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范文1

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习俗:1、贴春联;2、守岁;3、放鞭炮;4、拜年。

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一种怪兽就叫做“年”,体形象狗,每到现在农历大年三十的时候出来作乱。很多人受其侵害,人们一到每年这个时候都非常的害怕,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后来发现年怕爆竹爆炸时的声音,所以每到它要出来的时候人们就放爆竹吓它,叫它不敢下山害人。所以,人们就可以平安的度过这段时间了,而且由此就把这段时间叫做“过年”。

关于元宵节的。

古诗: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习俗:1、赏花灯;2、吃汤圆;3、猜灯谜。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范文2

【关键词】音乐 乐器

《中国音乐词典》关于“十番鼓”的条目记道:“民间器乐乐种,历史上曾有十番鼓、十番萧鼓,十番、十番笛等多种称呼。据明代余怀《板桥杂记》与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十六世纪初已在江南一带流传。所用乐器有板、点鼓、同鼓、板鼓、云锣、笛、萧、笙、唢呐、椰胡等。”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介绍:“十番鼓流行于江苏,明代已有。”吴钊、刘东升的《中国音乐史略》书中讲道:“到明万历年间,又有一种叫‘十番’的器乐合奏出现(《万历野获编》)。万历以后,‘十番’在江南地区相当流行。”《辞海》的“十番”条目写道:“俗称‘十番锣鼓’,民间器乐的一种。由若干曲牌与锣鼓段连缀而成的套曲。流行于福建、江苏、浙江等地。起于明末。……可知十番原以敲击乐为主,而鼓与丝竹合奏较晚出。”

谈及福州十番音乐的历史,人们自然会联想起在福州民间广为流传的,清乾隆初年福州举人、侯官郑洛英的那首著名的《榕城元夕竹枝词》:“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显然,一个乐种要得到民间广泛接受并且喜爱的程度,在此以前,它肯定已走过了一段漫长的从生发直至成熟的历程。因此,可以断言,在早于清朝乾隆年的很久以前,福州便有了十番音乐。

为了弄清楚福州十番音乐的历史, 我查找《四库全书》,看到元代诗人范梈在表现福州《元夕》的诗(见《四库全书》1208册,集部一四七,别集类,“范德机诗集”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中写道:“危楼向暮倚层空,故岁今年不得同,记取合沙元夕节,满街箫鼓雨兼风。”(“合沙”即指宋开宝七年,钱昱所筑福州的南夹门,见南宋梁克家著《三山志》卷之四,地理类四,海风出版社2000年版)

同时找到明代诗人徐熥在《闽中元夕曲》(见《四库全书》1296册,集部二三五,别集类,“幔亭集”卷十四)中描述道:“满城萧鼓沸春风,爆竹声喧凤烛融,三十万家齐上彩,一时灯影照天红。”(“闽中”即福州,见《辞海》)

我认为“萧鼓”,即是描写福州的十番音乐。理由有三:

第一,根据《中国音乐词典》记载,“十番”在历史上就有“十番萧鼓”的称谓。而古诗词在遣词用字上,历来讲究凝炼、“经济”,如果将“十番”与“萧鼓”两词放到诗中去比较并取舍,显然“萧鼓”要比“十番”更富有诗意,且更为生动。因此,作者在诗中完全有可能将“十番”二字摒弃,而用“萧鼓” 来替代和涵盖“十番萧鼓”的称谓。

第二,两位分别出自元、明两个不同朝代的诗人的诗作中,都对同一地域(福州)、同一节日(元夕)、同一音乐(萧鼓),进行生动的描述,说明该音乐在当时的福州民间已很固定且很流行。另外,它在跨越一个朝代也未消失,说明该音乐具有延续性及强大生命力的特征。而从两诗所描述的宏大场面,也远非仅萧与鼓等一两件乐器演奏所能企及的,何况萧的音量非常小。因此我认为,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运用 “萧鼓”一词所要表达的,应是具有一定乐器数量和演奏气势的乐种。(“十番”的乐器配置及风格特点与诗的意境吻合)

