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协会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药协会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药协会工作计划

中药协会工作计划范文1

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促进人才成长提高

举办广西南宁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学术年会上,南宁市科协邀请了东盟工程科技院两位院士、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研究员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作特邀报告,并向全市广泛征集论文,评选出优秀论文结集出版;年会还安排海外专家到本地企业走访,突出年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共吸引了11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交流发言30多人次,评出优秀论文39篇。

广泛推广宣传萃智理论创新方法。在广西南宁市科协的积极引导下,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在全区率先导入创新方法,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甘蔗收割机等系列农机新产品,并获得6项发明专利。研发的甘蔗机械产品填补了全国甘蔗机械产品的空白,被列为国家萃智理论成功案例;联合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举办萃智理论创新方法讲座,园区企业技术主管和技术人员100多人参与学习;联合广西科协在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举办“萃智理论创新方法”研讨会。

开展乡土人才科技培训。广西南宁市科协邀请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陈明才传授马铃薯冬季种植管理技术及相关产品营销信息,广西田园生化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研发经理介绍了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及新产品。来自各县区农技协负责人及协会会员、乡土人才约100人参加培训。

搭建人才“评价平台”帮助人才脱颖而出

开展市青年科技奖评选,通过评比鼓励造就一批进入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评比。2012年全市共开展“讲、比”活动企事业单位42家,参与活动的科技工作者1.8万人次,活动立项510项,收到合理化建议1210条;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奖补,经评审,3个农技协,1个科普示范基地,2个科普带头人获2012年度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搭建人才“展示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

建成广西南宁市第二家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国工程院吴孔明院士、袁慧珠等五名专家成为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进站院士专家,与企业进行“高工效农药及施用技术”合作。

支持一批创新意识强、示范效应好的学会项目开展。经评审,广西南宁市科协共支持市作物学会、市中医学会等开展的《籼型三系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特优582试验示范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等31个项目。

组织科普专家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科协系统组织专家进农村、进社区132场,共邀请50多名专家参与科普活动。

中药协会工作计划范文2

一、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现状及今年以来主要工作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县已经形成七大主导产业规模生产区域经济带:一是以为重点的1.8万亩高山蔬菜区域生产经济带;二是以、、、、、、为重点的3万亩茶叶生产区域经济带;三是以、、、新中、、为重点的12万亩笋竹生产区域经济带;四是以为重点的近40万只生猪生产区域经济带;五是以、、三个街道、、为重点的2万亩淡水养殖区域经济带;六是以、、、、、、、、、为重点的7.2万亩干水果生产区域经济带;七是以、、、新中、、为主的1.7万亩中药材生产区域经济带。铁皮石斛、苦丁茶、食用菌、放养鸡、花生等一批带有地方特色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农业标准化建设正方兴未艾,已制、修订高山蔬菜、茶叶、水果、畜禽产品等四大系列27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导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布局的基本形成,标准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品牌农业的不断发展,为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经济主体逐步发展壮大。今年以来,我县把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合作社等各类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着力点,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孕育和发展。至目前,各类组织已发展119个,平均年增22%以上,其中龙头企业达52家,销售收入6.8亿元,农产品专业市场8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96多家。随着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农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6.9万户,占全县农业人口11.3%。订单方式目前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带动方式,目前全县订单总面积近4.2万亩。农业各类组织的快速发展和带动作用的逐步增强,农业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为推动我县高效生态农业的加快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扶持力度明显加大。今年,县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落实了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等,以及对获得市县级农业特色产业强镇强村称号的给予奖励。此外,通过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投入机制,不断增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年初,县政府副县长专门牵头召开了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作座谈会,要求农业、林特、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大对“三强”工程的扶持力度,将有关专项资金向“三强”创建村靠拢,凝聚力量,合力扶持,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全年,各相关部门共投入扶持资金达200多万元,有效推动了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今年,县里继续将“三强”工程创建任务分解到乡镇(街道),并对乡镇(街道)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对相关部门进行个性考核,进一步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指导。

