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专业

广播电视专业范文1

关键词: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223-03

近几年影视传媒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人们受到的媒体传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报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该专业持续升温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是是属于艺术类专业,要求能够掌握前期的策划,文学创作,节目编排,后期的制作等综合素质,对人文素质及文学方面的素养都有极高的要求。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创作、广播管理、电视节目策划、栏目创办、频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媒体的运转注入新鲜的血液,攫取更多新颖有创造力的思想,学习专业技能让信息的传播达到最高效率,更加便捷的接收信息,让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地方高校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人才培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出现引起了一大批电视人的热切关注,吸引了更多热爱媒体事业的人才,使得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为人知并且得到迅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很多国家重点大学都先后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普通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纷纷设立了该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即要求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专业技能,并且理论与实践要达到有效的融合。但是,就作为新建的本科院校来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缺乏一定的培养经验,理论与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占着同等重要的比重,那么如何使理论与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齐头并进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还很薄弱,还有待加强。但与当地的高职院校比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不难看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无论是在实践教学,还是在教学资源方面,地方高校的教学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1)教学课程安排方面;(2)专业教学设施,师资方面;(3)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

2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实践机会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良好的广播影视编导素质和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能力。单单依靠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教学是远远不能达到岗位学要的标准的。例如周口师范学院严格要求该专业每位学生必须达到172学分才能顺利毕业,这里面包含理论课程的133个学分,实践课程的39个学分,很明显,实践与理论的比重相差太大。不仅如此,理论课共有1894学时、实践教学却只有567学时,实践教学的比例达不到30%。根据大学课程的安排,一学期有18周的课程安排,一门课程2个课时,一学期36个课时左右,在课程安排上,每门课程还都会有大量的理论讲解时间,这样原本时实践性课程就会多出了理论的部分,缩短了实践的时间。学校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学生的实践课程就相对的减少了,而授课老师只能根据理论的只是来讲解,学生自然也就只能依靠理论来学习专业知识,就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

2.2专业硬件设施相对缺乏,师资力量较弱

对于刚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来说,教学硬件设施会有所缺乏,加之高校资金的短缺,就造成实践的课程无法正常进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时刻与媒体接轨的专业,学生的实践也要与社会岗位所需保持一致。专业技能要熟练掌握才能对媒体的运作才能了如指掌。由于受资金的所迫,高校的教学设施都是落后于媒体的,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设备的质量上都远远没有达到教学所要求的,这都是导致学生实践课程少,理论偏重的原因,也就无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对于广播电视编导。

参考文献

[1]雷璐荣,赵珈艺.应用型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公司化办学的教学改革研究[J].新闻知识,2014(2):89-90.

[2]坚斌,方婷婷.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策略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5):180-182.

[3]时红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探析[J].东南传播,2011(10):81-83.

广播电视专业范文2

戏剧与影视学类统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为确保2019年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全省统一考试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省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精神,特制订本须知。

一、考试科目与收费标准

1.考试科目: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全省统一考试科目见下表:

广播电视专业范文3

一、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含义和发展现状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媒介的传播,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传播学就是在媒介作用中实行的信息传达、在人与人交流中构成的一种方式,广播与电视的产生在信息传达中起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现代媒介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传统传播的科技延伸产物,广播电视编导利用这些先进的信息产物媒介,将现代需要传递的文字、语言、图片、动作等信息进行技术编导,从而形成人们愿意接受的电视节目。①由于广播电视编导工作是新闻学与艺术学的结合,面对传统的传播方式——报纸、电影领域的传递,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将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介加以整合。教育者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引导虚拟化的创造方式,使播出的电视节目没有一定的时效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较大的思维变化。②

二、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定位

在各个高校中,虽然开展了许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传播学领域的一种延伸学科,我国高校并没有将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定位传播学视野里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显得非常不够专业。要想在比较专业的领域里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就要对传播学视野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准确的定位,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人素质

传播媒介时代下的文人素质是由文字符号构成的,主要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明建设,所以要发展新兴的传播媒介,就要在传统媒介形式上加以改善。首先,改变电视媒介中的文字符号系统,使它在表达电视主题能力下更好地解释出电视画面的主题内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也包括文字媒介,例如拍摄中的采访大纲、电视脚本等。③最后,增加传统文字编导的能力,使电视节目中的思想能力和节目内容更具有文字气息,这样不仅能产生更好的电视效果,也能将电视内容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把握。所以,要发展传播学视野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必须要加强人文素质建设,只有在媒介运用中充分发展文字的优势,我们才能更好地表达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从而使电视节目体现更好的播出价值。

