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铁路挂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铁路挂职总结范文1
一、挂职工作回顾
(一)加强学习,熟悉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本领
挂职的目的在于在拓宽视野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统计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和职业,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从头学起。为了能够尽快进入角色,顺利、圆满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向组织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不辜负领导的希望、信任和重托。学习了段有关挂职工作的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提高对挂职工作的目的、要求和重要意义的认识;学习了部、路局、段《统计规章》,掌握有关统计的知识,加深对《统计规章》的理解和掌握,了解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四个月认真的学习和刻苦的钻研,基本掌握了统计的工作目的、作用、程序和要求,为我今后做好统计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经过四个月的实践,也积累了一定的统计工作经验,现在工作起来已经得心应手了,为进一步做好统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培训,掌握统计方法,积累实际经验
为了适应铁路运输管理的需要,我深知光凭学习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出的经验,才能跟上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近年来机车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统计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工作中我除了一定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外,还反复细致的研究《机车统计规则》,并且做到活学活用和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日常的技术培训,现在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科学的统计计算方法,切实地解决了开始工作时遇到的诸多问题。
(三)注重基础,提高统计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任何一项工作必须从基础上做起。基础实、底蕴厚、方法活、措施正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四个月来,我注重统计的基础工作,工作质量从司机报单抓起,司机报单是统计的最原始单据,只有司机报单的正确填写和准确的录入才能保证各种统计报表的准确无误,从而及时上报,为上级领导的决策和运输生产指挥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保证统计工作质量,我每天在上机之前,对每一张报单进行认真的逻辑分析,包括司机报单的各项时间的关系、机车的工作种别、运行公里等进行认真的核对,发现填写错误等问题及时与有关业务人员沟通,以便得到更好的解决。工作中我认真做到了“凡是必做于细”,严把工作质量关,为段的统计工作迅速、及时、准确、有效、可用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四)注重创新,顺应统计变化,适应统计规律
为了更好的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进程,统计工作需要不断的改建和创新。这就需要统计人员在做好大量的统计基础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不断顺应统计变化,适应统计规律,充分运用机车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充分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先进的统计手法,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预测、监督,来反映机车运用、检修和材料的消耗等情况,为日常运输生产指挥、段的经营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数字依据,所以我在日常的工作别留意和收集统计资料,并且不定期查看机车运用指标及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发现有较大的波动的,能够及时虚心向其他同事咨询请教,同时也更好的提高和锻炼了自己。
二、挂职工作体会
一年的挂职锻炼中,我本着“多听、多看、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的指导思想,刻苦学习,深入研究,认真工作,积极参与实践锻炼,使本人在思想素质,工作水平有质的提高。
(一)思想素质提高了。我是我家的独生女,父母对我偏爱、甚至是娇生惯养,从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时处处都依赖着父母,通过此次挂职锻炼,我自己感觉到变化最大的就是我的思想素质。在工作中,我是干着今天、总结着昨天、想着明天,保证自己的工作的连续性、条理性和稳定性,这在以前我是不敢想象的,思想素质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工作中,在家里我也能替父母分忧,承担了家庭的一个重要角色,父母也明显感觉到我的变化。
铁路挂职总结范文2
一、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学习团委的工作经验
一是参与山西省杰出(优秀)青年卫士评选活动的联系和组织。使我深刻认识到团的工作联系沟通和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对本身工作的安排和分析。达到促进宣传优秀卫士的积极效果,并带动全局团员学习的浪潮。
二是完成全局图片新闻、团的情况的汇总和筛选,并将好的信息、图片维护到太铁青年网上,并实现宣传、带头的优秀带动优势。
三是完成省级青年文明号、路局青年文明号汇总。对其进行分类归档、统计汇总,经张斌部长审核完毕后,向山西省共青团委员会送报。
四是对“知路、爱路、护路”宣传教育优秀铁路安全校外辅导员、优秀大队辅导员和护路小卫士进行表彰、并进行奖品发放情况,做好上报汇总、统计、核实等一系列工作。
五是完成团委文件的系统归总,作出相关的信息目录,配合路局文件室完成档案统计工作。
六是筛选全局第十一期团支部书记培训班和“青年文明号”号长培训班心得体会,对好的文章和作品上传到太铁青年网。
七是参与太铁青年与春运同行的信息收集和优秀活动方案、先进个人的评选和奖品发放,对全局单位的春运总结情况进行汇总上报。
八是响应武局长增运补欠的精神指示,协助张部长做好各单位团委货运营销旬报告的统计工作,完成月总结和旬报告的分析。
九是完成全段团信息和团情况的汇总报告,并实现五四两红两优的评选工作,按照团委要求组织编发各种信息,实现上下级的良好信息通畅。
十是配合团委领导组织开展全局五四表彰会,并下发会议通知,做好会议的幕后准备工作,以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
十一是按时做好报纸、杂志和信件的取送工作,并定时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维护好工作环境。
二、增强学习意识,提高个人工作能力
身为一名基层团员,能有机会到路局团委这个新环境里挂职,是领导给与我的机会,以及对以前工作的肯定。我在挂职锻炼的学习过程中,虚心学习、踏实工作,努力在学中干、干中学,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以不辜负组织对我的培养和期望。
首先,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在工作过程中我学会如何协助同事完成各项活动组织安排,如何做好团队部门和上下级单位的协调工作、如何收集和整理信息材料、如何主动地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
其次,向领导、同事学习。团委是一个人才济济的组织,领导和同事的才能,思维方式,强烈的事业心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给了我很大影响,我经常和同事们进行交流,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超前的工作理念使我受益非浅。
第三,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挂职锻炼期间,我阅读了一些理论书籍,认真参加团组织生活,认真学习、体会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精神。积极参加团委机关组织的各种学习讨论,并认真撰写相关的信息材料,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三、扎扎实实工作,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在三个月里我适应个人自身的三个转变,即工作角色的转变,工作环境的转变和思考问题方式和高度的转变。今天回归工作岗位,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同时要完成回归工作角色的转变,完成工作归属。以下为挂职心得,望领导批评指导:
