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范文1

关键词:;人全面发展理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6.058

1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栋梁之才,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产物,对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决定性作用。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人的全面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启示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分析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需求发展。人的需要包括物质与精神两大部分,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从事各种工作劳动,获取满足感,在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生产力较低,人的需求也相对较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人的需求也随之提升,人的需要不断从物质转向精神层面,标志这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能力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应该将人能力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人的能力代表个人综合素质,包括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天赋等等。可以说,能力是人创造财富的基础。第三,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环境,所谓的人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他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等,社会关系能够体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关系越好,人的发展前景就越广阔。第四,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指的是思想、品德、情感、性格等等,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具有异于别人的这些特性,属于个体独有的。个性全面发展,主要是人通过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利用自身的创造性、能动性等,丰富自身个性。第五,人的劳动发展。劳动是人服务与改造社会的主要方式,同时在劳动过程中,也能促进人自身发展。劳动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智力、体力等全面发展的过程。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3.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与计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在思想上、感情上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展开科学话的思政教育。同时,教育教学人员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

3.2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应该以学生自身情况为出发点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强、思维活跃,在思政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同时,教学内容应该更加生活化,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思想教育。

3.3重视高职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出发,着眼于其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等专业技术工人,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更贴近职业,教学更注重实践,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时,不仅要发展他们的体力、智力,还要发展他们的求知、向善、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人际交往、协调沟通、组织配合的能力,要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4注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一直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进行准确的定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待在教室中,到毕业都没有真正接触到生产一线工作,空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要求对人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重视。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还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生产的第一线,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社会关系的积累。此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体系下重要的内容,揭示了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本质。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个性化差异,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积累社会关系,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5,26(2):125-126.

[2]范亚楠.人学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大观周刊,2012,32(12):65-66.

[3]陈艺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示[J].传承,2010,15(9):99-100.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 SWOT分析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二、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⒈明确职业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个人志向与国家的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职业目标,建立职业道德,使人生更加高效的发展。

⒉鞭策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正确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为大学生们指明奋斗的方向,通过实施规划,鞭策其自身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同时随着职业生涯规划一步一步的实现,大学生的成就感增强,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会逐渐的完善。

⒊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针对高职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制定正确的职业设计、人生规划,依托学院丰富的资源和丰厚的人文素养环境,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全方位、社会紧缺的人才。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SWOT 分析

为了使高职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为自己制定更加科学详尽的职业生涯规划,务必对自身进行SWOT分析,即对自己所具有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h)进行详尽的分析。

⒈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天赋和能力。在当今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会具备自己擅长的某一方面,而不可能事事都做得很好。认识自己优缺点有用的工具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开创的自我评价程序——优缺点平衡表。(见表1)表1 优缺点平衡表

⒉职业机会分析。在做职业机会分析时,应该考虑到以下两各方面:第一,宏观就业环境的机会分析。第二,专业相关行业发展与相关职位空缺状况的分析与预测。

⒊职业威胁分析。对于高职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的威胁可以说是来自多方面的:第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人必须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才能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要求。第二,专业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威胁到个人职业的获取难易程度,而专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同样影响就业的稳定性。第三,同专业学生数量状况。竞争者多且实力强,尤其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职业机会较少,反之,则较大。

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准备与实施

⒈知识能力的储备。学好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学生最基础的任务。其次,制定相关的专业自学培养计划,积极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再次,积极认真参加学校所开设的实训课程以及假期的实习工作,争取早日将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

⒉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获取人际交往,事物处理,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同时,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制定相应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素质拓展计划。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学生应该制定职业证书获取计划。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有针对性的参与相关培训或职业技能的鉴定,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五、结论

要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还需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以下三个观念:一是自我负责的意识,即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前途,不要再指望别人来负责。二是要切合实际的观念。三是要终身探索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是过程,不是结果,需要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适应变化,并且根据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引导高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有效地控制人才在市场上高流动状况以及流动的无序性,创造一种多样化人才的和谐,对社会、大学生本人以及高等院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栾永斌,周瑜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范文3

[关键词] 核心能力;职业能力体系;大学生

[基金项目] 广西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C类课题“东盟自由贸易背景下广西民办高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例”(2011C0143)

