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的利与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的利与弊范文1
一、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优势
1.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能够获得流动性。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上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为了获得流动性。中小型科技企业企业通常是新兴起来的企业,企业的股东的风险承担能力相对不足,他们希望以出售股份的形式来分散企业运营的风险。企业的投资者也希望通过将他们的股份还出售或是分销给公众投资者,使他们的投资能够尽快的变现,以此获得高额回报率。
2.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有利于企业融资。筹集资金是很多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公开上市的一个重要动机,中小型科技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始时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实际情况却是,他们想要通过银行和其他债权投资者的渠道筹集资金往往很难,因为他们觉得贷款给这类公司的风险太大,不愿为这类公司提供初期资本,即使有少量的风险投资公司愿意进行初期投资也无法保证他们愿意持续不断地为公司提供资金直到公司有自己的现金流为止。很多中小型科技企业采取公开上市的方式来进行资金的筹集。中小型科技企业选择公开上市的方式,在第一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就能够筹集到一笔可观的资金,到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后,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它就可以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或者是配股的方式进一步的筹集到资金。
3.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形象。一方面中小型科技企业公开上市有助于企业建立稳定可靠的形象,有利于他们与客户及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这在哪些产品或技术需要持续服务或者升级的行业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中小型科技企业公开上市将会提高中小型科技企业及其企业家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中小型科技企业能够公开上市本身就是向社会、市场及投资者证明了企业具有较强的竟争力,发展前景良好。中小型科技企业公开上市后,企业名称每天在交易所的股票牌里不停地翻,再加上相关媒体对当日股票的报道及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事实也证明了,许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在没有上市之前知名度与同行业中的其他公司是差不多大的,但是上市后知名度很快提高。
4.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内部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企业实现更大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今,我国中小型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在是技术和产品乃至市场的竞争,更多的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竞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中小型科技企业能否迅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中小型科技企业企业上市后就会变成为一家公众公司,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并引入强有力的股东大会、董事会来共同制定决策,这样可以制约企业经理层,摆脱家族成员的干预,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提升管理水平。上市融资是优化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中小型科技企业管理水平,
二、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成本
1.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费用很高。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费用很高,通常会达到筹集资金总额的10%甚至更多。企业要想上市融资必须要具备股票发行条件和股票上市条件两种条件,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来说,除了上述的两种条件外,还需要进行改制。企业改制、股票发行、上市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中小型科技企业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拥有各种专业人才,同时根据法律明确指出股票发行必须由具有主承销商资格的证券公司承销,中小型科技企业不得不聘请若干中介机构进行辅助。
2.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存后患。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就需要公开披露信息和审慎调查,太高的透明度对商业秘密性高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企业来说也许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如透明度会将企业的研究动向及相关的技术要领被竞争对手所熟悉,这会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流失。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科技企业来说,内部管理基础薄弱,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公司提出的上市申请很可能因为这些原因被驳回,如果公司提出的上市申请因为重大失误或者经营问题而被迫撤回的话,一些经营人员担心公司也许会留下“污点”,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就不乐意选择这种公司。
三、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风险