对团的工作的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以前的工作中,一直以为团的工作就是那样,完成就行了,没有什么创新的好方法和好路径,所以思想上比较松懈,缺少那种年轻人的特征-朝气、蓬勃。在团委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路局团委对全局团工作的开展都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分析。在思想、技能、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都安排了突现团员青年特征的活动。如在春运期间组织开展“太铁青年与春运同行活动”;在技术方面组织全局青年技术比武,以提高团员青年的技术水平,并为日常作业标准选树典型,起到标杆模范带头作用。以前感觉团的工作组织的太多,影响安全生产的发展,团员青年有点顾及不暇,从团干部到团员都缺少那种积极性,大多处于思想懈怠的混沌状态,以装样子、走形式的被动接受去执行,三个月的深入了解,我体会到团的活动还不够多,我应该多组织一些有助于思想引领的活动,打消青年的应付心态,正如那句话所说的思想引领行动,行动成就未来,要想从根本上突现企业文化精髓,只有从团员青年着手,因为他们才是企业发展的脊梁,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发展的不息源泉。
拓宽了自己的眼界,增长了知识,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会更全面、更长远,感觉自己的大局意识、整体意识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会局限于在自己的小圈子、小范围,要把眼光放得长远,尤其是团工作的利害关系。在回顾单位一些新制度的制定方面,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碰撞的过程中,相关人就会有相当的不适应和心理抵触,但从长远和全局利益分析,每一项制度的产生都是关乎着运输生产的安全根本。一个领导考虑的是全局,一名职工关心的则是自身生存利益。在企业发展和职工个体利益之间还存在许多冲突和矛盾,所以为了企业更好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从团员青年抓起,从生力军力量抓起,培养大局意识,合作意识,提倡奉献精神,苦干精神,进而带动全局核心力量的全面发展。在路局学习的三个月生活,耳濡目染这种观念,会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人生观的改变都有很大的发展。我在以后团的工作中,也助推这种思想的培养,实现一个大局团队,全局意识。正所谓,我们之所以会看得长远,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团委让我领悟到的大局观、全局观,我一定要让他在我们的团组织中让闪耀,推进铁路事业的快速、和谐、全面发展。
明白了学会规划、学会统筹才是工作的最好状态。以前做事一直都是碰见什么就干什么,没有系统的规划、分析和抉择。只是一直努力干好目前的事,立即行动,坚决执行。而这种工作方式只适用于少量的、简单的、不具有反复性的工作,一旦遇到大量的工作一件接一件的压过来,就感觉这件还没做完,又去做另外一件事,结果导致每一件事都没有结束,虎头蛇尾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正如工作效率法则里所说的,一件事的每个环节效率问题,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倍乘的关系。每一个环节都是关键,每一个步骤都是必须。分析一件事的轻重缓急也是做好这件事的必须过程,在开始做事之前,整体的了解事件的要求也是做好这件事的最佳开端。一旦仅凭自己的感觉走,就会在即将完工的时候,看到不是这里错了,就是那里不符合要求,漏洞百出,不但不会提高效率,相反还会增加你的工作强度。挂职学习让我学会了做事之前先看要求,一步一步稳抓稳打,做好每一个环节,实现踏实积累和效率的转换。
铁路挂职总结范文3
一、2006年度区域融合发展工作情况
2006年,区域融合发展、互学共建工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方针,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合力加快某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积极构建和谐某,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兵地融合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成立了以地区行署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某地区、某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高起点推进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按照某城市总体规划,将原确定的3.5平方公里和312国道以南、北郊路以北、育英路北上沿东河坝至啤酒厂、连益寿路以西至七一路的2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确定为大营房城区一期开发控制范围。在大营房城区建设税收政策方面,确定了“自2006年开始,大营房城区新增税收,前五年以补贴方式全额返还,满五年后新增税收部分按照6:4比例分成”的分配方式,赋予了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更加优惠的政策,为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有效增强了某参与某城市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平衡电力供求。地方积极协调某电力公司实施增容扩能工程,并以优惠电价支持某各农牧团场发展;改善红光工业园区电力设施,为兵地共同实施20万吨聚氯乙稀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去年10月份,某黄山东铜镍矿因输电线路突然出现故障,造成了安全系统尚未健全的2号、3号矿井共有10名矿工被困井下,地委、行署积极协调电力部门连夜抢修线路,想方设法组织开展营救。经过兵地双方共同努力,黄山东铜镍矿被困井下的10名矿工安全脱险。四是抓好道路建设工作。协调解决了312国道至红星一场全长17公里的国新路工程涉及的电力、电信线路拆迁、路政接口及沙石料采挖等相关问题,有力支持了某油路通团(连)工程的顺利实施。某认真配合协调解决了哈若公路工程建设中涉及火箭农场民房拆迁、机井、水渠、林带、土地征用等问题,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五是加强兵地相互学习和交流。某组团对某广东工业园区、新疆双合碱业公司、金双猫化工有限公司等13家地方工业企业进行了考察学习,地区也组织县(市)及有关部门的同志到某观摩其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发展情况,促进了兵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六是进一步强化兵地联调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兵地联调机制作用,解决了兵地部分基层单位、群众之间的纠纷问题,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区域稳定。七是兵地双方分别选拔40余名干部互派挂职,充分发挥挂职干部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了兵地间的业务、信息沟通,推进了兵地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与合作,有效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
(二)铁地融合工作。一是全力支持铁路系统体制改革工作。本着“积极稳妥、平稳过渡”的原则,配合乌鲁木齐铁路局做好某铁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及时妥善处理好铁路社会职能移交地方的相关问题,铁路学校、医院、幼儿园等社会职能和644名离退休人员已顺利移交地方管理,确保了铁路系统改革的顺利实施。二是进一步加强铁路运力协调工作。针对某铁路办事处成立后,不再承担运输车皮计划及装车职权的新情况,地区迅速成立以地委、行署领导任组长的区域地产品铁路运输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地产品铁路外运协调机制,积极与自治区经贸委、乌鲁木齐铁路局对接,疏通联系渠道,缓解地产品运输难问题,最大限度确保了地方及某硫化碱、纯碱、铜镍粉以及农副产品等重点地产品的铁路外销外运,地区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100.66%,促使了工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2005年,共为区域重点工业企业争取铁路车皮3552个,其中,增加的计划外车皮达1300余个,铁路支持煤业集团完成煤炭铁路外运284万吨。同时,积极与乌鲁木齐铁路局协调沟通,自2005年6月15日开始,铁路部门每天为地区解决一定数量的n949旅游列车车票,方便了来哈宾客出行。三是积极配合铁道部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工作,全力支持兰新铁路线峡口—小泉东、尾亚—思甜两段共50余公里铁路提速改造工程建设,确保了提速工程顺利实施。四是铁地联手共同实施和创建“平安大道”畅通工程。驻地各方按照“以铁路安全畅通为中心,强化执勤巡逻,加强基础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强化群防群治和提高防范能力”的要求,着力加强铁路沿线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机制,积极做好兰新铁路线护路联防工作,有效确保了千里铁道线的安全畅通。协调某、某市支持铁路工务段在某辖区内铁路线下立交桥涵两边架设限高杆,并减免了相关费用,有效保护了铁路桥涵等重要设施。四是充分利用铁路设施加大某区域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铁路部门将由地区制作的某宣传音像碟片,发放到途经某的各次列车上播放,提高了某的知名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度,促进了某旅游事业的发展。
