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新兴产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战略新兴产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战略新兴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范文1

新材料是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应用广泛,成为未来发展最具潜力的产业。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未来的发展将以节能环保为前提,作为众多产业发展的基石,新材料将被我国重视并得以广泛使用。由于新材料下游行业涉及广泛,所以在“十二五”期间新材料的需求将是巨大的,业内人士预测未来每年对新材料的需求增长20%,这将是未来最具有活力和投资机会的产业之一。

战略新兴产业之新材料产业可细分为十二大类,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重点介绍三大领域。

首先是电子信息新材料领域。电子信息材料指在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和新型元器件基础三大类产品领域中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单晶硅为代表的半导体微电子材料;激光晶体为代表的光电子材料;介质陶瓷和热敏陶瓷为代表的电子陶瓷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为代表的磁性材料;光纤通信材料;磁存睹和光盘存储为主的数据存储材料;压电晶体与薄膜材料;贮氢材料和锂离子嵌入材料为代表的绿色电池材料等。这些基础材料及其产品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家电与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

该领域中,投资者可关注天富热电(600509),公司除主要从事新疆石河子市的基础能源供应外,近几年正大力布局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碳化硅(SIC)外延片项目、碳基材料项目、生物法制丙酮酸项目等高新技术项目。其中碳化硅项目经过3年建设,已完成产业布局,碳化硅主要是制造LED的最核心部件之一。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碳化硅外延片生产企业,在LED终端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预期下,预计未来将逐步释放利润空间。

其次是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材料是指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主要包括储氢电极合金材料为代表的镍氢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以及铀、氘、氚为代表的反应堆核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同时具有七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概念,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矿业(000762),公司主营矿业开采,目前拥有锂储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扎布耶盐湖20年开采权,碳酸锂储量约为240万吨。公司还将整合其他的盐湖资源,并有望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锂生产商。一旦动力锂电池实现大规模应用,公司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最后是高性能结构材料领域。结构材料是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材料,是支撑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及国家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等领域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目前国际上竞争最激烈的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之一。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对工程结构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高性能结构材料的发展不仅对国家支柱产业起到关键作用,而且还带动一大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新一代高性能结构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研制与开发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结构材料。主要分类包括金属类工程结构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在这一领域中,建议投资者关注中钢吉炭(000928),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目前总产能每年15万吨,产品达到11大类56个品种,公司参股30%的江城碳纤维公司2012年年产能将达到2000吨,成为国内重要碳纤维生产基地,未来公司的盈利有望不断改善。

新材料是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个具有技术和商业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我国对于新材料的发展才刚起步,所以这一产业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

新能源汽车

随着国际油价的飚升,各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建造已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我国已明确指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代表未来汽车发展方向,这已成为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调整的制高点。

在“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车产业被描述成“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趋于明晰。科技部提出和新能原汽车发展目标为,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按届时汽车年产辆为1000万辆计算,我国新能源汽车要达到年产100万辆的规模。再从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的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和税费补贴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巨额财政补贴。

仔细考察这一产业,你会发现,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很长,由于所处的行业位置差异较大,不同产业链的获益程度相差颇多。专家们大多认为,产业获益的排序基本是电池、电机、电站等零部件和配套部门最优,整车厂商次之,上游的原材料领域再次。

投资者可以看好核心零配件企业和整车生产。首先,新能源汽车产业使用的电机、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毛利率接近50%,且市场空间巨大。以电池为例,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投资价值的一环。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性能基本决定了整车的驾驶性能,按每辆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成本6万元计算,电池厂商将迎来303亿元的市场份额,从目前的十几亿元到2015年的约32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50%。

在电池行业中,锂电池将迅速替代镍氢电池成为主流汽车动力电池,投资者可关注江苏国泰(002091),该公司是国内生产电解液的龙头企业,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有望凭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且从2011年开始,公司新能源业务将从单一的电解液扩展至电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和正极材料(锰酸锂、三原材料、磷酸铁锂),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其次是汽车电机行业,投资者可关注卧龙电气(600580),该公司业务包括电机、铁路牵引变压器、蓄电池以及贸易业务。未来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电机、变压器业务有望持续保持高景气、高增长,而且公司是唯一一家有两种类型电机享受国家补贴的公司,公司作为少数几家具备高效电机生产能力的企业,有望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明晰也将利好整车生产厂商,5年50万辆的高速成长将带来近千亿的市场规模。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我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就客车企业来而言,可关注中通客车(000957),公司是国家和交通部定点生产客车的骨干企业之一,公司自主研制的混合动力客车应用了国家“863计划”研究成果,公司还生产纯电动客车,代表了目前我国纯电动客车的最先进水平,作为城市公交客车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战略新兴产业范文2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新兴产业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新的科研成果、新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或新的市场开拓而出现的新产业或产业群体。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代表那些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科技进步有着决定性影响处于战略地位的那部分新兴产业。

在当前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短期内,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主要体现在投资上;从中长期来看, 随着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其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在生物、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中国具备较强的资源优势。中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中国太阳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日照小时数在 2200 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 10 亿千瓦。 在电动汽车发展上,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锰、铁、磷、钒、稀土等在中国是富产资源;电力供应充足,电力来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支撑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

在部分新兴产业领域,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中国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太阳能硅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占全球首位,风电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 自2011年起在全国 13 个城市逐步推进。

