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范文1

根据当月计划任务安排与科长交办实际工作情况,合理分配绩效工资。将医院核算给科室的绩效总额,先提取基本津贴和备班费;其余绩效资金全部纳入工作量考核发放。每个员工根据量化考核表及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综合得分减去工作扣减分,按实际得分核算。考核实行积分制,总分不封顶。班长、设备管理员的绩效为全科全职医学工程师的平均分、维修工作量、管理工作中的扣减核算之和。每月汇总员工的工作量和所得实际分数要进行公示,为绩效工资的二次分配提供参考依据。

2量化考核管理内容

2.1日常设备维修维护考核办法

采取维修维护不分区片,轮流派工方式进行。设备维护根据维护计划实施,给予0.5~2分/台(件)评价。设备维修根据设备维修的难易度,给予积分评价;模块板件故障首次被修复时将在考核中给予2~4分奖励。周工作总结(月基础分10分)。每周例会由每位工程师上交周工作小结,内容包括本周重要工作、未完成工作及存在的问题。小结中有缺项减扣1~2分/次,不能按时上交减扣4分/次。月查房记录(月基础分5分)。每月工程师对负责片区临床科室设备进行至少1次主动巡检,巡检记录中应有临床科室负责人的签字确认,记录不全记0分,并限期整改。

2.2设备安装验收和外修服务纪要

设备安装验收考核是根据设备分类和设备安装难易程度计分,评价分值为0.5~6分(见表1)。安装验收过程中存在责任过错的记相应负分。外修服务纪要考核。当外部工程师现场开展维修服务时,医院医学工程师须全程参与。外修服务完成后,需提交有外修工程师、临床科室负责人签字的外修服务纪要。每次给予0.5分评价。

2.3培训与基础技能考核

医学工程师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设备使用、操作和维护培训在当月可获得绩效积分;培训对象为特定科室,医学工程师在提交培训课件和培训签到表后,在当月获得绩效积分;培训对象为全院各临床科室参加,医学工程师在提交课件和培训签到表后,在当月获得较高积分(4分)。

2.4奖惩办法

奖励。①首次维修成功的设备模块板件,额外奖励积分2~4分;②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有贡献案例的工程师,当月额外奖励积分2~4分;③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当月获奖励积分4分/篇;④正面真实宣传科室工作的报道,并在院内网发表,当月可获奖励积分0.5分/篇。惩罚。①接到临床投诉,经查证属实,当事人扣减5分/次;②科室每月抽查责任片区,发现设备运行维修保养记录不规范、漏填及错填,每本扣减10分;③工作不服从领导安排,或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每次扣减5~10分;④所负责工作质量有严重缺陷,科室下达书面整改通知,在整改期限每天扣减2分;⑤凡在办公期间上网打游戏扣20分。

3满意度调查表及其统计方法

满意度调查表由设备管理科设计,内容包括:维修人员工作态度和技能;工作及时性、主动性及责任心;设备维修周期;成本意识等10余项考核指标。由各临床科室科主任或护士长每月对保障区域医学工程师进行综合评价。采样调查表每月由设备管理科科长、管理员负责下科发放与收集,其统计方法:①每份调查表每项均为“满意”时,则该份调查表记为“满意”;②每份调查表有2个以下“较满意”时,则该份调查表记为“较满意”;③每份调查表有2个及以上“不满意”时,则该份调查表记为“不满意”;④每份调查表有4个以上“未接触”时,则该份调查表不纳入计分环节;⑤满意为98分;较满意为96分;不满意为85分。平均得分=(满意分数×份数+较满意分数×份数+不满意分数×份数)÷总份数。平均得分在97以上则加20分;在96-97之间则加15分;在95-96之间则加10分;在94~95之间则不加减分;90~94之间则扣10分;85~90之间则扣15分;85以下则扣20分。年终评优、评先严格以满意度调查表为准。