1.控制权争夺的风险。一方面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了上市,必须首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后,谁都可以在股票市场上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同时会引进新的投资者,公司的创建人与原始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对缩小,意味着公司的部分控制权转移给新股东。企业股票挂牌上市,就等于把企业的控制权置于市场之中,谁能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将取决于资金实力和经营实力。另一方面资本市场要求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要求他们通过一系列委托关系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机制。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后,将会引进独立董事,管理层的决策需要考虑多方而的问题和履行许多的义务,企业的很多决策不像上市前那样由个人说了算,这样也会减弱中小型科技企业家的控制权。
2.股东背叛的风险。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前,其经营风险由个别的所有者承担,上市后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由社会公众投资者来承担。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后必须定期按照规定公开披露经营管理信息和则务资料,股东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更加了解公司目前的经营管理状况。一旦股东认为公司的现状及前景糟糕,就会抛售公司股票,份致公司巾场价值降低,影响民营企业再次从资本巾场上融资的可能性和融资的金额。
3.股票价格下跌所带来的经营风险。股票价格的下降会给公司也会给中小型科技企业带来经营风险。企业的债权人、客户、供货商、笼大股东等利害关系人都会关注企业股票价格的变化,并以此推断企业的经营状布态,从而做出影响企业经营的决策。
4.上市失败的风险。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科技企业来说,由于其行业知名度不高,内部管理水平不高,企业资金等各方面实力不强,财务管理状况缺乏透明度,且股权大多集中在几个人的手中,在申请上市过程中要进行法律咨询、审计、评估、包装等一系列的复杂过程,在这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使整个上市申请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最终的上市失败。一旦企业上市失败,不但为此已经付出的资金及时间将沦为沉没成本,还会给企业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企业衰落和破产。
四、小结
通过对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优势、成本及风险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小型科技企业管理者在考虑是否将本一定要合理权衡三者的关系,来做出正确的决策。通常情况下,下面几种情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不适合将本企业选择公开上市:(1)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不适合选择上市融资。规模小的企业一般的资金不够雄厚,企业上市的时候需要很多的费用。(2)企业处在创业阶段或者激烈竞争阶段不适合选择上市融资。(3)企业管理不规范不适合选择上市融资。中小型科技企业要上市的话,需要改制,如果企业管理不规范在在短期内改进公司治理结构难度过大,即使有些中小企业改制成功在短期内达到了上市要求,由于企业管理不规范,诸多管理问题还是会在企业上市后显现出来。(4)企业经常需要迅速做出重大决策的企业不适合选择上市融资。企业一旦上市,就需要由董事会来决策,可这样会造成决策的滞后,容易造成良好机会的流失。(5)企业有许多商业机密不适合选择上市融资。
参考文章
[1]磁立军,郑海滨,夏样芳.中小民营个业私募融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科技的利与弊范文2
论文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类课程;多媒体教学手段;利与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学院综合能力的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多媒体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被逐步使用。这种教学手段以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各种优势为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院自2001年开始,依托完善的校园网络,尝试在全院开展多媒体教学,目前我院的多媒体教学已经遍及所有的学科,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体会,分析这种教学手段的利与弊。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改善课堂环境,提高授课效率,增加教学信息量。多媒体教学重新定义了作为教学主体的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显示、重放,也可以利用仿真动画技术,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观察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的显示出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抽象事物、过程的理解和感受,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理解知识的最终目的。
(一)教师”甩”粉笔,能为师生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要把课堂要讲述的提纲和重点内容一一列举书写在黑板上,而黑板的面积有限,因此就要求教师要书写全面而且整齐,书写量很大,在教师进行较大篇幅书写的时候,很难做到边写边讲述,使得学生处于等待状态,因此浪费了部分课堂时间;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可以把提纲和重点内容通过幻灯片等播放出来,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有更多的精力去引导学生思维,进而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真正体现教育要面向学生的理念。
(二)信息能被长期存储,方便”温故而知新”和资源共享
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板书速度和语音速度控制课堂的节奏,讲过的知识点,从黑板上擦去之后,不能在重新回到学生的头脑中,当~堂课的信息过多的时候,难免遗忘,而对于没有课后复习习惯和不善于在教材文字中寻找知识点的学生来说,无疑存在”猴子掰苞米”的现象。
而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所有的教学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可以在任何需要时候回放和重播,并且关键点明显,重点、难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忆课堂的授课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中信息长期存储,可使优秀的教学资源长期的保存,使教学资源在师生、专业或年级间共享,结合网络手段,达到院校间共享。
(三)感性直观,形式灵活,表现力丰富