(三)油地融合工作。一是支持吐哈油田公司加大对以三塘湖盆地为重点区块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使吐哈油田公司在该区域取得了重大勘探发现。二是顺利完成吐哈油田社会职能移交地方工作,为吐哈油田实现主辅分离,谋求更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按照“政府强力指导、企业分轨管理”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吐哈油田协助政府开展有偿解决劳动合同人员再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一次性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2500余个,与石油新城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培训班20余期,培训下岗人员1000余人次,推动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三是全力支持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某段工程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土地征用、水资源使用等问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四是积极建立健全西气东输管道安全防护的长效机制,认真开展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维护某区域内油田及输气管道生产秩序,确保了吐哈油田及420公里西气东输管道线的安全畅通。六是支持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能源公司在白石头乡、星星峡镇、南湖乡等地增加了石油工业产品销售网点。
(四)煤地、矿地融合工作。一是煤地双方联合开展整顿和规范煤炭市场秩序工作,为保护企业品牌,开拓市场,提高企业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为煤业集团水源地(柳树泉)引水管网及水源地的保护、开发建设提供便利条件。支持煤业集团做好沙墩子、沙儿湖煤田勘探及钻井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配合煤业集团完成矿区道路改造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协调煤业集团解决梯子泉至红山口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协调乌鲁木齐铁路局及某办事处共同支持雅满苏矿业公司年产60万吨球团矿、5万吨铁合金基地铁路专运线及货场的扩容建设;解决了工程扩能改造用地、电力配置等问题。四是协调某电力公司、某解决了雅满苏矿业公司球团矿输电线路穿越火箭农场耕地问题,为球团矿一期60万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生产提供了电力保障。五是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加强雅满苏矿业公司各矿点加工生产企业输变电线路的维护和管理,有效促进了企业生产用电的合理化。配合雅满苏矿业公司完成了天宝公司选矿厂改扩建项目的立项、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六是积极协调地市各相关部门联合对区域矿山的开采进行治理整顿,规范矿山开采行为,为矿山开采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七是积极支持双合碱业公司年产20万吨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加强与自治区经贸委、乌鲁木齐铁路局的协调联系,为双合碱业公司争取铁路运输车皮计划,并将该公司与某煤业集团公司、协力棉纺公司一起列为乌鲁木齐铁路局铁路运输大客户,有效保证了公司产品的铁路外销外运。八是不断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最大限度解决电信、铁通、金融、保险、林场、气象、伊吾马场、中央储备粮某直属库、烟草公司、植物检疫站、地质六大队、有色金属七0四队等驻地单位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一是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成立由区域各方组成的“某区域水资源管理委员会”,认真落实《某区域内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的意见》,抓紧编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完善构建节水型社会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节水建筑、节水设施、节水农业、节水工业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了节水型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特别是某坚持挖潜增效,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近20万亩,减少了水资源浪费,缓解了供水矛盾。二是区域各方共同出资出力,全力配合支持312国道、303省道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确保了该项工程顺利实施。大力支持铁路“千里绿色长廊”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六)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工作。一是区域各方联手,广泛开展区域内各族群众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区域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区域干部群众的交流与沟通。二是协调驻地各方政法系统积极开展互学互检活动,坚持定期召开区域治安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强化防范措施落实,形成了联动、联防、联治的网络体系,确保了区域社会稳定。特别是区域各方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破获了一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和窃电案件,有效保护了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
(七)社区“结对共建”和扶贫帮困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以社区建设为重点的铁地、油地“结对共建”活动,以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深入开展党建联抓、治安联防、卫生联管、教育联办、服务联手活动,形成了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合力,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二是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吐哈油田公司、吐哈石油指挥部不断加大对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下涝坝乡和大红柳峡乡的定点扶贫工作力度,仅用于巴里坤县抗震安居、道路、水利、办公以及医疗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就达211万元,比上年增加101万元,其中:无偿支援资金50万元用于三塘湖至牛圈湖村道路前期费用资金,保证了该道路工程的顺利实施;投入资金110万元用于建设砖混结构抗震安居房54户,有效解决了54户农牧民的住房和再生产问题;投入资金30万元用于修建大红柳峡乡小熊沟村全长3公里引水工程;投资21万元兴建巴里坤县山南开发区卫生院,有效解决了巴里坤牧区农牧民搬迁户就医难的问题。同时,认真做好“一点五户”对口扶贫工作,煤业集团公司、雅满苏矿业公司及电信、金融、保险系统等中央、自治区驻地单位,向两县一市投入定点扶贫资金共计48.42万元,及时缓解了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
二、2007年度区域融合发展互学共建工作要点
