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营销认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营销认识论文范文1
关键词:市场营销;新媒体;人才培养;高职
1新媒体营销人才需求与供给现状
当前,互联网已经进入新媒体传播2.0时代《。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其中,中国手机网民6.2亿,手机上网比例90.1%。此外,手机媒体、IPTV、博客、微博、APP、LBS、物联网等新媒体新应用也不断地出现和发展,且形成了产业化的态势。中国社会已经向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加速迈进,悄然进入新媒体营销时代。从表面上看,媒体之间的竞争是受众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但实际上是以专业人才为支撑的媒体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成为传媒产业的第一资源。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新媒体人才已成为2016年职场上的“紧俏人才”。每年20%的人才需求增长、30%的薪资增长,使相关专业的大学录取人数不断攀升。但仍有相当多的传媒机构,尤其是新媒体运营企业都在感叹找不到合适的新媒体人才。有专家预计,在未来3~5年内,中国数字新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万人之多。由于新媒体产业横跨广电、电信、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诸多传统领域,它既需要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数字传媒工程专业人才,也需要有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懂得新媒体营销的人才。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已经牵头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百所高校启动了全国百千万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工程,计划从2014年~2018年,培养万名新媒体营销人才。
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开设新媒体营销方向的必要性
为满足市场需求,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已经开设了新媒体营销方向。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缺陷问题。如当前仍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不能及时适应新兴职业的要求,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来看,有很多高校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于老套,原有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尚未涉及新媒体营销等市场紧缺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于企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因此对我国高校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对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已经势在必行。
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分析
3.1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与市场营销领域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主要包括:620401市场营销专业(全国有865所学校开设该专业)、620402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100所学校)、620403营销与策划专业(179所学校)、620504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87所学校),以上合计4个专业,共1431个专业点,全国在读学生308346人。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高职市场营销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3.1.1市场营销相关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开设情况
课题组对西安翻译学院等陕西省7大民办高校(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欧亚学院、西京学院、培华学院、西安思源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课程设置状况进行了调查,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法。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1份。旨在了解陕西民办高校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目前开设的专业方向有哪些,市场营销专业是否开设了新媒体营销方向,学校对新媒体营销方向的重视度及开设的配套课程有哪些,对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目前存在哪些困境。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高校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哪些错位,进一步对西安翻译学院等陕西民办高校高职市场营销类专业开设新媒体营销方向,确定新媒体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能力结构提出改革思路。具体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陕西省民办大学中,排名前七的陕西民办高校中,仅仅一个学校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新媒体网络营销方向,另一个学校在本科段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其他学校均未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开设新媒体营销方向。这说明新媒体营销人才的需求尚未引起大多数陕西民办高校的足够重视。
3.1.2新媒体营销课程的开设情况
课题组对我国当前开设新媒体营销课程的部分高校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发现,当前在市场营销专业开设新媒体营销方向的高校以南方居多,开设新媒体营销课程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广告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如:暨南大学广告学系开设数字营销课程,汉江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开设新媒体营销课程,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学校均开设有新媒体营销课程。
3.2西安翻译学院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个案分析
西安翻译学院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是学校招生规模较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之一。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校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形成了一定特色。该校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分为新媒体网络营销和营销管理两个方向进行对外招生。在该校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网络营销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市场营销、市场调研与预测、分销渠道管理、谈判与推销技巧、新媒体营销、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市场营销实训、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品牌营销等课程。在该校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网络营销方向的教学计划上,依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强化学生的新媒体营销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训课时在整个教学课时中所占比重大于50%。在实践教学中,构建了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由暑期、寒假社会实习、课程实训、实验室模拟实验、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构成。力求达到迎合市场需求,培养该院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特色,提高市场营销专业竞争力,进而实现提高西安翻译学院综合实力的目标。
4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4.1提高重视度,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陕西绝大多数高校对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培养尚缺乏足够的重视,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用人需求与陕西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陕西各高校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应加强对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的重视度。紧密迎合市场需求,对准备开设新媒体营销方向或课程的专业,学校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
4.2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对接
各校在其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开设新媒体营销方向前,应首先对新媒体营销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做到充分了解。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要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可以考虑在当前已经开设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上,增设新媒体营销、网上创业、软文营销、O2O营销、大数据营销、移动互联网营销、搜素引擎营销服务营销等方面的专业课程。
4.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新媒体全新的传播方式和呈现形态,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是多元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4强化校企合作,开展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可以开展学校与合作企业间的新媒体营销人才的联合培养工作,及与其他国家知名院校进行全面合作,联合培养国际急需的新媒体营销人才,还可以开展高校交换生项目来培养复合型的新媒体营销人才。
作者:黄春丽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小三.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媒体营销探析[J].互联网天地,2014(05).