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电视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从而改变了传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的特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数据库技术》这门课为例,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在板书上书写理论,画表的结构,但是没有办法呈现”建表”的操作过程,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可以在课件中通过幻灯片文字,图片的方式表现不同的知识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强调重点和呈现动态操作过程的演示,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在实际的系统软件演示操作过。
(四)课堂信息量大,方便进行教学互动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承载更大的信息量,是课堂内容丰富。在教学环节中,可以恰当的设置一些互动环节,方便的实现教学互动。以《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为例,在讲述循环这节时,设置两个不同的循环实例,让两组同学分别实现,小组内讨论,最终派代表在计算机中实现。
(五)为一体化教学课程提供必要的实施保障
今年来,学院教学大力提倡专业核心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并把成功的改革案例向本专业其他课程中推广。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基本的条件就是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JAVA》省级精品课程、《数据结构》省级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院级精品课程的一体化改革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了必要的实施保障。
显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并大大促进我院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它并不是”放之四海皆高效”的手段,在盲目的使用于有的课程后或课堂上过分强调依赖此手段时,也后带来很多弊端。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容易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
尽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先进的教学模式,但它不应该也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如果过分的依赖这种教学模式,就会使高职教学的变成电大风格,丧失高职特色。这样的结果将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为了各种技能的训练。人是感情动物,在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如果没有师生的感情交流,学生整节课面对毫无感情的屏幕说教,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另外,而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现成答案,而缺乏对细致过程的展示。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容易缺乏由教师引导的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复杂、由简单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三)容易产生过分依赖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在短时间中呈现大量的信息,但是这种快速的”放映”过程,容易使学生忽略了笔记,依赖于课件信息的回放。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多媒体日益普及带来了学生的越来越”懒惰”,全部或者部分的丧失了记笔记的能力。
科技的利与弊范文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期除根据各自病情给予不同的常规护理措施外,均给予相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如术后健康知识宣教、指导康复锻炼等。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于术后第1周和第2周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定,计分原则为计算量表自评分数之后乘以1.25后得分四舍五入取整数为最后得分。根据中国常模数据,判断50分以下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异常,60~69分为中度异常,70分以上为重度异常。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骨科组和普外科组患者SAS和SDS自评比较。术后第1周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8、0.72,P均>0.05),但术后第2周后再次进行SAS和SDS自评,骨科组平均分值高于普外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1、2.31,P均<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抑郁和焦虑程度的比较。根据SAS和SDS评分和中国常模数据,骨科组术后第1周46.67%(14/3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63.33%(19/3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而普外科组术后第1周56.67%(17/3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56.67%(17/3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60、0.27,P均>0.05)。术后第2周,骨科组有60.00%(18/30)和63.33%(19/3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普外科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患者均为36.67%(11/30),两组比较,焦虑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P>0.05),而骨科组抑郁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普外科急诊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5)。
3讨论