从技术基础看,中国在部分新兴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小,甚至中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还取得领先优势。如在电动车上,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在物联网技术差距不大,研发已有十年,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已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引擎

从理论上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多元性主体健全发展的“蓝海”,为中小企业投资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有经验研究表明,在企业开辟的新项目中,86%的“红海”业务带来39%的利润,而14%的“蓝海”投入却能带来61%的利润。

依照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15年要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要力争达到15%左右。相关统计显示,目前该比重仅为3%左右,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必将带动相关行业的上下游,使得上下游得到纵深发展,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助力与投资机会。

迎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挑战

虽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挑战与风险。

战略新兴产业范文3

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重振经济增长、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新高地的重大战略[3]。近年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度持续升温,作为其支撑的战略性新兴矿产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1.1战略性新兴矿产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对于战略性新兴矿产概念的研究不可胜数,张福良、何贤杰等[4]对其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总结,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战略性新兴矿产”定义为:在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社会发展阶段,由新技术革命导引,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的新能源矿产、新材料稀有矿产和新功能矿产。笔者在前人定义的基础上认为战略性新兴矿产应该具备以下特征: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②应用领域尚未完全开发且目前消费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③在新兴产业中应用的可替代性差。

1.2战略性新兴矿产的分类战略性新兴矿产目录的界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制定战略性新兴矿产发展战略、规划和有关法规、技术标准的基础,是一个战略层面的问题[5]。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将战略性矿产与七大新兴产业分别对应,初步制成表1。需要指出的是,表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矿产资源的总结尚不完全,有待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矿产资源范围广泛,将各矿种与上述战略性新兴矿产应具备的特征一一对应,考虑到大宗矿产的应用历史悠久且其消费并非集中在新兴产业,不完全符合特征,因此本文未将其纳入战略性新兴矿产的范畴。将剩余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矿产划分为四类。①稀有金属:稀土、钨、钼、钽、铌、锆、铟、锗、镓、钴、锂、钛等;②贵金属:银、铂族元素;③非金属矿产:硅、硼、石墨、高岭石、金刚石等;④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等。应当注意,战略性新兴矿产的概念是动态可变的,因此其矿种的选择应根据技术革新、资源勘查开发及市场供需形势等因素定期进行重新厘定。

2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形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相对于大宗矿产而言,稀有金属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且在新兴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及长期存在的资源刚性需求,这类稀有金属因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6],其发展空间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息息相关。本文将重点分析几种典型稀有金属的资源分布及供需特点,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相关资源战略提供依据。分析表2数据,总结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存在以下特点。1)资源分布不均,供应高度集中。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普遍存在因资源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产地单一特点,九种矿产的三大资源国储量之和占全球总储量的平均比例为77%,产量平均比例为76%,供应呈现高度集中的形势,存在安全隐患。2)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呈现供需分离的格局。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供应主要来自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消费则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及其他亚洲和欧洲国家,打破了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仅作为初级原料供应者的格局,随着全球多领域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创新,部分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消费版图正在悄然改变。3)中国战略性新兴矿产的品种比较齐全。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据美国地调局数据,表2所列战略性新兴矿产中储量排名第一的有稀土、钨、钛、镓、铟,其中钨、镓和铟的储量占比均在50%以上;锂和锗的储量排名全球第二,分别为27%和41%;锆和钴的资源比较短缺。综合来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矿产种类比较齐全,在国际竞争中有一定的优势地位。4)中国对战略性新兴矿产的需求很大。上述战略性新兴矿产的消费大国行列中均可发现中国的身影,其中全球稀土、钨、锂、锆、钴的第一消费国都是中国,可见中国对战略性新兴矿产的需求强劲。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锆、钴均属短缺资源,二者的储量占全球比例仅为1%,而中国却是全球最大的锆、钴消费国,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53%和32%,巨大的供需缺口导致这两种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极高,对相关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3中国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调控对策

战略新兴产业范文4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对我国赢得国际竞争尤其是科学技术竞争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我国面临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科技投入少、创新水平低等严峻现实。产业集群作为当前产业发展中一种重要形式,其技术创新密集、规模经济突出和知识溢出等特征能够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本文以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集中探讨了企业、政府和相关智力机构在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并试图归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的规律以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集群概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技术特征是在技术创新和进步中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目前或在将来必将占据领先或核心地位的技术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地理集中性的产业集群,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加速创新的速度,而且是产业最强劲竞争优势的来源,同时,产业集群自身也具有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波特,2002)。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或相关上下游产业的有关企业、机构和科研院所等在空间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能够使相关企业和部门共享集群内市场、基础设施和研发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收益,且产业集群强调集群内企业及相关机构必须形成协同竞合的关系,即通过上下游企业整合的有序生产关系,辅之以相关市场和科研院所的推动及智力支持的发展和共享作用,产生关联合作和创新上的优势,能够在集群内部产生创新驱动和知识溢出等效应,以获取单独生产所没有的额外收益(李扬、沈志渔,2010)。与此同时,产业集群能够利用创新驱动的优势,实施生产和经营的差异化战略,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系统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基础,以相关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上下游企业配套关系完善以及集群发展能够生成未来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在技术竞争的时代背景中以及国家政策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有:

1. 技术先进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以决定能否抢占价值链的核心部分。与此同时,技术上的先进性要求也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集群内大学等科研院所和机构的交流合作能力和产学研的结合能力同样有更高的要求。

