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德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德育论文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1

(一)“义与之比”——由外在规范转变为内在自律

“义”的本意是“仪”,意为适宜的举止行为的标准。《说文解字》:“义,己之威仪也”。威仪体现着上天的意志,是神明的语言,因而就是标准,就是法则,就是绝对需要遵守的外在规范。“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则善矣”,因此,在孔子之前西周礼乐传统的“义”,强调外在的礼容合适,合规范。孔子之“义”则突破了此前的局限,孔子曰:“义者,宜也”。(《中庸》)“宜”即合适、应该。这就意味着“义”不是外在命令,不是外在规范,何谓义,何谓不义,需要自我判断,自我裁决。“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这句话即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要怎样做,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样做合义,便怎样做。这里的“义与之比”是与“无适”、“无莫”相对立的。由此可以看出,“义”没有外在标准和具体内容。正是基于这一点,冯友兰说,孔子“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应该”。因此,从这一方面看,孔子的“义”与此前相比实现了由外在规范向内在自律的转变。

(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由特殊的道德律令

转变为一般的道德规范在殷商、西周时期,“义”是神明意志的表达,是为宗法制王权服务的政治概念。“义”与“不义”的裁断是以是否效忠于宗法王权为依据的。“商纣灭亡以后,商之臣若民者,大率有不肯臣事周天子之心,……虽周人目之为顽固,在商纣不失为义矣”。这时的“义”是高悬于宗教等级制度之上的道德律令,如君臣之义,是必须绝对服从的。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天命思想的动摇和重自然、重人事、重道德思想的发展,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加上不义战争频起,造成统治者失去民心。孔子针对“礼崩乐坏”、阶级对抗的社会现实,对“义”的内涵做了充实和发扬。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义以为质”《卫灵公十五》等,强调为人要以义为本,要做仁人君子,就要行义,这就将“义”从特殊的道德律令下落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转化为一般的道德规范,以节制人们的行为。这时的“义”即是行为主体的自我意志的体现,是以“只当如此做,不当如彼做”的判断形式将人们的行为引向善。

(三)“依民之所利而利之”——对义利关系的辨证认识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论述义利关系问题的思想家。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他将义、利对举,是说君子知晓义,小人知晓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君子只求“义”,仅靠“义”来生活,他们同时也会求富,需要物质财富为生活资料。“君子喻于义”是要求人在追求财利时应遵守“义”这一伦理规范,要做到“义然后取”(《宪问》)。因此,在孔子看来,义利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谈义不谈利,谈利不谈义都不现实,只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强调,合于义的富贵是可取可求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甚至认为,合于义的富贵,不求不取,亦是不义。另一方面,“喻于义”、固守义只是对君子而言,而对于广大的庶民则“喻于利”,这并不是贬低,而是事实的陈述。对于这种现状,作为统治者来说首先要知晓,并且把他作为治民的基础与前提。在治民的时候遵循“利而后义”,遵守“先富后教”的程序,这是为政所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

二、以孔子“义”的思想审视高校德育现状

(一)德育理念:管理重于关怀

学校德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其真正接受和信服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迫于外在压力和权威的不得已的屈服。因此,在高校德育中,必须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权利,积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反观目前高校德育,仍存在沿袭行政管理模式的现象,运用管理机构的行政权威和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权威,通过一定的行政命令或集体舆论的压力,达到使学生遵守国法校纪、服从学校管理的目的。表面上看,似乎收效极快,立竿见影,学生在学校总是服服帖帖、老老实实,行动中规中矩,极少有敢越雷池一步者。但从实质上分析,学生的服从往往是迫于压力和权威,是迫于高压下的行为的服从,内心臣服者少而又少。他们一旦脱离学校的管束,就会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这种表里两张皮的管理方式,极易导致学生人格的双重化。

(二)德育方法:他律多于自律

他律和自律最初是皮亚杰描述儿童道德及道德判断发展的术语,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自律则是受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支配。随着主体认知、情感的发展,道德他律逐渐减少,道德自律逐渐增加,最终他律道德逐步让位于自律道德,实现德育目标。反观目前高校德育,受德育内容的局限,存在部分学校只限于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简单地传授给受教育者,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强制性,过分强调服从,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品德形成的主体性。需要反思的是,如果学校德育在让学生“认知”道德知识的同时,不去认识其存在的理由,不去培养对道德的理性思考和综合判断能力,仅仅晓之以理,那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这些“理”无法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无法为其能动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提供奠基性的知识基础,从而出现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脱节。