二、存在问题

通过“三强”工程的实施,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显著。但同样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特色产业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明显。近年来,我县茶叶、高山蔬菜、水果、笋竹、中药材、生猪、淡水养殖等七大主导产业均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乡镇(街道)之间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如以工业经济为主的镇、镇等乡镇,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重视度不够,每年很难上报强村创建对象。二是尽管财政扶持力度加大,但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局面严重。相对周边县市区来说,我县财政较困难,尤其是乡镇财政投入农业特色产业的资金非常有限,导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优势缓慢。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康庄工程的实施,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还较低,限制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各级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级部门的共同配合,但政府部门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同时,各级部门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等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各自为阵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制约着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三、工作思路

(一)加大市场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一是切实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内部自身管理,发挥龙头企业协会的作用,加强龙头之间、行业龙头的规范化管理,尽快把龙头做大做强。二是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实力,带动更广泛的农户参与扩大再生产。三是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加强品牌的规范化管理,发展品牌农业,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共享度,充分发挥品牌带给农业的经济效应。四是加快农产品综合性批发市场建设和以主导产业为依托的专业市场建设,发展配送、直销等现代农产品营销业,建立和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

(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依靠科技,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做大做强茶叶、笋竹、生猪等主导产业。一是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二是加快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推进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引进方式,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四是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五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应用水平,减少土地和劳动力对农业发展的压力,促进农业更快发展。

(三)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一是组织有关部门分产业分环节开展调研,进一步摸清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对策建议,提供县委县政府决策;二是在调研基础上,分行业制定发展规划;三是完善政策措施,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特别注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计划对各农业政策和农业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并提出完善的政策措施;四是计划年初专题召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具体部署工作任务。

中药协会工作计划范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左权县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精神,依托《山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推动我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跳跃发展,确保贫困群众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围绕中心,科技助力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中心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必须”的重大要求,集聚科技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左权特色的科技扶贫新路子,助力脱贫攻坚。

二、立足实际,扶贫扶智

利用我县区域优势,提升产业级次。针对核桃、杂粮、规模健康养殖、设施蔬菜、中草药五大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的辐射优势,对照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技能培训、跟踪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户提升科学素质,依靠科技增收脱贫致富,对实现全村及周边村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上下联动,信息共享

左权县是中国科普乡村e站示范县,建有乡村e站20多个,通过PC端、APP、中科云媒、新闻传媒等途径,为农民搭建专业信息服务平台,立足自身、辐射周边,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科普综合服务体。

四、示范带动,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带头作用,引进科技人才队伍,以举办专题培训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本土科普带头人、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技术人才,组建左权乡土科技专家队伍,通过专家培训带头人,带头人示范辅导农户,使每个贫困户至少学校掌握1—2项致富技能。

五、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以县十大节庆活动、科普活动为载体,以科普宣传栏、活动站和示范基地为阵地,全面开展各项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发放科普图书、科普挂图等形式,以提高重点人群科普素质为目标,开展经常化科普。

六、积极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山西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我县宏远学校小学部4名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教导,双双取得了机器人超级轨迹赛小学组省级二等奖,这是我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取得的重大突破,填补了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的空白,对青少年科技教育起到了模范作用。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行“六个覆盖”。⑴、农村科普信息员全覆盖。联合省、市科协、山西农大,推荐培训50名农村科普信息员,实现农村科普信息员乡乡全覆盖。⑵、农技协组织全覆盖。健全和完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技专家服务站,实现农技协组织和服务乡、村全覆盖。⑶、乡村e站全覆盖。乡镇和重点村健全和完善科普中国乡村e站、校园e站、农村中学科技馆,实现科普e站乡、村全覆盖。⑷、科普服务全覆盖。联合省科技馆、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实现农民科学素质培训、科普大篷车巡回服务、科普大篷车电视联播节目全覆盖。⑸、科普报刊全覆盖。在重点乡、村实现科普报刊、科普资源、科普信息化产品全覆盖。⑹、特色科技产业全覆盖。培育1个乡镇特色产业,支持发展一批“一村一品”的贫困村,建设1个农业示范基地,培育1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打造1个特色品牌,实现特色产业、“一村一品”、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

2、建立科技助力扶贫示范基地。依托《山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建设5个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示范乡(示范村、示范基地)。