2. 互动紧密性。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便是地理集中,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这一特征被明显强化,更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柔性竞争机制,不仅仅体现在企业“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更为明显的是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形成了形式各样的合作机制(刘志阳、姚红艳,2011),例如共同建立专业的供应链、合作开发高效物流系统、成立促进科研创新开发共同投资基金等。

3. 发展传导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会不断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不仅通过集群内企业的密切合作形成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有利于集群内企业增强研发能力,降低创新成本,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还会形成知识由集群内部向集群外部传播的溢出效应,形成“内外两条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机制。

二、 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研究

1. 珠海市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介绍。生物产业是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更是生物产业中一大重要分支。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珠海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历史悠久,在产业产值和企业数量上都远高于国内大多数省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是珠海目前规模最大、产值最高、配套最为成熟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1994年,香港医药厂商联邦制药将进入内地市场的目光投向了珠海,经过两年的市场开发,在珠海开始投入建设第一个生物制药厂。1998年,联邦制药在三灶的工厂建成,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耗资1亿多元。联邦制药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全方位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包括粉针、片剂、口服液、胶囊、冻干),之后联邦开始了急速的扩张过程,迅速占领了国内以“阿莫新林”和“阿莫仙”为代表的消炎成品药市场。受联邦制药迅猛的发展势头和优异的市场业绩吸引,珠海本地以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为代表的制药企业开始逐步向三灶镇聚集,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规模和产值进入了快速提升期。三灶镇政府此时注意到生物医药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开始以政府为主导逐步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1999年,三灶成立了金海岸生物制药科技园,提出要加快生物制药企业的引资开发和本地生物企业的创业发展,积极打造医药专业镇。在此基础上,2002年利用珠海市政府专门规划的2.5平方公里土地将原有的金海岸生物制药科技园整合成为三灶镇生物医药科技园,进一步提出建设以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的省内领先的“生物医药谷”。在三灶镇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势头下,2007年8月,三灶以4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以及完善的产业体系获得广东省生物医药专业镇称号,这标志着三灶正式走上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专业化道路。与此同时,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始终坚持以产业升级快速发展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分别在同年的10月和11月获批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广东省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何锬坡,2007)。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以集群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经济价值和时代意义。文章以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和现状为例,论述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企业、政府和智力机构等主体各自发挥的作用,归纳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是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产业主体之间形成合力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最后提出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对我国赢得国际竞争尤其是科学技术竞争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我国面临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科技投入少、创新水平低等严峻现实。产业集群作为当前产业发展中一种重要形式,其技术创新密集、规模经济突出和知识溢出等特征能够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本文以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集中探讨了企业、政府和相关智力机构在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并试图归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的规律以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集群概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技术特征是在技术创新和进步中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目前或在将来必将占据领先或核心地位的技术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地理集中性的产业集群,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加速创新的速度,而且是产业最强劲竞争优势的来源,同时,产业集群自身也具有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波特,2002)。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或相关上下游产业的有关企业、机构和科研院所等在空间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能够使相关企业和部门共享集群内市场、基础设施和研发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收益,且产业集群强调集群内企业及相关机构必须形成协同竞合的关系,即通过上下游企业整合的有序生产关系,辅之以相关市场和科研院所的推动及智力支持的发展和共享作用,产生关联合作和创新上的优势,能够在集群内部产生创新驱动和知识溢出等效应,以获取单独生产所没有的额外收益(李扬、沈志渔,2010)。与此同时,产业集群能够利用创新驱动的优势,实施生产和经营的差异化战略,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系统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基础,以相关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上下游企业配套关系完善以及集群发展能够生成未来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在技术竞争的时代背景中以及国家政策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有:

1. 技术先进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以决定能否抢占价值链的核心部分。与此同时,技术上的先进性要求也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集群内大学等科研院所和机构的交流合作能力和产学研的结合能力同样有更高的要求。

2. 互动紧密性。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便是地理集中,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这一特征被明显强化,更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柔性竞争机制,不仅仅体现在企业“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更为明显的是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形成了形式各样的合作机制(刘志阳、姚红艳,2011),例如共同建立专业的供应链、合作开发高效物流系统、成立促进科研创新开发共同投资基金等。

3. 发展传导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会不断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不仅通过集群内企业的密切合作形成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有利于集群内企业增强研发能力,降低创新成本,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还会形成知识由集群内部向集群外部传播的溢出效应,形成“内外两条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机制。

二、 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研究

1. 珠海市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介绍。生物产业是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更是生物产业中一大重要分支。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珠海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历史悠久,在产业产值和企业数量上都远高于国内大多数省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是珠海目前规模最大、产值最高、配套最为成熟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1994年,香港医药厂商联邦制药将进入内地市场的目光投向了珠海,经过两年的市场开发,在珠海开始投入建设第一个生物制药厂。1998年,联邦制药在三灶的工厂建成,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耗资1亿多元。联邦制药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全方位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包括粉针、片剂、口服液、胶囊、冻干),之后联邦开始了急速的扩张过程,迅速占领了国内以“阿莫新林”和“阿莫仙”为代表的消炎成品药市场。受联邦制药迅猛的发展势头和优异的市场业绩吸引,珠海本地以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为代表的制药企业开始逐步向三灶镇聚集,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规模和产值进入了快速提升期。三灶镇政府此时注意到生物医药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开始以政府为主导逐步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1999年,三灶成立了金海岸生物制药科技园,提出要加快生物制药企业的引资开发和本地生物企业的创业发展,积极打造医药专业镇。在此基础上,2002年利用珠海市政府专门规划的2.5平方公里土地将原有的金海岸生物制药科技园整合成为三灶镇生物医药科技园,进一步提出建设以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的省内领先的“生物医药谷”。在三灶镇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势头下,2007年8月,三灶以4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以及完善的产业体系获得广东省生物医药专业镇称号,这标志着三灶正式走上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专业化道路。与此同时,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始终坚持以产业升级快速发展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分别在同年的10月和11月获批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广东省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何锬坡,2007)。