科技的利与弊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电子教室;5W1H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2-2895-04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 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性的飞跃。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成为丰富知识的载体,网络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电子教室(又称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诞生使得老师能够更方便、更系统、更全面的管理教学,对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也有很好的掌握。利用电子教室教学时,我们可以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及交互控制实时动态地引入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朮进行同步或异步教学活动。
通过电子教室进行教学虽然存在了诸多优点,但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不易掌握的方面。在教学中尽量弥补其不利因素,从而使电子教室真正为我们的教学、学习服务。该文主要对应用电子教室进行教学的优势跟不足两个方面进行初步的认识与探究。
1 5W1H法
如图1所示,5W1H法主要是通过对某种先行的方法或者现有的案例提出六个问题,构成方案的制约条件,并设法满足这些条件,以获得改进方案。从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展开、综合、明确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目的、理由、场所等,从而使问题具体化,缩小需要探索和解决范围的方法。是从客体的本质(what )、主体的本质(who)、物质运动的最基本形式时间和空间(when and where)、事情发生的原因(why)和程度(how)这几个角度来提问。这些问题属于任何事物存在的根本条件。这样抓住一个事物的制约条件来分析问题,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与原因在哪里。
2 提出问题元素
根据本校教学实践和本人教学的实际体会,从六个方面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列表显示,逐一分层地将利用电子教室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不同问题中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优劣差异。共计12项,如表1。
3 电子教室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3.1 电子教室教学模式具有的优势
通过以上问题元素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电子教室教学模式具有四方面的优势。
3.1.1 时间空间比较开放
我们总在强调,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可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就是四十分钟,发言的学生数也是十分有限。而运用电子教室的教学模式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案例一】 我在上信息技术网页制作内容时,先在课前布置好本课的任务:为班级制作一个主页,寻找制作网页需要的素材。让他们把寻找或准备的资料(图片、文字、视频等)统一放到学校FTP自己所在班的文件夹中。上课时,我打开FTP文件夹,就看到了全班所有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自己班级方方面面的资料。我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最后我把关于这节课的网页链接也发表到学校内网当中。这样,不仅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了我们的教学中,而且在收集这些信息资源时,对每位学生来说,时间也都是自由安排的,他们可以在自己空闲时去完成这些任务,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并且我们的学习过程实时的保存了下来,不懂的学生课后可以继续学习。
3.1.2 协作学习,使教学最优化
协作学习,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协作学习,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但在电子教室中,协作学习的范畴较之前者更为广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更欢迎亲和力强、民主型的教师,但又需要教师给予适应的指导帮助。在教师适度的引导和控制下,计算机将成为学生的学习良师益友。另一方面,电子教室软件使学生眼、脑、手、耳并用,增加信息输入渠道,唤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案例二】 在日常教学中,我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有几个平常在语文、数学这些课堂上不怎么爱说话,更别说举手发言的学生在我的信息技术课上却能够通过鼠标单击进行电子举手,而且很乐意在自己的座位上进行示范演示或展示,由此我意识到,对于这部分“特殊”学生,他们认为电子教室是虚拟的,也就不再害羞,不再内向。更乐于向老师同学展示自己。因此,我觉得在电子教室中以计算机作为媒介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阴影,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他们能大胆的提出疑问,从而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同时,他们对屏幕广播、电子举手、分组讨论等功能操作总是“蠢蠢欲动”,促使他们更能有效地接受教师的指令,教师也能够充分发挥电子教室的优势,引导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参与,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另外,教师也可通过电子教室“屏幕控制”教学进行监查、处理各种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个体或每个小组顺利完成任务,教学效率也明显得到提高。
3.1.3 教学活动更丰富
1)评价环节开展更全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把课堂作品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电子教室的引用,更能直观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学生通过屏幕广播,学生演示等功能轻松直观的欣赏到更多其他同学的作品,从而为学生之间的评价提供了较强的依据,扩大他们可评价的效率和范围,然后,教师再采用生评与师相结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在向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要效率中,电子教室“屏幕控制”的应用为此提供更迅捷的评价平台。
2)小组合作学习更顺利
学生之间的交流较之传统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它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即不管他们在教室的什么位置,只要有需要探讨的共同话题,他们就可通过电子教室进行交流,或两位同学一起,或组成小组进行。它使相同程度、有相同兴趣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这样无疑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实现分层教学的一个有力手段。电子教室教学中,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是客观的,在教师适度的引导和控制下,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也切身体会到计算机已成为他们学习的良师益友。