4绩效量化考核计算原则

(1)考核计算组成要素。包括:①日常设备维修维护考核(A);②周工作总结和月查房(B);③设备安装验收和外修服务纪要(C);④项目管理(D);⑤培训及基础技能考核(E);⑥考勤(F);⑦奖惩(G)。量化考核结果=(A+B+C+D+E+F+G)×(激励系数)。(2)激励系数授予原则。该系数不叠加,以符合的最高条件为准基础系数1.0。①获年终评议优秀的授予激励系数为1.1(有效期1年);②获市内专业领域内奖项的授予激励系数为1.2(有效期1年);③获省内专业领域内奖项的授予激励系数为1.3(有效期1年);④获国家专业领域内奖项的授予激励系数为1.4(有效期1年);⑤如有重大过失,受院内通报处分,经科室管理小组讨论,可将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系数调至低于基础系数。(3)最终考核结果。最终考核结果=量化考核结果+满意度调查结果+工作中其他违规扣减。

5结语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范文2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开放床位50张,护理人员18人,平均年龄28岁。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8人。主管护士3人,护师4人,护士11人。护士长1人,护士16人,总务护士1人,月收患者250人左右,月手术200台次左右。

1.2 方法

1.2.1组织学习,确定方案:定期组织科内护士开会,组织全科护士学习讨论,统一思想,在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改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1.2.2治疗护理工作分时段的时间管理:责任护士为患者治疗护理工作分时段进行的时间管理人,具体做法是,对每一名新入院的患者,责任护士做一份时间评估表,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和患者共同制定一份治疗护理工作时间表。制定表格的依据为患者生活习惯,有无基础疾病及特殊用药等。

1.2.3治疗护理工作分时段进行的具体操作:首先是大环境的安排,如把好睡眠质量关,夜间无治疗及作息时间大致相同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把待手术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手术患者安排在术后病房,有利于常规集体操作,晨午晚间护理的分批进行,分时段送检,血压监测,体温监测等。

1.2.4质量监控方法:主要以满意度调查表为依据,分医院护理部满意度调查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护理部每月一次,科室每周一次,护士长和责任组长每周对调查表进行一次汇总,找出存在的问题,每月开护士会讨论改进措施,总结在工作中的亮点。

2 结果

护理分时段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护理人员平均休息时间见表1、表2。实验所得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治疗护理分时段进行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采用χ2检验;治疗护理分时段进行实施前后护士平均休息时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因临床科室内护理工作繁重,加之护理人员相对缺乏严重[2],随着护理工作量的增多,约达66.2%的护士倍感工作压力极大[3]。治疗护理工作分时段进行有助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改变工作模式及排班方式,落实整体护理,保障了患者优质护理有效落实[4],通过治疗护理分时段进行的不断深化和实施,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因素被逐步解决,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患者满意度随之提高,它适应患者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治疗护理工作分时段进行一方面能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们的尊重,真正体现医务人员希望达到让患者满意的愿望。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证[5]。治疗护理工作分时段进行在另一方面更有利用科室合理调配人力资源,让更多的护士更合理的分配时间来参与临床工作,对其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练就娴熟技能都有很大帮助。改进后治疗护理分了多个时段,各个工作时段的劳动强度接近,人力资源充足,基本不会发生护理缺陷纠纷,使护理工作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

总之,治疗护理工作分时段进行的开展,让全面的护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增强了护士与患者互动,强化了护患沟通,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资料]

[1]邵文利,曹雪静,赵素梅,等.某三甲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患者满意度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2124.

[2]陈丽萍,夏凉和.新形势下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2):6062.

[3]谢幸尔.以人为本提高护理管理实效性[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39.