3、大力推广实用技术。根据实际产业需要,编辑出版科普图书、挂图,制作光盘,通过乡村e站等平台,重点推广核桃防晚霜危害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果树、蔬菜绿色无害化栽培技术、家庭牧场养殖系列实用技术、道地中药材种植技术、谷子机械化精播技术、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渗水地膜应用技术、玉米膜侧播种及抗旱栽培技术等8项技术,组织专家搞好项目对接,充分发挥农科110服务平台作用,实行带技术、带项目进村入户,帮助解决品种选择、产业链延伸、特色产业发展、种养效益提升、生产技术落后及产品销售等问题。

中药协会工作计划范文4

今年以来,我镇“千百万”工程紧紧围绕促农增收目标,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养羊种药、发展鸡猪劳务,加强林果科管,注重规模效益,实现当年增收”的产业发展思路,集全镇各包抓领导、干部与示范户之力,立足本地,瞄准增收,创新方法,扎实工作,畜、药、果、劳四大产业达到了“巩固提高上水平,扩大规模上效益”的总体要求。截止目前,全镇肉羊饲养量达到7800只,猪饲养量达7500头,鸡饲养量达46000只,林果科管7321亩,药材种植2500亩,劳务输出5500人次,全镇人均产业收入达1020元。全镇“千百万”工程总的特点是:

一、服务与管理并重,产业发展拉力明显增强。

县委、县政府“千百万”富民工程的实施,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工作中,我们把强化对干部的服务和管理作为“千百万”工程的切入点,着力挖掘管理效益,以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搭建干部发挥才智、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一是加强对“千百万”工程的领导。年初,我们根据人动和各村产业发展实际需要调整和充实了工作队员,使镇上干部达到39人,超过县上80%的比例要求,并适时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鼓舞士气,统一思想,全面掀起“千百万”工程实施的,坚持领导下乡必问“千百万”,干部驻村必到示范户,每月党委会必研究“千百万”,解决难题优先“千百万”,较好地做到了领导有力、思想统一、政令畅通,切实保障了“千百万”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帮助干部树立科学的产业发展观,从组织干部学习调研入手,使干部明白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促农增收,必须站在市场前沿,创造市场,把握机遇,主动出击,帮助群众选好富有市场潜力的项目,找到可持续性增收的路子。年初,我们带领各工作组远赴河南、西安丈八沟,近到武关和洛南,考察市场,解放思想。通过调研和探讨,全镇确立了新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巩固养羊种药,发展鸡猪劳务,加强林果科管,注重规模效益,实现当年增收”,全镇各工作组也根据村情确定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项目和思路。二是狠抓干部管理,夯实干部责任,努力形成管理效益较佳的工作运行机制。年初,我们以文件的形式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与各工作组长、成员签定了“千百万工程”年度目标责任书(卡),对他们实行挂牌管理,印制了统一的考勤册和工作日志,实行月报制度,落实日考勤、月汇报、季检查、半年考核、年终奖罚的全员全程管理办法,将全年总任务分解到村,量化到人,评比到村,考核到人,逐步形成了“领导决策管理,干部包抓服务,大户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这行机制,“阶段+年终,规模+效益”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领导干部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干部在促农增收中的作用。

二、四大产业协调发展,农民增收支撑更加有力。

一是狠抓基地求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工作要求,坚持走“农户小规模、群体建小区、村镇建基地”的发展路子,示范户、畜牧小区、产业基地建设逐步推进,规模逐渐壮大。通过抓重点、抓大户、促带动,全镇养羊示范大户达到50户,养猪大户32户,养鸡大户达6户,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巩固饲养量达4300只的河口、中南两个养羊基地村,面积达1000亩的马家坪、中南两个林果基地村,面积达200亩的马峡、西楼两个中药材基地村成果的同时,新建起河口、中南、西楼、马家坪、四家村五个烤烟生产基地村,预留烟田面积达1200亩,新建起西楼、四家两个养猪基地村,肉猪饲养量达2160头。在大户、小区建设上,陆续建成了卧羊、中南阳坡两个成效显著的养猪小区,河口红旗、马家坪栗园山庄两个万只散养鸡场,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通过大户、小区、基地的连锁带动,全镇产业规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成绩,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有力的物质基础。