[作者简介] 黄沫,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广西 南宁,530222;吕国清,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530222;周斯斯,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530222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0-0111-000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世界建立在人类不断进步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知识智慧的成果。因此,人才,特别是不断进步的人才是科技成果的缔造者,他们改变着世界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世界改变的过程中,传统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要求人们能适应频繁变动的职业岗位,适应不断缩短的技术周期,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技术能力,还需要不断进取、富于创造和挑战的冲劲和能力。这就需要大学生调整学习各种能力,重点培养核心能力,以期能更好地锻炼和培养职业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大学生核心能力

大学生核心能力包括价值观念、基本素养、情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四个层次,六个方面[1] 。

第一层次是核心层次,即价值观,对人的思想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第二层次是基本素质,包括诚信、敬业、责任、自信等,是价值观的具体化,是具体做事或为人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层次是情商,情商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品质要素,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能力和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能力,且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和命运,使人积极乐观、自信、善于合作。情商包括自我情绪认识能力、妥善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第四层次,包括三部分: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实践力是大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力是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创新能力和潜力,创新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个人内在的价值观决定其基本素质和情商,进而影响其学习力、创新力和实践力。

二、大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的组成

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与岗位各项任务和各种岗位,各种职业有关的共同能力,诸如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与活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特殊能力是指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具体需要的能力。

人们针对目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分划出了不同的职业能力,如德国在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美国在《关于美国2000年的报告》中提出,新世纪的劳动者应具备三个基本素质、五种基本能力,分别是听说读写算的基本素质、思维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基本素质以及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处理人际关系、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系统分析、运用多种技术五种基本能力;我国人事部重点课题《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研究》(2004~2005)[2]提出了职业能力建设的内涵,按职业能力的内容分为六种:职业基本能力、职业专业能力、职业创新能力、职业延伸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学习能力;教育部课题《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3]中提出了能力建设的金字塔,第一个塔层是听说读写及计算的能力;第二个塔层是基本技能和能力;第三塔层是综合的和特殊的与工作和职业相匹配的技能;第四塔层是高级技术和职业技能,包括开拓前沿性的技术和知识的自主创新能力等。

根据这些研究,本文总结了当今社会的职业能力体系,该体系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核心能力组成。该体系将个人核心能力纳入职业能力建设中,对完善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能力

大学生的基本能力指的是听、说、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人类社会从古代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当人类迈向信息社会时,新的就业方式开始形成,就业结构将发生新的变化。美国21世纪劳动委员会、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美国“21世纪素质能力伙伴组织”等,都对信息社会的能力素质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当今信息社会,人们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有效的听、说、读、写、算能力。用中外文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算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学习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在世界领域内进行科学、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也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包括具备专门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快速变革时代,专业是最佳的竞争利器。除了自身的学历与能力之外,拥有完整技能资质的管理人员,将可强化其在工作上的专业性。拥抱专业技能资质,全面提升执行竞争能力。这就是专业技能。在求职过程中,招聘方最关注的就是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如今,技术人才,特别是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已供不应求,他们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三)方法能力

这里的方法能力指的是在专业岗位上由于不断学习创新地进取所获得的高级技术和职业技能,包括开拓前沿性的技术和知识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自我创新和延伸。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对于人的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否认的价值,但人的真正智慧并不只来自对现成知识的掌握,而是能以一定知识为基础所不断探索出的智慧,并在智慧的作用下开发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崇尚创造,学会学习是时代对教育的诉求,如何学会学习,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质,是学生职业能力中必须着重探索的一个问题。学生具有了方法能力,才能在社会竞争浪潮游得更远更深。

(四)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大学生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综合的社会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具备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种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综合的社会技能必须符合当下的社会需求,我们目前社会处于信息社会,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够进行系统分析,能运用多种技术解决问题,具备综合的和特殊的工作和职业技能。

(五)个人核心能力

在步入新世纪的今天,大学生毕业后能否经受住激烈的社会竞争?能否抵抗住西方国家或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对原有价值观的冲击?不管是中国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职业岗位变动对终身学习的要求,还是在思想上个人对环境、社会及企业等的适应,对高校学生来说最终问题就是一个——有没有核心能力的问题。大学生核心能力是大学生在通过接受学校教育培养以及自身的努力而获得的各项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提炼、提升和整合形成的以个人价值观为核心,以“诚信、敬业、责任”为支柱,通过“情商”调节自己情绪使自己不断地学习、实践及创新,使其成为个体最突出、最独特、最具个性的魅力、能够被社会认同和需要的最具竞争优势的差异化素质和能力的统称。学生的核心能力受思维素质(反思和思辨能力)、心理素质(心态调节能力、自适应能力)及职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影响[4]。