第三:从南宋梁克家所著的《三山志》,以及其后的多部反映福州的志书中记载, 福州民间在元宵节时舞龙灯、闹花灯的习俗,早自唐宋以来便已形成。据现尚健在的著名福州十番音乐老艺人陈英木追述:“福州的十番音乐,最早是由为舞龙灯伴奏的打击乐逐步发展起来的。历来,福州元宵时舞龙灯时,必伴有‘十番乐’的演奏”。如今,在福州城乡闹元宵的民间踩街队伍里,还保留着这一民俗传统。

我们将舞龙灯与“福州十番”在民间闹元宵中必不可少、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与两诗中所描述的福州元宵时的“萧鼓”场景相联系,再综合串连上述三点进行综合逻辑分析,便不难得出:诗中的“萧鼓”,即为福州“十番”的推论。

若该论点成立,便可由此得出两点看法:一、福州的十番音乐在起始年代上,要早于那些起始于明代的其它地方的十番音乐;二、将《辞海》以及有关音乐史书界定的“十番音乐产生于明代”,至少往前推移了一个朝代,“十番音乐”应是产生于元代,或可能还要更早些。

我从分析元代诗人范梈的生平看,他写《元夕》诗的时间大约在元代的延祐年(1314年)前后。(见《四库全书》1208册,集部一四七,别集类,“范德机诗集”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很显然, 范梈笔下所描绘的福州城那个“满街箫鼓”的年代,还远非是福州的十番音乐真正的“肇端”。我认为,它还应产生在比该诗作所诞生的时间更为早些的年代。因为一个乐种不太可能初露“端倪”时,便形成“满街箫鼓”的态势。在此之前,它还应有一段不短的“蜇伏期”,即一段从生发、演变、成形、直至成熟的时间过程。

总之,对福州十番音乐“追本溯源”的工作还尚未终结, 还需我们花

大力气去继续挖掘和寻找到更多的、年代更为久远的、具有说服力的史料及文物等来作为依据,加以科学地分析论证,直至探寻到它真正的起始年代为止。

参考文献:

[1]《四库全书》(第1208册、第1296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3]《三山志》(宋)梁克家著

[4]《中国音乐辞典》中国音乐艺术研究所编

[5]《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杨荫浏著

[6]《中国锣鼓曲》李民雄著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解读;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22-0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诗,产生于唐代,流传至今,经历了岁月的蹉跎,喜爱它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不论男女,无论古今,只要是生活中经历了离亲别友、背井离乡,人们都会在思念之中,轻轻地想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古往今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好诗佳作数不胜数,为什么这首诗能够广泛地得到大家的认同,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底?品读本诗,我们是否应该再去寻找一个崭新的角度,从而获取更多的文学价值。

一、“佳节”之论

中国的节日有很多,在诗人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期可能更多(因为有些节日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了),如今能称作“佳节”的,起码还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情结所系,可是,作者在题目中却明明白白地以“九月九日”标示出佳节的指向,于是,有一个问题就产生了――作者为什么在重阳节才会更加思念家乡与亲人呢?

来看一看本诗的写作背景,十七岁的作者才华横溢,为了谋取功名,他背井离乡,只身一人来到繁华的长安。一方面,繁华的对当时正热中于仕进的年轻诗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长安越是繁华,茫茫人海越是热闹,这个少年游子就越感到孤孑无亲。在这样的生活中,诗人肯定会无数次地想念家乡和亲人,任何节日都可能成为他深深想念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最真实的内心写照,这里的“佳节”应该是那些所有让诗人悄然动情的节日,可是,作者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在重阳节才格外凝重呢?那些比起重阳节更为悠久更加热闹更能凝聚骨肉亲情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为什么没有让他写出流传千古的佳句呢?而那个佩带茱萸的节日却为什么能够激发起年幼诗人如此强烈的创作灵感?此处,这个重阳节的魅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在中国大地上燃放多年的爆竹、甜甜蜜蜜的元宵,包括那轮皎洁的明月

选在重阳节写作,或者说在重阳节作者产生创作激情,也许并非偶然,我们是否应该抛开王维的思乡之情,从他的情致爱好来考虑,考虑那个佩带茱萸的重阳节。

二、关于茱萸

在客观世界里,“茱萸”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在诗人的故乡,在重阳节,“茱萸”又代表了什么?在诗人的内心世界,“茱萸”留下了什么印象?在那个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美酒飘香的日子里,为什么诗人只对茱萸情有独钟?