二是狠抓服务求发展。各驻村工作组按照“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的要求,积极帮助各村建起了产业协会,使全镇各种协会达11个,并努力使协会组织发挥“外连市场,内接农户”的服务性作用。养羊、种药是去年我镇产业发展中的亮点。今年肉羊市场价格低迷,对养羊造成了一定影响。中南、河口两个基地村养羊协会多次开会,研究对策,与镇政府出台了限制私自买卖肉羊稳定肉羊存栏的政策,并和“千百万”干部一起逐村逐户,苦口劝导,使群众明白市场经济发展的逆向规律,知道市场价格的暂时低迷期,正是成本投入的最佳期,努力鼓励大力发展肉羊产业,加大投入,并邀请技术人员指导防疫防病,科学饲养,从而使肉羊降低成本提高产出,饲养量稳中有升,达到7800只。7月份,通过两村协会的积极协调,统一有计划的组织销售,使2000只肉羊以较高的价格出栏销售。马峡村药材协会提前派人考察市场,努力维护农户权益,要求县药材公司严格按照保护价收购,今年仅水飞蓟一项,马峡村各种植户增收了50万。西楼村养猪协会积极引导农户优化品种,提高技术含量,组织村里的20多个“能人”到武关镇考察学习,使全村养猪大户达到18户,全村养猪达720头。河口、西楼、中南产业协会根据市场需求,鼓励引导群众走出大山兴产业,组织20多位群众去西安丈八沟养猪,现在已经办成养猪场20多个,饲养量达4000多头,成为该村产业发展中最具特色的项目。马家坪、河口村产业协会为帮助群众发展新的项目,组织群众去洛南县参观,返回后分别在本村建起一个万只散养鸡基地。加强技术培训是“扶贫先扶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全镇一年来,共请到县畜牧局、林业局、科技局、劳动局等单位的技术专家举办养殖、林果科管等科技培训4次,各村产业协会组织、各包抓“千百万”干部也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培训,每个千百万干部都在6次以上,象卧羊村包抓干部刘大兵、河口村包抓干部王伟等还把养猪、养羊技术印发成册,发放到群众手中。虽然,我镇各村协会组织还需不断规范运作程序,但他们在我镇产业发展中确实功不可没。

三是狠抓劳务促发展。劳务输出是我镇农民群众增收的传统项目,过去主要是上煤矿、金矿等,危险性大,民工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为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镇“千百万”工作队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全年任务分配到村,责任到干部,积极在各村成立劳务协会,不断捕捉劳务市场的供求信息,签定劳务定单,组织各村富余劳动力适时外出务工。二是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干部通过带资的方式带领农民闯市场,搞劳务。三是邀请县劳动部门进行了两次外出务工人员法律、技能培训,受训人数达400人次,提高了全镇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技能和依法维权意识,帮助务工人员从苦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四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较为准确、客观的劳动力资源状况普查,建立劳动力资源档案,为扩大劳务输出奠定软件基础。目前,全镇劳务输出人数已达5500人左右。街坊村、中南村三十几名群众在村劳务协会的组织下,已在西安大明宫参与建材生意,被当地人称为“峦庄建材城”。5月底,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曾亲自到西安看望他们,现场办公,帮助解决资金信贷、家里农活等问题,消除后顾之忧。另外,四家村劳务协会组织100多人赴西安搞货物装载,中南村劳务协会已组织全镇各村200多人远广州、深圳等沿海地区在服装、电子等正式厂家务工等都是镇“千百万”工程发展劳务产业的亮点。

四大产业的协调发展,构建了我镇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据统计,今年,全镇示范户人均产业收入达2500元,全镇人均产业收入达1020元。