2007年,是地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前不久结束的地委委员(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南园北牧、增收富民”发展战略,以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为重点,在“南园北牧”特色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重点,在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努力建设“强而精、富而美”的新某。2006年,区域各方要继续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和“某的发展就是各方发展”的思想,紧紧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以思想和感情融合为基础,以打造产业基础为重点,以利益连接为纽带,以共建和谐某为目标,在新的层面上推进融合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大融合、大发展。
第一,共同促进支柱产业的加快发展。区域各方要围绕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部署,积极调整工业生产力空间布局,共同打造特色鲜明、机制灵活、优势突出的能源、黑色及有色金属采掘加工、化工、建材、轻纺、特色农产品及有机食品加工、石油、高新技术等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一是全力支持某2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建设,并在资源配置、协调服务和政策优惠上给予重点倾斜。二是油地双方共同做好启动石油工业区的调研论证工作,盘活工业资产,形成有利于石油基地工业区快速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继续配合支持吐哈油田公司做好土地征用和用水等工作,全力支持其对三塘湖油田的勘探开发;认真研究石油、天然气及其下游产品的资源、市场和发展方向,确定具体合作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三是支持某煤业集团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规模,推进矿区整体发展;继续支持雅满苏矿业公司做好120万吨球团矿、5万吨铁合金原料基地建设及配套铁路专运线、货场的增能扩容工作。四是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在全力做好地区四个特色工业加工区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支持某红光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优势互补,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专业化分工协作为方向、以集群发展为模式的区域工业发展平台,使加工区真正成为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五是铁路、电力、银行等相关驻地单位要围绕解决好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铁路运力、电网改造、信贷资金等瓶颈问题多做工作,更好地支持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第二,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兵地间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广泛深入开展向某学习活动,充分借鉴某在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节水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有效提升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二是加快建立兵地协作的牲畜疫病防治、防汛抗旱、抗灾减灾工作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构,健全协调联系机制,增强区域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三是着力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依托兵地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形成品牌产业,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着力构建统一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和价格核定体系,整合区域农产品市场资源,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四是区域各方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的帮扶工作力度,特别是在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教育和文化设施条件,促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整体面貌明显改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共同推进城市化进程。区域各方要把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融合区域各方力量,共同加快城市道路、供排水、集中供热、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营造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投资和人居环境。要坚持规划先行,在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前,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协商,确保城市建设统一协调。继续支持某做好大营房城区的开发建设工作,配合某实施“油路通团(连)”工程,为某公路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油地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尽快将石油基地支油区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纳入到某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之中,分步实施,积极为吐哈石油职工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第四,共同促进旅游业发展。区域各方要切实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思想,举区域之力,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培育旅游产业。特别是铁路部门要会同地区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力求尽快开通乌鲁木齐至某旅游专线列车,缓解客运压力;协助某市做好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物建设;充分利用铁路设施加大某旅游资源宣传力度,提高某知名度。
第五,共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水资源、矿产资源利用效益为重点,全面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活动,提倡鼓励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坚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并举,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开发质量和效益。特别是要坚持区域内现有耕地保护和耕地零开发并举的方针,合理规划利用土地,鼓励利用戈壁、荒滩等非耕地进行开发建设。要联手抓好生态保护工作,共同实施“绿色通道”等生态林业建设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六,共同抓好和谐某建设。驻地各方要加强协作、强化措施,共同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工作,特别要扎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维护好、发展好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共同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区域各方要广泛开展并积极参与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持“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区域各方联手,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和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牢牢把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继续强化区域“大稳定”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联动、联防、联治的网络体系和区域社会治安分析例会制度,继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互学互检活动,达到区域携手联防联控、共保一方平安的目的。