市场营销认识论文范文2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每个学生都会被分配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主动学习知识、查找资源,以独立或合作互助的方式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预先设定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能获得成就感,为学生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助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教师来说,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真实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与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种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做一体”,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过程设计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明确目标、布置任务、学生分析并完成任务和总结评价四个步骤。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来开展任务驱动教学。
2.1明确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筹划
任务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类课程来说,在知识点与技能的掌握方面效果明显,但是对于市场营销学这类的综合应用性学科来说,学生市场营销观念的树立,市场敏感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市场策略的制定要建立在对市场情况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要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剖析。如果在开展任务教学法之前,教师没有对课程的整体内容进行统筹规划,简单地将各章节内容分开,很容易让学生断章取义,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际分析与应用能力的形成。
2.2分模块布置任务,对学生因材施教
在明确教学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模块处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比如,在环境分析部分,可以让学生针对某具体企业的宏微观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在消费者行为分析部分,可以让学生对指定的人群进行行为分析,或者让学生对指定的产品进行目标客户群体的判断等;在营销组合部分,可以让学生自行收集企业资料并进行营销组合的分析。通过分模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模块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整体学习内容。
2.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做好引导、辅助工作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明确的任务推动学生去主动地学习、思考,自主收集知识并解决问题,以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任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完成任务。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指引学习路线和思考的路线。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提供指导帮助。
2.4总结评价,及时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生完成预定任务后,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的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可以包括学习过程、结果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仪表仪态等等。在评价的时候,评价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直接由教师进行点评,也可以由学生之间进行成果展示后进行自评或互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综合分析、点评。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点评的艺术性,既要真实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不足,明确以后学习努力的方向,也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3.1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在学习能力、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学生布置任务、指导学习、总结评价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力培养的发展规律和课程章节内容的特点来对教学的总体任务进行划分,为学生布置明确、适合的学习任务,因材施教。例如,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对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布置难度高、综合性强的任务,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够的学生则要布置一些难度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的任务,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学生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对能力较弱的同学进行重点指导,不断鼓励,督促这些学生高效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3.2要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由哈佛大学首创的教学方法,最初应用于法律专业的教学中,后被引入经济类、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它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将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由学员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最终形成判断。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将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结合,由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在拟真的案例环境中收集与任务相关的资料,并根据信息自行分析或进行小组讨论,制定出完成任务的方案。通过这种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要注重双向的交流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布置任务时,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与想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思想动态,要做好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总结评价时,不但要评价学生任务完成的结果,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其学习过程与优缺点。尤其是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要通过及时的双向交流,了解学生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对其提供指导帮助。
3.4要重视小组学习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作用
市场营销认识论文范文3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2%,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行列。预计到2040年,老年人口将增长到4亿多。老年人口的激增,孕育出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然而,老年人消费市场目前仍处于原始状态,大量的企业仍未意识到这一市场的潜力和前景,造成老年人的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层次、产品的推出跟不上老年人的需求发展、产品销售方式不当等现象广泛存在。因此,深入探讨老年人消费市场的特性及营销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老年人消费市场的特性
1.节俭型消费。我国老年人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2002年对广州市50岁以上离退休老人的抽样调查表明,老人月收入主要分布在500-1000元之间。同时,目前的老年人都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生活,那时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低,在长期低工资、低消费以及中华民族节俭美德等因素影响下,老年人对自身的消费总是采取自我抑制的办法。有的老年人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生活,还要考虑对子女的经济补贴等,用于自身的消费不多。从消费观念来看,我国老年人多数属于节俭型。