三、包抓方法逐步创新,干部作风有了新的转变。

镇上把“千百万”工程当作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载体,通过包户带村兴产业,使全镇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较大转变,工作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基本实现了“干部沉下去,群众富起来”的目标。一是把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扶贫重点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两示范活动同“千百万”工程结合起来,以开发为导向,把产业发展列入各种项目实施的一项主要内容,把资金捆绑使用,充分整和项目,发挥资金的最大作用。中南村工作组将上马石重点村建设与市畜牧局包抓阳坡养猪小区捆为一体,由县扶贫局投入水泥等物资,市畜牧局提供技术支持,使养猪小区在一个月就全部建成。黄柏岔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在兴建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加强养殖、种药技术培训,推广产业示范技术,在中南建起228亩二花坎埝经济带,2006亩优质核桃园,栽植五味子1500亩,栽植山萸300亩;河口村八岔流域治理工程把林果发展作为综合治理的重要项目,规划建设以板栗、核桃为主的经济林16处1300亩。二是继续实施“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方式,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中南村包抓部门扶贫局为帮助群众发展养猪产业,投入物资建设标准化猪圈150多个;西楼村包抓部门统战部为10个养猪示范户送来优质饲料,并现场指导群众养猪达10次;中南村包抓部门市畜牧局先后3次到中南村为群众作技术培训,现场排扰解难,答疑解惑;河口包抓部门县委组织部领导多次到村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并安排干部刘江华长期驻扎农村,引导群众找项目,寻资金,帮助群众搞流域治理,修出境公路。刘江华同志自己出钱1500元帮助河口村建散养鸡场的事迹,被《陕西日报》刊登记载;四家村包抓部门县残联亲自参与市场考察,项目论证,卧羊村包抓部门公安局主要领导先后5次来村指导,并协调资金1.5万元解决两个组的人畜饮水问题和4公里的低压线路改造。镇干部中,汪家沟村工作组长白清银年过半百,仍然带头包抓,几次骑摩托车下乡过程中,由于天雨路滑,摔到了又爬起来;中南村工作组长邓续文长期驻村,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先后组织劳务输出200人;西楼村工作组长李坤菊身患重感冒,但仍然长期驻村;马峡村包村干部杨李为了该村30000多公斤水飞蓟销售,先后与20多名外地客商联系;畜牧站长王伟因病出院不久,为全镇防治禽流感操碎了心,但在4月份的一天夜里2点多,接到四家村养猪大户余新胜的求助电话,仍然不顾疲劳,立刻背着药箱出诊,挽回了余新胜家500多元的经济损失;卧羊村包抓干部刘大兵自己掏钱给群众买水泥并亲自送到示范户家中,他一人就发展养猪大户6户,猪饲养量达120头,使群众感激涕零。

四、努力利用各方合力,为民办实事力度不断加大。

中药协会工作计划范文5

(一)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全镇1—3月实现GDP16908万元。1—3月完成财税收入172.8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30.07%。其中:国税完成:104.69万元,地税完成68.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38万元。

(二)招商工作取得新突破。工业集中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1-3月招商引资完成1700万元。目前,今龙头实业、誉寰门业、嘉顺印务、鹏浩化妆品等九家企业已在集中工业区入驻。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入驻企业顺利开工。今年第一季度,我镇招商引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已开工建设项目9个,即将开工项目2个,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项目5个。即将开工的项目即群乐金属制品和星明食品厂房建设项目。

(二)农业结构重点调整,农业生产开局良好。一是以“公司加农户”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为加快全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打造“工业新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镇党委政府强化措施,全面实施了富民工程。在具体工作中,镇党委、政府不搞强迫命令,注重从示范、培训、服务上做文章,有力的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以江中源食品为龙头,实现公司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并邀请县农业局、县经科局到现场为农户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步伐,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一是胜利路等工程建设,将积极优化投资环境。胜利路工程预计10月即可完工。二是进一步搞好了城镇规范化管理。坚持城镇建设“一支笔审批,一张图建设,一个样设计”的总体要求,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杜绝了乱建、滥建行为。完成省道101线场镇段沥青混泥土路面硬化。三是中金快速通道段已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4月竣工。四是积极配合做好成德南高速路建设协调工作。

(四)财政税收工作。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围绕财政抓经济的思想,以财源建设总揽工作全局,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基础财源,壮大骨干财源,培植新兴财源,发展后续财源,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的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3月份全镇财政收入达172.09万元,同比增长5.3%,其中国税104.69万元,地税68.2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继续改进措施,不断完善计划,使下一步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强力推进工业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