存入我的阅览室

2. 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研究。

(1)企业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因素。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有利于企业有效避险。生物医药产业的最大特点在于,生物医药产业是利用尖端生物技术生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高新科技产品的产业,以医药改进和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只有持续进行生物医药的研发并有能力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在病理上卓有成效并在市场中适销对路的药品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王冬梅,2009)。而生物医药的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风险大、后期市场开发充满不确定性。相比于各个企业单独进行高风险高投入的研发能力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是一种有效的避险路径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此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还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相互交流技术进展和创新知识,并能够有效形成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亿邦、民彤、金鸿等集群内的企业已自发共享彼此的生产、人才、科研、信息、设备等资源,有效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企业的示范效应,由外源性企业带动向内外结合互动发展也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原因(刘志阳,程海狮,2010)。香港的联邦制药自1998年7月建成投产以来,十多年来总投资8亿元,到目前为止,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增至17个,员工1 429名,2010年产值32亿元、税收15 115万元,成为三灶乃至珠海医药产业的领头羊。当初三灶生物医药产业正是在联邦制药这一外源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迅猛的发展势头的带动下形成了领军企业的示范效应,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等一大批当时的国有企业受到利润的吸引竞相向三灶的联邦制药周边聚集,以降低生产成本追求规模经济,形成当时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雏形。在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创业经济开始发挥作用,在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产生了以汤臣倍健、润都制药和安和生化等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创业企业,与集群内原本外源性企业形成了内外源良好互动发展的局面。

(2)政府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能够通过提供适合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软件环境,有效降低作为卖方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搜寻成本,吸引企业集聚(魏剑锋,2010)。三灶镇政府作为引进投资,规划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能够最大限度的为落户企业提供用地、税收、科研等方面的支持。作为珠海生物医药产业主体区域之一,三灶科技工业园自1999年开始实施特殊的产业倾斜和扶持政策。落户三灶科技工业园的医药企业可同时享受中国经济特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广东省发展医药产业的三重优惠政策,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还能够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通过建设为集群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中介组织,扶持中小型企业的成长,为集群的形成和扩大有效减少障碍。

其次,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核心,能够有效创建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引入大学、科研院所,建设高新企业“孵化器”,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市场等,为集群的形成和升级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灶镇政府引入了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并引导生物医药企业与两所大学共同设立17个产学研实习基地。

(3)智力机构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辅因素。大专院校作为集群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毗邻,为园区内医药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特别是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国家级生物实验室的启用,为生物医药产业产品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基地,大量医药企业以及相关人才、资本集聚,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三灶初步形成了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教育培训三个模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模生产”为上下游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三灶镇还积极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龙头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相关研发机构,目前整个三灶镇已建立国家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技术专利76项,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5个。

三、 以集群方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律与政策思考

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规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律强调在市场需求基本涌现,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基础设施初步具备的基础上,吸引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或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进入,以其为核心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大批企业进入与创业扩大集群规模相结合,辅之以工业园区的设立培育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在培育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相关智力机构的辅助发展也必不可少。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中,需求作为其主要的动力源泉,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向市场化靠拢,集中发展那些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吸引优势企业的进入。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题中之义在于这些新兴产业未来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因此在现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看它们必然仍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在企业作为产业核心部门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作为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政策和资源的积极推动和投入才能够将产业尽快导入成熟期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力量。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因此技术和人才不仅仅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之一,更是产业集群突破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要素的简单组合的瓶颈,成为升级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产业集群内主要智力机构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够为集群提供先进的可供商业化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知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速集群形成和演化过程。

2. 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研究。

(1)企业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因素。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有利于企业有效避险。生物医药产业的最大特点在于,生物医药产业是利用尖端生物技术生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高新科技产品的产业,以医药改进和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只有持续进行生物医药的研发并有能力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在病理上卓有成效并在市场中适销对路的药品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王冬梅,2009)。而生物医药的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风险大、后期市场开发充满不确定性。相比于各个企业单独进行高风险高投入的研发能力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是一种有效的避险路径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此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还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相互交流技术进展和创新知识,并能够有效形成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亿邦、民彤、金鸿等集群内的企业已自发共享彼此的生产、人才、科研、信息、设备等资源,有效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企业的示范效应,由外源性企业带动向内外结合互动发展也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原因(刘志阳,程海狮,2010)。香港的联邦制药自1998年7月建成投产以来,十多年来总投资8亿元,到目前为止,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增至17个,员工1 429名,2010年产值32亿元、税收15 115万元,成为三灶乃至珠海医药产业的领头羊。当初三灶生物医药产业正是在联邦制药这一外源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迅猛的发展势头的带动下形成了领军企业的示范效应,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等一大批当时的国有企业受到利润的吸引竞相向三灶的联邦制药周边聚集,以降低生产成本追求规模经济,形成当时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雏形。在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创业经济开始发挥作用,在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产生了以汤臣倍健、润都制药和安和生化等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创业企业,与集群内原本外源性企业形成了内外源良好互动发展的局面。