[4]温贤秀,张义辉,蒋文春,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医院,2010,14(11):1718.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范文3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示范工程 实践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26-01

2010年卫生部要求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旨在使护理工作做到“三贴近”,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实施方法

通过前期调研,启动创优工作:“创优”活动前进行了前期调研,目的是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明确“创优”工作的重点,通过调研、制定台账式的活动进度表、建立科室文化等举措,保证“创优”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将工作落到实处。调查对象:患者及家属、医生、护士。调研内容: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调研形式:问卷调查为主,个体访谈、座谈会等。

1.1 领导重视,稳步推进创优工作。医院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列为重点工程,成立了以医院领导为组长,给予护理工作最大的支持,充实了临床一线护士队伍。2010年3月份启动了第一批5个试点病房的创优工作,通过推广“示范病区”的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全院推广;2010年12月份启动了第二批28个试点病房的创优工作,2011年2月启动了第三批(100%)21个试点病房创优工作。护理部召开了各大专科护士长会议,对工作进行了前期调研,周密部署。

1.2 文化为载体,推动创优工作的持续发展。医院开展从“感恩文化教育”到“感恩文化落地”的系列活动,传递“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的感恩文化。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树身边的模范典型、好人好事,增强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1.3 夯实基础护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的结合。细化和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基础护理项目及护理措施,明确各级人员生活护理职责,基础护理要做实,专科护理要做精。

1.4 优化护理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推广临床护士创优工作新模式,实行责任小组包干制,分床到护,责任到人,每个护士管床3-8张,负责本组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随访等,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1.5 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三可靠”服务。组织创优病房进行护理服务交流,设计了病人需求满意度调查表,从不同角度了解病人对服务的各项需求,为病人提供温馨的服务,让患者感到“可及”;寻找让患者感到不满意的环节,从患者的需要寻找服务的切入点,让患者感到“可亲”;规范护理技术和护理行为,全面提高我院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水平,让患者感到“可靠”。

1.6 建立优先临床的激励机制。实现了不同聘用方式护士同工同酬,绩效薪酬改革分配机制向工作量大、风险系数高的岗位倾斜,体现优劳优得,同工同酬,创优跟晋升、晋级挂钩,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

2 监督评价

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由医院办公室、病人服务中心、护理部组织人员进行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与访谈,以检查优质服务的效果,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出院后由第三方(医院病人服务中心)邮寄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的测评,综合测评结果由第三方统一进行统计分析,将出院患者的满意度做为评价指标,并在医院院务公开网公布。

3 成效

3.1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创优质前后出院患者满意度提高,如下是以神经内科病房为例,总例数为病人出院后由第三方邮寄给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的回信例数,若病人填写项目不符合规范将不列入统计。

3.2 护士满意,专业价值得到体现。通过优质服务的开展,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和主动服务意识,做到“我的病人我负责,我的专业我做主”,护士对病人在各方面关注到位,质量得到提高,得到了病人的认可,其专业价值得到体现。

3.3 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病人的安全。通过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促使年轻护士快速成长,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使护士走近了病人,走进了专科,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惠民工程,顺应了护理工作的需要,让患者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2],重视科室文化的建设,结合各专科特色,达到一致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独特的科室文化,将成熟的文化理念灌输到每一个员工中,更能持续落实好优质服务,自觉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范文4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住院患者;满意度;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革, 患者住院的需求和价值观也在不断的转变, 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质量改进的过程中, 如何找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此来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是亟需考虑的问题。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 品管圈显然成为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方法。品管圈活动的实质就是由相近或者是互补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自动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 然后通过全体合作的形式, 遵照相关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品质管理模式。品管圈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应用于医院的管理体制中, 对提高医院各部门的绩效有着关键性的作用[1]。

1 资料与方法

1. 1 组圈和主题的选定 品管圈主要由7名护理人员组成, 共同进行品管圈的设计和制作工作。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来确定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也就是怎样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2 拟定计划书、现状和目标的设定 根据现阶段的基本情况来初步制定品管圈活动开展的计划书, 明确每一个阶段和环节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责任,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的工作内容并展示成果。根据护理部制定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来制定满意度调查表, 其中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宣教不到位、不主动巡视病房、缺乏心理相关的指标等, 同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对前期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以此作为设定品管圈改善重点的基础。

1. 3 设定目标、分析和对策拟定及实施检讨 根据本院和科室质量管理的要求, 同时根据调查的现状, 来设定品管圈开展活动后需要实现的目标。通过本院品管圈培训和圈会, 采用QC手法, 分析出住院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原因, 并且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在经过原因的分析之后, 来拟定科学合理的对策进行选定和采纳, 并且付诸实施。最后对对策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检讨和改善。

