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庖丁解牛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庖丁解牛教学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1

关键词:《庖丁解牛》;《庄子》:比较

一、问题的提出

《庄子》和其他诸子散文一样,有两种讲法,一是文本的具体解读,一是内容的整体介绍。文本解读认识的是树木,整体介绍是见识森林。但文本解读又是系统介绍的基础,二者紧密联系又各有作用,不可替代。本文要讨论的是如何从作品微观探究走向系统宏观把握的路径,试图为《庄子》乃至于诸子教学中的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么教等问题进一解。

诸子散文,无论从作者主观意图还是从客观效果上说,都是立言的结果。立言的目的是要服众。而受众又分为当下和身后两种:征服当下读者是现实需要,征服身后受众是心理需要,后者即为不朽。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各家既要注重内容的深刻,又要注意形式的动人。孔子就直接指出:“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庄子虽倡言“得意忘言”(《外物》),事实上却是最用心于语言者。于是,诸子几无例外地成为文学、哲学、史学、语言学经典。自然地,后代读者可以也应该对其作多维审视。但作为文学院主干课程“中国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中与“历史散文”并列的重要成分,诸子散文首先必须从文学角度加以介绍。如果仅限于此,诸子的价值将会减半,因为诸子所争鸣的就是哲学。或许哲学院讲诸子可以不讲文学,但文学院却不能只讲诸子的文学而忽略其哲学。《庄子・内篇・养生主》中的名篇《庖丁解牛》也不例外,本文题中所谓的“双维”是特指文学和哲学两个维度而言。

二、《庖丁解牛》的双维解读

《庖丁解牛》是一次精英与草根的对话纪录。

文惠君,旧注有一说是指梁惠王,或从“文惠君”之“惠”字作为联想依据。虽缺乏佐证,只是臆测,可信度不高,但从称呼就知道其人是社会上层人物无疑。庖丁属草根,从两方面见出:一是名字,丁即男,连名都只用性别表示,足见出身寒微,家长目不识丁才可能这么起名。二是职业,屠夫在当时属低下营生。结果却是低贱者教诲了高尚者,其中大有深意在。

《庄子》作为文学和哲学双重经典,是由具体篇章的双重经典形成的,本篇即为显例。

从文学角度看,本篇有三美:形象美、情感美、结构美。

先说形象美。这里有三个个体形象和两类群体形象:前者是明写的主角庖丁和配角文惠君,暗写的作者庄子本人。后者是庖丁的同行:良庖和族庖。

庖丁是主角,这一形象定位本身在《庄子》一书具有典型意义:庄子笔下,得道者一无例外是草根,是主角,而世俗里的精英都是配角。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庄子对精英的基本判断,“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l箧》),那些装得跟人似的爷爷全是孙子变来的,不是什么好鸟。二是基于庄子对社会的基本判断,“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人间世》),这是一个动辄得咎、民不聊生的时世,这种时世的制造者就是精英。所以,这些在社会舞台上的主角在庄子眼里不配当文化舞台的主角。以后道家演变成为道教,道教以追求成仙为终极目的,它也仿照母体作风,把帝王一律排除在成仙的可能性之外,人间至尊的君王被斥之以“乏仙骨”,这是典型的文化胎记。

经典意味着特点,特点就是别的没有它自己独有的东西,这当然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结果。而这个比较首先就是与前代比较,看它提供了什么前人没提供的东西。准此,庖丁形象创造了我国文化史上两个第一个:从具体职业上说,这是第一个屠夫形象。从所属阶层上说,按和庄子同时的孟子的分法,人分劳心者和劳力者两个阶层。庄子之前的《论语・微子》里出现过“耦而耕”的长沮、桀溺和“植其杖而芸”的老者(丈人),但一来他们都是农夫,在以农为本的我国社会,地位仅次于士,二来对他们的劳动写得很简单。庄子笔下的庖丁则细致地展示了劳动过程,是第一个丰满鲜活的最底层的劳力者形象。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2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解题教学 步骤化策略 图形化策略

波利亚说:解题就是“解决问题”,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解题训练.要进行解题训练,需要教师有广阔的视野 .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对解题教学改变并不根本,依旧围绕着传统的解题教学方式,如变式教学、专题教学、错题教学、反复训练等.效果看似很好,但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学生依旧在错误的问题上错误.究其原因有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整、知识不能融会贯通,造成其认为高中数学的题型多,消化巩固不了;对所学的知识无法牢固掌握,因其双基知识不够牢固,学生对问题无法通过现象理解双基的考查点;数学知识交汇处能力的下降、数学思想的缺失,造成其解决较难的数学综合性问题时,不能达到高考考查能力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解题教学只能开辟独特的行径:利用庖丁解牛式的方式将数学问题分而求之,教会学生将复杂问题切割化处理,培养学生分割解决问题的思想.

