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综合素质测评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综合素质测评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考评;管理;班主任
1、前言
为了更好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德育放在首位,实现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广厦学院在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中, 根据学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主导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学院“从严治院”理念,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 制定出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测评指标, 收集大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素质拓展、学业成绩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表征信息,并对其作出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学生可以通过测评的结果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增强自我行为规范意识水平, 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素质拓展,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把学生德、智、体等几方面的表现加以量化, 使评价有了客观依据, 从而减少了主观性, 增加了准确性,激励学生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2、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综合测评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可谓千头万绪。但最关键的是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综合测评方案。开展综合测评对大学生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综合测评方案就如同“指挥棒”, 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指挥棒”转, 如果综合测评方案有缺陷, 将直接影响到综合测评的效果。
广厦学院综合测评管理层分为五级管理,总院分管领导负责、学生处、分院学工办、班主任和班级德育考核小组管理的五级管理方案,以班级管理为基础,成立以班主任带领的综合考评小组,建立班级综合素质考评管理规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舒适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以“责任为重、荣誉为先、班荣我荣”为宗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发展,把班级管理落到实处,使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测评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综合素质考核制定了评分标准,分为行为规范测评、素质拓展测评、学业成绩测评等三项考核方案。
2.1 综合素质总则规定。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学生参加各类先进评比、困难补助等的依据,综合素质测评必须为“优良”。主要内容由行为规范测评、学业成绩测评、素质拓展测评三个模块构成,综合素质测评遵循分项测评和总体测评相结合,定性测评和定量测评相结合,基本表现测评与特别表现测评相结合、个人总结与组织评定相结合的原则。行为规范测评、学业成绩测评以百分制形式进行测评,素质拓展测评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形式进行。三项测评最终按照40%、30%、30%的比例折算为一个百分制综合素质测评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考评、排名、定级。为体现激励为主的原则,该测评结果最终以等级和排名的方式予以体现。评定工作分个人总结、班组初评和组织终评三个步骤进行。个人总结即学生对照测评项目进行学年小结,填写《学生学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表》;班组初评即在个人总结基础上,测评小组按照模块测评细则进行初评。组织终评即在个人总结与班组初评基础上组织最终评定,正式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报分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并向全体学生公布。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由班主任、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组成评委会,负责听取意见打分并进行具体评定。平时测评考核组成员每周公布一次考核,月底公布总分。对综合素质测评考核较低的学生由班主任及考核组长及时提醒并进行相应教育,行为规范扣分达10分/月者、或综合素质测评总分低于60分警戒线者由班主任联络家长进行共同教育,以规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学年测评不合格者,经院长办公会议审核予以劝退,毕业班学生只发给肄业证书。
2.2行为规范测评考核办法。行为规范测评分为公共道德规范、违规违纪方面、学习行为规范、卫生行为规范、请假行为规范、值日班长制行为规范。总则规定, 行为规范测评作为学生行为规范优劣的主要评判依据,学生参加各类评优、评先、推优、困难补助等,其行为规范测评必须达到良好以上(含),每学期个人行为规范基本分为100分,结合测评内容以减分为主,学生行为规范测评由班主任、辅导员负责,组成由学生代表参加的测评小组,负责听取意见打分并进行具体评定。每学期由班主任和行为规范测评副组长按照每个学生的减分情况进行排名,然后按照具体测评分情况进行评级,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学生行为规范测评各类等级比例为:“优秀”30%以内,“良好”50%以内;行为规范测评不合格者作为“试读生”处理,下学期开学时请家长来校共同教育,办理试读手续。学生学期行为规范测评分数按照40%的比例折算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2.3素质拓展测评考核办法。素质拓展测评分为身体心理素质拓展、思想道德拓展、专业素质拓展、人文素质拓展等四个方面。素质拓展总则规定,测评不设定基准分,以零分起级,结合测评内容以加分为主。每学期由班主任按照每个学生拓展加分在班级中的排名情况,先对学生的拓展情况进行评级分优、良、中、合格、差五个等级,然后按照各等级对应95、85、75、65、55的成绩进行统计,为该学生的学年素质拓展最终测评分;学期素质拓展测评分数按照30%的比例折算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2.4 学业成绩测评考核办法。测评总则规定,该测评内容主要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各课程含考试课、考查课、选修课学习成绩,测评以百分制方式进行,具体由分院教学口以学期为单位,按照专业、班级来提供学生各课程考试成绩、平均成绩、专业排名、班级排名等情况,由班主任最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实施时,每学期由班主任和学业成绩测评副组长按照每个学生的各课程考试平均成绩进行排名,然后按照具体测评分情况进行评级分优、良、中、合格、差五个等级。学期学业成绩测评分数按照30%的比例折算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3、综合测评实施的效果