(2)政府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能够通过提供适合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软件环境,有效降低作为卖方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搜寻成本,吸引企业集聚(魏剑锋,2010)。三灶镇政府作为引进投资,规划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能够最大限度的为落户企业提供用地、税收、科研等方面的支持。作为珠海生物医药产业主体区域之一,三灶科技工业园自1999年开始实施特殊的产业倾斜和扶持政策。落户三灶科技工业园的医药企业可同时享受中国经济特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广东省发展医药产业的三重优惠政策,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还能够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通过建设为集群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中介组织,扶持中小型企业的成长,为集群的形成和扩大有效减少障碍。

其次,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核心,能够有效创建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引入大学、科研院所,建设高新企业“孵化器”,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市场等,为集群的形成和升级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灶镇政府引入了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并引导生物医药企业与两所大学共同设立17个产学研实习基地。

(3)智力机构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辅因素。大专院校作为集群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毗邻,为园区内医药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特别是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国家级生物实验室的启用,为生物医药产业产品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基地,大量医药企业以及相关人才、资本集聚,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三灶初步形成了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教育培训三个模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模生产”为上下游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三灶镇还积极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龙头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相关研发机构,目前整个三灶镇已建立国家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技术专利76项,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5个。

三、 以集群方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律与政策思考

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规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律强调在市场需求基本涌现,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基础设施初步具备的基础上,吸引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或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进入,以其为核心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大批企业进入与创业扩大集群规模相结合,辅之以工业园区的设立培育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在培育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相关智力机构的辅助发展也必不可少。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中,需求作为其主要的动力源泉,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向市场化靠拢,集中发展那些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吸引优势企业的进入。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题中之义在于这些新兴产业未来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因此在现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看它们必然仍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在企业作为产业核心部门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作为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政策和资源的积极推动和投入才能够将产业尽快导入成熟期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力量。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因此技术和人才不仅仅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之一,更是产业集群突破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要素的简单组合的瓶颈,成为升级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产业集群内主要智力机构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够为集群提供先进的可供商业化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知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速集群形成和演化过程。

存入我的阅览室

2. 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研究。

(1)企业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因素。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有利于企业有效避险。生物医药产业的最大特点在于,生物医药产业是利用尖端生物技术生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高新科技产品的产业,以医药改进和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只有持续进行生物医药的研发并有能力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在病理上卓有成效并在市场中适销对路的药品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王冬梅,2009)。而生物医药的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风险大、后期市场开发充满不确定性。相比于各个企业单独进行高风险高投入的研发能力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是一种有效的避险路径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此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还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相互交流技术进展和创新知识,并能够有效形成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亿邦、民彤、金鸿等集群内的企业已自发共享彼此的生产、人才、科研、信息、设备等资源,有效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企业的示范效应,由外源性企业带动向内外结合互动发展也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原因(刘志阳,程海狮,2010)。香港的联邦制药自1998年7月建成投产以来,十多年来总投资8亿元,到目前为止,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增至17个,员工1 429名,2010年产值32亿元、税收15 115万元,成为三灶乃至珠海医药产业的领头羊。当初三灶生物医药产业正是在联邦制药这一外源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迅猛的发展势头的带动下形成了领军企业的示范效应,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等一大批当时的国有企业受到利润的吸引竞相向三灶的联邦制药周边聚集,以降低生产成本追求规模经济,形成当时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雏形。在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创业经济开始发挥作用,在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产生了以汤臣倍健、润都制药和安和生化等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创业企业,与集群内原本外源性企业形成了内外源良好互动发展的局面。

(2)政府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能够通过提供适合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软件环境,有效降低作为卖方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搜寻成本,吸引企业集聚(魏剑锋,2010)。三灶镇政府作为引进投资,规划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能够最大限度的为落户企业提供用地、税收、科研等方面的支持。作为珠海生物医药产业主体区域之一,三灶科技工业园自1999年开始实施特殊的产业倾斜和扶持政策。落户三灶科技工业园的医药企业可同时享受中国经济特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广东省发展医药产业的三重优惠政策,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还能够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通过建设为集群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中介组织,扶持中小型企业的成长,为集群的形成和扩大有效减少障碍。

其次,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核心,能够有效创建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引入大学、科研院所,建设高新企业“孵化器”,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市场等,为集群的形成和升级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灶镇政府引入了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并引导生物医药企业与两所大学共同设立17个产学研实习基地。

(3)智力机构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辅因素。大专院校作为集群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毗邻,为园区内医药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特别是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国家级生物实验室的启用,为生物医药产业产品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基地,大量医药企业以及相关人才、资本集聚,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三灶初步形成了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教育培训三个模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模生产”为上下游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三灶镇还积极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龙头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相关研发机构,目前整个三灶镇已建立国家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技术专利76项,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5个。