因此,大学生核心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能力,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应注意职业精神、思维素质及心理素质的作用,专业能力培养是手段,核心能力培养是目的。

三、大学生职业能力体系各方的关系和作用

大学生职业能力体系中的各方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这个体系中,个人核心能力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如果把整个职业能力体系比喻成一个地震的话,那么震源就是个人核心能力,然后由核心能力扩散到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再扩散到方法、社会能力中去。图1说明了大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的组成、相互关系和作用。

如图1所示,大学生个人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多元化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能保证学生有能力对相关领域进行延伸,有能力对社会上不同思潮进行辨别,有能力在陌生领域生存、发展。

大学生个人核心能力是促进学生个人学习和发展的自然力量,对学生个人的基本能力影响最大,能够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和知识积累来锻炼和发展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大学生核心能力可快速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只有具备基本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专业的学习,个人核心能力能够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在掌握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学习专业能力,思维敏捷,举一反三,更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只有在工作中有较强的个人核心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快速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

大学生核心能力对学生在所从事的领域中能否体现出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就波及到个人的方法能力。方法能力建立在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上,具备了基本和专业能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核心能力就是“东风”,起着关键的作用。个人的核心能力较强,就会主动地提出任务,积极地对当前情境以及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搜索,这将会产生各种反应,能够敏锐地觉察到重要关键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具备较强的核心能力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的社会能力立足于社会。学生立足于上接第113页)社会不仅要有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还要有系统、综合的社会能力。大学生核心能力所包括的六个方面能够综合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激发个人潜能,处理各种关系,综合利用各种关系最终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核心能力就像地震震源,在大学生能力培养中能够释放能量,产生地震波,对个人其他能力造成振动,层层波及,其影响对其他各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结 语

大学生核心能力在职业能力体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核心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他各方能力的强弱。因此,必须将培养大学生核心能力作为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加强人才自身发展的教育。大学生职业体系以大学生核心能力为核心,促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锻炼,学生通过核心能力的培养自我激发不断地学习、实践及创新,使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各自优势,适应社会需求,成为符合时展的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琼.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2]华晓晨,等.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五洲文明出版社,2005.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范文4

【关键词】谈教学;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使得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出现严峻局面。为此,各高校纷纷在大学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以求大学生能够科学、客观地分析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以求得一份适当的职业。但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就业指导课只是重点强调了如何应对招聘、面试(准确地说是如何找工作),内容已经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效果越来越不理想。这就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我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应该是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使得学生未来的目标即要看得见、又要摸得着。

一、就业指导课的缺失

(一)就业指导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时代性

就业指导是在本世纪初,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出现之后才被引起重视而设立的。建立的时间短决定了对于这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还未能深入地展开。现行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模式,主要是针对毕业生在应聘过程,注重的是就业指导的实用性、速效性、技巧性,整个教学和指导过程是一种程序性的、被动式的、经验式的指导。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过程,心理发育特征,所学专业的特点,使得就业指导失去了与时俱进的科学性、前瞻性,不能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创造性。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发展就业指导课。

(二)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根本问题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关键是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这一矛盾在相当长时期都不会改变,而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一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所以就业指导课程也无法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决定的作用。传统的就业指导课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进行简单的职业介绍和求职应聘技巧。但是在实际就业过程中,来自课程本身的就业信息几乎没有针对个人的就业前景以及针对某个专业的职业发展状况等等与今后就业过程相关的实际问题,课程本身也无法给出答案,属于比较低层次的就业指导。况且,这些政策、规定以及包装技巧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发生变化,然而课程的内容却依然故我,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所以,现行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模式无法解决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严重地影响着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课程形式的缺失限制了就业指导的效果

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在几年来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已经由专题讲座的形式上升选修课,进入了大学正规的教学系统。但是,就业指导课程选修情况和教学效果并不容乐观。探讨其原因,除了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专业设置的差异以及专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之外,就业指导课僵化的授课形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选修课,都无法突破以大班授课,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等教学模式的限制。即使有些有热情的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模拟招聘等形式,实现了互动实践环节,对理论说教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也激发了部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但是,由于能够实际参与的人数少、与就业招聘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等现实问题,这些教学艺术上的改变对于一个大学的几千名毕业生而言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只能成为一种辅助的教学尝试,而并不能在根本上改变僵化的课程形式。因此,课堂上的教学形式,无法真正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更不能达到我们就业指导课程所预期的指导就业效果。