通过查资料我们了解到,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三国魏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因此,人们又送给茱萸一个雅号――“辟邪翁”。唐代,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除了避难消灾,佩带茱萸也表示一种怀恋之情。

我们是否就可以这样理解,茱萸,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就是一种健康、吉祥的象征。而“九”这个数字,在古代中国人眼里包含着永久的意思。在九月九日,佩带茱萸,表示人们对于健康、祥和生活的永远的向往与追求。

可是,盛极一时的大唐长安,在重阳节日想必人们也会遍插茱萸,那诗人为什么还要对家乡的茱萸进行深情的遥望呢?

三、走近王维

一个能诗善画的人,一个多情善感的人;

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一个特殊伟大的人。

王维能诗善画,多情善感,具备了一个优秀诗人的才智与情感。在保留下来的四百多首诗中,最能展示他艺术才能的,是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东坡志林》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在山水诗作方面卓越的艺术成就,使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这个在盛唐时期蛮声诗坛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也经受悲欢离合,远在异地他乡,他同样孤独寂寞。每当夜深人静,他也会思念家园,他有着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具有的基本的情感。但他同时还是个诗人,他又有着平常人所不具备的表达情感的特殊能力,他会写诗,他能用28个字表达出心中的无限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不下千千万万,但却再没有第二首诗能与本诗相比,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被人们吟诵了一岁岁、一年年,其艺术魅力亘古不变,历久弥新。就王维个人而言,这七个字所饱含的深情与文学意义也已经超过了那四百多首诗的总和。

于是,我们再来仔细端祥王维,重新品味这诗中的味道,才发现王维的伟大之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敏感地捕捉到了游子心中那一瞬间升腾的情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抒发的时光易逝、故乡难回的感慨;“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也只以来日的欢聚衬托今天的孤独……如此这些,都是从个别角度来表述思乡之情。只有王维,也只有王维,那个既能概括雄奇壮阔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刻画自然事物,既具有向往开明政治的热情,又享有隐居生活的闲情逸致的人,才能够把个人的思乡情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整合在一起,从节日――这个最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的文化现象人手,揭示出人性的共同特征――每逢佳节倍思亲!

无论大江南北,无论春夏秋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都会有自己的节日。节日是什么,节日是历史文化的延续,是精神文明的传承,是民族特点的浓缩,是个人情感的归依。那个在作者心目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重阳节,最能让作者品味出诗情画意的重阳节,早已在作者心中滋生出无限眷恋之情,无论何时何地,久久挥之不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阳佳节,在自己的家乡,那些茱萸不只插在了兄弟们的身上,也深深地插在了作者的心中,那种健康、吉祥、而又团聚的生活是作者永生永世都难以忘却的(当然,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向往的;当然,这也是任何一个健康人都向往的)。所以,即使长安城内人人插茱萸,遍地是茱萸,也难以替代家乡的茱萸家乡的人,因为,作者爱的不只是那种开黄花结红果的绿色植物,想的不只是家乡的某一个兄弟,而是在九月九日那么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里与亲人一起祈求幸福。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王维在本诗中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包括一种对于健康、吉祥、团圆生活的思念与渴望。

王维抒发的是个人情感,但当这种情感与传统节日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使每一个阅读者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思想震憾与情感共鸣,唤起他们对于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的思念之情。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范文4

