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经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经知识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知识;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一、信息技术发展对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
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式下,为适应现代化管理与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各类新型网络化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软件包,如会计电算化系统、金融信息系统、网络营销系统、网上银行系统、运筹与决策算法软件包等不断涌现,并广泛应用于行业管理和服务与企业决策分析等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促进行业管理与服务方式更新变化的同时,对高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改进和完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财经类专业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面向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不能及时反映专业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因此,如何将动态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融合到财经类专业课程中,优化财经类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财经类专业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问题
1.课程教材形式比较传统。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必备工具。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教材主要是以传统的文字教材为主,以多媒体及CAI教学课件为辅。而财经领域内目前涌现了诸多与财经专业相关的新型信息管理系统与工具,如网络银行、网络营销、电子(金融)汇兑等,这些属于电子教材或电子模拟系统。这类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新型知识获取须更多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与仿真操作,以及多方交互的学习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显然,相对信息技术知识更新的速度,单纯的传统文字教材组织结构已无法融入最新的技术知识,不能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新发展。
2.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相对缓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这个问题在多数专业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较为普遍。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课程中的计算机课程主要有3门,即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和信息系统,并且这3门课已开设多年。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北京、上海、浙江10多所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统计分析发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数据库基础课程同时开设5年以上占60%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5年以上的有80%多,近2至3年才有学校开设ERP系统的课程。此外,从教学大纲来看,信息系统课程教材更新缓慢,信息系统范例单一,版本更新不及时,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信息技术与知识相对滞后。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自作主张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这就直接导致教与学都不能适应实际需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对滞后,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财经专业融合的知识掌握不够。
3.课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时较少。与财经类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新知识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需通过实际运作环境的模拟与仿真,才能真正实现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在目前教学环节中,由于缺乏与信息技术同步更新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应用环境,学生多数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方式来获取知识,少有模拟仿真的有效实践,学生难以真正地操作与模拟实验这些新型的信息系统和工具。
另外,通过对北京、上海、浙江10多所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统计分析发现:计算机类课程学分占必修课总课程学分14%,占必修课总课时量不到12%,如果包括专业选修课,则该比例均低于10%;从课程量来看,信息系统课程课时只占必修课总课时量的5%左右,其中实践课程只占信息系统课程总课时的1/6,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掌握信息系统实践操作能力的需要。
4.师资力量知识结构单一。同时具备财经类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一方面,目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通常是由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教师承担的,这些教师虽然具有相当水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工具和软件包也能驾轻就熟,但对其中所涉及的各种财经类专业知识就鞭长莫及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融合,在实践时难以找出数据出错的原因。另一方面,财经类专业教师由于缺乏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对各种高新技术的模拟系统难以熟练操作,不能独立承担此类课程的教学。因此,学生在此类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学习时,难以获得较好的指导,因而就难以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
三、高校财经类专业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根据以上财经类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财经类专业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导论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前导课程,使学生在开始深入学习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之前,能够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与本专业结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例如,可率先在财会学院进行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财务结算、企业资源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等专业融合的前导性课程教学,学生通过前导课程的学习,清楚地了解网络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方式、结算方法、发展的趋势等,了解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知识融合的意义和方法,这样对学生在后面具体课程的学习将起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这种课程导论教学对财经类学科专业的教学而言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其次,学校还组织各学科中的教授和学术带头人等开设以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以满足各种不同专业学生对于拓宽知识面,充实知识结构的要求。
2,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案例相结合的比较教学。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纯粹地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为例进行教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因为教学内容不成熟不充实等原因而适得其反。因此,理应采用应用范围较广、技术较成熟、与财经类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软件工具包为主的案例教学,并以较新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为辅的教学方式支撑。这种设置方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与行业应用结合的产品或工具的架构和功能等;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举一反三,将更丰富的、动态更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专业问题的解决与教学中。
3.专业资源整合的实践教学与课程设计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方面要广泛整合和应用除文字教材以外的各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听教材、CAI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等,在锻炼提高教师利用资源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习惯;另一方面,广泛整合校内各专业资源与信息技术资源,加大财经类专业与信息专业在实践环节中的资源整合,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接触各种网络环境下的面向实际应用的信息技术产品与工具的应用。
开设课程设计教学,让财经类专业学生参与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的分析、应用与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种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或者以解决某类专业应用问题为目标,自拟一个专业信息系统方案,进行系统架构和功能分析与设计,并按照要求编写需求分析报告和系统详细设计方案。众所周知,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管理人员和系统开发人员合作完成。为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计还可以与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的信息系统开发等课程的课程设计活动结合在一起开展,让学生体验和了解如何在企业环境中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课堂教学与独立研究结合的开放实验教学、社会资源与高校资源整合的社会实践教学。通过开放实验的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进行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的学习和研究。在财经类专业中建立信息技术开放实验教学环境,有助于改善实践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和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高校还应积极利用自身的科研与人才优势,与地方政府、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在各种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活动,让学生走进企业,走向社会,以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产学研、勤工助学等形式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通过社会资源与高校资源的有机整合,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教学,把社会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
5.兼备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师资力量培养。从学校角度来看,为改善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应该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听课、讲座、进修等方式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提高各专业知识的结合程度,达到教学过程中的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从教师角度来看,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信息素养。
高校财经类专业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行革新。因此,更加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知识与财经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必需。学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财经类专业学生在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上的提高,增强财经类专业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 力,吴国平,薛小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4(09).