(四)缺少创新创业教育

应聘到某一企业、某一事业或者是政府部门是就业。忽略了创业教育,有些学生有能力创造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来,特别是现在大力提倡的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形势,而应该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来。这样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带动其它同学的就业。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来弥补职业指导课的缺失

(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都已基本成熟

职业生涯规划亦称职业生涯设计,其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是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职业管理过程中所提出来的一种员工培养和教育管理理论模式。是在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不仅仅是协助个体找到工作,而且帮助个体真正了解自己,并结合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拟定可行性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后随着该理论的发展,进入了学校,成为了一种职业教育的模式。伴随着职业生涯理论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规划方法、步骤。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已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纳入教学内容,制定非常具体的课程要求,并配备了专职教师。有些国家的职业生涯辅导和职业教育甚至从幼儿园已开始。

高等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能帮助自己实现目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的竞争优势,并能为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去做好各种准备,突破了大学生发展障碍,完善个性发展,让大学生有能力在人生不同发展阶段对自己的过程现在和未来有一个审视、评估的机会,即使在无法预期、充满不确定感的人生中,也能学会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修正可行的计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关注个体,解决大学生个体的实际职业规划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通过层次区分,区分出学生个体不同的背景、特点、发展水平,设计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个体不同的心理特征,从人格与职业匹配角度讲,帮助其选择不同的工作类型;根据专业教育类型不同,确定不同的人才职业增养的目标。因此,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为实现这样的人生目标需要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培训和工作。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使学生获得自主进行职业选择的技能、基本的职业发展能力以及有效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

(三)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授课内容包括:职业自我认知与测评、职业探索与职业资格、职业定位与生涯规划、创业准备与实践、职业素质与能力准备、就业体制政策与法规、职业信息采集与处理、求职程度与求职策略、组织文化与职业道德、求职心理准备与调适、就业指导与实践活动等。有许多环节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做到了理论讲授与实践活动相配合,教师辅导与学生实际相配合,校内指导与校外实践相配合,提供课堂讲学、课外辅导、网络教学、测评互动、职业实训、社团活动等多样化方式。例如在讲解个性特征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气质、性格,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结合有关的职业介绍来正确进行职业定位。除此以外,在生涯设计的各个阶段都会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加强个人咨询与指导,完成对每个学生在职业认知、从业决策、应聘行为与结果等多角度的综合评价。这些可操作环节既可以成为课程的内容概括,也可以成为针对性解决大学生个体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就业指导课进一步完善。

以上两个部分的可以看出,现行的就业指导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优势恰好能够形成互补。而且这种互补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将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引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中来,形成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的职业就业辅导机制。将职业就业辅导贯穿于大学的四年之中,既要求能够对全体在校学生开展普遍的就业指导,又要求能够根据不同个体、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给于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辅导。

职业就业辅导即辅导学生获得关于自我认知、职业观、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与法规、从业素质与技能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知职业,了解企业,掌握择业、就业、创业的方法与技能,提升择业竞争力,实现充分就业,并不断获得职业认同的价值体验。所以辅导的过程必须要超越毕业生,而更加应该从新生教育开始,形成贯穿四年的课程教育、集体教育活动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内容上,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可根据不同专业,个体的不同层次,给予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教育;对于高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则应该就当年的就业政策及新的就业形势给予政策法规的指导,并辅以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宣传等就业服务。

四、在新形式下就业指导课应该关注的方面

(一)建立一支专职化师资队伍

职业就业辅导作为一项贯穿于大学生学生全过程的重要工作,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化的师资队伍。同时由于指导的内容范围跨越宽,涵盖面广,还要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辅导,所以对任教者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建立一支专职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就成了能否更好地开展职业就业辅导课程的重要条件。在建立师资队伍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拔和培养并重,尤其注重培养。不仅要让他们成为熟悉政策、了解法规的就业指导教师;还要让他们具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常识,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心理测试量表,从而成为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个体客观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老师;同时更要让他们拥有较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成为能够搭建平台,使广大学生能够参加各种专项就业活动,如职业自我测评、职业规划设计等等能够提高就业技巧的就业活动组织者。