三、 以集群方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律与政策思考

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规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律强调在市场需求基本涌现,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基础设施初步具备的基础上,吸引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或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进入,以其为核心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大批企业进入与创业扩大集群规模相结合,辅之以工业园区的设立培育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在培育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相关智力机构的辅助发展也必不可少。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中,需求作为其主要的动力源泉,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向市场化靠拢,集中发展那些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吸引优势企业的进入。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题中之义在于这些新兴产业未来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因此在现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看它们必然仍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在企业作为产业核心部门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作为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政策和资源的积极推动和投入才能够将产业尽快导入成熟期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力量。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因此技术和人才不仅仅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之一,更是产业集群突破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要素的简单组合的瓶颈,成为升级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产业集群内主要智力机构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够为集群提供先进的可供商业化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知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速集群形成和演化过程。 成规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律强调在市场需求基本涌现,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基础设施初步具备的基础上,吸引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或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进入,以其为核心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大批企业进入与创业扩大集群规模相结合,辅之以工业园区的设立培育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在培育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相关智力机构的辅助发展也必不可少。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中,需求作为其主要的动力源泉,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向市场化靠拢,集中发展那些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吸引优势企业的进入。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题中之义在于这些新兴产业未来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因此在现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看它们必然仍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在企业作为产业核心部门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作为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政策和资源的积极推动和投入才能够将产业尽快导入成熟期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力量。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因此技术和人才不仅仅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之一,更是产业集群突破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要素的简单组合的瓶颈,成为升级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产业集群内主要智力机构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够为集群提供先进的可供商业化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知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速集群形成和演化过程。

存入我的阅览室

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相关辅助机构的素质是产业集群能否提升创新效率、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以政府为主体和协调中心,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接轨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减少制度障碍,积极引入更多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创新辅助机构,实现集群内企业产学研高度紧密结合,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2)构建集群创新体系,完善人才扶持和培养政策。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产业集群能否占据市场竞争主要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应当鼓励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为根本,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辅助,重点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和高新技术。此外,技术发展离不开人才,必须注重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坚持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的均衡发展,鼓励大学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实施梯度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提高现有企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3)利用整体协同效应,完善集群配套关系。集群的整体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的上下游配套关系,这是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否获得持续性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产业园区基础上,注重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间的协同效应,在继续引进新兴产业企业时要注重均衡战略,在鼓励创新创业时要注重适当的政策倾斜,注重培育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企业,争取在集群内形成完整的集生产、服务和交易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企业长廊,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延伸产业链以做大做强,形成多层梯级产业系统并促其优化升级,使其形成地区优势和特色亮点。

参考文献:

1.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3. 刘志阳,姚红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重庆社会科学,2011,(3).

4. 何锬坡.联邦领军生物医药谷.珠海特区报,2009-06-28.

5. 王冬梅.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

6. 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改革,2010,(5).

7. 魏剑锋.搜寻成本、制度安排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产业经济研究,2010,(1).

8. 何锬坡.规划瞄准产业集群.珠海特区报,2009-09-25.

9. 吴传清,周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制度安排.理论参考,2010,(11).

10. 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10,(43).

作者简介:张耀辉,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杰,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2-04-08。

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相关辅助机构的素质是产业集群能否提升创新效率、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以政府为主体和协调中心,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接轨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减少制度障碍,积极引入更多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创新辅助机构,实现集群内企业产学研高度紧密结合,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2)构建集群创新体系,完善人才扶持和培养政策。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产业集群能否占据市场竞争主要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应当鼓励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为根本,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辅助,重点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和高新技术。此外,技术发展离不开人才,必须注重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坚持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的均衡发展,鼓励大学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实施梯度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提高现有企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3)利用整体协同效应,完善集群配套关系。集群的整体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的上下游配套关系,这是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否获得持续性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产业园区基础上,注重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间的协同效应,在继续引进新兴产业企业时要注重均衡战略,在鼓励创新创业时要注重适当的政策倾斜,注重培育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企业,争取在集群内形成完整的集生产、服务和交易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企业长廊,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延伸产业链以做大做强,形成多层梯级产业系统并促其优化升级,使其形成地区优势和特色亮点。

参考文献:

1.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3. 刘志阳,姚红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重庆社会科学,2011,(3).

4. 何锬坡.联邦领军生物医药谷.珠海特区报,2009-06-28.

5. 王冬梅.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

6. 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改革,2010,(5).

7. 魏剑锋.搜寻成本、制度安排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产业经济研究,2010,(1).

8. 何锬坡.规划瞄准产业集群.珠海特区报,2009-09-25.

9. 吴传清,周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制度安排.理论参考,2010,(11).

10. 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10,(43).

作者简介:张耀辉,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杰,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2-04-08。

存入我的阅览室

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相关辅助机构的素质是产业集群能否提升创新效率、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以政府为主体和协调中心,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接轨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减少制度障碍,积极引入更多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创新辅助机构,实现集群内企业产学研高度紧密结合,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2)构建集群创新体系,完善人才扶持和培养政策。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产业集群能否占据市场竞争主要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应当鼓励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为根本,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辅助,重点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和高新技术。此外,技术发展离不开人才,必须注重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坚持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的均衡发展,鼓励大学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实施梯度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提高现有企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3)利用整体协同效应,完善集群配套关系。集群的整体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的上下游配套关系,这是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否获得持续性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产业园区基础上,注重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间的协同效应,在继续引进新兴产业企业时要注重均衡战略,在鼓励创新创业时要注重适当的政策倾斜,注重培育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企业,争取在集群内形成完整的集生产、服务和交易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企业长廊,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延伸产业链以做大做强,形成多层梯级产业系统并促其优化升级,使其形成地区优势和特色亮点。

参考文献:

1.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3. 刘志阳,姚红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重庆社会科学,2011,(3).