(三)德育途径:课堂先于实践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应建立在密切结合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之上,因此,应特别重视实践环节,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用在课堂上的所学所悟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及其本身难以解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产生对学校德育的信服力。应该认识到,新时期学生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以课堂为主要平台,以教育者为中心,生硬地说教和布置任务,无法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促使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所学产生怀疑,对德育感到无趣和无用,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道德实践的动机和热情,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自然无法得到保证。

三、孔子“义”的启示下高校德育的开展思路

高校德育指向的是大学生,其实效性体现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中。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最具有政治活力和道德活力,在实践中体验着五彩的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德育中所灌输的正面、积极、高尚的思想能否转化为大学生们的内心信念,高校德育能否在实效性上有根本提高,这是高校德育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德育的开展要突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孔子“先富后教”的治民程序对高校德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身心和高尚品格,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这本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但是也要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校德育要树立起服务意识,重点是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确保实效性。这就需要高校德育转变理念,转换职能,实现由传统的教育、引导、服务模式向服务、引导、教育模式的转变,突出德育中的服务意识。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自我教育。特别是要主动关心经济贫困和需要帮助的大学生,通过奖、助、勤、免、补等助学体系,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挫折和荣誉,培养主体的创造性,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实现德性的内生。

(二)高校德育的开展应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在高校德育中,学生作为德育客体,却又不是纯粹的自然客体,而是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客体。因此,在德育过程中他们并不完全被动,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高校德育要重视大学生的能动性,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努力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使其知识渊博、品行高尚成为学生的楷模,增强学生对其的信服和对其实施德育的认同,这是前提;坚持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互动氛围,这是根本;重视实践环节,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使德育理论落实为自觉的德育行动,这是保障。以此途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三)高校德育的开展须重视德育实践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德育统一归入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实现了学科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其是非长短,姑且不说。但这一举措却无形中强化了理论教育,造成对德育实践的轻视甚至忽视,使德育脱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成为制约德育实效性提高的重要因素。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2

在中国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也强调了网络媒体平台的重要性,认为发挥网络社区优势可以增强学生道德教育的主动性[3],但是,对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研究的涉及并不多。本文将着重从德育教育的途径、方法、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几方面进行研究。

2树立教育引导的德育观念

2.1树立开放式的德育观念

传统的高校德育是在相对保守、封闭的校园环境下进行的,教育环境的可控性较强。但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凸显出许多不足,比如说理比较生硬、方式比较呆板、信息传播单向等。在网络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围墙已经无法挡住汹涌而来的信息洪流,封闭的道德环境已不复存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处于一个空前开放的世界,其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周围的人与事,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自由和开放。他们更加关心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其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超越一国、一校的视野,用全球意识更新自己的观念,培养思想开阔、知识丰富,并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全球的竞争和发展。

2.2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新世纪教育的核心理念。在网络时代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是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性,塑造良好的品格,因此所谓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应放在教育引导上。在大学教育中,我们应当在引进现代社会先进思想的同时,承认并警惕那些负面消极的价值观的存在,不仅仅是不良飞风气或是消极的舆论。在承认的同时,站在年轻人的立场上,用他们所认可的方式,用科学的观点,来客观地分析这些现象,巩固和完善他们的价值观,帮助他们确立崇高的理想和卓越的人生目标。

3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具有新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单向教育”的误区,缺乏师生的互动流,在提倡教师应具有主动性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网络时代,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即使被灌输进大学生的头脑,也会很快地被来自网络的负面信息所稀释或抵消。所以,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其教育的特殊规律,注重把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在一定意义上讲,知识“内化”就是知识“进头脑”。高校开设理论课,原本就不是以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为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机制的研究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规范的制度和人性化的引导之上,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网络信息自身的发展和传播特点,才能做到阶段性地完善高校德育的工作机制。