实行综合测评,学生的精神面貌大大改观, 这说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德、智、体等几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学生参加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杜绝了迟到、缺席现象,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明显增加,涌现出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在处理重大政治问题时显得更加成熟、理智, 能够听从老师的指挥,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大大加强 ,学生迟到、请假明显减少,杜绝了旷课现象, 学生寝室的文明卫生状况大大改观,全班寝室积极参加“我的寝室我的家活动”,争做文明寝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同学之间能够互帮互助,相互提高,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加强,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表现出了高度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综合素质测评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为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起着一定的、积极的、有效的成果,能全面提高班级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班风,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通过综合考评,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素养和品德,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一把利剑。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陆海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大学综合素质测评总结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问题;对策
Undergraduates'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o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Li Ya-zhou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Anhui Bengbu 233000 )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and the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our society, the employer and social standards of talent have been re-position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s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importance of 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s,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sessment to help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help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to help the employers favor the selection of personnel, but the key i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In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sessment of students how to play the positive role of evaluation were discusse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Problem; Countermeasure
随着二十一世纪人才、科技竞争的加剧,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迫使现在的高等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深入研究人才培养、大学生素质开发与提高的内在规律,高度重视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的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形成适应现代教育的评价体系,顺利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任务[1]。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都走入一种“学生排斥、老师头疼、社会怀疑”的尴尬境地[2]。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思想的更新,许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在某些方面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与不足[3],导致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积极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下面就我校的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存在的问题[4]
1.量化考核内容不全面。由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某些要素很难量化,如对学生的政治表现和审美观念的考核就不能简单地用分数去评价,所以大学生综合测评数据所覆盖的范围一直不是很全面,考核内容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全面性。例如,学生干部平时的具体工作难以量化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难以用具体的数据来评价等。这就导致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最终结果相对不够准确。
2.量化考核设计有缺陷。大学生综合测评的结果是以各个分项得分加权后得到的总分数来体现的。于是,有些学生采取投机取巧的方法,通过盲目地追求个别高分项达到提高自己的总体评分的目的。量化考核设计的缺陷导致的这种现象,将不利于大学生的整体提高和自我发展。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势必会误导学生,使大学生的成长背离了综合测评的根本目的。
3.综合测评的发展滞后。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综合测评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大学生量身定制;还应该建立在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为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现实是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一旦确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是固定不变的,考核评判模式的僵化严重滞后了大学生综合测评的发展。
4.综合测评的操作不透明。对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最后得分,许多学生并不完全清楚“加分”“减分”到底来自何处。综合测评操作的不透明以及各项得分的不明确性,导致许多学生会想尽一切办法寻求加分的“来由”,从而引发了许多“关系分”“人情分”。这从根本上扭曲了大学生综合测评的真正意义。
二、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应遵循的原则[1]
