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醉翁亭记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1

一、创设适应学生有效发展的课堂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和人格魅力

知识渊博,富有特色的教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老师,每一位成功的教师,其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物不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那些受人敬重的特级教师,更是形成了各自鲜明的风格。我们的教师不能满足于传授一般知识、常规知识,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擅长的知识,特色鲜明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逐步培养和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美国教育家梅里尔・哈名曾提出“致力于鼓舞人心的课堂”,这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执着追求。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要逐步提高自身亲和力,要注意举手投足、言语神态,声调抑扬,注意从各个方面去吸引学生。很难说整天板着面孔一种声调的老师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我个人曾经戏作诗一首勉励自己及同仁:

精神抖擞进课堂,琼苞玉芯始开张。

精教勤学记心上,夭夭桃李惊四方。

2、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致力于鼓舞人心的课堂”创设,同时也应该是每一个学生“满怀热情的对待每一堂课”。师生应该融恰配合,积极互动。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除要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和人格魅力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1)要合理的分组,优、中、差三级学生合理搭配,同时也要考虑到个人的具体情况,如性格、爱好、特长、缺点等,按照各个学生不同特点明确责任。缺少明确分工,小组讨论就可能成为优生的一言堂,“分组合作式”教学学习材料中明确组内各成员的职责,可是通过听课来看,落实的还很不到位。

(2)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告诉学生有错在所难免。要多鼓励弱差生,增强其自信力,多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是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是要善于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充分挖掘其潜力,发挥其特长,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分组合作式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以优促弱,全员互动,从而逐步转化弱差生以致最后消除弱差生。

(3)要用平等的、欣赏的、发展的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片面的、偏激地看待,一有缺点错误,一棍子打死,一无是处,这种观点是非常有害的。再厚的寒冰,太阳出来时都会融化;再冷的饭菜,柴火点燃时都会煮熟。师生交往,老师要做太阳,温暖学生;要做柴火,成熟学生。千万不要忘了和学生交流,记住一句话:很多时候,差生是由差教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出来的。优秀的教师眼里看到的多是学生的优点。

二、要把足够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要想真正落实分组合作,不做表面文章,不玩花梢,就必须使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包括充分预习的时间,充分自学的时间,充分合作的时间。拿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来说,要想让学生解读作品,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作品以及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必须反复比较,反复思考,必须调动起自己的语文积累、生活积累进行个性化理解。没有充足的时间,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肤浅的思考,学生就会浅尝辄止或潦草应付,得到的东西也是空泛的,缺少深度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该留有足够的预习时间,组织学生提前充分预习课文。如果预习不充分,自主、合作只能是表象化的、形式化的。没有充分阅读和理解,要求学生用三、五分钟去速读或阅读课文,教师不断提出问题,或按学案上的不同问题,随即开展讨论或探究,要求学生自主或合作回答,这样只能算作秀,只是摆摆样子而已,效果如何,可想而之。

三、教师要及时的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

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做旁观者,要通过巡视及时了解各小组讨论进展的状况教师要把握好机会及时介入,及时点拨或激励学生更深层次拓展,或指点迷津,给予帮助,总之要真正使小组讨论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平台,如学习《醉翁亭记》时,“探究合作”中“细处探讨(1)(2)(3)”完成后作如下板书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① 山水之间

② 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③ 乐民之乐

到此好像已经把握了文章主旨,还有没有探讨的必要?我想还是有的。趁同学们意犹未尽,我又启发同学作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究:请同学们调动起你们的语文积累,想一想“醉翁之乐”为什么在于“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民之乐”?通过合作讨论得出

山水之乐:“登山则情满于山”,政治失意,寄情山水,排遣愁闷。

宴酣之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鸿儒白丁相往来,无拘无束。

乐民之乐:“政通人和”,政绩斐然,“兼济天下”,无比欣慰。

这样就跟深层次上把握了课文。

四、合理设计学案,发挥学案的导学作用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2

一、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出现的问题分析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好文言文是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同时又能让初中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古代文明的宝贵历史,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带领学生一起进入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领域。但是为什么教师花费了很多心血备课,在课堂上进行古文教学时却并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更有些学生反映,他们课堂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但是考试的时候遇到一些扩展性的题目时很迷惑、茫然,不知道如何解答,这种打击往往令学生失去学古文的信心,甚至逐渐产生厌恶心理,认为花费在古文学习上的时间多,学习难度大,收甚微等等。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敲响了警钟,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一难题即,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古文教学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古文学习感兴趣,在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展开学习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文言文教学水平的方法措施

(一)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言修养

由于现在的中学教师工作较繁重,很少有时间重新学习,尤其在文言文这个离生活相对遥远的科目上,教师在资料的积累上显得相对不足,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连续几年在教案上只字未改,完全是以前的积累,这样是不利于教学的发展的。教师要把文言文带进生活去感悟,将作品的思想感情尽量地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因为中学语文文言作品所选篇目中所表现的更多是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可以找到与作品中相似的融合点,这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找到了类似的融合点,就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与现代不合拍无法引起感情的共鸣。假如教师能很好地把握这一点,可能学生会做得更好。教师应当重视语言研究和语言积累(针对古汉语)。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完成教学的任务,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在语言文字方面下功夫,抓紧时间多积累、多学习、多研究。