定期通报地区内部社情信息及治安难点、热点问题,并按照点线结合的原则,建立群防群治网络,实行联防联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要以创建“安全文明铁道线”活动为载体,继续发挥铁、军、地、警、兵“五位一体”铁路护路联防机制,确保铁路安全畅通,有效维护某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加强领导,密切合作,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铁路挂职总结范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6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当前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热点。本文对2009~2013年“中国期刊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相关问题作了归纳整理,试图梳理出当前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主要实践模式。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界定
关于对校企合作的解释,职教界没有形成普遍一致的论述,学者们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产学合作”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李高峰指出,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即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全方位结合,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行业(企业)不同的资源与环境,把课内教学与生产现场相结合的产学合作形式。
“人才培养模式”说。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王宁、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张亚丽等人认为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李玲玲认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既是一种办学模式,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李曙明认为,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切入点,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将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的主要教育模式。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孙延娟等指出,“工学结合”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将学校的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现场教育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虽然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概念有所区别,但正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陈解放指出:“如果说校企合作是体制、是基础,那么工学结合则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合作办学机制”说。九江职业大学李辉秋等学者认为,校企合作是指在办学模式层面学校与企业的携手共建,重点在于办学体制的创新,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为目标,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和职业能力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张海峰教授也认为,高职院校的组织制度变革与校企合作的机制确立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他们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通过上述分析,尽管职教界对校企合作的内涵有不同理解和解释,但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已经跨越了传统的学理性和概念性辨析范畴,许多学者越来越多地从宏观视野和多种角度探讨问题,这既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又反映了随着办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人们对校企合作内涵的认识和探讨更加丰富化。
二、校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
根据对2009~2013年“中国期刊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相关论文的整理和分析,国内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大致可以划分成六种类型:
学校服务企业型。即高职院校的教师带薪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技术和培训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企业支持学校型。即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顶岗实习、分段实训的场所,让在校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校企利益互惠型。即校企双方寻找互相接受的“双赢”点,交叉获取包括经济收益、技术转化、人员互聘、成果共享等在内的诸多益处。
校企教学合作型。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课程体系设计、项目教材开发、实训项目实施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校企人才互聘型。即高职院校为了打造专兼职教学团队,从企业积极引进兼职教师,同时中小企业为了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主动吸纳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挂职锻炼,完成约定的合作任务和项目。
企业直接办学型。即国有大型企业或著名民营企业直接投资兴办高职院校,如鲁商集团创办的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吉利集团投资创办的“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东软集团投资创办的“大连东软信息职业学院”,就是典型案例。
三、校企合作的主要实践模式
当前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受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辐射影响,各地高职院校主动开拓,探索和实践出了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本文经过认真梳理,根据校企合作过程中承担实质性推动作用的主体类型不同,总结和提炼出三种主要实践模式:
政府主导型。江苏省常州高职园区内的5所高职院校,由于地方政府提供了超过25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这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常州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并按生均500~800元的标准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补贴,极大保障了园区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稳定性。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形成了日资、韩资、民资、软件、台资五大校企联盟,该校与联盟单位成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实现了校企双赢。浙江省宁波市是我国第一个制定实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的城市,早在2009年就出台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由于市教育局、市开发区管委会先后对学校投入了2亿元,市政府又按本科生生均7250元标准给学院拨款,这为校企合作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该学院已形成了“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宁波北仑模式。