[2]安春元,高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新尝试[J].中国高教研究,2004(05).
财经知识范文2
提到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商界精英,大家可能会产生“其天赋很高”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似乎只能顶礼摩拜,可望而不可及。诚然,天资聪惠、起点就领先一步是不少成功者所具有的特质,然而,对于芸芸众生,成功真就那么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吗?本期走进我们栏目的是自视资质平庸的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预算及分析主管姜永杰先生.感悟他的职场经历,也许你会认为:成功就在我们身边,成功并不遥远。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企业不但面临激励的国内市场竞争,还要应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在这样的情形下,企业既定战略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战略分析则成为监督战略执行、修订战略的有效手段。作为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外运”)预算及分析主管,姜永杰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进行战略分析。对于这项管理工作,姜永杰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既要清楚集团战略布局,知道业务发展的主次轻重,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更要谙熟下属分、子公司的情况以及不同的业务流程,对重大预算差异和其他重大事项要追查其“所以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分子公司,姜永杰的关注点也有所不同:对于成长期的企业,更多地关注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等成长类指标;而对于成熟期的企业,则更多地关注其现金流指标,重点抓成本管理。姜永杰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敬业态度和执着精神,令人敬佩。然而,谈到今天取得的成就和自己的成长轨迹,姜永杰却又显得儒雅谦逊、低调平和。他再三强调自己的资质平庸。“资质平庸”与“年轻有为”,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如何跨越这道鸿沟?回首姜永杰的职场经历,或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初出“茅庐” 脚踏实地
姜永杰出生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十多年里,我只当过一次三好学生,一直不是特别显眼。”虽然如此,姜永杰在成长之路上还是脚踏实地、稳扎稳打。1993年,他成功地考入青岛大学,就读会计学专业。大学期间的姜永杰可以用“不显山、不露水”来形容。他做事不喜张扬,习惯于默默无闻地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虽然姜永杰的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出色,但其学习中的刻苦钻研和对知识的渴求还是为其日后的财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大学毕业时,姜永杰手握三份工作机会待选择:青岛市总工会、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所属的青岛远洋运输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远洋”)。姜永杰属于那种实干者,他认为自己的性格特点不适合去青岛市总工会这种工作比较轻松悠闲的政府机构。虽然当时银行是多数人向往的地方,但姜永杰更看重机构的规模和个人在专业上的长远发展。在他的眼里,青岛远洋7000多人的企业规模、半军事化管理的企业文化、走在众多央企前列的企业管理以及远洋运输的神秘,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权衡利弊之后,姜永杰做出了去青岛远洋工作的决定。这一决定也开始了其与企业财务工作的“不解之缘”。
“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会计行业亦是如此。虽然企业会计理论是相通的,但与其他企业相比,远洋运输企业一般以船舶航次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有其特殊性。姜永杰在青岛远洋的主要工作是预算和成本分析,他认为,作为财务工作者,当然需要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业务和流程。为此,姜永杰有过跟随船队进行一次远洋航行体验的想法,除去想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船员的生活外,他更多地想熟悉一下远洋业务,因为在运输过程中会发生频繁的货物装卸,货轮在停靠不同港口时也会因停靠时间长短而发生相应的费用,这些都是姜永杰成本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由于公司在随船出海方面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姜永杰最终未能成行,这让他深感遗憾。虽然如此,他还是创造各种条件来尽快熟悉远洋业务。他经常利用工作闲暇去码头,一旦有公司的货轮靠岸,他就设法上船去看一看船上的设备,了解船上的一些具体情况,虚心向船员请教远洋运输业务的有关情况。这些努力让姜永杰在做预算和成本分析时能够很快进入角色,顺利梳理出远洋运输的业务流程,进而进行细化的成本分析,知晓成本控制的重点和薄弱点,为公司进行定额成本管理创造条件。与此同时,他还根据工作中发现的公司在管理上的漏洞,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如公司的一些船只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被卖给其他公司,姜永杰发现,有些船只上的电子设备、缆绳或者信息系统,不是该船体的标准配置,而是公司根据运营和管理需要后添置上去的。一条特制缆绳的价格就是几万美金,有些专门定制的物品甚至是不可再造的,而这些物品不属于船只交易标的范畴,公司在进行船只交接时,对这部分物品的管理是失控的。于是,在公司的月度经营分析会上,姜永杰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被公司管理层采纳。