(二)影人素质

电视媒介是影视媒介中主要的表现形式,影人素质是在现代影视文化中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是人们思维的再次创造。电视媒介一般可以不运用文字媒介来表达节目的主题和内容,在表达过程中具有鲜明的、直接的表达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了解电视编导的实际工作,不仅要在电视编导中发挥导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在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艺术的升华和创新,还要保证整个电视节目的成功进行。所以,要发展影人素质在电视媒介中起到的作用,除要掌握电视媒介中原有的优势之外,还要发展广播学视野下的电视编导专业,从而使电视编导工作中的影人素质更好地发挥出电视媒介的作用。

三、促进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对策

(一)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首先应确立明确的、合理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各大高校很多专业中,要培养更好的人才,就要具有科学的教育目标。在新兴产业多媒体传播领域,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水平,需要科学、合理、具体地制定教育目标,目前在各个高校的培养目标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性人才,就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基础知识、创新理念以及社会的组织培养能力设置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二)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要发展现代化创造型人才,就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理念的创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该专业中的很多学科都需要在理解理论知识后学会应用实践,所以在高校期末考核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各个学科都要求学生的实际制作水平和创造能力,要求各大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实验课。由于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不同、创新能力不同,实践能力也不同,在实验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出相适应的实验战略,以基础性、验证性以及创造性为本,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改变,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加强学校与媒体之间的合作

在各个高校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在传播学视野下的高素质广播电视编导,就要在发展实践教学中发挥更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形势教学模式下进行创新。首先,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来校进行授课,通过实际编导人的授课,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本职业的发展方向,然后学校将本校的教师派到媒体企业中去学习、锻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有丰富的传媒知识和经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拿出更好的教学模式。最后,学校与媒体企业之间达成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训练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四、结语

广播电视专业范文4

关键词 广播电视;传播特征;播音主持;专业规律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051-02

0 引言

在当前这个社会中,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高速化已经变成主要特征,这也恰恰体现出媒体进化的速度尤为迅猛。大众媒体越发加强了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范畴的辐射能力,越发对人们的生活、思想、工作等方面造成影响,其不单单作为政府和百姓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会成为权衡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我国的媒体在经历过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发扬光大,展现出越发重要的社会职责与特殊作用。

1 新时期广播电视传播的特征

广播电视传播特征对内体现着党与政府的舆论影响力以及社会控制力。广播电视身为党、政府乃至百姓的表达方式,担负着主要的传播、引导、宣传的重任。从本质上来讲,工作身为意识形态的主要构成方面,与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区息息相关,与国家国泰民安息息相关,展现出党和政府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的能力。持续提升广播电视传播,提高传播影响力,给党和国家全局服务,给广大百姓服务,成为了广播电视传媒的使命。快速有效的传达党及政府的声音成为其基本点,透过对党主张的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团结人心,打造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主流舆论,在整个社会中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民族团结力。并且,要一直将展现党主张和体现百姓心声相结合,将秉持正确导向及民心相结合,将正面宣传为主和强化舆论监督相结合,依照百姓对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所需,积极确保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传达权、监督权,持续提升本身的影响力及公信力[1]。

广播电视传播特征对外表现及体现着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了。广播电视身为文化行业的主要内容,对于国家在文化发展战略方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播电视传播也成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内容,本着向外发展的战略体系,建造国际化传播系统,强化国际传播能力,提高对国际社会的舆论影响力,将我国的主流声音推出去,建立好中国的形象则成为广播电视对外传播的重任。而基本点主要在掌握话语权方面,需符合国际社会受众对文化及信息的标准,积极主动的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的声音,将党、政府、人民的良好形象展现出来。透过我国的文化及世界的文化进行融合,持续提升我国文化的吸引力,令国外受众更加及时正确的了解我国的发展、变化及进步。