认真贯彻落实项目攻坚、产业提升、突破开放年活动,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镇”战略,以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依托,以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为切入点,以打造工业新城为目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以工业带动其他产业的科学发展。

我镇工业集中区年已正式入驻的企业9家。龙祥陶瓷和雅仕嘉家具已正式投产;江中源食品预计6月底前投产,预计12月底实现产值4000万元;嘉顺印务、鹏浩科技2家企业预计9月底前投产;誉寰门业、鑫成包装、今龙头和寿益冶金4家企业预计12月底前投产。在土地指标和资金保障的前提下,镇党委、政府决定,年将挑选部分投资实力强、亩平产量高、财税贡献大的优势骨干企业入驻。

一抓规划。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兴隆工业新城一体化发展规划,根据我们掌握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二抓基础。按照“一年起步、两年变样、三年见效、五年升级”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一是完成村1、2、3、4、5、7社和村8、9、10社共计2089亩的征地和拆迁工作;二是完成B段道路延长线和胜利路一期建设工程;三是在4月30日前完成中金快速通道段的征地拆迁工作;四是力争开工建设健康街2400米道路、胜利路二期800米道路及二街800米道路;五是开工建设工业集中区二号安置点和三号安置点工程。六是做好中金快速通道段工程和胜利路一期工程协调工作;七是做好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协调工作;八是做好工业集中区一号安置点工程建设协调工作;九是参照南华模式完成青云公墓建设工程。到年底,工业集中发展区产值力争达2亿元、企业总数达20家,解决劳动力2000—5000人。三抓管理。以园区为载体,以规范管理为抓手,狠抓园区公益设施和项目施工建设管理。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督促入驻企业必须按规划、规定审批投资强度、建设时间,按要求规范建设,确保园区的规范化。四抓招商。以落实开放突破年为目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采取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深化优质服务、保姆式服务,在招商选资上下功夫,挑选投资实力强,财政贡献率好的优势骨干企业入驻园区。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中源食品有限公司建设蔬菜种植基地为契机,采取公司加协会加农户模式,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把书房村建在统筹城乡示范点。坚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狠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一强基础。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核心,大力实施道路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三大工程”。年,建成通村水泥路20公里;完成10个提灌站新建、10个提灌站改建,整修支沟斗渠12千米,新建、整修塘堰60口,着力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大力提高机耕、机播、机收、机械植保等农机作业水平和作业能力,着力改善农机装备状况。二调结构。围绕工农互动,突出农业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全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小家禽、食用菌、花生、中药材四项优势产业。到年,畜牧业通过广东温氏集团种鸡场带动,使小家禽年出栏达到100万只;地膜花生规模达到4000亩以上;食用菌年生产规模达到4000万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300亩。积极支持江中源食品有限公司、温氏种鸡场、大川天然物有限公司3家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引进花生、食用菌加工企业。三拓机制。结合我镇实际,大胆创新,拓宽渠道,形成合作模式的多样化、普遍化。大力推广公司加农户的新型合作模式,强化产业链,实现农户的增收。

中药协会工作计划范文6

新阶段扶贫开发纲要实施以来,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扶贫开发工作会。衔接我县《20112020年扶贫发展规划》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县扶贫办袁主任传达了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了2010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对今年扶贫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请大家务必按要求抓好落实。四个乡镇分别从规划编制、项目实施、两项制度衔接的角度作了经验介绍,值得大家借鉴。为进一步提高“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扶贫开发水平,确保全县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结合县情讲三点意见,供参考。