1. 4 效果的确认和标准化 将改善前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同时对护理人员处理问题的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程度进行对比。根据上述的品管圈开展的步骤和计划的制定来确定标准化的护理工作流程, 以此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 达到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目的[2]。

2 结果

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 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82.3%, 在品管圈活动实施以后, 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为95.7%, 相比较有了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 护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详情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医院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逐渐形成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 护理重点和护理目标都存在着一定的单一性, 在强调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忽略了对患者能力的评估, 例如患者的自理能力、心理变化等, 近些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 住院患者也更加注重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 对护理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因而要想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这些问题就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3]。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对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提高病房的周转率, 对提高科室的效益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拉近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距离, 增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 这就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同时还减少了医护患之间的纠纷, 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在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总之,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工作满意度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是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秀芳. 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全科护理, 2011, 4(12):33-34.

[2] 李五妹. 如何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4(12):86-87.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范文5

关键词:护理;改进;骨科病房;应用

随着现在医疗水平提高,传统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取代[1],加上人们对医疗护理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作为辅助治疗,对患者有效愈后有着重要意义。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更科学、有效、专业化的护理改进,本着“安全、质量、管理”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2],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增加患者满意度。本文研究针对骨科病房进行护理改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择2013.2-2015.2骨科病房收治96例患者,骨科间护理人员14名护理人员,骨科病房开放床位40张,护士13名,护士长1名,其中护士平均年龄(26.7±2.9)岁,护士5名。在2013.2-2014.2期间,我院未进行护理持续改进,2014.3开始进行护理持续改进。纳入标准:1.2013.2-2015.2护理人员14名。2.护师4名,主管护师4名。工龄5-13年,平均工龄(9.2±1.2)年。3.排除慢性病、二次住院患者,经X线检查确诊为骨折患者。4.按随机数字表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均48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47.3±1.9)岁,护理组中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4.8±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行责任制护理[3],选择科室护士长或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为组长,制定护理目标并实施。为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康复训练等。

1.2.2 护理组 ①加强护理人员管理,根据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专业水平、学历等,建立护理责任制度,病情落实分层管理,护士长--专科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4]。护理组长负责护理小组护理质量,对护理技术、工作量、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建议做好记录,及时反馈。护士长监督责任制护理工作进展,对护理小组制定护理目的、治疗方法,进行不定期检查,如责任制护士汇报患者疾病类型、主要诊断、治疗要点等。②提高科室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定期对护士进行质量管理考核,护士长拟定护理操作实训,每月2-4次。利用晨会提问、学术论文、护理查房等方法提高护士对专科护理的认识,要求每位护理工作者具有高度责任心、丰富临床经验、熟练的技能操作。③每月护士长对护士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反应工作量、患者满意度。

1.3 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率对比。满意,10分;一般,9-4分;不满意,0-3[5]。共发放调查表96份,有效回收96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组患者总满意率达95.8%优于对照组满意度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n=48,例)

3. 讨论

近年来,新制定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影响着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主”到现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护理质量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满意的治疗环境的同时,对患者生理、心理等全方面进行交流,提高患者治愈率、满意度。护理持续改进是根据原先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更细致化的一种质量管理,由于骨科病人病种复杂,高水平护理管理对患者病情有重要影响。护理持续改进提高骨科护理整体水平,从根本改变护理管理,更有效、科学化、标准化实施护理工作[6],等级化护理体系,更注重于患者感受、护理治疗的质量、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实施绩效考核,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成正相关,可能影响患者预后情况。护理工作持续改进在骨科中的应用本文实验结果:通过优质护理调查表结果所示,护理组患者总满意率达95.8%优于对照组满意度72.9%,P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模式的更新,护理质量不断的创新,科学的护理管理,使日常护理更有效、规范,患者满意度高,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陈湘玉,谢玮伟,等.精细化管理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15-616.

[2]边亚滨,王永平,徐海红等.护理质量管理简报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1):30-31.