4.1加强高校网络德育的监控管理机制

现今的科技进步、信息传播和商业运作都离不开网络资源的帮助,其地位急速上升的同时网络危害与网络犯罪也日益浮现在使用者面前。因此法制化的网络管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需求。正如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中所说“:天上的公路的确也需要一定的空中交通管制。”为了中国高校德育步入网络时代,完善的网络监控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它一方面可以提前防范不良信息侵袭和渗透,另一方面是健全中国法制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健全的网络法律法规是应放在首位的。法律是规范网络行为的重要手段。网络技术在中国起步较晚,但中国政府对网络管理的立法工作非常重视,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不少网络安全、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犯罪的手段也日趋复杂,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加强网络空间的技术监控。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只要充分发挥其本身的自控能力,采取技术性防范措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范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必要的信息审查制度。要做好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各高校网络宣传部门还应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审查制度。

4.2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机制和保障机制

网络环境下,我们应加强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牢牢把握网络德育工作的主动权。这要求高校要建设一支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与此同时,就保障机制而言:首先,要加强领导和管理,切实做好高校网络德育的组织保障工作。高校必须建立以党团、宣传、学工等部门为领导,以党团干部、学生辅导员、思政教师为主体的多层次网络管理体系,深入学生中间,利用QQ、校园BBS等网络交流平台进行有针对性地工作。其次,要加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配合,努力做好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环境保障工作。最后,高校还要争取社会力量对高校网络建设的支持,努力做好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资源保障工作。

5结论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3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道德教育逐渐凸显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引导学生趋利避害等价值。搞好网络道德教育就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关键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当网络由最初的羞羞答答发展到现在的理直气壮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它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更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赢得了我国的新生力量——青少年的积极关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中的高知识高智商而又相对较为自由的群体――大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展现了其迷人的风姿。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在带给大学生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思维的同时,也会夹杂着这样那样的“病毒”,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由此产生。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及其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品德来源于生活,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弄清网络道德的含义,所谓网络道德,就是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专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是生活于网络社会中的人们——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具有调节人性与生活的使用功能。道德本身的价值即在于对人性与生活的调节与提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也是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规范与引导,并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其价值。

1、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

很多大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网络道德问题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造成的。而网络道德教育恰好可以澄清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网民对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仍有16%的人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感兴趣;有29%的人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更有40%多的人表示有机会想试一下黑客行为;网络文明工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近几年,仍有1/4左右的人对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认为此举可有可无。

2、引导学生趋利避害

网络世界既丰富多彩又良莠不齐,既有鲜花也有毒草。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在丰富的信息中善于分辨、善于“批判的吸收”。“网络社会”的诞生和发展引导着人们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信息社会,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信息修养将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要素之一。

3、拓展了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

网络世界是相对较新而且对高校学生有着极大影响的事物,高校德育如果无视这一现象将是不完整的。认真对待学生的网络生活并使之上升为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将会拓展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使高校德育能够与时俱进。网络技术的自由性、超地域性的传播方式对人们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自律性要求。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

1、教育者认识模糊

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思考。

2、教育者的观念老化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当从德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社会改变或影响了德育过程中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3、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准确把握

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三、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改进途径

只有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不理想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才能真正搞好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青年学生接收新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如何开拓新型、多样、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在现实社会中积淀养成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展现在网络社会,遭遇网络道德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的行为。

(二)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

只有教师驾驭网络的能力提高了,才会对网络道德实施有效引导。首先,教师必须有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善于辨析网络上鱼目混珠的各种思想潮流,能主动同错误的思想作不懈的斗争;其次,必须懂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不是用互联网延续传统的说教,而是要运用网络进行实时多向的、直接坦诚的和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地掌握网络。