2.理智型消费。老年人具有较丰富的消费经验和知识,在购买前,特别是在购买新产品前-常常多方搜寻所需商品的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力求对商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们在经过权衡利弊、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购买决定,对不了解的商品一般不轻易购买。对于广告宣传,他们会做出慎重考虑,但一般不会轻易相信。购买商品时,挑选仔细,认真比较,很有耐心。在整个购买过程中,往往由理智来支配行动,很少发生冲动性购买。
3.稳定性消费。老年人心理惯性强,许多老年人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他们或长期惠顾某商店,或长期使用某种品牌、商标的商品。由于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往往在购买中表现出较强的自信。他们在选购商品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喜欢凭过去的经验、体会来评价商品的优劣。在消费商品的过程中,一旦对某商品或品牌形成偏爱,就会逐渐形成固定不变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习惯,即使环境变化,也很难促使他们去消费别的品牌的商品。
4.追求商品实际效用。老年人心理稳定程度高,比较注重实际,要求商品具有明确的使用价值,其购买动机以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经济实惠为主。在选购商品时较为注重商品的质量、性能、实用性,以物美价廉作为选择的标准,而不在意商品的工艺设计、外观造型、色彩、包装、装潢、整体风格、品牌及消费时尚,不喜欢过分奢华、高档昂贵、无实用价值的商品。
5.喜欢就近购买商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一般体力不足,这不仅限制其消费内容,而且还影响其购买的活动范围和方式,所以老年人在购买商品时通常会以方便购买为指导思想。就距离来说,他们一般会选择靠近其居住地的商店购买,而不会进行长距离的购买;就方便性来说,他们尽可能选择老年商场、老年专卖店、老年便利店、老年专柜。
6.群体的购买效应。老年人的空闲时间很多,他们之间的人际沟通比其他群体更广泛。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是他们主要的信息交流中心。他们平常乐于交换商品的购买信息,在决定购买之前,喜欢咨询其他同龄人的意见。在购买过程中有着群体效应,一人买,大家都买,这样才感觉真实、可靠、放心。
二、老年人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老年人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他们在衣、食、住、行、娱方面的需求特点和其他消费群肯定有较大差异。因此,企业在开发老年人产品时,应贴近老年人的实际生活,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方便性和保健性。
(1)关于衣:老年人服装要满足夏透凉、冬保暖、大方实用、易穿易脱、穿着舒服的要求。同时,在款式上除了要突出庄严稳重之外,还要能表现出老年人活力的一面,在服装的品种和款式上要注意多样化,使那些想突出自己个性的老年人的愿望也能够得到满足。
(2)关于食: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老年人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因此决定了其食品须具备三个特点:①营养高、易消化;②口感好,能促食欲;③有某种保健作用,在饮食中能达到食疗食补的功效;④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
(3)关于住:社会环境的多样化、谋生竞争的激烈化和家居生活的个性化,使老年人“三代同居”、“四代同堂”的传统观念日趋向老少分居、享受自由空间的新观念转变,不少老人向往条件好、功能齐全、可全方位提供生活、休闲、饮食起居和护理服务的老年公寓。
(4)关于行:老年人对游山玩水也很有兴趣,但因为在体力、精力上与中、青年人有差别,所以对旅游服务在省力、方便、舒适方面有更特别的要求。
(5)关于文体和教育:需要适合其身体状况的文体活动形式和健身、娱乐设施、器材。老年人有接受可怡情、可增知、可养性的教育项目的学习热情,要让他们在乐趣中体会生活的美好。
老年人服务市场更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它包括生活服务、教育服务、送温暖服务、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娱乐服务、旅游服务、咨询服务、送终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为老年人服务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是工业化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我国,老年人服务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2.价格策略。针对我国大多数老年人收入水平并不高、消费行为具有节俭型的特点,企业在经营老年人的消费品时,应以价格低廉、薄利多销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
首先,低价策略符合老年人节俭型的消费心理。其次,专门针对我国老年人消费的市场刚刚兴起,市场不成熟,待开发的市场潜力较大,低价格有利于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最后,由于我国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购买力总和是相当大的。而且随着老年人口日益增多和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将从空间与时间上得到较好的调节,从而使老年人的购买力稳步增长。因此,老年人口的总的购买力必将越来越大,这为企业的多销提供了基础。
3.分销策略。根据老年人喜欢就近购物以及购买的群体效应等特点,企业的分销策略应以增加老年人的便利条件,尽量接近老年消费者为主线。应该想老年人之所想,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在医院、疗养院、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居民区等老人聚集区的附近分散开设老年用品专卖店、老年便利店或在附近的商场内开设老年人专柜。例如,开办老年人食品店、老年人服装店、老年人保健用品店等。在商店的内部,其设施应尽量减少自动化,增加休息区。店铺的服务应细致周到,要热情为老年人提供商品介绍、购物咨询,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电话预约购物等。这样做,在方便老年人顾客的同时,商家也能给自己带来稳定的顾客群。
4.广告策略。老年人的消费属于理智型消费,因此,针对老年消费者应该多选择介绍性、提示性和劝说性广告,尽量避免炫耀性、夸张性和竞争性广告,名人广告对老年消费者的影响也不大。
在广告媒体的选择上,视听广告和报刊广告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媒体,特别是视听广告(通过电视、电台、电影播放的广告)对老年消费者的影响最大。老年人闲暇时间较多,他们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的时间比较长,这就决定了视听广告对他们起作用的时间也比较长。读书看报也是老年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好的报刊广告同样非常有吸引力,并且其制作费用往往要低于视听广告。厂商应该针对老年人的消费市场综合考虑,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广告媒体。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体力、视力、听力诸方面都有所下降,因此给老年人看的商品广告说明应该字体清楚,字尽量大些,内容尽可能简单明了。
5.人员推销。由于老年人阅历丰富,对年轻人有着某种偏见与不信任感,对同辈的人却比较信任,心理戒备较小,所以使用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推销老年消费品不一定合适,可以适当考虑聘用老年推销员来推销产品。老年推销员多给人一种诚实仁厚的形象,加上同辈人共同语言较多,易于沟通。另外,老年推销员空余时间多,培训费用低,促销效果明显。
市场营销认识论文范文4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开题报告范文·英语开题报告范文·论文开题报告格式·会计开题报告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一.思维的奥秘
1.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4.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1.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4.stepto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a.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d.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a.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市场营销认识论文范文5
[关键词]创新能力;国际物流;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135-02
1引言
根据波特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等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它并非间接作用于创新实践活动,而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创新实践活动的进行,是创新实践活动赖以启动和运转的操作系统(彭宗样,徐卫,徐国权,2003)。