[3]王晓凤,侯铭,张秀敏等.临床护士对伤口及压疮的认知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4):63-64.

[4]边亚滨,王永平,徐海红等.护理质量管理简报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1):30-31.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范文6

关键词:云浮市 无偿献血者 满意度 服务质量 调查

血液是稀有珍贵的医疗资源,献血者捐献的血液是目前临床用血的唯一来源。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明显优于有偿献血的血液质量,能较好的遏制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的肝炎、爱滋病等疾病扩散和传播[1-2]。云浮市自实施无偿献血以来,自愿走进无偿献血行列的志愿者逐年增加,献血量不仅基本保障了我市的医疗用血需求,而且在必要时能支援全国其他地区的用血。随着健康城市的建设,全市医疗用血量以每年以5%~10%的速度增长,因此加大宣传并稳定无偿献血在人们心中的作用,增加献血者的数量,并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有重要价值[3]。基于此本研究对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云浮市无偿献血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血站的满意度,以期了解献血者的需求,为改善工作、扩大和巩固献血队伍提供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云浮市各采血站点及团体献血活动的无偿献血者。纳入标准:(1)主动自愿献血者;(2)体质量>45 kg。排除标准:(1)明显器质性疾病;(2)不同意问卷调查者;(3)近三个月有感染性疾病者。对献血者按时间的顺序进行编号,随机抽取1202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研究获得了相关部门的许可和支持,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在调查前向相关人员进行充分说明,取得受调查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一般信息、献血相关信息和无偿献血指标满意程度。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职业。献血相关信息包括献血原因、献血次数、获取献血知识的途径、影响再次献血的原因、喜欢答谢方式和是否再次献血。无偿献血指标满意程度包括献血和休息环境、献血流程、献血设施和设备、献血法规和知识的宣传、献血过程的隐私保护、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体格检查和健康咨询、献血前血液初筛检查、采血人员的技术水平、献血前中后注意事项的告知、献血全过程的交流、献血纪念品和本次献血的总体评价,设计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档次。

1.2.2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实施,包括与献血者沟通,说明调查目的及意义后下发调查表。采取无记名的纸质问卷(576人)和网上问卷(624人)两种方式。由献血者亲自填写,并于5 min内完成问卷填写回收调查表。调查表的Cronbach'sα=0.7。

1.2.3 评价方法:

无偿献血指标满意程度中计算满意率。调查表回收率=回收份数/发放份数×100%。单项满意率=单项满意份数/回收份数×100%。综合满意份数=单项满意份数/(回收份数×项目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表2 调查对象的献血相关信息(n=1200)     下载原表

表2 调查对象的献血相关信息(n=1200)

表3 无偿献血指标满意程度情况(n=1200)     下载原表

表3 无偿献血指标满意程度情况(n=1200)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202份,其中有效问卷1200份(2份无效问卷均为纸质问卷),回收率100%,问卷的有效率为99.99%。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见表1。2.2调查对象的献血相关信息:参加献血次数2次及以上者明显高于献血次数为1次者;认为献血能帮助别人是参加献血最重要的原因,上一次献血的体验是影响再次献血的原因;98%的献血者愿意再次献血。见表2。

2.3 无偿献血指标满意程度:

献血者对血站的总体满意度为96%。满意率较低的是献血者休息环境89%、献血设施和设备87%,献血纪念品88%。见表3。

2.4 献血者建议:

共收集有效建议29条(纸质版0条,网上调查29条)。其中包括宣传无偿献血力度不够12条,需要更换全新的献血车10条,增加采血地点和专门停车位9条,增加献血纪念品品种7条。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n=1200)     下载原表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n=1200)