2021重阳晚会观后感1

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一想到这个节日,我就会想到我的爸爸妈妈,因为九月九日重阳节是长辈们的节日,所以今天我要给我的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今天我去找妈妈去给她洗脚的时候,看见妈妈从卫生间里端出来了一盆洗脚水,然后妈妈就说:“今天不是过九月九日重阳节吗,所以说我要给你洗一次脚,给你洗完之后,我还要给你爸爸洗一次,要不他又该说我不给他洗脚了。”我听完之后就对妈妈说:“今天是9月9日重阳节,可是这个节日是你们大人的节日,不是我们小孩子的节日,六月一日儿童节才是我们的节日,所以今天应该是我给你和爸爸洗脚。”妈妈听完之后很感动,因为这只是我第一次给爸爸妈妈洗脚,我给妈妈洗完脚之后,就去爸爸的工作室里面找他了,我看爸爸还在工作,我就没打扰他等他工作完成了之后再给他洗脚,可是我等到了晚上,睡在了地上,我的旁边还有一盆洗脚水,爸爸看到我之后就把我叫了起来,说:“赶快去你的自己床上睡,不要在地上睡,要不会着凉的。”爸爸说完之后我就对爸爸说:“爸爸不是,我也不想睡到地板上,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你们大人的日子,所以我要给你洗洗脚,看你这么忙,我再帮你捶捶背吧。”我给爸爸洗完之后,爸爸就让我回床睡觉了。

九月九日重阳节我过得很开心,我还为爸爸妈妈洗了一次脚,我的`爸爸妈妈也很开心,他们还都说我长大了,懂事了。

2021重阳晚会观后感2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是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2021重阳晚会观后感3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

记得上一次的重阳节,我们学校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走在路上,人们统统将目光投向我们,好像在看“新新人类”似的,他们纷纷议论,“这群孩子是去秋游?”“他们怎么不上学啊!”“这光吃水果怎么够啊,一个中午能吃饱不,这些孩子家长也真是的,秋游都不知道带点好的上。”我的心里感到愤愤不平,难道没人知道是重阳节吗?这架势一看就是去看望老人的啊!唉,重阳节!人们都忘了吗?

《三字经》里说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生下来性格都是善良的,但渐渐地,后天的养成使人们差距越来越远。我们现在的好习惯都是由父母公婆养成的,但如今的社会,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这都是大家渐忘中华传统文化而造成的。

又一个九九重阳节来到,我去滨江路转悠了一圈,希望能看到和重阳节有关的事情,哪怕只有一点点,可是没有。我大失所望,难道重阳节真的已被人们忘却了?正准备失望而归,没想到,惊喜出现了,一个大约五十岁的叔叔搀扶着一位老奶奶向我走来,“小朋友,帮我和我妈妈拍个照吧,谢谢!”我拿起手机,仔细认真的调整好角度,手机的方框里,一位叔叔和一位奶奶,扬起灿烂的笑容。我欣慰不已。

重阳节,是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铭记在心,不该淡忘!

2021重阳晚会观后感4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年节”。可是,你可知道它的来历?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做重阳,也叫重九。据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始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并沿袭至今。历来过重阳,都是以登高望远笑傲人生为主题,民间多开展一些登高、爬山、郊游、品酒、赏菊、书法、作赋等活动。自从1988年我国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年节”,使农历“九月九”成为我国法定的老年节后,每逢重阳,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通过组织的形式组织老人过节,形式虽然不一,内容却基本相同,大体都是组织老年人座谈会,对老年人进行慰问活动,自此很少看到有开展传统的重阳文化活动的了。

重阳节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些个节日都有很重的文化份量,都有她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定的文化渊源,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元素。重阳节的文化背景和渊源深刻而悠长,登高望远,品酒赏菊,吃重阳糕,这些都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仅以一个敬老显然不是重阳节的本质和内涵!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节日的文化氛围却在逐渐淡化,除一些特殊的阶层或群体还能想到这些传统文化的名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节日的文化元素已开始渐渐被遗忘,以至出现有韩国人把端午节拿去申请为该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荒诞,而笑话的背后难道不是我们背弃了传统文化后的一个痛心疾首的教训么?