1.解牛的步骤化策略

中档的数学试题的得分率直接决定学生的分数高低.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无法将问题过程清晰地步骤化,现就此列举一些案例.

案例1:已知函数f(x)=log(4+1)+kx (k∈R)是偶函数.(1)求k的值;(2)设g(x)=log(a・2-a)若函数f(x)与g(x)的图像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步骤化1:偶函数问题的处理方式?(基本知识)

步骤化2:函数图像只有一个公共点如何转化为数学语言?利用函数图像还是利用代数方式?

步骤化3:考虑到函数图像比较难作出,代数化成为主要选择方向――那么公共点问题转化为方程的根来求解.

步骤化4:去对数后,对方程根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函数零点问题是关键.

步骤化5:很自然能够想到利用换元思想,将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零点问题,通过分类讨论思想解决.

解析:(1)由函数f(x)是偶函数可知,f(x)=f(-x),所以log(4+1)+kx=log(4+1)-kx,所以log=-2kx,即x=-2kx对一切x∈R恒成立,得k=-.

(2)函数f(x)与g(x)的图像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即方程log(4+1)-x=log(a・2-a)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即方程2+=a・2-a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令t=2>0,则方程(a-1)t-at-1=0有且只有一个正根.①当a=1时,则t=-,不合题意;②当a≠1时,=0,解得a=或-3,若a=,则t=-2,不合题意;若a=-3,则t=;③若方程有一个正根与一个负根,即1.综上所述,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1,+∞).

说明:学生未能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其一,方程根问题处理成函数零点问题的转化思想缺失;其二,学生对分类讨论不全或处理不够熟练.这样的试题具备多步讲解的价值,解题教学中教师利用启发式不断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数学道路上靠拢,是典型的庖丁解牛式教学的范例,通过一步一步分析讲解,引导学生领悟,这样的问题含有的双基知识完全是学生所掌握的.

2.解牛的图形化策略

很多问题具备了代数特性,也有几何背景.几何方式能解决的问题一定具备其意想不到的魅力,在这样的问题中庖丁解牛,给予学生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我们可以多尝试,以图形化的方式‘解牛’,增长学生获取数学的经验.

案例2:已知=(2,0),=(2,2),=(cos α,sin α),则与夹角的取值范围是?摇?摇?摇?摇.

图形化:以O为坐标原点,B(2,0),C(2,2),将向量CA分解为向量OA与向量OC,利用向量减法可知,A的轨迹是以C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的点,此时向量OA与向量OB的夹角易从图形中得到.

解析:=+=2+cosα,2+sinα设A(x,y),则x=2+cosαy=2+sinα,其中α是参数,消掉α,即(x-2)+(y-2)=2,这是一个以点(2,2)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作出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两向量,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说明:本题难解的原因是,学生往往利用向量夹角公式直接求解,将“本牛”想一击即中,从思维度的角度来说,夹角公式的使用思维量极小,但是一般学生是不可能从其负责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到夹角的范围.如何‘解牛’呢?利用图形化策略,我们将此‘牛’分割为:向量加减法、动点轨迹、平面几何中的角度关系三个基本知识点,既简捷又高效.

再难的高考问题也是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组合堆砌,教师在解题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思考、如何层层递进、如何剥去新题为外包装的尝试和想法,所以我们的解题教学要从双基知识出发,引领学生看到数学难题背后的最本质、最朴实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江苏教育出版社.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3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的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也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介绍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绝对自由的“逍遥游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烘托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五、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4

没有问题不教学。只要有教学,就必然有问题,问题是教学存在的前提;一旦没有了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教师“教”的必要和学生“学”的必要。

谁也无法否认,问题是客观存在于教学之中的。但是,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却不是与生俱来、天然生成的,它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所以,发现问题就成了教师的一项最基本、初始化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仅仅发现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具备将发现的问题转化为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设置问题的能力。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研读教材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而合理地、有创造性地通过设置问题来展开、组织教学的能力则是教师的较高能力要求。从发现问题到设置问题,体现的是教师专业发展路上的一个过程,它真实地反映着教师的基本素养,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始终这样认为,尽管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设置一个问题却远比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设置一个问题,其前提条件是要能够发现问题,而在发现问题之后,教师还要思考并着手解决问题;惟有在发现并解决了问题的基础上,才可能去设置问题。所以,设置问题的过程,既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专业素养得以提升的过程。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很多时候,尽管面对的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但不同素养的教师设置出来的问题是迥然不同的,这中间体现出来的就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下。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有关历史教学的事例:两位教师“同题异构”《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最后都必然地讲到。其中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台湾能不能实现和平统一?”结果全班50余名学生,认为能实现和平统一的只有寥寥四五个人,其余全都持否定意见,而理由又多半不着边际。而另一位教师在讲授这项内容时设置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时事政治,你认为当前影响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有哪些?据此,你认为的未来走向是什么?”教师设置的这一问就巧妙地避开了“能不能实现”这一大而空的、严重脱离学情的“陷阱”,较为顺利地落实了“和平统一解决”这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相比于前者,后者显然要高明出许多。