3)分层教学更彻底
在我们学校,学生来自于不同地区,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种情况下教师适当的利用电子教室进行“屏幕控制”,利用“分组教学”功能进行分层教学,似乎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在教学中,我利用“极域”把有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所在计算机进行分组,让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操作能力稍弱的学生则可在这段时间里加强练习,教师也可适当进行指导督促。使学生有的放矢,各得其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指令,变得主动的去探索问题,解决并发现问题,学生们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气氛也变得和谐融洽起来。
3.1.4 教学资源多样化、信息来源广泛
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来源单一。我们尝试通过互联网这个知识信息库,运用学生能够掌握的网页浏览与上传下载技术,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具有强烈时代感,真实感的素材。
【案例三】 在PhotoShop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收集喜欢的图片作为素材,结果学生从网络上找了各种各样的图片,卡通类的、植物类的、科幻类的、军事类的等等。充分展现了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也为上课积累了不少资源。我觉得电子教室“屏幕控制”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交互性,即网状互动性,使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很好的沟通、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包括语音交流,还包括文件、图片等。交流可以是单向、双向、多向的。
3.2 电子教室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运用电子教室模式进行教学虽然存在诸多优点,但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实施起来也发现了一些困惑与疑问。
3.2.1 过于依赖广播教学
【案例四】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基本上的老师都采用电子教室广播教学模式,自然我也是如此,因为我知道信息技术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非常高,甚至到了某种“兴奋”的状态,如果不实施广播教学,根本管理不好课堂常规,严重影响到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我刚教信息技术的时候,在课堂上基本采用广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是时间久了我发现麻烦也随之而来,往往前面段时间广播教学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学生也听的比较认真,但是到了放开让学生自己操作的时候,学生就开始“骚动”起来了,自然声音也出来了。但是更严重的还在后面,当我发现某个或者几个同学操作存在问题从而进行屏幕控制教学演示给大家看时,下面学生埋怨的情绪一下子爆发了,有说老师我还没完成的,有说老师我还没保存等等,甚至有些还发出了嘘声来表示抗议,这让我非常头疼。后来我慢慢摸索出了规律,我试着在当我想再控制屏幕之前,也跟学生进行倒计时的方法,往往从10倒数,让学生有自己的心理准备,发现这样一来,下面学生的埋怨声就大大的减少了,因为不少学生在控制之前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当然,在学生操作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中途控制,因为控制次数多了,学生也厌烦了。
使用电子教室上课可以充分展示教师的活动,演示教师操作步骤,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了解学生举动,有利于教学。因此很多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往往为突出重难点,也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过分依赖于屏幕广播,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以确保教学进度和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在电脑前听讲时的注意力最多只能持续十来分钟,因此,长时间或者反复的讲解教学效果也不大。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广播”很是抵触,从而失去了对本课程自主探索的兴趣,成为一个被动的任务接受者,甚至于懈怠厌学。
因此我认为,课堂管理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正所谓管理第一教学第二,电子教室软件是进行教学的必要手段,但是,当出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教师,一个管理和驾驭课堂能力强的教师应该将电子教室软件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依赖它。
3.2.2 分组教学难以开展
前面提到了利用电子教室“屏幕控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好处,下面就将利用电子教室“屏幕控制”教学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带来的一些困惑进一步的进行阐述。
【案例五】 就我校高一的学生为例,他们从小学开始就已开展信息技术课,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但是现阶段的学生中仍然有相当部分的人对计算机操作还不是非常熟练,所以实施分组教学中,如果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这一环节的开展,有的学生就无法与老师和同学同步,一时间,在课堂上,学生更乐于跟同学七嘴八舌的讲话,自顾自的玩,而对教师设置的问题经常忽略,或者因为掌握知识有限,而耽搁讨论的时间,无法掌握新的知识。分组教学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找出原因后,我加强了对基础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发现部分同学仍然“我行我素”,不愿意参与其中,最后分组教学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看来,电子教室的功能也不能滥用,教师要适当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策略的指导和变更。
3.2.3 学生的自主能力下降,依赖性增加