自从进入会计这一行业以来,姜永杰就决定要在这个舞台上长久历练下去。由于性格的原因,他做事不喜张扬,不喜欢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但他有着良好的心态。他相信,只要在这个行业里不懈努力,终究会有所收获。正是这种坚毅和定位,让他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稳扎稳打,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前行。
“回炉”再造 蓄势待发
考研并不是姜永杰在某一天突然冒出的想法。早在临近大学毕业时,姜永杰就曾做过考研的准备,但后来因为找工作等原因,这一计划被搁浅了。投身于青岛远洋以来,姜永杰一直致力于自己所钟爱的财会事业,虽然工作很忙,但考研的梦想一直潜藏在内心深处未曾熄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历练,姜永杰感到有必要进一步深造,系统学习财经理论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于是,这一愿望在他心中也逐渐变得强烈起来,到1999年,他再也按捺不住考研的冲动,从而做出边工作边考研的决定。
在那个年代,在职人员考研究生的机会成本相当大。各高校、科研院所对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都有“须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的要求。而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人事部门对于在职员工报考研究生不是鼓励,而是以种种方式加以限制;单位领导也会认为这些员工已有“叛逃”之心,不再加以重用。这些员工一旦考不上,只能在“内忧外患”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事实上,即使考试不成功,这些员工也无法在企业长久呆下去。在这种情形下,敢于向单位说明自己的考研意图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
“一旦我认定的事情,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的”,姜永杰有着一股倔劲儿。他将自己考研的想法直接向单位人事部门进行了“摊牌”,人事部门的态度非常明确:可以考,但现在合同没到期,考上研究生需要交一定的违约金。应该说,姜永杰此时遇到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违约金的压力,也不是对自己在公司未来前途的担忧,而是如何协调好工作和复习两者间的冲突。姜永杰需要在工作和备考两者间进行合理规划,由于财务工作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每月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工作会非常忙,为此,姜永杰结合自己的工作周期,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可以说,姜永杰的复习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为了能给自己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复习时间,他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压缩其他业余活动时间,在复习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改善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此时,平时专业知识的积累帮助了他,由于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未曾中断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掌握得更加深入。这也让他在备考时有更多时间来复习英语等公共课。事实上,在当年的考试中,正是凭借突出的专业课成绩,姜永杰成为考场上的“幸运儿”。2000年9月,姜永杰辞去青岛远洋的工作,进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脱产攻读会计学硕士学位。
“工作时,有继续学习的欲望;求学时,又有实践的需求。”在北京读研期间,姜永杰对自己有着明确的定位――进一步拓宽视野,掌握较为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加强财务管理应用技能。这期间,他切实感受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在不断提升。为此,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于是,教室、图书馆经常能看到他勤奋求学的身影。为了能了解更多的业务实践、增强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他主动联系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做实习生,边学习边实践。在校期间,他获得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为了能学习国际相关的先进课程,姜永杰还报考了ACCA。此时,对时间的良好驾驭能力再次帮助了他,使他将完成学业、社会实践、备考ACCA、准备毕业论文、就业等诸多事务安排得有条不紊。
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对求学目的的清晰认识,对时间安排的良好掌控,姜永杰3年的研究生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其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为其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职场天地 越走越宽
2003年夏天,顺利获得硕士学位的姜永杰来到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在这里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审计工作之后,姜永杰如愿考完了ACCA全部课程。ACCA会员资格的获得让他对自己的职场发展更增添了几份自信。这时,他被安排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由于管理咨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企业和业务,这项工作对从业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既需要掌握全面、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能够提出切合企业实际业务的解决方案以及能够说服企业管理层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初涉管理咨询业务,姜永杰还是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不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技能是他自信的源泉。