一、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紧迫感,准确掌握形势。

县抢抓新阶段扶贫攻机遇、大干快上各类建设项目、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重要一年。各级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为重点,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呈现出力度加大、方法创新、效果显著的特点。一是抢抓机遇,主动反击,争取项目资金非常有效。被列为全省“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试点县和“整乡推进、集团帮扶”试点县,累计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4000万元。二是扎实工作创新方法,多措并举,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效果显著。以整乡推进为平台,聚合资金,整合项目,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增收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坚持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近年来,肯定成果的同时。随着农村低保政策全面实施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逐步加大,局部乡镇和部门认为扶贫工作压力减轻了思想上有所放松,工作力度上有所减弱,淡化、弱化扶贫工作的倾向有所抬头。二是对国家和省扶贫思路改变后学习不够,理解有差距,尤其是机改后,扶贫部门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来自方方面面,有的原来从事过扶贫工作,有的新手,对扶贫工作的重点、着力点、项目申报的顺序、项目监管和实施的要求不明确,急需强化培训。三是局部乡镇重扶贫项目争取、轻项目管理,有的乡镇虽然启动了建设项目,但推进速度缓慢,有些地方对已建成的项目管护利用措施落实的较差,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四是少数乡镇和部门无法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形势需要,工作的方式方法简单、老套,措施针对性不强,无法有效调动群众参与、支持扶贫工作的热情,扶贫效果不理想。五是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完善,尤其是一些乡镇负责扶贫工作的领导和干部业务不熟,对项目资金的运作顺序缺乏了解,两眼一抹黑”致使资金报账拨款严重滞后,影响了项目的进度。

如何认识并定位我县十二五期间的扶贫开发工作,面对这些问题。个人觉得必需认真掌握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县的绝对贫困状况决定了扶贫工作在县的临时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二是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县已进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列入山区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这必将赢得国家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三是国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中央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国家投资将向西部民生工程领域倾斜,政策扶持力度将会越来越大,这必将为我更广的领域内获得更多的支持提供了历史机遇。四是省人大傅传耀主任挂帮我县,通过前期调研并向省长汇报,得到省长批示,将从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教育等方面给予我县倾斜扶持,这必将为我加快扶贫开发步伐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证。五是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一些有效措施和好的经验。整村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管理使用、农业综合开发和实施扶贫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及“大扶贫”格局的初步形成等方面都得到省市扶贫部门的认可与肯定,这必将为加快推进扶贫工作提供坚实的工作基础。六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加快脱贫作为十二五全县的主基调,这更是扶贫开发的主基调,扶贫开发目标是什么?就是加快脱贫。扶贫开发目标如何实现?就是高速发展。只要扶贫开发目标实现,就能做到也才能做到跨越进位。

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不只要干,而且要大干,快干,好干,丝毫不容懈怠。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全面抓好落实,基于以上理由。确保完成扶贫开发各项目标任务。

二、着力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努力开拓创新。

消除2万人绝对贫困现象。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今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和茶叶、野木瓜、方竹、核桃等产业化扶贫项目;加快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建设;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00人。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突出农田水利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重点,采取抓点示范、点面结合,齐头并进的方法,全面推进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想特别提醒大家的要抓住中央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有机对接,力争通过两三年的努力能基本解除水利设施的瓶颈制约。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农户人居环境治理上,围绕县上提出的沼气“4321建设模式,下功夫解决主干道沿线和农户集居地环境脏乱差问题,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住建部门要依照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搞好村庄规划,国土部门要督促农户建新必须拆旧,严格执法,提高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同时,要抓紧做好2011年验收项目自查自验工作,关键是要抓紧整理和完善工程技术措施和档案资料、全力做好迎验准备,确保顺利通过省市达标验收。同时,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工程永续利用,正常发挥效益。

(二)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破解群众增收难题。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农业农村的各项工作都要突出增收、服务增收、保证增收。要把扶持产业发展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依照全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以茶叶、野木瓜、方竹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以肉牛、大鲵为主的畜牧水产业,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以白芨为主的中药材,积极发展烤烟、蔬菜等产业,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农户发展,不时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坚持把产业项目培育作为重点,县扶贫办要从小额信贷扶持、财政补贴扶持、互助资金协会扶持和技能培训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扶持方式上,要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产业园项目为重点,优选增收项目,尊重群众意愿,统一扶持到户;扶持形式上,要以财政贴息和财政补贴为主,进一步公开办事流程,简化扶贫贷款审批顺序。无偿扶持项目要以乡镇为单位控制规模、深入考察、严格审批,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放大效应。要扩大扶贫互助资金覆盖面,切实发挥贫困村“自助银行”助农增收上的积极作用。