(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思想与行为习惯上。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的必要约束。我们在强调道德主体性的自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首先,要制定比较完备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准则,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这些制度包括《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网文明公约》和《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督和管理机制,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校园网的大学生进行登记,建立校园网络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的有迹可循的对应关系,然后由学校派专人负责对学生不良的上网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的处罚。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实践证明:许多事情的解决并非依靠法律手段,而是借助于舆论的力量。如果我们将网络犯罪防患于未然,这将是最为理想的效果。为此,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舆论方面的引导,用鲜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人员应该主动加强自身修养,为网络道德素质的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网络道德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的道德教育形式,我们只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端正态度,提高在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能力,才能迅速扭转网络道德教育的不利局面,推动整个高校德育建设向着高效、有序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孙建民:《高校校园网络德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教育探究》2006,4.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4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全面激活多方主体参与德育工作,我们应该邀请相关组织与人员定期开展论坛、讲座等活动,让家长、企业家、管理者、教育者参与其中,共同推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成效。注重实践教学。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初步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开始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扩展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中。但是,其实践教学往往还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将实践教学深入到德育内容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实践教学理念,以实践教学为引导,与企业、博物馆、社区等合作,按照合作共赢、双向受益的原则,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走入基层,在亲身体会与实践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与政治水平。

二、拓宽德育渠道

一是以规范的管理提升高职生社会实践的成效。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体验社会、探讨人生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高职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体现自身价值。为进一步提高高职生的社会实践意识与能力,我们应该建立健全高职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经费保障中探讨高职生社会实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对社会实践过程与结果进行监控与评估,确保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范有效。二是引导高职生参与志愿活动。高职院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决定着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为帮助高职生在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让其通过志愿活动形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优秀品质。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将志愿者活动指导中心、志愿者协会、班级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训与奖励各环节。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志愿者活动持续、稳定,并充分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将志愿活动推向社会,从而扩大志愿者活动的影响力与效果。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职学生德育的重要资源,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5

在专业素质方面,高校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一部分还具有在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有比较全面的学科知识基础,并且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技能,能够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从精神面貌看,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有较强烈的事业心和渴望成功的抱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他们给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活力和张力,但青年教师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

激烈的市场竞争给青年教师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导致做事追名逐利,对工作没有强烈的岗位责任意识,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存在消极对待和应付的思想。

2.缺乏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一开始对未来往往有较高的期望值,有比较大的理想与抱负,希望能够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成功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青年教师起点低,需要自己不断努力,要做好“十年磨一剑”的准备,可由于对成功的渴望,急于得到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有的青年教师会出现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现象。

3.不注意小节,缺乏以身作则的意识

青年教师很大一部分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在穿着上比较学生化、随意,不注重衣着与身份的匹配,在学生面前言谈举止不注意教师形象,有的青年教师认为这样可以缩小和学生的距离,殊不知这样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除了受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影响以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有些年轻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注意小节问题,不仅起不到典范作用,反而有负面影响。孔子有句名言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

二、加强高校青年师德教育的重要性

1.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这是在总结和反思人才工作中人们感悟到的一个至理名言。首先,通过师德教育,帮助青年教师迅速实现角色的转变,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转变。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大学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大学教师,承担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其次,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通过师德教育,帮助青年教师明确身上的使命和责任,定下今后努力的方向。只有德才双馨,并具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欲望和强烈的岗位责任、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才配当大学老师。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帮助青年教师树立“德才兼备”的意识,在追求学术的过程中,更应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才能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

2.高校的明天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既包括基础性任务也包括发展性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语文教学要使他们既能记住字词句、语文等基础性知识,又要通过阅读、朗诵、默写等教学方式发展他们的审美、句读等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必须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多种方式并举开展教学活动,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一、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教学用具等硬件设施和教师准备工作等软件条件都比较好,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习、促进学习的环境。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多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例如电脑、MP3等,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学生语文兴趣进行有效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准备工作严格要求,全身心投入到每节课的教学准备和教授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语文的乐趣,才能学习好每节课的知识点。

二、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语文教学和具体的知识点产生兴趣,对他们的教学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要多提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问题带动他们转动脑筋、促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在具体教学环节上,要注意互动教学,多交流沟通,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采取各种方法促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学生在掌握课内知识点的基础上增强对课外知识乃至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这对语文教学都是有潜在益处的。

三、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好奇心强、注意力不太集中、喜欢竞争的学生,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对象的这一普遍心理,对他们的教学目标不要设置过高也不能设置过低,争取考虑各个层次的水平设置一个大多数都可以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使得小学生既能满足好奇心,又能通过合理的竞争体现和发展他们的阅读、记忆等能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