应该说,富有挑战性的管理咨询工作为姜永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适合的土壤。如他曾负责中铁快运公司的物流成本项目,由于物流成本的主要内容是运输成本,而快运公司每一单业务所运送的货物种类、起始站、中转站、终到站、不同站点之间的路途及其选择的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都不同的,物流成本计算非常繁琐,成本计算的困难也导致企业接到运输订单时难以很快向客户提供合理的报价,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姜永杰对该企业的物流环节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剖析,为简化成本核算,他通过“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式,根据各环节的不同特点将整个物流环节分为许多小的作业,再在这些作业内来研究成本核算问题。这样,问题的解决就变得容易了,对不同客户、不同订单,只要在这些小的作业之间进行组合就行。由于小的作业成本都有费用标准或计算公式,业务员就能很快计算出相应的报价。当自己提供的方案得到客户的认可时,姜永杰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也进一步增加了他的自信心,而他的工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由于姜永杰对远洋运输和快运业务比较熟悉,加上出色的财务实践技能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经过一个客户的推荐,2005年,姜永杰来到中外运总公司担任预算及分析主管,负责对集团900多家国内外子公司、合资合营公司的预算组织、协调和沟通;分析这些企业的日常财务情况。
财经知识范文3
关键词: 财经英语 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
财经英语课程在学生已有的英语基础上,通过专业英语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财经活动中用英语进行日常管理和实务操作的能力,并最终为学生使用英语从事财经工作开辟广阔的天地。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外语和财经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职业院校学校都与时俱进地开设了这门课程。然而,由于课程内容过难,专业英语的讲授与实际差距过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少,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佳,高职院校财经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笔者在财经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企业调研、学生访谈等方式,在充分了解学生和企业的需求后,在财经英语课的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财经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内容难度过大。
传统的财经英语教材以长篇大论的课文为主,经常是直接摘录国外的财会类教材,或者从报纸杂志上寻找一些深涩难懂的财经评论,教师在课堂上多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课文中常常出现生僻和专业性很强的单词,语篇中长句多,复合句多,包含很多从句和修饰语,有时甚至英语专业的学生都觉得晦涩难懂。高职学生整体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很多连大学英语等级考试通过都成问题的高职学生来说,其往往看一眼传统财经英语教材上的长篇大论,就立即打消了学习念头。
(二)教学方法消极被动。
在传统财经英语课堂上,由于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学生底子弱,往往是教师单纯地讲授财经英语知识,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热情不高,经常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教师忙着上课,学生忙着做自己的事。
(三)教学效果与企业需求脱节。
传统的财经英语难度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往往仅以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最后成绩,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仅在考试前突击学习,学习方式只是简单的记忆和背诵,这就造成学生“考完就忘光”的情况。
经调查发现,学生到企业,特别是外企,从事财经工作之后,能够看懂英语财务报表的寥寥无几,能够编制出一张简单的英文财务报表的学生几乎为零,几乎所有学生都必须经过企业近乎“手把手教”的再培训才能上岗。大部分同学反映财经英语课上所学的内容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多大帮助。
二、财经英语课程改革
课程难度大,学生不感兴趣,企业不认可,这是目前财经英语课程面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财经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
(一)降低难度,简化教学内容。
财经英语在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并非处于核心课程的地位,能够给予财经英语的课时非常有限。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财经英语的课时只有三十二个课时。因此,财经英语的教学内容必须简化,降低难度,以简单实用并符合企业的需求为原则。