广播电视传播特征从本质上展现着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实现效果及能力。广播电视具有多重功效,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都创建在良好的广播基础之上。不具备影响力的传播,其所有的作用都无法被真正发挥,所有传播都将成为徒劳。不具备传播力就不具备影响力,就不具备导向,不能被称作主流媒体。所以,广播电视传播特征也将广播电视功能的检验是否获得有效发挥成为主要准则,成为了广播电视变成主流媒体的主要因素及标志性需求。将传播能力打造为基础与核心,通过有效的方式,强化媒体本身发展建设,积极提升本身的影响力,成为了广播电视传播完成科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2 播音主持专业规律

2.1 个性化风格展现播音主持的人性特色

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谈话类节目,是由崔永元为主持人的《实话实说》,通过其幽默、诙谐、真诚、朴实的主持风格吸引了亿万观众的目光;在1998年,由凤凰卫视中文台推出而一档时政与财经类的新闻栏目,为《凤凰早班车》,在主持人陈鲁豫温婉及放松的氛围里进行新闻节目,由于此类方式实为首例,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不论这些节目通过如何的改变,都将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这是由于这些主持人在观众内心深处,一直是高高在上的主持人,也可以和百姓如邻里之间一般进行欢笑、言谈,通过平易近人的风格打开人们的内心[2]。可是由于观众内心需求的持续变化,也加快了播音主持的不断革新。也正因如此,提升了播音主持规律的发展,也符合了广大观众的内心需求。

2.2 平民化理念展现出播音主持人的人文精神

对于新时期而言,广大观众的所需成为了广播电视革新的主要动力,为了符合观众的所需,贴合、关心百姓成为了播音主持人的主要工作。因此,符合实际、走进生活、贴近百姓成为了各大节目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原则,通过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将观众当做自己的朋友、亲人,进而不断缩短自身和观众内心的距离。

2.3 专业化使播音主持更具有权威话语权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播音主持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对于电视广播的发展而言,也展现出这一发展的需求。例如在体育节目、竞技节目、卫生保健节目、生活服务节目等方面也从内容方面更贴近专业化。例如中央台气象节目深受百姓喜欢的主持人宋英杰,则为气象专业的高级工程师;主持《读书时间》的李潘则为文学博士;而《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撒贝宁则为法律学硕士[3]。这些栏目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更加能够满足百姓对知识获取的要求。只有这些播音主持人具有权威性的话语权,才能够提升人们对媒体的信任感。

3 播音主持专业规律受新时期广播电视传播特征的影响

3.1 风格变异,过于媚俗化

这属于境界和审美方面的问题。播音主持专业规律虽然注重个性化,在实践过程中也获得了个性化探寻的成功,可是这是创建在原理低俗趣味、倡导健康的正确表达形式上。而受众的趣味并非都为健康的,一些对“新、奇、特”低俗所需,假如要变成担负舆论引导及大众传播重任的广播电视传播的主要根据,则会令广播电视深受重罚。由于深受唯受众论的影响,使得播音主持人为了获得个性化的头衔,通常会脱离正常的跑道。体现在以下几点。

1)自我展现意识过强,脱离了节目内容,误解作为主持人的工作及节目的核心价值之间的关联;

2)过于追寻富人的生活方式,看似非故意实则体现出拜金主义的倾向,误解了观众的品味及承受度;

3)形象、言谈过于轻浮,体现出自己掌控时尚的能力,误解了对时尚和美的关联。

这些方面并非偶然,而是对广播电视传播特征的误解,也是播音主持人欠缺内涵的缘由。

3.2 语境示范,过于随性化

此处指的是播音主持人在语境方面的问题。语言作为播音主持人专业规律的关键内容,播音主持人规律需要具备专业人员的普通话规范,正确发音,极富美感,语言传达的技巧尤为熟练。广播电视传媒、播音主持人为了完成广播电视的传播职责,在研究语言方面可谓千变万化。由普通话夹带外语的主持方式,也有方言夹带普通话的主持方式,更有直接通过方言进行主持的方式,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准确来讲,有些方式深受人们喜爱,由于其节目内容丰富,并且主持人具有较强的即兴表达能力,吸引了许多观众。可是,播音主持一旦脱离了普通话,脱离了专业的规范性,就毫无专业可谈。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完成广播电视传播特征的有益途径,也存在一些违反播音主持专业规律的现象,将新时期广播电视传播特征与专业规律的关系处理得当,并非只依靠播音主持人便可轻易解决,还需要连同广播电视播放部门、播音主持专业理论共同研究才可。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专业范文5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审美活动中,人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即广义的美感。包括审美的感知、感受、趣味、理想、标准等各个方面,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人们常通过艺术来研究人的审美意识。在广播电视编导中的审美意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叙述。