利用电子教室,可以进行屏幕演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利处就是演示直观,教师可以直观的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较快的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学有方向。正因为这样,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也很乐于使用教学课件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在演示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与教师同步操作,学生精力不集中,教师演示完了,让学生再操作时他却什么也不会做了,只是看了热闹,忘了门道。
【案例六】 上面提到的这种情况我是深有体会,众所周知,电子教室“屏幕控制”教学模式能更直观的演示新知识的操作步骤,我平时上课一般也都是出示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学生也很感兴趣,所以刚开始进行情境导入部分还好,我上面进行“屏幕控制”教学,一般都能牢牢地吸引住下面学生的眼球,但往往到我在上面进行操作演示,下面有的学生就在那讲话了,在他们心里,似乎已经习惯了新知识由我先演示操作,他们坐在那等着看好了,这样一来他们都变懒了,自主探究任务都等着老师或者几个程度好的同学演示学习。但是真的一旦等我演示完毕再让他来演示给同学看的时候却什么也不会了,特别是我们学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演示时学生互相说话的人很多,精力不集中,只会看了热闹,忘了门道。
针对这一情况,我觉得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尽可能地让学生明白,在当今社会学习计算机操作对于未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第二,作为教师来说,更应该把精力花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上,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才是电子教室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
3.2.4 备课成本大
在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教室教学模式下,要想备好一节面向全体学生,既有能足够吸引学生眼球的多媒体课件,又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案例七】 我在进行Flash脚本编写这节课备课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教学内容,搜索了大量的制作Flash二维动画的视频、文字、图片。为了组织好这些资源,花了我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 结论
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教室的教学模式以它独特的优势给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世界潮流,是时展的需要。 但任凭信息技术发展如何迅猛,手段如何多样,电子教室教学模式担任的功能地位如何高,始终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课堂的主体始终是学生,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与地位,始终不变,关键是要认识到电子教室“屏幕控制”教学模式的两面性,而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恰当的管理和驾驭这种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与学更和谐。
参考文献:
[1] 蔡海燕,袁晓斌.多媒体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10).
[2] 魏娟丽,翟社平.电子教室中文件传输功能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6(5).
[3] 秦丹,陈江涛.虚拟电子教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9(4).
[4] 王志忠.电子教室软件合理应用的策略与实践[J].信息技术教育,2006(8).
[5] 朱旭刚,刘允涛,李茜.电子教室软件在计算机实践课中的应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6] 沈菊峰.电子教室软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9(2).
科技的利与弊范文5
文科和理科的内容特点、课程标准有很大不同,因此,在文理科教学上虽有不少相似的方法,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试图从活动单设计与实施的角度来比较文理科在教学方法上的异同。
1活动单的设计
一份完整的活动单由四部分组成:课题、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
1.1课题。课题标明了学生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力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文科类如语文,可在题目后加上课时说明,例如,孔子游春(第二课时)。理科类就不一样了,能在一节课内完成的内容就以教材自然节次名称作为课题。如果教材自然节次中内容较多,就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的课题。如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自然节就可以分解为“血管”“心脏”“血液”和“血液循环”四个课题。
1.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按“单”活动的实施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具有导向、激励、控制和评价功能,在活动单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目标的确定要符合课标年级段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三维目标定位准确,能够使学生的知、能、情、意得到有效提升。在表述形式上,行为主体是学生,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将课时目标和长远目标相互结合。以语文为例,文科类学习目标的表述用词多以识字、书写、审美、朗读、默读、体会、推敲、欣赏、写作、阅读、背诵、口语、演讲呈现。理科类如生物学习目标的表述用词多用描述、识别、列举、说明、设计、分析、尝试、模仿、制作等。
1.3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一份活动单的核心内容,它是学生实施学习活动的导航仪,是学习进程的指路标,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有效进行,能否达成学习目标。编写活动方案时要注意:精选活动内容,合理安排梯度,明确表达要求,灵活设计步骤,丰富展示形式。一般说来,文科类活动单的活动安排基本遵照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安排活动,语文课的活动单还可以按“形象分析、思想启迪、表达方法”来设计。理科的活动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规律,通常是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由一般到特殊。文科的活动多为有感情地朗读、角色表演、体会、写字、背诵和作文等,理科的活动有计算、探究、填表、绘图、观察和实验等。