本着这个原则,笔者将财经英语的教学内容简化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数字的读写。高职学生英语底子弱,在与学生的接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数字读写都成问题。然而,数字是财经工作的基础,能正确用英语读写数字是高职财经专业学生基本素养的体现。这一部分包括大数字的读写,分数、小数的读写,四则运算的读写,比例、概率的读写,以及催款函一类简单的文书。第二个部分是英语简报,在第一部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折线图、柱状图、饼图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汇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可以用英语进行日常的对话,讨论一些生活中的话题,却无法运用比较正式的英语讨论工作上的问题。简报作为一种交流的方式,大量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用,尤其在与财经相关的工作中,简报几乎是一种工作常规。另外,简报是一种非常好的英语能力的综合锻炼方法,因为简报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简报作为一种汇报方式,学生必须开口,锻炼了口语能力。第三部分为电话应答,在这一部分,学生学习如何正确接听工作电话,遇到特殊情况,例如信号中断、转接、打错电话,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是前两部分与第四部分的调节。第四部分是英语财务报表编制,财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会计工作成果的体现。笔者摈弃了以往枯燥无味的长篇的论述和分析,学生仅仅学习英语财务报表的结构、科目、编制方法,了解中文财务报表和英文财务报表的异同,最后学生自己动手编制财务报表。
(二)任务驱动,还课堂给学生。
由于简化了财经英语的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增强,教师可以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任务驱动法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为每个部分设计了既能概括本部分学习内容,又能体现相应学习能力的任务,每一项任务的设计都是由简及繁、由易到难。应用游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以第二部分英语简报为例,教学一开始,笔者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布置任务,把一些零散的数据交给学生,告知学生在本部分学习结束后,每个小组都要制作PPT,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进行口头汇报,必须每个成员都参与。随后笔者在六节课的时间里,向学生解释了简报的结构,简报各个部分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如何制作各种图表,如何使用英语解释这些图表,如何制作一个合格的简报PPT,口头汇报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等等,在讲解过程中又结合了案例教学,给学生多种图表作为案例,先要求学生自行解释,再与案例中的标准解释进行比较,指出优缺点。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由全班同学点评。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任务”为中心,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自觉调动各种知识和语言资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仅仅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很多小组为了能进行专业汇报,练习到深夜。
(三)过程考核,增强考题趣味性。
伴随着教学内容的简化,教学更贴近实际的工作环境。在财经英语的考核方式上,笔者变过去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为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期末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每一个部分结束后,学生都需要完成形式各异的小项目。例如,简报部分结束后,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数据,制作PPT,进行简报;电话部分结束后,两名同学模拟工作电话场景,并进行录音;在商务信函部分结束后,每位同学撰写一份专业的商务信函,并自己设计公司标志,等等。每个小项目都在期末成绩中占有10%到20%的比例,学生完成所有项目,就已经得到了50%的总评成绩。在最后占总评成绩50%的笔试中,笔者放弃了以往笔试中的阅读理解、句子翻译等对高职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考核形式,而是改变成大数字读写、计算题、报表填空、编制简单报表等更贴近实际工作、更有乐趣的考试题型。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财经英语这门课程的学生满意程度由以往的80%左右上升了约十个百分点,达到92%。旷课的情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考核不及格的比例也极大下降,只有3%。从期末成绩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地掌握大数字的读写,可以自己进行简报,不但能看得懂英文的报表,还可以自己编制报表。绝大部分同学觉得财经英语课不无聊,很充实,可以学到东西。
以上便是笔者在财经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尝试的一些改革,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里做总结,仅作借鉴之用。总而言之,传统的财经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吸引活泼好动的学生,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只有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财经英语教学改革,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哑巴式”、“知识满堂灌”、“应试型”的传统财经英语教学转变成“学有所用”、“适应未来职业素养”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财经英语的魅力和价值,树立学好财经英语的决心,在工作岗位上正确使用财经英语,满足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琳.财经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0(12):44-45.
[2]肖瑶瑶.“问题教学法”在财经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咸宁学院学报,2012(6):165-166.