如果继端午节被端之后,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这些文化名片再被人家拿去申请为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那我们中华文化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要被人一锅端掉,真要那样,我们怎么去对我们的子孙进行五千年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拿什么让我们的子孙信服我们有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诚然,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相比整个中华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比敬老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重阳节不等于敬老节,敬老只是重阳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近年来,外来文化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争夺较量不止,并且外来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多的取胜于我,在向我们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太多的好处。我们传统文化这最后的堡垒如果也被攻破,那时,我们就失去了支撑民族意志的精髓和脊梁,就失去了民族的沧桑与尊严。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非要有她的一种精神,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内涵深刻、底蕴深厚的精神,是能够扛得起千年文化和亿万人民的精神。

因此,重阳节,我们不再应该仅仅把她当做敬老节,而要将她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到现代人丰富的文化生活中,过出她的现代意义,过出她的本质内涵,让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扛起千年文化和现代文明。

2021重阳晚会观后感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到这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熟悉的诗歌又回荡在我的心田。

你知道这个有着千百年历史的重阳节是什么来历吗?嘿嘿,告诉你吧,传说古代的时候,河里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青年桓景看不下去了,就去找仙人拜师。待他学成后,驾着仙鹤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酒。妖魔受不了了,败下阵来,被少年一剑刺死了。后来,这天就被叫做重阳节,不少人家都有登山,赏菊等习俗。我今天也随了一把“潮流”——登山。

葱郁的树林间挂着一轮金光闪闪的太阳,下面是肥沃的土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这就是我。我在林间窜来窜去,恨不得把整座山都照下来,买下来,把它永远留在我的印象中。鸟儿还在枝头欢迎我的到来呢,他的歌声随着丝丝阳光从树与树的缝隙间传下来,那么清脆,那么响亮。让我也想与他高歌一曲,表示我此刻的欢愉。花儿与我一起跳舞,无论风雨多么残酷,无论阳光多么刺眼,我们都用笑脸迎接他们。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范文5

小班中秋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

⒈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⒉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制作水果拼盘,月饼拼盘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⒊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⒈水果、月饼家长提供。

⒉呼啦圈、气球若干个。

⒊一次性水果盘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1、介绍中秋节的

第二环节:亲子其乐融融

1亲子游戏: 蜈蚣散步

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举行运动会,蜈蚣报名参加了赛跑。一大早蜈蚣妈妈就把小蜈蚣从床上拉了起来,叫他吃好早饭后赶到比赛现场。说完妈妈便到屋后菜园种菜去了。好半天,忽然听见小兔在喊:蜈蚣,蜈蚣,比赛快开始啦!你怎么还不去呀?蜈蚣妈妈想着:这孩子跑到哪去了?推开门一看,可把她吓了一跳。原来小蜈蚣在忙着穿鞋呢。他的脚太多太多,穿了好半天都还没穿完。

目的:锻炼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准备:给孩子看蜈蚣的图片,让孩子知道蜈蚣走路的方式。

1、由孩子做排头,家长将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2、随着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长向前行走,脚步要协调,不能乱。

提示:可以多叫几个家庭成员一起参加。

再念一首儿歌:一百只脚的小蜈蚣,穿起鞋来不轻松,不轻松,快用功,赶紧上路急匆匆

3亲子制作水果拼盘和月饼拼盘

按六个家庭为一组,利用自己带来的水果和月饼合作制作水果拼盘和月饼拼盘。并且和幼儿一起品尝。

第四环节:放孔明灯,活动结束

小班中秋活动方案二设计意图:

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的孩子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总体活动: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中秋节的来历。

2.幼儿的科普知识,月食,与影像知识。

3.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时间:中秋节当天下午14:30----17:30

活动环境: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的环境布置。

例如:

1、主题墙的设计,剪刀、彩纸,剪出月亮、月饼、小兔子等的图片粘贴在主题墙上。

2、月饼盒、酒盒、化妆盒等废旧盒子与红色绳结制灯笼,悬挂在教室与室外。

道具: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其它: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活动过程:全园孩子参加,自愿报名的选择活动的项目。