1.导向性原则。综合测评是素质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它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养成与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导向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及规格,引导大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和达到的合格标准;二是各级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上。
2.全面性原则。综合测评指标内容的设计必须能够客观、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完整反映学生素质的全貌,既体现德、智、体素质,又体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性并不是把所有影响素质养成的因素全部包括,而是对评价体系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科学筛选,突出影响和反映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测评结果,既是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又是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反映。
3.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加以量化,便于考核评定,各项指标不是并列的,它们对测评分数影响也不尽相同。为了不使测评失真,应根据各项指标在测评中的地位和作用,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合理确定量标与权值。评价体系的设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这就要求评价对象之间或评价对象与标准之间的要有比较,而且评价体系力求简化,对评价信息的统计方法要简易,便于操作。
三、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指标的内容 [5]
1.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最根本的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的学习情况、思想道德的基本表现、责任感、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各种奖惩情况等等。
2.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评价学生专业素质,要注意以下两个转变:一是由单一专业知识教育向相邻、相关和文理交叉知识的转变;二是要注意学生由掌握知识水平向能力水平的转变。评价内容主义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课和选修课成绩、专业技能、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等。
3.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的重要素质。要了解学生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科技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思想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接受科技培训、参加科研、科技竞赛、发表科技论文情况,以及获得科技类获奖证书状况等。
4.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的必要素质。是指学生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具备必要的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必要的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
5.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大学生的重要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状况、体育达标状况,课外体育活动状况、参加院系运动会、体育类社团、体育类竞赛情况,心理适应能力、耐挫能力、协调能力等。
6.其他素质。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能力类竞赛、勤工助学、志愿者活动情况、参加社会工作等。并且根据本学校的特点,分专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例如,偏向文科类的专业,学习成绩占的比例相对要少一些,参加社会实践、集体活动、文体比赛、担任班级干部的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要多一些;偏向理工科的专业,学习成绩比例提高,德育和文体方面要以钻研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为主。其次,评价体系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标准。例如大一学生的评价内容要以适应大学生活、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为引导方向,大二、大三要以学习专业课、培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为引导方向,大四要以社会实践、职业目标确立为引导方向。不同年级的评价内容不同,才能使综合测评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针对特殊的专业要设置个性化的评价体系,例如文艺类的专业、体育类的专业、外语类等专业,各有其专业学习的特殊性,要根据其学习特点和未来的就业需求,设置不同于大众专业的特殊评价体系。
四、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操作原则[6]
综合测评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它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基本评价,所以广大学生非常重视。这就要求综合测评的操作必须严肃认真,客观公正。为此,在测评操作过程中要着重抓住“透”“准”两字,严格程序,严格审查。
1.“透”即透明度。一是测评办法公平,测评文件人手一册,测评标准和要求人人掌握;二是各项考核材料公开,人人皆知;三是班级学生全部参加,既是测评者又是被测评者;四是负责统计的班级测评小组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五是测评结果公开,各院系在审核后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生测评后的总积分为序,张榜公布,接受监督。
2.“准”即准确度。各院系、班级以及学生处、团委和学生会都要将平时的活动情况、检查情况、考勤情况准确记录在册,作为测评和审核的依据。各班级的测评过程必须接受监督,测评结果要层层审核,以保证综合测评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实践证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制度,在促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不断变化,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特色等,不断研究、改革、完善大学生评价制度,建立真正科学、规范、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在测评工作中做到透明、客观,使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7]。
【参考文献】
[1]张琼.试述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79-83.
[2]吴俊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许二平,姬旺华.对高校现行的大学生综合测评制度的调查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67-69.
[4]陈健.浅议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J].中国林业教育,2011(4):43-45.
[5]韦丹宁,姜珊珊,宫龙江,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2013(8):129-130.