4. 何锬坡.联邦领军生物医药谷.珠海特区报,2009-06-28.

5. 王冬梅.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

6. 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改革,2010,(5).

7. 魏剑锋.搜寻成本、制度安排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产业经济研究,2010,(1).

8. 何锬坡.规划瞄准产业集群.珠海特区报,2009-09-25.

9. 吴传清,周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制度安排.理论参考,2010,(11).

10. 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10,(43).

作者简介:张耀辉,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杰,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2-04-08。

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相关辅助机构的素质是产业集群能否提升创新效率、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以政府为主体和协调中心,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接轨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减少制度障碍,积极引入更多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创新辅助机构,实现集群内企业产学研高度紧密结合,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2)构建集群创新体系,完善人才扶持和培养政策。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产业集群能否占据市场竞争主要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应当鼓励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为根本,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辅助,重点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和高新技术。此外,技术发展离不开人才,必须注重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坚持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的均衡发展,鼓励大学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实施梯度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提高现有企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3)利用整体协同效应,完善集群配套关系。集群的整体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的上下游配套关系,这是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否获得持续性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产业园区基础上,注重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间的协同效应,在继续引进新兴产业企业时要注重均衡战略,在鼓励创新创业时要注重适当的政策倾斜,注重培育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企业,争取在集群内形成完整的集生产、服务和交易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企业长廊,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延伸产业链以做大做强,形成多层梯级产业系统并促其优化升级,使其形成地区优势和特色亮点。

参考文献:

1.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3. 刘志阳,姚红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重庆社会科学,2011,(3).

4. 何锬坡.联邦领军生物医药谷.珠海特区报,2009-06-28.

5. 王冬梅.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

6. 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改革,2010,(5).

7. 魏剑锋.搜寻成本、制度安排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产业经济研究,2010,(1).

8. 何锬坡.规划瞄准产业集群.珠海特区报,2009-09-25.

9. 吴传清,周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制度安排.理论参考,2010,(11).

10. 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10,(43).

作者简介:张耀辉,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杰,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生。

战略新兴产业范文5

关键词:新兴产业 金融支持 调查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期,我们对衡阳市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开展调查,提出了完善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加大金融机制的引导和扶持,增强项目综合融资能力的相应措施。

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衡阳市抓住湖南省被列入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首批试点省份的机遇,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战略重点,结合本地现状,确定了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以金融、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实施阶段。

特点之一,信贷支持有力。总体来看,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方式、优化服务,切实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有效支持。推出了旅游区门票收费权抵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给力贷”、“助力贷”、“展业通”、“税融通”、“好融通”等一批颇具特色的金融产品,较好地满足新兴产业资金需求。截止2012年6月末,全市地区社会融资规模52.4亿元,累计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100余亿元,助力新兴产业亮点呈现、长足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42家,借力“资本魔方”,富士康、欧姆龙、中兴通讯、中科光电等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形成了以胜添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特变电工、货菱重卡、中钢衡重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中国至德、共创光伏、瑞达电源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以汉森制药、恒生制药、紫光古汉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南岳火文化主题公园、石鼓文化创意园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以红星美凯龙、崇盛国际、商业步行街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特点之二,银企对接有序。围绕“企业服务年”和“项目建设年”活动目标,采取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强化部门联动协调,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加大政策宣传引导等多种措施,构建“政府搭台、央行推动、银企对接、合作共赢”良性互动平台,巩固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发展基础。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银企合作洽淡会上,衡阳项目70个,占全省总数近七分之一,居市州之首;签约项目4个,在全省仅次于长沙,承贷金额达7.2亿元。举办全市“数百企业数亿贷款签约仪式”,26家金融机构与404个项目签下138亿元大单,重点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工业技改项目和中小微企业,目前资金到位率达80%以上。

特点之三,融资需求有量。在当前经济运行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衡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需求仍然旺盛,呈逆势上扬之势。据汇编的《2012年衡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需求目录》,全市3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7698624.69万元,贷款总需求2555413万元,占总投资的33.2%,其中,固定资产贷款需求2279463万元,流动资金贷款需求275950万元,分别占贷款总需求的89.2%、10.8%。各行业贷款需求比重分别为: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五个产业相近,在1.27—9.38%之间;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贷款需求接近,为20.13%和24.85%;新材料贷款需求比重最大,达到31.9%,约占新兴产业需求总量的三分之一。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辖不同区域的融资需求状况看,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白沙洲工业园、松木工业园“一区两园”,产业集聚和资金洼地效应凸现。

二、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的现实困境

(一)困境之一、融资“不够用”

