要记住。”她把自己比作一台录音机,会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录”下来,然后回家再做“复读机”进行复习。
每天放学回家,她不是马上学习,而是要让自己充分放松,解除一天课堂学习的疲劳后,才进入学习状态。一般晚上六点半到十点左右是她的学习时间,保证每天在家的学习时间在3小时左右。
在中考最后的冲刺阶段,张璐放下了一切的兴趣爱好,一切都为中考让路、一切都为学习让路。她很有计划地为自己编定每一天的学习任务,有条不紊复习书本知识。
中考作文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英语作文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教育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吴秀兰,2008)。1967年,斯克里文(Scriven)第一次把评价分为“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和“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最终成果进行评价。它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最终取得的成就或成绩进行评价(宋桂月、金莺,2002)。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它注重对教和学的过程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分析判断,能够为教学双方提供及时、真实的诊断性信息,有利于教和学过程的完善和发展(Harris,Paul,1994)。形成性评价使用得当将有利于学生的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有益。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逐步展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被引入到教学中去。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在教学中应该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但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评估还是以传统的纸和笔为特征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学生的平时成绩虽然在总成绩中也占一定比例,但是比重很小。终结性评价方式过于关注学习的结果,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不能全面衡量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当前的大学英语评价方式亟待改革。
二、大学英语现存评价体系的不足
1.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在整个大学英语评价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另外一种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所占比例很小,得不到应有重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方式趋于单一化。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不能使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学生也不能从教师那里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以便更好地进行学习。Genesee和Upshur(1996)指出当课程结束时,学生们想采取措施改进他们的学习为时已晚。虽然期末考试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习刻苦的学生以高分数的形式进行奖励,以及为教师来年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但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因此更加需要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但是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
2.评价内容单一
现在高校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评价仍然主要是以笔试的方式进行,并且评价的内容长期以来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还是局限于词汇、阅读、翻译等内容。虽然听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是很差。学生忙于记单词、做试题应付考试,无法进行更多的有关英语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没有动力参与各种英语课堂活动,导致英语综合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评价主体单一
在当前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是任课教师和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对评价什么、以何种方式被评价只能被动地接受。要测试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而不是我需要学习什么,怎么样才能很好地进行自己的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自我管理能力弱。现代社会倡导终身学习,教师不可能一直陪伴在学生身边。大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让学生参与对学习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自我学习计划的制定
学习计划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好的学习计划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然而实际上,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也知道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能够去做并且坚持下去的只占很小比例。根据笔者对所任教的丽水学院人文学院09级大一新生两个班级的问卷调查发现,大约只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曾经制定过学习计划,能坚持到最后的不到百分之三十。学生没有能坚持下去的原因主要可以总结为两种:(1)意志力缺乏和自身的惰性;(2)意外事件的干扰。在大学里学生有了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对学生的约束也相对较松。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并实施好学习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会由于不能在短时期内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而沮丧失望,对自己失去信心;基础好的学生由于教学不能满足自身学习需要而出现不满情绪。因此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学习计划很有必要。要求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并且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是形成性评价评价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水平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他们实际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既包括长期计划也包括短期计划,如学年计划、学期的计划、一个月的计划、几周甚至每天的计划。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写下来,然后按照计划记录下自己在每段时间内的学习内容,最后交由教师核查并给出分数。这样做既保证了计划的有效实施,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调整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平时不断的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它。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终结性评价在总成绩占有绝大部分,一般是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二十,期末成绩占百分之八十。这样的比例不足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笔者的问卷调查发现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认为平时的学习很重要,应该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占总成绩中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之间比较合理。平时成绩的增加可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不是通过短时间内的突击学习在考试中取得有名无实的成绩。
3.教学方式的改变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而不是传统评价注重选拔的功能。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整个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形成性评价方式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是课堂活动中的“导演”。学生的课堂活动,如课堂讨论、辩论、演讲等不再只是一种点缀,而是学生使用、练习和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这些活动,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这种形成性评价工具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记录下来,并且给出分数,这是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对自己和同班同学的课堂表现打分。最后将这三部分成绩进行综合,得出学生的最终课堂表现分数。
4.学习档案的建立
学习档案是形成性评价所使用的一种典型工具,它是让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自己的作品,以展示自己学习的努力、取得的进步和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Arter & Spandel,1992:201)。学习档案展示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记录,如作文、读书笔记、听力记录等。这些内容能反映学生自己在一段时间内所学习上的变化。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进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从而为自己的学习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学习档案必须定时上交,上交的间隔时间可以为两、三个星期或者一个月。通过学生的学习档案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可以从教师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学习档案可以和其他人分享交流,从而促进共同进步。
5.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
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教师的事情,学生没有权利参与评价过程。这导致很多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作业评分,对为什么会是这个分数,怎样对自己的学习作出改进不重视,不能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形成性评价中,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及作业先做自我评价,然后由同伴作出评价,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自我评价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对同伴作业进行评价也能使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更加深刻,从而避免类似的错误。形成性评价的评判标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决定,这样做能够使学生有一种参与其中的感觉。掌握好评判标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逐步掌握。
四、形成性评价的一些不足
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较,形成性评价有很多优点,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教学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评判。但是,形成性评价也有一些不足,具体可归纳如下:
1.评价信度不够高
形成性评价容易受到评价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评分的标准不容易达到标准化。不同的教师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评分标准,如有的重视学生学习上的努力程度,有的偏重于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即使是同一教师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会有差异。另外,教师和学生的亲疏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印象等都有可能影响形成性评价的最终结果。为了使形成性评价更好地在教学中实施,需要制定出一个统一、客观的形成性评价标准。
2.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不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得以实施,如试卷的设计、考试的时间安排和批改试卷都不会太麻烦。但是形成性评价就不同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需要采用多样的方法计算平时成绩,如课堂观察、学习记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这些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并且不少时间要用于科研。至于学生,更多的学习任务要放到课外去完成,并且要更加投入地去做,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3.与传统评价体系的冲突
现在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主要由他们的四、六级成绩来衡量。但是这个衡量标准是和终结性评价方式紧密相连的。为了顺利地通过这两个考试并且取得满意的成绩,学生的大量时间用来做试题。形成性评价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英语文化知识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却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在这两个考试中一定取得高的分数。因此,要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不能满足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能更加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价方式。虽然它也有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不足在应用中可以逐步得到完善。在教学中把形成性评价可以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各取所长,能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吴秀兰.形成性评价在国内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8,(3).
[2]Scriven,M.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In R.W.Tyler,R.M.Gagne & M.Scriven (Eds.),Perspective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M].Chiacago,IL:Rand McNally,1967:39-83.
[3]宋桂月,金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Harris,Michael and Paul McCann.Assessment[M].Oxford:Macmillan Heineman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994.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