大学综合素质测评总结范文3
一、开封大学奖助学金评定的有关规定
高校学生奖助学金是政府、高校自身、团体或个人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保障金。目前高校奖助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
我校国家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分为A、B两档,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
二、财经学院阳光评定奖助学金的具体做法
1. 制定客体的奖助学金评定认定标准
我们学院规定申请者首先必须具备资助类奖助学金相关文件要求的条件,同时结合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使用《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或三级证明评定)、综合素质测评分数、特殊情况加分等累计,确定贫困学生。
对以下情况将直接认定为贫困生。如:无生活来源和法定赡养人或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靠亲友或社会有限资助的孤儿;来自单亲家庭且单亲无经济收入、或收入较低,难以维持本人在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凭当地核发的低保证);其他不测原因(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重大疾病等)导致家庭突变的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等。
学院还充分利用学院大会、班会、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的进行宣传,让这项政策深入人心,使广大贫困学生知晓受助权利和申请条件,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及时提出申请。
2.加强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出色地完成这项工作,专业的工作队伍不可或缺。我们学院成立了以分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院部领导为组长,辅导员、班级导师等担任成员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队伍,具体负责奖助学金评定,在评定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合理、科学的评选出受助者。同时,我们会定期学习研讨,定期参加学校对奖助学金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知识能力。
3.制定规范化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程序
第一步:公布程序,学生申请。对评定工作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申请人应具备条件、申报时间、学生民主测评时间、教师民主测评时间、信息反馈时间等,同时对评定工作方法予以公开。学生向学院递交申请及相关材料。
第二步:院部初审。包括学生民主评议和学院评定小组审核。
学生评议小组学生代表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组成比例适当,一般不少于总人数的10%。根据学生提交的《调查表》和申请表书,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认真进行评议,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和等级,报院部领导小组进行审核。
院部领导小组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的初步评议结果。如有异议,应在征得认定评议小组意见后予以更正。
第三步:学校审批。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各院部公示后无异议学生名单,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4.利用综合素质测评进行奖助学金评定
学院引入综合测评成绩(详见《开封大学财政经济学院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不仅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兼顾专业技术能力、思想素质修养、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水平,实现了优中选优的原则。
三、财经学院阳光评定奖助学金所取得的成效
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使国家教育公平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爱国爱党的信念得到加强。这一举措的实行,不仅保障了贫困生的受教育权利,而且使更多贫困生得到了教育资金的支持,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教育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学院在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强化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在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的同时,加强同学们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在争取奖助学金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既关系国家教育事业,也涉及到大学生们的切身利益。虽然目前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一定可以顺利开展,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大学综合素质测评总结范文4
[关键词]新生代大学生 性格特点 素质测评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85-03
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45%,江苏基本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高等教育成功转入后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95后”,这一标签化的特殊群体成为高校主力军,与之前的几代人比,新生代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意识客观。江苏乃至全国高校正经历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洗礼,面对新生代大学生视野更开阔,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个体之间的差异更大,心理特点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素质测评激励显得很迫切。
一、新生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2013年新入学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这也意味着大学已经完全迎来新生代学生。由于新生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思想、行为,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与之前几代人的相比都有着很大差异。
以扬州某高校为例,对在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人生目标与职业生涯等问题展开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新生代大学生普遍有以下突出特征:
(一)价值观念取向多元化
价值观念在社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精神之所在。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等相互交融共生,共同影响新生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判断,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95后”新生代大学生。“95后”新生代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价值观念上已经显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元化倾向。
以扬州某高校为例,调查大学生对个人主义价值与集体主义价值、自我利益与社会责任等的价值观念。调查发现,42.2%的学生认为“集体主义原则”是我们为人处世所必须遵守的准则,15.2%的学生认为“遵守集体主义的前提是不损害自己的个人利益”,32.8%的学生觉得“没集体主义这个概念,现在都只为自己打算”。
(二)生活环境优越性
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95后”新生代大学生成长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从一出生就生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大多数又都是独生子女,因而与“85后”相比,他们这一代人生活的环境更为优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因此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度非常高。
对扬州某高校大学生生活习惯的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配有手机,近八成学生拥有电脑,35%的学生购买过数码相机等非学习必需品。在生活支出中,虽然伙食支出占据第一位,但其他新型消费形式如手机上网流量费用等所占比例大幅提高,体现了“95后”大学生消费的特性。“95后”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渠道多元化,除父母给予、勤工俭学等传统方式外,由于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奖助力度加大,有部分学生是通过奖、助学金,企业工作站收入等方式获取生活费的。
(三)心理年龄不成熟
