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美术教学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美术教学目标范文1
【分类号】G633.955
作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生物,个性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还能够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塑造学生个性和提高其相应的学习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性化教学简述
作为新阶段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指的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等为依据而开展的教学方法[1]。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不仅可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学识和阅历。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教学现状,还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设计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一)明确个性化教学目标
按照学习层次分,个性化教学目标有低级、中极和高级之分[2]。其中,低级目标旨在提高学生对不同美术的审美认识;中极目标注重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高级目标意在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文化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促使个性化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学生要在课前进行相应知识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其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目标。通过明确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明确个性化教学目标有利于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对《板报设计》这一课时进行教学时,要使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心理需求等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并在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其完成的速度和时间等适当调整其个性化的学习目标。通过自我分析与思考,学生就可以设计出与其自身相适应的包括“感受美术字体”和“评价美术作品”等学习目标,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若要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其在各种生活情境中能够对其相应的情感体验有真正的领悟,必须加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此外,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为有效激发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兴趣,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和辅助工作,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等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其对美术的学习与探究。目前,在多数实践教学中,初中美术教师都是以提出问题为主要的引导方式,来进行相关的美术实践教学活动的,并且能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讲授《最后的晚餐》这美术作品时,可以安排13名学生进行一场话剧表演,并让他们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进行生动地演绎,从而突出犹大丑恶、卑劣的本质,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话剧表演过程中分析达・芬奇作画的技巧,还能够感悟到画家对善恶、美丑等的深层意境,进一步提高学生个人情感与审美的统一。
(三)因材施教,彰显个性
这里所说的“材”,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具体的美术课程教学实践中,作为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我个性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式,使其能够对美术进行自我表现和展示。此外,由于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基础不同,为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要采用线描、素描和色彩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在讲授《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这一课时时,为保证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的实现,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国画、卡通画、简笔画、水彩画或者彩铅画等方法来展现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画面。当然,也可以采用摄影的方式来展现体育活动的各种艺术情景,并能够将其精彩画面进行定格。与此同时,为有效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教师在美术课堂进行讲授时,还要注重强调作品的意境。另外,在对学生的美术进行考核设计时,教师以学生最基础的美术知识为前提,以学生所擅长的素描、国画、卡通画或水彩画等绘画手法为基础,来设计相关的美术考核,并将与之有关的考核测评作为学生的美术成绩。通过因材施教的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使W生创作出更优秀的美术作品,还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3]。换句话说,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其个性充分发挥的空间。目前,学生在自我个性发挥的同时出现了诸如暴露自身弱点和自我组织失控等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有在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基础上,才能够使美术评价的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才能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宽容与爱。比如,在欣赏罗中立的《父亲》时,通过对“父亲”耳朵上的圆珠笔、面部表情、双手和破瓷碗等的观察,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父亲”展开丰富的想象,加强学生对父亲的尊重与爱。
三、结语
总之,为使个性化教学模式能够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教师要以学生的自身特点为立足点,以初中美术课程的特点和目标为依据,制定一套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此外,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莉丽. 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3:332.
[2]吴莉辉. 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168.