行业指导型。我国现有大批的石油类、交通类、信息类、卫生类等行业型高职院校,这些院校一般由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管辖,同时在业务上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这种独特的隶属管理关系使行业类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特色性。如长沙民政职业学院依托国家民政局的行业指导优势,充分发挥民政部长沙民政干部培训基地的资源辐射作用,每年为行业企业培训干部职工6000余人,赢得了行业企业对校企合作工作的大力支持。再如,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凭借上海铁道局的行业指导,获得了行业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支持总额达1100多万元的双线电气化铁道练功场,同时还积极筹建国内第一个连接津浦铁路正线的高速铁路全真综合实训基地。
企业参与型。这种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企业主导参与型,一类是企业自主参与型。从企业主导参与型视角看,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国有特大型企业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独资举办的学校,该校依托攀钢的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实习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实践教学过程完全做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又如,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独资创办的学校,积极利用集团自身所属企业的各类资源,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企业自主参与型角度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身所处的工业园区的优势,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探索出了SAMSUNG培训换设备模式、PHILIPS共建实训室模式、依维特引企入校模式等校企合作新模式;再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实施“五位一体”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吸引企业组建了“众泰汽车学院”“皇冠学院”“高新IT学院”“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学院”“浙中建筑装饰技术联盟”等多个校企利益共同体,以“责任共担、互惠双赢”为共建原则,确立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以上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职院校探索出的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具有高度灵活的合作弹性和特色鲜明的合作机制,基本反映出当前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
四、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实践形式的启示
根据对2009~2013年“中国期刊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研究校企合作问题的论文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出并实践了“校企一体化”“校企合作”“校企深度融合”等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方略,但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合作的深度和层次普遍不高、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不够等。因此,完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仍需要解决以下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需要建立多层次的校企合作规章制度。国家应根据职教发展的形势,早日出台校企合作办学法规及实施细则,省级政府也要实施相关的地方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的实质性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主动接收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同时高职院校应建立系统、完整的校企合作考核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教职工收入分配激励办法。
铁路挂职总结范文5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入职培训主要以省市级层面和学校层面二级培训体系为主,一般采取将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校本研修融于一体的方式进行,但由于一方面我国高职教师来源广泛,包括师范类高校毕业生、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并且专业来源也非常复杂,如此多渠道的师资来源往往难以保证高职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目前省市级组织的集中培训面向所在区域所有高等学校,并未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分类进行,同时学校层面组织的校本培训缺乏统一的设计、管理及实施,因此,培训效果参差不齐。总之,高职教育的复杂性、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以及高职教师来源的多样性决定必须将新教师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科学化运作。本文旨在对目前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培训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希望为高职新任教师培养的有效性提供思路借鉴。
一、当前高职院校新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方式
1.新任教师入职集中培训
对于高职院校新任青年教师来说,首要的是适应学校环境并能够顺利的完成由学生、企业员工等到教师角色的转变。针对处在适应期的新任教师,高职院校会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且培训时间各不相同。培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师德师风、职教理念、学校文化传承、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等涉及适应学校环境方面的培训,目的是帮助新任教师熟悉学校教学文化、教学传统及日常工作流程等,使新任教师能够尽快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另一方面主要是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能力提升偏重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目的在于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分享则主要由一些优秀资深教师分享相关教学和科研经验。
2.新任教师导师制
在新任教师到相应岗位后,学校会根据教学工作需要、新教师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等因素通过一系列程序严格选拨出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其主要职责是担任新任教师的入门导师,编制新教师培训计划,内容涵盖备课、教学、班主任管理、科研申报等教育教学活动,实行“一对一”指导模式,对新教师进行有计划、有层次的系统辅导,传授教育教学经验。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因为刚刚入职,对教学工作不熟悉,容易陷入孤立、迷茫状态,指导教师的出现,为新任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方面提供了更加细致全面的支持。
3.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青年教师成长档案的意义在于通过真实资料数据的记载,如实呈现出青年教师教学改进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首先青年教师结合学校、所在部门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部门和导师的指导下,制定5年成长规划,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科技研究、技术技能、技术服务等,同时明确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每学期填写教师业务档案,每年撰写个人小结,并由所在部门组织考核评价交流并存档。