新生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有很大好转,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比以前好,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也会更多。大多数家庭在物质方面对孩子几乎有求必应。个别学生不但不体谅父母,而且还让父母为其操心劳神,对父母、老师的劝解无动于衷。激励是一种教育手段,激励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潜能的挖掘。大学生激励机制的构建应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大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为目的。高校如何从新生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入手,针对新生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矛盾化等特征,对传统的考核标准做出更具针对性的改革,进而改进科学评价与激励机制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传统评价与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95后”学生普遍走进大学校园并接受高等教育,以江苏某高校为例,“95后”新生代大学生的比例已达到本科生总数的98%以上。由于成长历程和环境不同,“95后”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科学评价与激励机制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
以《扬州某高校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例,该《办法》曾是在综合测评基础上的奖学金、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激励机制。就该《办法》总结来看,该高校大学生素质测评奖励惩处激励机制对于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今高校评价体制的通病,具体表现在:
(一)评价模式僵化,重视鉴别、选拔,轻视激励、矫正
僵化的评价模式忽视了“95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传统的价值观念、僵化思维看待新生代的大学生。素质测评结果对优秀学生的激励效果远远好于一般学生。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社会现实下,大学生的社会身份由社会精英变成普通阶层。走上社会的新生代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社会竞争加剧、就业难度增加等难题。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对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及学习态度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这使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人的学习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学习动机表层化,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知识的真正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评价模式以偏概全,评价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传统素质测评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忽视了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个性化要求。现行的激励机制让学生感到不公平。在实践中,它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普遍性而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如在非本专业有特殊成就的学生),难以把握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与激励,无法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最终考评结果相对应的激励措施也是向全面发展的学生倾斜,个性化的激励措施仅限于极少数的特殊情况,如在高级别的竞赛中取得较好名次的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学生等,因此,极少数的激励措施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三)重结果轻过程,忽略学生的价值体现,评价效果微乎其微
公平理论指出,一个人不仅仅关心自己的收入(例如成绩、各种荣誉称号等)和投入(例如个人努力的程度、付出劳动量的大小等),而且还关心自己的收入、投入与别人的收入、投入的关系。评价与激励机制在高校大学生能力培养及高校育人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需求和特点的激励机制,应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把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各种愿望和需求与实现学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新生代大学生素质测评激励机制的优化思考
新生代大学生素质测评激励可以较好地引导和满足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行为动机,形成自我内驱力,从而朝着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根据以上对“95后”新生代大学生性格特点与传统激励体制存在的弊端的分析,本文对“95后”新生代大学生素质测评激励机制提出了如下优化建议:
(一)构建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正确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应具有多维度和多元化的特点。在美国评价内容不但涉及知识和智力,还涵盖了语言及实际操作能力、情感与态度等诸多方面。评价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有书面考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口头测试、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我们要以大学生“合格规范+个性特长”为培养目标,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在“95后”大学生科学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目的是激发“95后”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热情。在设置奖项评比时,鼓励“95后”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素质测评激励机制
在完善“合格规范+个性特长”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还应根据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素质测评激励机制。第一,完善奖、助学金政策制度。以扬州某高校为例,2011年以前的奖、助学金制度主要是对极少数学业优秀学生的奖励,大多数的学生往往与之无关,难以起到激励作用。2012开始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增设各种特长奖,如道德模范奖、才艺竞技奖、学业奋进奖、励志成才奖、学科竞赛奖等,以刺激和鼓励更多的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2014年还落实了“班级素质活动开展指导意见”,旨在让大部分学生甚至全部学生有自身素质提升的机会。第二,实行末位学生会商制。保持较高的淘汰率是许多国外大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中国不切实可行,目前也只有北京大学在实行这样的制度。末位会商制是针对末位的学生,学校跟家长建立会商制度,家庭和学校共同帮助后进生的一种激励机制,从而鞭策学生始终努力学习,进而保证高校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
(三)重视舆论宣传,积极创造自我激励型的良好校风、教风、学风
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奖惩条例、治理方式,反映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理念,折射出校园精神,熏陶影响着新生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针对“95后”新生代大学生推行新的素质测评激励机制,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中体现自我激励的风气,同时树典型、立榜样,形成良好的教风、校风、学风。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作为一种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对处在这种环境中的新生代大学生产生一种教育和激励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一种自由、乐观、向上又不失严肃性的环境,会使每个学生不自觉地融入自我激励氛围环境中,自觉自治,积极向上,开拓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婷婷,董雪梅.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新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 邹苏.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
[3] 陈抿明.我国大学生激励体制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
[4] 李祥.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
[5] 张哲,张玉霞.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5.