初中美术教学目标范文2
【关键词】初中美术;高效教学;主观能动性
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美育学科,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提升艺术素养、训练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美术课边缘化的现状,部分教师或因主观态度的偏差,或因教学方法不当,致使美术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取得应有的美育教育效果。笔者认为,美术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优化美术教育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美术教师要把握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当前,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基本要素有三,即学生、教师、教材。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材是载体。作为美术老师,建设美术教学的高效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在教师的主导下,以适合学生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教材为载体,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内容的接受者,了解学生要全面、客观、具体,不能一知半解、糊里糊涂,更不能主观臆断、凭空猜测。了解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调查知晓学生的学科基础,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内在需求,开展美术教学。对学生了解后,才能知道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才能知道学生有哪些美术学习的基础,包括美术知识基础和美术技能基础;才能知道学生最渴望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有效乃至高效。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学生迅速适应课堂,适应老师,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这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二、美术教师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需要学生达成的学习任务,是方向,是准头。离开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肯定是无效的。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首先,教学目标要具体。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都要向学生表述清楚或者让学生心知肚明。只有学生知道了要学习什么,才能够有心理准备在课堂上投入心神专注于学习。其次,确定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检测性。学生是不是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有具体的检测标准,不能到下课了,学生感觉一无所获。同时,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不能超越了学生的接受程度,要因材施教,不能拔高。最后,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坚持美术教学的课程特点。美术学习中要实现的“造型与表现”要达成什么学习目标,“设计与应用”要完成什么程度,“欣赏与评述”要实现什么目的,“综合与探索”要取得什么目标取向,都是需要非常具体的语言和文字进行细致表述。不同的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学习内容。
三、美术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
美术课程因为没有列入升学检测内容当中,因此,很多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仅限于“画画”“涂抹”“好玩”。没有升学压力的学科,学生难以从心理上重视,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学到知识,提高能力。首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教学课件或者动画视频,让学生对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有直观形象的了解,从而对所学美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教学,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四、美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对学生的有效评价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保障。当学生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或完成一幅美术作品时,他们最期待的就是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和肯定。人都喜欢听别人的夸奖,听别人说自己的好话,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效评价,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们展现出来的精彩之处和亮点,对学生施以欣赏的眼光,说句赞赏的话,给个鼓励的表情。当然,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此外,教师还要利用学生作业和学生的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是最好的鼓励方式,如果能够当堂完成,学生肯定会更高兴。
初中美术教学目标范文3
【关键词】初中美术 兴趣教学法 实际应用
初中美术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兴趣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多个学科的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中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效果最好,促进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
1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1.1完善教学体系
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课程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甚至没有安排美术课程。学校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忽视了美术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即便一些学校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初中美术教学理应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多方面的忽视制约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完善我国初中教学体系。
1.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我国传统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授课模式,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和主置,不利于教师倾听学生的心理诉求,不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兴趣教学法能够吸引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和了解美术课程,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美术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诉求之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主动交流和互动,不断完善初中美术教学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
1.3改良初中美术教学效果
兴趣教学法囊括多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加灵活和自由,在课堂上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良初中美术教学效果,使教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兴趣教学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使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了解学生的诉求,在掌握基本美术知识的同时还能拓宽自身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2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美术课程不是考试的科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区别于考试科目的教学方式,但并不代表教师和学生要忽视该项课程的学习,相反应该更加重视该项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深入挖掘美术课程的内涵。在具体应用兴趣教学法之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了解兴趣教学法在哪个环节中应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才能结合现有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美术创作活动当中。
2.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兴趣教学法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与学生的意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许多学校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兴趣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因此学校为了更好的应用兴趣教学法,应当在听取学生意见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现代教学当中,在应用兴趣教学法时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动画、绘画、以及视频等多种教学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深入的了解美术知识,综合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
2.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认为美术课程不是考试科目就忽视了初中美术的学习,这种认识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为了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首要工作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程学习当中。针对于此教师就要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以外还能自由发挥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3结束语
初中美术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目的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价值,通过美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创造的美。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加强美术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美术创作,为我国美术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甜.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3,(31):112-113.
初中美术教学目标范文4
1.在美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美术资源相对欠缺
课程资源的概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经常提及的内容,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资源指的是单纯的课堂资源,而新的课程资源概念,则拓展了课程资源的内涵,把课程资源的概念拓展到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各种教学资源,初中美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是指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帮助的所有学习资源,其中也包括一些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帮助的课外美术实践活动。现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美术课堂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造成的,无论是课堂的美术教育课程资源还是课外的美术实践资源,其资源量都显得相对不足。
2.教师的美术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从目前来看,在相当一些学校中,缺乏专业化的美术教学人才,即便是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其相关的业务素质也未必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些教师刚刚走出校门不久,所掌握的美术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关的美术教育实践经验,因此,往往教学的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在中学,相对来说,美术教师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彼此之间在美术方面的业务交流也相对较少,这给年轻教师的美术教学业务的提升带来了客观的困难,这种状况的延续,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年轻教师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促进教师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1.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美术学习态度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在初中教学中,往往要把美术学科视为学校教学的边缘学科,因为其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学校对于美术的教育也自然缺乏应有的重视,受这样观念的影响,初中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态度也不够端正,认为美术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在思想观念上对美术学习缺乏应有的重视,这种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初中美术教育的开展,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学习的态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要进一步增加对初中美术教育的投入力度
由于一些学校对于美术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其投入的资源也就相对的不足,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初中美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增加对初中美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无论对教师相关的业务培训还是对基础的设备、资源的投入,以确保初中美术教育的更好开展,促进初中学生美术素质有效提升。
3.要突出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美术教学目标范文5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教学;有效性
裴娣娜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初中美术“有效教学”应是遵循美术学科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美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初中美术老师怎样做课堂才能“有效”呢?