(三)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以增强致富技能、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完善机制,多措并举,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其致富本领,不时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最近媒体报道不少地方又出现了民工荒”其实这种现象反映的一个方面就是民工的劳动技能问题,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提升群众劳动技能迫在眉睫。为此要充分利用职教平台,整合农培项目,结合我县优势产业发展项目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培训专业,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严格落实培训补助,积极动员贫困群众参与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技能,为贫困群众贫困地区以及建设劳务经济强县打下基础。同时,要选择一些有条件的乡镇,进一步加快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建设,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拓宽群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提高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身手。

(四)以社会扶贫为平台。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积极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争取扶贫投入、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县在整合资源、集中使用”方面发明了不少成功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要继续坚持推广这种做法,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多方参与、多措并举的社会扶贫新格局。部门帮扶上,坚持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联乡包村扶贫责任制,各参扶部门和单位要将扶贫工作列入本单位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做到真帮扶、真投入,坚决杜绝“平时不管不问,过节走访慰问”走过场式的扶贫,给贫困户送钱、送物的同时,久远考虑协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方式方法,更多地在助农增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为贫困群众出主意、想办法。企业扶贫上,各部门及相关乡镇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动加强与帮扶企业的衔接与联系,抓紧确定牵头责任人,共同商讨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帮扶项目,尽快推进落实到位。县扶贫办要切实发挥牵线搭桥作用,为帮扶企业提供工作便利条件,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援助。社会扶贫上,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扶贫工作、关注扶贫事业、投资扶贫开发。加强与在外工作的籍人士的联系,充分发挥其为家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出策、出资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与国内外各类捐赠援建组织的工作协调,搞好牵线搭桥,吸引更多的扶贫资源流向,投入的扶贫开发事业。同时,县扶贫办要加强与考核办的沟通,进一步完善帮扶效果考核评估方法,加大对县级包扶部门单位联乡包村扶贫工作的考核力度,着力提高帮扶效果。

(五)以强化资金监管为重点。去年以来正在建设的项目和今年即将下达的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总量将超过亿元。资金总量大、项目覆盖范围广,合理、规范、平安地管好用好这笔资金将直接关系到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效果。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县扶贫办要按照县上的统一部署,会同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我县2005年以来所有的财政扶贫项目和资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严肃查处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各类违纪违规行为,此项工作,既是对“十一五”期间全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一次全面清查,也是为做好“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打牢保障基础。各乡镇务必要积极配合,确保专项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方法,按规定的顺序和要求管好项目、用好资金。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和人居环境治理项目由乡镇统一组织实施,扶持增收产业项目和贫困人口技能培训项目由县扶贫办统一组织实施。项目审批下达后,任何部门和乡镇村绝不能随意变卦调整项目。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每一个扶贫项目,都要有实施方案、资金兑付公示、项目验收演讲和工程审计演讲。要严格按照“项目随着规划走,资金随着项目走”要求,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须报经项目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后,方可实施。针对当前乡镇扶贫项目资金使用中存在报账滞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县扶贫办要加强与财政局的合作,采取乡镇财政所设立专户代管记账的同时,加强对扶贫专干的业务知识培训,尽快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要继续坚持推行“阳光工程”实行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投入效益“三公开”严把报账审查关和档案资料关,保证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账目资料规范完整,切实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以项目带动为推手。强化领导,安排经费,抽调专人,制订外乡镇的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具体工作在下午的培训会上将作安排。

三、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继续坚持县委、政府统一领导。乡镇实施,社会参与的扶贫协作机制。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扶贫项目,统筹干部力量,落实包抓责任,按设计标准、计划进度、工程质量要求推进到位。各乡镇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坚持扶贫工作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二)整合资源。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依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根据重点贫困村建设总体规划,严格落实项目衔接制、资金捆绑制、驻村包抓制、跟踪督查制的工作机制,将项目和资金集中投向贫困村,确保发挥最大效益。今后,凡是投向农村的资金都要向贫困村、连片开发试点村等重点区域集中,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整合项目,相关部门要不打折扣地坚决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