这则事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点有益的启示。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什么问题,怎样设置问题,以及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谨慎地研究,反复地考量。在设置每一个问题时,既要关注到问题的合理性,要合乎教材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也要关注到问题的前瞻性,不能就事论事、原地踏步,要有适当的提高和超越;既要有系统性,也要创造性,还要有艺术性;既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要能“投石冲开水底天”。这其中彰显的是教师的智慧和能力,彰显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很多语文教师可能都教学过《庖丁解牛》一文,本人也曾多次听过有关这篇课文的公开课教学。但实事求是地说,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我们都知道,在《庖丁解牛》一文中,文惠君曾两次说到“善哉”:一次是在庖丁展示了“解牛”的技艺之后,一次是在庖丁回答文惠君所问“为什么技艺达到如此地步”之后。但是,可能有些教师并没有对此投入更多的关注,因而教学时也可能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而事实上,这两个“善哉”却是结构全文的“纲”。但有教师却能从中看出端倪,源此设问,“文惠君的两次‘善哉’包含的情感是否相同?‘善哉’的背后是什么?”围绕这两个“善哉”来设置问题,教学就能纲举目张,并为理解文章“得养生焉”的主旨铺平了道路、留出了空间。所以,表面上看仅仅也就是一两个问题,但却是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等诸多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出的却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准。

而目前的现状却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随意性很大,由过去的教师“满堂灌”发展到如今的“满堂问”,鸡零狗碎,很多问题纯粹是“应景式”的“为问而问”,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价值,“含金量”低得惊人。是教师不愿意化时间精力去设置问题还是没有能力去设置问题呢?长此以往,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又如何能得到提升呢?

课堂教学中的设问需要优化,要精挑细选,工于设计,避免设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在设问方面孜孜以求,不断完善并不断超越,使自己的设问能力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那么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一定会“善莫大焉”。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5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6

枯燥概念生动化

讲解“实事求是” 这一概念,我们选用了“郑板桥改诗”作为教学情景――

一天,诗人郑板桥路过一座小桥,看见很多人围观桥下一名溺水而死的年轻女子。一名秀才当场作诗一首: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随风飘。

郑板桥听后不以为然,当即改诗:

谁家女多娇,为何落小桥?

粉面随浪转,青丝随风飘。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两首诗在事实判断上有何不同,指出:秀才主观判断女子年龄“二八”“风吹落小桥”,显然无根无据;郑板桥用“谁家”“为何”提问,不知为不知,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的。秀才把女子溺水而亡和魂、魄联系起来,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和观点;郑板桥把女子粉面、青丝、浪、风这些客观实在的东西联系起来,揭示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否则,就会从主观出发,就会凭主观愿望和个人好恶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就会把事情办坏。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在讲解“联系”这一概念时,我们引用了《说苑》中的一段话――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旁也。黄雀延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树、蝉、螳螂、黄雀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哲学上的“联系”。

在讲解“发展”的实质时,我们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

十岁裁诗走马成,

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原因,来说明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即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抽象原理通俗化

讲解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时,我们引用了《乘船》这首诗――

满眼风波多闪灼,

看山却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山”“走来迎”又“不动”,使学生明白是参照系不同造成的。以相对静止的山作为参照系,才发现船在运动。可见离开相对静止便无法认识事物,无法衡量运动。一切事物都是这样:又动又不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讲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时,我们选择了庄子《庖丁解牛》中的片断――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

引导学生思考庖丁解牛技艺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原因,从而说明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讲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时,我们选用了鲁迅《二心集》中的一段话――

贾府上的焦大是不会爱林妹妹的。贾府上的焦大为什么不爱林妹妹?林妹妹即林黛玉,才貌双全,姿色出众,才气过人。王熙凤初见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志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如此美人怎不招人喜爱?焦大,何许人也?他是宁国府的老家人,几次跟随宁国公出征,曾救过主子的命。凭着这份功劳,宁国府的人对他都令眼看待,谁也不敢难为他。

引导学生思考焦大不爱林妹妹的原因。焦大与林妹妹两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大相径庭。在焦大看来,林妹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值得去爱;而在贾宝玉眼里,林妹妹才思超群,情趣高雅,可结同心。所以说,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

深奥道理浅显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表现在: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为了使这个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我们引用了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外桃花初放、鸭子水中嬉戏、蒌蒿长满河滩、芦笋开始抽芽,河豚逆流而上……离开了这一个个美妙的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也就是说,春光是通过一幅幅特殊的画面来表现自身的存在的。这正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矛盾同一性一方面含义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用了管道升写给赵孟的《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多情,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

塑一个我。

将咱们两个,

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

死同一个椁。

这首词中的“你”和“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也说明了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