一、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主要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运用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受众,了解学生应该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学科基础、内在需要等方面展开。比如,在美术的学习上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美术知识和技能基础如何、哪些内容很陌生、希望通过怎样的方式学习美术、学生希望如何评价等等问题,都是教师在课前应该掌握的。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应该具备三个"力":即亲和力、学力和驾驭力。"亲和力"主要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理解与包容等;"学力"主要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水平,一个美术教师的"学力"应反映在美术专业知识、人文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及实践习得知识等方面。"驾驭力"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则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包括教材的定位与编写思路、知识体系与逻辑线索、学习要点与提示、学习材料与方法、学习过程与评价、范例等等。因此,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充实自己、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教学流程、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
二、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但并非是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把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四个因素。此外,制定教学目标还应考虑不同学习领域,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不同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内容。在同一学习领域下的不同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其目标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可接受性。
三、课堂上要师生形成互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初中美术教学目标范文6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经验,有效性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不仅要追求活跃的气氛、丰富的信息输出,更要追求高效,只有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更应该值得我们去探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1.课堂上要让师生形成互动
师生互动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与引导下,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语言交流、思维碰撞,进而到达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这节课时,教师先导课: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古今中外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优秀的作品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对劳动的描绘上,而是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情节,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环境气氛的渲染等艺术手段,表达出画家对所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并能引发观赏者的许多联想和深深的思索,以至对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久久不能忘怀。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锻炼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才会是有效的课堂,为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中,课前要让学生初步感知要教学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每一点成功与满足。比如,在学习《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这节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带一件生活用品实物或图片。一上课,先请学生以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为例说出喜欢它的理由(从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导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接下来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例,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做提示和归纳:我们日常生活的用品应该是实用的,同时又是美观的。日用产品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也使我们在使用时感到舒适和愉快,很自然地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是设计者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接触到的工业产品,认识设计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提高我们的审美感受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以引导比较促进参与,比较是指对相关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以便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观察和剖析。在求同比较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求异比较,其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印象更为深刻、理解更为全面。当然,在进行比较时,要注意作品之间有无可比性、比较价值的大与小、比较方法的多样化等问题。要作有明确目的的比较,不作牵强附会的比较,教师不应以简单的讲解来取代学生的比较体验过程。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学生基本了解了美术作品表现性创作的方法的概念,并能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加以正确的反映。这些比较方法的灵活运用。经过反复的比较,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3.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主要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运用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受众,了解学生应该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学科基础、内在需要等方面展开。比如,在美术的学习上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美术知识和技能基础如何、哪些内容很陌生、希望通过怎样的方式学习美术、学生希望如何评价等等问题,都是教师在课前应该掌握的。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应该具备三个“力”:即亲和力、学力和驾驭力。“亲和力”主要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理解与包容等;“学力”主要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水平,一个美术教师的“学力”应反映在美术专业知识、人文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及实践习得知识等方面。“驾驭力”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则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包括教材的定位与编写思路、知识体系与逻辑线索、学习要点与提示、学习材料与方法、学习过程与评价、范例等等。因此,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充实自己、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教学流程、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
4.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但并非是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把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四个因素。此外,制定教学目标还应考虑不同学习领域,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不同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内容。在同一学习领域下的不同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其目标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可接受性。
5.要注重有效地评价
有效地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当学生的作业完成后,他们最期待的就是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利用这个有利时机,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评价一定要有针对性,体现本节课所要求的和新学习的要点。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作业质量,教师可将每次作业成绩及时登记到班级名单上,便于老师及时反馈。
6.要注重有效的教学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