财经知识范文4
Tonight, the moon is round. The breeze came slowly. It makes people feel very warm. In this evening, our class held a column of "moon knowledge contest", which added a lot of knowledge to ou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每个节目都各具特色,使人难以忘怀。有紧张激烈的问答题,优美动听的月亮歌曲;有诙谐幽默的小品表演,灵活好看的舞蹈;还有感情真挚的朗诵等等。在这些节目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月亮诗背诵和讲故事了。先说讲故事吧,当屏幕上出现“月亮故事”这个标题时,我真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我们这个组从头到尾就没有准备过这个节目,但是,如果我现在弃权,那么就要记零分了。眼看着前面的同学以个个都能流利的讲出自己准备的故事,而我却焦躁不安,但是我必须准备以个。啊!我知道了,前几天不是看过一个关于月球的来源的一个故事吗?别人一定想不到的,就是它了。
This activity is rich and colorful, and each program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unforgettable. There are intense Q & A questions, beautiful moon songs, humorous performances, flexible and good-looking dances, sincere recitations and so on. In these programs, the most unforgettable thing for me is reciting and telling stories of moon poems. Let's talk about the story first. When the title "moon story" appears on the screen, I'm a bit at a loss, because our group didn't prepare the program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but if I abstain now, I'll score zero. Seeing that all the students in front of me can tell the story fluently, but I'm restless, but I have to be prepared with one. Ah! I see. I saw a story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moon the other day? It must have been unexpected.
轮到我讲故事了,我信心满满的大步跨上演讲台,我们组员们都为我捏一把汗,而我,却在台上轻松自如的尽情挥洒,虽然有时我吐错了一个字,甚至记不清楚下一句话了,但是,我是相信我自己的,相信自己一定能为组里争取分数。讲完后,台下响起一阵激烈的掌声。通过这次讲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自信。
It's my turn to tell a story. I stride across the stage with full confidence. Our team members are all sweating for me, but I am free and relaxed on the stage. Although sometimes I say a wrong word or even can't remember the next sentence, I believe that I am my own, and I believe that I can win points for the group. After the speech, there was a burst of intense applause. Through this story telling, I learned a truth: the first step to success is self-confidence.
这次活动最精彩的莫过于背诵月亮诗了。知道为什么吗?那就跟着我一直看吧,第一组的代表上台了。他说了三四句就下台了,然后一组的组员陆续背诵。每个组都有五分钟时间。背对每个句子得五分!这个环节可是得分的关键哦!继续看吧,第二组的代表上台了,不过她好象没做好准备,也说的不多,但是呢,鲁冰花同学可厉害了,一口气说了二十多个句子,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极限了,随后,三组也说,他们得分也很不错。
The best part of this activity is reciting the moon poem. Do you know why? Then follow me all the tim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first group came to the stage. He said three or four sentences and stepped down. Then a group of members recited one after another. Each group has five minutes. Five points for each sentence! This link is the key to score! Let's go on.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econd group came to the stage, but she didn't seem to be ready, and she didn't say much. However, Lu Binghua's classmate was very good. He said more than 20 sentences at a time, which is the limit for us. Then, the three groups also said that they scored very well.
到我们这一组了,我们组第一个代表就是我,面对以上三组的精彩表现对我的压力可不小啊。“记时要过了,还有两分钟”记分员报着时间催促道。我飞快的跑上台,准备多说几个,可是当我背了三句话时,脑子里变得一片空白,那些平时挂在嘴边的诗句也跟我玩儿其了捉迷藏。为了整体,我悻悻走下台来,虽然我在台上的表现不是很如意,但是其他组员的表现让我感到十分舒心,他们一个接一个的说,使我们这一组这轮的分数能够领先,通过这次说诗句,使我知道了团结力量大的真正含义。
When it comes to our group, the first representative of our group is me. Facing the wonderful performance of the above three groups, I have a lot of pressure. "Time is running out, there are still two minutes left," the scorer urged, reporting the time. I quickly ran to the stage, ready to say a few more, but when I recited three words, my mind became blank, and those poems that usually hang on my lips also played hide and seek with me. For the sake of the whole, I walked out of the stage. Although my performance on the stage was not very satisfactory, the performance of other members made me feel very comfortable. They said one by one, so that our scores in this round could be ahead. Through this verse, I learned the true meaning of great unity.