3讨论

调查的人员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且以26-45岁的人群中多,主体人群主要来源于政府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教师、医师、护士等,以及企业员工等。献血者中二次及以上献血的人数超过60%,且以3次以上献血者多,说明大部分献血者乐意持续献血;大部分献血者认为献血的目的是帮助别人,获取献血知识的途径多样,认为上一次献血的体验是影响再次献血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告知已献血液的检测结果和赠给献血纪念品是最喜欢的答谢方式,98%的调查者愿意再次献血。喜欢答谢方式从高到底依次为:告知血液的检测结果42%、赠给纪念品39%、给予表彰11%、不需要任何答谢7%,说明献血者最关注自己健康情况,其次对纪念品感兴趣。在无偿献血指标满意程度调查结果中,献血者对隐私保护、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体格检查和健康咨询、献血前血液初筛检查、采血人员的技术水平、献血注意事项告知、献血过程中的交流等内容的满意度最高,均达到99%,提示我市的采血人员技术和能力水平较高,这与课题组在围采血期进行的舒适护理有关,云浮市中心血站培训的均为一线优秀护理人员,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还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献血者在愉快舒适的氛围里参加无偿献血[4-5]。在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相关适度的心理疏导和干预,使其认识到献血的重要性,同时减少疼痛及不适感,并成为固定献血者[6]。而对献血和休息环境(89%)、献血设施和设备(87%)和献血纪念品(88%)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成为影响“上一次献血体验”的主要因素。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水平对献血者的再次献血意愿影响较为积极[6]。也有学者提出舒适护理[7]可以应用于无偿献血的工作中,可有效提高献血者舒适感[8-9]。本次共收到献血者的建议29条,均来自网上调查,也显示出献血者更喜欢在网络上表达意愿。今后可以加大无偿献血网络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和献血的目的。

针对相关问题,可以优化主、客观条件,加大力度改善献血环境,尤其是献血车条件,提高无偿献血宣传力度[10-11],如建立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每天献血动态等信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增加献血纪念品的种类,如每月或根据季节需求更换纪念品,为献血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颁发无偿献血感谢奖牌等,当前献血者主要是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今后动员其他行业的人员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12-13],如进入社区和农村进行宣传,并积极与社区和农村村委会进行沟通,为献血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14-15]。今后在工作中也要关注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充分了解无偿献血者的需求,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其再次献血积极性[16]。

总之,云浮市无偿献血者对血站的满意率总体较好,但是对休息环境、献血设施和设备满意度较差,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条件的改善对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Oota S,Chaiwon K,Pikulsod S,et al.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 type I and II seroprevalence among volunteer blood donors in Thailand[J].Pathogens Global Health,2018,112(7):343-348.

[2]贝孟辉,李丽颜,曾雅静,等.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对采供血工作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6):631-632.

[3]Yu C,Lau JT,Zhong W,et al.Why some donors are more willing to donate platelets?----a qualitative study on 25 regular platelet donors in Guangzhou,China[J].BMC Public Health,2019,19(1):1671-1672.

[4]何敏静,林敏诗,叶志煜,等.舒适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6):177-179.

[5]刘苗苗,江玉君,李建华.基于人文关怀的无偿献血者护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7):787-788.

[6]Souza JC,Crispim MAE,Abrahim C,et al.High rate of seromarkers for HIV,HBV and syphilis among blood donors using confidential unit exclusion,before and after HIV-NAT implementation at a major public blood bank in the Brazilian Amazon[J].Transfusion,2019,59(2):629-638.

[7]扬丽,陈健,周定红.宜昌地区献血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8,1(6):655-657.

[8]Yu Y,Xu J,Li M.Prevalence of HIV infection among Chinese voluntary blood donors during 2010-2017: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Transfusion,2019,59(11):3431-3441.

[9]陈友芳,马克毅,郑淑山.永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现场及信息回馈满意度调查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3):171-172.

[10]陈秋宇.改善献血环境,加强细节服务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6):2425-2427.

[11]张彬,王奎山,宋华之.衡水市2016年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回顾性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8):998-1000.

[12]Raivola V,Snell K,Helén I,et al.Attitudes of blood donors to their sample and data donation for biobanking[J].Eur J Human Genetics,2019,27(11):1659-1667.

[13]杜霞,马海莉,张福.2016年昆明地区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分析[J].云南医药,2017,38(4):407-409.

[14]时玲玲,李艳慧.浅谈如何提高无偿献血者献血满意度[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