(二)加强对辅导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研究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毕竟是由国外引进的,而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也是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的。所以,在引进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对其指导理论和实践形式的研究,形成具体中国特色的就业职业辅导机制。从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资料上看,内容多以总论、阐述存在的问题、对策及介绍国外经验的比较多,而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结合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和产证的研究非常少,这说明目前关于大学就业指导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教书育人,我想职业生涯课也应该在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职业生涯课的理论内容正是树立大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基石。所以改革就业指导课应该强调职业生涯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为和谐社会创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小建.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张小建.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高山.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辽宁省教育厅组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热点与趋势;CSSCI;关键词分析;核心作者群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1999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高等教育出口不畅的问题逐渐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研究的视野在延伸,研究的领域在扩大,研究的成果不断丰富,研究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已有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做了回顾总结。如姜继红通过中国教育网搜索到2001年至2004年期间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文章有1114篇,但这些研究大多笼统地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而没有注意运用有关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与对策等进行研究。[1]蓝洁和唐德海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有不同的焦点,多学科复合视角的高等教育就业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理论演绎及问题解决向度上,已有研究成果呈现诸多不足。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将在学科视角的切入、多学科复合视角的交叉领域、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成果的理论提升等方面寻求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2]赖德胜、孟大虎等指出,与国外文献相比,国内已有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用基本的供给―需求分析工具所进行的总体研究基本没有;二是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初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紧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对已就业多年的大学毕业生、对其他青年群体的收益水平和福利状况有何影响,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三是对于当代中国这个典型的转轨经济体来说,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可能更复杂,来源更广泛,但国内已有研究在分析视角上仍显得不够丰富,无法对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前面透彻的把握。[3]范围和高耀明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新)收录的1979―2008年间“高等教育专题”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中的4253篇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就业及就业指导”作为二级主题置于一级主题“高等学校教与学”之下,1979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就业及就业指导的高被引论文153篇,占全部高等教育研究主题高被引论文数量的9%。[4]

运用CSSCI所提供的论文关键词的频率、变化趋势以及论文的被引次数可以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5]顺承这一思路,运用CSSCI数据库统计出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标引5次及以上)和高被引论著(标引4次及以上),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和高被引论著的分析来揭示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另外,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里的作者发文和作者被引情况来统计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群的研究活动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基本态势。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体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上讲,高频率的关键词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常规研究指向或某一阶段内的学术热点;高被引论文在学界有两层含义,其一预示着该论文的质量较高,其二说明该论文在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程度。[6]因此,将从高频率的关键词和高被引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2001―2008年间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研究热点。

表1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23个;表2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被引达4次及以上的18篇论著。

表1 2001―2008年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

从表1可以看出,在23个关键词中,“教育”和“指导”遥遥领先,总标引次数达121次,表明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表2中“就业能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观念”、“性别”等与大学生自身有关的关键词标引达78次。与此相应,在高被引论著中,仅在篇名上与大学生自身相关的就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31次。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持续关注的另一个热点是就业环境。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大学生就业也经历了从分配到择业的转变,就业的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表1中与此相关的关键词比较多,如“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政策”、“就业政策”、“对策”等。从表2来看,与这一主题相关联的论著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61次,远高于其他的研究热点。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分析

通过对表1和表2的解读,不仅可以了解到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还可以大体上认识研究热点、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研究方法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基本趋势。

从表1关键词标引次数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

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研究者的视线逐渐回归到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人身上。从表1可以看到,“就业能力”、“社会资本”等关键词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高被引论著的篇名中出现“就业能力”和“社会资本”的更是多达5篇。而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综合素质、学校的培养模式、受教育的效果直接就体现在其“就业能力”等方面。

表3 2001―2008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核心作者群

序号 作者姓名 发文量 被引量 作者机构

1 曹殊 5 5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2 池忠军 5 5 中国矿业大学

3 杨伟国 4 1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4 胡解旺 4 5 嘉兴学院

5 李家华 3 16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 姚裕群 3 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7 冯华 3 5 北京师范大学

8 贾利军 3 4 南京师范大学

9 林惠青 3 4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10 曾湘泉 2 2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11 周济 2 10 教育部

12 郑洁 2 9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3 吴庆 2 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系

14 李颖 2 6 华南理工大学

15 黄敬宝 2 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

16 赵立卫 2 4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宏观的就业环境比较复杂,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但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对就业环境的研究依然是今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曾湘泉的专著《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和学术论文《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5年间被引频次达到了47次,就说明了学者们对就业环境的持续关注。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还可以从主要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分析。从表2可以看到,18篇高被引论著主要采用了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分别为7篇、6篇和4篇。研究方法以实证居多,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高被引论著达10篇。这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核心作者群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也产生了这一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利用CSSCI操作平台,检索出2001―2008年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共65人,以这65人为初选名单,统计他们发文的被引次数,将被引4次及以上的统计在内,统计结果如表3。