大学综合素质测评总结范文5
关键词:考试作弊 诚信 诚信危机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
考试是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大学生考试,不仅能够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测验教师教学水平适宜程度,所以学生考试环节对整个教学流程有一定的总结性,但是由于现代学生急功近利,不惜采用作弊手段达到成绩合格的目的,从我院一个校区的教务系统可以看出2010年2月因为作弊被记过处分的有10位、2011年3月因为作弊被记过处分的有21位,2011年7月因为作弊被记过的同学有28位。,但是还有部分老师监控暗中没有抓作弊,80%的同学都有一定的作弊动机,学生作弊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例如:手机短信、MP3,无限耳机等。形式越来越隐蔽,考生把考点记录在桌子角,手心甚至大腿上,考生为了考试想尽一切办法。作弊不仅仅是考试问题,而是学生的诚信问题,有同学看到别人因作弊心里不服气,感觉自己吃亏, 长此以往,民办院校的学风世风日下,学校是诚信教育的最好土壤,不应该滋生不道德的意识,更不能助长不诚信的行为。
二、 民办院校大学生作弊成因分析
1. 社会成因分析
(1)诚信价值观的缺失
诚信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民族文明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诚信道德,出现了经济体制和道德观念的严重错位,再加之现代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诚信价值观在对于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没有价值和意义。由于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处于完善阶段,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
(2)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失信行为泛滥
由于我国的社会制度不完善,人们的契约观念淡薄,法律制度对于道德缺失行为监管不到位,出现道德真空状态,不诚信的行为比比皆是,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法律制度对于失信行为的处理不到位,造成了人们在面对经济与诚信问题的时候,往往弃诚信而选择经济利益,民办院校学生由于认知能力不够完善,往往会在学校内效仿,所以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失信行为的泛滥是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客观原因。
2. 家庭环境影响
现代的学生大部分是独身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长过分的注重学生的心智发展,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部分学生家长由于自身的道德素质不高,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出现不诚信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学生家长不诚信,何以教育孩子诚信,所以学生家庭不诚信意识是导致学生失信行为的愿意之一。
3. 学生自身的原因:
由于民办院校的学生思辨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差,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不足,在面对利益和矛盾抉择的时候,往往由于意志不坚定,出现考试作弊,就业不诚信以及助学贷款失信等行为。
由于现在的民办大学学生,是在祖国和家庭的呵护中长大,没有经历挫折和磨难,面对问题,没有勇气承担相应的责任,缺乏责任感和主人公的意识,学生的诚信意识淡薄,契约观念较弱,所以,学生的自身的道德意识薄弱是导致不诚信行为的主观因素。
4、学校管理机制成因
民办院校经历2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民办院校过分的注重发展和声誉,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轻视甚至忽视道德教育。民办院校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师德师风令人堪忧,而教师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处事方式,所以,民办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及部分教师道德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诚信状况。
三、完善民办大学生诚信机制的对策:
1、民办院校加强管理制度,完善教育理念
民办院校要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尤其是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契约观念,对于学生的不诚信行为要及时的阻止和处理,防止学生不诚信的行为泛滥,民办院校在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提高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完善,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民办院校每学年的综合素质测评不仅要做,而且要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贯穿到学生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将学生的综合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进步与否的标准之一。
2、建立和完善学生诚信档案
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对于学生的不诚信行为要严肃处理,学生的不诚信行为要和评优评先结合起来,而且要将学生的诚信档案和用人单位、社会需求挂钩,让学生意识到不诚信的危害,树立诚信从我做起,杜绝不诚信的行为意识。
3、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树立教师榜样作用
民办学院的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诚信从教师做起,在注意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民办院校的教师在注重提升师德师风的同时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树立一定的典范,塑造属于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教师的诚信意识才能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逐渐的使诚信意识内化,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民办院校的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的转变,也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成员不断的努力提高,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焦国成,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2】王锡金,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10:103-104
大学综合素质测评总结范文6
摘要:本学年在班主任(辅导员)管理工作主要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目标进行,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把班级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遵守校规校纪。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既有创造力又有纪律性,井然有序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