4.挂职锻炼、技术服务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为进一步巩固、强化、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学校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顶岗实践、技术服务等,使教师参与现场的实际工作,零距离接触生产现场,提高实践操作水平,积累现场工作经验。
5.教师培训分享、社会实践分享、科研分享等经验交流活动
教师培训分享、社会实践分享、科研分享等经验交流活动主要是为全校范围内的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活动提供平台。由各个教学基层单位或相关职能部门轮流承办,活动主题自定,开展时间不定。同时,还邀请学校内外的教学名师,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各项主题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和交流。
6.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督导
通过组织公开课形式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目的在于为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基本功、切磋教学技能、分享教学经验提供相互学习机会。例如: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会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多项赛事,通过赛前指导、赛中点评、赛后总结,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新任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新任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等组织的设立为高职新任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为新任教师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是由于发展的不成熟,新任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职新教师培训活动的经费主要依靠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投入,活动经费来源相对单一且十分有限,限制了校本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从培养时间上看,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更加侧重于新教师入职的第一年;从培训内容上看,内容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培训内容忽视了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个别差异;从培训方法上看,培训教师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鲜有为培训对象提供“做中学”的机会;培训活动主要以岗前培训为主,忽视了新教师发展的自主性和贯彻性,整体上侧重于教学发展活?樱?针对新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活动有限,缺乏有效引导。
2.新教师培训的改进对策
(1)拓宽经费来源,各高职院校应积极依靠本校学科优势,多渠道筹集教师发展经费,拓宽经费来源,为新任教师的校本培训提供经费保障。
(2)构建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培训主体的培训体系。目前采用较多的校本培训固然可以对本校教师进行特色化培养,但其资源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在提高国内职业教育教师质量水平浪潮的推动下,仅有学校层面的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新任教师的需求。构建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培训体系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3)运用知识导向型培训模式和行动导向的培训方法。在开展培训项目前应对培训对象深入调研,把握其内在需求,关注其个体差异和先前学习、工作经历,以此作为培训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紧紧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进行培训内容的开发设计,拓展新教师适应项目的范围,把新教师入职后面临的生活问题纳入进来,以切实提升新任教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为核心,从具体的教学环境中选择能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发展的实用知识与技能,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技能有机整合和编排。同时以行动为导向,充分运用“做中学”,将项目教学法、讲座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培训方法交替使用。
铁路挂职总结范文6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63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157-02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界定
何谓“双师型”教师,目前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
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而有的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只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但不管是哪种概括,目前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一是停留在字面解释上,二是表现为较有理性的综合解释。本人认为“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系统的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二、“双师型教师”不同专业的专业素质要求
高职院校的专业可按大类分为社科类(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会、法律、物流、商务等)与技术应用类(机械制造、应用化工、电子信息技术、精密加工、自动控制等)。社科类“双师型”教师应该突现以下方面的素质: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良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信息社会、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适应和引导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应用能力;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技术应用类的“双师型”教师则应突现以下方面的素质:了解并掌握所授专业相对应行业的应用技术的动态,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具备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修养,引领学生走“从书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到书本”的技能提升之路;能够教育学生形成相关行业的职业素养,如维修技术人员“不怕苦、不怕脏”的品质等;能够通过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意识和能力。
三、以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例构建制度,培养教师的“双师”能力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是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双师”能力的培养,制定了《青年教师实践能力锻炼》的暂行规学校规定,每个青年教师一年累计要安排不得少于2个月(每个月以20个工作日计)的时间参加实践锻炼。青年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的具体时间,由各学院(部)根据当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情况、结合专业实践内容和实践方式的要求,分阶段完成。