一、艺术鉴赏力

(一)注重视听审美体验

审美与艺术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艺术是审美中最具有魅力的一部分,是审美的主要方面。艺术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审美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对审美有一个引导的作用。审美还应该结合视听方面来培养,从而发掘出背后的更加深远的意义。在视听审美体验中,人们可以更加真实的做自己。所以,人们要注重审美体验,注重审美与视听的结合,发现艺术的美和内涵,这样对于培养艺术鉴赏力是很重要的。

(二)审美的“看”

我们眼中的看一般来说是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观到客观的看,但是在不同的人眼里还会有不同方面的看。比如画家,从他们画作看到的是不同的构图方法所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不同的效果给人不同的感受,或者深远或者悠然。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可以从多方面来入手,来得到更多的感觉。并且利用审美的眼光来看,这样就会得到更多精彩的视觉盛宴。因此通过审美看待来增加自己的艺术鉴赏力。

(三)辩证的“思”

在古代诗词中,不同的诗句体现出来作者不同的心情与想法。通过比喻或者对比手法,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强烈的抱负;通过不同景物来表达不同的感觉和心情。显而易见,艺术鉴赏力的培养需要从大量的诗词等来体现,通过各种情怀来培养。通过诗词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不断发现美,对以后的编创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文案创作力的培养

(一)文案创作的形式美

文案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来说是很基础的东西。有了文案才可以展现不同的审美,创造很多新鲜有趣的东西。文案创作力的培养自然而然就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一种对整体结构的把握。形式结构是最外层的东西,最先被我们发现,而且形式美就是需要用心去做的结构,所以有感觉有韵味且巧妙的形式将会体现出形式美。

(二)形式美在剧本创作中的应用

剧本的事件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有一位著名的叙事学家认为,如果在叙事中添加了催化作用情节,将会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催化作用可以让事件更加具体,让故事更加具有收缩感,可以更加阐述事件的中心,表达作者的意图。形式美在剧本创作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文案创作过程,添加不同形式,产生不同美感。

三、产品制作能力的实践

(一)审美意识应成为短片制作的文化底色

产品制作能力的实践是审美意识的技术应用。审美要从各种实践中学习,审美意识也要从实践中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有固定的教学任务,固定的理论与思路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某个程度上缺乏了审美的内涵的学习。短片制作的成片只是一个部分,是不完整的,需要更多的审美意识培养,两者结合可以影响产品的推动力。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说,一个作品的产生同样需要精神方面的需求。在精神方面也需要审美意识的运用。

(二)审美意识应细化为项目孵化的评价指标

现如今,项目孵化包含短片制作已经是一个潮流。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中,这个潮流是很重要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部分。这也就表明,短片制作可以在一定的限制条件内,通过实验室平台向有需求的人提供项目。培养审美意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也要加强创新。而且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不能为了生产产品而生产,而是要注重美的表面与内涵结合。

四、结语

现如今的社会,媒介给艺术创作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媒体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它缩小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事之间的距离,还让人们交往的方式多彩多样,让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在这些好处下,人们更喜欢生活在这些之中。这些给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带来了挑战,所以也就需要不断提升来适应这些挑战。这个专业作为媒介的传播,应该得到我们更多的重视。相关的老师应该加强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提高文化内涵,培养有审美意识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莉霞.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基于项目学习(PBL)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阿克曼.感觉的自然史[M].花城出版社,2006.

广播电视专业范文6

您好!

当您翻开这一页的时候,您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机遇与成功的第一扇大门。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我的材料。

我是河北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我想通过实践来更好的运用我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三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努力下,我具备了一定放入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与影视有关理论;在动手能力方面,我也具有了一定的软件运用的能力。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不断的去看电影,充实了自己电影的观看量,也培养了自己影视鉴赏的水平。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

大学三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影视学院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在您即将读完这份材料之际,有几句话想对您说:我是一个来自河北正定的的女孩,古城给了我健康的身体,古城人特有的气质铸就出我努力好学与勤奋上进的精神。多年来所受的教育与锻炼也使我能够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衷心希望毕业后能为贵公司效力,为贵公司的事业发展贡献我的才智。 不必在乎我曾取得什么,请关注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