据调查,衡阳市首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银企合作签约会初步确定对接项目76个,签约金额335280万元,占贷款需求额的13.12%,涉及企业仅为16%。分行业贷款满足率看,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文化创意分别排1—8位,其中文化创意为“零”;分签约性质看,大部分为意向,合同占比很低;分地域看,县域投入不足三分之一;分银行机构看,签约项目最多的是农村信用社,签约项目24个,占全部签约项目的31%,签约份额最大的是交通银行,签约金额73600万元,占全部签约金额的21.95%,国有商业银行介入低于预期,部分银行机构“零对接”,信贷需求满足率不高,凸显结构性融资障碍。尽管政策层不断释放市场流动性信号,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形势不容乐观,投资意愿下降,商品库存及应收账款增加,资金面仍然偏紧。部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现象严重,处于“喝渴”状态,有的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无法及时更新设备和技术改造,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下降。从重点监测的30户企业看,约10%的企业资金很紧张,缺口20%以上;20%以上的企业资金紧张,缺口1—20%,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扩大再生产。据测算,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缺口在1000亿元/年以上。以鸿大特种钢管为例,该公司新建大口径精密无缝钢管生产线,投资6000万元,资金缺口4300万元,缺口为28.3%。结构性资金短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战略新兴产业范文6

1.1国家战略定位

模糊缺乏国家战略层面的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定位。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扶持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只对包括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海洋风能利用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装备在内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提出了具体的产业化配套政策,其他包括海洋生物技术、海洋新型能源仅有所提及,其产业开发重点和扶持导向不明确,特别是缺乏权威的产业发展评估和路线图,也没有明确的国家产业发展定位。尽管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海洋局、能源局等国家职能部门,最近针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海上风电等海洋战略性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专项规划和产业扶持意见,但与国家沿海区域发展和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战略协调不足,且受到政策和资金成本的制约,地方政府贯彻落实的成效并不明显,缺乏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属性的政策创新,未能构建海陆统筹的全局发展战略框架和产业发展定位。

1.2政策措施协调不足

近年来,国家相继启动实施了沿海经济带、蓝色经济区及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等一系列涉海开发战略,也通过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及海域使用金等对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重点扶持,但基本以国家财政资金和行业专项资金为主,国家专项综合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不足,资金扶持力度和覆盖面远不能满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需要,且政策创新力度明显不足,陆海产业扶持政策之间缺乏协调。国家缺乏有针对性的产业培育引导政策,特别是针对涉海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的引导政策,涉海小微科技创新企业“死亡谷”问题突出。现有的产业扶持政策多出自海洋职能部门,实施中缺乏部门协调,地方又以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为主,难以突破国家政策框架,政策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1.3行业低端竞争激烈

鉴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沿海各地都出台了发展定位趋同的产业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区域恶性竞争,形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遍地开花,但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对于海洋装备制造、海上风电等少数几个已初步实现产业化发展的产业,各地普遍加大招商和投资力度,将有限的政策资金投入其中,并给予最大限度的土地、融资、税收等优惠,在短期内扭曲了其市场要素价格,降低了投资主体的投资风险和成本,引发了投资热潮和地区间的重复建设,导致了国内部分低端船舶配套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装备及风电装备制造能力短期内得到极大提升,但产业链高端装备设计制造能力不足,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影响到国内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健康发展。

1.4海洋技术创新薄弱

随着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在海水种苗繁育、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等诸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在一些关键技术环节和创新能力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产业培育与发展受制于技术创新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相关产品成本过高、竞争力弱,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在海水淡化装备制造领域,海水膜组件、能量回收装置和海水高压泵等反渗透关键设备仍需进口,海水淡化工程关键设备国产化率不足50%。国内756项与海水淡化相关的专利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占15%[9]。关键核心技术未实现突破,再加上海洋科技创新机构的行政壁垒,科技成果转化与专业配套能力不足,造成部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技术瓶颈比较突出。

2政策导向与路径设计

2.1加强海洋战略顶层设计,完善海洋产业政策

扶持体系尽快制定《全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发展行动计划》,统筹陆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合理布局沿海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架构,减少地方政府的无序竞争。搭建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协调框架和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开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形成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制订国家海洋重点产业投资目录,优先选择具有重大产业开发潜力的产业进行重点支持。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推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倾斜。完善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对重点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进行专项扶持,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开拓进程。

2.2推进区域示范工程建设,创新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机制

实施重点产业领域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和产业联盟建设。制订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试点和示范工程建设方案,积极鼓励和引导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行业联盟,打造3~5个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制定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线图,建立面向创新型企业和市场化科研机构的政策扶持机制。整合与协调国家及地方海洋科技创新资金,建立科技创新市场化评价机制,减少行政干预和重复投入问题。

2.3实施海洋科技创新工程,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实施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工程,建立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基金和重大海洋科技专项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基金投入。依托青岛国家海洋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组建国家海洋科技创新联盟和深远海科技研发平台,打造国际海洋科技论坛,强化重大技术和装备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培育涉海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建设。鼓励重点企业与科技机构联合建立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申报和承建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2.4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海洋产业集聚发展进程

结合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推进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逐步向特定的产业园区转移,同时调整各类产业园区的发展特色及核心定位,建设一批现代海洋特色产业园区,构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集聚平台。鼓励涉海大中型企业及各类优势涉海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以海洋新兴产业为主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涉海企业集团,并通过其辐射带动及配套需求,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配套中小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集聚发展。

2.5创新海洋产业投资模式,建立和完善专业海洋产业服务体系统

筹协调国家财政扶持资金、社会资金、风险资本和金融资本,创新国家财政补贴和风险规避机制,推进国家“蓝色投资基金”和公私合作经营的“蓝色投资银行”发展,构建符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市场投融资体系。鼓励沿海地方政府围绕海洋科技孵化和产业培育平台建设,提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业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和电商服务网络,构建面向小微型创新企业培育的专业化海洋中介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区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体系。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