1.4检测反馈。设计检测反馈内容应当注意针对本堂课的学习重点,紧扣课时标准。保证时间,当堂检测,当即反馈,有效发挥其检测功能。注重应用,凸显学科价值。难易适中,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堂反馈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书面检测是最常见的。文科的检测反馈也可以通过读、说、演等方法进行,理科的检测反馈也可以采取实验、制作的方法进行。
2活动单的实施
2.1学习小组建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大多数课堂活动都会涉及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活动单导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小组是指学生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共同目标,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可以依据能力、水平、爱好、兴趣和性别等建立学习小组,每组人数4~6人。文科学习时,同质分组似乎好些,由于组员之间水平相当,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有话敢说。理科学习时,异质分组更有效。在生物解剖课中,如果全组成员都是女生,谁都不敢动手,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果男女生组合,这时可以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文科学习时,除非演课本剧,小组人数少些为好,人数多了,每个成员的发言、表达机会减少,学习效率会下降。理科学习时,小组人数可以多至6人,比如在完成生物课中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时,有暗处理、遮光、脱色、漂洗、染色、记录等步骤,每人可以负责一项工作。
2.2学生课堂活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本质是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每一个活动的基本流程包括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我完善。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样看来,合作探究主要在理科学习中常见,文科学习中多采取合作讨论、合作诵读、角色扮演等形式。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的学生活动大体划分为个体自主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和班级展示学习活动。具体地说,文理科学习中都有阅读、讨论、书写、查阅资料、问答等,文科学习中另有朗读、背诵、辩论、表演、体会等,理科学习中另有观察、实验、操作、绘图等。
科技的利与弊范文6
【案例一】
Step1: Sing a song
Step2: Free talk
Step3: Retell Story time
Step4: Fun time
Step5: 绘本故事Play and Ride
1.Pre-reading
T:What’s it?Writer or title?What can you see?教学a little truck,a little train
2.While-reading
第一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1)What can the boy play with?(2)What can the boy ride in?第二遍让学生读故事,边读边画答案。第三遍让学生跟读故事。
3.After-reading
师自编chant,学生跟读。
从效果来看,学生对老师的任务一片茫然,对新知识一知半解,整个教学过程老师牵着学生走,教学效果不理想。
【案例二】
Step1: Sing a song
Step2: Free talk
T: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e?
S:Can you swim?Can you dance?Can you play basketball?Can you...?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作出相应的回答:Yes.I can swim well.It is easy for me.
Step3: Fun time
Step4: 绘本故事All About Penguin
1.Pre-reading
出示企鹅谜语,逐步呈现句子,学生进行猜测,引出penguin。T:.How do you think of the penguins?What can they do?学生讨论。
2.While-reading
第一遍学生听故事,感受故事情节。第二遍听故事,思考:What can the penguin do?第三遍师带着学生朗读,边读边演,理解单词dive,hop,swim。
3.After-reading
开展“企鹅秀表演”活动。
由于上面几个环节的铺垫活动比较充分,所以表演活动开展得很顺利,教学效果好。
【比较分析】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创设了语言情境,也同样选择了绘本故事辅助教学,但由于老师采用的语言活动方式不同,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1.英语绘本内容选择的合理性
案例一中,老师选择的绘本故事是Play and Ride,故事主要是让学生明白play with和ride in的区别。而这一内容跟本课的语言知识并没有多大的关联,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二中,该老师选择的绘本故事是All About Penguin,通过企鹅所能做的一系列事情来凸显can的用法。这与本课的语言知识不谋而合,加上可爱的企鹅形象更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绘本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注意:(1)绘本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2)绘本的内容应该与教材内容一致,绘本应是课堂教学的拓展。
2.英语绘本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案例一中,老师开门见山,直接呈现绘本,接着让学生猜测writer和title,再通过封面上的图片教学新单词。这样的呈现方式虽然简洁明了,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能理解writer和title吗?封面上的图片能唤起学生进行绘本阅读的欲望,而老师却用来扫清绘本阅读时的单词障碍,这岂不让学生望而生畏吗?
案例二中,老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游戏引出故事的主角Penguin,接着让学生欣赏封面图片,谈谈对Penguin的认识,继而引发学生猜测:What can they do? 整个呈现过程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的,阅读的兴趣浓厚。
3.英语绘本辅助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一中,老师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布置学生边读故事边画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在忙着找答案,完整的故事情节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课堂上听不到学生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