活动一.美丽图,我来画

活动:让孩子用绘画的手法表达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教师事先中秋的图片贴、挂在教室。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班级的中秋环境创设和优秀美术作品

2、幼儿理解并选择不同的材料美术创作(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

活动,供老师们参考:

1.类型:水粉画:水粉颜料、调色板、排笔、水粉纸、清洗颜料与画笔的小水桶。

2.类型:水墨画:宣纸、墨汁、毛笔。

3.类型:黏贴画:颜色的纸片、旧布头、树叶、等物品用胶棒粘贴在底板纸上,粘贴出美丽的画面。

4.类型:蜡笔画

工具:油画棒、白纸

5.类型:彩瓶新衣

方法:将瓶子外层图上不同颜色的水粉,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画,也可在瓶口处系上丝带装饰

6、类型:添画:教师可图画的半成品、画笔

7、类型:手工折纸:成品、过程图(需家长和老师的)

8、类型:拓印:小印章、印泥

9、类型:砂纸

10、类型:陶艺:颜色的泥,烤箱

注意:

1、每种最好都几个漂亮的成品,供幼儿参考

2、如感觉有难度,可请老师或家长帮忙

结束后,教师帮助幼儿将作品写上名字,分类展示在教室内,最后幼儿可将作品带回家。

活动二.小故事,大家讲。

活动:

1、过程中亲子互动,家长的认识。

2、孩子讲故事培养幼儿自信、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

故事内容:提前两天教师给讲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中秋节的小故事。

舞台布置:凳子摆放为半圆形,中间为幼儿讲故事与表演的区域,小区域背景可用幕布上面粘贴快乐迎中秋之类的标题,还可用纸板剪贴出月亮、大树、星星摆区域背景。

参考图片:

服饰:教师为表演幼儿小兔子、月亮等头饰;魔法棒、魔法衣等(可让幼儿身穿魔法衣、手拿魔法棒讲故事,以幼儿的表演欲望)。

活动过程:

1、教师整体讲解这次活:动的要求、及意义,宣布开始,并做活动的主持人

2、每位幼儿轮流上台讲故事。

3、可以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幼儿排演成情景剧,情景剧的表演和讲故事可以穿插着,提前好道具和服装,小演员要画好妆,舞台可以是讲故事的舞台。

活动三.学科学,懂知识。

活动:

1、开发幼儿的力与艺术想象力

2、培养手指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模仿能力;

3、幼儿科学小知识。

活动:

道具:投影仪/手电筒,白墙/幕布,月亮图片,抠画出嫦娥形态的纸板;灯泡,气球(大、小各);整间教室都要遮光。

知识:熟悉物体、动物的轮廓形状。

活动时注意:

1、要尽量安静;活动室内很黑,请幼儿不要乱跑以免磕伤;

2、活动室的空间要求:所有人后,还可以有足够的空间自由活动,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分批。

活动过程:

奇妙的手影

教师幼儿用小手做各样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手影游戏的兴趣。教师故事让幼儿的想象能力故事手影。

例:故事《可恶的大灰狼》

一天,小动物们在大森林里开联欢会,孔雀表演着优美的舞蹈,太阳公公在天空上微微笑。大公鸡为孔雀伴唱,小鹿、小乌龟等一群小动物正在为欢呼。只听嚎一声,从大树背后窜出一只大灰狼。大灰狼东看看、西瞧瞧,张开血盆大口恶狠狠地说:肚子饿得沽沽叫,抓个动物当点心。小动物们都吓得躲了起来,大森林了欢乐。

小班中秋活动方案三一、设计思考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活动中,主要丰富幼儿的以下相关经验:

1.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

2.中秋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儿歌、诗词。

3.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4.月饼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主要目标:

宝贝班、小班

(1)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知道赏月、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活动;

(2)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参加节日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2)通过歌曲演唱、传说故事、古诗诵读《静夜思》、品尝活动等了解中秋节。

中大班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范文6

关键词 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堂结构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引领他们喜欢上美术课、也为了更好促进农村学生审美素质的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努力:

一、加强与家长沟通 提高家长对于美术的认识

在农村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家长不是很重视美术这门学科,这与担任美术教学的老师极少与家长沟通也有一定关系,而加强与家长沟通也是提高家长对美术学科重视的关键。

担任美术教学的老师应积极参与各班家长会,就算自己实在无法到场,也应该托班主任向家长转达与美术学科相关的知识及要求。教学中,老师发现学生存在某方面不足时,不只向该生班主任反应,还可直接联系学生家长,在关于学生美术学科的表现与家长交流意见,这些都有益于提高家长对于美术的认识及对于美术学科的重视。家长重视这门学科,就会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学具准备情况决定这一课是否能有效开展的关键。对于农村来说,家长是否大力支持,决定着学生的学具是否能齐全。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1.引入多媒体

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利用电影、电视、录像、音乐等媒体去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把美术中美而有趣的形象巧妙设计以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我在上《茶乡四溢》这一课时,课前为学生准备了实物古香古色的茶具、flash、课件等资料。课堂由学生对“实物”茶具的观察导入,这些顿时勾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伴随背景“音乐”---《高山流水》的播放,多媒体投影上以自动切换方式展现出历代茶具作品,就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充分调动起来,避免了教师单一枯燥的讲解,而是以轻松的方式边欣赏边了解了历代茶具的发展。而后来介绍到茶具制作过程时,借纪实录象短片的形式,使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个个茶具作品产生的全过程。学生们看到茶具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真漂亮!”这堂课学生在好奇、享受、赞叹中了解了中国茶具的发展特点,感受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了茶具的制作过程。同时,丰富的多媒体增加学生对瓷器的感性的认识,陶冶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引入“新环境”

有时候,我们可以把教室搬到“室外”或者换到“画室”。 “室外”或“画室”优美的环境,让学生感到赏心悦目,能舒缓平时紧张的学习压力,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之美景,提高学生的描绘塑造能力,进而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美丽的校园》(自编)这课,我课前准备好写生的一切准备工作,上课时把学生带到校园一角,让他们以徒手画的形式把我们的校园画下来。虽然学生的画面效果表现得一般,但是这样的形式学生特别开心,因为进行室外写生,能让他们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能满足他们自由表现的欲望,而不用局限于一定的美术技法。满眼都是奇妙的事物,他们以极大的兴趣观察着一切,在绘画中愉悦自己,在绘画中表达情感。

三、教学内容丰富化

1.围绕教材内容,延伸教学内容

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围绕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主要场所还是课堂,所以如何丰富课堂教学是在教学中必须下功夫解决,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内容、重点、知识点,适时补充,链接一些其他学科的资料,增加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上次,我上《飞流直下三千尺》,当中有个环节,为了引出主题,我由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引入。让大家根据诗意去想象美景,大部分同学都觉得很新鲜。这实例告诉大家美术教学也要主动联系其他各学科,延伸教学内容,美术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美术的兴趣。

2.活用乡土文化,延伸教学内容

《美术新课标》中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在我们农村周围到处都是可供学生学习、体验的艺术文化资源:有古代留下来的古建筑物、有乡村田园风光、有民间美术特色的家乡传统节日等等,而这些文化资源在现在的城市当中几乎是呈消失状态。比如: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去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有益补充。在教学中,可通过家乡的“元宵节”划龙灯,龙灯队穿街走巷,至大户人家庭院舞龙、“参龙”,场面壮观。所以在这些节日到来的时候,我都会建议学生去观看、感受,让学生目睹节日盛况,体验节日氛围,让学生对民间文化进行审美体验,了解民风、民俗及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艺术情感,使学生产生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如《喜气洋洋》就可以结合我们家乡的特有文化来丰富教学内容。开发和利用好乡土文化这片活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培养学习兴趣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开发、实践,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不断推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我们的课堂是新奇有趣的、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有成绩时能够得到及时的鼓励,即使没有成功也能让他觉得自己一定会成功,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喜欢学习美术,做到这些,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是精彩有效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