以表3来看,这16人可以看做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因为一方面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领域发文较多(2篇及以上),另一方面他们的论著被引频次较高,说明有较强的学术影响。以数据为例,这16人论著总数达到47篇,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量663篇的7.09%;16人论著总被引次数为129次,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被引次数773次的16.69%。由此可见,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

在16名作者中,属于高等院校的有13人,占总数的81.25%,体现出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主力军作用。从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北京、浙江、广东等地。

五、结论

通过运用CSSCI数据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趋势以及核心作者群的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研究的热点来看,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就业环境也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

第二,从研究的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研究方法上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第三,从核心作者群来看,16人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并且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姜继红.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8.

[2]蓝洁,唐德海.多学科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5(5):85-88.

[3]赖德胜,孟大虎.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7.

[4]范围,高耀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题:1979―2008[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5-47.

[5]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98-212.

大学生个人劳动总结范文6

一、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互利共存的关系。一方面,高校体育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高校体育是广受大学生欢迎的一项课程,因其具有放松身心、促进健康等特点,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会带动高校体育的发展。据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动感知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鼓动积极参加体育项目,通过高校开展的体育课程,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推动了高校体育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可以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有益于智力水平的提升

一是促进大脑的开发和利用,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二是减缓应激反应,提升大脑的工作效率;三是能有效消除脑力劳动引起的疲劳。具体来说,高校体育对智力的影响基于这样一个过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写字读书以及低头弯腰使流向大脑的血液受到限制并不断减少,这直接影响到大脑的营养供给,进而引起脑胀、头晕,使学习效率下降。这时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体育活动与脑力活动合理交替,导致运动中枢神经兴奋,有助于加快脑部的血液循环,使大脑获取更多的营养供应,从而有助于消除脑力劳动产生的疲劳,提高大脑的学习效率,并进一步促进大脑智力的发展和智力水平的提升。

(二)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和消除心理疾病

在高度竞争的社会,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也会面临精神空虚、学习生活焦虑,情绪压抑、紧张的问题,从而极容易导致悲观、孤独等心理障碍。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降低、减轻甚至消除这种焦虑,稳定情绪。因为高校体育活动具有组织性和群体性,通过各异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活动内容,不仅容易发现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而且有助于大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发泄内心的不满情绪和意识,解除内心的枯燥和烦闷,提高主动性、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满足相互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调节情绪,并得以保持健康、稳定的心态。

三、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体育教育要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内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体育课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就包括他们的心理素质。具体措施是建立学生健康教育中心,增强医院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合作,研究专业的心理教育纲领,通过学校媒体、课堂加大对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的宣传,最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增强学校体育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学会理解和认可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并能提供一种积极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提高大学生对高校体育的重视程度

大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同时,不仅能掌握相关体育技能,还能锻炼心智和意志,从而在生活自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更具优势,最终实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同时,高校体育对发挥大学生个人性格特点有着密切关联,通过体育运动中的团队协作以及个人紧急决策等,对塑造大学生的个性与人格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大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十分重要。

四、利用高校体育的手段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适度的体育锻炼

当人面对困惑时,他们的心理就会产生极大的忧虑,如果总是沉郁其中,心理就会出现偏差,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项目,就可以转变大脑对于困恼的思考,有利于他们转移注意力,通过强烈的体育运动就可以激发自己大脑中的兴奋点,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的调节。

(二)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究团结作战,高校学生进行多人体育项目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性格,比如在篮球比赛中需要队员之间进行协调配合,这能改变学生精神上的封闭状态和孤僻的性格。而参加摔跤、跳高等运动可以克服学生害怕的心理,激励他们用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锻炼他们的胆量。而参加太极、下象棋等修养身心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沉练自己的内心,增强自己的意志力。

(三)积极参加各项体育竞赛活动

积极参加体育比赛可以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比赛就是为了给集体增光,参与了比赛就会领悟体育精神,同时体育比赛强调的是团结,尤其是团体比赛,在比赛过程中队友之间相互合作、帮助与鼓励,就会增强信心,也有利于加深他们之间的感情。在比赛的过程中还可以结交许多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总之,通过参与比赛,不论是选手之间的配合还是观众的鼓励都会对自己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同大家一起体会胜利的喜悦,总结失败的教训。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