青年教师可以采取挂职锻炼、生产实习、科研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锻炼,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云南经济管理职教集团”的资源优势。
挂职锻炼――人文和社会学科的青年教师可以到企、事业单位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金融机构、司法部门等相关单位以挂职形式开展实践锻炼。
生产实习――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施工(管理)实习。深入企业,了解企业产品种类、技术现状、企业产能、企业存在的问题等;深入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了解所在实践单位的工作性质、内容,从而了解国计民生及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
科研合作――与企业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到与企业合作的科技创新团队中去,边工作,边锻炼。
四、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各个二级学院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情况
我院财会金融系提出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让每个学生成长与发展,以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培养社会经济与企业第一线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上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规律,拥有一支特色鲜明、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50%以上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已取得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理财规划师、经济师等资格证书)。已办有两个会计特色班,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上作了改革与探索。我院经济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24%,研究生学历教师占70%以上,“双师型”教师30人,很多教师已取得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初步建立了一支教学经验和行业经验都较丰富的教师团队。我院管理系的师资队伍汇集以研究生学历为主,来自全国各名校的毕业生。他们充满激情和朝气,敬职敬业,敢于超越,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云南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主动与社会各界、广大企业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卓有成效的合作,在专业建设实践中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形成了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外语系现有专职教师46人,均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聘请了来自英、美、韩、日等国的10多位外籍教师任教。与此同时,聘请了一批正副教授任教,形成了一支稳定高效的教师队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职称有6人,副高级职称以上6人、讲师职称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总数的80%。目前建设有各类计算机实训室14间,电脑1200余台。并通过校企合作,与四川华迪、锐捷网络、联想集团、长城科技、南天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筑工程系汇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优秀教师,专兼职近60名,充满朝气、尽职敬业,敢于超越,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我省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系以开放和积极的态度与社会各界、广大建筑企业、水利水电公司、房地产企业开展合作。建筑工程系现有建筑材料实验室、建筑力学实验室、工程造价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房地产综合实训室,在完成理论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探索将相关岗前知识和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组织巩固强化培训,充分发挥实训教学环节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五、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院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大,缺乏一定的工作实践能力,他们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扎实,缺乏一线工作经验;从企业请来的一批双师型教师有实践工作经验,但对教学教法缺乏一定的技巧,并且工作较忙,无法静下心来从事教改工作。
六、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培养的举措
1、从入口上把好关,招聘教师时优先考虑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专职教师,没有一批稳定的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无法保证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培养的质量。
2、校内培养
年轻教师学习力强,接受能力快,可塑性强。通过学院的各类活动培养年轻教师的双师素质。学校首先从制度上规范,学校的中青年教师每年必须有2个月的企业锻炼的经历。各个二级学院通过各种活动,培养老师的实践能力,如商学院通过创业大赛活动把教学和企业管理能力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创业项目的立项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学生和老师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还引进昆明插花花艺协会,把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协会的工作协调起来,培养一批花艺师从事技能教学工作。
3、校企合作
2009年由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牵头成立了云南经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在新形势下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优势互补的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是在民办职业教育体制下探索如何发挥民办机制优势的难得机遇,新组建的云南经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拥有包括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在内的183个理事成员单位,是一个跨地区、综合性、多功能、多层次的产、教、研联合体,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家由民办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的职业教育集团,集团的成立是我省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为我省民办教育做大做强构建了优势平台。学院可以充分利用集团的优势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层次合作。从而把青年教师尽快培养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保证。
七、总结
“双师型”教师绝非仅指“双证书”教师。放眼未来,“双师型”教师还不是理想的高职教育教师,未来理想的高职教育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应呈现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所强调的“双”,“双师型”教师也只是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王俞,职业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经济师 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