根据认识论的规律,学习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高等教育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样才能吸收、巩固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被真正理解、掌握,创新也必然发生在这样“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贴近物流产业的要求分外突出。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而更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国际物流》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个不断适应对外经济开发和发展的要求,不断反映改革与发展的国际物流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的过程。近两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为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全球战略,一方面在世界各地寻找和组织生产资源,另一方面将产品在世界范围销售、国际企业逐渐向战略协同和经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推动了国际物流的发展,但同时对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及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国际物流课程实践教学不足
一是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上属于已知领域的知识验证和重复,缺乏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独立从事实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而很难形成创新实验研究能力。实验室的硬件投入和人员配备相对滞后,不是学生在做试验而是在听试验。实习环节基本上属于参观性质的活动,学生实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实习基地的建设相对薄弱,实习单位的功利性很强,很难对生产过程和工作实践有深入的了解。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一方面学生层次确实有差异,另一方面教师的精力投入和人员配备存在许多弊端,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种积木式的技术拼凑和模仿,很少有创新。二是目前大部分产学研合作仅仅局限于教师,只有极少数学生有参与产学研机会。三是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以及产学研的研发中心,各自发展,互不协作。
3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和网络助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理论教学。在相关理论(国际物流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教学组织方式以任课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占总课时的50%以上;课堂讲授的基本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范畴、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正确的国际物流理念、思维方法和国际物流从业人员的道德观,奠定坚实的国际物流理论基础。同时,邀请国内外学者、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走进课堂介绍最新的理论动态和技术进展。
(2)实践教学。本课程体系从课程实习、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的实践中熟练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自主研学。本课程体系从研讨、拓展和设计三个方面开展自主研学。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研讨,寻求所需要的问题答案,在研讨中学习知识;学生在疑难问题的拓展中,寻求拓展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在拓展中学习知识;学生独立思考设计一个项目,申请教育部物流设计大赛或其他创新项目活动,实践从“设计—研究”的自主研学过程。
(4)网络助学。网络助学平台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网络课件、电子教案等为学生开创了丰富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研学和互动交流能力。同时,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的目的是为了把专业知识系统地传输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以讲专业知识要点为主,多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鼓励其参与课堂教学,强调不同方式的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2)小组讨论
第一次上课时学生就会被分成小组(每组5~6人),分组时会考虑学生的性别搭配、是否在同一宿舍、成绩如何、性格是否开朗、与他人的关系等因素,学生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善于引导,对那些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鼓励,给那些不善表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小组讨论的效果是很好的,因为学生通过讨论,增强了对某些专业知识难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和撰写案例的体会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研学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4)企业实训
已建立实习基地,本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和调查1~2次,作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此外,还组织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仿真模拟训练,指导学生参加物流设计大赛等,鼓励他们将所学国际物流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其动手能力。
(5)实践“做中学”
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延伸科研”的思路开展研究型教学改革。在“做中学”理念的驱动下,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物流实作、实验室仿真模拟训练、参加物流大赛等,鼓励学生将所学国际物流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6)文献阅读
本课程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中文权威著作、教材每单元后都附有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大量阅读参考书目、期刊及丰富的外文资料,供学生参考自学。此外,教师还根据讲课内容的要求布置一些文献让学生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抽查、提问,甚至讨论。通过看书可以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
一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将教室建在一线。带领学生到天津港、中外运等企业进行实地观摩,参观实习,使学生加深了对国际物流专业知识的理解。二是设计实验项目,将理论转化为操作。教学实践中,学生模拟物流流程,填报提单,并学习运输费用计算等内容。实验中有的是设计性实验,有的是验证性实验,有的是研究性实验,这些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了解实践的要求。并且通过教师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研究物流的价值,深受学生欢迎。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物流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及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交流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演讲,到当地的相关物流企业等参观实习,使学生实地了解国际物流流程。所有这些活动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对国际物流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
5结论
物流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其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物流意识的专业性人才。国际物流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目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其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论文在分析国际物流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着重分析了实践教学的设计,进而突破传统国际物流教学的局限性,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且学生参与性更强,进而培养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国际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德洪,宁永录.基于实战能力《国际物流》教学模式探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9(2):56-59.
[2]李克芳.国际市场营销下的国际物流管理[J].物流科技,2011(4):56-59.