财经知识范文5
【摘 要】在我国,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缩小人才市场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使学生为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避免重复接受教育和培训,造成经费、人力等资源的浪费等问题,本文通过“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职业资格教育课程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的紧密性。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01-0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的确定;二是如何培养,即培养模式的选择。财经类高职人才要适应三方面的需求,既要符合区域经济的要求,也要符合相关经济管理部门对人才规格与素质的要求,同时更需适应成千上万中小企业对财经类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仍不能完全适应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也就是说,培养模式转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1]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真正从传统学术教育的“压缩饼干”模式中走出来,高职院校如何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路径依赖”,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走出一条道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产出比例失调,就业压力增大,如何适应中小企业人才的需求,以缓解就业紧张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为此,各高校充分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进行对口衔接,使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单一学历证书制,向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度发展,以解决高职人才的培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一、高职院校“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以往我国学者从“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内涵概念出发,探索和提出“课证融合”教学模式一般思路和实践,指出将职业考证项目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使学生毕业时实现“双证”,甚至“多证”,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目标。[3](二)“课证融合”教学模式一般思路和实践是“就业市场需求―人才培养定位―职业岗位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和方案)―职业考证项目(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财经类高职院校应针对毕业学生对接岗位所需知识结构和特点,制定系统的培养计划,通过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各种专业专业学士交流活动,扩大专业人才队伍等举措,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先进技术,了解前沿动态,用市场所需的专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将考证项目、职业岗位与课程体系相结合,以实现毕业生有效就业为最终目标。(三)“课证融合”的原则要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引领作用。即在课程建设方面,应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重点解决在课程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及时督导职业教育与技能鉴定融合的有效性。[4]二、目前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一)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有人社部的,还有行业协会的。通常在校学生考取的是人社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大部分含金量低、企业认可度不高;行业协会的证书权威性较高,但是考证难、通过率低;(二)高职院校教师多以学术型教师为主,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三)实训流于形式,校内实训仿真效果差,校外实训基地接纳能力有限,实习效果差;(四)考证功利性问题。如果功利性过强,则认证教育会替代学历教育,高校会沦落为培训机构。[5]而且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专业设置不考虑就业需求,不考虑自身职业教育特点,与很多本科学校趋同。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欠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人才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只评价知识水平,不评价能力和素质。他们尽管也开设了实训课,由于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实训体系,校内实训不多,而且开课时数极少,加之授课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使实训流于形式。三、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一)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对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需求以及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进而构建起了“课证融合”的高职课程体系,实现了高职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财经类高职院校教育主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进一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深化校企合作,使企业与院校达到共赢,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使学生既能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在专业理论指导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挥下,凭借自身的实践操作提高专业素质和水平,在人才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同时,为企业寻找和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减少企业的人员培训成本和劳动使用成本,激发企业活力,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以实践培养为重点,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改善实践配置条件、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而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竞争力。依靠学校,依托由此,课程的设置也就映射出当地经济的发展现状。为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财经类高职院校要完善试点班、国际班、“3+2”等试点形式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广校企合作“订单”班、探索“3+2”专本一体化培养以及混合所有制专业教学模式。多方面争取建立职(执)业资格考试基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探索与发达地区高校合作办学的新形式,制定支持政策鼓励师生互访。积极落实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学生交流及实践锻炼,促进多渠道就业。(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不仅仅是生产教师的工作过程指导,还需要有理论知识的紧密配合。这将从更深层次反映出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专业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中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教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各职业院校可以以顶岗实习为契机,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积极推动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选派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实践等途径来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财经类高职院校要增加财力支持,以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如对教师的短期专题学习培训和对外交流学习,参加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及研讨会等产生的费用予以报销,要做好计划定期举办专项教学比赛和大奖赛等。出台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意见,加大对新进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工作。大力实施教师挂职锻炼实践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师资、知识、设备、经费等资源,对技能的关键性环节互相切磋、探讨,和重点项目、课题的攻克,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对教师的出国(境)访学进修计划和国内访问学者计划予以支持,强化目标任务和进修绩效考核,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国家注册资格考试及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使教师在具备业务技能专长的基础上,突出具有行业精英的素质和能力。另外,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兼职教师达到一定比例。(三)创建互赢模式,重视校企合作。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信息机制。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改革实训教学思路,引入职业资格要求,明确考核评价标准;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改进培养方案;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加强实训教材改革,弥补教材建设的不足。对学生的实习、实践进行信息化平台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监控。为此,创新教师实践创新学生学习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和投入热情。