关键词:强化管理机制;辅导员;引导;学风班风;职业道德
一、指导思想
思想品德方面,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的领导,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以加强学风建设为重点,以抓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为保障,进一步完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管理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各项措施,努力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促进和谐学校的整体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工作目标
在新的一学年里要努力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的工作模式,努力实现班级管理的稳定、发展。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学生的科学信仰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实践教育活动;关注学生动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科学信仰。
(二)进一部完善班级评优机制,将党员人数、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团员人数、班级获奖情况、英语过级、计算机等级考试、违纪处分情况、专升本人数、就业率、暂缓毕业人数等指标纳入考评机制。
(三)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增强校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尊师爱生、师生共建文明课堂。积极有效地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和导学教学,使全体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风明显好转。
(四)进一步规范、落实班级管理各项工作,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作为一项常规班级管理工作,开好每月两次的主题班会,加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工作力度。
三、具体措施
班级工作将以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日常管理为重点,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一)切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⒈紧扣社会热点、焦点,加强班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班会相结合。
⒉ 将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抓好贫困生就学,健全贫困生档案,做好各类奖助学金的审查、发放工作,切实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努力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坚持为贫困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3.明确不同学生的教育重点:一年级以适应教育和学业规划为重点;二年级以“培养职业素养”、“加强学风建设”为重点;三年级以“强化职业道德”、“创业指导”为重点,班级要针对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和训练计划。
4.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不定期召开班委会议,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学生心声,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提高班干部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二)抓好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班级日常管理作为班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本学年中,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不断提高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水平。
1.组织做好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总结班级一周以来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违纪现象及时进行处理。
2.组织班干部参与检查学生返校情况,包括宿舍应到人数、实到人数、请假人数、无故未到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去向。
3.抓好早操、早晚自习出勤,严格考勤,及时和违纪学生沟通并进行教育,切实将一切不安全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4.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学生奖学金评定工作,认真组织班委认真细致地做好上学年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并将做好的测评结果在班级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上交学校存档。
5.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调研和学生的安全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学;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同时,配合学校加强班级心理知识的培训与学习。
6.认真做好大学生的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三)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培养良好学风。
学风建设一直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为转变学风,重点作好以下工作:
1.开展以新生入学教育为载体的学业规划设计、职业规划和专业教育辅导,开展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组织学生加强制度学习。在学生中加强《学籍管理细则》和《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的学习,减少或避免学生因缺课、学业成绩或作弊而被劝退学。
3.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班级学生的共同配合参与,教、学、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涉及学生管理、教育、服务,更应不断加强合作,同心同德促进班级学风建设。
(四)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做好联系,接待用人单位;做好招聘的组织、宣传工作;并通过多方面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五)加强班级内部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1.班级内部建设。加强班干部的学习、培训,提升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创建和谐团结、敬业奉献的工作氛围。
2.加强班干部的规范管理,按期组织班干部交流座谈会,提高班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班干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