(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师要通过讲故事、举例子或者图片展示去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增进与文言文之间的感情,增强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坚持“古为今用”,联系现实生活去教授文言文,文言文本身就晦涩难懂,与学生日常接触的现代文有很大区别,学生无法很快明白其具体含义,则会产生疏离感,不利于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另外,教师还要认真备课,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论语》前,教师可以先讲一些孔子和他的学生的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让学生首先了解到孔子这位圣人在当时条件很艰苦的情况下,传道授业解惑。接着教师设置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好奇几千年前的孔子时如何教育自己的学生,下面就可转入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告诉学生在古代,孔圣人就说过学习是需要不断的复习,而只靠读书不进行思考也不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并具备好的学习态度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在现代也是如此,只靠课堂上学习,课后不去复习巩固,也不认真思考,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这样就将古人的教诲与现在学习生活相结合,就拉近了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其实,教师只需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灌输文言文是中国古人使用的一种语言,现在的普通话都是从古代汉语中继承下来的,学习起来并不难学,所描述的也都是古人的思想、故事,表达的是古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现。只要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必定能够将文言词汇语法学好,从而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促进学生感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强调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我们都清楚,应该给学生留出感受、体验与理解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想象、体验、品味、咀嚼。那么,教师此时的要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感悟,因为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点。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师对某篇课文的分析,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身感受到、领悟到什么,有什么进步与提高。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理解的浅层面上,而应把文言文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文学。讲析环节与现代文讲析所体现的教学理念一致,采用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再细说。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索性学习方法 具体应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索性学习方法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积极的相互协作,共同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发自身的探究能力,通过探索性学习主动掌握知识。但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探索性学习方法进行具体应用呢?我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此加以分析。

一、探索性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益的启蒙教育手段,不仅能够开发学生在知识方面、语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方面的潜力,而且是一种美的教育。优美生动的课堂教学有益于中学生于语言的雕琢过程中学会感知美、表现美,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因此,重视初中学生的语文教育不仅有益于提升他们的爱国热情乃至全民族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准,而且有利于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促成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应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取得进一步的成就。步入信息时代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手段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探索性学习方法为例,它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抽象僵硬的模式,以其课题性、开放性、主体性的特点获得广大教师的青睐与同学的欢迎。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索性学习方法有益于创设语文问题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意识等,进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课题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探索性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息息相关。我认为,教师应着力于探究方法上的引导,适当点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①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小组协作?应遵循哪些原则展开分类讨论?②分析文章主旨可按哪些步骤进行?文章的主旨与课文的背景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③如何利用多媒体,如电脑制作一个能够反映古诗意境的Flas?小组成员如何设计所要展示的幻灯片?

(一)师生互动,集思广益。

教师应仔细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设定探索目标,同时应注重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其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学生得出的初步成果可能相对幼稚,但教师应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引导,对探究成果中所体现的开放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进行肯定,鼓励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于提问中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激发同学们的自主探究潜力,使其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如学习《五柳先生传》和《醉翁亭记》,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有关文章的历史背景一直是众说纷纭。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各抒己见,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在小组协作中,我倡导师生互动,于平等交流中集思广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补充、完善已有的结论,并以读后感、小论文形式表示出来。如学完《紫藤萝瀑布》一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就心得感想写《生命的意义》、《紫藤萝给予我的启示》等作文。在读后感、小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不必一定要有华丽的言论,但一定要做到感情真挚,言之有物,观点鲜明,行文规范,以此锻炼在课后的探索研究能力。

(二)小组交流,升华总结。

在小组交流学习之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积累经验,反思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思维定势的原因,以及所暴露出的问题、今后可改进之处。同时应引导学生掌握探索性学习常用的研究方法:如举一反三的类比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等。叶圣陶早就提出:“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所以教师更应优化教案设计,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掌握探索性学习的方法,从而真正学会自主性研究学习。

(三)发散思维,鼓励探究。

前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早就提出:“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诚然,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的就是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学生兴趣的原动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热情。所以,在探索性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孩子以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探究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的成就感,而不是单纯强调教学任务计划,束缚孩子个性发展的思维。另外在上述课题告一段落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对得出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再探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继续探究该课题,通过观察、猜想、证明、检验,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领悟到学无止境的深意。如学习《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课题可以设计如下:①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鼓励同学通过各种手段(如图书馆、网络等)搜索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根据作者的意图揣摩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分析文章主要的写作手法;②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与文章所要表达的寓意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分析“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等是如何体现紫藤萝的生命张力的;③猜想作者所要真正表达的思想;④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证明自己的推理;⑤结合文章的写作手法、历史背景等,验证自己的推理;⑥交流感想,以论文形式研究报告。

三、让多媒体成为探索性学习的好帮手

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传递信息、交换信息、储存信息、处理有效信息的过程,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各类资源,以多媒体手段促进探索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如在引导同学们学习《爱莲说》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展示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莲之亭亭玉立、品质高洁等,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媲美的。因此,关于语文探索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更应结合新课标要求的标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图片、动态表格、音乐、文字等充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不能受限于课本,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有益于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浅入深、鞭辟入里,引导学生摆脱语文思维中的思维定势,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拓宽眼界,拓展眼界,充分调动眼耳口鼻等感官,从而锻炼综合的语文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寓教于乐,我们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上有效时间内的信息容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理解力。另外,在授课前,教师应结合自己的风格特色与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合理设计课件,创造合理而真实的教学情境,而不可以一味节省作图、板书时间,以期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密度,以填鸭式灌法输入给学生大量消化不了的知识,造成欲速则不达的恶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只有我们以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才能展现教学亮点,发扬教师风格,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收到师生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208.

[2]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