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培养竞争意识,加强创业教育。充分利用创业环境,发挥所学专业的优势。近几年来有悖高职教育设置顶岗实习来强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初衷。而且随着并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联系区域内的优秀骨干企业,利用他们的技术人才优势,根据财经类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研究方向,进行关键技术攻克与产品研发,打通与中小微企业的联系通道,将他们的生产项目引进学校,以利生产技术问题的解决,吸引企业进行合作,以多种形式建立优秀的顶岗实习基地,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深化校内实习基地内涵建设,重点建设校内综合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助推学生优质就业。加强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实验等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扩大大学生创业园等就业实训基地的作用,探索校―校、校―企合作的“实践―就业”一体化的实习模式。尤其要在人才选择上为这些企业提供方便,为人才培养服务。参考文献:[1]赵丽敏,刘鹏.“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在本科教育中的适度推行[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卢萌,朱瑞涛,杨凌奕.课证融合模式下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3]李秀华.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2012(8).[4]黄冬梅.基于“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S1).[5]章安平,方华.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作者简介:陈淑武(1972-),女,吉林公主岭人,管理学硕士,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教育教学。
财经知识范文6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管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管理的范围和空间都得到了扩展,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无形的知识等资本的管理开始逐渐取代有形的物质管理,成为其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的方式也开始向网络化和现代化转变。因此,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理念、目标、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提升当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本文将从上述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知识经济;财务管理;具体影响
人力资源、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其中知识资本占据着重要位置,直接关系着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1]。目前,全球的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我国也处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格局中,企业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国际化、信息传播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提高,资本开始出现国际化流动的趋势。在这中大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及其相关学科都取得了迅速发展,使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无法适应经济快速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将具体分析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目标和主要内容等产生的影响,希望能为建立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供借鉴。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管理理念的具体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等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这些高新技术的支撑下,信息和相关知识的传播速度不断增加,极大地扩展了财务管理的范围和空间,逐渐朝着信息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面对这一发展趋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做好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算工作,然后搜集、整理企业的资金筹备和资金运转等财务活动的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全面、快速和准备的分析[2]。由此看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更新、更多的要求:1.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2.风险管理的意识较强;3.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4.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5.了解国际财务管理的相关标准;6.具备一定的外贸知识;7.可以进行基本的网络操作,能够熟练运用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8.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下,知识经济是其发展的主要表现方式。随着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显著,国内市场内的资本开始逐渐流向国际市场,使得企业的财务行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易活动迅速增加。而且,很多跨国企业已经突破了国际反垄断法的限制,开展了全球化并购,朝着更多的商业领域发展,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层次性、风险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增加了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另外,国际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必须建立有效财务管理制度来防范财务风险,全面梳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
二、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影响
在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中,为企业的投资者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最重要的管理目标。基于这一管理目标,所以企业经营所获取的剩余利益由投资者进行支配和管理,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企业的生产者和劳动者无权参与剩余利益的分配。在知识经济发展时代,企业的资本范围逐渐增加,促使资本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物资资本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开始上升。在当前发展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关联,企业日常活动中不同要素的所有者达成了共同的契约,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是企业活动参与各方的共同利益[3]。由此可知,知识经济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开始从传统的最大化股东利益转变为相关利益最大化。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除了要考虑股东的最大利益之外,和企业密切相关的参与者的利益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在各方参与者中,人力资本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一资源的所有者既不是股东,不会向企业投入物资成本,但是也能参与到企业剩余利益的分享。这是因为,他们对企业投入了知识和技术以及可以获取超高利益的创新能力,对企业的盈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充分利用了知识资源的可转移特性和共享性,所以企业剩余不再单纯属于物资资本的拥有者,和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各个参与主体都有权参与分配,各方利益必须同时兼顾。只有寻找到利益分配的平衡点,才能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企业股东过分集权,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损害其他利益参与者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三、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具体影响
企业之所以要筹集资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资金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就需要针对投资者或者企业的债权人进行融资,是一种财务资本的筹备。传统的资金筹备主要范围集中在国内市场,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进行资本筹备的用途更具有多样化,除了解决资本短缺的问题之外,还可以用于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也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第三,对企业财务效益分配的影响。资源的占有关系会对企业财务效益的具体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因为,“按智分配”是知识经济发展背景下,利益分配的主要原则,和物资资本相比,知识资本的增值性更高,知识性的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目标和主要内容等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知识经济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为企业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曲宗亮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卫红.浅议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1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